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发布时间: 2022-04-15 12:01: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大家谈谈对《三国演义》感受吧我要真实的原创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

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大家谈谈对《三国演义》感受吧

我要真实的原创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回答者:张应志 - 举人 五级 1-10 15:30

--------------------------------------------------------------------------------

完全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可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
首先要确定的是《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小说容许夸张和虚构。如文中桃园结义,大战长坂,草船借箭等未必史上都有,而写这些的目的是为突出作者的观点、立场。我等评武论谋者当然要以作者的立场为核心,剖析作者意愿。再提出个人有意见供大家共同探讨。
小说表明观点通常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典型的例子有吕布、关羽、诸葛亮等人的描述上。
先说关羽,光荣三国系列游戏中的关羽武力排吕布、张飞之后例第三,而偶所打过的所有三国游戏中,无一例外的将吕布排第一,且除《烽火三国》外其他各游戏开发商像商量好一样吕的武力全是100,只是兵器武力增加上有些差异。这是《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第一:
三英战吕布,二十合战不下纪灵
论点一:三英战吕布被人已经研究的N万遍这里就不多说了
结论:吕布比关羽强
论点二:被张飞不十合斩杀的纪灵和关羽战了二十合不露败绩。
结论:有场外因素,比如关羽人马困乏,且关羽有‘贱驱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之说。关羽同意纪灵歇战,首先是关羽傲上而不辱下。再则关羽那匹瘦马只怕是累得不行了。而歇战后纪灵不敢再战就不能说纪灵同关羽战平了吧?关羽小胜纪灵,张飞强于关羽,关羽的那句‘吾弟翼德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说得就是这战吧(此时一定有人要说我所言与自己的论点背道而驰,非也,请后下文)
第二:
马超与张飞战了六七百合胜负未分。关羽坐不住了,看老诸的信上是怎么说的“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乃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论点:关羽绝伦超群?
结论:先且不论关羽是否超群。简单的说如果关羽不及张飞,打不过自己兄弟还说得过去,连个刚来的外人都打不过以关羽的为人会甘心吗?诸葛亮还敢提马超和张飞并驾齐驱?关羽不在张飞之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且看下文)
第三:
做个简单比较
吕布平张飞(50合),又战一百一二十合平手,张飞平许褚,许褚平吕布(20合),许褚平马超,马超平张飞,许褚平徐晃(50合),徐晃负颜良,徐晃负文丑,关羽右臂少力平徐晃(80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论点:一刀斩颜良,四合诛文丑。是真实武力体现吗?
结论:不是。真有这种实力武力应在150 以上。那属无效战例吗?也不是。此两战有众多场外因素,关羽凭赤兔胜了第一场,而第二战文丑是心怯所至。那为什么说不属无效战例呢?主要表现在程昱、曹操对其的信心、关羽的自信、袁绍的盛赞,
程昱:“某举一人可敌颜良,非关公不可”。曹操,大喜,去请关羽。关羽:“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和张飞一起呆久了怎么卖猪头都知道了)。袁绍:“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因此,关羽斩杀二人有些偶然,但胜他们是必然的。

