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43年的太平洋战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 双方出于什么考虑

发布时间: 2022-07-02 02:59: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太平洋战争的问题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主动权,而且日本海军本身实力强大,但为什么那么快就被美国扭转局势了...

为什么1943年的太平洋战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 双方出于什么考虑

太平洋战争的问题

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主动权,而且日本海军本身实力强大,但为什么那么快就被美国扭转局势了,中途岛一战日本战败的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关键还是中途岛空战扭转了局势
1942年6月,美、日海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
上和空中交通要冲,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国占领后,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利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企图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5月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其主力编队辖中途岛进攻编队和第1机动编队;北方编队辖第2机动编队和阿留申进攻编队;另外,还编有先遣(潜艇)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26~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启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5月中旬,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C.W.尼米兹海军上将调集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R.A.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F.J.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同时,19艘潜艇部署在中途岛附近海域,监视日舰行动。

6月3日,日本海军中将细萱戍子郎率北方编队(航空母舰2艘、舰载机82架、其他作战舰艇29艘)对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发起突击。4日凌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第1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其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1、第2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1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为时已晚。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重巡洋舰1艘、飞机285架,人员3500名;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约克敦"号)、驱逐舰1艘、飞机约150架,人员307名。鉴于第1机动编队损失惨重,山本于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美军乘势追击,于6日派舰载机3次出击,又击沉日军重巡洋舰1艘,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重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并损失大量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此次海战的特点是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舰炮射程之外,以舰载航空兵实施突击。日军失败的原因是过高估计己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同时在两个战役方向作战,兵力分散;情况判断错误,认为美国航空母舰来不及向战区集结;通信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海上侦察,直至关键时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舰的位置;战场指挥不当,决心多变。美军获胜的原因是掌握日军进攻企图,及时集结兵力待机;在鱼雷机大部损失的情况下,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导致日军鱼雷机连机带雷爆炸,航空母舰被彻底摧毁
中途岛之战只能说日本运气太背,如果密码没被破译,如果日本没收到美国的诱饵电报,如果利根号的弹射器没有故障,如果排除故障只要10分钟或更少,如果第一攻击波一下就炸掉中途岛的机场,如果那侦察机发报不断断续续,导致日本舰队频繁换弹,如果日本地勤人员能按规定放置炸弹,如果苍龙号的侦察机的无线电没有出现故障,如果约克城号起飞的轰炸机队按常规返航,如果那艘"岚"号驱逐舰没被跟踪,如果美国轰炸机晚到5分钟,让日本人用这5分钟使战斗机爬高,如果当初日本人不吝啬10万美元而在军舰上安装了雷达,历史将改写,但历史不存在假设.上帝要日本人完蛋,谁也没办法救.
但只要美国的工业不垮,胜利肯定是美国人的,人们根据美国的造船业估计美国二战的造船量,结果发现即使中途岛海战日本大获全胜,1舰未沉,美国3舰全沉,美国的造船业可以在1943年2月左右使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数超越日本,并在1944年6月使上述数字达到日本的两倍!日本根本是和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敌人作无望的战斗,山本五十六早就清楚,日本获胜的唯一希望是珍珠港,珍珠港没有全歼美国舰队,等待日本的就只有毁灭.
日本首先低估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制造大型兵器的能力和效率),其次是袭击珍珠港不算太成功,因为美军若干有战斗力的大型舰船并未泊在港内。这样一来,日本只是自以为占据了主动权,其实根本没有。

中途岛海战转变了当时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其实,即使当时是美军战败也没关系,因为美军随即就能恢复战斗力,再进行第二、第三个中途岛这样的战役,直至打垮日海军!可能这就叫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吧——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失败的结局。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资源。对这一点美国人十分清楚。日本是岛国,本身的资源匮乏,只有发动侵略战争。而侵略战争只会带来反抗,因此无法将侵略战争长期进行。而美国人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为的也就是资源。
1、密码被破译(保密不够)
2、兵力悬殊(兵力不够)
3、硬打硬拼(计划不当)

二战时期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为什么最后是以失败告终

  二战中日本失败的原因:

  日本陆军:
  日本陆军二战初期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确实打的很顺利,这于它的对手实力太弱有关,中国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装备陈旧,训练不足,而且日军还使用了毒气,中国军队的防毒面具在淞沪抗战后就基本损失殆尽,日军通常都是在毒气大量杀伤中国军队后再发起进攻的,但是由于怕对方报复,日军在与美军作战时未使用毒气。由于日本国力有限,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不过对手更弱,所以这个缺点并不明显,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军队差距太大,太平洋岛屿战上显示不出来优势罢了。日本陆军的战略也有问题,日本陆军本来数量就不多,还要四处征战,除了中国之外还有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尼,印度,作战区域恐怕比纳粹德国陆军还大,而且每占一处就要分兵留守,结果机动部队越来越少,战争后期基本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陷入可怕的消耗战被拖死。
  其次日本军队的军事教育体系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光陆军就有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校、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宪兵学校、航空士官学校、陆军经理学校等不下十几所,海军也不比陆军少。陆军士官学校的起源是明治元年(1868年)在京都设立的兵学校,这个兵学校第二年迁到大阪,改名为大阪兵学寮,1871年又搬到了东京。1874年明治政府正式制定了《陆军士官学校条例》,在市谷台以兵学寮为基础组建了陆军士官学校。翌年2月首期学生入学,这个时候的学生后来被称作旧×期。这时候采用的是法国式教育制度,学生被称为士官生,来自军队。学制按兵科不同而大有区别,步兵和骑兵是两年,炮兵、工兵一开始为三年,第二年改为四年,到1881年居然改到了五年。因此在晋升为少尉以后还在学校里,也被人称为少尉学生。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缺少军官和这一制度也不无联系。

  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在日本三军中算是实力最强的,毕竟日本是个岛国,海军总是处于最高地位的。二战初期,日本海军训练好,装备也不差,初期偷袭美国珍珠港占了大便宜。而且还有威力恐怖的93式氧气鱼雷,鱼雷的战斗部装药几乎比其他国家的鱼雷多了一倍,速度快射程远,航迹不明显,绝对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日军甚至专门为此成立了“水雷战队”(鱼雷战队)幻想用之与美国舰队决战,不过日军打错了如意算盘,太平洋海战是舰载航空兵的天下,而不是短脚的鱼雷。虽然珍珠港奇袭证明了舰载航空兵的威力,但是日军并未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仍然很看重战列舰,虽然国力不强,仍然建造了超级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此2舰均被美军舰载航空兵击沉),航母的建造并未提到第一重要的位置。与之相反,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开始狂造航母,美国决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冻结设计禁止更改,造船厂采用流水线作业。此外,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高射武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该级航母的建造周期极大地缩短了,有几艘只用了14-16个月便建成服役。二战期间共有17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服役,这也反映了美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事实上1942年底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就已经等于德日意三国的总和了。因此日军在太平洋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就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可能性。

  日本空军:
  日本空军首先是缺乏战术创新,日本军方常常用天皇的神圣名义下达命令,而这些命令在战术上的可行性几乎没人敢置疑,军人只管刻板的执行命令,不管后果如何,在中国,新几内亚,菲律宾等地,大量的日本飞行员被击落其原因就是还在试图遵守那些不适用的条令,但是航空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刻板的教条和命令无疑是捆住了飞行员的手脚,与之相反的是德国的委托式指挥,即上级指挥官只是指示攻击目标,具体怎么完成就是下级指挥官的事情,便于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作战部署,所以二战初期德国空军才会取得辉煌的胜利。还有就是日军飞机的性能及飞行员的培训。日军在战争初期靠的是精锐的飞行员和轻巧的高机动飞机,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日军的飞行员和飞机损失巨大,战争初期日军战斗机的主力是零式战斗机,这种飞机的特点是机身轻巧,翼载低,机动性能好,缺点是防护薄弱,这种飞机在技术好的飞行员手里自然威力不俗,战争初期令美国的F4F感到招架不住,但是随着美军摸透了零式的弱点之后,研制出了F6F和F4U,P47,P51等飞机。虽然日本也研制了新型战斗机,但是数量太少,零式仍是主力,自然就吃了大亏。而且美军飞行员训练良好,即使前线急需飞行员,至少也要进行一年的空战培训,日军随着精锐飞行员的损失,后续飞行员素质严重下降,同时受陷于有限的燃油供应,飞行员的训练也是严重短缺。

  其他原因:

  日本国力不足: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其上资源缺乏,特别是石油。1944年10月25日,粟田健男海军上将已在进入蒙特湾的适当位置,有可能击溃麦克阿瑟将军的防卫薄弱的进攻部队,改变战役的进程。但在仅距登陆海滩四十英里时,粟田突然掉转船头离去。战后,一位日本海军上将被问到为什么要如此。他回答说:“因为燃料缺乏。” 日益耗尽的石油储备也开始影响到各种战略决策,导致日趋毁灭的后果。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中,日本战舰因燃料不足而未参战。此外,为了节省油料,航空母舰不再迂回而是直接驶近美军。一位日本指挥官后来说:“采用较长的航线,将会耗用太多的燃料。”直接出击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作战方式,结果,在通称为“马里亚纳火鸡大射猎”的战斗中,日军损失飞机一百七十三架,而美军只损失二十九架。由于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胜利,美国人终于进入了日本防卫的内圈。在非常需要燃料的情况下,海军不顾一切,发起一场异想天开的挖掘松树根运动。在“两百个松树根能使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小时”的口号指导下,本上各岛全民开始挖掘松树根。儿童被派到郊外去寻找树根。松树根经过十二小时加热后,生产出一种原油代用品。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手美国相比,日本的国力简直不值一提。

