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 8 月 23 日冲日,冲日期间亮度可达 5.6 等,透露了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 2022-08-22 00:0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3月灶神星迎来冲日表演,为何会有这样的天象?还有哪些亮点?,天文专家介绍,早春3月的天空将上演,火星合,昂星团,灶神星冲日,...

灶神星 8 月 23 日冲日,冲日期间亮度可达 5.6 等,透露了哪些信息

3月灶神星迎来冲日表演,为何会有这样的天象?还有哪些亮点?

       天文专家介绍,早春3月的天空将上演 火星合,昂星团,灶神星冲日,水星西大距,双星半月等多个天象 

      进入3月以后,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中 只有火星观测条件上课,3月4日,火星合昂星团这一美丽天象将现身西方天空 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用肉眼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将会欣赏到 

    小行星灶神星3月5日将迎来冲日表演 冲日期间,位于狮子座的灶神星的亮度可达6.0等 所以说其亮度达到了肉眼可见的水平,但公众若想在繁星中找到它 最好还是借助于小型天文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 

    2021年首场水星西大距将于3月6日上演 本次西大距我国南方地区观测条件略好一些,如果天气晴朗,南方地区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借助双筒望远镜在晨曦中的东南方低空寻觅水星的神秘身影 

    3月19日傍晚 一弯娥眉月将与火星恒星毕宿五上演双星伴月好戏。有意思的是,三者将在西方天空组成一张红眼笑脸图案,这次红眼笑脸的五官相对端正,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3月入夜后,冬季星空间移植西方天空 晚间21~20,20春季大三角闪耀于东方天空 3月份起,夏季银行会将在凌晨2~30自冬至东南方升起,开始进入了拍摄季节,喜爱拍摄夏季银河东升的民众 请留意 我们在关心活动中寻找北极星一般会议北斗七星及先后做作为指标来确认 3月份晚间20点前后可同时建这两组指标先做分列于北极星的左侧及右侧 有兴趣的公众可于夜间20点前后抬头找寻辨认 。

        

    

     

灶神星是我们在太阳系内发现的第四个小行星,位于直径326英里的小行星带内,是小行星带内的第二大天体,仅次于矮行星谷神星。灶神星冲日前后数日整晚可见,可用望远镜观测,就在狮子座的方位。
因为这是他们相互之间的位置,转到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方向,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表演现象。到那个时候,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星系,可以拍照留念
这种天象跟气候变化有关,亮点是天空出现了像大象一样的云朵。

九大行星

细细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行星的光和热的源泉。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位于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并与其他恒星一起绕银心转动。太阳是一个直径约1.4×106公里的气体球,由于引力的作用,太阳的密度和温度是向内增加的。表面温度约6000K,密度极其稀薄。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不可能存在固体和液体,在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绝大多数物质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阳中心,温度超过1.5×107K,压力约3.4×1012牛顿/厘米2,密度达160克/厘米3,在这种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环境中,发生着氢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以辐射的形式稳定地向空间发射,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是除地球以外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详细考查其表面结构的恒星,所以对太阳的研究人们历来十分重视。下表列出了有关太阳的一些基本数据。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外貌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不断改变,当远离太阳时,呈现为朦胧的点状,当离太阳较近时,体积急剧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把慧星内的气体和尘埃向后推开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由于慧星的这种独特外貌,中国民间又称它为“扫帚星”。
彗星的命名法有三种。刚发现时,先给一个临时名称,按发现的顺序在年号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如1990b就是指1990年发现的第二颗彗星。通过近日点以后,就给它以永久命名,即在过近日点的年号后加上一个罗马数字,这个罗马数字表示彗星在当年通过近日点的次序,如1990Ⅲ表示1990年第3颗过近日点的彗星。另外,通常还以发现者来命名,当有多个发现者时最多可取前三个,如池谷—关彗星,多胡—佐藤—小坂彗星。彗星的轨道可分为椭圆(离心率e<1) 、抛物线(e=1)和双曲线(e>1)三类。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彗星称周期彗星,它们周期地绕太阳公转。周期彗星又可分为短周期彗星(周期小于200年)和长周期慧星。前者的轨道倾角不大,多为顺行,即绕太阳运动的方向与行星相同。后者的轨道平面在太阳系空间内是随机分布的,顺行的与逆行的各占一半。在双曲线或抛物线轨道上运动的彗星称非周期慧星,它们经过近日点后便一去不复返了。彗星经过行星附近时,会受行星的摄动而改变轨道。如果将观测到的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轨道往前例推,大多数非周期彗星的轨道都曾是离心率较大的椭圆,这说明可能只有很少的彗星是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彗星一般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有的彗星在彗发外还包着厚厚的一层氢原子云,称为“彗云”。彗核的直径很小,只有几百米到上百公里,但集中了彗星的绝大部分的质量,大彗星的质量为103-108亿吨,小彗星的质量只有几十亿吨,彗核的平均密度约为1克/厘米3,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彗发的体积随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变化,其直径比彗核大得多,一般为几万公里,有的甚至比太阳还大,但由于彗发内物质很稀薄,故它的质量很小。一般情况下,当彗星走到距太阳两个天文单位附近时,开始产生彗尾。随着与太阳的接近,彗星显著变大变长。彗星的体积很大,可达上亿公里,宽度从几千公里到2000多万公里,但物质极稀薄,密度只有地面附近空气的10亿亿分之一。彗尾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总是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延伸,彗尾可分为两类,一类彗尾较直,由离子气体组成,呈蓝色,称“离子彗尾”或“气体彗尾”,它是由太阳风的斥力作用于彗星中的离子形成的。另一类是弯曲的,称“尘埃彗尾”,这类彗尾是太阳光子的辐射压力推斥微尘而形成的。

