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正式被宣告灭绝,它灭绝的最大因素在于滥捕还是生殖困难?白鲟灭绝的最大因素在于滥捕以及人类对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滥捕导致白鲟的...

白鲟已经宣布灭绝,我国还有哪些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人们与动保组织是否要加强对稀有动物的保护意识

白鲟正式被宣告灭绝,它灭绝的最大因素在于滥捕还是生殖困难?

白鲟灭绝的最大因素在于滥捕以及人类对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滥捕导致白鲟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连自然繁育都出现了困难;对长江生态系统的破坏则使得白鲟们缺少食物,难以生存。

白鲟是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的中国特有的动物,它存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恐龙,也因此被称为“长江中的活化石”。白鲟体型巨大,成年后身长可达7-8米,重达700公斤以上,以鱼类、虾类为食,又被称为“象鱼”或是“水中老虎”。也正是因为其巨大的体型和较大的捕捉难度,它的价格也一路攀升,捕获一条白鲟所得的收入会远远超过其他的鱼。




再凶猛的动物也斗不过人类,白鲟生活、产卵的特性被渔民们掌握,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捕杀白鲟的甜头。长期下去,白鲟种群的数量越来越少,自然繁衍速度也越来越慢。最终白鲟沦为濒危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除了滥捕外,人类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导致白鲟灭绝的重要因素。葛洲坝利用长江的水能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水利资源,同时防止了洪水泛滥,是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可是它也把长江分成两段,阻断了白鲟等鱼类的生殖洄游通道。这导致了长江生态系统被破坏,大量鱼类消失,白鲟找不到食物,自然会灭绝。


距离人们上一次发现白鲟已经过去了十七年,对白鲟的人工养殖的尝试也因其巨大的难度而全部宣告失败。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存活下来的白鲟个体,科学家正式宣布白鲟灭绝,逃过了物种大灭绝的它们如今却没能逃过人类的欲望。

我觉得滥捕和生殖困难都有,本来就难繁殖,我们还滥捕,所以就消失了。
我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有的,所以才会导致灭绝
这两个方面肯定都有的,主要还是因为泛滥抓捕。
我觉得这两方面都有,因为他对环境的要求太严格了

长江白鲟已经灭绝,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稀有动物?

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保护西游动物的方法其实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其实白鲟的灭绝跟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人类乱丢垃圾,严重的污染了长江的生态环境,所以导致了长江白鲟的生存地变少,而且白鲟可以吃得食物也越来越少。这样使得白鲟的数量越来越少,最后终于灭绝了。所以人类要特别注意环境,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平时不要乱丢垃圾,少用塑料袋,不要在长江过度捕鱼。

第二: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其实环保是一直在宣传的事情,但是在人们的观念里面却没有真的接受。但是反观国外的一些地方以及台湾等地方,由于从小开始都在做环保,所以这种意识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会很自觉的去做一些关于环保的事情。比如垃圾分类、随手捡垃圾、节约用水、使用布袋等等,看起来这些事情跟保护动物毫无关系,但是其实对改变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克制自己,能够严以律己,那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第三:建立保护稀有动物基地。

当稀有动物的数量减少的时候,那就说明他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变得很不好了,那么就需要人为进行干涉。人类建立的保护基地肯定是最适合这些动物生存的,人类会提供最适合的条件,不管是食物还是住宿环境。而且人类还可以帮助这些稀有动物进行人工繁殖,这也是帮助这些稀有动物迅速繁殖,并且增加动物数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会让这些动物失去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但是至少能够让这个物种延续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只要等到能够帮助这些动物的数量达到稳定以后,也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保护稀有动物,一定要做到保护它们的生存栖息地。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才有可能让它们休养生息。另外,建立稀有动物的研究所,进行人工培育也很重要。
长江白鲟已灭绝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警示,对于珍稀动物和长江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时刻,我们不得不保护他们,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稀有动物刻不容缓。
保护稀有动物除了不猎杀他们之外,还需要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多稀有动物是因为生活环境人被类破坏,而无法生存下去。
我们应该把这些稀有动物都集中起来,然后派专门的人保护他们,这样就可以好好保护他们了。

