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幻题材电影里,给星球安装防护罩且具有攻击功能,来预防陨石和其它天体的辐射和能量袭击

发布时间: 2022-09-04 02:01: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一步科幻片,人类与外星人的高科技战争有个情节好像是,人类靠母舰跟外星母舰吧~对抗,最后外星人发射出一对齿轮样的飞碟,分分钟就...

宇宙科幻题材电影里,给星球安装防护罩且具有攻击功能,来预防陨石和其它天体的辐射和能量袭击

一步科幻片 人类与外星人的高科技战争

有个情节好像是 人类靠母舰跟外星母舰吧~对抗 最后外星人发射出一对齿轮样的飞碟 分分钟就把人类母舰秒掉了
大战外星人:科幻片史上十大激战场面2021-03-01 09:41:53 来源: 光明网 转发至 <!--enpproperty133761512021-03-01 09:41:53.0外星人 等离子枪 美剧 激战 人类战士 Zorg 科幻片 武器 红矮星 独立日8230259沸点新闻新闻频道/enpproperty-->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就天外来客到底是何种尊容,到现在也没一个准确的定论,科幻电影众说纷纭,给观众勾勒出各种长耳朵、大龙虾、蓝皮姐姐,甚至是变形金刚。外星人不仅是ET那样其乐无穷的儿童玩具,还有异形那样阴险邪恶的变种,以及蜂拥而来的骇人蜘蛛群,某天洛杉矶上空飘来一座座飞船,还欲向我们图谋不轨。对这类种群,你没法伸出温柔的手抚摸它们,那就选择开火好了,技术不是问题、武器不是差距,单看人类是否肯集中所有的智慧与火力,跟这些居心不良的家伙们一决生死。
  星际探测把世界变成了地区村,也成就了轰轰隆隆的宇宙拆迁大队,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钉子户,与外星地产开发商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从《独立日》到《洛杉矶之战》,这种矛盾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迹象,兵戎相见终于不可避免。和外星人的战斗绝非是常规武器那么简单,正如我们替它们发明的飞碟总比我们超前、等离子枪永远比我们高档,这也间接地注定激战的极端惨烈。大战外星人是科幻电影宝贵的录像教科书,借助惨烈的战斗让我们明白科技可以兴球、落后就要挨打,还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拾掇科幻电影中那些荡气回肠的片段是件很爽的事,除了领略技术上的登峰造极,还能迸发一个地球人深深的自豪感,当然这个专题的本意并不是数落外星人的罪状,而只是一览科幻电影精彩激烈的瞬间。另说我们地球人从来不是好战分子,只要战争的本身是基于正义,打得再激烈也无所谓。

《独立日》(1996)
  外星人简介:来自25光年外的红矮星格雷斯星系,有机生命体,状如蝗虫,多触角,头盖骨扁平,身体脆弱,无声带结构。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超大豪华母舰,大型激光柱发射器、防护罩,小型太空飞船
  人类武器:F/A-18、F-16、F-14战机;“空中吊车”直升机;B-2隐形轰炸机
  作战地点:地球

激战场面
  在电影最后的空战戏里,人类几乎出动了所有力所能及的高科技装备,包括F-16战机在内的飞行战队集体出击,美国总统亦亲自披挂上阵。外星人的大型飞船高耸在人类上空,巨大的防护罩几乎是刀枪不入,在以“病毒”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之后,空军支队的飞弹集体开火,外星人的小型飞船亦飞离母舰进行还击,在狭窄的空间里展开电光火石的较量。而在飞行员弹药已尽之时,毅然决绝地飞向敌方母舰,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用一己生命,换来外星人的玉石俱焚和人类的最终解放。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独立日》都称得上是优秀的科幻电影,而这段激战场景亦是科幻电影史上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外星人无疑扮演了“宇宙拆迁队”的身份,看起来人类痛恨“拆迁”的由来已久。《独立日》对人类科技的高度大致停留在那个1996年,几乎没有拔高,才反衬出外星人的强大和人类的坚韧。为追求视觉效果,特效部门制作了3978架F-18战机、52278块碎片、3931架外星战机、1549枚导弹和22021个光球。

《星河战队》(1997)
  外星人简介:虫族,总部在地球以外的K星,并在周边星球广泛分布,状若蜘蛛和甲虫,有坚硬的外壳、锐利的钳子和锋利的牙齿,部分会喷射火焰和毒液,栖居于地下洞穴,常以星球上的小陨石攻击人类。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钳子、体内喷火设备
  人类武器:冲锋枪、手雷、高射炮
  作战地点:P星

激战场面
  没有什么比蜂拥而来的蜘蛛族群更让人心惊胆战的了,这些呼啸而来的外形生物,前仆后继地形成了对人类基地的合围。它们锋利的触手,可以轻易地将全金属外壳的人类战士穿胸而过,天空中飞过的,部分拥有翅膀的虫类,亦可以轻而易举地摘走人的头颅。地缝地下爬出的大甲虫,轻易地咬掉人的下半身,吐出的火焰,瞬间就把人化为灰烬。在这段激战的部分,唯一的感觉就是紧张和窒息,英勇的女战士刚刚把手雷扔进大甲虫的嘴中,还没来得及欢庆,就被身后赶来的一只大蜘蛛穿膛毙命。
  保罗·范霍文执导的这部《星河战队》是很多人年轻时代在碟店租过的电影,于那个年头来说,这样的电影就是酣畅淋漓的大餐,能引得人看上好几遍。电影中对虫族的定位充分参考了蚁族的特征,才有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分化。电影中对它们的诠释,亦不是只停留在昆虫的等级上,而是言明它们会依靠吸食人脑而提升智慧,即使如此,人类的智慧也始终会高于虫类,这部电影也自始至终张扬着一种人类的优越感。

《阿凡达》(2009)
  外星人简介: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身高3米左右,处于氏族部落文明阶段,刀耕火种。有尾巴和辫子状的感受器,皮肤呈蓝色,手脚均只有四指。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长矛、弩箭、机枪(阿凡达使用)
  人类武器:攻击型飞船、大型装甲车、机器人、武装直升机等
  作战地点:潘多拉星球

激战场面
  侵略只能换来报复,被人类殖民的纳威人开始反抗,毫不关心实力上的悬殊对比,早已抱定了玉石俱焚的决心。魅影横冲直下,可以将武装直升机玩具一样摔在断崖上,尖利的箭可以穿过飞行器的玻璃,却也有无数的纳威人倒在炮火之下。空中仍飘浮着岛屿,战斗变得异常惨烈,大义变节的女飞行员攻击了领导的专机,接着又被领导击落。丛林中的野兽们亦加入统一阵线,无尽的爆炸之后,恃强凌弱的人类终于缴械投降。
  和《独立日》正好相反,人类在《阿凡达》里扮演了星际拆迁队的身份,为了圈地采矿攫取资源,他们极端残忍地逼纳威人离开驻地。甚至开动空军和机器人部队来驱赶,毫无疑问这种非人道主义行为会受到各方谴责,就如美国人在中东打仗会被国人声讨一样。于是一部分人类选择了做“宇宙战士”,并背离了人类组织,倒戈相向,这部电影的格调亦因此而得到拔高,变成了对人类自我严正的审视。