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按提丢斯—波得定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距太阳2.8天文单位处应该有一颗大行星。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一个新行星,命名为谷神星,它距太阳2.77天文单位,但因它的体积和质量太小,不能与大行星为伍,故称为“小行星”。以后的几年里,又发现了另外三颗较大的小行星,它们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随着19世纪后期照相技术在天文学上的广泛应用,使发现的小行星的数目急速增加。从1925年起,新发现的小行星算出轨道后,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冲日观测,才能赋与永久编号和专用名称,有的小行星用古代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命名,有的则由发现者给与其他名称。目前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已达3000多颗。照相巡天观测发现亮度大于照相星等21.2等的小行星有50万颗,小行星的总质量约2.1×1024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04%。小行星中最大的是谷神星,它的直径为1000公里,质量为(11.7±0.6)×1023克。除了谷神星等几颗较大的小行星外,其他小行星的直径和质量都很小。小行星的亮度有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它们表面各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及它们的自转引起的。小行星典型的自转周期为8-9个小时,小行星的自转轴取向毫无规律,呈随机分布。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是球状的,但大多数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的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按表面照率的不同,小行星可分为C类(碳质,反照率较小)和S类(石质,反照率较大),另外还有少数小行星的金属含量很高,称M类。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内,轨道半长径界于2.2-3.2天文单位之间,平均为2.77天文单位,少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火星小或比木星大。它们的偏心率和轨道倾角多界于大行星和慧星之间,平均为0.15和9.4°。小行星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它们的视亮度跟它们同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也跟它们的表面反照率有关。最亮的小行星是灶神星,目视星等为6.5等。由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到1992年为止,已获得正式编号的共有55颗 。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辰星。最亮时目视星等为-1.9等,与太阳角距最大不超过28°,由于它离太阳很近,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大距前后才能观测到。至今尚未发现有卫星。水星的轨道倾角为7°,是除冥王星外轨道倾角最大的行星。公转的平均速度为47.89公里/秒,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轨道半长径约5790万公里,离心率较大,为0.206,仅次于冥王星。公转周期为87.969日,会合周期为115.86日,自转周期为58.646日,恰为公转周期2/3。19世纪中叶发现水星的近日点进动每百年为5601〃,用经典力学只能解释5558〃,其余43〃无法解释,即“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有人提出是由尚未发现的“水内行星”引起的,并计算出“水内行星”的轨道,但多次利用日全食进行观测都未发现。直至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后,才得以解决。水星的赤道半径约2440公里,是地球的38.3%,体积是地球的5.6%,质量为3.33×1026克,也是地球的5.6%,平均密度为5.46克/厘米3,仅次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373厘米/秒2。反率为0.06,色指数为+0.91,都比月球的略小。水星的表面很象月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及平原、裂谷、盆地等。水星有极稀薄的大气,气压小于2×10-9百帕,由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组成。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所以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温度高达700K,而夜间可降到100K。水星有偶极磁场,赤道上磁场强度为4×10-7特斯拉,两极为7×10-7特斯拉。