综上述,关羽从三英战吕布二十合战不下纪灵到斩颜良诛文丑这两段时间上唯一的差别就是赤兔。关羽得赤兔后胜(这咱就不说是杀)了间接平张飞、吕布的武将,张飞杀了关羽未得赤兔前小胜过纪灵,吕布和超一流武将全是平局(一场胜绩也没有),而关羽得赤兔后胜两名超一流武将,很明显,关羽得赤兔后的战绩比张吕二人要好。作者故意错开世上只有一匹赤兔马从而达到关羽天下无敌的目的,而这么委婉的表达方式应和民间传言吕布无敌有关,说得太直接会招惹非议。
既然要突出关羽,那民间传言比关羽强的吕布张飞就要被丑化,就有了无谋的吕布、莽撞的张飞。吕布,三姓家奴,和关羽的义薄云天刚好对立,并把他说得除长相和武艺外近乎一无是处。但吕布还辕门射戟在陈宫面前炫一把谋略!最冤的还要说张飞,长坂桥独退雄兵,计捉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三处张飞耍计谋有个共同点就是关羽都不在场,这就有点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了,孙悟空在场的时候老猪就一无是处。而知春秋明大义,读过书的关羽却一次像样的计谋也没有。张吕二人何其冤也!(三国八:吕布武108智27政22魅36;张飞武103智31政26魅43;关羽武102智80政69魅93;三国九:吕布统94武108智25政16;张飞统83武103智35政22;关羽统93武102智77政64)吕布在九中终于多了一门功课超过了九十分,但智力课比以前更差了。。。
如果《演义》想表达关羽第一那又如何理解人们认为的关羽排吕张之后呢?这首先是民间传言的吕布无敌论,那张飞可以和吕布战平自然就被认为第二了。作者没能改变人们的看法,说明作者在描述上不能算成功,以偶个人之见最重要的是在丑化吕布的能力同时作者事与愿违间接的美化了吕布的武艺,在看到曹操惧怕吕布时,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吕布太勇猛了,因为人们心中的吕布除了勇猛什么都不行。而史上的吕布果真是这样的吗?若吕布真是一夫之勇怎么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若吕布仅一夫之勇曹操会那样怕他吗?书中的描述不足以叫人信服。
事实上吕布和三国没关系,吕到死也不知道他所在的时代叫前三国时代,这个角色只是对三国的形成做了点“贡献”,在三国中的地位和袁术、袁绍差不多。吕布超群的武艺类似于金大侠《射雕》中的王重阳,而关羽当然就是郭靖。会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左右互搏术的郭靖俨然已超越了前辈王重阳。而后人将吕布例在关羽之上就像某版《射雕》电视剧中,王重阳华山论剑中,以一敌四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而金庸先下笔下的王重阳是五人评论出的第一,以一敌四的战斗纯属捏造,金大侠可没说郭靖可以一敌东、南、西、北四个老头,这也不现实不是吗?(扯远了,呵呵)
说到这,拥赵族们一定不服了,你小子说了半天天下无敌竟然对赵云支字不提?那咱就说说赵云吧,《演义》说赵云死时年登70,那赵云比关羽年长(可参考偶前些日的《赵云年龄说》),而关羽也在被封五虎将时说‘赵云吾弟也’的话,作者为什么会出这种错误呢?赵云年登七旬建奇功应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佳话,更具说服力,那救公孙战文丑‘少年将军’是不能成立了,此时的赵云应在 30-33 之间。文中描述赵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周仓说他极其雄伟。那赵云应是那种块头很大,长相俊朗的人,而不是游戏《赵云传》中的那个奶油小生。而后人之所以会把赵云越来越中性化,其实跟文中的‘少年将军’有关。作者之所以将赵云的年龄缩水是为了让赵云成为继吕布、关羽后的第三个天下第一,既然是关羽的继任者自然要年少些。文中关羽自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后,就只和老头黄忠打个平手,单刀赴会只是理论上的勇猛,作者想告诉我们‘郭靖’还是无敌的,而实际上此时的关羽只是在等什么时候进棺材。战场上此时真正的无敌是赵云,赵云的无敌表现在得青罡后。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赵云得青罡前只和文丑战平,这就成功错开了有青罡的赵云对吕布、关羽了。但赵云的年龄和关羽接近,甚至更长。因此,赵云在文中的角色比较尴尬,他接了关羽天下第一的位置,当关羽死后赵云年却事已高,所以赵云在文中的位置类似于康乾盛世的雍正皇帝,雍正在位16年,而关羽挂掉 9年后赵云也挂了。因此赵云在小说中应属于一个过渡者,他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将天下第一传给下一任。
先且不论姜维和文鸯谁更强些,就作者意愿,接赵云班的无疑是姜维,姜维和老赵战平,并且得到赵云的赞赏,作者的意图很明确,且就作者的立场而言蜀国才是正统,主角当然是蜀国的人。那要表明姜维是天下无敌为什么不说姜维和赵云战上两三百合不分胜负,却只说战数合呢?这不难理解,后三国勇将凋零,真正的原因是连年的征战造成的,可以想像那些长得精壮的士兵都是冲在前头的,老弱残兵通常都在二线充数,在前三国像关羽这种人本也不是准备去应募当兵的吗?如果关羽也是士兵能否活到四十都是未知数!那我们就要庆幸还好有刘备在那接帮结党,给他个小将做做了。我们在后期三国的不难发现,将军们要嘛是名门之后要嘛是以谋略见长。因此要说姜维与赵云战两三百合作者也是底气不足,但又不能直接说姜维打不过赵云,所以只有说斗了数合,再让老赵夸上几句,间接告诉我们下一任到了,赵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姜维成为真正的第一要到魏延死后!
姜维‘第一论’文中表现有四点:
第一:
老诸死时留下遗命说姜维有勇有谋可以断后,以前这种活是赵云做的。
第二:
文中两次说邓艾极有谋略,从未说其勇猛,而姜维的勇猛经常被提起。这其实对邓艾极不公平。
第三:
文鸯和邓艾五十合战平。姜维比文鸯在后三国的地位类似关羽比赵云。
第四:
姜维的勇猛不能和吕布赵云等相提并论,但就临场应变能力却是全部三国中最强的。落马杀杨欣、一张弓杀郭淮是为佐证。