《异形2》(1986)
  外星人简介:一种来自外太空的不明生物,有利齿和爪的结构,善于弹跳,行动迅速,以人类等生物为宿主和食物,可以在下水道和天花板夹缝等狭窄区域内穿行。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爪牙、尾巴、寄生手段
  人类武器:冲锋枪、手雷、火焰喷射器
  作战地点:太空舱

激战场面
  在《异形》系列中,与外星生物交战的感觉已经不再是惨烈,而是无端的恐怖,在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第二部里,宇航员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天花板顶棚,看见的是恶心又骇人的景象。这些形状邪恶、身上流着粘稠液体的生物,可以在飞船的缝隙中肆意穿行,血盆大口能对人类形成最有效的伤害。应该说这段戏非常动魄,异形的追逐,人类的亡命,在飞船隧道这个迷宫里毫无喘息之机,更要命的是人类中间居然还生出一个叛徒,好在恶有恶报,他的后果就是在异形的牙齿下了却余生。
  如果说哪部电影开创了科幻恐怖的新模式,那一定是《异形》系列,甚至连约翰·卡朋特的《突变第三型》都选择对其模仿,关于“异形”的电影,到今日更是多达十几部,足见这个丑陋的物种是多么令人难忘。与这个片段中交代的一样,对异形的攻击,并不是普通的冲锋枪可以奏效的,至少需要大规模爆炸物和火焰喷射器。值得一提的是,《异形2》是世界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R级电影,并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

《铁血战士》(2021)
  外星人简介:神秘星球上的食肉动物,状如野猪和角龙,多锐利触角,奔跑极快,凶猛。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触角;
  人类武器:AK冲锋枪、手枪、匕首等
  作战地点:神秘的星球
  激战场面
  最凶猛的食人兽,就是对这些穿越而来的人类的最友好的招呼,这些兽类除了长相邪恶外,头顶还长满了向前的长角,便是它们作战的长矛,直可将你插成肉酱。风驰电掣的野兽穿行在草丛里就像幽灵,皮硬肉厚,对付它们的工具亦只有接连不断的火舌。人类最优越的战士,也被它们追逃地犹如丧家之犬,惊险的关头,还是靠匕首穿喉而过死里逃生。最勇猛的女战士用狙击步枪毙掉了凶兽,却在面前的危机下欲寻求自杀解脱,幸运的是神秘人在这瞬间帮了一把——这就是隐身了的铁血战士。
  神秘的星球,未知的恐怖,危险远远不止几个外星兽这么简单,还有在丛林里的“狩猎者”——拥有智能铠甲和等离子武器的铁血战士。铁血战士是外星类人的宇宙高端生物,拥有空前的科技文明,在近些年的作品中又被诠释为地球远古时代的神——埃及和玛雅文化的创建者。嗜血的生物可以将人类逼到绝境,却在他们的声音下遁逃,足见实力的对比根本不在一个基础上,从这点来说,他们猎杀精英人类,也容易得很。

《第九区》(2009)
  外星人简介:外太空的龙虾状生物,文明发展不均匀,精英族群因感染病毒而死亡,仅存留孱弱的、智商较低的人口。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多功能机械铠甲
  人类武器:重机枪、MP5冲锋枪、狙击步枪
  作战地点:地球

激战场面
  刚刚拿到外星人身份证的主人公迫不及待地开始拯救同胞了,当然地球人殖民大蝗虫也确实不怎么人道。智商高、情商低是片中外星人的典型特征,多功能的机械铠甲,一如宇宙骑士的战衣,可以抵挡冲撞的汽车、飞驰的子弹,还具有非凡的弹跳加速性能。而这段戏拍得同样悲情,因为流着一半人的血脉,它并不忍对袭击者展开大屠杀,终于在人类猛烈的枪弹下颓然倒地。对外星武器的陌生,亦没有让他把这件战衣的威力发展到极致,否则的话,至少是个变形金刚摧枯拉朽那样的状况吧。
  看世界杯的吗?不然飞船怎么开到了约翰内斯堡?大蝗虫在高等族群和低等生物之间的模糊定位,证明了人类对外太空生命形式的某种迷茫。这部电影围绕人类对外星生物的殖民化态度,将人类所谓的“人道主义”外衣撕得干干净净,在作者眼中,安心于啃猫粮的大虾们,恐怕比尔虞我诈的人类要高尚得多。大虾们最后还是对人类的丑恶看不惯了,在自己的新同胞惨烈牺牲后,他们一哄而上将开枪的人撕成了碎片。

《星际迷航》(2009)
  外星人简介:来自罗姆兰星球的残存分子,由虫洞出现,科技领先现实中129年,船长为尼禄,驾驶采矿船“那罗陀”穿越时空向人类复仇。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129年后的采矿船,制造黑洞的“红物质”
  人类武器:129年前的太空战舰,激光枪,传送设备
  作战地点:外太空

激战场面
  技术的进步总是日新月异,你无法想象100多年后的玩意是多么地先进,这亦可以解释为何产于23世纪的战舰斗不过24世纪的采矿船。正因如此,斯巴克和寇克船长只能通过传送进入那罗陀号截取红物质,斯巴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100多年后的飞船,并以之打掉了采矿船投向地球的钻头。这段戏的气魄最接近《星球大战》系列,载着红物质的飞船冲向那罗陀号,转眼间所有的触角分崩离析化为灰尘,被黑洞吞噬;而满载人类的“企业号”,则在甩出的所有爆炸物的推力下,成功离开了黑洞引力圈。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在近几年催生了不少《星际迷航》的粉丝,倘若是谢耳朵一类的科学宅神,大概得为本片感动地内牛满面了。年轻版的斯巴克和寇克船长,也为本片打上青春偶像化的标签。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对反派人物的设定别有用心,那罗陀号的船长“尼禄”正是罗马帝国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即那位焚城闻名的暴君,他毁灭星球的“壮举”,和昔日焚城的经历,应该算得上是一脉相承。

《第五元素》(1997)
  外星人简介:孟加罗人,样貌呈半兽人状态,在星际间买卖武器,曾经击落过载有第五元素的飞船,凶狠有余,智商较低。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冲锋枪、迷你火箭弹
  人类武器:冲锋枪、手枪、定时炸弹
  作战地点:失落天堂

