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那么一战二战和冷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发布时间: 2022-07-15 14:00: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之间的历史。,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之间的历史。,求一战之后,分为几个阶段:二战之前、二战、美苏...

如果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那么一战二战和冷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之间的历史。 求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之间的历史。 求
一战之后,分为几个阶段:二战之前、二战、美苏争霸、新时代。

二战之前(1917-1933)德国不甘心失败,日本野心膨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赶超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俄国崩溃建立了苏联,英法日美意等国建立“国联”,试图维护世界稳定。中国国共两党先后成立,并联合起来开始北伐,推翻北洋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中共起义建立红军等革命根据地。

二战(1933-1945)。1933年资本主义发生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导致这些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投资,不仅度过了危机,还进一步提升了实力。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1939年以德国侵略波兰为开始,二战爆发,全世界主要国家基本都卷入了二战。经过几年厮杀,欧洲一片废墟,苏联和美国做大,由此展开了二战之后的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1945-1989)。二战之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在全世界展开了斗争,双方纠结各自盟国组织了“北约”和“华约”,时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但是三战并没有爆发,美苏进行的是冷战,局部开展的“热战”,也主要是代理人战争,即美苏一般不亲自参战,而是在幕后操纵。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六次中东战争、南美和非洲各地的战争、印巴争霸、两伊战争等等。与美苏争霸同时的是各地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纷纷从殖民状态下解放出来,50-60年代,世界各地兴起了民族国家独立建国的高潮。美苏争霸经过几番攻守之后,最终苏联及仆从国崩溃,美国大获全胜。

新时代(1989-至今)。苏联崩溃后,美国成为全球霸主、唯一超级大国。但各地随即兴起很多地区强国,比如老牌的英法德,以及新兴的南非、埃及、土耳其、沙特、以色列、伊朗、印度、中国、日本、巴西、阿根廷等等,这些国家有些亲美、有些反美,不一而足,但共同的态度是承认美国全球霸权的同时希望获得地区霸权。也就是“一超多强”。为了保持世界和平和协作,世界各国创建了多个国际性组织,比如G7、G20、欧盟、东盟、非盟等等。尤其是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种组织。但美国对此又爱又恨,既觉得这些国家组织束手束脚,又认为抛开这些国家组织,只靠美国一己之力是无法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所以,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等地抛开了联合国独自行动,但在经济合作、环境合作、反恐等问题上又大力支持国家间组织的合作。