接下来再说说诸葛亮,前三国的谋士郭嘉的作用和吕布差不多,都是为三国的形成做贡献,而前三国可以和郭嘉相提并论的只有贾诩。郭嘉计谋更具侵略性,适合当时没什么实力的曹操,而贾诩更多的是明哲保身,这很像他的性格,如果贾诩是个女的,必是人尽可夫的女人,但随便嫁鸡嫁狗都能把丈夫驯得服服贴贴。而《演义》中诸葛亮除武艺外几乎无所不能,鲁迅先生曾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文中的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先说羽扇纶巾,苏轼有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舳舻灰飞烟灭”有人说作者抢了周瑜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前些日有网友说苏轼离三国也有千年未必他说得就正确,分析纵然独到,但以我之见周瑜、诸葛亮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有必要为了破羽扇烂纶巾抢来抢去的吗?一人一套不是省事了,那周瑜死时说得就不是‘既生瑜何生亮’了,改成‘既然我买羽扇纶巾,亮为何也买羽扇纶巾?�A醣阜龊菏О苁抢�凡豢筛谋洌�怯忠��罡鹚党缮窈跗渖窬鸵���鹑肆耍�仁橇醣覆蝗唐�傩詹庞械某ほ嘀�堋T偈侵羌ぶ荑ど嗾饺喝澹�拘亩�壅铰陨纤锶ǔ啾谥�绞略诒匦校�懿倜鹆肆醣富共焕疵鸲�猓坎荽�杓�虼渴粑拗猩�校�晕嗜舨懿儆没鸺�嵩跹�坷现罨共怀煽局恚靠銮业笔蔽泶竽芗�燃�停�粲没鸺��苊魅返蟹轿恢茫��尾挥没鸸ィ考蓝�缯庵止砩裰�翟劬筒欢嗨盗耍�懿侔茏呋�莸溃�率瞪喜懿僭诼飞闲∑恍Χ际且谎�模�皇俏�吮硐植懿俚睦潜罚�懿俦怀蠡�冉铣沟祝�闹忻棵坎懿傧氲揭患凭突崧冻雒赡壤錾�男θ荩�桓毙∪说弥镜难�樱�垂壑罡鹆寥魏问旅挥兴�恢�赖模��氲降募撇呦缘美硭�比弧A醣副�芴拥桨椎鄢牵�质侵罡鸬陌苏笸祭ё÷窖贰V罡鹞薇�φ剿韭碥玻�粘羌埔彩俏�吮硐种罡鹬�嘀恰?

