考清美视传的研究生,看了几家机构,清美启迪考研、水木致尚、弘时硕博、有没有过来人推荐一下!?清美启迪考研是很好的,清美官方背书的...

想要报考清美科普硕士研究生,有没有什么机构是清美的教授来上课的 比较想一次就上岸,有合适的机构吗

考清美视传的研究生,看了几家机构,清美启迪考研、水木致尚、弘时硕博、有没有过来人推荐一下!?

清美启迪考研是很好的,清美官方背书的考研机构,上岸率行业第一,专注于清美考研。 有不明白的可以继续追问或者百度搜索。

非常想问想要被清美视觉传达专业录取,听专业课老师说,弘时不错,他们有专门针对清美考研的课程吗?

我之前就是在弘时上的课,弘时的老师很多都是清美的教授,课上的很好,值得选择。 百度上面有这方面的信息。

想考清华美院的研究生,除了清美启迪考研还有别的推荐没??

清美启迪考研确实是清美考研方向的no.1了,上岸率绝对的高。别的就不怎么推荐了。 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百度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有没有好的培训机构,听说北京弘时教育在清华考研这块做的很好?

1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简介
Department of Ceramic Desig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是我院最早开设的专业系之一。陶瓷艺术设计系是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的专业系。现有陶瓷设计、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三个专业方向。
陶瓷设计课程旨在培养陶瓷产品设计综合能力,提高设计水平,增强我国日用陶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传统陶艺课程是在学习和继承各时期传统陶瓷特征和技艺的基础上,领会其审美与文化价值,将传统手工艺运用于日常生活;现代陶艺课程是通过对陶瓷材料语言的感知与驾驭,探索其艺术表现力的可能性,使学生在技法与观念的训练中建立起扎实的创作能力。
2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导师及作品
Tutors and works
李正安
李正安
生于1954年1月12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
从事陶瓷设计研究与实践三十余年,出饭多本著作,竭力通过理论建树和产学研结合潜心探索并推动陶瓷设计教育的发展。1996至1997年作为外教赴苏丹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97年12月在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举办个人陶艺绘画作品展;2001至2002年赴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肯特艺术设计学院参与合作研究,并在英国比尔斯顿博物馆、肯特艺术中心等地举办个人陶艺与中国画展。
个人作品:
《月白钧红茶具》 2021年
《多彩时空》 2021年
《光芒》2021年
郑宁
郑宁
1958年出生于宁夏银川,1977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6至202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社会兼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茶道艺术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教学专家顾问组成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ISCAEE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副会长
韩国世界陶艺双年展国际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
北京市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
草纹方皿
铁锈花草纹陶钵1,口径36cm 足径13.5cm
王耀玲
女,1958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分会会员;中国工业陶瓷协会日用陶瓷设计分会理事。
设计主张:
在教学及设计创作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赏用结合”的设计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特别注重设计意识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紧跟时尚最前沿和生活方式的需求,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把产品设计与艺术审美的创新提供给人类最为丰富、合理、美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满足,更好地提升现代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品质。
学术成活与成就:
今年主要发表论文:《对茶咖具设计市场的展望》《设计贵在创新》《探寻洁具的创新与开发》《创意求新展异彩》《从异形设计看市场商机》《陶瓷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等。工作之余创作大量的现代日用陶瓷茶具作品。如:1996-1997年创作的茶咖具“和睦”“风韵”等,分获1998年全国日用陶瓷设计创新评比二、三等奖。
2005年作品“因荷得藕”荣获首届中国高等院校陶瓷创新评比优秀奖。
2006年创作茶具“绝配”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陶瓷作品展。
2007年9月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作品展。
2008年创作茶具“翱翔”荣获第二届五校联展优秀奖,现韩国首尔产业大学收藏。
2009年创作茶具“和韵”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设计艺术展。
2021年主要创作朱泥壶“福在眼前”。
2021年修改完善和韵系列茶具6件等。
2021年设计组合茶杯“吉祥如意”入选中日韩三国注浆成型杯子展,以及为中国大益茶叶有限公司设计紫砂壶“大有福报”申报专利进行生产。
