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锡不救袁崇焕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0-15 02:00: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我是研究明清史的学者.袁崇焕,明末的忠臣,一代良将,却含冤被杀.是什么样的原因呢?1936年,一代良将袁崇焕在北京被杀,他为什么...

钱龙锡不救袁崇焕的原因有哪些

我是研究明清史的学者.袁崇焕,明末的忠臣,一代良将,却含冤被杀.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1936年,一代良将袁崇焕在北京被杀,他为什么会被杀?有的说是皇太极的反间计,有的说奸臣小人的诬陷,有的说是崇桢帝的昏暴,有的说他死有另因.我认为他的死是多因一果,既然要死,又何必用如此残忍的刑法?各位说说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吧?我们有什么教训呢?
我自己写点
这跟袁崇焕的性格有关
他不懂政治,随心所欲
他向崇桢说4年内平辽
可他什么都没做,却让皇太极打到了北京
明朝规定边关将士不能私自进入北京城
可袁崇焕偏偏带着手下的关宁铁骑想以北京城抵抗皇太极
打退了皇太极后
崇桢即刻下令抓住了袁崇焕
是啊,你要钱我给你钱,你杀毛文龙我当没事,你说4年内平辽我什么都支持你
可你忽悠我,还让皇太极打到了北京城,8000关宁军就驻扎在城下
另外北京郊区是朝廷官员买房购地的地方
皇太极这一来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当时袁崇焕想以北京城抗击皇太极
跟在皇太极屁股底下跟了7天,不打且引到了北京城
所以很多人认为袁崇焕已经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事后还耍了一个阴招,让俩小太监回去告密
加上朝中温体仁和周延儒想解决钱龙锡入内阁,抓住钱龙锡和袁崇焕有关系
就把兵临北京这事搞大了
所以崇桢就这样解决掉了袁崇焕
请参看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
崇桢帝,他是个 及其自负的人 ,脾气古怪,加上战事不利,袁崇焕功高盖主,还有明代皇帝基因不好,屡出昏君,张居正不也是个鲜活的例子
自身和那个时代
事物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

明朝后期第一奸臣是谁,他做过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



说到温体仁,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要说起袁崇焕,可能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他就是毁誉参半的一代名将,一方面他很能打仗,一次又一次打退后金军队的进攻。另外一方面他斩杀毛文龙,倒卖后金粮草,的确被后世所诟病。不管怎么样,他能打仗这是不争的事实。最终由于一个人的上疏弹劾,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此人便是温体仁。

第一:钱龙锡和袁崇焕被诬陷结成朋党,被小人温体仁所利用

1:崇祯杀死袁崇焕另有原因,主要是怀疑他和内阁重臣钱龙锡结成朋党



崇祯公开宣布袁崇焕的三条罪状,斩杀毛文龙,同后金议和,倒卖后金粮草等不过是借口。要杀袁崇焕另有原因,这和朝廷重臣钱龙锡息息相关。此人是东林党的领袖,第一任内阁大学士。但崇祯皇帝发现钱龙锡和袁崇焕关系走的很近的时候,他心里其实很不舒服。这涉及历代帝王的心结,袁崇焕是边关大帅,手握重兵。钱龙锡是大臣,掌握大权。如果这两个人联起手来,那么对国家皇帝的影响极其恶劣。

2:袁崇焕被杀,钱龙锡死里逃生,崇祯大错已经铸成



袁崇焕被捕获入狱后,崇祯皇帝就派手下的一个心腹大臣去审问袁督师。问道:“你和钱龙锡到底是什么关系?”袁崇焕本来就跟他没有什么交往,直接说到:“杀毛文龙什么的不是钱龙锡指示的我,我完全是自作主张。”恰恰是这样的回答把袁崇焕送往了绝路,最终被判凌迟处死。接着就想要处死钱龙锡,他在前一天晚上对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咬住袁崇焕,怀疑袁崇焕出卖了他。正是这道奏疏救了他,把其终身监禁。袁崇焕被杀,大错已然铸成,可皇帝也无可奈何。

3:崇祯生性多疑,打击朋党的心态被温体仁利用,这是袁崇焕被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温体仁很想入阁,可是钱龙锡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再加上掌握了皇帝的心态,于是便诬陷钱龙锡和袁崇焕结成朋党。打压袁崇焕,扳倒钱龙锡才是他最终的目的。在袁崇焕被捕入狱后,他接二连三上了好几道奏疏给皇帝,多多少少对皇帝有所影响。再加上多方面的考虑,做出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决定。