施展的学术文章

《理解战后世界》
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记述了二战后期,英美苏三大国对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丘吉尔希望在欧洲重建传统的势力均衡体制。这代表着重整英国、法国,甚至战败的德国之实力,再加上美国,就可以和东方的苏联实力抗衡。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苏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理事的角色来维持和平,对付潜在的恶棍,这个观点即是'四大警察'论。斯大林……决心以战胜国的姿态要把俄国影响力深入欧洲中部,并且预备把苏联军队征服的国家,变成缓冲区以保护俄国,防止未来德国入侵。”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几位政治家的愿景表述如下。丘吉尔渴望着一种传统的均势秩序。罗斯福渴望着一种普遍的集体安全秩序,但是考虑到一战后的国联的教训,还要为其加上有效的执行人机制。斯大林的愿景则是揉合了前面两位,就其所信奉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而言,他与罗斯福一样渴盼着一种超国家的普遍秩序,虽则两人所向往的方向完全不同;但就现实的力量格局而言,他也毫不介意形成某种均势格局以对本国有利。丘吉尔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罗斯福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斯大林则是一位愿与现实妥协的理想主义者。
三个人的主张基于三种对政治及正义秩序完全不同的理解。丘吉尔是基于老欧洲的“国家理由”这个数百年的传统;罗斯福是基于新大陆的“天定命运”这一信念;斯大林则是基于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普遍革命主张。对这几种观念的解析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后世界。
国家理由、天定命运与普遍革命
“国家理由”(raison d'état)的根本原则最初是由马基雅维里提出来的,后来被法国国王方便地借用来为自己反对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进行辩护。
之所以需要有此辩护,在于,一方面哈布斯堡帝国代表着天主教世界的最高世俗权威,同属天主教的法国与其进行战争,在正当性上有一定瑕疵;另一方面,16世纪的哈布斯堡帝国力量强大,几欲统一欧洲,法国难于独力抗衡它,需要寻求外援的支持,而这个外援很可能不是天主教国家。法国的基本辩护逻辑是,哈布斯堡帝国是一个邪恶的帝国,如果容忍了它对于欧洲的统一,则教皇也将落入邪恶帝国的控制之中,整个天主教世界的正义秩序将彻底沦丧。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前景,必须有人奋起反抗,阻止哈布斯堡帝国对于欧洲的统一,拯救基督教世界的内在和谐。法国当仁不让地要肩负起这一责任,于是法国的存活本身便具有了一种超越于法国之上的价值;为了保障法国的存活,则任何手段都是可以被正当化的,包括与异教徒结盟。这就是“国家理由”。1536年、1542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曾两次与土耳其苏丹苏莱曼一世结盟,以反对共同的敌人哈布斯堡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这种结盟关系在基督教世界看来不啻骇人听闻,然而放在“国家理由”理念之下则极易理解。
欧洲各个国家在法国的刺激之下,皆开始奉行“国家理由”的理念。它们逐渐形成共识,即基督教世界的和谐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称霸,只有均势政策才可以维持住这一点。这样,“均势”本身便具有了一种道义性,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近代欧洲的历史逐渐演化为五大国通过不断变换结盟关系维系均势,以保障欧洲和平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经验,使得直迄二战结束的欧洲人,对于世界秩序的想象本能性地呈现为一种均势结构。除了极短暂的特殊时期(如法国大革命当中)外,均势本身的价值未被质疑过。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不会有盲目的乐观精神,不相信一种超越于国家之上的普遍秩序,而相信唯有国家才是国际政治当中的实在主体。在民族主义的观念结构下,国家这个实在主体被越发地以一种致密体的方式来理解,国际政治就是多个致密体彼此之间碰撞寻求平衡的过程。这些欧洲人承认人类的有限性,服膺命运,知道国家的野心与国家的力量必须相匹配,所以均势的世界便是能够追求的最好世界;对一统天下之普遍秩序的追求,所带来的将是普遍的动荡,而不是人类大同。于是他们在外交当中、在对国际秩序的构想当中,会有一种看似冷酷的现实主义态度,对于均势的精心计算便是外交的核心内容,工具理性是计算的根本依凭。
但是崛起于新大陆的美国人则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国际秩序想象。一如在美国国玺上刻下的文字所昭示的,他们渴盼着“合众为一”、“神助吾业”、“千秋万代新秩序”。 在美国人看来,这些文字的意义不仅只属于美国人,它是属于普遍的“人”的。人类作为上帝的造物,理应合众为一,摈弃旧大陆所遗留下来的国家内部的社会不平等,以及国家之间的种种勾心斗角,打造一个全体人类共享的,自由、平等、开放的千秋万代新秩序。
这样一种想象系基于其清教传统。清教有着一种极为强烈的犹太创世论伦理品性,严格遵奉上帝诫命,拒绝任何不是来自于神命的东西。在非创世论的宗教背景下,人们认为在个体之上还有着一种个体无法摆脱的命运,个人的最高德性在于对命运的顺应,对自我欲望的克服。清教则在创世论背景下否定命运对于人的束缚,强调上帝与人的约法。十诫当中第一诫为:“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如若承认命运对于个人在绝对意义上的超越,无异于在上帝之外另有一个神,这是不可接受的。上帝赐给人自由意志,是要人以此来摆脱愚懦,否弃无意义的外在约束,自我立法,自我治理。这正是清教徒的政治抉择。对他们而言,政治的基础是上帝赋予个体的道德责任–自由意志、自主决断、自我负责–而非命运预先给定的“民族”或者“国家”之类的框架。于是,清教伦理下的政治一定是个人主义的,而非集体主义的;个体性的道德责任表达为可穿透任何疆界任何人群的一种普世价值,而非集体性的、以特定群体为依托的文明特殊性。可以说,就非创世论伦理而言,既定的命运是主宰,个体要顺从命运;就纯粹的创世论伦理而言,上帝所赋予个体的自由意志是主宰,个体要去创造命运。
在清教美国看来,老欧洲所逐渐衍生出来的绝对君主国、民族主义之类的玩意,无疑已经悖离了神的旨意,背弃了创世论伦理。民族主义强调出身于特定的民族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命运,民族决定了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个体应当认同于民族的身份,忠于民族的事业,这是一种至高的德性;而每个民族也是一种致密体式的存在,无法被化约。美国人认为这正是欧洲人萎靡不振、想象力缺失,无力摆脱均势政治,无力构筑新秩序的一个根本原因。
清教徒信奉命运前定,认定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他们面对他人会有一种特别的傲慢与自负;作为选民,也有着一种特殊的责任,所以他们面对世界的时候又会有着一种特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两种特征都在美国人的精神结构当中体现了出来。他们坚信源自天定命运的“美国特殊论”,认为美国可以摆脱旧大陆的一切腌臜,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这个美好的新世界只不过是人类最终的大同状态的一个开端,它终将扩及全球,突破那些斤斤于功利计算的不道德的“国家理由”。理想以及实践理想的道德意志,便构成美国外交当中的核心要素。
美国拒绝承认势力分割的现成秩序,而渴望着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千秋万代新秩序,这并不是不再承认国家的正当性,而是要对国家进行重新定义。国家应当不过是个工具性的财政单位与治理单位,而不是承载着不可化约的价值的致密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必然是战争或神秘的命运对决;而是应当进入一种司法化秩序,诸国在公认的正义原则下,通过国际司法秩序来解决纠纷,调节关系。
就理念层面来说,苏联有些类似于美国,有着一种深刻的理想主义。共产主义同样拒绝老欧洲的实力外交,拒绝其均势政治。它拒绝这些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对“国家”这个概念的拒斥。
在共产主义理念看来,国家只不过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于是所谓的“国家理由”便也不过是一些纯粹的政治神话而已。政治以此为基础,正是老欧洲道德沦丧、社会衰朽的根本原因,它使得一般意义上的“人”在国家机器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当中遭遇了异化。人不再是目的,而是成了工具,遭受奴役;不仅仅被统治阶级遭受奴役,统治阶级也同样丧失了自由。因为为了维系自己的特权地位,统治阶级必须用暴力机器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一旦离开暴力机器,统治阶级就什么也不是了,这样他们就成了暴力机器的奴隶,也遭遇异化。所以,奴役是普遍性的而不是部分性的;那么,解放也只能是普遍性的而不能是部分性的。解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的国家不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真正为“人”而建的秩序,它不仅带来无产阶级的解放,同样也带来资产阶级的解放,因后者也开始通过普遍人性、而不再通过暴力机器来定义自己;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一定是全球性的,因为部分地区的革命,会加剧未革命地区的异化,以致或者是由革命地区将革命传播过去,或者是未革命地区走到了异化的临界点,最终自行爆发革命。而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建立的全球普遍市场这一事实,也使得普遍革命成为一种自然。
普遍革命所带来的,将是一个完全突破了过去的秘密外交、均势政治、致密体式的民族国家等等的大同世界,人类获得普遍自由与解放。此一信念指向着一种高度理想主义的世界秩序想象,人类在其中也有着巨大的能动性,人类不能服膺无情的命运,而应主动地去创造命运。
但这一理想在十月革命后没多久就遭遇了现实的冲击。列宁所期冀的西方国家的连锁革命并未到来,苏联独自革命的现实无法获得理论上的支持。列宁逝后,斯大林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用来化解这一矛盾。但新理论的代价是,这个“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无法用共产主义所构想的那种普遍秩序来规范了,而只能再度落入一种均势的逻辑。但这与老欧洲所追求的均势大不一样,因为均势不再是目的,而只不过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理论上来说它终将被普遍革命所推翻。
这样,斯大林在二战后期的系列主张,使苏联的势力范围向中欧的推进,可以被普遍革命这一历史方向所正当化;对于缓冲国设置等均势格局的构想,又可在其妥协逻辑下获得解释。
于是,在二战后期的世界秩序构想上,就纯粹理想角度而言,可以说罗斯福与斯大林更为接近,因为他们都在构想一种超越老欧洲的普遍主义秩序。但就现实的计算而言,又可以说丘吉尔与斯大林更为接近,因为两个人都在思考如何构建新的均势,以致斯大林与罗斯福就战后合作方案迟迟难以达成一致,但与丘吉尔则可以非常迅速地就东南欧的势力范围划分敲定协议。
斯大林于此的复杂意义便需要从两个角度获得理解。