  各军种协同指挥不力:
  比如1942年的瓜岛争夺战,陆军、海军都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各行其是,丝毫谈不上协同配合。陆军在岛上的总攻,未能与海军协调行动;而海军舰队的出击,也不与陆军的进攻相配合,也就发挥不出陆海军协同作战的威力。比如在整个瓜岛战役过程中,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很好解决,造成了各自为战的场面。且由于海军与空军拥有两套独立的雷达系统,使美军可以轻易的在两军的雷达间穿梭而不被发现。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所特有的,从短期看确实是好的,比如部队作战勇猛,不计伤亡浴血奋战,但是从长期看是很有害的。因为部队的指挥官(尤其是基层部队的指挥官)以随部下战死为荣,如果吃了败仗,有些指挥官甚至会切腹自杀以谢罪。长此以往将使部队的指挥人员严重缺乏,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是靠长期的实战经验得来的,这些经验不是在军校里所能学到的,是部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战争后期日本为了进行本土决战进行了疯狂扩军,结果发现严重缺乏指挥人员,部队战斗力直线下降,纯属乌合之众。

  对战争的认识;
  日本对于世界中的日本和亚洲中的日本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了对应当时变动的局势,日本拘泥于小节却迷失了大局。(日本企图征服世界的《田中奏折》是非常愚蠢的。原本日本是处于对俄国的恐怖感,希望满洲和朝鲜能够"亲日",后来却变了质。)特别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日本不肯放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最后陷入了崩溃的泥潭。轻视了中国、朝鲜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和胜利的可能性。最后日本在陷入以上的困境后,没有选择“从中国撤军”,反而类似自暴自弃的开始了“对美作战”。在民主自由主义国家体制与独裁主义国家体制的对抗中,前者灵活的作战能力、民众作战意识的持久性以及民意支持上都占有优势。此外,日美两国在资源、食物等物质方面的差距也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忽略以上因素,从亚洲一直延长到南太平洋的战线,使得第一线的士兵与指挥中心之间无法建立切实实时的联系。另一方面,日本希望能排挤英美荷在亚洲支配势力的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还有所谓的正义性,但是对于中国等亚洲国家而言,日本无疑是在进行侵略活动,是无法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的。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日本海军最终无法抵敌美国海军。
这个结局是山本五十六早已预料的,因此他强烈反对对美宣战。但是大本营决定了争夺印尼石油,日本海军只能寄希望于奇袭珍珠港和中途岛取得完全成功。但是日本失败了,珍珠港没有击沉一艘美国航母,而中途岛一战把日本海军最强的骨干舰队全部葬送了。
相反的是虽然在最初的太平洋海战中日本海军显示了他们非凡的战力,这使得美国吃了很大的亏,但美国海军得益于雷达的应用和强大的工业生产力量。战争打的就是工业力量和国家财政力量(美日开战3年半,美国加上建造参战的航空母舰多达145艘),日本显然无法与美国比较,只要美国舰队进入了太平洋,日本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珍珠港,美国参战
因为是侵略者,注定会失败的
日本,铺的摊子太大了,应接不暇!!野心大!

1943年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状况的共同点

处于战略相持的转换阶段,盟军在这一年策划了很多决定性的战役,一举将法西斯国家打退成战略防御态势,并且大量歼灭了敌军的有生力量
1943年不管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都是盟军反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转折,在43年以后反法战争就都进如真正的盟军主宰战场了

二战时期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40年开始,美国及英国等开始对日本实施制裁。而日本当时80%的石油、93%的铜和74%的铁,来自于美国。另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地——南洋油田(包括马来半岛、文莱和印尼婆罗洲等)则被英国和荷兰锁控制。
失败原因:
1.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GDP是日本的7倍。
美国的人口是日本的2倍,而其中受教育的人口总数,会操作汽车和机械的人口基数远远高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在战争初期死去大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后,一直没法弥补飞行员的空缺。
2.作为一个岛国,日本之前打过的所有战争,都是“一战定胜负”,换句话说,日本总是依靠一次集中大多数力量的关键性战役来彻底击垮对方,从而获得胜利。因此在二战期间,中国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上,总是在寻找一次决战的机会,打垮对手精锐部队,逼迫对方投降,从而解决所有问题。然而这种决战战略,对于后勤补给力量极强的美国,根本不奏效。
3.武器装备相差悬殊。
一个是日本海军将领南云无能,四艘主力航母在中途岛都被美国人打沉了,就没有实力与美国在海上周旋。