金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第二。中国古代称“太白星”,为除日、月之外全天最亮的星,最亮时达-4.4等。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所以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它与太阳的角距不大于48°,当位于太阳西方时为晨星,位于太阳东方时为昏星,古代的人为它们分别命名,称晨星为“启明”,称昏星为“长庚”。至今尚未发现金星有卫星。金星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其离心率仅0.007,轨道倾角为3.4°。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0.723天文单位,平均轨道速度约35公里/秒,公转周期224.7日。金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变化相当大,最近时仅4×107公里,此时视直径为61〃;最远时可达2.57×108公里,视直径仅10〃。金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也就是说,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周期为243日,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117个地球日。金星的大小、质量、密度与地球都很接近,其半径约6050公里,是地球赤道半径的95%;质量为4.87×1027克,是地球的81.5%;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95%。金星有一层非常浓密的大气,表面气压相当于地球的90倍,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占97%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氮、氩、一氧化碳、水蒸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金星大气中还存在着频繁的放电现象。由于有浓密的大气保护,金星表面较为平坦,环形山的数目很少,有一些不太高的山或山脉。金星表面不存在任何液态水,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金星没有磁场和辐射带,太阳风、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长趋直入,直达大气深处,在离表面附近的地方形成薄薄的电离层。
由于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可以让可见光和紫外线顺利通过,对于红外线却相当于不透明。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以穿过它们加热行星表面,行星向外辐射的热能(主要是红外线)却被吸收和阻挡,最终又返回到行星表面,这样,行星的表面温度会不断升高,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达到热平衡。金星大气非常浓厚,而且97%以上是二氧化碳,因此温室效应非常强烈,表面温度达480℃左右,而且基本上无地区、昼夜季节的差别。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一、自转和公转
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傅科摆试验),证明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一恒星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黄道与赤道交角(黄赤交角)为23°2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地球白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即岁差和章动、极移和黄赤交角变化。
二、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球形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纪。当时,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只是从球形最美的观念出发产生这一概念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中国唐朝时期,在一行的指导下,由南宫说率领的测量队在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进行了最早的弧度测量,算出了北极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当于南北地面距离相差约351里80步(唐朝的长度单位5尺=1步,300步=1里),从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径。这项工作比阿拉伯人的类似工作约早100年。在现代,除用大地测量方法外;还可用重力测量确定地球的均衡形状。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地球动力学测地方法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使得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测定精度大大提高。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中,地球赤道半径α为6378140米,地球扁率因子1/f为298.257。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扁球体,或者说,更象个梨状的旋转体。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个椭圆,据此可认为地球是个三轴椭球体。地球自转产主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形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公里。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状的不规则性。在大地测量学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在这个面上重力位各处相同,是个等位面。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产生潮汐现象,也使固体地球(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这就是所谓“固体潮”。
三、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地球的质量为5.976×l027克,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的。地球质量的确定提供了测定其他天体质量的依据。从地球的质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地球上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随高度递增而减小,也随纬度而变化。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978.伽(厘米/秒2),两极处为983.2伽。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这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重力异常同地质构造和矿床有关。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变化,最大的可达十分之几毫伽。
四、构造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磁层和大气圈阻挡着来自空间的紫外线、X射线、高能粒子和众多的流星对地面的直接轰击。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湖泊、江河只占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层,叫做水圈,从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亿年。地球的表层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地面崎岖不平,低洼部分被水淹没成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陆地则有平原、高山。地球固体表面总垂直起伏约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玛峰顶(据中国登山队1975年测定,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13米)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11公里)之间的高差,它超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象陆地一样不平坦,也不平静。洋底岩石年龄要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小于二十几亿年。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虽有少量的环形山,但难以找到类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样多的环形山,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气)和内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断风化、侵蚀和瓦解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地壳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近十多年来,愈来愈多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部不仅有垂直运动,而且还有更大的水平运动,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也是变化着的。1912年伟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此后,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地球早先存在两块古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但在很长时期里许多科学家拒绝承认大陆漂移假说,因为当时人们很难相信有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陆块撕开,使各碎块分别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扩张假说,认为全球大地构造是洋底不断扩张的直接结果。正是由于洋底扩张假说和板块运动理论的发展,又使大陆漂移学说重新受到重视。
地球最上层约几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强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几百公里厚的一层是软流层,强度较小,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这一层的物质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上。在地球内部能量(原始热量和发射性热)释放时,地内温度和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幔物质的对流运动。地幔对流物质沿着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两侧方向运动,不断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断向外扩张,当它们接近大陆边缘时,在地幔对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陆地壳下面,致使岩石圈发生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这种对流作用可使整个洋底在三亿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动构造带所割裂,分成几个不连续的单元,称为大陆板块。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海底的扩张导致大陆板块发生运动。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尔卑斯山经过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后到喜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的地方,两个板块的岩石同时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渊,此外,板块的运动还造成了火山和地震。关于板块运动的理论,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同时也存在许多有争论的问题。
五、起源和演化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是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异开始,地球外部较重的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气逃逸殆尽。伴随着物质的重新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上升到地表成为第二代大气,后来,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大气。另一方面,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气态水经过凝结、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约在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然后逐步进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直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火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第四。中国古代称荧惑。火星外观呈火红色,亮度变化明显,视星等在+1.5等到-2.9等之间。卫星两颗,由霍耳在1877年火星大冲时发现。火星公转轨道椭圆形,轨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1.9°,轨道半长径约为1.524天文单位,轨道离心率为0.093。由于离心率较大,火星的近日距和远日距相差4200万公里,因此火星冲日时与地球的距离有较大的变化。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6.980日,平均轨道速度为24.13公里/秒。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2.6秒,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为23°59′(比地球稍大),因此火星上也有明显的四季变化。火星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53%,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6.42×1026克,为地球的10.8%,平均密度为3.96克/厘米3,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38%。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稀薄得多,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氮(3%)、氩(1-2%),水汽和氧的含量极少。火星表面大气压为7.5毫巴,相当于地球上30-40公里高空的大气压。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小规模的尘暴经常出现。每个火星年还会发生一次席卷全球的大尘暴。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被红色的硅酸盐、赤铁矿等铁的氧化物及其他金属化合物覆盖,因而显出明亮的橙红色。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昼夜温差常超过100℃。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为20℃左右,两极地区的最低温度可达-139℃。火星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火山和峡谷。北半球主要为巨大的火山溶岩平原和一些死火山;南半球到处崎岖不平,环形山星罗棋布。火星上不存在液态水,但有几千条干涸的河床,最长的约1500公里,宽60公里,这说明以前火星上可能有过大量的液态水。火星两极地区被白色极冠覆盖。极冠是火星表面最显著的标志,它的大小随季节变化,处于夏天的半球极冠的范围不大,而处于冬天的半球极冠可延伸到纬度60 °处。极冠由冰和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组成,温度在-70℃到-139℃之间,由于二氧化碳随温度的变化不断的气化和凝结,使得极冠的大小不断变化。极冠中大约保存有大气中20%的二氧化碳,水的含量比大气中多得多,如果极冠中的冰全部融化成液态水,可以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米厚的水层。极冠于17世纪由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现。火星在许多方面都与地球相近,有被大气包围着的固体表面,有四季的交和季节的变化,它的极冠夏天缩小,冬天扩大,像是冰雪的消融和冻结,火星表面的颜色也随季节发生变化,像是植物的生长和凋零,19世纪末,观测到火星上面有“运河”。因此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甚至是否有象人一样的高级生命成了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火星探测器发回的资料证明所谓“火星运河”是人眼的错觉造成的,它们实际并不存在。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的变化是一种纯粹的气象现象,火星表面是一个极为荒凉的世界,没有液态水,大气极为稀薄,而且十分寒冷,是不适于生命存在的。1976年,“海盗”1号、2号探测器在事先选定的火星上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区软着陆,采集了土样,土样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但无法确定这种变化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引起的,还是土壤中某种化学过程的结果。因此,现在还不能完全排除火星上存在低级生物的可能性。