就理想角度而言,正是由于苏联这样一个普遍主义力量的存在,才使得美国的普遍主义取向最终被完全激活。基于清教精神的美国理想主义可以表现为两种完全对立的对外政策,即孤立主义与普遍主义。除了威尔逊主政的短暂时期之外,直到因珍珠港被袭而卷入二战之前,美国都奉行孤立主义。它只满足于与全世界做生意,而拒绝搅合到老欧洲所主导的充满了阴谋诡计、暮气沉沉的国际政治当中,它要用从外部世界挣得的财富来全力建设自己的新世界,证明自己作为选民国度这样一种天定命运,时刻提防着不要被老欧洲的暮气和邪气所沾染。而老欧洲的均势政治,也无意于去干涉自愿安生的美国人。但是到了二战中,两个拒绝均势的力量倏然出现了。力图统治全世界的法西斯势力在盟国的联手反抗之下,倒下去了。但若不是有力图“解放”全世界的苏联的存在,则美国很可能会再度退回美洲大陆继续孤立主义,将旧大陆留给谋求均势政治的欧洲人。在二战刚刚结束之际,这确曾构成了一个选项。但没多久,苏联的扩张主义趋势表现了出来,这不是一种改变均势的主张,而是一种否弃均势,建立特定意义上的普遍秩序的主张。这激活了美国的普世主义情怀,它才开始担当起主动构筑普遍新秩序的工作。
就现实角度而言,斯大林更接近于丘吉尔的均势观,则要到欧洲的历史-地理当中去理解。苏联毕竟地处旧大陆,也是广义上的欧洲国家,沙皇俄国曾是维系欧洲均势的五大国之一。中世纪以降直迄近代早期的欧洲人,也一直有着一统天下,建立普遍秩序的努力,哈布斯堡帝国便是个例证。但是由于欧亚大陆的地理破碎性与文化多元性,使得这种努力一直无法获得成功,最终老欧洲只能满足于均势的维系,这确是一种人力难以克服的命运,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到老欧洲的衰朽堕落上去。只有在北美大陆那种地理统一,文化相对单一的条件下,清教的普遍主义理想才有维续下来的可能性。正是美国人所拒绝承认的地缘命运,使得他们有了拒绝承认命运的资本。
战后美国:从理想主义到现实——理想主义
二战结束后,欧洲范围内终于终结了均势政治,开始走向统一。俄裔法国哲学家科耶夫在二战行将结束之际曾做一长文《法国国是纲要》,该文后来构成欧洲统一的伦理基础之一。他在文中明确提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战后是帝国的时代,老欧洲如果仍然坚持自己的民族主义理念,则将在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帝国和斯拉夫共产主义帝国这两大力量的挤压下,彻底沦于三流地位。欧洲必须找到一种超越于民族之上的理念,形成统合,建立自己的帝国,方可获取应有的地位。
欧洲走向了统一,但一种更大的均势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起来,这就是科耶夫所指出的那两大普世帝国之间的对峙。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发表“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但是在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老欧洲与新大陆的理念差异。丘吉尔仍在构思某种均势的可能性,在他看来,如果不依赖这种现实主义的政治架构,则一个稳定的战后秩序是不可期的。他提出铁幕的说法,不过是为了描述出这样一个均势的现实,试图以此来劝服美国。未料美国虽然也看到了这一事实,却只愿以非均势的善恶斗争观来接受铁幕。在老欧洲的现实主义看来具有目的价值的均势,在美国这里被还原为一种工具性的、地区秩序的基础。
在冷战的现实中,美国理想主义的国际政治实践只能表现为势力范围。这看上去类似均势,但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到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再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灵活反应”战略等一系列外交政策的制定当中,势力范围被理解为普遍主义理想秩序的一个阶段性过程,而绝不是美苏各自占据一块势力范围互不相干。现实主义承认势力范围的存在是政治过程的必然,并认为这也是自由得以存续的前提,所以各种外交交换是可欲的;理想主义则将势力范围的存在视作要被克服的不理想状态,各种外交交换便是不可欲的,是与魔鬼做交易。
这样一种僵硬的理想主义秩序观,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这使得第三世界国家对美国充满疑虑,觉得其对外政治满是虚伪性,用光鲜的口号掩盖自己卑劣的目的。另一方面,理想主义抱持的原则问题不容谈判的姿态,使得现实当中的秩序稳定性大有疑问,这令美国的盟友对自身的安全也心存疑虑,以致需要做一些自力救济的安排,后来最典型地表现为戴高乐法国的自主行动。再一方面,理想主义的普遍秩序,便意味着其国家目标不是个有限目标,于是会承担起过多的国际责任,以致超出本国的能力范围之外,最终损及国家利益。美国在朝鲜战争、尤其是在越南战争当中缺乏对于有限目标的明确认知,终至难以收拾的局面。
60年代末期走上政治舞台的基辛格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了一个重要转折。基辛格出身欧洲大陆,对于均势政治并不陌生。他曾亲历纳粹统治,对于人性的阴暗也多有理解。1938年,他随家人逃到美国后,曾在“做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的命题作文中写道,“这是一个能够让你昂首挺胸、安然过街道的国度”。这种尊严感给他留下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他在1977年国务卿告别演说上又提到了这段话。
独特的生存体验无疑使基辛格接受了美国的理想主义,但成长于欧洲的背景又使他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丝冷峻。他清晰地意识到,在冷战时代,尤其是在美国因越战而国力受损,苏联咄咄逼人之际,美国必须意识到现实的局限。它只能以有限目标为手段,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约束条件;但同时美国也必须以普遍目标为理想,这是个凝聚美国人心的动力机制。他后来在《大外交》清晰表述出这种认识,“具有美国这样理想主义传统的国家,不能以权力均衡作为新世界秩序的标准来制定其政策。但是她必须知道,均势是追求其历史目标的基本先决条件。……外交政策必须由一个强调眼前诱因、且能提供少许长远诱因的政治体制来执行。”
基辛格的理解与尼克松的认知不谋而合,美国的对外政策于是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转折:均势仍然不能作为美国的外交目标,但是它可以作为达成理想的一个必要手段了。突然之间,一直针锋相对的中国可以成为朋友了,内外交困疲惫不堪的世界霸主,一下子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外交格局;当然,这也让当时内外交困多面树敌的中国打开了别开生面的外交格局。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美国明白了如何达到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平衡,它真地开始学会做大国了,这奠定了它后来战胜苏联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以及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 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 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 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 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 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 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 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 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 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 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 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 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 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 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 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 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 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 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 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 “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 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 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 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 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 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 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 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 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 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 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 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 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 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 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 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 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 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 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 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 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 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 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