再说点庞统,三国志系列游戏庞统、周瑜、诸葛亮、徐庶这四人的智力都在95以上,都算得上超一流了,而赤壁之战的连环计曹营中唯徐庶一人全知,程昱、荀攸是一知半解。实际上徐庶知不知道连环计对战争没任何影响,为什么要说他看破周瑜等人的计谋呢?为了突出庞统,徐庶这种智商的还得庞统教他脱身之计,足见庞统的智谋之高。但客观的讲以徐庶这种智力怎么可能想不出脱身之计,庞统只语片言间想到的一条妙计正是徐庶苦思冥想未得的计谋,真有这么大差距?可能吗?

总而言之,小说的立场是以蜀国为正统,而曹魏为篡逆(曹丕废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历史已无法再改变,蜀汉为曹魏所灭,主角关羽、诸葛亮等人被神化就难免要无中生有,夸大其词,现在流行叫“人造神”,神本来就是人造的,《圣经》说神是依自己的样子造人的,而从古至今说这句话的从来都是人自己,依我之见神是人照着自己的样子造的更贴切些。关羽能胜吕布、知春秋、赤兔马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都只在理论中存在。

既然事事皆实,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那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听全实的呢?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娓娓乎方有令人听之而忘倦也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三国演义》 读后感

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

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

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

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

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

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

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

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

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

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

、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

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

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

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

“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

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

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

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

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

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

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

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

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

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

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

曹操的伟大之处。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

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

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

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

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

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

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

,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

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

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

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

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

,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

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

,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

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

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

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

,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 ,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

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

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

“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

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

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

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

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

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

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

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

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

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

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完全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可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
首先要确定的是《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小说容许夸张和虚构。如文中桃园结义,大战长坂,草船借箭等未必史上都有,而写这些的目的是为突出作者的观点、立场。我等评武论谋者当然要以作者的立场为核心,剖析作者意愿。再提出个人有意见供大家共同探讨。
小说表明观点通常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典型的例子有吕布、关羽、诸葛亮等人的描述上。
先说关羽,光荣三国系列游戏中的关羽武力排吕布、张飞之后例第三,而偶所打过的所有三国游戏中,无一例外的将吕布排第一,且除《烽火三国》外其他各游戏开发商像商量好一样吕的武力全是100,只是兵器武力增加上有些差异。这是《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第一:
三英战吕布,二十合战不下纪灵
论点一:三英战吕布被人已经研究的N万遍这里就不多说了
结论:吕布比关羽强
论点二:被张飞不十合斩杀的纪灵和关羽战了二十合不露败绩。
结论:有场外因素,比如关羽人马困乏,且关羽有‘贱驱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之说。关羽同意纪灵歇战,首先是关羽傲上而不辱下。再则关羽那匹瘦马只怕是累得不行了。而歇战后纪灵不敢再战就不能说纪灵同关羽战平了吧?关羽小胜纪灵,张飞强于关羽,关羽的那句‘吾弟翼德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说得就是这战吧(此时一定有人要说我所言与自己的论点背道而驰,非也,请后下文)
第二:
马超与张飞战了六七百合胜负未分。关羽坐不住了,看老诸的信上是怎么说的“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乃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论点:关羽绝伦超群?
结论:先且不论关羽是否超群。简单的说如果关羽不及张飞,打不过自己兄弟还说得过去,连个刚来的外人都打不过以关羽的为人会甘心吗?诸葛亮还敢提马超和张飞并驾齐驱?关羽不在张飞之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呢,且看下文)
第三:
做个简单比较
吕布平张飞(50合),又战一百一二十合平手,张飞平许褚,许褚平吕布(20合),许褚平马超,马超平张飞,许褚平徐晃(50合),徐晃负颜良,徐晃负文丑,关羽右臂少力平徐晃(80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论点:一刀斩颜良,四合诛文丑。是真实武力体现吗?
结论:不是。真有这种实力武力应在150 以上。那属无效战例吗?也不是。此两战有众多场外因素,关羽凭赤兔胜了第一场,而第二战文丑是心怯所至。那为什么说不属无效战例呢?主要表现在程昱、曹操对其的信心、关羽的自信、袁绍的盛赞,
程昱:“某举一人可敌颜良,非关公不可”。曹操,大喜,去请关羽。关羽:“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和张飞一起呆久了怎么卖猪头都知道了)。袁绍:“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因此,关羽斩杀二人有些偶然,但胜他们是必然的。

