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将士身材真的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强壮吗

发布时间: 2022-08-31 21:01: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中国古代的将士身材真的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强壮吗也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展现了一堆身披黄金甲的将士,历史上真的有这一幕吗?张艺谋拍摄...

中国古代的将士身材真的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强壮吗

中国古代的将士身材真的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强壮吗

也有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展现了一堆身披黄金甲的将士,历史上真的有这一幕吗?

张艺谋拍摄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不但直接采用黄巢这句诗,还在影片中展现了一堆身披“黄金甲”的将士,就连周润发扮演的皇帝也穿上一身浮夸而又“土豪”的黄金铠甲。然而在历史上真的可能出现这样的一幕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黄金历来是珍贵的金属材料,若用黄金打造铠甲,那将是很庞大的一笔军费支出;其次,黄金很软,战场上起不到防护作用,无论制作为防御的铠甲或盾都不是首选;第三,黄金很重,做成盔甲穿在身上反而大大降低了灵活性,这个缺点在命悬一线的战场上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最后的结论是,黄金不仅不是做武器的料,也不是做防具的料,古诗词中的“金甲”“金鳞”并非真正的黄金。

虽然所谓的“金甲”不过是贵族为了显示身份而在铠甲上的镀金,但也不能因此说黄金与战甲就彻底绝缘,在甲胄的制作中,丝状的黄金完全可以被派上用场,最广人知的当属汉代皇帝驾崩后身穿的金缕玉衣。

在汉代帝王陵墓中,以金缕为线制作服饰或甲胄的情况已经出现。到了唐代,即使不是皇亲国戚,只要家庭富裕也能穿上金缕织成的衣服,白居易在《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的诗句。用在战甲方面也同理,无论是中国自汉代开始出现的“环锁铠”,还是古代欧洲的“锁子甲”,都是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

皇帝或贵族为显示身份的尊贵,便以金丝取代铁丝作为制作专属铠甲的材料。比较出名的还有“金丝软甲”,这种甲胄造价十分昂贵,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通常只用于重要人物在重要场合穿着防止刺杀,或如皇帝亲征虽出现在战场上,但是不需要直接进行战斗的人才穿。不过因为“金丝”在古代既能指丝状黄金,也可指丝状的其他金属,故而缺少实物“金丝甲”是否黄金制成还未可知。

无论从成本、重量还是强度来说,黄金根本不适合做战甲。说到底“黄金甲”无非是黄金颜色的甲,取其代表皇家威仪的贵重而已。 所以不可能出现一堆身披黄金甲的将士。
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幕,影视剧中所呈现的黄金甲只是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历史效果。
我觉得并不可能,黄金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很少用来制作盔甲,更何况是全身上下都是黄金。

古人力气真的很大吗

古人的力气真很大吗,为什么古人的武器我们都拿不动?涨知识了
我们常常会在古装剧中看见这样一些画面,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士兵将领们手中拿着的武器看起来都特别的沉重。就举些例子来说吧,关羽手中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就有82斤重,而典韦的双戟也有80斤重。然而到了近代之后,最重的冷兵器也就是十来斤。难道说当代的士兵力气都不如从前的人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据一些文献记载,古时候人们所吃的食物并没有如今的来得丰富和有营养,所以他们的体力自然没有现代人来得那么好,力气自然是比现在的人还要小上许多。比如清朝,其士兵们都是瘦骨嶙峋、面瘦肌黄的,很多时候都吃不饱,即使有的吃,也没有如今的食物来得诱人和营养,从而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力气,那怎么会提得动兵器,从而行军打战,参军磨练呢?这不由地使我想到如今的女生,人本来就瘦小,又是个小鸟胃,怎么还会有力气来锻炼减肥呢?

