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夏侯玄

发布时间: 2022-08-19 13:00: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历史上的魏国四聪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魏国四聪分别是指:夏侯玄,邓飓,诸葛诞,田畴。他们四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都有谋略和...

如何评价夏侯玄

历史上的魏国四聪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魏国四聪分别是指:夏侯玄,邓飓,诸葛诞,田畴。他们四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都有谋略和胆识。但他们的结局令人诧异,除田畴之外,其他人下场都比较惨淡。

一、夏侯玄之死

夏侯玄自小博学多才,他精通玄学,是魏晋时期玄学的开创者,也是早期玄学的领袖,因其才华横溢,所以被称之为“四聪之一”,他在政治上的造诣极深,提出了“更改制服”,“除重官”,“审官择人”等政策,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大约在嘉平期间,在中书令李丰与光禄大夫张辑密谋杀害司马师的事件中 ,夏侯玄被任命为大将军,后来司马氏得知他们秘密后,便约李丰相见,而在李丰到来之前,他已经埋下了埋伏,果然不出所料,李丰去了之后就被杀掉了,而夏侯玄被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在面临严刑拷打的过程中,他依旧面不改色,不过最终他还是被杀害掉了。

二、诸葛诞之死

诸葛诞与诸葛亮为同族,初期曾被任命为荥阳县令,而后在做尚书期间,为了测试船的性能,遭遇大风浪的袭击,不慎和同伴一起被风刮入河中,当有人来救援时,他命人先将其同伴救回,而自己却飘到了河岸,昏死了过去,后来被人救起。嘉平期间,太尉王凌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骑兵讨伐司马懿,这场战事称之为“东兴之战”,因此场战役失败,诸葛诞等武将都被降职。正元期间,在寿春战役期间,司马诞杀掉头领文钦与毌丘俭的使者,立下大功,又被重新任命为大将军,但后期因不满司马兄弟统治,内心极为惶恐,便私自养兵自保,最终被将军胡奋的士兵杀害。

三、邓飓之死

邓飓,字玄茂,东汉名将邓禹之后 ,但他并没有遗传先辈的优良传统,反而贪财好色。在明帝时期任命尚书,因浮华被罢官。在曹爽执政期间,曾出任颍川太守,担任大将军长史等要职,后来在陪同曹爽兄弟给明帝扫墓时,遇到司马懿兵变,被司马懿杀害。


四、田畴


田畴,字子泰,自幼研读各类书籍,善击剑,在当地名声响亮。当时刘虞为表达自己对汉献帝的忠诚,派田畴出使长安,但当时处于荒乱时代,盗匪横行且路途遥远,田畴等人便穿着便装出使,一去就是三年多。后来刘虞被杀,田畴很难过,便拒绝为公孙瓒效力。后来田畴辅佐曹操,得到了重用,但不幸的是英年早逝,享年四十六岁。

历史上的魏国四聪指的是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他们虽然都非常的有谋略,但是下场都非常的凄惨,都是被不同的人给迫害杀害了,夏侯玄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带被逮捕,最后被伤害;诸葛诞被将军胡奋的士兵杀害;邓飏遇到司马懿兵变,被司马懿伤害了。
指的这些人就是夏侯玄,诸葛诞,邓飏和田畴,4个人是魏国最聪明的人,而且给魏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就赐予了他们这样的称号。他们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获得了比较好的结局,有些人惨死了。
邓飓,田畴,诸葛诞,夏侯玄;邓飓在扫墓时被司马懿杀害,田畴英年早逝,诸葛诞被胡奋将军的士兵杀害,夏侯玄被司马氏杀害了。

曹爽传里的援致良才 举兹以论什么意思

援致良才意思是:招揽天下贤才,举兹以论意思是:从这些事情来看(或者来评价)。
这段话是说夏侯玄的。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霸的侄儿、司马师原配夏侯徽的兄弟。夏侯玄才华出众,号称“四聪”之一,尤其精通玄学。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密谋杀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为大将军,以张缉为骠骑将军。最终事败,被司马师杀死,并夷其三族。
陈寿评价说: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曹爽中外缱绻;荣位如斯,曾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举兹以论,焉能免之乎!
陈寿的评价大致意思是:夏侯玄天下名士,与曹爽交好,身居高位,却没有听说纠正曹爽的过错,也没有招纳天下良才。从这些情况来看,(失败被杀)怎能避免呢?
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曹爽中外缱绻;荣位如斯,曾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举兹以论,焉能免之乎

手握重的夏侯玄兵,为啥一定要投降司马懿呢?