综上述,关羽从三英战吕布二十合战不下纪灵到斩颜良诛文丑这两段时间上唯一的差别就是赤兔。关羽得赤兔后胜(这咱就不说是杀)了间接平张飞、吕布的武将,张飞杀了关羽未得赤兔前小胜过纪灵,吕布和超一流武将全是平局(一场胜绩也没有),而关羽得赤兔后胜两名超一流武将,很明显,关羽得赤兔后的战绩比张吕二人要好。作者故意错开世上只有一匹赤兔马从而达到关羽天下无敌的目的,而这么委婉的表达方式应和民间传言吕布无敌有关,说得太直接会招惹非议。
既然要突出关羽,那民间传言比关羽强的吕布张飞就要被丑化,就有了无谋的吕布、莽撞的张飞。吕布,三姓家奴,和关羽的义薄云天刚好对立,并把他说得除长相和武艺外近乎一无是处。但吕布还辕门射戟在陈宫面前炫一把谋略!最冤的还要说张飞,长坂桥独退雄兵,计捉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三处张飞耍计谋有个共同点就是关羽都不在场,这就有点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了,孙悟空在场的时候老猪就一无是处。而知春秋明大义,读过书的关羽却一次像样的计谋也没有。张吕二人何其冤也!(三国八:吕布武108智27政22魅36;张飞武103智31政26魅43;关羽武102智80政69魅93;三国九:吕布统94武108智25政16;张飞统83武103智35政22;关羽统93武102智77政64)吕布在九中终于多了一门功课超过了九十分,但智力课比以前更差了。。。
如果《演义》想表达关羽第一那又如何理解人们认为的关羽排吕张之后呢?这首先是民间传言的吕布无敌论,那张飞可以和吕布战平自然就被认为第二了。作者没能改变人们的看法,说明作者在描述上不能算成功,以偶个人之见最重要的是在丑化吕布的能力同时作者事与愿违间接的美化了吕布的武艺,在看到曹操惧怕吕布时,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吕布太勇猛了,因为人们心中的吕布除了勇猛什么都不行。而史上的吕布果真是这样的吗?若吕布真是一夫之勇怎么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若吕布仅一夫之勇曹操会那样怕他吗?书中的描述不足以叫人信服。
事实上吕布和三国没关系,吕到死也不知道他所在的时代叫前三国时代,这个角色只是对三国的形成做了点“贡献”,在三国中的地位和袁术、袁绍差不多。吕布超群的武艺类似于金大侠《射雕》中的王重阳,而关羽当然就是郭靖。会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左右互搏术的郭靖俨然已超越了前辈王重阳。而后人将吕布例在关羽之上就像某版《射雕》电视剧中,王重阳华山论剑中,以一敌四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而金庸先下笔下的王重阳是五人评论出的第一,以一敌四的战斗纯属捏造,金大侠可没说郭靖可以一敌东、南、西、北四个老头,这也不现实不是吗?(扯远了,呵呵)
说到这,拥赵族们一定不服了,你小子说了半天天下无敌竟然对赵云支字不提?那咱就说说赵云吧,《演义》说赵云死时年登70,那赵云比关羽年长(可参考偶前些日的《赵云年龄说》),而关羽也在被封五虎将时说‘赵云吾弟也’的话,作者为什么会出这种错误呢?赵云年登七旬建奇功应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佳话,更具说服力,那救公孙战文丑‘少年将军’是不能成立了,此时的赵云应在 30-33 之间。文中描述赵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周仓说他极其雄伟。那赵云应是那种块头很大,长相俊朗的人,而不是游戏《赵云传》中的那个奶油小生。而后人之所以会把赵云越来越中性化,其实跟文中的‘少年将军’有关。作者之所以将赵云的年龄缩水是为了让赵云成为继吕布、关羽后的第三个天下第一,既然是关羽的继任者自然要年少些。文中关羽自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后,就只和老头黄忠打个平手,单刀赴会只是理论上的勇猛,作者想告诉我们‘郭靖’还是无敌的,而实际上此时的关羽只是在等什么时候进棺材。战场上此时真正的无敌是赵云,赵云的无敌表现在得青罡后。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赵云得青罡前只和文丑战平,这就成功错开了有青罡的赵云对吕布、关羽了。但赵云的年龄和关羽接近,甚至更长。因此,赵云在文中的角色比较尴尬,他接了关羽天下第一的位置,当关羽死后赵云年却事已高,所以赵云在文中的位置类似于康乾盛世的雍正皇帝,雍正在位16年,而关羽挂掉 9年后赵云也挂了。因此赵云在小说中应属于一个过渡者,他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将天下第一传给下一任。
先且不论姜维和文鸯谁更强些,就作者意愿,接赵云班的无疑是姜维,姜维和老赵战平,并且得到赵云的赞赏,作者的意图很明确,且就作者的立场而言蜀国才是正统,主角当然是蜀国的人。那要表明姜维是天下无敌为什么不说姜维和赵云战上两三百合不分胜负,却只说战数合呢?这不难理解,后三国勇将凋零,真正的原因是连年的征战造成的,可以想像那些长得精壮的士兵都是冲在前头的,老弱残兵通常都在二线充数,在前三国像关羽这种人本也不是准备去应募当兵的吗?如果关羽也是士兵能否活到四十都是未知数!那我们就要庆幸还好有刘备在那接帮结党,给他个小将做做了。我们在后期三国的不难发现,将军们要嘛是名门之后要嘛是以谋略见长。因此要说姜维与赵云战两三百合作者也是底气不足,但又不能直接说姜维打不过赵云,所以只有说斗了数合,再让老赵夸上几句,间接告诉我们下一任到了,赵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姜维成为真正的第一要到魏延死后!
姜维‘第一论’文中表现有四点:
第一:
老诸死时留下遗命说姜维有勇有谋可以断后,以前这种活是赵云做的。
第二:
文中两次说邓艾极有谋略,从未说其勇猛,而姜维的勇猛经常被提起。这其实对邓艾极不公平。
第三:
文鸯和邓艾五十合战平。姜维比文鸯在后三国的地位类似关羽比赵云。
第四:
姜维的勇猛不能和吕布赵云等相提并论,但就临场应变能力却是全部三国中最强的。落马杀杨欣、一张弓杀郭淮是为佐证。

