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王太子查理会授予一介村妇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

发布时间: 2022-10-06 20:02: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紫川详细介绍大概介绍一下rnrn不要拿这套来哄我:紫川简介:,rn神话般的西川大陆,一代代的热血传奇。帝都,河丘,远京,蓝城,帕...

为何王太子查理会授予一介村妇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

紫川详细介绍

大概介绍一下rnrn不要拿这套来哄我:紫川简介: rn神话般的西川大陆,一代代的热血传奇。帝都,河丘,远京,蓝城,帕伊,特兰,每一座雄伟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传说。人类、魔族、远东各族……血与火的交融,刀与剑的碰撞,迷与迷的交织,构成了庞大的史诗般的巨著——紫川。 rn紫川一书,以人物描写为基础,铺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这里有天真的少女,有老辣的政客,有年轻的名将,有垂暮的英雄。斯特林的正直,帝林的冷酷,紫川宁的矛盾,卡丹的聪颖,流风霜的柔情,紫川中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我们的主人公,则是在书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从帝都城下热血的少年,到远东烽火中年轻的统帅,到关系人类危机存亡的一代名将。这里没有完美的圣人,只有有血有肉的“人”。紫川中的爱情描写,感人至深,超凡脱俗。有青梅竹马的恋情,有一见钟情的际遇,有英雄救美的传说,有斯人已去的遗憾。流风霜让我们感慨,卡丹让我们怜惜,阿宁让我们心痛。 rn亲情友情爱情的缤纷错杂,家族种族名将的铁马冰河,患难共存的兄弟,生死不渝的爱情,个性鲜明的人物,气势如虹的战争,就在云与山的彼端,为我们上演一曲百年悲歌传奇。 rn紫川,一部中国的伊利亚特,一部英雄的史诗rnrnrn这个是宣传的 我要故事的详细资料 !
紫川年鉴

紫川年鉴1
序章 紫川建国(553年---57?年)

一、553年 光明王朝覆灭,紫川,流风建国

553年八月,蓝河战场,人类的最强军团,50万人类士兵被20万魔族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帝国皇帝林坚毅,元帅鲁单言阵亡。一星期后,左加名王横空出世,一人一剑击退魔族大军,斩杀魔族指挥官云龙,挽救人类文明。同年,紫川云改嘉山要塞为帝都,宣布独立。流风恒火烧远京,帝国继承人林凤曦下落不明,光明王朝土崩瓦解……
光明王朝作为人类的最强盛的王国,一直到后来从疆域上来说还没有任何一个王国可以与其比肩。但如此强盛的王国,且在顷刻间土崩瓦解,50万军队一触即溃,原因何在?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强盛王国在它创立之处,必然是有着危机重重的内部外部环境,这时,它的统治阶级必然迸发出强大的求存的意识,往往在文治武功上都有大的作为,它们会吸取上一个王朝崩溃的经验。而这个帝国在后期,由于其强盛,又会陷于自满,陷于闭关自守。这样,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出现了20万魔族大败50万帝国军队的惨事。这时的人们,才真正了解山外有山,但是,为时以晚,人类文明即将陷于灭顶之灾。
正在人们翘首以盼英雄的出现之时,一位传说般的人物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击退魔族,捍卫人类存亡。这就是左加名。作为帝国的国师,他没有出现在蓝河战场,直接导致光明帝国分崩离析。这里的原因,众说纷纭,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是,左加名的做法,在当时看来的确不可思议,后世来看,确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抛去他的帝国臣子这个身份,对整个人类来说,蓝河战役加速了光明帝国的灭亡,给予了人类的忧患意识,是人类从闭关自守中走出来重新审视世界,也就给予了人类在明王百年之后可以同魔族一决高下的资本。
在金槿花的旗帜从远京城头降下那一刻,强大的光明王朝正式分裂,诸侯崛起,紫川云,流风恒……西川大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二、553年 林枫异军突起