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 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 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 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 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 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 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 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 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 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 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 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 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 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 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 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 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 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 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 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 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 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 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 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 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 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 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 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 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 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 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 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 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 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 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 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 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 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 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 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 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 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 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 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 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 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 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 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 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 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 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 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 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 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 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 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 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 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一纸和约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姑息养奸 法西斯泛滥世界

20世纪30年代,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以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中间穿插着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十年中,世界从烽火点点到硝烟成片,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幻想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另一场世界大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和平主义”思想过度泛滥。“和风”劲吹之下,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对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于防范,形成了它得以壮大的外部条件。同时,英、法、美等国家对于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径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滥世界,成为危害人类和平的重大隐患。

1933年,和平的热望鼓动着大多数英国人,法国人则在德法边境修筑了蜿蜒几百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德国东部联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组成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永享太平了。与此同时,纳粹党执政后的德国却在悄然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秘密发展被《凡尔赛和约》禁止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也争相扩军备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希望由“国联”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国联”虽然高举“道义”的大旗,但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却裁而不制。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列强要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若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它们中哪一个没有过类似侵略行径呢?此时,被世界舆论寄以厚望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又埋头于“新政”,不愿涉足国际事务,这无异于鼓励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开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这之后,法西斯国家摸到了“绥靖政策”的脉搏,在世界各地频繁侵略,最终将世界推入了大战的深渊!

