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儒家思想家荀子,为什么他的两位弟子思想都并未继承儒学,而更偏向法家呢

发布时间: 2022-10-03 09:00: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荀子的两名学生,韩非和李斯,为何纷纷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学生与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很正常,即使是在那个思想禁锢的年代也是一样,就举...

作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儒家思想家荀子,为什么他的两位弟子思想都并未继承儒学,而更偏向法家呢

荀子的两名学生,韩非和李斯,为何纷纷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学生与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很正常,即使是在那个思想禁锢的年代也是一样,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老师说地球是方的,那么你也必须跟着附和老师说地球是方的吗?这就是为什么韩非子和李斯与他们的老师荀子不是同为儒家代表人,就是那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说他们最终没有和老师走上同一条路,但是他们并没有和老师反目为仇。

一、荀子

荀子主张的道是儒家思想。他也算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代表人,虽然不比孔子名气大,但是在儒家思想的学术方面有很大发展。在关于人性问题上,他提倡性恶论,也就是说,他主张人性生来有恶,而非天赋的道德观念。他的学说经常被后人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做比较,荀子一生致力于重新整理儒家典籍,这对儒家的传承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荀子和韩非子,李斯,师徒三人道不相同

荀子是战国时期靠晚期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哲学上主张人性本恶,而这一点与孟子却是站在对立面的,相比孔孟,荀子所主张的思想更具有现实主义思想。在重视礼义道德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这一点与法家提出的道又有一些相似之处。师从荀子的韩非子和李斯却是法家代表,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荀子并不是如出一辙,他们并没有继承儒家的思想,而是继承并发展了法家的思想,并且成为了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不管他们最终的发展如何,都是自己的思想,而且我想他们二人最终能走上了发展法家的道路,还是受他们老师荀子的影响,因为荀子所强调的思想中含有法家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世道混乱因此才导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百家争鸣这一景象也为我们现在后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不论选择的是哪一派的道,都有他的道理,即使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些不同门派的道揉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道。

法儒两家的之间的关系喻为互为表里的关系,作为儒家的荀子,能培养出李斯和韩非这两位法家重量级人物,就成为了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但他主张性本恶,开创了法家法学的思想先河,韩非和李斯在仁政的思想上有进一步的发扬,所以才这样的,
因为他们在学习其它思想的过程中糅合了一定自己的思想。

对于荀子应如何评价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对各家都有所批判,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史学界将荀子归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儒家代表人物。然而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中始终没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呢?事实上荀子的思想体系和孔孟有极大不同,相反倒也法家思想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且他最著名的两名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实际上儒家思想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分野:中国传统的主流儒家是奉孔孟之道为正统的,然而荀子在推崇孔子思想的同时又对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的质疑和对立。所以荀子实际上是儒家之中的一个另类,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偏法家的儒家代表人物。这和孔孟一派的思想就显得有些不同,也正因为如此也不太被后世的儒家弟子所认同。

荀子曾到访秦国并留下这样一段话“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秦国山川险固、民风淳朴、吏治清明。这还是后世史书中那个虎狼之秦吗?此时已是商鞅变法之后的事了,难道说奉行法治的秦国在荀子这个儒家代表人物眼中更实现了儒家眼中的教化?

荀子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就源于他在儒家内部相对特立独行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孔孟的思想体系被视为儒家的主流思想,而荀子的思想体系几乎和他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立论上。我们知道孔孟之道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就说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而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事实上荀子和孔孟一样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孔孟认为人性本善,因此教化很容易就能深入人心;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但不能任由恶行发展,所以要用教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荀子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在荀子看来:所谓人性自律是虚无缥缈之物,构建社会体系必须依赖制度管理,从这点而言荀子思想的确有和法家契合的地方。这也就是不难解释荀子对秦国的看法了,因为在荀子看来:只要能建立一套导人向善的机制,至于用礼仪教化的手段或是刑法威慑的手段并不重要。

荀子“人性本恶”的人性观来自于他的“天道自然”的天命观。孔孟思想将天命人格化——所谓天命自我民命,就是说天命由民意体现,这对促使君主尊重民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荀子却认为:天行有常、天道自然——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命只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不会对世人格外好或者格外坏。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规律化。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之心。天是自然天,并不是神。宇宙的形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人在天命面前是无所作为的,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荀子讲圣人并希望借圣人的道德教化使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从而达到”以至于善“的目标。荀子认为圣人的重要作用在于他能“使天下皆出于治”,礼法并举,王霸统一。可以说荀子的思想其实以儒家为主体,同时吸取道家、法家及各家之精华,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使其显得与各家各派都有些格格不入。