很多人便觉得奇怪,既然古代的人一个个都是十分瘦小,那他们还怎么取得战事的胜利呢?其实,在汉代的时候,之所以能够平定匈奴,靠的便是人数众多。如果是一对一的进行决斗的话,从小喝奶吃肉的匈奴那完全是吊打敌军,这是毫无悬念的一件事,那么书中记载的古代著名将士为何会这么厉害呢?其中主要包含着两个原因。


一,很有可能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进行了言语上的夸张。毕竟,作者在某些时刻是要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的,描写起来自然也就夸张了一些。如果正如书中所说的,手里拿着几十斤重的武器那么一挥,杀倒一大片人,那同拿着几两重的短刀,多刺个几次,结果还是相等的。只不过前者如此写起来,能衬托出将士颇有气势,也多了一些英雄的色彩成分。

二,便是存在着不同的计量单位。曹孟德长七尺,用今天的身高来说他还不到1米7,为了塑造他的人物形象,只能从其使用的兵器入手了。


其实,以前的武器做工都没有现在做得那么精致,锋利度自然是不用说的,所以那时候只能在重量上下手来弥补缺陷了。而且, 我们也可以在一些纪录片中看见士兵会被背负着70多斤重的物质在奔跑,难道说他们的力量不如古人么?

基本上不可能,因为现代的医疗条件还是饮食条件都要比古代人好的太多了。

从生物方面来讲,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文明最为古老的苏美尔和埃及文明距今不过5000多年,这在进化史上完全是可以忽略的存在,但是在更早的时候,尼安德特人的确有着更健壮的体格,但是其不属于智人,也就是说,界门纲目科属都是一样的,但是种不同,也属于人属。不知道所谓的古代人是智人这一人种,还是人属。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中国的人口基本上只能维持在几千万左右,后来由于美洲作物的传入,在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人口才开始全面的增长。,但是死亡率依然很高。吃牛羊肉的草原民族往往比农耕民族更加强壮,而今天我们的无论粮食还是肉都比古人充裕多了,所以平均而言,自然也应该要比古人力气大。

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后,现代人的体力劳动量越来越少,由于锻炼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身体不如锻炼的人健壮,但考虑到古代人并不优越的条件,现代人还是要总体要更加健壮的。但是史料中常常有夸大的成分,比如说力能扛鼎, 一个人拉九条牛啊。首先,这种记载中夸大的成分很大,即使有这样的一些人,大多也是王公贵族,属于生活条件优越的一类,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平均水平。
古代人力气大,这是肯定的!我农村的,小时候大人干农活全部人工,普通人一次都能抗三袋粮食装车,力气大的抗四袋,那就是四百多斤啊,扛着就走了。现在几个人能做到?就那姥爷还经常念叨爷爷他们偷懒,还说他年轻时扛着枪急行军、打淮海战役,一晚上就从蒙城跑到淮北。你想想现在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也很难做到吧?毕竟七八十公里路呢,一晚上也就八九个小时左右。姥爷那一辈到我这一辈就是四辈人,等我儿子长大后,我把这事说给他听,他也不会信了,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肯定以为我说大话。这才100年不到的时间人类的身体素质就发生变化了,更何况千年前的人类。谁知道那时候人是什么身体素质呢?如果不是我小时候亲眼看到大人们扛着三四百斤的粮食行走如飞,我也不会信这是随便一个普通农村汉子就能做到的。所以不要拿现代人的眼光和思想去揣摩古代人。霸王举鼎,如果真的像那些专家说的只有80公斤,你觉着还能让人信服吗?史官们还有必要去描绘这件事吗?还敢吹牛说:羽之勇武、千古无二吗?三国吕布厉害,关羽、张飞、许褚、典韦都敢上去比划比划,有人敢跟项羽比划的嘛?别忘了项羽可是历史上第一个百人斩的创造者。一人斩百人,就是站着让你杀,你也杀脱力了。人总是这样、不亲眼看到的就不会相信。就算是我相信古人力气肯定很大,但是一想到项羽能举千斤鼎,我就觉着不可能。这很正常,不管项羽能不能举千斤鼎,但项羽肯定是历史上力气最大的人。古代人普遍的也肯定比现代人力气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力气大我估计是真的。听我们村的人经常说我大公16岁时就能挑280斤的担子还是走长路,不过他命不长,好像不到30就死了,别人都说太可惜了。以前说的走长路就是走很远的路,都是几十里的路才叫长路。这可是真的,不是假的。还有个别村的一个教师,以前的教师不是教书,是在民间专门教武术为生的那种人才叫做教师。听村里人说那个教师用的随身武器有90多斤重的铜棍,一根90多斤重的铜棍用来做武器,想想他的本事有多大?人家还只是地方上的一个民间小教师而已。如果是大教师或者国家级的教师,那么他们的本事可想想而知了,我说的就是我小时侯现实中的人物。这可是现实,绝不是小说。所以现在好多后人没有亲眼见过古人的本事就不相信,呵呵
因为古代没有任何机械代力,均需人工搬动重物,另外还有很多人用石磨、石斧等等重物练武防身,所以古人确实比现代人力气大。但古时候的度量衡和现在不完全一样,所以“身高八尺、力举千斤”这类的词也确实有些夸张。