魔族退后,紫川云,流风恒等诸侯纷纷独立,流风更是犯上为逆,火烧远京,谋害帝国唯一继承人林凤曦,一时声势,无人能及。海军元帅林枫,率10万水军,大破50万流风军队,连下25城,直逼远京。此时,诸侯震动,摄于林枫之威,恐其追究叛逆之罪,于是,一个广泛的反林枫的同盟成立,其兵力之剩,比人类举国对抗魔族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枫公以少敌多,由然不惧,书写了光明帝国最后也是最灿烂的篇章……
林枫其人,应该说是正义凛然才华横溢。但是如此一个奇人,却被光明帝国的统治阶级排挤。如果不是林坚毅眼浊,就必是林枫锋芒太露,为统治者所忌。皇朝末年,国家分裂之时,以林枫的才干,若是拥兵自立,角逐于诸侯之间,必能有所作为。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举起讨逆的大旗,以一人之力想挽救国家于存亡之间。我们知道当时的力量对比,悬殊之大非十一可比。在这里我们不能说林枫看不清形势,只能敬佩他大公无私的精神。他要让天下知道,叛逆是会受到惩罚的。于是,悲壮的一幕出现了,林枫越是英勇,越是战功赫赫,叛逆者就越怕他,就越加强了除掉他的决心,他面对的敌人,不是紫川云,流枫恒,而是历史的车轮,它滚滚向前,碾碎了光明帝国,林枫以一人之力,是不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的。王朝的覆灭是必然,枫公的所作所为,惊天动地,是光明儿女的最后呐喊。553年,令人类惊怵。

三、553年 明王调停

眼见大陆战火又起,刚刚经受魔族入侵的人类又要陷入无边的战火,左加名王再次出现,他集合了双方缔结和议,使大陆重归和平,作为光明王朝最后的血脉,林家建国河丘。
以林枫的为人,是绝不可能和叛军谈判的,在他心中,无非是为帝国战至最后一刻,若不能平叛,唯一死而已。而叛军深知,林枫不除,寝食难安。这时,若要是大陆重归和平,需要一个在双方都有着绝对影响力和发言权的重量级人物出面调停,否则战争必然继续。而这个人,当时就只有左加名王。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了战后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休养生息的时期,明王出面调停。搬出凤曦公主说服林枫,林家定都河丘停止他的平叛行动。林家,紫川,流风等正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人类获得了一个相对的稳定的和平时期。
林枫坚持讨伐叛逆,其心可嘉,但是他忽略了魔族入侵之后,人类需要一个和平的时期来休养生息,林枫挑起的战火,无疑使人类又一次陷入内战的危机。而明王则超脱于一姓一家一国的常理束缚,处处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这在当时无人能及。左加明之所以是左加明,不只因为他无敌的剑啊。

四、57?年 第一次远东起义

远东地区,种族林立,千年来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紫川云晚年,说服远东统治者起义,脱离魔族统治,并入紫川版图。对于远东人民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仍然处在被奴役,被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而对于紫川来说,版图增加近三分之一,紫川家一跃成为西川大陆最强盛的人类王国。
远东的战略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他是魔族进攻人类的跳板,又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远东人民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和魔族与人类相比,远东人口稀少,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所以千百年来,他一直处于一个被统治被奴役的地位。因为这时的远东,还没有一个优秀的统治者来整合远东各个民族,去争取远东的独立。紫川云利用远东寻求独立的想法,鼓动远东起义,趁机将远东纳入紫川版图,从而将紫川推到了和魔族战争的第一线。在当时,是因为紫川云西进不得,推而求其次吞并远东。但却为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远东的归入紫川,紫川帝国的版图正式确立下来,东边与魔族接壤,西边紧靠河丘与流风。所以,紫川的国力最盛,人口最多,兵力最强,版图最大,但是由于战略环境四面受敌。所以紫川历代统治者雄心勃勃,名将如云,却始终不能达到当年光明王朝的疆域。而西川大陆200年来,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作者: 看紫川不下20遍

--------------------------------------------------------------------------------

紫川年鉴2
三杰的崛起(771年--779年)