激战场面
  跟Zorg做买卖带了空箱子,可见这群半兽人还有点智商,不过他们还随便按武器上的红色按钮,证明也不过尔耳。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柯本上校持枪出来血拼,又被对手强大的火力逼退,甚至还丢了武器,任敌人的火箭弹呼啸地将掩体轰个粉碎,不识相的群众竟莫名地给扔过来两个琉璃球。其实这段戏拍得格外喜感,借助“人体杠杆”把孟加罗人弹到房顶,反而让它歪打正着将同伙歼灭。面对蜂拥而至的敌方援军,柯本上校也本能选择撤退,走之前亦不忘留一颗炸弹,将对手送上西天。
  其实这部电影中的威胁地球的并非孟加罗人,而是一颗即将撞地的星球,前者在电影中更多充当笑料,表现得很有些“无厘头”。吕克·贝松对外星人的构思可谓繁复多样,除了这种半兽人的样貌,还有各种昆虫类,甚至长满触角的软体类生物,太空歌剧院的一场戏更是成了外星生物的乐园。本片来源于吕克·贝松上学期间做的一个梦,能将自己的梦在电影中实现,恐怕是一个导演最享受的事情了吧。

《变形金刚1、2》(2007/2009)
  外星人简介:塞伯坦星球上出产的机器人,分为军用和民用,前者为霸天虎,后者为汽车人,善恶有别,能变形为汽车或飞行器,钢铁结构,拥有武器,破坏力惊人。堕落金刚是塞伯坦星球上最早的13个变形金刚之一,操纵霸天虎,阴谋使用太阳能制造能量块。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身体携带的各类武器,迷你小机器人
  人类武器:CV-22、F-16、F-117战机、武装直升机、航空母舰等
  作战地点:卡塔尔/埃及

  在钢铁巨人面前,人就成了侏儒,连一个蝎子机器人都能搞得整支海军陆战队不得安宁,锋利的尾巴可以轻易贯穿一个人的胸部,全金属外壳是防御各类枪弹的天然屏障,打不过就只能躲到掩体之后,或者四散奔逃。卡塔尔人还想用步枪还击,事实上只能证明是个笑话,因为连军方派来的F-117战机等,亦没能对蝎子战士形成有效的打击,在被炸翻了N回之后,这只蝎子又钻回了地下,只剩一个断掉的尾巴在地面欢腾跳跃。
  续集中,战争的场景从卡塔尔奔到了埃及,做好了准备的美国人选择了海陆空集体出动,轰隆隆驶来的悍马、装甲车和坦克,滑翔而过的F-16编队,驻扎在港口的航空母舰,形成对堕落金刚们的合围。不过究竟来说人类还是太过弱小,霸天虎们的金刚之躯和多变的武器配置,让人类在逃窜中如同蝼蚁。最能对机器人形成有效打击的,恐怕是航空母舰上的新式电磁炮,它直接将金字塔上攀援的那位仁兄炸成了废铁一堆。
  五角大楼对迈克尔·贝电影的支持一直不遗余力,这次除了慷慨地借出了白沙导弹发射场,还允许剧组跟随呼啸而过的F-16编队拍摄,更不用说无限的悍马、装甲车、导弹发射器和坦克了。《变形金刚》并没有对现有军事力量进行拔高,却尽情地展现了美国人引以为豪的军事力量,这点足够让五角大楼高层们喜逐颜开。美国军人同样以参演迈克尔·贝的电影为豪,片中若出现某个战士的特写,对他来说就是无上的荣耀。

《洛杉矶之战》(2021)
  外星人简介:诞生自海洋的外星生物,有类似昆虫样貌的人体结构,表面有黏液,文明程度高过人类,依赖水资源。
  实力对比:外星人武器:空对地飞弹、小型飞船、等离子枪
  人类武器:冲锋枪、导弹、武装直升机
  作战地点:洛杉矶

激战场面
  滑过天际的激光束,就像空中掉落的宇宙尘,各大城市转眼就成了一片片火海废墟。洛杉矶成了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惨烈的战斗,从空中对峙蔓延到巷战,外星人的火力如同雨点狂落,陆战队员是人类最后的救命稻草,除了在街区匍匐前行,做着艰难的阻击工作,还深入地下水道外星人的驻点,与那骨骼硕大、昆虫模样的生物血拼到底。武装直升机缓缓地驶过天空,望向大地,是一片烟尘弥漫、布满弹坑的满目疮痍。
2021年5月上映的超级战舰 Battleship
《超级战舰》根据变形金刚玩具公司孩之宝的另一款玩具与游戏改编,由彼得·博格执导,描写的是人类对抗外星战舰的故事。电影讲述美国海军军官艾利克斯·霍普中尉 (泰勒·克奇饰) 被上级派往导弹驱逐舰USS 约翰·保罗·琼斯号 (USS John Paul Jones) 上履行职务,在夏威夷的一次多国联合海上演习时,舰队遇到了隐匿在太平洋深海的外星巨形母舰,来者不善,人类为保卫地球,力阻浩劫,艾利克斯率领被保护罩孤立的海军舰队,尽力一搏,与来自外太空的外星战舰震撼开战!
战舰
战舰
战舰
战舰

在生命星球诞生的过程中,除了所有的必须条件之外,还需要运气

著者:余生

@天体生物学 / @太空生物学

地球 和 金星 命运的差别就在于, 地球 有卫星,而 金星 没有,而这个差别的形成很可能和它们的轨道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地球 的卫星是「 月球 」,它的来历有着一个非常难以置信的故事, 月球 上的物质成分与 地球 非常相似,它们的同位素几乎相同,也就是它们有血缘关系。另外, 月球 的动态显示着它一直在逐渐地离 地球 远去,这表明它过去曾经离 地球 非常近。

现代科学已经计算出 月球 曾经是 地球 的一部分,它是从 地球 上分离出去的。 月球 的形成来自于一个惊天动地的撞击,在45亿年前,一个大约相当于火星大小的星球撞击了 地球 ,在这颗星球坠毁在 地球 上的同时, 地球 被它弹出了一部分物质,这些物质形成了一个新的球体——「 月球 」。

不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碰撞的瞬间,使得 地球 获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侧转能量,让 地球 获得了快速旋转,从而启动了 地球 的“发电装置”。

地球 的结构就是一个“发电机”,它的内部是温度很高的、带电荷的「等离子体」,只要旋转这些等离子就能“发电”,这种“发电”效应吹响了生命诞生的号角,因为 地球 能否有水,就取决于这个“发电”的功能。因为“发电”可以在星球的外部形成一个「 磁场 」,而磁场就能屏蔽「太阳风」,从而保护水资源。