古代讲的七尺男儿的七尺指的是多少厘米

七英尺来自古代,当时的“尺”要比现在的“尺”要短。古代,一英尺大约是26厘米,7英尺是26乘以7是182厘米。如果一个七英尺高的人的身高是182厘米,他可以站在天空,积极进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注:商朝时,一只脚相当于今天的16.95厘米。根据这个尺度,人们大约有十英尺高,所以它被称为“丈夫”。

在周朝,一只脚是23.1厘米

在秦国,一只脚大约是23.1厘米

在汉代,一只脚大约是21.35—23.75厘米

三国,今天的1英尺是24.2厘米

南,1英尺约25.8厘米

北魏时期,一只脚相当于现在的30.9厘米

隋朝时,一只脚长29.6厘米

在唐代,一只脚是30.7厘米

宋元时期,一只脚相当于31.68厘米

明清时期,木器尺子31.1厘米,木器尺子34.1厘米,清代35厘米

扩展资料

七尺男儿出自唐代古诗《古意·男儿事长征》

古意·男儿事长征

作者:李颀

朝代:唐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白话释义: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从小就在幽燕纵横驰骋。经常与人在马上比试胜负,从不珍惜七尺身躯。奋勇搏杀,没人敢上前招应;气宇轩昂,脸上的胡子像刺猬的毛丛生。陇下黄沙弥漫,上面白云飘飞,未报朝廷恩情怎能轻易言归。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她弹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乐曲,感动得全军将士泪下如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尺男儿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七尺就是118.6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七尺就是161.7cm;

秦时,一尺约23.1cm,七尺就是161.7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七尺就是149.45-166.2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七尺就是169.4cm;

南朝,一尺约25.8cm,七尺就是180.6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七尺就是216.3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七尺就是207.2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七尺就是214.9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七尺就是221.76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七尺就是217.7cm。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扩展资料

七尺古代指二十岁或身躯:

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清·田兰芳《哀袁信菴(袁可立孙)》:“七尺桐棺停啸史,一杯黄土瘗昂之。”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尺

1、古代的尺比我们今天所说的短一些,古代的一尺大约为26厘米。

2、所以古代的七尺大约是:26×7=182厘米。

3、“七尺男儿”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所以当时来看,七尺大约是23.1×7=161.7厘米。

4、古代尺的长度的大致演变过程: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扩展资料:

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有些尺更在中间留有特殊形状如字母或圆形的洞,方便用者画图。

种类:

蛇仔尺:是专用来画曲线的尺。 

三角尺: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尺,方便画平行线或垂直线。

计算尺:一种计算工具。

软尺:常用来量度人体部分。

拉尺:用来量度建筑物、家具等。 在尺规作图中,尺被视为可画无穷长的直线的工具。

相关传说:

鲁班的一种发明是能正确画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称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规则的,以及根据占卜的规则(风水)哪些是不吉的。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买到。

帛布尺,又称裁缝尺或裁尺,与班尺同源于律尺,但非历代相传承,年久已失其标准,成为另一尺度系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尺