第二:温体仁设计扳倒周延儒,成功当上了内阁首辅

1:温体仁一直想入阁,可是得不到机会,最终目标是内阁首辅



温体仁早在万历一朝便已经是朝中重臣,可他一心想要当内阁首辅,却没有机会。他利用崇祯皇帝的心态大肆排除异己,最后成功入内阁。当时的内阁首辅叫成基命,为了扳倒他,不断唆使身边的亲信弹劾他。面对这种流言蜚语,他干脆辞官不做。皇帝好言相劝,可是也留不住他。内阁首辅的位置让出来了,可是温体仁没有当上,崇祯皇帝选择他信任的周延儒为内阁首辅。

2:设计陷害周延儒,最后成功当上了内阁首辅



虽然温体仁没有当上内阁首辅,可周延儒自然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周延儒还很相信他。温体仁入阁还是周延儒推荐的,温体仁就想拆他的台。周延儒这个人有一个性格,本性非常张狂。四岁时爷爷背着他到街上去,看到牌坊的时候,就说我将来要做宰相,立在哪里好呢?他的爷爷还责怪他,可最后还真就当上了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仗着崇祯皇帝的宠幸,一时口不择言。说道:“皇上不过是面子,重要的还是我说了算。”一下子被温体仁找出把柄,没多久自己辞官不做。

温体仁是明朝崇祯时候的大臣,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许多阴损的事情,并且让袁崇焕接受了凌迟的刑罚,令人发指。
我觉得是魏忠贤,他是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专断国政。
我觉得梁廷栋也挺可恨的,陷害袁崇焕的主要奸贼
温体仁
钱龙锡和袁崇焕被诬陷结成朋党,被小人温体仁所利用
崇祯公开宣布袁崇焕的三条罪状,斩杀毛文龙,同后金议和,倒卖后金粮草等不过是借口。要杀袁崇焕另有原因,这和朝廷重臣钱龙锡息息相关。此人是东林党的领袖,第一任内阁大学士。但崇祯皇帝发现钱龙锡和袁崇焕关系走的很近的时候,他心里其实很不舒服。这涉及历代帝王的心结,袁崇焕是边关大帅,手握重兵。钱龙锡是大臣,掌握大权。如果这两个人联起手来,那么对国家皇帝的影响极其恶劣。

袁崇焕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谁是幕后帮助袁崇焕升迁的推手呢?

其实看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问题,就像一个侦探,解开眼前各种的障眼法,抽离掉妨碍判断的障碍物,才能发现掩盖在各种假象中最后的真相。

看过很多关于袁崇焕的历史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解释为什么袁崇焕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大将,一个曾经获得宁锦大捷的一方诸侯,带领军队,前往北京救驾,竟然会弄得一个凌迟处死。

各种解释都有,有的说是袁崇焕自身的问题,说他刚愎自用,搞不好团结,人际关系很差。也有的说,其实是有人想弄钱龙锡,结果反而是袁崇焕躺枪。最后还有人说,袁崇焕的悲剧其实和孙传庭和卢象升很想,因为遇到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老大崇祯。

毕竟从现在的各种资料来看,崇祯的人际关系弄得更差,在位十七年,就换了五十多个首辅。杀了两三个首辅大臣,被贬和杖刑而死的也是不计其数。

那么袁崇焕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究竟那段是真实的,那段只是道听途说,那段又是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要清楚一个人命运,就要先知道这个人的性格。

在历史的记录中,袁崇焕是一个耿直和一根筋,在专业技能上非常拔尖,特别是对火器的应用,已经渐入化境。那么有本事的人,自然而然脾气就会差点,就不会拍马屁。那么袁崇焕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在历史上的袁崇焕其实并没有像人们刻板印象中那样,耿直和一根筋。前朝嘉靖年间的名将戚继光不但是一个天才的战术技巧专家,同时,在搞关系上,当时也是无人企及。每次打了胜仗,除了把一部分战利品分发给士兵之外,还要将大部分的战利品放在车上,送京城里去。