“绥靖政策”将世界推入大战

希特勒上台伊始,恰逢德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凭借手下能臣沙赫特(时任德国经济部长)的经济才能,德国的经济实力几乎发挥出了全部的潜能。但是,饱受《凡尔赛和约》制裁的德国军队早已不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了。甚至到了大战爆发的1939年,德国人还根本没有为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法西斯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孤注一掷,但又不断得手,从而将整个世界拖入一场几乎灭绝人类的世界大战中去呢?答案是:“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一般的解释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换取自身的苟安。

如果没有此时英法等世界主要国家所奉行的“绥靖主义”,希特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政客、一个跳梁小丑而已。那么,英法等国是如何“绥靖”希特勒的?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命进入了莱茵非军事区。当时的德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因此希特勒在入侵之前还下了这样的命令:一旦遇到法军的抵抗就立刻撤退!但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畏缩不前,英国政府又采取“超然”态度,使得希特勒顺利度过了“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得逞了。

同年年底,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意大利宣布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与国内民族主义者矛盾激化。11日晚8时,纳粹党人赛斯·因夸特在德国的支持下就任奥地利总理。当晚9时10分,赛斯·因夸特发出电报,请求德国援助。但希特勒早在当晚8时45分就已命令德军进军奥地利。3月13日,奥地利正式并入德国。其实,当时德军在入侵之前根本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其车辆有70%在路上抛了锚。

德奥合并,更准确地说是德奥合并的方法和结果,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战的路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以至于希特勒本人也被这种胜利的情绪所感染。

在这之后,他以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当为由,抓住捷克斯洛伐克不放,迫使捷给予其境内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以“自治”。拥有几十个师、数十万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装备还是比较精良的,其战斗力足以抵抗德国军队的入侵。但这支雄师在英法“绥靖政策”的压力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1938年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乘飞机出行,赶赴希特勒在慕尼黑郊外的别墅伯希特斯加登。根据会议记录,张伯伦没有问过能否保持一个领土完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也没有问过这对西方列强会产生什么样的战略影响,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就拍板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希特勒。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慕尼黑会议上的另一个“绥靖主义”者。在9月18日的会议上,法国总理达拉第力图使英国人相信:希特勒是个诚实办事的人,他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之后,绝不会再寻求其他非德意志人居住的领土。张伯伦则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现在向他们提出的建议并确定不会同时发生军事政变的话,英王陛下政府准备参加拟议中的保证。”达拉第的一句话把英国推进了世界大战,而张伯伦的一句话又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了民族苦难的深渊。

9月29日,张伯伦与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协定签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协定的内容,还告诉他们:“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返回伦敦,面对机场上欢呼雀跃的人群,张伯伦不禁高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伟大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

但是,没过多久,法西斯的炸弹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对英美宣战,大战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绥靖政策”的苦果终于砸到了绥靖者自己的头上
各年份大事记:
一九三九年

九月一日:德国首次使用闪电战术,入侵波兰。全世界首次了解到闪电战是甚麼一回事。
九月三日:英、法对德宣战。
九月十七日:苏联取得德国默契,从东面进攻波兰。
九月二十七日:波兰向德无条件投降。
十一月三十日:苏联军队侵略芬兰,轰炸首都赫尔辛基。

一九四○年

三月十二日:芬兰与苏联在莫斯科签署和约,割让领地予苏联。
四月九日:德国进侵丹麦与挪威,丹麦不予抵抗,挪威则奋起迎敌。
五月十日:德军席卷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
英国首相张伯伦辞职,邱吉尔继任首相。
五月十四日:德军越过法国边境。荷兰军队停止抵抗。
五月二十八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下令军队投降。
五月二十六日:战局急转直下,约有三十四万英、法以及其他盟国的军队,开始自法国撤退到英国本土,亦即著名的敦克尔克奇迹。
六月十日:义大利对英、法两国宣战。
六月十四日:希特勒的军队进入不设防的巴黎。
六月十六日:法国总理雷诺辞职,具当元帅继任。
六月二十二日:法国接受纳粹征服者的一切要求,在康白尼与德国签署休战协定。
七月十日:德国首次大规模袭击英国本土,不列顚战役开始。
九日七日:伦敦第一次遭到德国飞机猛烈空袭。
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参加柏林 - 罗马轴心,缔结三国盟约。
十二月十五日:英军将义大利军队逐出埃及。

