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中国的受教育水平什么达到日本二战前

发布时间: 2022-09-27 23:00: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特点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特点:1、高度重视,下大决心。“离开了近代教育,要想使日本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中国的受教育水平什么达到日本二战前

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特点

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特点:
1、高度重视,下大决心。
“离开了近代教育,要想使日本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文明开化’,是不可设想的。”因而明治政府及其成员是极端重视教育。政府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维新三杰”的木户孝允一八六九年在天皇的《振兴普通教育实乃当务之急》建议书中就指出:“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富强,当平民尚未脱离无识之竟时,王政维新的美名也只能徒有其表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必然难以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进步之规则,逐步振兴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
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也得到了全民族的共识。一八七0年,福洋的名著《劝学篇》连续问世。作者从天赋人权思想出发,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旧道德伦理观念,发出“天不生人上人,也不生人下人”的呼声,并强调“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之急务。”《劝学篇》,十七篇共发行三百四十万册,而当时日本总人口只有三千五百万人,仅此一例,足以表明维新后日本人渴望近代文明,摧毁旧文明的炽热程度。
文部省从整顿旧的教育机构开始,以颁布法令的形式来建立新的教育机构和体制。据不完全统计,明治政府从一八六八年到一九一一年共制定了50项以上直接关于教育改革的法令。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和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补充,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明治政府在一系列改革中为教育改革所做的工作是其它任何一项改革都无法相比的。在教育投资方面,尽管当时财源拮据,但对教育的投资却是最多,明治末年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士3%。
2、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文部省成立后,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全力以赴抓小学教育,目的在于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明治维新时教育改革的主体。当文部省把《学制》付出实现时确定了“当今着手之顺序”、第一是“应多用力于小学”,提出“用力于小学为当今着手第一任务”的方针,以达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日本重视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明治以来,日本抓实业教育的特点是不论大、中、小学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初等则为小学手工科、实业科、实业补习学校;中等则为师范学校、普通中学的实业科(分农科、商科、工科等)和实业学校;高等则为专科实业学校。
高等教育方面,明治初年就开办了东京帝国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和各类专科大学。一八七七年,东京大学已设有医、理、文、法等学院。一八八六年又设工科大学,一八九0年成立农科大学。自《学制》颁布以来,便取消了高等学校录取学生的身份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平民百姓出身的也能入高等学府。为了使平民子弟中有才华者有机会升入高等学校,《学制》还规定:对学习努力、才敏行正,将来能完成学业但家境贫寒不能自办衣食者,检查其学业合格后,可贷给学资,但工作后须偿还。这个规定为一部分学业优秀而家境清寒的平民子弟提供接受高等到教育的条件。
3、重视师范教育,提高教师待遇。
发展师范教育是发展国民普通教育的基础。日本第一代文部大臣森有礼就说过:“普通教育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明治政府对这一点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八七二年四月文部省在《建立小学教师培训场所的呈文》中就提出:为了应付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师范学校。同年六月又在《关于实施学制的当前计划》里明确指出“迅速兴建师范学校”一事仅次于“大力发展小学校”,紧接着在同年九月颁布的《学制》中明确规定:“小学之外,要有师范学校,在此种学校教授小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实为当务之急。”为了进一步健全师范教育体制和加强对师范学校的管理,一八八六年政府颁布《师范学校令》,把培养教师放在和培养国家领导人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鼓励人们从事教师职业,政府在一八九0年规定,凡工作十五年以上者可享受终身养老金,死后其家属可享受一定的补助。一八九九年颁布的《小学校教育费国库补助法》起,政府每年从国库中支出一百万,作为教师的教龄津贴和特别薪用。这些做法大大改善了教师的经济条件,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
内容:

一八七一年七月,废藩置县刚刚结束,明治政府立即设立了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一八七二年九月,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开始正式实行有纲领、有计划、有措施的教育改革。《学制》明确宣布从小学抓起,为在全国普及小学把全国分成八十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大学一所,中学三十二所,即三十二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立小学二百一十所。这样全国办起了八所大学,二百五十六所中学,五万三千七百六十所小学。《学制》号召“自今之后,众庶人民,无论华士族与农工商,至其妇女子,必期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学制》打破了旧士族学习文化知识的垄断权,推行全民教育。强调凡六岁以上儿童均须入学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在教学内容上仿效法美等国,以近代新知识教育取代四书五经。一八七三年又实行《学制》增补,制定矿山、农业、商业、各种实业学校的《学则》,开始兴办实业教育。师资问题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一八七二年在东京成立师范学校。从一八七三年起相继成立在阪京都、宫城、爱知、广岛师范学校和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一八七四年颁布《增补学制》、制定《留学规则》、《外籍教师规则》《专科学校和僧侣学校规则》等,使新的教育体制日臻完善。
《学制》对于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和奠基作用。它是力图融德川时代教育遗产和西方文明的初步尝试。但是《学制》的内容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它过多地抄袭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其中有许多内容与日本当时的国情相左,以至严重脱离日本的国情和人民的实际生活,致使就学率达不到预期的指标,加之以天皇近臣元田永孚等为首的国学派和汉学派抓住《学制》中的某些问题大做文章。为了协调各方面的意见,一八七九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教育令》,以取代《学制》,这样,《学制》在实行了短暂的七年之后,宣告寿终正寝。
《教育令》是由积极倡导美国教育制度的文部在辅田中不二麻吕制定的,带有浓厚的亲美色彩。《教育令》主要改变了《学制》所规定的划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强调地方分权和尊重多样性和自由主义,以重编符合日本国情的教育制度。此外对就学义务等放松了规定,故又称《自由教育令》。但在自由的名义下,很多私立小学都进行十分单调的教育,政府的教育受到轻视,导致小学入学率反而下降,而且有的还出现教育内容反动的现象。《教育令》遭到政府内外的反对,迫使明治政府着手修改《教育令》。
一八七九年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教学圣旨》和《小学条例二则》,以此为导火线,在政府内部展开了德育论争,很快又发展成为有思想家、教育家参加的激烈论战。元田永孚等保守派依靠有绝对权威的天皇为后盾,因而胜负早已定局。可以说《教学圣旨》的颁布和论战的胜负决定了此后日本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论战正酣之际的一八八O年,颁布了《改正教育令》,吸取了《教育令》的某些教训,强化了町村设置小学的义务,严格了对就学义务的规定,加强了文部卿和县府的教育行政权,并将原置于小学校教科末尾的修身课提到各科之首,以强化“尊祖训、明忠孝、学孔道”的道德教育。由此使国家统制的教育通过中央集权和儒教主义的论理教育得以强化,初步确立了“和魂洋方”的教育立法指导思想。
一八八五年新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上台后即颁布一系列《学校令》。作为政府中的开明派,他力图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日本国情的道路来,以杜绝日本全面恢复旧的传统教育。在《教育令》里主要吸收了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善良臣民”的道德教育。
一八八九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体制,为树立维护这一国家政体的精神支柱,就需要一种与其相适应的道德准则。这样一八九0年以天皇名义颁布《教育敕语》。《教育敕语》是本着“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的原则制定的,它“不外是用儒学主义和普鲁士主义来修饰日本神话”。《教育敕语》把天皇奉为最高的道德化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天皇专制主义的教育体制。《教育敕语》的颁布,平息了一八七八年以来的德育论争,为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打下了终止符。从此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的教育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化,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启示:
1.日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根据当时的形式比较灵活地选择自己学的主要对象。《学制》主要模仿法国,《教育令》主要模仿美国,《学校令》
主要模仿普鲁士。在模仿这些国家的时候,日本广采博纳,结合本国国情,从不同国家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在某个时期,日本主要受某个国家的影响,但最后建立起来的却是综合各国特色的,日本独特的教育制度。这和一个国家长期以来所培养成的可塑性、适应性、适应能力有着很深刻的关系。
2.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确立了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到半个世纪就培养出了一支不同层次的技术大军:即一支具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劳动大军;一支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一支能够适应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使用先进工艺的技术管理队伍和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发明创造的科技队伍。在工农群众中传播了新文化和新的科学知识,对发展近代工农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日本能够从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的封建国家侪身于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的成功。
3.明治时期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社会的要求。在明治时期的40多年里,学制、学令变换频繁,这正说明了明治政府中教育行政人员在不断摸索,不断修改,以求获得最佳方案,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日本能在短期内完成教育上的飞跃,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这种强有力的教育行政之功力的。
4、日本民族是善于吸取国外文化,更新民族文化的民族。历史上的三次变革便是证明:大化革新吸取中国文化,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实行了封建化,明治维新吸取西方文化。实行了近代化,迅速进入世界强国行列;战后改革吸取欧美现代科学文明,实现经济起飞,成为世界工业大国。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治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制度和近代机器设备,大大提高了日本的社会生产力,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因为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巨大工程。“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人通过教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生产,则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家工业化的过程,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离开了科学技术和近代教育,日本的工业化是不可思议的。日本民族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传统,并且发扬了这个传统,是世界上引进技术最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背景:
日本跨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比较晚。日本比英国晚了将近二百三十年。一七七五年到一七八三年,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日本比美国晚了九十多年。一七八九年到一七九四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日本比法国也晚了将近八十年。
这些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在基本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便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英国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变革,十九世纪中叶,它已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继英国之后,美、法等国也大致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而此时的日本仍然沉睡于闭关锁国之中,仍然旧在封建社会中停滞不前,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它在社会上封建等级森严,政治上处于幕府统治,在经济上依然停留在手工工场阶段,在文化教育上推行愚民政策,在军事上由于幕政腐败与国家贫穷落后,无力抵抗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渐。1853年,美国巨舰大炮威逼国门,强迫日本“开国”。日本面临着半殖民地化的民族危机,这使不得不正视现实,反省闭关锁国政策,向强者学习,寻求摆脱民族危难之道路。明治维新的当事人大隈重信后来曾回忆说:“夫维新之变革,起于志士之爱国心,祝临国之沉沦,知非改革旧物,不足以图国家之兴隆。”可见他们已人从中国的惨透教训中看到,只有摈弃盲目自大闭关锁国之政策,从根本上加以改革,才能把日本从民族危难中解救出来。
明治政府是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挤入欧美列强的行列,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纲领。“富国强兵”是指加强明治政府的财力、武力和权力。“殖产兴业”,是实现“富国强兵”的实际经济内容。“文明开化”,是指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输入欧美科学技术,改革日本的教育制度,以使有效地、迅速地推进和实现“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的目标,从而将日本建成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定的教育是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改革教育制度就成了日本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
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在批判继承江户幕府的文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实行的,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江户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状况。德川幕府的教育方针,是贵族为主,教育对象是武士。教育内容是以儒学为主,所谓“武士之家盛行儒教”。教育机构,是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分别设有昌平坂学问所、藩校、寺子屋、以塾等。
昌平坂学问所是幕府设立的专门教育幕臣的学校,学员主要来自旗本,兼收优秀武士,学习科目有经、史、律令、诗文等五科。藩校是藩主为教育本藩的武士设立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昌平坂学问所大致相同。寺子屋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自发建立起来的平民学校。办学者城市以商人、医生居多,乡村以村长、乡官、僧侣为主。学习内容以实业为主,因职业而异。一般设有诵读、习字、作文、珠算、礼仪等课程。学校多设在寺院里,学童入学时,跪于师前,结师生之约,学童敬师如敬亲,师爱生如子,故名寺子屋。私塾是江户时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形式和机构。私塾多是各学派的鸿儒学者个人开办的。名人学者无不通过名门私塾而成名。
封建幕府的儒学教育制度极其陈腐落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尽快掌握和运用从西方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使其得到迅速地推广和普及,以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需要,明治政府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离开了近代教育,要使日本实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文明开化”是不可设想的。这就使教育改革成为明治维新时实行的各项资产阶级改革的一个根本环节。
特点如下:
(一)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二)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兴办女子学校
改革的特点
1.实用性