接下来再说说诸葛亮,前三国的谋士郭嘉的作用和吕布差不多,都是为三国的形成做贡献,而前三国可以和郭嘉相提并论的只有贾诩。郭嘉计谋更具侵略性,适合当时没什么实力的曹操,而贾诩更多的是明哲保身,这很像他的性格,如果贾诩是个女的,必是人尽可夫的女人,但随便嫁鸡嫁狗都能把丈夫驯得服服贴贴。而《演义》中诸葛亮除武艺外几乎无所不能,鲁迅先生曾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文中的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先说羽扇纶巾,苏轼有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舳舻灰飞烟灭”有人说作者抢了周瑜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前些日有网友说苏轼离三国也有千年未必他说得就正确,分析纵然独到,但以我之见周瑜、诸葛亮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有必要为了破羽扇烂纶巾抢来抢去的吗?一人一套不是省事了,那周瑜死时说得就不是‘既生瑜何生亮’了,改成‘既然我买羽扇纶巾,亮为何也买羽扇纶巾?’。刘备扶汉失败是历史不可改变,那又要将诸葛说成神乎其神就要牺牲别人了,先是刘备不忍弃百姓才有的长坂之败。再是智激周瑜舌战群儒,凭心而论战略上孙权赤壁之战事在必行,曹操灭了刘备还不来灭东吴?草船借箭则纯属无中生有,试问若曹操用火箭会怎样?老诸还不成烤猪?况且当时雾大能见度极低,若用火箭更能明确敌方位置,为何不用火攻?祭东风这种鬼神之说咱就不多说了,曹操败走华容道,事实上曹操在路上笑不笑都是一样的,只是为了表现曹操的狼狈,曹操被丑化比较彻底,文中每每曹操想到一计就会露出蒙娜丽莎的笑容,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反观诸葛亮任何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所想到的计策显得理所当然。刘备兵败逃到白帝城,又是诸葛的八阵图困住陆逊。诸葛无兵应战司马懿,空城计也是为了表现诸葛之多智。