「太阳」其实是一个巨大而且很粗糙,既没有过滤也没有包装的「核锅炉」,太阳有一个温度极高的「核」,「核聚变」就是在这个核心发生的,在这里原子核发生碰撞并产生巨大的核能,而这个核能通过它的锅炉炉体源源不断地到达表层,向外辐射,太阳的燃烧当然也有垃圾,不过太阳是有洁癖的,它的垃圾并不留在自己的体内,而是随着它的能量一起随时向外抛射,这种抛射的垃圾叫「带电粒子」,也叫「太阳风」。

这些「太阳风」远没有太阳光那么温柔,而是到处攻击各种分子,很多脆弱的分子就会被它们破坏,其中就包括水分子,正因为太阳的这种随意乱扔垃圾的坏毛病,就使得宇宙中生命的出现变得步履维艰了。

宇宙中直接支持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是「水」,而水分子是非常简单的分子,仅仅由两个氢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宇宙没有把它建造得很坚固,水分子是比较脆弱的,太阳的带电粒子能轻易地打断它们的链,分解水分子,如果没有防护,在太阳附近水分子是很难存在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大概就是宇宙中生命如此缺少的重要原因。

因此,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必须有一个“盾牌”才能既靠近太阳获得能量,同时又避免水资源被太阳风破坏,电磁场就是这样一个“盾牌”,能够让太阳的光和热透过,又能把带电粒子挡在外面。现在看来,电磁场可以说是 地球 的保护神,它保护着生命最重要的基本存在条件——「水」。

「 金星 」这颗与「 地球 」几乎一样条件的天体上不可能没有水,因为 金星 的大气中探测到了很多「氘」,这是水分子瓦解之后留下的氢的同位素,在 金星 上发现有大量的氢同位素,表明过去有过大量的水分子。

星球不仅在形成的初期就保存着少量水分子,而且太阳系早期有一个庞大的“送水运输队”,大量的水资源就是通过它们输送的,这支“送水运输队”就是——「 彗星 」。这些巨大的冰雪球,都是来自太阳系边缘的冰库——「 柯伊伯带 」。

早期太阳系里的彗星比今天多得多,它们不停地给各个行星送去冻结的水资源,宇宙并不缺少水,宇宙有很多冰库,但宇宙缺少“游泳池”,那就意味着要把水分子融化在一个星球上形成液态水,这似乎是一个特别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为止,只有 地球 做到了,从天空掠过的长长「彗发」那都是生命的惊鸿一瞥,因为其中的确蕴含了生命的信息和元素,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凄然的落幕,因为找不到能够落脚的港湾。

水资源以及生命初级元素在太空中的挥霍和浪费,在宇宙中亘古不变地重复着,这支例行公事的“送水运输队”会挨家挨户的供水,包括 金星 ,但是 金星 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水资源,因为它没有遭到 地球 那样的碰撞,没有快速旋转形成的磁场,因此 金星 的水资源很快就被太阳风破坏而流失了,最后 金星 就变成彻底干旱的星球了。

实际上 金星 已经连一点水蒸气都没有了,今天 金星 的上空有几十公里厚的云团,但它永远不会下雨,因为这是高温的硫酸云云,由于没有水,二氧化碳无法回收, 金星 上的二氧化碳几十亿年来浓度只增不减,现在已经累积到了 地球 的几十万倍,于是它的「温室效应」就表现出极端状态。

尽管早期 地球 的表面也非常热,可能一滴水都没有,全部变成了水蒸气,但是 地球 磁场使得这些水蒸气始终没有被太阳风破坏,磁场在 地球 上的上空漂浮,但不会离开 地球 ,随着 地球 不断的降温后,水蒸气最终落在了地表,形成了海洋,于是回收二氧化碳的工程就开始了。

地球 今天的二氧化碳只有 金星 的 1/10000,这都是水回收的效果, 地球 上曾经有过的二氧化碳基本上都变成了固态的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岩」。今天,石灰岩已经成为美丽的风景,但是在几十亿年前,正是构成这些美丽岩石的气体曾经是多么惨烈地折磨着 地球 , 是水把它们凝固了,完成了一个生命星球的构建。

可以说 金星 和 地球 只是因为一个动态的差异,因为 地球 遭到碰撞产生了磁场,而 金星 没有,导致 金星 和 地球 的演化结果完全不同,而这个动态的获得,也就是碰撞的概率,应该是由于 地球 和 金星 的轨道差异,很可能因为 地球 离太阳比较远,从而得到了机会,而 金星 离太阳比较近,太阳的引力会把碰撞的机会更多地干扰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球 和 金星 的不同命运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着微妙的关系。

也许,如果碰撞发生在 金星 ,而不是在 地球 ,那么今天有生命的星球很可能就是 金星 ,而不是 地球 了,因为碰撞毕竟有着太多的偶然性。生命的诞生,那个不确定的碰撞概率,难道必须用两颗星球来尝试吗?

也许, 金星 是 地球 失败的替身, 金星 这个替身已经给我们表现出如果没有磁场、没有水, 金星 的地貌以及地质运动会和 地球 有哪些不同?也就是说,宇宙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通过 金星 的情况来了解一个没有水的 地球 ,经过了45亿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和 地球 一样, 金星 的地貌也是年轻的,它的内部热量和 地球 差不多,因此也会出现热量对地壳的更新,但是更新的方式却与 地球 截然不同, 金星 更新地貌的力量主要是「火山」。

金星 拥有的火山数目至少是 地球 的几百倍, 地球 只有几千座火山,而 金星 至少有几十万座,更令人吃惊的是,火星的火山分布遍及整个星球。造成 金星 的火山如此活跃,就是因为 金星 没有地壳的运动,没有板块运动撕开地壳释放能量,于是 金星 只能以大量的火山口形式把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那么 金星 为什么没有板块运动呢?

地球 的碰撞不仅获得了快速的旋转,而且大量的地壳物质被甩出形成了「 月球 」,而 地球 的地壳就变薄了。通过科学家的准确测定, 月球 的比重比 地球 轻一半,刚刚好和 地球 减轻的外壳物质比重一样。也就是说, 地球 把一部分外壳变成了「 月球 」。

水一方面可以软化地壳的硬度。另一方面由于水这种流动性的液体在 月球 的作用下能够形成“跷跷板”式的潮汐力,使得地壳不断地受到压力,这种压力导致板块之间不断发生挤压和张裂,于是 地球 的地壳就在不停地运动。

「火成岩」,火山喷出的物质覆盖了 金星 表面85%的范围,有大量的熔岩流到低洼地区,形成了沟渠, 金星 上最大的沟渠居然长达7000公里,比 地球 上的长江还要长,很可能因为 金星 的温度高,熔岩凝固所需的时间长,所以岩浆就能流淌得很远。 金星 向我们揭示着一个类似 地球 的星球上,如果没有凉爽的水河流,那么它或许就会有炽热的岩浆流成河。

地球 上的陨石坑不多见,这是因为 地球 地壳的不断运动以及气候的风化把「陨石坑」都破坏了,导致我们不知道过去的 地球 究竟被多少陨石撞击过。

而 金星 的地貌几十亿年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基本是可以代表 地球 早期的情况, 金星 上的陨石坑不多,与其他的岩石星球充满陨石坑的情况相比, 金星 的表面简直太“光滑”了。如果说陨石坑是早年星球必须经历的“青春痘”痛苦阶段的话,那么 金星 没有这个烦恼。

金星 上的陨石坑为什么会这么少呢?