明治改革初期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而要实现三大政策这个建设国家的总目标,就必须摄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培养管理国家和发展实业的各种人才,普及教育,启迪民智。但是以前的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儒家经典的传播。因此,明治政府在教育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用教育的理念,大力振兴实业教育,造就科技骨干力量,抓技术教育。《学制》就提出“以淘汰无用之杂学,开导文艺长进”之方向为目的,对以往的教则,制度乃至书籍、器械、讲授方法、授业之规等等概行更革。
2.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强调国民要为国家效忠,弱化个人主义,强调国家主义,教学的内容多有忠君的思想成分,这也是受西方国家主义风潮影响的产物。
3.强制性

日本义务教育被广泛地实施,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于国家的强制性的保障。适龄儿童上学都是强制性的,甚至专门作了“就学牌”,以示区别,并由警察督促带牌儿童去上学。有的县还制定罚规,处罚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的家长。

4.带有封建色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很难根除封建主义色彩的影响。近代的日本社会是士族支配的社会,士族意识对近代日本教育影响深远。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1)仿照西方教育 (2)加大对外开放,吸收外国文化 (3)贯彻狭隘盲目民族主义思想

日本的义务教育开始于哪一年

  1947年3月 31日作为法律第25号正式公布实施了教育基本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简介;
  日本社会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般有三种类型的教育可供选择:第一是进入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进入私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或是到不合文部科学省标准的私立学校。
  虽然义务教育只到中学校毕业为止,仍有超过90%的学生会进入高等学校就读。超过250万的学生会进入大学或学院深造。在过去,进入高等教育被描述成“地狱般的”和“战争般的”。不过由于近年来日本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学童越来越少,这个现象开始改变。现在学校开始竞争努力招收新生。不过许多学生仍然在正常课程之外,被送进补习班学习。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所组成。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1868年的明治维新, 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全面学习西方,实行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 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推行侵略政策,在大力加强军国主义的同时,积极兴办职业教育,重点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课题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