一、771年 帝都保卫战

771年3月,流风西山亲自率领13万军队偷袭紫川帝都,兵围城下,紫川远星阵亡,家族危在旦夕。13岁的紫川秀带领800学员赶回帝都,见过远星最后一面后,发动兵变控制帝都,紫川秀利用流风西山轻敌的心理,以800军队大破流风军,一直杀到边境,一路上风声鹤唳,流风军损失惨重,流风西山一蹶不振……
流风西山绕开边防军偷袭帝都,可以说是个很冒险的事情。三国时期孔明伐魏,大将魏延曾建议率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被谨慎的孔明拒绝,并非不可取,而实在是因为太冒险。拿破仑战争时期,莱比锡战役之后,70万反法同盟军冒进巴黎,被拿破仑10万军队在后面堵截,若不是保皇党控制巴黎局势从而投降,反法同盟必败。前有坚城,后有追兵,向来是兵家大忌。流风西山用这一手奇兵,可以说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如果成功则帝都沦陷紫川不保,甚至流风可以一举吞并紫川,结束大陆200多年来两强争霸的历史。但是,一旦帝都稳固,迁延日久而不能下,那么紫川援军陆续而致,边防军严阵以待,西山必马革裹尸而还,没有第二条路。所以,流风西山拿自己的姓名为赌注出了一着险棋。反观对手紫川远星,一代名将,不免骄傲自大,不等援军到来,仓促出兵遇伏,走了一步败棋,陪上了自己的性命。在这大军围城的关键时刻,领袖的死,无疑会使人心惶惶,紫川远星的轻率,将紫川推到了最危险的境地。
紫川秀,才华横溢的13岁少年,成了紫川的救世主。他带领800骑兵回帝都,先控制了帝都局势,而后用奇计击溃流风西山,解了紫川之危。在追击流风西山的过程中,紫川秀丧失了对帝都的控制权,结果功臣没做成,差点丢掉性命,幸亏哥应星的保护,才得以在远东军庇护下远离政治斗争的前线。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时的阿秀,已经有了相当的军事素质和头脑。但是,在政治上,他还一窍不通,完全不是杨明华,紫川参星等人的对手。
在帝都保卫战的过程中,有一件事的发生,对紫川以后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紫川秀从远东刚刚回到帝都,只来得及见义父远星的最后一面。在这个过程中,紫川参星将唯一的爱女托付给了阿秀。紫川秀也是在紫川远星的病榻前,许下了自己男子汉的誓言,那就是,守护紫川家,守护紫川宁。同时,紫川三杰也是在这个时候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杰的命运走向与紫川家族的兴衰存亡。不管紫川远星托孤阿秀的用意何在,但是,这个做法对以后阿秀在重大事件上的决策,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尤其是在阿秀前期的诸多决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紫川秀这个人对紫川家的忠诚,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在里面,除了一个紫川人民应有的忠心,还参杂了复杂的个人感情,比如说对远星的承诺,对哥应星的感激,对紫川家的养育之情甚至包括对紫川宁的----爱情。
771年3月,紫川秀在帝都保卫战中锋芒毕露,为君子所赏识,为小人所顾忌,给阿秀以后多舛的命运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二、778年 第三次恒川会战

778年,紫川家年轻的远东棋本军官紫川秀,在第三次恒川战役中,击杀了魔族主帅葛沙,副帅云沈,大败魔族军队。同时,魔神皇唯一的女儿,魔族三公主卡丹被俘。为了表彰紫川秀的功绩,总统领杨明华破格晋升紫川秀为副统领……
第三次恒川会战,其战略意义并不很大,只是一场边境的小规模的冲突。但是,这次战役中,卡丹被俘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卡丹这次被俘,使得魔族与人类的上层人员之间有了真正的了解和交流,对以后魔族和人类的和平交往埋下了种子。不久的将来,卡丹成了紫川家最后一张王牌,用来解了帕伊之围,并且帮助光明王在刺杀雷洪后成功脱身。
会战之后,杨明华明升暗降,将紫川秀从远东调回帝都,解除了紫川秀的兵权。杨明华企图利用第三次恒川会战来打击异己,却不想为自己日后迅速败忘埋下极大的隐患。杨明华忘记了一点,紫川秀这样的英雄人物,越是处于逆境,就越能并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越能产生奇迹。杨明华这一手,表面上看做得很漂亮,很老奸巨猾。他看到了紫川秀的威胁,他认为紫川秀如果做了远东军的红衣棋本,统帅十万大军,羽翼丰满,不可遏制,所以把他调回帝都就近监视。后来的事实证明,杨明华绝对做错了。把阿秀留在远东,即使他有十万大军,但其官职不过是红衣棋本,论资历,影响和作用绝对比不上哥应星,林兵等人。也就是说,阿秀在远东绝对不会比他在帝都做得更多。现在阿秀回到帝都,直接参与了叛乱的整个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杨明华给了紫川秀一个舞台,一个做主角的机会,而在哥应星的远东,无论雷洪刺杀成功与否,紫川秀都不会有作为关键人物主导整个事件的机会的。