长江白鲟再度得到大家关注,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这种动物?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离不开对于环境资源的获取,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用来生产和制造,但是很多时候这都是对于环境的一种破坏,大量赖以生存的动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食物和生存环境开始减少,这就造成很多动物没有了自己生存的家园和可获取的食物,这就造成越来越多的动物走向灭绝,已经灭绝的长江白鲟再次得到大家的关注,毕竟导致这种生物灭绝的原因就是对其大肆的捕捞,和对长江排放污水,导致可以生存的环境得到破坏,久而久之这种生物的数量就开始减少,到最后走向灭绝,其实对于这种类型的生物,我们都需要好好的保护,毕竟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食物链的断裂,很多生物不能够因此为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种类型的生物。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对于长江白鲟这种生物,对于长江水质的要求很高,但是因为大量的对长江排放污水,人们习惯性的向长江排放垃圾,这就造成长江水质开始变差,而白鲟的生存环境开始变差,久而久之走向灭绝,其实很多时候,导致生物的灭绝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保护环境,让很多生物的家园遭到污染,然后走向灭绝,毕竟很多生物生存的环境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


建立保护稀有动物基地

而那些数量开始逐渐减少的生物,我们就要尽快建立保护其的基地,做好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这种生物,不让其走向灭绝的道路,建立更多的保护稀有动物的基地才是保护它们最好的方法,提供一个更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进行人工干涉,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这样才能够让本就数量很少的动物得到更好的保护,生存的环境和食物得到保障,所以建立保护稀有动物的基地是很有必要的。

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对于环境的保护,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这样才能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动物来说,也能够不侵犯它们所生存的环境,更好的维持动物数量,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重视环境的保护,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们可以为长江白鲟设置独立的自然保护区,把他们从江水里引入保护区内,并且对他们进行野生训练,而且还要帮助他们进行繁殖。我们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保护环境保护。长江白鲟不要让长江白鲟这种物种濒临灭绝。
可以为这种动物设立保护法,严惩盗猎分子,也可以为这种动物设立生态保护圈,在保护圈的范围内,不允许别人随意进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号召身边的人们保护长江白鲟。不乱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放污水。制作保护长江白鲟的宣传片,激励大家一起保护这种珍稀动物。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斑鳖、中国虎、黑颈鹤、白臀叶猴、中华穿山甲、吸血鬼鹿、中华四大鲟、中华白海豚、扬子鳄、北极熊、亚洲象、爪哇犀牛、雪豹、蓝鳍金枪鱼、加湾鼠海豚、冠海豹、树袋鼠、墨西哥蝾螈、赛加羚羊、棱皮龟等。

根据2021年最新更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我们了解到目前截止目前已经有96951个物种被列入红色名录,它们代表着这些动物数量稀少,物种的繁衍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26840种濒临灭绝,代表着它们它们已经接近于无法存续物种的基因。

1. 斑鳖

野生斑鳖主要生存于我国广西、贵州和越南,但目前已经没有野生斑鳖了。2021年,世界上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死亡,因为频繁的人工授精而发生意外。自此,全世界仅剩下三只斑鳖,都是雄性,苏州动物园一只,越南两只。意味着依靠自然繁衍拯救斑鳖已经不可能,其灭绝仅是时间问题,所幸斑鳖还能活一百年左右,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有克隆的机会。

 

2. 中国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老虎,所以也叫中国虎。华南虎分布很广泛,在长江以南地区纯种华南虎较多,而长江以北则有一部分与东北虎杂交,一部分与新疆虎杂交,形成了比较多样化的华北虎种。

 

3. 黑颈鹤

黑颈鹤是我国西藏、青海高原地区特有的物种,其脖子上有一圈黑色的羽毛,十分漂亮,黑颈鹤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原地区生存的大型鹤类。

 

4. 白臀叶猴

我国海南特有的白臀叶猴,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也是珍稀的灵长类动物,曾经濒临灭绝,如今在我国大力保护下,已经有所恢复,但仍然是濒危物种。

 

5. 中华穿山甲

在我国,穿山甲曾经是随处可见的穿山甲会游泳也会打洞,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其鳞片被认为是一种药材,可以活血化瘀,所以遭受了大量猎杀。

 

6. 吸血鬼鹿

世界上濒临绝种的23种国宝级野生动物,有10种在我国因为这种鹿颜色灰暗,并且有一对獠牙,所以被命名为吸血鬼鹿,实际上,这种鹿是温顺的食草动物,主要以森林中的草和落叶为食物,它们生性警惕,胆小机警,但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如今野外已经很罕见了。

 

7. 中华四大鲟

中华四大鲟之一,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称,其中千斤腊子说的就是中华鲟,而万斤象所说的白鲟已经很灭绝了。

 

8. 中华白海豚

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9. 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10. 北极熊

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11. 亚洲象

亚洲象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这意味着它们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目前有41410到52345头野生亚洲象。

 

12. 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已经濒临灭绝。据说目前只在印度尼西亚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国家公园有月40头存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目前列为濒危爪哇犀牛。去年10月,偷猎者杀死了越南的最后一只爪哇犀牛。

 

13. 雪豹

雪豹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目前有4080到6590只野生雪豹。作为雪豹一个亚种的黑龙江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北方,目前野外只有不到50只。