木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中国古代就认识到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而把周天分成十二份,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用木星所在的星次可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是天空中的第三亮星,最亮时达-2.4等,只有金星和冲日时的火星比它亮。木星有众多的卫星,截止到1990年,已发现16颗。1979年,行星际探测器“旅行者”1号还发现木星有一个很暗的光环。木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径为5.205天文单位,离心率为0.048,它在近日点同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近约0.5天文单位。木星的轨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很小,只有1.3°。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平均轨道速度为13.06公里/秒。木星是太阳系内自转最快的行星,赤道上自转周期仅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稍慢。由于高速自转,使得它的扁率相当大,达0.0648。木星的自转轴几乎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道的,二者的交角达86°55′。木星的赤道半径为71400公里,是地球的11.2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1.9×1030克,比地球的质量大300多倍,是其他八大行星总质量的2.5倍,平均密度只有1.33克/厘米3,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27.07米/秒2,两极为23.22米/秒2。木星有着浓密的大气,主要成份是氢和氦,还含有少量的氨、甲烷和水。用望远镜观测木星,可以看到大气中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的云带,云带的形状随时间不断变化。这表明木星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运动。木星表面的温度很低,根据理论计算,它表面的有效温度应为105K,但地面观测和行星际探测器测得的结果均高于理论值,对木星的红外观测也表明,木星辐射的热能为它接收到的太阳热能的两倍,这说明木星内部存在着热源。木星还有着比地球更大更强的磁层和辐射带。木星磁层比地球磁层大100倍。它可分为三个区域。内区(离木星表面20个木星半径的范围内)具有与地球辐射带相近的强辐射带;中介区(从20个木星半径到100个木星半径)的磁力线被离心力歪曲。内区和中介区都按约10小时的自转周期转动。外区(60-90个木星半径范围内)的磁场很弱,到磁层边界处已趋于零。除很靠近木星表面的部分外,木星的磁场是偶极场,但场的方向与地磁场相反,即地球上指北的罗盘到木星上变为指南。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间的交角为10.8°。离木星3个木星半径以内的磁场是4极或8极的,场强为3-11×10-4特斯拉。木星表面大红斑,位于赤道南侧,长达2万多公里,宽约1.1万公里,略呈蛋形。发现于1660年,300多年来尽管它的颜色和亮度不断变化,但形状和大小几乎没有变,大红斑沿逆时针方向绕中心转动,而且在经度方向上有漂移运动,因而肯定不是固体的表面特征。现在认为它很可能是一个大旋涡,或者说它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旋涡或气流中含有红磷化合物,大红斑的颜色可能是因此产生的。至于大红斑能长期存在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土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中国古代称填星或镇星。1871年发现天王星之前,土星一直被认为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土星有较多的卫星,截止1990年已发现了23颗,它还有易见的光环。土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离心率为0.055的椭圆,轨道半长径为9.576天文单位,即约为14亿公里,它同太阳的距离在近日点时和在远日点时相差约1天文单位。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2.5°。公转周期为10759.2天,即约29.5年。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9.64公里,自转很快,自转角速度随纬度变化,赤道上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纬度60°处为10小时40分,高速的自转使土星呈明显的扁球形,极半径只有赤道半径的91.2%,土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为26°44′。土星的赤道半径为60000公里,是地球的9.41倍,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为5.688×1029克,是地球的95.18倍。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居第二位。平均密度只有0.70克/厘米3,比水还低。由于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相近。土星的大气以氢、氦为主,并含有甲烷和其他气体。大气中飘浮着由稠密的氨晶体组成的云,有彩色的亮带和暗纹,但比木星大气中的云带规则。土星表面温度约为-140℃,云顶温度为-170℃。行星探测器“先驱者”11号发现土星上有一个由电离氢构成的电离层,电离层温度约为977℃。土星也有磁?br>参考资料:《神秘的宇宙》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Gas Giant)。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行 星 的 形 成

类 地 行 星 是 经 由 碰 撞 聚 集 固 态 的 物 质 颗 粒 成 为 微 小 行 星 , 再 聚 集 微 小 行 星 形 成 的 (类 地 行 星 形 成 示 意 图)。

类 木 行 星 以 水 冰 相 互 吸 附 为 起 点 , 质 量 够 大 后 , 进 一 步 吸 附 氢 、 甲 烷 , 形 成 气 体 行 星

类 地 行 星 与 类 木 行 星

太 阳 系 的 行 星 大 致 可 分 为 两 大 类 :

类 地 行 星

成 员 包 括 有 水 星 、 金 星 、 地 球 、 火 星 。

是 小 而 密 的 岩 石 世 界 , 具 有 较 稀 少 的 大 气 。

内 部 结 构 : 中 心 有 金 属 核 心 , 外 为 石 质 的 地 壳 所 包 围 , 表 面 有 相 当 多 的 坑 洞 , 平 均 密 度 约 为 3-5 g/cm3 。

类 木 行 星

成 员 包 括 有 木 星 、 土 星 、 天 王 星 、 海 王 星 。

是 体 积 大 、 质 量 大 、 但 是 密 度 小 的 气 体 世 界 , 具 有 浓 密 的 大 气 。 平 均 密 度 约 ≤ 1.75 g/cm3, 土 星 的 密 度 约 为 0.7 g/cm3, 木 星 质 量 约 为 地 球 的 318 倍 。

结 构 : 由 内 而 外 , 中 心 有 岩 石 核 心 、 液 态 金 属 氢 、 液 态 分 子 氢 、 充 满 气 体 的 大 气 层 ,表 面 有 漩 涡 状 的 云 层 。 另 有 行 星 环 及 为 数 众 多 的 卫 星 环 绕 著太 阳 系 的 九 大 行 星 , 以 太 阳 为 中 心 依 序 为 :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 球(Earth) 、 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冥王星(Pluto)。 图 中 各 行 星 的 大 小 代 表 其 真 实 的 相 对 大 小 。 九 大 行 星 的 顺 序 常 易 混 淆 , 下 列 的 记 忆 法 或 许 有 帮 助

到底谁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

从1999年2月11日开始,冥王星终於变成太阳系中名符其实的最远的行星。根据JPL天文学家们的计算,从国际标准时(UT)9:08a.m.(中原标准时间17:08)开始的228年内,冥王星都会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1930年2月18日,Clyde Tombaugh研究Lowell天文台望远镜所拍摄的天空照片时发现了冥王星。冥王星绕日周期为248年,轨道倾角约为17度,轨道偏心率约为0.2480。它主要是由岩石和冰所组成,有四季的变化。冥王星只有一颗卫星,名为查龙(Charon),在1978年才发现它的存在。由於冥王星轨道倾角及偏心率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也就是说,冥王星近日点附近的轨道,有部份会落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见附图),所以从1979年2月7日开始到1999年2月11日为止的20年间,冥王星至太阳的距离比海王星还近。

这样看来,2月11日时,冥王星会不会和海王星发生碰撞呢?答案是:不会!为什麼呢?冥王星和海王星若要相撞,则两者必须同时到达它们的轨道交点。冥王星和海王星的会合周期大约是497年,即冥王星每绕日二周,海王星已绕日三周。所以每当冥王星经过轨道交点的时候,海王星总会绕到别的地方,发生碰撞的机会微乎其微。此外,冥王星相对於黄道面的轨道倾角比其他行星都大很多,也是不会发生碰撞的原因之一。