第三次恒川会战对紫川的影响,不在这次普通的战役上,而是借助这次会战衍生出的一件件有历史意义的事。

三、779年 第四次恒川会战

第三次恒川会战半年后,由帝林领导的第四次恒川会战打响。在这一战中,帝林打破了长期以来魔族主攻,人类主守的情况,长驱直入魔族边境,直到遇到云浅雪的顽强抵抗才返回。这一仗,魔族损失惨重,但是,和战争表现出来的才华相比,帝林对俘虏、平民甚至部下的残酷,为他赢得了修罗王的名声……
第四次恒川会战,其最鲜明的意义在于这时一次人类主攻的战役,这是战役本身。在这次战役背后,帝林的表现是最引人注目的。帝林通过这次战役向世人展现了他的残酷和他的战争理念。这次战役之后,帝林之名震撼了整个魔族,成为魔族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第四次恒川会战,帝林在魔族普通官兵的心目中埋下了恐惧的种子。从此以后,帝林对魔族的战争中,这些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成为帝林心理战术屡试不爽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为帝林后来的一次次经典战例打下基础。
第四次恒川会战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帝林拥有了一只对自己无限忠诚的铁血部队。正是这支部队,在后来的杨明华叛乱过程中,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四、779年 杨明华叛乱

棋本会议受到挫折之后,杨明华加快了叛乱的脚步。紫川三杰刺杀了杨明华最得力的助手中央军统领雷讯。夜里,紫川秀成功稳住了中央军,同时,修罗王帝林率军入城,没有武装力量支持的杨明华迅速败亡,帝林在帝都大开杀戒,史称“帝都流血夜”……
杨明华得到帝都最大的武装力量中央军的支持,决心叛乱。他打算利用棋本会议试探紫川高级军官的口风。结果,在会上,杨明华遭到了哥应星为首的大部分军官的抵制,气急败坏之下,决定军事政变。殊不知,杨明华身边的心腹罗明海和得力干将帝林是紫川参星的人。在叛乱初期,杨明华真正的力量只有中央军。只凭中央军,夺取紫川政权也已足够。再加上杨明华成功拉拢黑棋军方劲,远东军雷洪,可以说胜算颇大,内战虽然一触即发,但紫川参星是绝无生还可能。杨明化计划利用紫川宁来做善后工作,设想的也不可谓不周到。但是紫川三杰成功刺杀雷讯,阿秀在罗明海帮助下又成功控制了中央军,面对突然翻脸的帝林,杨明华只有死路一条。
杨明华叛乱失败后,帝林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杨明辉的势力要么被帝林控制,要么被扫除一空。这次帝都流血夜,帝林正式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如果说第四次恒川会战,帝林在魔族心理上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之后。这次帝都流血夜是一次翻版,对像换成了自己人。为帝林以后的监察长工作实在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帮助。
而对于紫川秀,在这次的表现虽有大功,但是由于在对待中央军中层将领的事情上与紫川参星产生了极大分歧。而紫川参星由于不能把握阿秀的思想和行为,正好借此机会打压阿秀。从这以后,紫川参星对秀的印象一落千丈,后来秀的遭遇,就是这次事件埋下的种子。
哥应星死于雷洪的叛乱,是远东局势的转折点,从此远东失控,一发不可收拾。而远东的失控,又为魔族入侵铺平了道路,人类的灾难,始于哥应星之死。
作为紫川历史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杨明华叛乱的影响非比寻常。之后,杨明华,哥应星,方劲,明辉这些紫川旧时期的人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新鲜的势力。紫川三杰的冉冉升起,标志着紫川告别了久的时代,开始了全新的时期。

作者: 看紫川不下20遍

--------------------------------------------------------------------------------

紫川年鉴3
次章 远东烽火(779--780)