2021年创作的茶具“嘉棉盛宴”荣获在江苏南通举办的当代陶艺设计铜奖,“福寿双全”荣获在上海举办的大师精品金奖。其他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个人收藏。
2021年12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
茶具“合韵” 2009年
福在眼前 2021年
鹊知间
邱耿钰
邱耿钰
1962年生于甘肃兰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并留校任教。主要承担基础塑造、传统陶瓷雕塑和现代陶艺的教学。
1995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博士研究生,专攻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的研究。2000年或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
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走近陶艺家——邱耿钰》(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中国手工艺——陶瓷烧造》(大象出版社,2021年8月)
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览,多件陶艺作品被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交通银行、石湾陶瓷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学术机构以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复原”系列之七——女马也敢尥蹶子
邱耿钰“复原”系列—仗剑
章星
章星
博士,1963年出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草纹钵
玖型
白明
白明
1965年生于江西余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艺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
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中国陶艺网艺术总监
《中国陶艺家》杂志常务副主编
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评审委员
王辉
王辉
1968年出生于江苏宜兴
199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上下对壶
《线律》,2005年 高7 长16 宽12
杨帆
杨帆
原籍山东省莱州,1975年12月生于北京。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担任陶瓷造型基础课、陶艺创作课、陶瓷设计课、社会实践课的教学工作。
199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硕士学位。2009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宜兴紫砂工艺研究》。本人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完成专著《宜兴紫砂工艺研究》一书,该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同时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出版基金资助。
个人专著《紫砂陶》,于2021年8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丛书》的分册。
本人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权威核心刊物,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我国陶瓷工艺文化中的造型、装饰、功能、技术、传承方式以及工艺思想等内容进行研究,其中《宜兴紫砂工艺思想探微》、《宜兴紫砂指套的技术融会》、《宜兴紫砂工艺统筹整体的工艺思想》、《宜兴紫砂工艺创造性的工具意识》几篇论文,从比较新的视角研究了宜兴紫砂工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人的陶瓷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作品展,并入选作品集,陶艺作品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二等奖。
《和合》高12.5厘米,紫砂茶具
《新韵》,高7.7厘米,2021年
《一泉》,高7.2厘米,2021年
刘润福
讲师,ISCAEE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中国事务担当。
2009年12月至2021年2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陶瓷艺术专业)艺术学博士后。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美术研究科(陶艺非遗专业)文化财博士。2001年4月至2005年3月东京学艺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研究科(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学硕士。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东京国际日语学院研究生预科。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文学艺术专业)文学学士。
著作:《白瓷》(中文)2021年3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论文:《中日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比较研究》(中文)博士后出站报告2021年3月发表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国际陶芸教育交流学会2021论文集》2021年9月。
《出光美术馆》2021年8月第152期。
米白瓷茶洗 2021瓷土 1280度氧化烧 直径34厘米 高5厘米
青白瓷茶洗 2021瓷土 1290度还原烧 直径33厘米 高5厘米
尹航
尹航
出生日期:1976.11.22
出生地点:中国河北省
职称:讲师