 

14. 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他们受到过度捕捞的威胁。10月的一份报告称,实际交易中允许东部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捕捞限额量两倍。今年8月,三菱高管计划购买数吨蓝鳍金枪鱼并且冷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供应紧张

 

15. 加湾鼠海豚

据中新网2021年7月10日报道,昵称“小海牛”的加湾鼠海豚是世上最小的海豚,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它们经常因误入渔夫撒下的刺网而死亡。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资料,目前全球仅存约30只加湾鼠海豚。

 

16. 冠海豹

冠海豹只生活在北大西洋的中部和西部。雄性冠海豹头顶上有充气的“帽”,似乎是通过给它充气来恐吓和求爱。从20世纪初以来,人们过度捕捞冠海豹,来获取它的皮毛和脂肪,并且把雄性生殖器官当做滋补品来食用。这导致了冠海豹数量逐渐减少。

 

17. 树袋鼠

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生活在树上的袋鼠家族,栖息在昆士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由于原住民砍伐森林和狩猎,造成栖息地破坏,如今数量已经减少到以前的1%左右。

 

18. 墨西哥蝾螈

墨西哥蝾螈,俗称“六角恐龙”,栖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霍奇米尔科湖。但由于墨西哥城的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造成栖息地破坏。以及填海造地、水质污染等原因,导致墨西哥蝾螈数量急剧减少。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甚至都没有发现野生墨西哥蝾螈。

 

19. 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又称高鼻羚羊,生活在准噶尔盆地和欧亚大陆的草原。长而粗的鼻子是其特征,像捂着嘴一样,占了脸的大半部分。由于羚羊角是名贵药材,长期遭到大量捕杀,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原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蒙古国及中国新疆北部,现仅见于俄罗斯。

 

20. 棱皮龟

棱皮龟也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在大西洋大约有34000只雌性棱皮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太平洋只有约2300只雌性棱皮龟。他们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在浅层水域的活动使它们收到捕捞者的威胁。从去年9月的一项研究称,尽管美国渔业海龟捕捞数下降到1990年的90%,但这仍不足以维持海龟种群。

 

动物的分类: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食品动物(Food Animals) 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 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 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观赏动物(宠物,Pet) 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国家保护动物: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非该法律条文许可情况下,不能对国家保护动物进行捕猎、杀害、买卖。2021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1年2月,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白鲟的灭绝会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也是生物链之一,如果缺少它的存在不仅是生物链会被破坏,说不定人类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都说长江白鲟是水中老虎,也称它为水中大象,因为他的体积超级大,体重起码上万斤,所以在长江里,它也是水中之王,但是突然就灭绝了,确实让人心里有一丝担忧。

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或许目前还感觉不到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在2021的时候,IUCN红色名录就公布了一组数据,这组数据让人后背发凉。

2021年关于濒临动植物的更新内容为:

包括了96951个物种,其中26840种濒临灭绝。有1/3的两栖动物、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和70%的植物被列入“极危”(CR)、“濒危”(EN)、“易危”(VU)三个级别,有785种动植物被正式归入“灭绝”(EX)类别,还有65种物种属于“野外灭绝”(EW)状态,仅在人工环境下生存。

看到这组数据或许就会明白,其实我们人类也跟这些动植物一样,它们的濒危以及灭绝,也同样预示着人类其实也很渺小且不堪一击。

从它灭绝的这件事的整体来看,其实就是在提示我们要保护环境了,同时也在提示我们现在是灭绝生物链下端的动植物,说不一定以后灭绝的就是上端的人类。现在环境方面我们经常提起的就是全球变暖以及环境污染等,其实这些都和人类脱不了干系。以前长江因为中下游的濒危动物很多,所以长江就成了重点的保护对象,但是这些保护对于强大人类来说,根本就是不堪一击,所以才会出现多种动物从濒危到灭绝。

因此我们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不过是一种动物灭绝了而已,要知道一种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其实就是我们的环境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仔细想一下,单从气候上来说变化就很大,所以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动物会受到伤害,地球其实就是生物链一环扣一环,我们也在这个链子上,受影响的依旧包含我们这些人类。

我觉得白鲟的灭绝会造成长江里面的生态不平衡,我们也有损失。
因为这个鱼一旦灭绝的话,就很难再进行繁殖,而且对生态影响是非常大的
任何一个生物的灭绝都会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链。
每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还是会造成影响的
本文标题: 白鲟已经宣布灭绝,我国还有哪些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人们与动保组织是否要加强对稀有动物的保护意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916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牌位,是无知还是对民族感情的漠视可以分享几个训练狗狗的好方法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