一、779年3月 雷洪叛变

779年3月,在杨明华叛乱当夜,远东统领哥应星率部队回远东途中,被叛变的部下,远东军副统领雷洪伏击,不幸身亡,雷洪率部下二十五个师团对家族举起叛旗,林冰,罗波讨伐雷洪,远东内战开始。哥应星之死,标志了远东乃至全人类的灾祸已经开始……
雷洪此人,应该说还是有相当的才干的。他的防区最接近魔族,以哥应星的眼光和威望,断断不可能将一个不是自己心腹且与自己有隙的人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想必,雷洪必有过人的才能。但是一个人有才,却不一定有德。雷洪的行径与君子之风相去甚远,他贪图名位、权利以至被杨明华利用。他又怕死,所以在失败后对家族举起叛旗,甚至在赤水滩给予远东军致命一击,最后又投降魔族。他走的每一步都逼是不得已的,雷洪在魔族方面并没有得到尊重,我相信他对于叛乱是后悔莫及。但是他怕死,所以为了性命不顾尊严,这一点,他和方劲的人品高下就立现分晓了。
举国之人无非4种: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德才皆无。德才兼备之人,若君主有识人之明,则必为股肱之臣,如汉之萧何蜀之孔明。有德无才之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时虽不免迂腐,但于国无大利亦无大害,关键时候可以杀身成仁以报国家。德才皆无的人,无非市井无赖,即使有幸身居高位,其所为只是危害一方,只因其见识浅薄目光短浅不足以成大事。对国家危害最大的,就是有才无德之辈。其才华足以治国平天下,但是由于其才华用到祸国殃民之上,造成的危害最大,影响最深远。宋之秦桧,当朝状元,有才无德,终至亡国。雷洪之才华用在抵御魔族上,是紫川重将。但是,当他叛乱时,他的才华对紫川家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他巧妙的欺骗部下袭击哥应星,得手后用强硬的手腕镇抚部下,最后成功带领手下绝大多数主力兵团叛乱。而后利用远东人民的独立情结,入神庙,煽动远东叛乱,直至在赤水滩抓准时机一举击溃远东军。除了投靠杨明华这一步走错了(当时杨明华的力量是占上风的),之后的雷洪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应对种种事件。他面对的敌人,从哥应星到林冰罗波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但他都占据了上风,直到对手换成斯特林和紫川秀才一败涂地,这绝不是偶然的。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雷洪仅仅是走错了第一步,就注定了他必然的命运。
雷洪叛乱,沉重的打击了紫川家,从此,远东这个不毛之地,注定将成为大陆的焦点。

二、779年 第二次远东起义

受到雷洪的蛊惑,远东人民千年来的独立情结再次迸发,他们对紫川举起叛旗,这次起义,动摇了紫川的根基……
远东是有多各种族组成的地区,以办兽人为主,信仰奥迪大神,远东的宗教领袖是神庙长老布丹。远东没有自己的政权,200年来一直受紫川家的领导。紫川的贵族生活奢靡腐化严重到远东人民不能容忍的地步,但是远东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和将领体系,所以,长久以来,远东都在紫川强大的远东军队震慑下,不敢妄动。这种情况,在779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雷洪叛乱,远东军内战,这样,强大的远东军已经无力在镇压这些远东人了。于是,寻求独立的远东人和寻求自保的雷洪叛军联手。一时号称百万叛军,声势盖天。后来,在斯特林的打击下,远东叛军土崩瓦解,雷洪一手将远东献给魔族。远东人民又一次丧失了独立和自由。
轰轰烈烈的第二次远东起义,从雷洪投靠魔族那一刻起,就宣告了它的失败,这次起义,远东摆脱了紫川的统治,却迎来了更大的灾难。

三、779年7月 赤水滩之战

远东军主力在林冰和罗波率领下,成功在赤水滩咬住叛军主力并展开决战,正当双方筋疲力尽时,雷洪叛军出现,隆隆的铁甲骑兵的马蹄声标志着远东军的覆没。
“赤水滩大战,远东军损失军队二十三万五千,三个红衣旗本、二十三个旗本、七十六个副旗本阵亡,全军统帅罗波副统领重伤——自远东军建立以来,即使是对付精锐的魔族军队,也未有过这般的大败……”
“紫川家族对远东地区长达两百年的统治、七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称霸西川大陆的资格就在雷洪军队出现在赤水滩平原的那一瞬间,被马蹄无情地粉碎了。由于在赤水滩败战导致紫川家族实力上的衰弱,也是引起家族后来一系列灾难的原因。赤水滩可以称为紫川家族由强而衰的一个命运转折点。”
在整个雷洪叛变和第二次远东起义中,赤水滩之战可以说是高潮,叛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家族在远东的军事力量被彻底击垮。赤水滩的失败,与紫川的上层尤其是统领处的应对有绝对的关系。可以说,罗明海要对赤水滩之败负上主要责任。他在远东军的调动和战略部署上犯下极大的错误,给了雷洪可趁之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帝林卓越的战略眼光。在这一点上,是斯特林紫川秀等人不能比的。他预见了远东的叛乱(请求中央军入远东镇压雷洪),预见了赤水滩之败(要求与雷洪和谈一同镇压叛乱),预见了魔族大规模入侵(请求将远东所有紫川的势力退回瓦伦以西)。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帝林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包括斯特林都无法理解帝林的想法,行动比帝林慢上一拍。帝林这个人,最高人一筹的才能就表现在他的目光长远,在当时是无人可及的。
赤水滩之后,紫川家进入了全面防守的战略期,是紫川又盛入衰的转折点。