冥王星的直径大约是2300公里左右,在所有行星中,它比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小很多,甚至比月球还小;它的性质跟巨大且为气态的类木行星(木、土、天王、海王)不一样;轨道倾角及偏心率也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所以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应不属於「行星」一族,而应是归类於「库伯带(Kuiper Belt)」的成员。库伯带位於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外的区域,带中的天体都比冥王星小很多,而且大多是由冰所组成,可能是太阳系演化早期的残片。不过,冥王星的外形是成圆球形,与这些库伯带天体多为不规则状又有些许的不同;而且冥王星很规律地绕日旋转,所以,在经过众多争议之后,它仍被归为「行星」族。

所以我们对冥王星的认识非常有限。美国太空总署(NASA)下所属的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目前正在进行一个称为「冥王星w伯带(Pluto-Kuiper Express)」的计画,预计在公元2004年发射太空船,大约再10年之后,太空船就会飞掠冥王星和查龙,并探测库伯带中的天体。

冥王星(Pluto)和海王星(Neptune)的绕日(Sun)轨道图。

水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

直径 4,878 km

质量 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转 87.97 地球天

自转 58.65 地球天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於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水星非常小(九大行星中 仅有冥王星比它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於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 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当黑夜降临时,由於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金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

直径 12,103.6 km

质量 4.869e24 kg

密度 5.24 gm/cm

重力 0.903 G

公转 224.7 地球天

自转 243 地球天

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在古代的西方世界,金星代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金星比地球稍微小一点,内部构造或许也类似。金星是除了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温室效应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厚的云层内含有硫酸的小滴,并由风以每小时接近360公 里的速度吹向行星各处。虽然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自转一周,但高速的风只需4个地球日就把云吹得环绕行星一圈。高温、酸云和极高的大气压力,(大约是地球表面的90倍),显示金星的环境恶劣。

地球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9,600,000 km (1.00 AU)

直径 12,756.3 km

质量 5.976e24 kg

密度 5.52 gm/cm

重力 1 G(9.8 m/s2)

公转 365.26 地球天

自转 1 地球天

美丽的地球,生命的奇迹,是宇宙的巧合或是上帝的杰作?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有一卫星称为月亮,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及距离太阳位置的适当,是生命起源的重要条件。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也是直径最大和比重最大的岩石行星,同时也是唯一 己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内部的岩石和金属显示它是一颗典型的板块组成,由於板块推挤,因此交界处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等活动。地球的大气层和同一张保护层,它能阻挡来自太阳有害人体的辐射,并防止流星撞击行星表面,除此之外,还能积存足 够的热,防止气温急遽下降。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为水所包围,其他行星的表面都未发现这类液态形式的水。地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它大得足以把这两个天体视为一个双行星系统。

火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27,940,000 km (1.52 AU)

直径 6,794 km

质量 6.4219e23 kg

密度 3.94 gm/cm

重力 0.38 G

公转 686.98 地球天

自转 1.026 地球天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个行星,在晴朗的夜空裏,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万人的视线。十万年前有一颗来自火星的岩石坠落於地球的极区,冰封。人们在此陨石裏发现了,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化石,这化石是三十亿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科学家正积极的研究,并探测这颗表面充满神密河道及火山的星球,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吗?

生命如何形成

火星即常所说的红色行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三小的行星直径约为地求的二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表面的重力约地球的三分之一强。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层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少量的云层和晨雾。因为大气层很薄,在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火星赤道附近温度白天可达到27C,在夜晚可降至零下111C。

火星的北半球有许多由凝固的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大平原,南半球有许多环形山与大的撞击盆地,另外还有几个大的、己熄灭的火山,例如奥林帕斯山,宽600公里,还有许多峡谷和分岔的河床。峡谷是 地壳移动所 造成的而河床一般认为是己乾涸的河流形成的。在火星上高纬度的地方,冬天时由於温度太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冻结,而在五十公里高的地方形成云,到了春天便消失。夏天时由於日照强烈,地面温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气 因受热而产生强劲的上什气流。这个股气流会将地面的灰尘往上卷,在空中吸收阳光的热而进一步提高大气的温度,使上升的速度增快,因此火星上常可看到大规模的暴石砂。

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奥林柏斯山,高出地面24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高山3倍,同时也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木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778,330,000 km (5.20 AU)

直径 142,984 km (equatorial)

质量 1.900e27 kg

密度 1.31 gm/cm

重力 2.34 G

公转 11.86 地球年

自转 0.414 地球天

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位於火星於土星之间,用一般的天文望远镜(60mm 72倍)即可看到它表面的条纹及四颗明亮的卫星,是全天第二亮的行星仅次於金星,木星的亮度最高可超过 -2。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也是四大气体行星中的第一个 。它是最大且重的行星,直径有地球的11倍,质量是其他八个行星总和的2.5倍。木星可能有个小的石质核心 ,四周是由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所构成的内地函。内土诡函的外面是由液愈氢和氦所构成的 外地函,它们融合成气态的大气层。木星的快速自转使大气层中的云形成带状与区层 稳定的乱流形成白与红斑等特别的云,这两种都是巨大的风暴。最有名的云是一个称为大红斑的风暴,它由一个比地球宽三倍, 升起於高云之上约七公里的旋涡圆 柱状云所构成。

木星有一个薄、暗的主环,里面有个由朝向行星延伸的微粒所形成稀薄光环。目前己知有16个卫星。四个最大的卫星(称为伽利略木卫)是甘尼八德、卡利斯、埃欧和 欧罗巴。甘尼八德与卡利斯多表面有许多坑洞,或许还有冰。欧罗巴表面表滑, 并覆著冰,或许还有水。埃欧表面有许多发亮的红色、橘色和黄色的斑点。这些颜色来自於活火山的硫磺物质,由喷出表面高达数百公里的绒毛状熔岩所造成的。