关键在于 金星 的大气很浓密,陨石在进入 金星 大气时会被大气燃烧掉,只有大约1%较大的陨石才能够落到 金星 的表面。

地球 早期一定和 金星 比较相似,也是充满了二氧化碳的星球,不过这个时候的二氧化碳是保护了 地球 ,因为在 地球 诞生生命的早期阶段,不能总遭到陨石的攻击,一次大的撞击可能就是一次大灭绝,因此早期的防毁灭性碰撞的紧迫性可能超过防温度效应缓慢扼杀的紧迫性。正因为早期浓密的二氧化碳,使得生命能逃过无数次的灭绝性碰撞,所以我们还应该感谢二氧化碳对于 地球 生命的保护。

随着太阳系越来越稳定,陨石碰撞逐渐减少,星球们度过了危险的“青青期”后,二氧化碳这个保护层就不需要了。在撞击概率逐渐降低的过程中, 地球 上的二氧化碳也在同步减少,太阳系的突袭警报彻底解除了以后,二氧化碳就达到了一个微量的水平。

归根到底是碰撞、旋转和磁场改变了 地球 的命运,使得我们能够在太阳的身边由衷地赞美它,而完全忽略它的残暴和狰狞,因此我们要非常的庆幸,那40多亿年前伟大的碰撞,我们要怀着非常感恩的心情来仰望天上的月亮,碰撞的副产品同时也是 地球 水资源和二氧化碳回收工程的参与者。

人类对于宇宙一直怀有积极的期待,在广大的宇宙之中一直在努力寻觅与 地球 相似的行星,目前的确发现了和太阳系相似的星系,其中甚至还发现了很多行星。

通过对太阳系以外天体的 探索 ,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中,能够达到 金星 与 地球 相似尺寸的星球很难见到,而 金星 因为一个并不大的失误都如此地拒绝生命,那么宇宙中找到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概率更小。当然对于「地外生命」的存在还是会不断地去寻找,毕竟我们知道宇宙这个物质体系能够创造生命。

金星 依然是一个宇宙中比我们所知道的其它星球更多储存着生命希望的,没有被打开开关的生命工厂,它曾经在几十亿年前把生命的运气给了 地球 ,那么作为它存在的受益者「 地球 生命」应该到了回报的时候了。

1978年9月14日,前苏联发射了「 金星 12号」探测器,它在向 金星 下降的过程中,探测到 金星 上空闪电频繁,仅在距离 金星 表面11公里下降到5公里的这段时间,就记录到1000次闪电, 金星 上闪电的能量十分巨大,每一道闪电都达到5000万伏以上,这样巨大的能量,足以改变 金星 的大气环境和各种分子生态,或许就是这样的宇宙能量能把无机物焊接成有机物,只要电光闪耀 金星 就应该有生命的希望,当然这种希望必须改变 金星 地狱的状况之后,才能成为现实。

现在我们知道 金星 和 地球 的命运区别只是源于那一次产生「 月球 」的撞击,现在不妨做一个大胆的猜想——我们可以人为地给予 金星 一次猛烈的碰撞,把它撞歪,并且给它带来高速的自转,这样 金星 内部的等离子体就可以开始“发电”产生磁场, 金星 这个闲置的生命工厂也可以开工了,从此太阳风对 金星 的伤害被屏蔽了,水就能在 金星 上保存了。虽然现在的太阳系已经停止了“送水业务”,但是人类可以为 金星 供水。

也许,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我们能用自己的能力把 金星 改造成一个生命星球,那时我们的太阳系将会成为「多星球联合的生命系统”」。这样就是人类对 金星 深怀歉意的一种最好报答,也是人类对宇宙资源最伟大的开拓。


@天体生物学 @太空生物学 作品回顾

另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预示着生命的诞生要有基本的条件

万物理论07·意外收获「大爆炸模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

#谣零零计划##周末开大课##「闪光时刻」主题征集活动二期#

各种科幻电影或者动漫中的外太空殖民地是否都有可行性?能否保障殖民生产生活?

未来希望可以实现。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



1.宇宙射线对人物,生物造成的影响,对后代的影响。

2.失重环境对人的影响。

3.如何克服失重。

4.载人航天器的先进程度如何达到能载那么多人殖民的程度。其中包括结构问题,燃料问题,推进方式等等.以上仅为类似高达,在太空中建造殖民卫星。如要殖民其他星球,1适宜星球问题,2星球或地区级别环境改造问题

5.如有当地原生生物,则又有生物污染防治控制问题。从目前来讲,发个火箭载重已经很棘手,要搞那么多材料去空间里造个适合殖民的大家伙,还是要点人力物力的。



理论上,任何物种的命运都是繁衍和探索。我们已经对天体进行了早期的探索,但仍然需要深入的学习和观察。向外太空移民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能源也是主要的因素。在太空中的其它位置捕获太阳能更为重要。随着人类能源需求的增加,我们将利用所有相关技术,在外太空建立殖民地来捕获珍贵的太阳能资源是另一个比较好的想法。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旅行是艰难且耗费巨大的,在太空中拥有其它重力更小的殖民地会使星球间的旅行变得容易些。

太空移民的想法首次出现在科学幻想领域,常常出现在小说、电视节目以及“未来主义”的电影中。但现在,我们开始认真地对待这个话题了。



太空移民的主要障碍是成本、旅行时间、生命支持系统、资源可用性、辐射暴露、通信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的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永远需要顾虑,但其它的一些问题将变得可控。比如,向太空中发射一磅物资的成本约为250美元——使得发射变得如“天文数字”般昂贵。然而,凭借发射性能的可重复利用和燃油效率的提高(一些替代物低至每磅10美元),开始工作并最终完成移民所需的大量发射任务便可以有效完成。