四、779年8月 中央军瓦伦大捷

赤水滩之后,叛军百万兵围瓦伦,瓦伦要塞是人类东部边疆最后的屏障,丢了瓦伦人类将陷于灭顶之灾。斯特林作为中央军代统领,率领紫川家王牌军队中央军入瓦伦,击溃叛军,一路追杀至叛乱中心云省,百万叛军土崩瓦解……
左加明之后,人类对抗魔族的最后屏障就是瓦伦要塞,魔族几次攻瓦伦不下。可以说,瓦伦是人类的守护神。叛军兵围瓦伦,对紫川高层来说,已经不是远东一地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了整个家族的存亡。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的出动不可避免。在这次战斗中,斯特林展现了他的卓越军事才华。他没有给叛军一丝的时间来集结溃败的部队。中央军表现出来优秀的军事素质,不愧自雅里梅以来紫川家第一王牌军的称号。
瓦伦大捷后,远东战事的主动权再一次回到了紫川家的手中。斯特林的名声传遍远东千里大地,成为远东叛军最害怕,最不愿面对的敌人。
“人们仿佛看到: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冉冉升起于家族的远东边陲!强烈的光芒照耀下,从大陆最东方的魔族王国的魔神堡皇宫一直到最西方的流风家的首府远京大会场,从帝都的统领处到远东的叛军阵营、平民…… 大陆上各地的人们用各种语言、各种心情、各种神情却重复着同一个名字:‘紫川之虎’——斯特林!”

五、779年8月 秀子营建立

中央军在远东的战斗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时,紫川秀在基新省成立了秀子营。日后,正是凭借这支部队,紫川秀横扫西川大陆……
秀子营,作为紫川秀的直属部队,是真正属于阿秀的军事力量。秀子营里的骨干将领,白川,罗杰,明羽等,无一不是紫川秀的心腹。可以说,秀子营的建立,是紫川秀日后平远东,抵御魔族,甚至挽救人类危亡的关键。
紫川秀将一群普通的人训练成了无比忠诚,士气旺盛,战斗力超前的王牌军队。并且,这支军队名义上属于紫川家,实际上是阿秀的私人军队,这一点,为阿秀以后的战争生涯增添了很大的灵活性。从而使阿秀可以不像斯特林那样受紫川的束缚,可以天马行空的完成自己的事业!

六、779年冬天 魔族入侵

瓦伦大捷后,斯特林停止追击,与明辉的黑棋军和方劲的预备军汇合,包围了云省,胜利在望。这时,百万魔族全面入侵,在远东叛军的引导下,长驱直入远东。月亮湾,紫川家的军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预备军队全军覆没,方劲统领殉国,形势急转直下……
魔族迷一般的人物黑纱军师制定了包围的策略,意图全歼人类在远东的所有部队,然后攻破瓦伦入关。这一次,魔族集中了它所有的精华力量,神皇亲征,黑纱,云浅雪,凌步虚,名将如云,志在必得。
雷洪投靠魔族,虽然为了保命,但是他积极引导魔族入侵远东,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在魔族强大的力量下,远东屈服了,紫川被击溃。魔族的入侵,使紫川刚刚拿回的战略优势荡然无存且损失惨重,紫川在和魔族的角逐中处于全面劣势。
魔族这次入侵带来了两个后果:其一,标志着第二次远东起义失败。其二,标志着紫川实际上丧失了远东。

七、779年冬天 帕伊保卫战

魔族的突然入侵,使还在远东的数百万人类岌岌可危。斯特林毅然率领中央军进犯魔神皇驻地枫叶丹林,打乱了魔族军团合围的部署,拖住了魔族军团进犯瓦伦的脚步,为人类赢得了充足的时间。中央军孤军被围在帕伊,拼死力战,132万魔族军和70万叛军久攻不下,直到帝林会见魔神皇,签订《枫叶丹林协议》……
“一:立即实现两国停战。二:魔族王国放回紫川家族被围困的中央军将士。三:由紫川家族用钱赎回此次战争中被俘的所有人类官兵。四:远东全境二十三行省全部割让给魔族王国,作为战败赔偿。五:除去俘虏的赎金外,紫川家族另得支付一百万两白银,作为战败赔偿。六:紫川家族交还在上次战争中被俘的魔族公主卡丹。”
-------《哥普拉--云浅雪枫叶丹林协议》
“第一个笨蛋”斯特林出兵枫叶丹林最后被围帕伊,实在是无奈之举。他挽救了数百万远东,为瓦伦赢得了时间,但是,他的做法,把自己和中央军全部埋葬在了帕伊。所以在力量至上的帝林眼中,是不可取的行为。但是在紫川平民百姓和传统军官眼中,斯特林的行为是英雄般的壮举。
出于对自己二哥的爱和对叛徒雷洪的恨,“第二个笨蛋”紫川秀率领秀子营进入帕伊协助守城。在瓦伦有了充足的时间,远东难民平安返回后,如何营救中央军和秀子营成了紫川高层的重中之重。于是,帝林提出了初步的协议。这时得紫川参星,表现出了一个领导者优秀的素质。可以不顾千古的骂名,一切以家族的利益为重。
“第三个笨蛋”帝林深知魔族对自己恨之入骨,化名哥普拉冒着很大风险入远东谈判。谈判结果,家族在文字上也放弃了远东,卡丹回国,魔族和紫川家有了一个相对的和平时期。就像拿破仑的法国和英国签订的《亚眠条约》一样,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根本的解决,这次协议只是魔族和紫川双方的一次暂时的休养生息,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决战积蓄力量。
帕伊战后,斯特林的声望空前之高,在紫川的军界,斯特林已经无愧于第一名将的称号。帝林关于“三个笨蛋”的论述,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读者,帝林的完整的形象这时已经树立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接下来,该是三杰中得紫川秀大展手脚的时候了。