曹睿死的时候,将幼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曹爽,希望他们可以辅佐曹芳安定曹魏江山。司马懿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则被任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这样一来,实际上的军权就归于曹爽之手。

夏侯玄是夏侯渊的后人,和曹爽是姑家之子的关系。在曹爽当政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这个任命也是有深意的。后来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诛杀曹爽并夷三族,而此时远在长安的夏侯玄,手握十万重兵,却为何也不战而降?以下依据相关资料,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司马懿如何夺权的。

司马懿后来被任命为太傅。我们从这些任命中,可以看到曹家对司马懿的疑忌。司马懿被剥夺了军权,被任命为华而不实的太傅。夏侯玄被曹爽任命为征西将军,也是对付司马懿的一个举措。司马懿久在雍凉,他的军事资本大多是在雍凉培养的。让夏侯玄坐镇雍凉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但是司马懿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隐忍不发。他甚至还积极为曹爽出谋划策,阻止曹爽的骆谷之役。但是曹爽在大权在握之后,渐渐丧失了谨慎,开始胡作非为。

司马懿退居幕后,为了麻痹曹爽,他假装得了重病不参与政事。对前来试探的曹爽的探子李胜,司马懿表演了一出诈病的喜剧。被司马懿的表演蒙蔽过去的李胜,回去后报告曹爽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因此曹爽不再防备司马懿。



谁知道到了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曹爽兄弟们都跟从魏帝去参谒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了政变。他让司马师兄弟招来了三千死士,控制了京师。举奏永宁太后,废除曹爽兄弟的官职。

在经过一番斗争后,曹爽兄弟向司马懿妥协放弃抵抗,交出军权,免去官职,以侯归第,企图自保。不久之后,司马懿自食其言,以曹爽兄弟意图谋反的罪名,把曹爽兄弟和他们的党羽全部杀死,并夷三族。



其次分析夏侯玄为何按兵不动。

在这场政变进行时,夏侯玄身为征西将军,他掌握着雍凉的兵权,可却毫无动作。后来,夏侯玄被征召回朝,司马师替代了他的职务。从此,关陇的军队落入司马家族之手。留下的夏侯霸见势不妙,投奔了蜀汉。而夏侯玄则不久后也被司马懿杀死。夏侯玄之所以没有动作,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 曹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这场政变的后果由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整个朝野对这场政变都不重视,大家都认为,这只不过是曹魏体制内部的一次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权力的重新洗牌而已,并不危及曹魏社稷的根本。



曹爽在大权在握之后,倒行逆施,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而他自己还不自知,很多人对他劝谏,他都不听从。虽然他对司马懿有猜忌之心,也采取了手段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力,可是,却对司马懿的行动一无所知。

在司马懿以退为进,诈病退隐是时候,被他的表演所蒙蔽,失去了警惕。在去拜谒高平陵时,竟然没有在京师留下主事的人员,被司马懿钻了空子。最后,还心存幻想,以为这只是一场权力斗争,以为放弃权力就可以保命,自动认输。

连曹爽都是这样认为,旁人更是如此了。由于曹爽的倒行逆施,丧失了人心,其他人也就冷眼旁观,不予以干涉。夏侯玄也是如此认为的,他就根本没有兵戎相见的想法。



二、 整个政变时间短,夏侯玄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

由于曹爽的软弱,造成了高平陵事变的快速解决。当时,史书记载:

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矫诏开平昌门,拔取剑戟,略将门候,南奔爽。宣王知,曰:“范画策,爽必不能用范计。”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

果然,曹爽兄弟没有听从桓范的计划,反而被司马懿派来的说客说动,主动放弃了抵抗。如果曹爽兄弟听从了桓范的建议,即便没有能够立刻镇压司马懿的政变,夏侯玄也可以以勤王的名义调动兵马去攻打司马懿。

可是,曹爽的很快认输,使得司马懿成为胜利者。而且,司马懿打着拥戴曹魏大义的名分,夏侯玄既没有时间起兵,也没有起兵的名义,所以只有袖手旁观了。



三、 部下不听从。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关陇军队一直是司马懿起家的资本。在对抗诸葛亮开始,司马懿就用心经营这支部队。他在这支部队里培养了许多的亲信部属。