虽然说电影中的这些殖民地应该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但是其实还是非常有可能的,随着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这种事情早晚都会成功。
理论上可行,但是仍需更深层次的探索,能否保障殖民生产生活还不好说。
目前多少年都没有可行性,附近的外太空就没有适合地球人生活的环境,要从一个环境适应另一个环境,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觉得在未来有可能会实现,因为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任何事情都可能实现,而且既然能拍摄成电影,一定是存在现实性的。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具体说明
建造月球基地与建造太空城市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神奇事儿。但这件神奇的事儿却早已明确摆在了科学家面前,他们不仅对之进行了长期探索,而且正在准备进行具体实施。

美国是最先决定创建月球基地的国家。据报道美国已决定耗资1000亿美元,建立临时月球太空城。这一计划将分阶段进行。最初建立临时基地,人数从十几人逐步增加到数十人,他们将在月球进行矿物开采和冶炼试验,并为建造永久基地做准备。2007年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人数增加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从开采、冶炼到运输的整套生产系统。最后是在月球上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各种类型的生产、生活、娱乐设施日趋完备,物资自给自足有余,还可以“出口”地球。

美国的这一月球基地蓝图,占地8000平方米,是一座圆形3层建筑物,直径64米,每层高4.5米。屋顶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2.5米。墙壁分内外两部分,外墙6层,厚1.4米,内墙厚2.5米,内外墙中间夹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于防宇宙射线、太阳风,以及陨石的撞击。另外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防空洞,一旦建筑物受损,大气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难。

与此同时,日本由未来工程学研究所牵头,召集能代表日本水平的大学、研究所以及20多家企业的技术专家,成立了“月球基地与月球资源开发研究会”,也提出了一份月球基地的建设蓝图。这一蓝图计划分为5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主要对月球进行调查探测,用机器人为基地选址,绘出月球资源分布图。第二阶段从2004年开始,建设可供6~8人居住的直径为6米、长为11米的基地,人们可以不定期地在这里工作,时间为几天到几周。2021~2021年为第三阶段,基地扩大到可供8~32人居住,建成可防止阳光强烈辐射的保护装置,工作人员可在这里连续工作3~12个月。2021~2030年为第四阶段,基地进一步扩大,工作人员增至64~125人,居住时间长达1~5年,逐步解决氧气自给问题和农场建设问题。2030年以后进入第五阶段,基地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开始进行能源生产,月球和地球之间开辟定期航线,使月球基地成为人类在地球以外建立的第一个真正的太空居民点。

人类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必不可少的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这怎么办呢?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们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制造淡水和氧气的设想。这一设想是先用铲车自动挖掘月面的沙土,从中选出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氢使含氧铁矿物还原,便可制得淡水了。有了水,通电使水电解,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氧气经液化贮存,随时可向基地居民供应。最初用作还原剂的氢可以从地球上运来,生产开始后电解水获得的氢即可循环使用。据估计,190吨月球沙土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其次,人类要在月球自给自足系统中生活,还必须保证食物供应。食物从哪里来呢?近几年来,科学家在太空站上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先后培育出了100多种“太空植物”,其中包括小麦、玉米、燕麦、大豆、西红柿、萝卜、卷心菜、甜菜等。而且证明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在月球土壤中植物种子发芽率更高,生长更快,开花或抽穗时间更早。科学家还对一些动物进行了试验,证明失重状态不会影响新生命的诞生。在太空站里,果蝇能像在地球上一样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蜜蜂会筑巢,蜂王照样生儿育女。送上飞船的60只鹌鹑蛋,返回地面后仍能孵化出小鹌鹑。在飞船上搁置了59天的鱼卵,回到地面全都顺利地孵出了鱼苗。哺乳动物也不例外,雌鼠、雄鼠放在笼子里送上太空,照样合欢同居,雌鼠照样受孕怀胎,回到地面后产下了第一代“太空鼠”。因而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月球农业和养殖业基地,月球上人的食物来源是有充分保障的。

第三是月球基地的能源供应更不成问题。因为月球上无风无雨,晴朗无阴,终日有阳光照射,而且没有大气吸收,太阳的辐射强度大约是地球上的1.5倍。因此,月球上完全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照明、供热、采暖、发电。当然,必要时还可以在月球上建立核电站,以保证基地能源的充足供应。
参考资料:http://218.63.248.165/Resource/Book/Edu/SZJY/TS013058/0014_ts013058.htm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存空间的首选地。为了可以开发月球资源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生活区

1969年7月20日是值得人类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宇航员首次登上人类梦寐以求的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人类的足迹印在月球上,并且意味深长地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跨了一大步。"的确,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创举,为人类探索迷人的月球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从那时起,各国科学家更是为未来的月球生活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地球人登上月球后,必须首先开辟生活基地。太空开发专家估计,20世纪初将出现最初步的基地。它的直径为6米,长为15米,可以供6-8人居住。以后,月球基地将扩大到可以供给8-32人居住;随着登月人员的增多,月球基地将进一步扩大到能容纳125人

。最初登上月球的人,为建造更大的月球生活基地做准备。当登月移民达到上百人后,便逐步形成工业生产系统了。怎样在月球上建设生活基地呢?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两种施工方案。一种是"巢穴法",

就是在月球表面挖掘一条大约5米的沟,里面置放一个直径3米的圆筒形电动加热器。在沟的上面覆盖上大约2米厚的砂子,砂子加热到摄氏1200度左右,便会熔化,成为

像玻璃那样的液体,等冷却以后,这种玻璃液就会形成一层数厘米厚的壳,盖在沟上,沟下面可以供给地球移民居住。随着月球生活基地的扩大和来自地球移民的增多,最后将建设起"月球城"。日本大

林建筑公司已经设计出在月球上建设城市的方案。那是利用分布在月球表面许多巨大的火山口建造的宇宙住宅,它们好象一个个金色的小圆球,簇拥着一幢向前延伸的巨型旅馆的螺旋形大厦,总共可容纳大约10万人住在里面舒适地生活。月球城内

将划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农业区,里面也有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森林等不同环境,上面还将有各种生物,使原来沉寂凄凉的广寒宫充满生机。奇妙的是,这个月球城每隔一两分钟便自转一周,使生活区中产生与地球上一样的重力。这样,那里面的一切都将和地球上的一样。据科学家说,这座令人神往的月球城可以指望它在2050年建成。从科学家们的种种设想、作用,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月球生活是多么诱人啊!