作者: 看紫川不下20遍

---
就是光明王紫川秀的成长历程!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各有两种性质,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违背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四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 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 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 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年),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年),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列米村,从小就开始了牧女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她逐渐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少女。1428 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 “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奥尔良解放之钟声敲响了!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敌人闻风丧胆,听到贞德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人们高唱赞美诗,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 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雇佣军优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常备雇佣军。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这些对英法军队乃至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讲一个小痞子带兵打仗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其他的介绍你都说得差不多了。

百年战争的经过

主词条:斯吕斯海战、克雷西会战、普瓦提埃之战、布勒丁尼和约
英法主要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 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此外,法王还需支付300万金币的补偿款,作为条件,爱德华放弃对法国王位的声索。 主词条:蒙铁儿战役、二十年停战协定
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 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 查理五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
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
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
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 主词条:阿金库尔战役、特鲁瓦条约、王位斗争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根第、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 英军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10月,与勃根第公爵结盟,占领法国北部,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主词条:奥尔良战役、福米格尼战役、卡斯提隆战役、巴约勒之战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
贞德之死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在福米格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国手中。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
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提隆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
14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

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自1337年至1453年,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长达116年的“百年战争”。英法先为王位继承问题争权夺利,屡开战火,战争到后期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由封建王朝的混战而成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奥尔良姑娘贞德也因反法侵略的不屈意志而流芳百世。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寺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四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的完全破坏,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年),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国力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年),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列米村,从小就开始了牧女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她逐渐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少女。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奥尔良解放的钟声敲响了!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敌人闻风丧胆,听到贞德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人们高唱赞美诗,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国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的义愤和高度的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持续了116年之久的英法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的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增强,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雇佣军优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常备雇佣军。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这些都对英法军队乃至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百年战争的历史进程如何?

百年战争,是历史学家对法国和英格兰在1337年至1453年间断续进行的长达116年战争的称呼。

814年,显赫一时的西欧君主查理大帝去世,幅员广大的查理帝国也随之分裂了。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各据一方。后来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即由此发展而来。由查理帝国分裂出来的法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王的权力很小,英格兰国王在法国还占有很多领地。英格兰国王怎么会在法国占有领地呢?这要追溯到诺曼底征服,百年战争的起因和它有直接关系。1066年,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为了夺取英格兰国地位,率兵渡海进入英格兰,加冕称王,英格兰历史上称为威廉一世。威廉虽然是英格兰国王,但同时又以法王的附庸身份占有诺曼底,以后他的后裔把在法国的领地逐渐扩充到法国西部。到了12世纪晚期,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竟是法王领地的6倍。从13世纪初开始,法王陆续收复了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至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还保留着西南沿海的一些地方。英法矛盾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想争夺富庶的佛兰德(现在的比利时大部和法国的东北部)。佛兰德有着发达的呢绒业,法王迫切希望将佛兰德并入自己的王室领地。但英格兰与佛兰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羊毛是英格兰的主要出口物资,1300年英格兰出口总值30万镑,羊毛就占了28万镑,其主要市场就是佛兰德。英格兰当然十分害怕法国统治佛兰德,损害它的经济利益。在英格兰与法国的争夺中,佛兰德出于自身利益支持英格兰,承认英格兰国王是佛兰德的最高统治者,继而干脆承认英格兰国王也是法国国王。原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法王腓力五世的女儿。腓力五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查理四世继位,但死后没有子嗣。爱德华三世乘机以外甥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封建主却推举腓力五世的侄子瓦卢瓦伯爵腓力为法国国王,称为腓力六世,从此法国开始了瓦卢瓦王朝的统治(1328~1589)。领土争夺加上王位继承的纠纷,终于酿成了一场长达100余年的大战。这场百年战争,以王朝之间的争夺开始,逐渐转变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1337年1月至1360年为战争第一阶段。西欧从14世纪起,步兵已开始取代骑兵成为战争的主要力量,战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英格兰军队的主力由自由民组成,有良好的纪律,步兵骑兵协同作战,采用进攻性的防御战术。法军的主力则是由封建贵族组成的重装骑兵,步兵由意大利雇佣兵组成。封建贵族看不起雇佣兵,不能与他们协同作战,仍采用突出个人、不顾整体的作战方法,因此战争初期法军接连败北。