每一个朝代的一尺的长度都是不同的,而且差异很大。

商朝的尺合现在的15.8厘米,所以商朝的七尺男儿只有110.6厘米,相当于侏儒。如果在商朝你还在说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简直就是个笑话。当然,商朝也没七尺男儿这个说法。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变成23.1厘米,七尺就是161.7厘米,实际上并不算高,对于当时人的身高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七尺就是169.4厘米,在现在也就算得上中等身材。

东晋与南北朝时,一尺又略有增长,达到了24.5厘米,七尺相当于171.5厘米。而在北朝,更是达到了29.6厘米,七尺就是207.2厘米,哪怕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极高的。

唐朝时,有所谓的大尺和小尺之分,大尺36厘米,小尺和北朝一样,也是29.6厘米。如果按照大尺,七尺就是252厘米,一般人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怕是个巨人症患者了。

宋元时期,又在唐朝的小尺基础上有所增加,达到了31.2厘米,七尺就是218.4厘米。

明清时,尺继续增长,分别达到了34.1厘米和35.5厘米,七尺换算成现代长度就是238.7厘米和248.5厘米。

扩展资料:

古代“七尺”的意思

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  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清·田兰芳《哀袁信菴(袁可立孙)》:“七尺桐棺停啸史,一杯黄土瘗昂之。”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尺

古代的尺定制是不一样的,以三国为例,那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4厘米,那么如果说三国时的七尺男儿,实际高度也就在168厘米左右,大将军吕布我们认为的三国时期的英雄,在古代书籍中有很多描写人物身高的句子,有描述吕布身高一丈,那差不多就是现在的2.2米,和现在的篮球运动员差不多。

每个朝代1尺的长度也都不相同,例如:

商代是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是一尺合今23.1cm

秦代是一尺约23.1cm

汉代是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是一尺合今24.2cm

南朝是一尺约25.8cm

北魏是一尺合今30.9cm

隋代是一尺合今29.6cm

唐代是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是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是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变成23.1厘米,七尺就是161.7厘米,实际上并不算高。

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七尺就是169.4厘米,在现在也就算得上中等身材。

《三国演义》中形容一个人非常高时,通常用身高八尺,甚至九尺来形容,似乎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超过八尺(193.6厘米)的确实算得上大高个儿。

东晋与南北朝时,一尺又略有增长,达到了24.5厘米,七尺相当于171.5厘米。而在北朝,更是达到了29.6厘米,七尺就是207.2厘米,相当之高。

唐朝时,有所谓的大尺和小尺之分,大尺36厘米,小尺和北朝一样,也是29.6厘米。如果按照大尺,七尺就是252厘米,一般人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宋元时期,又在唐朝的小尺基础上有所增加,达到了31.2厘米,七尺就是218.4厘米。

明清时,尺继续增长,分别达到了34.1厘米和35.5厘米,七尺换算成现代长度就是238.7厘米和248.5厘米。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的七尺男儿和现在人身高差不多,南北朝之后就不能这么形容了,七尺男儿基本上等同巨人症。

在《汉书》中,班固明确提到了两个人的身高: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莽为人侈口蹶颔,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

一般来说,史书中不会记载一个人的身高,如果特意提到了,在当时要么很高要么很矮。

联系上下文,霍光和王莽应该是身高比较突出的。他们两人一个168.6厘米,一个173.2厘米。可见,汉朝人的平均身高也就160厘米左右,不然也不会认为他们比一般人高。

扩展资料:

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通常,“米”一般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 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度单位

为什么古代的武将画像肚子挺大,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为什么古代武将画像肚子这么大,挺着大肚子怎么上战场?

