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

发布时间: 2022-10-14 04:00: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4

记载明朝风俗的《万历野获篇》曾有写过从三品降到正四品,官员们欣喜若狂、称之为升官,这是为什么?因为,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

为何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

记载明朝风俗的《万历野获篇》曾有写过从三品降到正四品,官员们欣喜若狂、称之为升官,这是为什么?

因为,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

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带玉佩具。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玉绶环2。

二品六梁,革带,绶环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2。四品四梁,金带,佩药玉(即玻璃),余同三品。

五品三梁,银带钑(音sà飒)花(即银质饰有凸纹金花),佩药玉,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2。

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将朝服上衣改成赤罗青缘,长过腰止七寸,不掩没下裳。中单改成白纱青缘,下裳赤罗青缘,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褶裥),革带前缀蔽膝,后佩绶,系而掩之。

大带表里用素色。万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贺,不准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因为这样他们的公务就没有那么繁重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胆。
因为他们的公务就没有那么繁重了,所以难免会因一些小事情而获罪。
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因为官高并不一定好会引人嫉妒

为什么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呢?

明代的官职有一个特点,就是重事权,不重品秩。

你说,给事中多少品?原来只有正九品,左右给事中从八,都给事中八品。后来升了半级。给事中从八,左右正八,都给事中从七品。道御史,也不过区区七品。但是,常常二三的大员,就栽在给事中或者御史手里。

还有一个,在京多少官员,比道御史、给事中品秩高的,大有人在。

但是,皇帝祭天的时候,上朝的时候,御史给事中是有资格陪同的,其它很多五六品,甚至三四品的官员都没资格。

事权上,因为给事中、御史有监察权,也比普通的京官权力更重。

再举一个例子,左都御史是正二品,吏部尚书也是正二品,但是升官的时候,一般在升至吏部尚书之前,要在左都御史职位上过一下。升到左都御史,再升吏部尚书,品秩没有提高,但是吏部掌百官,事权最重,也算是升官。

再来,加上武官就更复杂了。

兵备道,和督抚不一样,督抚由专事到常设,督察官职由便利到兼荣威。兵备不是,由不领军务的文书到凌驾参游的大员,是一个怪物,可以兼顾督察也能管理兵备,按常理无法节制总兵,但总兵却比之矮一头。平时督理防务,战时监军,甚至总领军队。

兵备道多大的品秩?所谓监司官,即充任的副使、佥事等。提刑按察司,方面官即充任的参政、参议,布政分司。了不起是三、四品的地方文官。 总兵却不一样,一般都是挂印将军衔,大多是挂左右都督的一品衔。 也就是说,常常是一品武官听命于三四品的文官。

所以,升不升官,不要看品秩。要看事权。事权重,就是升官。京卿虽然位列卿贰,但是所辖一般都是单项的内容,要么管马政(太仆寺),要么管祭祀(光禄寺),一般诸如此类的职务。但是佥都御史就不一样了,一般设五员,南京一员北京四员。掌管监察大权,一省巡抚,多有佥都御史或兼职侍郎之职,或掌或赞理军务。京卿可没这个可能。 所以这里所说的“升”,升的不是官职品秩,而是事权。

有些官职是四品,但是权力要比三品官更大,所以才会被称作升官。
因为明朝三品的佥都御史负责皇室的餐饮,没有多少权力,是个苦差事;而四品的佥都御史可以参劾别的大臣,权力很大,很多人都得敬他们三分,所以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
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多都是官职小,权力大,从三品大臣实权没有正四品官员的实权大,所以从三品转为正四品被称为升官。
因为三品大臣可不一定是正的,可能是个副的之类的,而前面有正字的,有时候可比其它没有正的官大多了。

明朝四品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明朝时期的四品官可分为正四品官以及从四品官,有一种说法是其中的从四品官员就和现在的正厅级干部差不多,而其中的正四品官员则类似于现在的省秘书长等职务。

明朝的地方官中,“知府”为正四品官,“知府同知”(约为副知府)为正五品官,“知州”为从五品官,“知县”为正七品官,“县丞”为正八品官,“主簿”为正九品官。

正四品官职:

“正四品”是古代的一种官阶。该官阶属于封建时期九品十八级官员等级中的第七级,低于从三品,高于从四品;也是古代嫔妃品级。

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佥都御史、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少詹事、鸿胪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苑马寺少卿、知府、卫指挥佥事、宣慰司同知、提督四夷馆少卿。

明朝官员的级别分为几等?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明朝武官制度

明朝武官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军事机构依次是:五军都督府(中央)、都指挥使司(省级)、卫(府级)、千户所(州)、白户所(县).都督府的官员高级官员是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都指挥使司长官是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卫的长官是指挥(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相比之下,和他们共事的文官:兵部尚书正二品;省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正三品;知府正四品;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相比之下,武官级别偏高.
明朝大臣爵位有公、侯、伯.得到封爵很难,但是武官相对容易,文官可就难了.开国功臣六国公只有李善长一人文官,二十八列侯无一文官,一百多个伯爵只有刘基、汪广洋是文官.整个明朝历史上得过爵位的武官不好统计,得到爵位的文官却十个都不到.可见武官级别普遍比文官高.明朝前期武官待遇太好了,以至于宣德年间有一位叫张信的文官本来已经做到侍郎了,还要通过堂弟英国公张辅走后门,调任一个卫的指挥.
公侯伯多数可以世袭,指挥以下武官都可以世袭.只有都指挥使、都督需要军功升任.都督、都司退休或死后,儿子继任指挥使.这样一来,开国功臣死后,几乎所有武官都是世袭出身.
本文标题: 为何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330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如何评价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这位人物为什么同一杯子里装满了糖水就不能再装下盐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