北京的六部,和督察院以及各衙门,戚继关都会拜会,其最主要的,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很多主流的历史学者对于张居正和戚继光的这段描写,总是描述为张居正是英雄惜英雄,只不过有点爱财。

但是你怎么解释,戚继光给张居正送了十五个貌美如花的江南歌姬,以及在张居正回老家的时候,戚继光特意派遣自己的火枪仪仗队,一路上跟随在张首辅的轿队后面,用来撑场面。

真是因为有张居正这样的后台靠山,才使得戚继关在前方可以安心打仗,而不必理会朝中的暗箭伤人,否则,戚继关恐怕早就进了监狱,毁誉参半了。

因此可以说,同样作为民族英雄的袁崇焕绝对不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一个一根筋,毕竟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上头总要有个靠山吧!

那么是谁,成为幕后帮助袁崇焕升迁的推手呢?

很多人都把袁崇焕归结为东林党人,因为他的老师韩櫎生就是东林党人。可是此时,九千岁魏忠贤已经主宰了朝政,东林党人已经大部分被排除在外,大部分的东林党人,要么不在其职,要么被贬。所以可以说袁崇焕老师这边的关系对于他的升迁几乎是没有一点作用。

在明史中,袁崇焕在东北的老领导孙承宗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两人深相结而欲互相犄角,实互相生也”。这里的两人一个指的是袁崇焕,另一个人就是阎鸣泰。

在天启六年,袁崇焕也接到了新得旨意,升为督察员右监督御史,专理军务。驻扎宁元城。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当时也几乎是火箭似的。

天启六年,到天启七年,阎鸣泰从南京刑部右侍郎(知道明史的人应该知道,南京六部中,除了兵部,都是虚职)升到了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北京兵部尚书。

从以上的资料就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袁崇焕之所以可以升职,就是他的好兄弟阎鸣泰从暗中替袁崇焕打点。而阎鸣泰的身份在当时的朝廷路人皆知,他是一个标准的阉党,是魏忠贤的人。

大家都知道,袁崇焕一炮把努尔哈赤轰死,在努尔哈赤的葬礼时,袁崇焕也去了。而这次极具风险的事情,也是通过魏忠贤的点头才行动的。这段历史记载于《明熹宗实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看。

所以从以上的种种的资料来看,袁崇焕其实在天启年间是属于阉党一派,这点在当时的朝臣几乎都是这么看的。而到了崇祯即位以后,清除阉党。

因为袁崇焕守在边关,所以就没有及时的处理。等到崇祯二年,满清侵扰北京,袁崇焕带兵入京勤王,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判凌迟。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袁崇焕已经没有了靠山,而且似乎有人也在拿袁崇焕为诱饵,企图搬出另一部分人。搞来搞去,一个民族英雄,就这样被自己人给凌迟处死了。

袁崇焕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谁是幕后帮助袁崇焕升迁的推手呢?袁崇焕之所以可以升职,就是他的好兄弟阎鸣泰从暗中替袁崇焕打点。他的死是一场蓄意的谋杀。皇帝当时比较担心东林党和袁崇焕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死因可能就是由于他当时把一个非常重要的手下杀死了,所以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我觉得幕后的推手应该是阎鸣泰 。
主要是因为卷进了党派之争,他的好兄弟阎鸣泰一直在背后打点,所以才会升迁。
其实就是因为他得罪了非常多的人,那肯定就是袁崇焕的哥哥了,其实他就是把袁崇焕当成替罪羊。

袁崇焕被杀的客观原因

袁崇焕被杀主要原因是他忽悠了崇祯 一、他上任总督时候曾经答应崇祯在好想是三年还是四年剿灭努尔哈赤、没兑现不说、还让努尔哈赤杀到北京城下面,就算是没通敌也实际是该杀。 二、 他当总督的时候杀毛文龙(总兵)是越权 而且私吞缴获军饷 私自发放 上报朝廷数字与实际差额巨大。崇祯没追究他。三、他自当总督一来他要求的军饷和粮草朝廷都最大补给,但是战绩实际不佳。、
1.救援不力,前期仅让赵率教带四千兵力阻击皇太极十万兵力。后期追击皇太极时一直没有发动大的战役。
2.目标没完成,五年复辽没完成,而让敌军打到了首都。