1.您误解了健美和力士之间的关系,健美要控制体脂体重,力士要发展力量。肚子大不是肥胖,而是壮。

2.您误解了将军的作用,将军和裨将都需要一个好脑子+还有百战经验。近代战争武器越来越发达,身体的作用越来越小,脑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3.古代正儿八经打仗的战场……你理解为竞技场会好一点。两军布阵、骂战、开打、收兵。是有一套规则的,近现代战争也都是有规则和公约的。并不是像影视作品里面呜呜啦啦几百万人干几百万人的形象,更不是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的。战而不宣是很可耻的行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代留下来的很多武将的画像,都被画得大腹便便。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是名将,包括关羽、岳飞、戚继光等。换句话说,他们都有一个“将军肚”,而从“将军肚”这个词我们也可以看出,大腹便便的人确实不在少数,而是一些“将军”的共同特征。

(岳飞像)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长得很胖,自然是不能上战场打仗的。尤其在冷兵器时代,这更是兵家之大忌。可为什么,“将军肚”却成了将领们的一个特征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将军年纪都比较大。

古代的将领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过来的。都是因为立下了不少战功,最后才升任将军的。也就是说,当他升任将军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大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就会发胖,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看见运动员,当他们年老退役以后,身体都会发胖。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参加运动的时候,身体消耗很大,因此也吃得很多,把胃口吃开了。后来他虽然年纪大了,不参加运动了,但是胃口还在,因此就很容易吃胖。

古代打仗的将军的情况,和当下运动员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他们打仗的时候胃口肯定也很好,后来当将军了,年纪大了,胃口依然很好,因此就吃胖了。

(关羽像)

二、将军很少冲锋在前打仗。

由于我们对古代军队打仗的观感,大都来自于古代《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这样的小说,因此,会觉得古代的将军,每次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都会亲自上战场,拿着武器冲杀在第一线。

甚至在打仗的时候,还是先将军打。将军打完,分出胜负以后,才会士兵上前打。而且将军在打的时候,一般还是先打口水仗,来一通辱骂和威吓。比如说什么“报上名来,我的刀下不留无名之鬼”。比如说“你在我手上走不了三个回合”等等这样的话,另一方必然大怒,接着两人就捉对厮杀。

但事实上,真实的打仗,显然不可能这样。将军确实需要亲临前线。但是,绝对不可能冲在第一线。如果是山地战,必然有相应的埋伏什么的。如果是平原阵地战,那也需要将军摆阵型。当将军摆阵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人指挥。那个指挥的人,自然是将军。他如果每次都冲杀在第一线,那就没人指挥了,军队就乱了。

不过,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将军不会身先士卒,不会带着军队冲杀。而是讲一种一般情况下的战争状态。

(腰阔十围的武将)

三、画师一般都会给将军画个“将军肚”。

我的意思是说,不管将军长得胖还是长得瘦,画师都会给他画一个“将军肚”。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在古人的认识上,有一个粗壮的腰身,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代留下来的很多武将的画像,都被画得大腹便便。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是名将,包括关羽、岳飞、戚继光等。换句话说,他们都有一个“将军肚”,而从“将军肚”这个词我们也可以看出,大腹便便的人确实不在少数,而是一些“将军”的共同特征。

(岳飞像)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长得很胖,自然是不能上战场打仗的。尤其在冷兵器时代,这更是兵家之大忌。可为什么,“将军肚”却成了将领们的一个特征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将军年纪都比较大。

古代的将领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过来的。都是因为立下了不少战功,最后才升任将军的。也就是说,当他升任将军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大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就会发胖,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看见运动员,当他们年老退役以后,身体都会发胖。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参加运动的时候,身体消耗很大,因此也吃得很多,把胃口吃开了。后来他虽然年纪大了,不参加运动了,但是胃口还在,因此就很容易吃胖。

古代打仗的将军的情况,和当下运动员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他们打仗的时候胃口肯定也很好,后来当将军了,年纪大了,胃口依然很好,因此就吃胖了。

(关羽像)

二、将军很少冲锋在前打仗。

由于我们对古代军队打仗的观感,大都来自于古代《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这样的小说,因此,会觉得古代的将军,每次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都会亲自上战场,拿着武器冲杀在第一线。

甚至在打仗的时候,还是先将军打。将军打完,分出胜负以后,才会士兵上前打。而且将军在打的时候,一般还是先打口水仗,来一通辱骂和威吓。比如说什么“报上名来,我的刀下不留无名之鬼”。比如说“你在我手上走不了三个回合”等等这样的话,另一方必然大怒,接着两人就捉对厮杀。