一九四一年

一月十日:美国国会提出租借法案,触动了孤立主义者与干涉主义者的激烈辩论。
三月十一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全面援助英国及所有对抗轴心国的国家。
三月二十七日:南斯拉夫领袖为防上国家加入轴心国组织,发动政变,推举保罗亲王的政权,推举彼得二世为国家元首。
三月二十八日:英国舰队於马塔班角大败义大利海军,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
三月三十日:希特勒的非洲军队在北非发动反攻。
四月六日:南斯拉夫的军队向德国投降,但游击战则继续进行。
五月十日:纳粹德国第二号头子鲁尔夫.赫斯,秘密飞抵苏格兰,企图私下与英国进行和谈。
五月二十日:德军进攻位於地中海东部由英国据守的克里特岛。
五月二十七日:德国重型战列舰「俾斯麦」号於北大西洋被皇家海军击沉。
六月一日:英军弃守克里特岛。
六月十四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冻结轴心国在美国的资产,国务院下令关闭所有德国驻美领事馆及宣传机关。
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对苏联宣战,沿著自波罗的海至黑海的一千六百公里长战线,进攻苏联。
七月二十六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停止对日贸易。
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邱吉尔与罗斯福在一艘船上进行秘密会议,随后发表联合声明,陈述战争的共同目标,是为大西洋宪章。
九月八日:德军开始围困列宁格勒,持续达九百天之久。
九月十九日:纳粹军队攻陷苏联乌克兰首都基辅。
十月十七日:军人极端领袖东条英机被委任为日本首相。
十月三十一日: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娒斯」号,护送军火运输船的时侯,被德国潜艇击沉。一百一十五人丧生。
十一月十四日:日本特使来栖三郎从东京到达美国,商谈美、日关系。
十一月十八日:部署於北非的英国第八军,在利比亚的沙漠发动攻势。
十二月七日:夏威夷时间上午七时五十分,日本发动空中奇袭,猛炸停泊於珍珠港的的美国军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对英、美宣战。
十二月八日:美国国会通过对日宣战。邱吉尔在英国国会宣布,英国即对日本作战。
日军入侵泰国和马来亚。
日本第一批部队登陆菲律宾,大规模空袭菲律宾群岛。当地守军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

十二月十日:英国战舰「威尔斯亲王」号及「却敌」号在马来亚被日机炸沉。
十二月十一日:德国及义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国会声明该两国与美国已处於交战状态。
十二月十三日:匈牙利及保加利亚对美国宣战。
十二月二十五日:驻香港的皇家军队向日军投降。
魏莱特将军和少数美军撤退至柯里基多岛。
四月十八日:由杜立特上校率领的美国军机,轰炸东京。
五月八日:美、日双方均宣称在珊瑚海战役中大捷。美航舰「勒星顿」号和日航舰「祥凤」号沉没。
五月六日:魏莱特将军在柯里基多岛向日军投降。
六月六日:日本大批飞机袭击中途岛,在海空激战中损失惨重。
六月二十一日:德国隆美尔将军攻陷北非的土布鲁克。
六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将军被任命为欧洲战场的美军统帅。
七月一日:苏联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被围困二十五天之后,终被德军攻陷。
八月七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所罗门羣岛的瓜达坎纳岛登陆。
八月十九日:英国及加拿大的突击队,袭击位於英伦海峡的法国海岸城市狄厄普,损失惨重。
八月三十一日:蒙哥马利中将指挥的英军,在埃及的阿蓝哈尔法战役中,击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十一月五日:隆美尔部队在亚拉海恩战役中大败之后,朝突尼西亚方面撤退。
十一月八日:盟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将军指挥下登陆北非。
十一月十一日:纳粹军队向尚未被占领的法国领土进攻。
十一月十三日:英军击退德军,夺回土布鲁克。
十一月二十二日:苏联军队在朱可夫将军率领下,在史达林格勒之战中反攻。

一九四三年

一月二十四日:罗斯福总统与邱吉尔首相会同军事领袖,在卡萨布兰加举行会议。
一月三十日: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第一次白昼空袭。
二月二日:筋疲力尽的德军投降,史达林格勒之战结束。德军统师保禄斯在投降前两天被俘。
二月七日:日军从瓜达坎纳岛撤退,终止历时六个月的顽抗。
三月二日:新几内亚海岸对开的俾斯麦海发生海战,日本大部分舰只被摧毁。
五月十一日:美军在阿留申羣岛的阿图岛登陆。
五月十二日:轴心国军队在突尼西亚停止有组织的抵抗,显示盟军在北非取得全面胜利。
七月九日:盟国军队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将军指挥下,进攻西西里岛。
七月二十五日:义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辞职,巴多格里奥元帅继任。
八月一日:美国「解放者」战机轰炸普洛耶斯的罗马尼亚油田。
八月十七日:盟军完全占领西西里岛。
九月三日:盟军越过麦西那海峡,进攻义大利南部。
九月八日:义大利宣布向盟军投降。
九月十日:德军炮轰并夺取罗马。义大利海军由盟国接管。
十月一日:美国第五军攻占那不勒斯。
十月十三日:义大利对德国宣战。
十日月十九日:联合国主要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
十一月一日:美军在所罗门羣岛的布肯维尔登陆。
十一月六日:苏联军队从德军手中夺回基辅。
十一月二十日:美军在吉耳贝特羣岛的塔拉瓦及马晋登陆。
十一月二十三日:罗斯福、邱吉尔及蒋介石在埃及首都举行第一次开罗会议。
十一月二十八日:罗斯福、邱吉尔及史达林「三巨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
十二月二十四日:艾森豪被委任为盟国远征部队的最高统帅,负责策划和指挥进攻欧洲大陆的行动。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国的战舰「香霍斯特」号在北角被英国海军击沉。