3.没有经过崇祯帝的允许直接带兵到北京城下,有谋反嫌疑。(古时勤王之师到首都必须有皇帝御令)
4.党争的牺牲品,他是大学士钱龙锡的朋友,钱龙锡也是因此被拉下水的。
5.皇太极的反间计。
最主要原因 是向崇祯做过多要求 而且狂妄自大 夸海口五年内复辽 其实没收复足以定他欺君之罪皇帝不在 谁都不放在眼里 甚至打着皇帝所赋予他的权利做些过格的事情 他也就算半个军事家 政治对他来说简直一塌糊涂 他把对自己有分歧权利的人逐一铲除 皇帝会高兴? 他咎由自取
崇祯帝既惑于阉党的蜚语,又误中后金的反间计

被凌迟3543刀的袁崇焕:有点可惜,有点活该


小时候看《碧血剑》,读到袁崇焕被凌迟,甚至肉都被围观人群吃掉,我心里是非常愤怒的。这里的愤怒,既源自于当时后金的歹计,也源自于崇祯帝的昏庸无能。

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变广,对于袁崇焕被凌迟,我少了几分愤怒,多了几分思索:袁崇焕为什么被凌迟?崇祯是否真的很蠢?

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袁崇焕的遭遇有点可惜,也有点活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总结出以下4个原因。

1、夸口五年复辽

崇祯元年四月,李自成还是驿卒,张献忠只是兵痞。袁崇焕被任命为蓟辽督师。崇祯询问平复辽东之策,袁崇焕说:“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当时山海关之外,大部分地方被后金占据。想要五年复辽,谈何容易?大臣们自然是不信,又不好直接反驳。一个叫许誉卿的官员,找上袁崇焕,问“五年平辽”的详细方略。

袁崇焕回答:“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也就是说,看皇上挺着急的,我这话只是安慰皇上的。

关于国家大事,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好吧,既然大话已经说出去了,那硬着头皮也要上。袁崇焕对崇祯说,五年平辽不容易,请给我足够的权力。

刚刚继位的崇祯,把袁崇焕视为救命稻草,袁崇焕要什么给什么,说提拔谁就提拔谁。虽然后来朝廷裁减两成蓟辽军费,但是袁崇焕带来的回报更少,只能守城据敌,与后金运动战一触即溃,鲜少胜绩。

现代史学家认为,如果明朝给袁崇焕足够支持,没有崇祯出昏招,没有奸臣拖后腿,5年复辽未必不可能。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下,而现实哪有这么理想?

打个比方,你是某东的市场部的老大,给boss夸口,说5年赶超某宝。虽然公司的决策层不够明智,其他部门也不太给力,但是毕竟给了你很多资源,你却几乎没有作为,boss还会继续信任你吗?不可能吧。

崇祯滚烫的心,就这么逐渐凉了。


2、 擅杀毛文龙

如果说“五年复辽”为了提升士气,尚算情有可原。那么冤杀毛文龙,是袁崇焕怎么也洗不掉的一个黑点。

毛文龙是皮岛总兵,颇有军事才能。虽然兵力不多,无法正面抵抗后金,但是他擅长打游击。后金攻打山海关,毛文龙就攻击敌后,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头痛不已。

由于长期脱离朝廷的控制,毛文龙可能有点膨胀,不仅与后金做起了生意,还和努尔哈赤有书信来往。

袁崇焕为了实现五年复辽,一定要整合力量。对于毛文龙这种地头蛇,袁崇焕是不能容忍的。况且,二人之前还就积怨甚深。于是,袁崇焕设陷阱,矫诏捕杀毛文龙。

没有了毛文龙,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影响力大打折扣。在毛文龙活着的时候,后金没有进入过山海关。毛文龙死后,后金进山海关跟逛街一样,还好几次打到北京附近。

而这场刺杀,也让毛文龙的部下人人自危。虽然袁崇焕对这些人安抚有加,但是朝廷并没有再派大员来稳定场面。于是,后面不少人投降后金,其中包括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清兵入关,封了四个汉人王,毛文龙的部下就占了三个。

或许,这个锅不应该都由袁崇焕来背,但是背一半没问题吧?

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文龙确实有罪,罪还不小。但是,有罪归有罪,好像也轮不到袁崇焕来杀。就算袁崇焕有尚方宝剑,那袁崇焕矫诏是什么意思?