荀子一生有韩非、李斯这两个著名弟子:一个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另一个则是用法家思想构建大秦帝国的实践者。按说有这样两个举世闻名的弟子应该是荀子的骄傲,然而荀子这两个弟子都是典型的法家人物。在诸子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之间的对立是最为尖锐的,然而身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却培养出两个举世闻名的法家弟子,这本身就体现了荀子思想中偏法家的一面。后来被视为儒家正统的孔孟之道所提倡的是一种仁爱,也就是让统治者用德行感化人民。而法家呢?却是提倡一种霸道,也就是让统治者用刑法来驾驭人民。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荀子的学生不一定要走老师的道路,但在当时门户之别是被看得很严重的。在当时儒法对立的背景下身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培养出这样两个法家弟子自然是不被儒家内部的主流群体所认可的。那么为什么培养出韩非、李斯这样两个法家子弟的荀子会被视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呢?荀子的”性恶论“不是与法家思想更为接近吗?应该说荀子思想的立论基础是接近于法家思想的,但他给出的解决之道却不同于法家:荀子终其一生都强调礼教乃是治理社会的最佳良药——与其用鞭子驱赶百姓,不如用道德教化百姓,使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夫妻和顺、朋友诚信等礼仪规范真正内化于心,所以荀子被后世认为是儒家代表人物。与此同时荀子又主张对那些不愿遵从礼教,执意作奸犯科伤害他人的人则要使用律法惩处,乃至以法行诛,这是他和法家思想相似之处。总而言之:荀子的思想介于主流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之间——相比主流的儒家思想,他看到了礼教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人性自律上的不靠谱;相比法家思想,他又不主张严刑峻法,以暴力手段治理天下。

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看来: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一个国家也不能纯粹使用暴力专政的手段进行治理,实际上法治与德治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在他那个年代是极为超前,也许正因为超越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理解程度,所以才导致不被接受认可。

荀子思想的超前性还表现在他的历史观:主流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复古的——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为复兴周礼而奋斗,其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也树立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精神。然而大河之水不可倒流——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类历史乃至整个生物进化历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正所谓三代不同法,便国不法古。荀子最先意识到这点,所以他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荀子的”法后王“思想打破了人们对旧时代旧制度的迷信,提倡积极的改革创新,这就和孔孟的”法先王“思想形成对立。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当时学者都能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使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也没对荀子的地位造成太大影响。

汉武帝表面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汉代的政治是”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型政治,这实际上就与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是契合的。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叫”汉承秦制而有所更张损益“:汉朝并不是像秦朝一样实行绝对的法家制度,然
要详情还是简答,以下是详情,希望对你有帮助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6�1天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6�1天论》)。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6�1天论》)。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6�1天论》)。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6�1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6�1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荀子�6�1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6�1解蔽》)。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6�1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6�1正名》)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6�1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6�1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6�1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6�1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6�1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6�1礼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6�1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6�1礼论》)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6�1劝学》)。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6�1劝学》)。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6�1劝学》)。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6�1劝学》)。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荀子??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解蔽》)。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正名》)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礼论》)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荀子作品:《荀子》,主要思想是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的关系;性恶论。

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为何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

荀子的思想里,有一些看起来很像法家的东西,所以能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这样的后法家时代的人物也在情理之中。

《荀子》中对于当时的秦政有很多讨论。《儒效》中记载秦昭王对荀子说:“儒无益于人之国”。这句话与《孟子》开篇梁惠王之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劈头就把秦政和儒家去呗点出来:“益”,也就是功利性的效果,而秦政以此为第一要务。荀门弟子在与荀子对话时也指出,秦之强大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以便从事而已”。

荀子认为,秦政“纵性情、安姿睢,而违礼仪。”人性天生趋利避害,若顺从人之性情,会使人人争利尔世风竞争惨烈,所以需要反过来用人的知明治能制作礼乐来调和、改变人的性情。


秦政,尤其是商鞅、李斯(包括韩非)则在与荀子相近的人性论(性恶论)上,不采取对治的态度,而是用顺之、纵之的方法将人性之恶彻底释放出来,并让这种力量膨胀到极致。所以秦政是用利益来诱惑人竞争,用刑罚来逼迫人变得强横,用势位来压服人只知道附从,以隐厄使人只知道耕战,于是人性中趋利的能量被完全释放,由此形成一股压服其他一切的力量。正是这股强大的力量,使秦国在战国时成为第一强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在荀子的人性论里,十分强调人性本恶,“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生而有之的,“从”之、“顺”之就会出现争夺、犯分乱理,这就是荀子论证性恶的逻辑。

而荀子的“性恶”论显然对韩非和李斯的影响最大,正是这种人性论,让这两个人转而投入了发家的怀抱,但他们的法家之路,是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通过在秦国实习时观秦政之后,所发展起来的,并不是荀子教的。

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变化的过程,也并非只有一种信仰。作为荀子的徒弟,韩非和李斯的从荀子这里学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理解,从人性出发,大限度激发人性逐利的一面,实现统治者强国的目的,这就是法家。