工作经历:2008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教育状况:1995-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系 获得学士学位,2000-2007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 陶瓷艺术与设计专业、自由绘画专业 获得硕士学位
参加展览:
2007年德国波恩海姆“时间,空间”个人艺术展
2008年德国汉堡中国年国际女艺术家联展 landscape-“偶遇”
2009年韩国骊州世界陶瓷艺术双年展
2021年德国汉堡中德女性陶艺家联展 Die Form ist Yin-“大器乃坤”
2021年日本东京世界陶瓷艺术教育交流年会展
《阿司匹林》 2021年
《阿司匹林》餐桌用具
3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考研内容
Examination content
初试考试内容
政治、外语
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专业设计基础;
政治 满分100分;外语 满分100分;
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满分150分;
专业设计基础 满分150分
复试内容及流程
复试内容:笔试+面试
考核内容:
专业设计 满分100分;面试 满分100分
复试考核内容与流程:
1. 笔试:考试时间为6个小时
2. 面试程序:
a. 持初试成绩(上盖资审合格章)和身份证入场
b. 自述5分钟左右,主要内容为学习经历、创作、或者设计经历
c. 抽取面试题思考2分钟以内,答题3分钟左右
d. 自由提问(含有外语听说能力考查),时间10分钟左右
注:可自愿准备作品集和ppt,如准备ppt需自备笔记本电脑
总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40%+专业设计(满分100分)×45%+面试(满分100分)×15%
4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考研数据
选择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继续深造的同学,大多数都有天资,具备可开发的潜质,因为你爱好这个专业,所以它可能在考研过程中给你很大的动力,并且直接影响到你的职业和人生。
2021年清华陶瓷艺术设计录取分数线
2021年清华陶瓷艺术设计复试名单
5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考研真题
True title
2021年
2021专业设计基础(陶瓷)专业制陶工具
试题内容:按照所提供的陶瓷造型样式,以拉坯成型的方式,制作一件陶器。
答题要求:
1、正确使用拉坯的各种工具。
2、造型高度不低于35cm。
3、造型比例合适,器壁厚度匀称。
4、成型后原样放置于拉坯台之上,不要从转台上取下。
评分标准:
1、造型比例适度,尺寸符合要求,60分。
2、拉坯技术熟练,45分。3、器壁厚度匀称45分。
2021年
2021年清华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依据提供的图片,以写实的手法绘制一幅朱鹮的写生作品。
2.依据提供的图片,分析、提取朱鹮的形态特点,绘制不少于两幅抽象作品。
3.以宣传和保护朱鹮为目的,结合报考专业的特点,完成设计策划书,要求图文并茂,文字不少于1000字。
每题50分,1、2题绘制在一张A2纸上,3题单独绘制在一张A2纸上。
6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考研总结
summary
清美陶瓷艺术设计考研专业要求比较高,每年招收人数较少,导师关系搭建尤为重要,探索其艺术表现力的可能性,使学生在技法与观念的训练中建立起扎实的创作能力。
立足于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人类生活及精神的密切联系,陶瓷艺术设计系正在建立更为符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专业架构与教学方式,并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懈追求,推动陶瓷艺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现代陶艺与建筑艺术、公共艺术想结合,以适应现代人生活形态和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趋向。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内的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细则,迈出了第一步。
在“双减”重大改革部署落地后,培育综合素养再次被视为重中之重。在其中,美育不仅是贯穿传统与当代的骨干,更成为一种社会创新的力量。
从概念上讲,美育是普及性的通识教育,以培养全体大众具有普遍的艺术素养为目标。而艺术教育既是美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美育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依托。
但在网络上随意一搜,琳琅满目的艺术教育培训良莠不齐,而各大艺术院校的考前班,却大都存在着高举应试教育旗帜,重技巧、轻艺教的问题。于是,艺术教育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美术班与艺术高考,虽有“艺术”之名,走的却依旧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应试之路。无论是幼时考证书、参加比赛、获得特长生资格,还是以艺术生身份接受集训参加艺考,都在某种意义上与“艺术”的初衷愈行愈远。
那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可以让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理论或技术层面,而是真正通过对美的实践,进而促进对于这个世界的更好体验?
美育与重塑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北京现场,凤凰中心
9月5日,一场题为“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的学术论坛,于北京凤凰中心以及厦门鹭潮·鼓浪屿美院连线开讲。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教育学科的领头人、专家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在新时代,美育、艺术教育如何发展,如何以美育重塑社会,重塑未来的话题。