木星上的大红斑

大红班就像是个已经狂袭300多年的巨大暴风。

这个巨大的椭圆形涡状云层横跨25000公里,是地球的两倍大,比其他的云层高出约40公里。顶层的云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每6天一圈。科学家相信,它之所以显现出砖红的色泽,是因为含有磷化物质的关系。

土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29,400,000 km (9.54 AU)

直径 120,536 km (equatorial)

质量 5.688e26 kg

密度 0.69 gm/cm

重力 1.16G

公转 29.46 地球年

自转 0.436 地球天

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也是体积第二大的行星,有著美丽的环,在地球以一般的望远镜即可看见,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是气体,故自转都相当快。土星的环主要是由冰及尘粒构成,据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某卫星受不了土星强大的吸引力而解体成碎片。

土星的环平面与土星公转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当土星公转至某一位置时,土星的环平面刚好与我们的视线平行,我们在地球上便无法看到此一土星环,因为土星环实在太薄了,我们无法从侧面看到,另外,当土星环与阳光平行时,因环平面没有受光,故我们也无法看到。

土星是从太阳算起的第六颗行星,也是一个几乎和木星一样大的气体巨星,赤道直径约 120500公里。土星可能有一个岩石与冰构成的小核心,周围是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构成的内地函。在内地函的外面是是由液态氢构成的外地函、融合成为气态的大气层。

土星的云层形成带状与区层,颇似木星,但由於外层的云薄而显得较模糊。风暴和漩涡发生在云中,看起来为呈红或白色椭圆。

土星有一个极薄但却很宽的环状系统,虽然厚不到一公里,却从行星表面朝外延伸约420000公里。主环包括数千条狭窄的细环, 由小微粒和大到数公尺宽的冰块所构成。土星己有18颗卫星,其中有些在光环内运行, 这会施加重力,影响到环的形状。有趣的是,卫星中的7颗为共内轨道,与别的卫星分享同一个轨道。天文学家相信这些共用轨道的卫星为来自同一,但后来碎裂的卫星。

天王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870,990,000 km (19.218 AU)

直径 51,118 km (equatorial)

质量 8.686e25 kg

密度 1.28 gm/cm

重力 1.15G

公转 84.81 地球年

自转 0.72 地球天

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在太空船未到以前,人类并不知道它也有如土星一样美丽的环,天王星是人类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最远的一颗行星,但,如果你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的话,是很难在众星裏寻到的天王星(Uranus)的最大特徵是自转的倾斜度很大。一般行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面都很接近垂共直,唯独天王星的自转轴成九十八度的倾斜,几乎是横躺著运行。因此, 太阳有时整天都照在北极上,而这时的南半球就全天黑暗。天王星表面发出带有白色的蓝绿光彩,因此推测它的大气可能含有很多甲烷。而天王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倍,质量约十四倍,但密度却不及地球的四分之一,这是因为天王星与其他木星型行一样,它们都是以氢、氦等气体为主要成分形成的。

九条细环天王星的赤道上空也有九条环,这九条环合起来的宽度约十万公里,大约为土星环三分之一宽。天王星的环之构造及成分与土星及木星的环大不相同,土星环是由几千条环夹著很狭窄的空隙形成的,而天王星的九条环却彼此都隔得很远。九条环中内侧的八条宽约十几公里,最外侧的一条则宽达一百公里以上。

海王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4,504,000,000 km (30.06 AU)

直径 49,528 km (equatorial)

质量 1.0247e26 kg

海王星是太阳系第八颗行星,有八颗卫星,海王星表面主要也是气体组成,也有类似木星表面的大红斑风暴云,我们称之为大黑斑,这个大风暴约是木星大红斑的一半,但也容得下整个地球。海王星亦有如土星的环,只是此环比天王星更细小 。

由冰粒形成的木星环及土星环看起来非常明亮,但天王星竹环是由碳粒石或岩石粒形成的,所以非常暗淡海王星和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两颗行星,平均距离分别为45亿公里和59亿公里。海王星是一个巨大的气体行星,有小的石质核心,周围由液态与气态的混合体所组成。大气层内的云有显著的特微,其中最明显的是大黑斑,如地球般宽,还有小黑斑与速克达。大、小黑斑都是巨大的风暴,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吹遍整个行星。速克达是范围很广的卷云。海王星有四个稀薄的环和8颗卫星。崔顿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星体, 温度在摄氏零下235度。有别於太阳系中大部分的卫星,崔顿是以海王星自转的反方向来绕其母行星运行。

海王星的四个又窄且暗细环,这环被造成原因是由微小的陨石猛烈的撞击海王星的卫星所造成灰尘微粒而形成。

冥王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5,913,520,000 km (39.5 AU)

直径 2340 km

质量 1.32e22 kg

密度 2.03 gm/cm

重力 ?

公转 247.7 地球年

自转 6.39 地球天

冥王星是太阳系第九颗行星,也是最后一颗行星,冥王星实在太远太小了,比我们的月亮还小,比月亮还远一万三千多倍远,以致於用再好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无法很清楚的看清它的表面,除非太空船能接近,否则无法解开冥王星之谜,目前仅知冥王星有一个卫星,而冥王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行星,则是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事,仅有间接证据显示,我们这个太阳系似乎还第十颗行星,不过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海王星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行星存在,在海王星之外可能是为数不少的小星体,称之为库伯带天体,冥王星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冥王星(Pluto)在平时是距离太阳最远也最小的行星,但因为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在它248年的公转期间内,有20年会叉入海王星轨道的内侧;但冥王星的公转面与黄道面呈十七度的倾斜,因此不会有相撞的可能。冥王星是 如此的小又远,我们对它所知也就有 限。它是一个石质行星,表面可能盖冰和冰冻的甲烷。

资料提供:陈君强

恒星 九大行星 卫星 陨石 星座 黑洞
离太阳从近到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九大行星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第九颗行星,也是最后一颗行星,但是由于冥王星实在太远太小了,比我们的月亮还小,比月亮还远一万三千多倍远,以致於用再好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无法观看清楚。所以,在2006年8月,被踢出九大行星,改名为“矮行星”。

今年八月有哪些特殊的天文现象?