1346年8月26日,英格兰与法国军队在克雷西遭遇,法军3倍于英格兰军,士气高昂。傍晚时分,法军首先发起进攻,打头阵的是意大利热那亚的弓箭手,法军的箭射程短,威力小,射不到英格兰军阵地,时间一长攻势便弱了下来。而这时英格兰军却射出一支支箭,霎时,那些打头阵的热那亚雇佣兵一个个丢盔弃甲往阵地拼命奔跑,丢下了一大批尸体。这是因为英格兰军的弓箭都是长弓,杀伤力极大,他们每分钟能射出10至12枝箭,有效射程达150余米。锐利的箭能穿过头盔,穿透铠甲。骄横的法国骑士一见这阵势便冲了过来,大骂那些热那亚弓箭手:“滚开,别在这儿挡道,你们这些胆小鬼!”法军又发出了攻击令,骑士的荣誉感使他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过去。可惜英格兰军弓箭手训练有素,箭无虚发,使许多骑士倒地而死,没有一个骑士能冲到英军阵前。直到深夜,法国骑士还在不顾一切地向英格兰军阵地冲击,但他们在英格兰军强大的弓箭手面前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早晨,法国骑士的尸体堆满了山谷,损失骑士4000余人。随后英格兰军又攻陷了加来城,这个海港就长期成为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据点。

1356年9月19日,两军又在普瓦蒂埃对阵。法军在骑兵冲锋失败以后,便仿照英格兰人的战术下马缓步前进,而英格兰军却抽调预备队对法军侧翼发起一场猛攻。身着沉重铠甲的法国骑兵行动不便,只能坐以待毙,法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贵族被俘。英格兰封建主对这次战争十分积极,他们想借战争蹂躏法国的城市、农村和城堡,指望俘虏法国的封建主而得到大笔的赎金。所以劫掠很快成了英格兰人对这次战争的基本动机。在每一次的侵掠中,英格兰人都获得许许多多战利品和法国的被俘骑士,他们就以这些骑士为人质勒索大量赎金,仅被俘的约翰二世的赎金就高达300万金币。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订立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法国把加来港和西南部的大部领土割让给英格兰。

法国的溃败使国内人民的负担急剧加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起来。1364年,法王约翰二世囚死伦敦,其子查理继位,是为查理五世。他利用订立和约的喘息机会,进行了许多财政和军事改革,决心废弃屈辱的对英格兰和约。1369年,他开始反击英格兰,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369~1395)。法国逐渐收复大片失地,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1415年8月,英格兰王亨利五世乘法国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法国力量遭到削弱之机,率兵6万在塞纳河口登陆,战事再起,进入第三阶段(1415~1420)。英格兰迅速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广大地区。亨利五世宣布要统治法国。1420年5月双方签订特鲁瓦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国国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苛捐杂税和巨额赔款沉重地压在英格兰占据区居民的身上。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为彻底打跨法国,英格兰再次向法国发起进攻,一路打到奥尔良。奥尔良是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一旦陷落,法国全境不保。

牧羊女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艰苦的生活赋予了她坚强的性格。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扛着上面绣有“耶稣,玛利亚”字样的大旗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格兰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格兰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格兰军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引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高昂了法军的士气,迅速攻克了几个要塞,敌人闻风丧胆。人们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格兰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贞德又率军收复了北方许多领土。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的影响扩大,蓄意谋害贞德。1431年5月30日上午,不满20岁的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鲁昂城下被活活烧死。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6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47年夺回鲁昂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格兰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本文标题: 为何王太子查理会授予一介村妇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96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哪些记错记混了的事情最让人无语哭笑不得的收到offer还能谈薪资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