月球基地——采矿区

开采月球的几点原因

1)大量研究表明,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月球虽然环境恶劣,但也有独特的优点:引力很小,在那里建造发射场向空间发射载荷成本很低;没有大气,在那里建造天文台能看得更远、更清楚;在那里建造太阳能发电站效率高;月球有丰富的矿藏,能造福人类……总之,月球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2)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有冰存在。这对于建立月球基地有极重要的意义。1998年1月6日,美国又发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公布探测结果时说:月球表面南北两极有大量的冰,贮量可能高达60亿吨,在极区甚至有冰湖存在。这个探测结果可信度很高,令科学家激动不已。

3),月球南极有一些区域接近于在太阳的永久照射之下。沙克尔顿环形山的边缘是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区域,因为它有80%的时间处于阳光的照射之下。距离这个区域只有10公里的位置还有两个区域,总共有98%的时间处于阳光的照射之下。距离此处不远的环形山内部是一些永久性阴影区,那里储存的冰因为没有

受到阳光的照射而不会融化

4)这里是建立第一个月球基地的理想区域。可以把生产电力的太阳能阵列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并通过微波或电缆与之相连。这样,位于沙克尔顿环形山边缘的区域就可以得到近乎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供应,而且能够很容易获取月球储存的冰资源。月球的北极比南极较为平坦,但是初步估计结果显示,那里在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的永久性阴影区。

采矿区的计划

1、科研人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分析研究了以超薄形状作为被研究样本的月球土壤。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区分大小。

2、在100纳米范围内的月球土壤金属粒子。研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铁、银、金、铅、钼和非规则的金锌含铜粒子,还有含有锡和铜的两种金属锑粒子和铼粒子。铁是月球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铼粒子的大小达到了10微米。科学家还发现,钼元素是月球上固有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来自地球宇航设备。另外,科研人员首次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由镉、锌、铁、锰和硫组成的硫镉矿,还找到了含有铜的硫化金和在地球上没有的碘化铑。但科研人员在月球土壤中既没有发现铂,也没有发现钯元素。

科研人员对所发现的金属元素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金锌含铜粒子可能是在月球玄武岩岩浆形成的早期阶段产生的,然后在火山的爆发下被带出到月球表面;而银、金、铅、锡和锑也是火山活动的结果;铼是月球土壤中固有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来自陨石;硫镉矿和钼可能是在裂缝岩石中低温环境下由气相形成的。

3 、 中国的月球卫星上将安装成像光谱仪等仪器,获取月面三维影像,制作出高精度、大比例尺、立体的月球地图。

美国曾经对月球上的铀、钾等5种资源进行勘探,

而我国将勘探14种资源在月球的详细分布。

4、中国探月计划中精彩的一节就是,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同时派出月球车巡视探测。探测地点将根据第一阶段月球卫星拍回的精密“地图”来圈定,精细探测对象是着陆区的土壤、岩石、环境,这将为建设月基天文台,进一步开展月球研究打好基础。

中国的月球卫星上将安装成像光谱仪等仪器,获取月面三维影像,制作出高精度、大比例尺、立体的月球地图。美国曾经对月球上的铀、钾等5种资源进行勘探,而我国将勘探14种资源在月球的详细分布。 (林宇恒)

月球基地——科研区

科研区的计划

1、 重点为月球三维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全球含量与分布特点、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在
工程上的核心是实现从地球走向月球。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成
熟航天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月飞行、远
距离测控和通信、绕月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并建
立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2、 建立天然实验室与特殊材料生产基地 由于月球的特殊地理结构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许多在地球上无法进行的研究与实验可以在月球上顺利完成,这对医学研究和植物栽培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3、理想的对天观测和对地监测站 月球没有大气(或极为稀薄),而且夜间的温度低而稳定,这对提高和扩大天文观测的精度和范围都非常有利。由于月球稳定的构造特点以及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等因素,在月面上可以持续进行14个地球日的夜间观测。因此,在月面建立观察网不但可以进行全方位持续的天文观测,同时可以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与研究,特别是对近地空间乃至深空小天体对地球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小天体(如陨石、彗星等)向地球方向运行并可能撞击地球时,可及时利用激光或其它武器予以摧毁或改变其运行方向,从而起到保护人类的作用。未来人类通过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进行天文学、

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

等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月球、地球

和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等问题。

4、在月球上找到行星形成及发展演变的线索和地球早期历史的相关信息 月球还是一个天然的空间站。近来人们对月球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制定了利用机器人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计划,预计相关项目将于2009年开始实施。

5、除了科研和商业用途之外,月球探索计划还有军事用途。美国几家国防单位,例如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和海军研究实验室均在研制用于月球探索的新技术,国防部也在研发利用微型军用卫星对月球加以分析的相关技术。美国空间司令部负责太空行动的负责人、空军准将西蒙-沃登表示,美军将在未来几年之内对准月球发射几枚小型军用卫星。NASA下属的月球探测部门还表示,将利用现有能力和技术在月球与地球之间建立一个名为L1的集结点,这个集结点受到的月球和地球引力可以保持均衡,从而有利于在围绕地球运行的空间站与月球之间建立联系。

(季宸旭)

月球基地——太阳能发电站

研究表明,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严峻的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选目标。解决能源危机困难重重

目前,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而月球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巨大的能源储库,自然成为人类寻找地外能源的首选目标。

本来,科学家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太阳能和核反应堆上(包括核裂变发电和核聚变发电)。然而,浓密的地球大气层致使在地球上利用太阳能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利用核裂变反应获得电力的方法往往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料,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目前正加速发展的利用氘和氚热核聚变反应堆生产能源的方法,同样因形成强大的中子辐射而存在放射性问题。

在月球上建太阳能发电厂

由于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太阳辐射可以长驱直入。计算表明,每年到达月球范围内的太阳光辐射能量大约为12万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地球上一年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5万倍。按太阳能能量密度为1.353千瓦/平方米计算,假设在月球上使用目前光电转化率为20%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则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每小时可发电2.7千瓦时,若采用1000平方米的电池,则每小时可产生2700千瓦时的电能。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其绕地球公转周期的时间相等,所以月球的白天是14天半,晚上也是14天半,一天相当于地球一个月的长度,这样它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能。科学家认为,如果在月球表面建立全球性的并联式太阳能发电厂,就可以获得极其丰富而稳定的太阳能,这不但解决了未来月球基地的能源供应问题,而且随着人类空间转换装置技术和地面接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还可以用微波传输太阳能,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月壤中富含氦—3

现实可行的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途径是建造和使用氦—3同位素(3He)的热核反应堆,这种反应堆没有中子辐射,不会造成环境危害。但遗憾的是地球上3He储量极为有限,地球天然气中理论上的总含量仅为10—15吨,而月壤中富含3He。