再说点庞统,三国志系列游戏庞统、周瑜、诸葛亮、徐庶这四人的智力都在95以上,都算得上超一流了,而赤壁之战的连环计曹营中唯徐庶一人全知,程昱、荀攸是一知半解。实际上徐庶知不知道连环计对战争没任何影响,为什么要说他看破周瑜等人的计谋呢?为了突出庞统,徐庶这种智商的还得庞统教他脱身之计,足见庞统的智谋之高。但客观的讲以徐庶这种智力怎么可能想不出脱身之计,庞统只语片言间想到的一条妙计正是徐庶苦思冥想未得的计谋,真有这么大差距?可能吗?

总而言之,小说的立场是以蜀国为正统,而曹魏为篡逆(曹丕废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历史已无法再改变,蜀汉为曹魏所灭,主角关羽、诸葛亮等人被神化就难免要无中生有,夸大其词,现在流行叫“人造神”,神本来就是人造的,《圣经》说神是依自己的样子造人的,而从古至今说这句话的从来都是人自己,依我之见神是人照着自己的样子造的更贴切些。关羽能胜吕布、知春秋、赤兔马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都只在理论中存在。

既然事事皆实,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那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听全实的呢?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娓娓乎方有令人听之而忘倦也
三国论 关公 之我的心得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这本书大概就以三国群雄互相斗智,龙争虎斗的情节,但也交织出许多感人的忠义故事;激昂的豪情壮志也从里头一一呈现了出来。在这部故事中,没有固定的主角,因为三国群英个个都是当中的主角,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孔明先生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公云长,有智慧却狡猾的曹操...等,而关羽的故事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他的忠义情操,令人不由得深深的感动,打从心底尊敬他;它的魄力和霸气,彷佛经历了数千年仍然存在这世间,令人慷慨激昂,热血在体内不断的奔腾起来。
关羽,原来字寿长,后才改为云长,乃河东解良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身材,身高九尺,更有着一张清秀的脸蛋;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这样写着的:「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这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美少男啊!但他却一点也不软弱,他那钢铁般的强力手臂;竟可以轻易的拿起青龙偃月刀。说到这柄青龙偃月大关刀,它的来头也不俗,三国演义记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看看这关老爷多么吓人,八十二公斤的大刀,落在他手中也不过像把杀猪用的菜刀;哪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敢向他挑战,命运的下场可能就像那些猪头一样的被宰掉了吧;故事里正写着:「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看看,就这样被活活砍成两段,而且还是措手不及,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按怎死都不知道!」真是有够惨。