我来回答你!
8月7日 灶神星冲日
灶神星是人类发现的第四颗小行星,也是体积仅次于谷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1807年3月29日发现它时,将其取名为Vesta,Vesta是古罗马神话中负责寺庙和家庭厨房的火种不灭之神。灶神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不过2.2亿千米,因此虽然个头不大,但平日里它的亮度在7等上下,而冲日时可达5.7等。虽说亮度高于观测条件较好时人眼的极限星等,但我们若想在繁星中找到它,还是需要望远镜的帮助。2021年8月7日灶神星冲日时,正位于摩揭座天区内。

8月13日 英仙座流星雨极大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大且稳定,既有科研意义,又极具欣赏价值,天文学家和普通爱好者都对它皆情有独。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几乎覆盖了学生的整个暑假,这也让更多的学生爱好者有时间参与到观测活动之中。

流星雨通常与彗星有关,在距离太阳较近时,彗星会受到其巨大引力和辐射的影响,喷发出大量的尘埃物质,其中一部分尘埃物质会遗留在轨道附近,形成一个柱状的尘埃带。当地球绕太阳公转,穿过尘埃带时,就会有流星雨出现。为我们带来这个流星雨的彗星,就被称为母彗星,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为109P/Swift-Tuttle彗星。如果地球穿过的恰好是尘埃较为密集的区域,流星雨的流量就会比较大。我们通常采用假设极大时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天顶,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目,来表示流星雨流量的大小,简称ZHR。英仙座流星雨的ZHR在120左右,近两年还出现过到达150以上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流量最大的流星雨之一。

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可能出现在北京时间8月13日14时,由于还是白天,我国无法在这一时段进行观测。不过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持续时间较长,且有可能出现多个流量的高峰。我国的爱好者应在13日晚至14日黎明对它进行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英仙座、鹿豹座和仙后座天区之间,赤纬为40°,因此对于北纬50°地区来说,辐射点上中天时就会接近天项,这时可能观测到的流星数也最接近理论值。但在8月中旬,辐射点上中天之前,天就已经亮了。所以该流星雨最佳的时机是在后半夜天文晨光始之前。然而今年这个极大的日期正值农历十四,满月将带来严重的光害,会使流星雨的观测效果打上一定的折扣。受月光影响最大的是照相观测,如果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一些较暗的流星就会被淹没在背景天光里。目视观测的影响相对较小,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进行尝试。

英仙座流星雨的群内流星速度较快,为59千米/秒,且呈现蓝绿色,亮流星较多,易与其他群的流星相区分。

8月16日 45P/Hon-da-Mrkos-Pajdusakova 彗星过近地点
彗星45P/Hon-da-Mrkos-Pajdusakova绕日公转周期为5.25年,是今年回归的较亮彗星之一。9月28日,彗星将经过近日点。而8月16日通过近地点时,它距离我们只有0.06个天文单位,约为900万千米。虽然这段时间它的亮度预计可达7等以上,但赤纬较低,南半球观测条件尚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将无法进行观测。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等到9月中旬以后,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出前的东方低空中观测到它了。届时随着它逐渐靠近太阳,亮度也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8月23日 海王星冲日

太阳系八颗经典行星中,最后一颗被人类发现的海王星,将于8月23日冲日。由于距离地球约44亿千米之遥,冲日时的海王星视面也会很小,并且十分暗弱,与平日不会有什么区别。因此,用精彩或者壮观这类词汇来形容海王星冲日天象显然并不合适。

今年冲日时的海王星亮度约为7.8等,位于宝瓶座天区内,想要找到它仍需使用望远镜。当然,如果你想观测到它的视圆面,或者是拍到它漂亮的深蓝色,则需要使用较大口径的望远镜了。

谷神星,灶神星,婚神星,智神星冲日时最有可能被肉眼看到的是

谷神星。。

谷神星的资料

我想知道关于谷神星的资料,请帮忙找找。
谷神星(1 Ceres)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公里,是小行星带中最大最重的天体。

(发现):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提丢斯的中学数学教师,把下面的数列:

3,6,12,24,48,96,192……的前面加上0,即:

0,3,6,12,24,48,96,192……然后再把每个数字都加上4,就得到了下面的数列:

4,7,10,16,28,52,100,196……再把每个数都除以10,最后得到:

0.4,0.7,1,1.6,2.8,5.2,10,19.6……

令提丢斯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²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2089.htm
回答者:冰之虹 - 魔法学徒 一级 9-4 18:05

谷神星
谷神星(1 Ceres)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公里,是小行星带中最大最重的天体。

(发现):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提丢斯的中学数学教师,把下面的数列:

3,6,12,24,48,96,192……的前面加上0,即:

0,3,6,12,24,48,96,192……然后再把每个数字都加上4,就得到了下面的数列:

4,7,10,16,28,52,100,196……再把每个数都除以10,最后得到:

0.4,0.7,1,1.6,2.8,5.2,10,19.6……

令提丢斯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²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回答者:wjblast2004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9-4 18:05

请看以下网页: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089.htm
回答者:mycb - 秀才 二级 9-4 18:07

(发现):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提丢斯的中学数学教师,把下面的数列:

3,6,12,24,48,96,192……的前面加上0,即:

0,3,6,12,24,48,96,192……然后再把每个数字都加上4,就得到了下面的数列:

4,7,10,16,28,52,100,196……再把每个数都除以10,最后得到:

0.4,0.7,1,1.6,2.8,5.2,10,19.6……

令提丢斯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²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谷神星(1 Ceres)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公里,是小行星带中最大最重的天体。

(发现):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提丢斯的中学数学教师,把下面的数列:

3,6,12,24,48,96,192……的前面加上0,即:

0,3,6,12,24,48,96,192……然后再把每个数字都加上4,就得到了下面的数列:

4,7,10,16,28,52,100,196……再把每个数都除以10,最后得到:

0.4,0.7,1,1.6,2.8,5.2,10,19.6……

令提丢斯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²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谷神星简介 文 / 谷神星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图片请参见:http://tech.163.com/06/0824/14/2PA0VTGD00091537.html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²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089.htm
谷神星(1 Ceres)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公里,是小行星带中最大最重的天体。

(发现):

1766年,德国有一位名叫提丢斯的中学数学教师,把下面的数列:

3,6,12,24,48,96,192……的前面加上0,即:

0,3,6,12,24,48,96,192……然后再把每个数字都加上4,就得到了下面的数列:

4,7,10,16,28,52,100,196……再把每个数都除以10,最后得到:

0.4,0.7,1,1.6,2.8,5.2,10,19.6……

令提丢斯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比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定为1个单位)有着一定的联系。

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丢斯的这一发现,这串数从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即:

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为土星就是距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国人赫歇尔在接近19.6的位置上(即数列中的第八项)发现了天王星,从此,人们就对这一定则深信不疑了。根据这一定则,在数列的第五项即2.8的位置上也应该对应一颗行星,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于是,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便以极大的热情,踏上了寻找这颗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还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星空。突然,他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的位置上。可是,当皮亚齐再想进一步观察这颗小行星时,他却病倒了。等到他恢复健康,再想寻找这颗小行星时,它却不知去向了。皮亚齐没有放弃这一偶然的机会,他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的那颗行星,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

天文学家对皮亚齐的这一发现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皮亚齐是正确的;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慧星,不然的话,为什么它只露了一面就不见了呢?

几个月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也没见分晓。可是,这场争论却引起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找到它呢?许多天文学家对高斯的这一提法不以为然。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难道高斯还能把它算出来吗?朋友们也劝他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才智浪费在这一毫无希望的问题上。

年轻的高斯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文学是离不开数学的。如果没有雄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天文学家的。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开普勒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数学才能,才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也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高斯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太麻烦。高斯决心去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高斯经过艰苦的运算,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创立了一种崭新的行星轨道计算理论。他根据皮亚齐的观测资料,利用这种方法,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形状,并指出它将于何时出现在哪一片天空里。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高斯预言的时间里,用望远镜对准了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谷神星出现了!

高斯的计算方法成功了。高斯从笔尖上寻找到的这颗行星,在隐藏了整整一年后,却又成为人类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礼物向人们显示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在发现小行星之前,皮亚齐原是找寻Francis Wollaston的恒星列表中所记载的Mayer 87星,但他在表中所述的位置找不到该星。及后他找到一颗会移动的星,最初他认为这是颗彗星。

皮亚齐持续观测至2月11日,但他的发现却未受注意,之后该小行星已公转至太阳背面而无法观测。及后德国数学家高斯凭著皮亚齐的三次观测结果去估计其轨道,并于翌年由Franz Xaver, Baron von Zach和奥伯斯成功寻回该天体。另一位天文学家波得认为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位置理应有行星,而谷神星正是该颗他认为的未知行星,但它的体积比起其他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歇尔后来把这类天体称为“小行星”(asteroid)。

特征:

谷神星是迄今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但随着凯柏带及其天体的发现,比谷神星大的天体也随之被找到,包括(28978)小行星(Ixion)、(50000)夸奥尔星(Quaoar)、(90482)小行星(Orcus)以及最近发现的2003 UB313等,而新发现的最远天体(90377)塞德娜星(Sedna)也可能比谷神星大,它可能来自奥特云内层。冥王星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凯柏带天体。

2003年底及2004年初,哈勃太空望远镜首度摄得谷神星的外貌,发现它相当接近球形,而且表面具有不同的反照率,相信拥有复杂的地形,有天文学家甚至推测谷神星的具有冰质的幔及金属的核心。

2006年6月,美国太空总署将发射Dawn探测器前往谷神星,预计于2021年8月到达。

物理资料

直径 959.2×932.6 km

质量 9.445×1020 千克

密度 2.05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0.26 米/秒

逃逸速度 0.51 km/s

自转周期 0.3781天

光谱分类 G型小行星

绝对星等 3.34

反照率 0.113

表面平均温度 ~230 K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随后观察中断了,直到180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用高斯的轨道计算法才又发现了它。谷神星每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直径约1000公里。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评论(0)┆ 引用┆
谷神星简介 文 / 谷神星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丝
  象征:收获
  季节:秋天
  心理层面: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被视为母亲的象征
  占星意义:用来判断母性倾向的特征
  
  在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是得墨忒耳(Demeter)。而在罗马神话中,色列斯(Ceres)是主管农业和丰收的女神,象征着养育人类文明的肥沃的土壤,她被作为滋养众生的母亲来被人们祭拜。在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色列斯的女儿珀尔塞福涅突然被冥神普路托绑架。闻此噩耗,色列斯万分悲痛,无心本职之工作,于是世间万千植物,皆慢慢枯萎。直到她的女儿返回,她才恢复过来。于是一瞬间,世间的种子开始发芽,鲜花开始盛开,农田里又布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色列丝女神在神话中谷神是农业之神,其养活万物,被视为母亲的象征,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个关于母亲(性)的指标。代表了怀孕,食物,家庭,祖国,劳动与工作及养育。
  谷神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叫谷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直径约933公里,等于月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月球的1/50,又被称为1号小行星。初发现时被列为八大行星之一。
  据统计,太阳系中约有50万颗小行星和九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目前已登记在册的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最早发现的四大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中,谷神星是最大的一颗,通常被称作『伟大的母亲』。这种称呼,就是来自那些遥远的罗马神话。
  每年5月11日前后,将会发生谷神星冲日,届时,谷神星、地球与太阳将呈一条直线,地球位于两者之间,谷神星的亮度会达到最高值。此后十多天时间里,天文爱好者通过双筒野外望远镜即可看到其倩影。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长期以来,谷神星一直被看作构成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几万颗小行星之一。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有趣的事,很多国际上的环保主题网站,都采用谷神星的标志来表示自己环保的决心。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本文标题: 灶神星 8 月 23 日冲日,冲日期间亮度可达 5.6 等,透露了哪些信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54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代文人会怎么形容现代欧洲社会的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