除了极少数非常陡峭的撞击坑和火山通道的峭壁可能有裸露的岩石外,整个月球表面都被月壤覆盖,在月海区平均厚约5米,月陆区厚约10米。这些土壤长期接受太阳的照射,富集由太阳风粒子直接注入的挥发性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在这些稀有气体中就有大量的3He。据估算,月壤中3He的资源总量可达100万—500万吨。3He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据专家计算,如果采用D—3He(氘和3He进行核聚变反应产生电能)核聚变发电,美国年发电总量仅需消耗25吨3He;中国1992年的年发电总量只需8吨3He,全世界一年有100吨3He就够了。以目前全球电价和空间运输成本算,1吨3He的价值约40亿美元,而且随着空间技术发展,空间运输成本肯定将大大下降。最近法国科学家宣布,2030年将使利用3He进行核聚变发电商业化。这样,开发利用月壤中的3He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月球基地是人类移居到月球上居住的地方,有月球的1/29那么大。

月球基地被一条大河包围着,大河名叫圆卷河,深达121.34米。圆卷河的水是从地球上通过地月通道运来的,可以直接喝,而且喝完了也不会拉肚子。

月球基地的居民区被一个巨大而又透明的防护罩笼罩着,它可以人们不受陨石的攻击。如果有人想离开居民区,只要点击防护罩底部的按纽就行了,出去也是一样。居民区里有足够的电力供给人类使用,这些电力都来自于圆卷河的水。

基地某处,有一个小小的探测仪。它可以探测出危险,让人们赶快离开基地,回到地球。如果有时候,人们来不及乘地月通道离开基地时,探测仪会自动放出信号弹,人们看见信号弹,就会跑到探测仪那里,打开旁边的井盖,滑下去。井里有个大房子,房子里有电视,可以观察到基地内的情况。等电视屏幕变成了黑色,就代表危险已经解除,人们就可以来了。

在月球,人们穿着一种物殊的衣服,它不像宇航服那样硬,但是头盔很硬,眼睛前方有一面小镜子。因为头盔本身就有氧气,所以不用背氧气瓶。

基地中心有一座山,是由整个月球上的碎石堆积而成,高度是999.999米。山上有个亭子,也是用碎石搭成的。

在月球基地北部,有一望无际的无土栽培的树。这都是人类自己培养出来的种子发芽、生根后成长起来的树。这种种子生命力极强,在任何地方都能长成树,这种树结出的果实, 有的像苹果,有的像桃子……味道很甜。

基地内,有一个大型超市,服务员全部由机器人担任。东西和价格表都摆在桌子上,你只要把钱放在机器人的手里,同时说出想要买的物品名称,等机器人说:“OK”了,你就可以把东西拿走。如果机器人说“NO”,就意味着钱是假的,或者数目不够,你就不能把物品拿走。假如机器人已经说“NO”了,或者你根本没交钱,物品就会变得非常非常重,你怎么拿也拿不动。这是对付小偷的最好办法。基地里也有医院,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也都是机器人。有些人会想:机器人能给人看病吗?告诉你吧:机器人医生不仅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而且给人看病还不收诊费。

在基地,有一个超高机器人。他比东方明珠、东京铁塔、中央电视塔加起来的和还高呢。它之所以这么高是为了储存陨石。他捡到陨石后就会把它吞下去,在肚子里用陨石制造车、游乐设施以及体育设施等。

车辆也可以在基地内行驶,但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小,车子在急转弯或者紧急刹车时容易飞出去,所以地面铺满了吸铁石,使车子不容易飞出去,也不会影响正常行驶。

基地内也有游乐园,只要把门票72元交给守门的机器人,里面的728种游乐项目,随便你玩。不过,你必须小心一些,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好像不负责。

基地的西南角,有一个体育馆。要起进去锻炼,你得先把124元的门票交了,然后还要单项交费,而且不准侃价。如果侃价,就会被机器人赶出体育馆,列入黑名单,永远不能再进体育馆了。你说这家体育怪不怪?
月球表面自然状况?
月表无大气,只是在月球表面几十公分的空间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游离态氢,钠,镁等元素,使得这一空间的气压比一般的行星际空间的压力高3到4个数量级,达到0.0000001Pa(注:地球表面的气压是100000Pa).同时,由于没有大气散射的影响,你可以在太阳当空的情况下欣赏美丽的星星,当然也不会遇到风雨云等天气了.
月球赤道附近表面温度(注:是地表辐射热,不是气温,月表无大气):白天超过120摄氏度,晚上降到-180摄氏度.
月球自传一周是680小时,大约相当与地球的28天.也就是说,在月球上,你可以最多在14天内一直见到太阳.呵呵.
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至于有没有水冰,科学界还在探测研究.表面有几厘米厚的月球土壤,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岩石而形成,(和地球土壤形成原因不同).薄薄的土壤下面是十分坚硬的玄武岩.
无人类已知的生命形态.
大概就这些.
再回答第3个问题:
③月球上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压力的空气,干净的水,食物,能源(温度)等.月球上的现有条件(如问题2中所示)如果不经过人类科技的改造加工的话,没有一条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要求.
再回答第4个问题:
④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
如问题3中所说的,要想在月球生存,必须人工创造所有基本生存条件,如一定压力的空气,干净的水,食物,能源(温度)等.
这下可以回答第1个问题了:
①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基地首先要有能源,制造空气,水,维持温度恒定,植物生长都需要能源,没有能源的话一切人类活动都无法进行.月球上有充足的太阳能可以使用,另外,在月球土壤中,有一种叫氦3的物质,是非常优质的核燃料.
人类生存需要空气,月球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氧化物,分解后可用于制造氧气,但遗憾的是月球上没有原料去制造氮气,目前科学界的两种解决办法是:
1用氦气代替氮气,月球上有丰富的氦元素,这种方法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2
从地球运输,这种方法技术上没问题,但成本极高.
水的话,最近的探测器结果表明,月球有极少数地方有冰存在,加热可形成水.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月球上丰富的氢,氧元素合成水,这种方法成本十分高.
月球土壤和岩石中有大量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利用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植物生长.只是别忘了上月球时带上植物种子噢.
月球基地应具有生产,生活,科研的功能,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但建设基地初期需要的建设材料,必需从地球上带.(因为月球上没有).
月球上没有地震,但小心,时不时会有陨石从天上掉下来砸坏屋顶的.:)
应该就这些了把,写的我够累的.祝你梦想成真.
和你有同样梦想的人.
……对一个你都不了解的星球去写论文……
去百度查月球空洞
月球城市
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和太阳一样大
二战飞机
苏美为什么中止探月
月球为什么总有一面背对地球
阿波罗20号视频
月球嫦娥
月球飞船
月球岩石的年龄
月球飞船说
相信你逐条查了上面的每一个关键词
那你就知道怎么写了
如果你懒得查,那你就土豆视频看一下“阿波罗20号”的视频就行了、。
本文标题: 宇宙科幻题材电影里,给星球安装防护罩且具有攻击功能,来预防陨石和其它天体的辐射和能量袭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06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是什么决定「水」由水结成冰的时间 何以将时间对物质转化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看详述)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想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年代的人都以怎样的眼光去评价希特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