各从渠道经费收入总和再作比较如下:“九五”与“八五”期末,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各渠道经费收入总和的增长幅度为239.54%和156.88%,而义务教育的各种经费总和五年来增长为72.69%,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增长为50.49%。由此可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当前的困难状况是与财政投入之不足和各类教育投入比例之颠倒密切相关的。 当我们呼吁财政应加大投入时,总会听到“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这句话的回声,并要求社会各界理解国家的困难,争取多方投入。1995年各级财政拨款给的拨款为548亿元,由其他渠道的经费收入(教育费附加、社会集资、杂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等等)为513.9亿元占总数的48.39%元,2000年,预算内拨款为1085.07亿元,由其他渠道的经费收入为748.76亿元,占总经费的40.83%。可见由非财政渠道投入的经费比例占总数的40—48%的比例,足以反映了政府对普及义务教育责任的弱化,这是不符合教育法中关于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及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的法律规定。 这里,提供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早年兴办义务教育的情况以供借鉴。 德国在1919年实行8年义务教育,职业义务教育到18岁,18岁前全部免费,家庭困难的还可申请生活补贴;1973年起延长到10年,目前是12年义务教育。英国自1880年实施5-10岁免费义务教育,1918年延长到12岁,1944年延长到15岁,1972年普及了11年免费义务教育,对己结束了义务教育但未能升学的青年实行继续免费教育直到18岁。法国在1925年全国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36年延长到8年;1967年延长到16岁,除免费外还给交通、医疗补助费。日本在1900年开始实施4年免费义务教育,1907年实行6年免费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二战后,1947年实施9年免费义务教育。1963起对不论是国立、公立或私立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免费提供一切教课书,一些地方还提供学习用品和交通补助费。 其他国家如韩国,1948年确定初等教育的免费原则。由于当时财政十分拮据,便以制定地方教育税法来确保顺利实施。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便免费提供教课书。1983年起先从偏僻地区开始逐步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 可以认为德、日两国在二战以后的经济情况是处于绝对的贫困,而英法两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实力也远称不上富裕。我认为我们不能自叹贫穷而放松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尤其是在我们年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应该抛弃“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这句老话。此外,韩国的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先从偏僻地区开始(其他地区的初中教育还需家长承担一定的学习费用)。越南对边民首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费医疗,使边区少年儿童基本无失学。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有利于边区的稳定和发展。孟加拉国对八年级以下的女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优先解决了女童的失学问题。 据全球教育报告——2000年资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严峻情况:96年,国际上平均每个小学生由政府支出的教育经常费用与该国人均g.n.p相比所占比例,经统计的127个国家的平均值为12.75%。全世界127个国家中只有十个国家低于这个比例,我国是其中之一,我国的这个比例为6%。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乡镇为主筹措教育经费的窘迫,从今年4月起,国务院作出了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即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乡镇转到以县为主。由县统
二战失败后的日本,1947年《基本教育法》实施, 9年免费义务教育。1969年起实施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
是从日本:二战失败后的日本,1947年《基本教育法》实施, 9年免费义务教育。1969年起实施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
明治维新之后 二战之后日本普及的是12年义务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后,大约1860年左右

简答日本明治维新后近代学前教育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日本以明治维新为契机,完成了教育的近代化,教育的近代化有几个显著的标志:1、普及初等国民教育;2、大力发展实业教育;3、近代大学的建设。
1、普及初等国民教育。
1871年7月,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教育部),文部大辅江腾新平确定在全国设立学校,后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新学制的基本原则为义务教育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规定各府县按学区设立初高等小学,完成四年制初小教育被规定为国民的义务,授课时数一般属于自然科学的内容。1872年又先后在各地设立师范学校或讲习所,养成所等,以为初等教育培养师资。
2、大力发展实业教育。
日本所谓的实业教育,是指直接为工业、农业、商业、水产等部门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亦可称其为综合技术教育,这类教育具有周期短、培养针对性强的特点,仅是针对某一门技术或某一学科,对学生加以培养,使之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某种技术,并使之运用于生产实践。
3、近代大学的建设。
大学是一个国家能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大学为国家开发出一项项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又将这些先进的成果传播与这个国家的国民,并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材。因此,大学兴办的成败在国家建设中地位尤为突出。日本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明治维新中特别重视大学的发展建设,并创立了完善的近代大学制度。
此外,明治政府重视派遣留学生和雇佣外国学者的工作,由政府支付大量经费以派出留学生,给予外籍教师级高的工薪及待遇...这一切都为日本近代的大学体制的建立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标题: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中国的受教育水平什么达到日本二战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48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什么是自闭症 能治愈吗风景园林专业建议跨考考古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