更要命的是,崇祯知道此事后非常恼火。大家都知道,崇祯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生性多疑。今天你擅杀我的大将,明天是不是就敢班师弑君?

猜疑的种子,就这么在崇祯心底种下了。


3、己巳之变划水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八旗精兵,分兵三路,绕道蒙古,从长城隘口突入关内,这就是后世说的“己巳之变”。

敌人直接打到北京了,这还了得?朝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袁崇焕也不例外。

他把手下的三员大将都带上,在北京东郊约140里的蓟州拦截八旗精兵,同时上疏崇祯说:“我们现在蓟州修整一下,注意后金军的动向,奋力阻截住他们,一定不会让后金军越过蓟西”

然而,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在蓟州,并没有选择硬刚,而是从旁边“潜越”,袁崇焕的阻击计划落空。

蓟州拦截失败后,袁崇焕没有追击皇太极,而是去了蓟州西南的河西务。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距离通州不远。这时候的皇太极,选择绕过通州,直奔北京。

敌人兵临城下,崇祯慌了,启用退休的官员当统帅,又命令王公大臣带着家丁守城。袁崇焕也终于抵达战场,和其他将领一起,经过一系列战斗,最终击退了皇太极。

战斗非常艰苦,袁崇焕甚至被射成了刺猬。还好,他的铠甲足够厚实,并没有受什么伤。

但是,刚击退皇太极,袁崇焕就被逮捕下狱。

究其原因,在于袁崇焕负责镇守辽东,却让皇太极攻到北京,大肆抢掠杀戮。虽然我们现在知道,皇太极是绕路蒙古,但是朝廷的君臣不知道啊,以为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

而且,皇太极纵横关内的时候,袁崇焕大部分时间在打酱油,一路兜兜转转,只在北京城下和皇太极正面交手。敌人已经打到家门了,你才出力,皇帝不害怕吗?不要面子吗?

所以,哪怕袁崇焕在北京城下奋力搏杀,也救不了自己。


4、猪队友神对手

袁崇焕刚被抓,部下大将祖大寿马上开溜。对袁崇焕的调查还没有开始,祖大寿就嚷嚷着兵变。要说袁崇焕事先没和祖大寿通过气,别说疑心重的崇祯不信,换了我我也不信。

猪队友啊。

如果只是因为这个,还不算太严重,更要命的是政党之争。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末期有“东林党”、“阉党”,互相斗争内耗。

袁崇焕下狱后,以温体仁为首的阉党余孽,仇视钱龙锡等东林党人,希望借助袁崇焕的事,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温体仁的指使下,很多人对袁崇焕落井下石,矛头直指钱龙锡等大佬。比如钱龙锡挑唆袁崇焕,杀掉毛文龙。比如祖大寿提兵东走,还有后面要说的私自议和,都是钱龙锡一手造成。

锦衣卫问话袁崇焕,袁崇焕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钱龙锡最后被流放,免于一死,而袁崇焕注定活不久了。

猪队友啊。

被杀的大臣不算少,但被凌迟的极少。一般情况下,只有谋反的人才会被处以这种残酷的刑罚。皇太极的反间计,就是爆料袁崇焕和后金私自议和,准备谋反。

如果只是栽赃,那还有的辩解。然而,袁崇焕和皇太极确实有通信,在《满文老档》里确实有记载,说“谈和之事他没有向皇帝报告”,但不确定崇祯是否知情。

而且根据记载,袁崇焕不仅和有书信来往,还留下后金的使者,时间长达2个月。再加上这段时间杀掉毛文龙,解除了皇太极的后顾之忧,才能绕道攻击京城,让人不能不多想。

神对手啊。

这样一来,就坐实了袁崇焕通敌的罪名,谋逆也顺理成章。

于是,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总体来说,明朝末期,整个国家病入膏肓。袁崇焕是在此背景下,少有的做实事的人。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

但是,因为夸下海口,能力有限,失误不少,确实可以定死罪。

至于凌迟,除了难辨真假的议和通敌,更在于袁崇焕眼高手低,让领导面子上下不来,因此泄愤。

本文标题: 钱龙锡不救袁崇焕的原因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34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信阳河滩发现古钱币,吸引上百人前来寻宝,目前当地对此有哪些应对措施为什么古代知识分子崇拜孔子儒家,而今天的知识分子对孔子儒家无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