一九四四年

一月二十二日:英、美军队在义大利安齐峩的德军阵地后方降落。
二月二日:苏联军队进入爱沙尼亚,并向拉脱维亚进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攻克马绍尔羣岛的洛尔拿穆岛,五天之后,美军又占领瓜加林岛。
二月二十一日:东条英机获任命为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成为军事独裁者。
三月二十日:纳粹为了解除巴尔干半岛所受的威胁,挥军进入匈牙利。
四月五日:戴高乐将军成为设在伦敦的法国临时政府领导人。
四月二十二日:麦克亚瑟将军率领美军登陆荷属新几内亚的荷兰第亚岛。
五月九日:苏联军队收复塞瓦斯托波海军基地。
五月十八日:纳粹军队从卡辛诺修道院撤退,为期三个月的大包围於是结束。
五月二十三日:盟军从义大利安齐峩的滩头阵地发动攻势。
五月二十五日:德军放弃由安齐峩至德拉西纳整段义大利海岸。
六月四日:英、美军队拿下未受德军摧毁的罗马。
六月六日:欧洲登陆日。以艾森豪为首的盟国大军登陆诺曼第,对希特勒的欧洲堡垒发动筹划已久的大攻势。
六月十三日:德军首次用V-1火箭攻击英国。
六月十四日:戴高乐将军巡视诺曼第。这是他四年以来第一次重临法国。
六月十五日:美国首次派出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
六月十九日:在菲律宾海大战中,美国的舰载机袭击位於马利安纳羣岛与菲律宾吕宋岛之间的日本舰队。
六月二十七日:在法国瑟堡港的德军停止抵抗。
七月九日:经过二十五天的激战之后,美军攻占马利安纳羣岛的塞班岛。
七月十一日:苏联红军突破拉脱维亚及立陶宛两国的边境。
七月十八日:英国第二军在法国的康尼攻破德军防线。
七月二十日:拉斯敦堡的希特勒东普鲁士总部发生爆炸,希特勒仅受轻伤,行刺计划失败。
七月二十一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在关岛建立滩头阵地。
七月二十六日:美军在法国圣罗以西突破德军防线。
八月十日:美军苦战三个星期,终於占领关岛。
八月十一日:盟军迫近佛罗稜萨,德军弃守,该城安然无损。
八月十五日:盟军在法国南部的康城与土伦之间发动攻势。
八月二十一日:美军装甲纵队到达巴黎南面及北面的塞纳河地区。
八月二十三日:罗马尼亚向苏联投降,并加入盟国阵营。
八月二十五日:巴黎获解放,德军司令向勒克莱克将军投降。
八月二十七日:艾森豪将军在布德雷中将陪同下进入巴黎。
九月三日:陆军中将邓普绥麾下的英国第二军解放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九月四日:芬兰及苏联宣布休战。
九月五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
九月八日:德国发射第一批V-2火箭炮袭击英国首都伦敦。
九月九日:保加利亚与苏联签署双边休战协定。
九月十日:罗斯福与邱吉尔在魁北克举行大战期间的第九会议,也是两巨头在该城举行的第二次会议。
九月十七日:盟军空运部队深入荷兰。
九月二十四日:苏联军队从波兰出发,深入捷克三十二公里。
十月三日:在波科莫洛斯基将军指挥下的华沙抵抗军,经过两个月的苦战后,终於向德军投降。
十月二十日:美军在菲律宾中部的雷伊泰登陆。
十月二十三日:雷伊泰湾战役,日本舰队损失惨重,美国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击沉。
十一月六日:史达林宣布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中立条约。
十一月七日:罗斯福连续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十一月十二日:德国战舰「提匹兹」号在挪威特罗素对开海面被英国皇家空军炸沉。
十一月二十四日:驻塞班岛的美国B-29型轰炸机大炸东京。
十二月十六日:德军在阿登区发动大规模反攻,是为突出部之役。
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突出部之役的要塞巴斯托涅,麦考利夫少将指挥的美军由从南方推进的盟军先锋部队接替。