▲ 凤凰艺术全媒体总编辑、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副总裁肖戈主持“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凤凰中心
7月,“传统走近,实验走远——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研究展·版画系”展览于鹭潮·鼓浪屿美院的园区举办。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系主任、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梦波教授此次来到凤凰中心,进行主题讲座《媒介考古学的观念与实践》。

▲ 学术论坛上的主题讲座《媒介考古学的观念与实践》,主讲嘉宾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梦波教授,凤凰中心
冯梦波是中国最早关注和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开始了互动艺术的创作,尤其是以运用电子游戏进行创作而闻名。他从个人经验出发进行了分享,让我们了解到由他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六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理念,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同学们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冯梦波教授对版画教学发展的创新性思考。

▲ 论坛北京现场,专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梦波教授,凤凰中心
版画在中国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传承,距今已有上千年。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启了我国版画创作的新时代。从新兴版画诞生那天起,便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北京现场,从左至右:肖戈、冯梦波、王华祥、祝延存(彦春)、张战地,凤凰中心
在首场圆桌讨论中,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新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王华祥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六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梦波教授;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教师祝彦春教授;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教师张战地副教授共同讨论版画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线上现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新平教授以虚拟人物形象参加论坛

▲ 论坛北京现场,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王华祥院长,凤凰中心

▲ 论坛北京现场,专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淳教授,凤凰中心

▲ 论坛北京现场,专访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教师祝彦春教授,凤凰中心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北京现场,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白明教授,凤凰中心
随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王华祥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淳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白明教授;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玉龙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生导师谷瑛副教授等嘉宾参与第二场圆桌论坛,讨论艺术教育与社会化的美育重塑。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北京现场,从左至右:肖戈、白明、张淳、王华祥,凤凰中心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厦门现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玉龙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导师谷瑛教授,鹭潮·鼓浪屿美院
五位嘉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版画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这不仅是对鹭潮·鼓浪屿美院园区举办的 “传统走近,实验走远——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研究展·版画系”这个展览的总结,也让人们看到经历了“1.0”与“2.0”革新的版画与鼓浪屿在时代的浪潮中再次相遇;同时,这次来之不易的会首既包含着对这片土地的尊重与回顾,也象征着艺术将在鼓浪屿重新启程。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厦门现场,鹭潮·鼓浪屿美院
数字时代的云端沉浸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线上现场
2021年起,全球新冠疫情迫使人们将大量交流和工作放置于云端,线上的会议成为日常。此次“美育与重塑学术论坛”创新性地采用“沉浸式虚拟会议中心”,让厦门、北京多地的重磅嘉宾和观众相会在虚拟世界里。有兴趣的观众也可以从世界各地参与其中,实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在线变为“在场”。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厦门现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玉龙教授发言,鹭潮·鼓浪屿美院

▲ “美育与重塑——传统走近,实验走远“学术论坛厦门现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导师谷瑛教授发言,鹭潮·鼓浪屿美院
国外艺术教育学者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发现,由于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将信息的收集与交流渐渐结为一体,在不同的屏幕上可以实现对于艺术的体验与学习。著名经济学家与教育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中认为,美术馆及相关类似的机构需要渐渐转型为信息的提供者,以不同的方式将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并让观众们在其独立自由的时间与地点(own place and time)以其独立自由的选择(free choice),去进行自主学习与体验(free choice learning)。
三十年过去了,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境况已然愈加合理、自然。尤其自疫情以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讨论、呈现和传播艺术的现象和机会也愈加普遍,同时也更容易被接受和使用。而在借助着数字网络的便利时,我们同样也需要重新思考新时代背景下关于艺术自身的种种命题。
在不断推进的政策背后,一方面我们不能因美育要被纳入升学考试才开始重视,也同样不能因“双减”而完全走向另一个方向,而是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的艺术兴趣、艺术素养以及艺术能力。即使不通过艺术教育来达到考试的目的,这种艺术熏陶也能培养其品行和气质,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国文脉、艺术脉络,提升文化软实力。
同时,接受美育的场所也同样不应仅限于专业的课堂之上。无论是美术馆还是艺术机构,亦或是更为广阔的社会场所,只要其中生长着艺术,艺术也必然可以无处不在地感动我们,让我们时刻接受着来自艺术的沁润。无论是专业美育亦或通识教育,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悟时,人人也都可以是“艺术家”。艺术品,其实不一定是绘画、雕塑等实物,从根本上看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和状态,当他们在日常生活外,以艺术为媒介自由表达和感受的那一刻,就成了艺术家。
于是,在外界的纷杂变化中,文化遗产和艺术媒介如何寻求当代传承与表达的可能性,并在保持着自身文化属性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变革和发展,本次论坛也在这样的探索实践中给了出新的答案。
通过大美育和大艺术,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不一样的自己。“双减”之后,美育却走向了更加辽阔的维度。

大神求解本人今年就要考研了,弘时有没有针对清华美院考研的课程啊?老师真的都是清美的教授吗?

弘时教育不错,我很多师兄师姐都在他们考研机构考出了不错的成绩,我去年参加他们培训的时候,教师就是聘请清美的教授老师。 百度也有很多相关信息。
本文标题: 想要报考清美科普硕士研究生,有没有什么机构是清美的教授来上课的 比较想一次就上岸,有合适的机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67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国历史和英国历史最突出的不同怎么判断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