但事实上,真实的打仗,显然不可能这样。将军确实需要亲临前线。但是,绝对不可能冲在第一线。如果是山地战,必然有相应的埋伏什么的。如果是平原阵地战,那也需要将军摆阵型。当将军摆阵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人指挥。那个指挥的人,自然是将军。他如果每次都冲杀在第一线,那就没人指挥了,军队就乱了。

不过,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将军不会身先士卒,不会带着军队冲杀。而是讲一种一般情况下的战争状态。

(腰阔十围的武将)

三、画师一般都会给将军画个“将军肚”。

我的意思是说,不管将军长得胖还是长得瘦,画师都会给他画一个“将军肚”。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在古人的认识上,有一个粗壮的腰身,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有一个粗壮的腰身,才会显得很有力气。古人形容一个将军,经常说他“身长九尺,腰阔十围”。“身长九尺”都可以理解,“腰阔十围”实在不太让人明白。因为那样便意味这是个大肚腩。但在古人的观念中,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大肚腩,而是有力气的表现。

二是可以有一种威严的感觉。古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会穿一件蟒袍。蟒袍上会有一条玉带。如果腰身很小,这个蟒袍上玉带围在腰身上,会显得非常不好看。又由于画师所画的,都是将军穿着官服的照片。因此,在官服的衬托下,都会有一个粗壮的腰身。

(张飞像)

​四、将军能获得画像资格的大都是被“封神”的。

实际上,很多能获得被画像,被塑像这种资格的,大都是后来被民间“封神”的(比如关羽、岳飞这样的人),而且他们的画像及塑像,都是后来的人们搞出来的。也就是说,画师或者雕塑师,并没有看见过这位武将的样子,只是根据他的理解来进行的。

网上曾出现过一个讨论,张飞究竟是白面还是黑脸?因为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说明张飞的女儿模样肯定长得好。因此,张飞也不可能丑到哪里去。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张飞“豹头环眼”的形象,实际上是后人想象画出来的,画像的人当时并没有看见过张飞的样子。

既然画像的人,很多并没有看见过本人的样子,他所画的,大都又是被“封神”的武将,因此,他在画的时候,只会去考虑这个武将的像画出来是否“宝相庄严”,自然就得画一个很粗的腰身了。

中国古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陷入内乱,所谓"天下大势"。可以说,战争是的主题之一,没有大的战役也有小仗要打,所以在国家治理中才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一般是一些,面容白净;武官则是膀大腰圆,面如黑炭,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刻板映像。



随着近些年一些热播剧的开拍,一些武将也被演绎成赵子龙一般,面容姣好,身轻如燕,却力大无穷,还能挥舞兵器,身着重甲,上阵杀敌,时不时还能阵斩敌将,大杀四方。这种刻画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过去的武将往往都有一个大肚子,并不是各个都有八块腹肌,迷倒一片,而"将军肚"也不只是一种称呼,而是真的存在。

在秦皇陵的兵马俑中,可以看见一种现象,职位越高,肚子越大,甚至肚大如猪,"将军肚"的说法就是从这衍生出来的。虽然其中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是来源于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小心穿越回古代,可能看见两方将领都挺个大肚子在那里斗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只是在今天看来不是很健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大肚子很重要。



首先,武将们都喜欢爱喝酒,战前需要喝酒提升士气,为自己壮胆,战后,打了胜仗自然要喝酒庆祝。所以,几乎个个武将都是酒疯子,《演义》中刻画的,就是这种形象,动辄就希望弄一些好酒,还经常喝醉打人。

而且,秦人喜欢饮酒,随着的西周一去不复返的,除了,还有对酒的限制,酒走入百姓生活,让他们欲罢不能,也禁酒,但是没什么用。



其次,大肚子对于打仗很有用的。武将需要身披重甲,拉弓射箭,舞刀弄枪,不仅如此,还要长期骑马,这些都对腰腹力量有很大的要求,如果是杨柳细腰,恐怕很难撑住这些活动,这些运动量放在全民素质普遍提升的今天,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对于古代人来说就更难了。