一九四五年

一月九日:麦克亚瑟将军麾下的部队在吕宋岛马尼拉以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的林嘉延湾登陆。
一月十七日:苏联派出军队攻占波兰首都华沙。
一月二十日:匈牙利临时政府与同盟国签署休战协定。
一月二十七日:立陶宛的麦美耳获得解放,苏联完全控制该国。
一月三十一日:邱吉尔与罗斯福在英属马尔他岛上会面,此次会谈是雅尔达会议的前奏。
二月三日:美军进入马尼拉。
二月四日:罗斯福、邱吉尔、史达林举行雅尔达会议,策划如何控制德国及其他已被解放的东欧国家。
二月十九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距东京一千二百里的琉璜磺岛。
二月二十三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夺得琉璜岛的摺钵山。
三月四日:芬兰对德国正式宣战,实际的宣战日期则追溯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三月七日:美国第一军在里马坚渡过横跨莱茵河的鲁登道夫大桥。科隆落入盟军手中。
三月九日:空前庞大的B-29型机羣轰炸东京,炸平市内四十二平方公里土地。
三月二十六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稳握琉璜岛。
四月一日:美军进攻东京以南五百四十多公里的冲绳岛。
四月十二日: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为美国总统。
四月十三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落入苏军手中。
四月十六日:苏联军队沿著七十二公里长的战线推进,对柏林作最后一击。
四月二十五日:美国及苏联的军队在易北河畔的土高会师,互相庆祝此一历史性时刻。
四月二十八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以及十六名笃信法西斯主义的亲信在义大利科木湖略的一小村默齐格拉。
四月三十日:希特勒於柏林总理公署地下室中自戕。苏联国旗在德意志帝国国会大厦顶上飘扬。美军从达豪集中营释放了三万三千人。
五月二日:柏林落入苏军手中;义大利北部的残余德军部队投降。
五月三日:英军收复缅甸首都仰光。
五月七日:德国在法国里娒斯举行的一项仪式中,向各同盟国及苏联正式无条件投降。
六月五日:美、英、苏、法四强,共同宣布德国战败。四强接管德国,将该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
六月二十一日:冲绳岛战役结束,美军获全面胜利。
六月二十六日: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世界安全宪章,成立联合国。
七月四日:麦克亚瑟将军宣布菲律宾全国重光。
七月五日:邱吉尔在英国大选中失败,艾德礼领导的工党上台。
七月十六日:首枚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亚拉摩戈多市试爆成功。
七月十七日:波茨坦会议在德国举行,社鲁门、邱吉尔(后由艾德礼取代)、史达林出席会议。
八月二日:发表波茨坦尼宣言,和平条款令德国人有来日维艰之感。
八月六日:美国的原子弹投落广岛,几乎毁灭整个城市。
八月八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且进军东三省。
八月九日:美国把另一枚原子弹投落在日本长崎。
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天皇裕仁向全国人民宣布日本战败。
九日三日:日本投降仪式在停泊於东京对开海面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及一些军事领袖签署投降书。
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展开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朝鲜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I)
简称二战或二大战。
战争的相关信息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编辑本段]战争的起源
纳粹德国崛起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把同盟国集团击败。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会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玛通过了魏玛宪法,宣告魏玛共和国成立。由于法国曾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受到普鲁士的重创,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够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意志帝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国防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意志帝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多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的只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加上德国国内普遍不承认军事上战败。使得德国国民对《凡尔赛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外不能排除外侮,内不能解决内患的魏玛共和国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这个脆弱的共和国面临著严重的经济问题,濒临破产的边缘,德国人民生活非常艰难,这为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元帅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与此同时,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进行实际独裁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战前欧洲局势

1944年6月4日罗马解放。1945年4月,西线盟军和苏军同时对德国发起强大攻势,德军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意大利战场也再度活跃。4月9日,英第8集团军和美第5集团军先后从东西两翼发起攻势,德军士气低落,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接着,盟军渡过波河天险,于26日攻克曼图亚和维罗纳,27日进占热那亚。当天游击队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在美国人尚未赶到之前便将他们枪毙。第二天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倒挂于市中心广场示众。4月29日,美第5集团军进驻米兰,英第8集团军进驻帕多瓦。同日,德C集团军群司令菲廷霍夫的代表在卡塞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
盟军在整个意大利战役中,共伤亡32万多人,歼灭德军65.8万人,并一直牵制着德军1个集团军群的兵力,这对其它战场上的盟军作战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时间,最重要的是需要战争简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土耳其、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 国军队同奥匈、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作用。这次大战可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西线的交战双方接着就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决定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的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战场,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人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的末期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1916年,德国企图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出动了北海舰队。5月底,英德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海面遭遇,发生激战,双方都受到严重损失。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直到大战结束,德国舰队始终不敢再度冒险出战。

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 质和精神损害。它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具有划时代 的历史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展开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朝鲜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First World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持续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亚洲   
结果: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直接原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分裂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5)大约15亿人卷进战争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①协约国
 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塞尔维亚、美国、比利时、中华民国、日本、意大利(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希腊、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南非、葡萄牙  
 ②同盟国  
 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战争起因:在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而在欧洲,经济不景气使得纳粹党利用人们对政府的抱怨逐渐做大,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
持续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开始标志: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
  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中东、亚洲、地中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其中主要战场有:
  中国战场: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2]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受降128万。
  欧洲西线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大规模进攻。从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出动7个师攻陷丹麦、挪威;调动130个师击溃了西欧国家的147个师,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迫使英法联军40个师33万人从敦刻尔克跨海退守英伦三岛,之后德意南北合击,迫使法国败降。德还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战役,出动62个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78万人,成功进行了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全部解放被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德军进攻西欧期间,苏联通过扩大自己的版图,建立起一条“东方防线”。1941年6月22日,德国投入190个师共550余万人,分3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经过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会战等战役,粉碎了德军的闪电进攻。自1942年7月始,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与德军激战200天,歼敌150万。1944年,苏又组织了10次战略性战役,把德军赶出苏联。尔后苏军继续西进,与东欧各国反法西斯武装配合,解放了东欧。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在此后的半年中,日美在珊瑚岛、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群岛进行激烈的海空战役,日接连失败。1944年美军转入进攻,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对日占岛屿实施海陆空联合作战,1945年8月又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在太平洋战场损失125万兵力。
  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同年2月,德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德意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10月的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的进攻。11月,盟军10万余人分3路从摩洛哥和阿尔及尔登陆。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结果:同盟国胜利。美国与苏联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形成“冷战”的局势。 欧洲霸权时代结束,欧洲走向合作。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并导致了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的奥斯曼帝国、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帝国、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罗斯帝国、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四大帝国土崩瓦解,并促成国际联盟的成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本文标题: 如果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那么一战二战和冷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82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认识这个的啊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冷兵器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