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吉鸿昌

发布时间: 2022-09-04 00:01: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你觉得吉鸿昌是怎样的人?我觉得吉鸿昌是个百折不挠的抗日英雄。抗日,爱国名将,全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

如何评价吉鸿昌

你觉得吉鸿昌是怎样的人?

我觉得吉鸿昌是个百折不挠的抗日英雄。
抗日
,爱国名将

全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去网上查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跪求吉鸿昌的故事梗概,谢谢了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的细瓷茶碗的故事

时间: 03-11 08:41 作者:初晓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悲痛,含着热泪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的细瓷茶碗的故事

时间: 03-11 08:41 作者:初晓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悲痛,含着热泪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我是中国人!”

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如若你是喜欢看书的人,那么我建议去看黎东方先生所著作的“历时细说丛书”。其中的《戏说抗战》是了解当代历史的最好材料,你会大为惊叹的。看完以后再回头细看前沿,那里有对吉鸿昌的评价。
吉鸿昌长得太像日本人了

吉鸿昌是怎么死的?

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吉鸿昌,原名吉恒立,字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吉茂松在镇上以开小茶馆为业。由于家道贫寒,吉鸿昌从小就在茶馆帮父亲打下手。

吉鸿昌打小就是一个硬骨头,不肯被人欺负,时常与别人打架。每回在外面打架闯祸,吉父知道后往往抡着扁担追着揍他,所以少年时代的吉鸿昌有个外号叫“扁担楞”。

他是抗日同盟军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吉鸿昌率领抗日同盟军,于6月20日开赴张北抗日前线。

扩展资料:

1971年周恩来总理评价吉鸿昌时说:“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要把他的事迹出书!”

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21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吉鸿昌墓位于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内。他的墓用水泥砌成长方形,墓前立了一石碑,碑首嵌有吉鸿昌烈士瓷像。距墓冢90米处建有纪念碑和纪念亭。纪念碑上镌刻胡耀邦题写的“吉鸿昌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墓冢四周松柏翠绿,庄严肃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吉鸿昌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凛然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39岁。
当年,打倒董卓窜汉主义,是一句正义凛然的响亮口号。这句口号既能树立威望,又能籍此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凡有实力的大佬,人人都要喊一喊的。
站在盟主袁绍的角度看,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是借此口号,收揽人心,将自己的实力由盟主做成教主,一统江湖。到那时候,自己霸业已成,董卓又何足道哉!
站在袁绍之下,各位大佬的角度看,放任袁绍做大,自己则霸业无望。最优的做法是以最大的嗓门喊口号,以积极的行动扩大舆论宣传,趁机招兵买马壮大自己。万一引来祸水,自然可以推出盟主顶缸。
所以,造成的局面是,盟主袁绍并不急于反董。而曹操,孙坚反董极为急进。如果当年,曹操,孙坚在与董卓的战斗中牺牲。按如今的观点看,此二人必是反董爱国,一心维护大汉江山社稷的大英雄啊。
都是想火中取栗的机会主义者而已,曹操,孙坚都不是什么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抗贼英雄。

英雄吉鸿昌的剧集评价

《英雄吉鸿昌》在主题上突出的是信仰两个字,这两个字,不单体现在吉鸿昌身上,而是体现在剧中每个人物身上,甚至体现在剧中的大反派刘建群身上,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代,每个人都身怀报国的理想,他们之间的恩怨,更多是建立在信仰层面上。当然,孰是孰非,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然而那一代人,在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的追问和探索上,依旧值得我们深思,尤其在这个时代,信仰这两个字,是疏于被提及的,假如说这部剧具有一定的警策意义,那么它的主题,正是对今日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拷问。(新浪娱乐评)
《英雄吉鸿昌》真实还原历史,真实再现英雄,将不仅仅是真实再现战争年代的残酷与单一的英雄气概,而是要颠覆战争片中高大全神化的英雄塑造模式,从真实细节入手,立体丰满的全方面刻画历史人物,带给观众视听震撼的同时真正强烈达到心灵和精神的冲击与洗礼。(搜狐娱乐评)
《英雄吉鸿昌》不仅在史实方面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同时,也本着对抗日英雄吉鸿昌的敬重,在剧本设计方面征得其家属的认可。在制作方面,也精益求精,战争场面拍得可信且震撼。(新浪娱乐评)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吉鸿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105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本对于在美国发现的南京大屠杀记录册是什么反应是什么决定「水」由水结成冰的时间 何以将时间对物质转化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看详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