大肚子一般也代表着人的体格壮实,体重大,相较而言,体重越高,肌肉含量可能就越高,力量也就更强,在排除技巧的因素下,更大的体量,更容易带来胜利。所以,大肚子可能意味着战斗力越高。很多影视剧都演绎过安禄山的片段,剧中一般都是肚子很大,身材很宽,一脸胡子,脸上长满了肥肉,其实按照史书来看,确实如此,甚至程度还不够,而其他的武将,可能都是小一号的安禄山。



除了打仗,将军们要骑马穿过很多地方,甚至要连夜行军,昼夜不停,同时还要防止敌人的偷袭。昼夜不卸甲,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一种考验,如果没有厚重的脂肪层,他们估计很难撑下去。而这个大肚子还可以在受伤时保护身体的脏器不受伤害,如果只是划破脂肪层,那还是很容易救下来的。

中国在19世纪鸦片战争时期之前基本上一直处于冷兵器时代(宋朝开始虽有火枪但并未大肆武装军队),打仗要靠士兵们真刀真枪的厮杀。在这样的时代,武将们的武功肯定是出类拔萃的,我们最熟悉的武将应该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张云和隋唐时期的程咬金秦琼等人了。

经过考古研究,我们能看到很多古代武将的画像,不免会产生一些疑惑,因为古代武将和我们现代社会八块腹肌的健美冠军的差距有点大,画像中的很多武将别说肌肉了,有一些武将甚至有小肚腩,例如隋唐名将秦琼在画中就是一个大腹便便、膀大腰圆的“胖子”,颇有点“油腻大叔”的感觉,这样的武将真的可以上场打仗吗?


这些武将其实并不是胖,而是壮硕。在尚武的时代里,“五分壮硕,三分魁梧,两分微胖”可以说是当时的型男标准,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到“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的张飞都是相似的国字脸,肥下巴,虎背熊腰的形象。除了审美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导致这些武将变得壮硕。

饮食和锻炼习惯


现代健美冠军的肌肉都是在健身房使用专业器械,再加上特意的饮食搭配才练出来的,但是古人可没有这个条件。古人强身健体的方式其实相当简单,那就是多吃多练,根据《宋史》记载,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就会通过举石锁石墩这样的方式来训练整体力量。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壮硕。

需要脂肪提供能量、抵御寒冷

按照唐朝的工艺来考量,《旧唐书》中唐朝律法规定士兵使用的长陌刀就至少要15斤重,步兵的甲胄至少要29.8公斤,这还是持刀步兵的标准,持枪士兵的武器和甲胄加在一起都已经超过60公斤了。身为武将,身上铠甲和兵器就更加重了,《三国志》就写过,武圣关羽的青龙刀大约有82斤重,更不用说使用斧、锤等重型武器的武将了。

上战场厮杀靠的主要就是耐久力,爆发力其实只是实力考量较小的一部分。冷兵器作战通常都要打上很久,试想若是没有充足的体脂肪来提供能量,如何能支撑得住?古人作战经常要长途跋涉,需要极好的耐力和耐饿能力,这都是脂肪厚重带来的好处。


自古以来西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会骚扰中原,汉唐等朝代经常要派遣武将去沙漠打仗,沙漠的夜晚是非常寒冷的,古人又没有很多的棉服御寒,自然需要靠厚重的脂肪层御寒。

武将们的饮食习惯


当上将军之后免不了要开庆功宴或是犒劳军士,这样的活动将军们通常都会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暴饮暴食之下很容易变得大腹便便。其实到了现在我们也能发现在电视节目中那些能够拉动汽车举起巨石的大力士们都是这样虎背熊腰的壮汉,肌肉线条不明显绝不代表没有力气。古代武将虽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潇洒,但是他们也为了保家卫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值得我们敬仰。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的将士身材真的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强壮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92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吃什么食物有助于疏导肝气诸葛亮治蜀的成就是什么 他真的抑制了特权阶级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