然而,荀子如果知道自己培养出两个法家弟子,想来必然是后悔的,他的思想里对法家其实是持有批评态度的。荀子虽然强调“性恶”,但并非全恶,人生而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圣人凭着这种知性,可以化掉恶性而选择善。

对于荀子来说,他虽然认可秦政的简单有效和秦国的强大,但他一方面指出秦政必亡。

另一方面,他认为真正的治道当是儒家的本统制治,所以他对法家有明确的距离感。但是,时势的要求使他也不得不承认秦政中有有效性因素,不能简单地置之不理,所以他从法家那里发现了发的重要性和君主的现实意义,从而西天了一定对法家的亲和。但荀子的法,始终不是秦政的法,而是礼法,即以法的成文化、制度化来改造礼,从而构造一种新的礼血,而不是法家之学。荀子的思想,应该称之为“法儒”,即带有一定法家的因素的儒家,但却又有本质的区别。

那么法家思想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法家的法、术、势合一,具体呈现为:首先,以制度化的法令为臣民确立行为规范准则,而君主并不受这一准则体系的束缚;然后,以“势”为权力之源泉,确立君主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最后,以“术”为统治方法来对待臣民,行赏罚、勘高下,退奸佞、贬重臣,确保君主权力的执行力和不被遮蔽。

但这里,事实上有一个根本矛盾是法家没有意识到的,即:一方面,他们认为依靠法,庸主就可以实现优良政治;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君主必须掌握术才能驾驭群臣,这样君主就不能是庸主。

荀子思想里法家因素,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的“用”,而荀子对法家思想里的取用,结合其人性论中强调的“性恶”,显然对两个弟子的影响很大,理想主义者韩非走上了极端的“性恶”,完全抛却了儒家“教化”的重点,他的法家思想很纯粹,但也纯粹得让人害怕。至于李斯,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法家思想,并不是为了实现政治愿望,而是为了自身的名位,所以他的思想是根据统治者需求而变化的。

荀子的弟子成为法家一是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关,二是与战国末年之竞于气力、从利而动的大环境有关,而且两位的思想里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人都是利己的”这种思想倾向。
因为他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让他们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他让学生学的东西很杂。
感觉荀子学说比较接近现代,儒法合流,自律+它律。用儒家的道德规范修身自律外加国家法律进行国民纪律管理,哲学方向不变细节因时代变迁应变调节。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集百家众长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特殊。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孔子

孔子(代表作:《论语》

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

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2、孟子

代表作:《孟子》

思想: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

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

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3、荀子

代表作:《荀子》

思想:提出“治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4、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道德经》

思想:认为宇宙万物本源是“道”,提出朴素的“辨证论”。

老子,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5、庄子

代表作;《庄子》

思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一、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子思等。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二、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是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形成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三、法家学派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被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为道家分支。

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子、申不害等。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各家之长,兼言法、术、势,成为法家思想。 

法家学派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法是通过具体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的。《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四、墨家学派

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见墨子),故名。

代表人物有墨子、孟胜等,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 闻之见之 ” 、“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五、兵家学派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诸子百家之一。

关于兵家的起源,有人认为兵家源于九天玄女,有人认为兵家鼻祖是吕尚,有人认为兵家源自道家,也有人认为兵家源自法家,不过最让当代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兵家始于兵家至圣孙武。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等。

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兵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以研究作战、用兵为其主要宗旨。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将兵家著作分为四类:兵权谋类侧重于军事思想、战略策略;兵形势类专论用兵之形势;兵阴阳类以阴阳五行论兵,且杂以鬼神助战之说;兵技巧类以兵器和技巧为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家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家

1、孔子

孔子(代表作:《论语》

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

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2、孟子

代表作:《孟子》

思想: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

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

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3、荀子

代表作:《荀子》

思想:提出“治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主张“兼爱”,“非攻”,“尚同”,“明鬼”、“尚贤”等。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他们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名家: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阴阳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纵横家:鬼谷子:“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最后苏秦失败了,张仪胜利了。在张仪、苏秦之后,齐国又出了一位著名的纵横家鲁仲连,人称布衣丞相,布衣之士!在后期最后一次操纵和六国抗秦,不过还是以失败告终!
杂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

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把农家分为两派:一是言种树之事;二是关涉政治。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荀子》。

小说家:小说家,是先秦与西汉杂记民间古事的学派。
儒家:
孔子: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民贵君轻,仁政,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小国寡民,辩证法思想,顺其自然,
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中下层人民

法家:
韩非子:中央集权,法制,军事力量,武力
本文标题: 作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儒家思想家荀子,为什么他的两位弟子思想都并未继承儒学,而更偏向法家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792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脑共济失调是哪方面的问题我想像同学们科普中V,有什么相关资料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