夏侯玄虽然在名义上统帅这支部队,但是他却没有统帅这支军队的能力。史书记载:

(夏侯)玄代(蒋)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及景王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

我们可以看到,这支军队在内心只听从司马家的指挥,无论是蒋济还是夏侯玄,都不能让这支军队归心。只有司马师指挥,这支军队才能听命。



如果夏侯玄真的起兵,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曹爽兄弟背负罪名,他的手下又听从司马家的指挥,他如果起兵,很可能是给曹爽帮倒忙,给司马懿送去一支生力军。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无法起兵的。就算是夏侯霸,因为曹爽兄弟被杀,与郭淮不和,最后也只能单身逃亡蜀汉,连一兵一卒也没有能够带走。所以,由于上面的原因,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夏侯玄虽然手握重兵,也只能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了。

夏侯玄的历史评价

何晏: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
荀粲: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傅嘏: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
陈寿: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曹爽中外缱绻;荣位如斯,曾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举兹以论,焉能免之乎!
裴楷:①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②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
袁宏:渊哉泰初,宇量高雅。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全身由直,迹洿必伪。处死匪难,理存则易。万物波荡,孰任其累!六合徒广,空身靡寄。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世说新语》: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李翰:泰初日月,季野阳秋。
苏轼: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陈亮:夏侯太初处死生祸福之际而不动,名不虚得也,而遇非其时矣。
叶适:如玄之智,虽未必能存魏,然玄死而后魏卒亡,盖与其国相始终矣。
陈普:一日天诛正始余,百年曹马两丘墟。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余波及李丰。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
郝经:玄以重名高节,表仪一世。其言议规格,深见治体,蔼然有大臣之风。峣峣者易折,佼佼者易污,挺持正大,旷无单复,焉能出大盗之城府哉?观对许允之言,则以身死国,前定久矣,蹈白刃而不惧临,死生之际而不乱,生平所养至此乃见,壮哉乎!天下之至勇也。
王夫之:何晏、夏侯玄、李丰之死,皆司马氏欲篡而杀之也。而史敛时论之讥非,以文致其可杀之罪,千秋安得有定论哉?
王鸣盛:若夏侯玄、李丰之狱,则师、昭相继,逆节彰著,诸公身死族灭,皆魏室忠臣也。
李慈铭:按夏侯重德,平叔名儒,嘏于是时名位未显,何至内交见拒,且烦奉倩为言······然太初名德,终著古今,不能相累。平叔论语,永列学官,以视嘏辈,直蜉蝣耳。

夏侯玄少时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目之以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
突出什么品

司马昭背负了权臣的名声,应该如何客观的评价他?

历史上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它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说的是曹魏后期,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父子两代人翻盘的故事。

司马昭年少的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在战场上征战,可以说司马昭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但是为人在权利的争斗中,也是丝毫不留情的狠角色。



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封晋公。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在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要你们一道去讨伐他。"

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尽管在历史上背负了权臣的名声,但是在客观实际中,司马昭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他是三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在东关战役中,就军事指挥特点看,诸葛诞与司马昭以前经历的主要战役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相比,明显不是一个水平,同这次战争后司马昭在平定关中,征服灵州,平定叛乱,招抚北方蒙古高原少数民族,以及在淮南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曹爽伐蜀战役中,司马昭就对夏侯玄提出险地应该谨慎、不可久留,并且判断出了敌军会抢占各险要防御。



就战后对军事失败责任的追究看,不仅司马昭作为监军要处罚失败责任,而且朝议也要处罚众将。而司马师表现得很有政治头脑,首先负主要责任的诸葛诞是司马氏的姻亲,他是司马懿的亲家,是司马师弟弟司马伷的岳父,而胡遵、王昶、毌丘俭等多数都是司马懿的旧部,或者有交情,罢黜、打击他们会削弱司马氏集团,而且司马师知道王昶、胡遵等人都是恩怨分明,不会忘恩负义,所以用宽容和安抚对待他们,同他们建立更亲密的感情。即使有个人野心,对朝廷有异心的诸葛诞也对司马师有好感,后来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的时候,诸葛诞也能感念司马师对他的恩德,支持司马师平叛。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夏侯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44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汉谟拉比什么是朗姆酒,为什么以前的海盗这么喜欢喝它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