最主要还是工业生产力比美国差很多,钢铁,军火制造都没有美国强大,日本军事力量就不能补充损失,越来越差,最后只能挨打,投降。
原因很多
要说最重要的一点,个人觉得还是工业实力和美国相差太多

举两个例子,首先是航母:
战前,美国有航母8艘,比日本少。但开战后建造/改造了161艘,合计169艘,简直压死日本。
日本战前有航母10艘,战时仅仅建造/改造了15艘,合计仅25艘,根本无法与美国对抗。

再举个飞机的例子:
美国约克郡级航母机库面积只有2863㎡;埃塞克斯级机库也才3948㎡,而二者的舰载机数量都在90架以上。

而日本,翔鹤5660㎡、大凤4957㎡、信浓4265㎡,都比美国大,但舰载机分别只有77、53、47,比美国航母差很多,这不是因为它们装不下更多飞机,而是因为日本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只能分配给它们这么多飞机。
不像美国,每造一艘航母立即就能用舰载机填满,美国人自己也估算过:如果把信浓号给美国海军用,至少可以搭载120架飞机

以上仅仅是两个方面而已,当时美军的工业优势体现远远不止这么多
实力撑不起野心
实力撑不起野心
中途岛海战的失利。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太多兵力,导致日军在太平洋兵力不足,物质资源不足,注定太平洋战争的失利

中途岛海战规模并不大,为何成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呢?

1942年6月4日凌晨,日本108架战斗机从4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向中途岛发起第一波攻击。中途岛海战由此爆发。

中途岛海战持续了4天,到6月7日下午,海战宣告结束。



中途岛海战的规模不算大。美军有3艘航空母舰、66艘各类舰船、402架飞机参战;日军有8艘航空母舰、110艘各类舰船、610架飞机参战。持续的时间也不长。按照规模和激烈程度来说,中途岛海战不但比不上著名的莱特湾大海战,甚至还不及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和马里亚纳海战。那么,中途岛海战为什么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呢?

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7日,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为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日本、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37个国家纷纷卷入其间,参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员投入的兵力在6000万人以上。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由于日军在偷袭珍珠港中重挫了美国海军,使得美国海军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无所作为;随后日军又占领了东南亚,并在印度洋相继击沉了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等一批英国舰艇,英国远东舰队元气大伤。

所以,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日军处于进攻状态,美国、英国处于防御状态。1942年5月4日——5月8日进行的珊瑚海海战,美国、日本双方打了一个平手,也没有改变这一状态。



直到中途岛海战的出现,才对这一状态进行了改变。

中途岛海战是由日军主动发起。

此前的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尔中校率领16个B——25轰炸机机组人员,从海军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对日本东京进行轰炸。这次东京轰炸造成日本50人死亡,252人受伤,90座建筑物被毁,以及一批军工企业受损,损失不算很大,但对日本人制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日本主动挑起中途岛海战,意图消灭美国剩余的航空母舰。



中途岛是一个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之间,是太平洋航线的中点,因而得名。中途岛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军珍珠港基地的前沿和门户。1867年,美军发现了中途岛。鉴于中途岛的重要性,美军在中途岛驻军,并修建了航空站和潜艇基地,使之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之一。

日本对中途岛势在必得,美国对中途岛寸土必争。因此,中途岛海战爆发了。在此之前的节节胜利,让日本海军变得骄傲自大,狂妄轻敌。再加上情报战的失败和作战计划的错误,尽管日本拥有优势兵力,但在中途岛战役中却一败涂地,损失惨重。



日本4艘重型航空母舰全部被美军击沉,另损失了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3500人阵亡(包括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日军只是在海战进入尾声之际,才依靠伊—168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了美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和哈曼号驱逐舰。挽回了一点颜面。

对于日本来说,此战更大的损失是,丧失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一直紧紧掌握的战略主动权。由于丧失了艘重型航空母舰全,日军被迫转为战略防御。这就意味着,在那以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战役,改由美国说了算。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开始向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



所以,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参考资料:《中途岛海战》等】

本文标题: 为什么1943年的太平洋战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 双方出于什么考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264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很好奇这一问题:夏天吃雪糕冰激凌的人多,工厂忙着生产,那冬天没什么人吃雪糕的时候,工厂在干什么呢中国历代二十四朝中有没有人质疑过这种「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 有没有提出过解决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