关公的智能可不下于别人,这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介武夫,而是个懂得以智慧来争取胜利的武将。有一次刘备中计被留于敌营之中,情形十万火急,因为当一国的君主被敌军所俘,将可能面临亡国的危机,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这时关公就扛起了救主的责任,实在是因为他救主心切,这里便可同时看出他的忠心了;但因当时蜀国之力不及袁绍军,所以他也不能明着率兵攻城救主,这时他便只好以智取胜了。它看准了守门的士兵,旗号衣甲都跟曹军相同,便乘着晚间行动。原来他的手下有曹军的兵服,当他在夜黑时,乌漆抹黑的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便和一般曹军没啥不同了。它叫守门的快把门打开,但人家好歹也是个守门兵,不是省油的灯,怎可以说开就开呢?这时关公便应了:「只怕刘备知道,疾快开门。」这样一说,小兵便吓着了,因为一但刘备知道袁绍和曹军有连手的话,一定会戒备的,这可是军机大事ㄚ!一个小兵哪扛得起这重责呢?心里一慌,只好乖乖开门了。谁料得到这只是关老爷布的一个妙局呢?门一开,只见一名大汉,舞着闪闪的大刀杀了进来,看到这一幕,谁还敢向前去拦截呢?大家只有各自逃命的份而已。关公一进门,便直冲向军营,把主将的首级一刀砍下,救回刘备,在提着首级到城上喊到:「反贼车胄已杀之:众等无罪,投降免死。」大家看到主将已挂了,谁还敢反抗呢?只好一一的乖乖投降。从着里更可看出关公的晓明大义,宅心仁厚,它知道军民是无辜的,只要他们投降就好,不需要屠城,搞的满城血腥风雨的。这一仗,关公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救回主上,不单如此,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更多军民的爱戴和更多人民的支持。
关公重情重义,不单只局限于自己的亲友和主上,只要是有恩于他的人,他决对不会忘,那怕是自己的大敌,敌方的将领。在一役中,曹军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汉军势如破竹,最后曹军只有节节败退,关公这时原本可以活捉曹操,但他却放走了他,为什么呢?三国演义写着:「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却垂泪,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它这一句话,分明就是放走曹操的意思。就因曹操曾有恩于他,所以便放了他。他明知道斩杀敌将是一个军人的责任,同时也是军令更何况军令如山;他着一放,回到营中,自己必定是死罪难免,活罪更难逃,但就为了一个「义字」,他也顾不了这么多,还是放了曹操。关公义重如山,能为义舍命,这种情操真叫人佩服,令人深深的尊敬他;也因为这样,他才会流芳百世,受到后人的敬爱。
关公的勇气更是无人能及的。话说孙权想要得到荆州一地,鲁肃便提了一议。他提议请关公出面会谈,若关公能善言说之,不从便一刀杀了他;假若关公不来,孙权将派兵与关公一决胜负,夺取荆州。就这样,鲁肃托人将信送予关公,并在信里将一切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关公知道,不论他赴不赴约,孙权还是会攻打荆州,但关公仍决定要去赴约,因为他想看看这个鲁肃到底在搞什么东西,那怕是龙潭虎穴,他也要去探个究竟。更吓人的是,他并没有带军队去,只是叫随从十几人,自己再提着大刀便去赴会了。这就是三国演义描写得很有力的一段故事---[关云长单刀赴会]。到了孙权的军营,鲁肃看见关公这般毫无武力与防备便来了,自己也暗吃一惊。刚开始谈时,关公仍很开心的谈天,等到鲁肃切入正题,说到荆州时,关公便开始不悦了。关公说道关于荆州乃国家大事,仍需与皇兄(刘备)恰谈,并非自己可决定的,鲁肃确以关公和刘备乃义结金兰的好兄弟,刘备的事便是关公的事,不用推托到刘备身上…。正当关公未及回答时,周仓便在阶下厉声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关公闻之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论!可速去!』周仓这时会了意,便道岸口叫关平把船开过来。关公这时右手持刀,左手挽住鲁肃,假装以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关公这招『借酒装疯』实在高招,因为他可以借口自己已醉,无法谈论荆州大事;二来则因为他一手持刀,一手挽住鲁肃,大家怕他酒疯一起,鲁肃便一命呜呼了,所以没人敢上前阻他。关公走到船边,才放了鲁肃,这时鲁肃已如痴似呆了,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关公所乘之船乘风破浪而去了。事后,鲁肃便和吕蒙共计,决定申报孙权,起兵与关公决战。当孙权知道后,便大怒且要立即商讨攻打荆州之计,就在此时又忽传曹操又起三十万大军来也。孙权大惊,且叫鲁肃休惹荆州之兵,暂时先移兵抗曹操。看来,连老天也对关公的勇气深感佩服,便以曹军攻吴来助荆州城度过一次危机,也算助关公一臂之力。
战中受伤实乃兵家常事,但受伤之痛并非任何人都能忍受的,尤其是需要直接接触伤口以疗伤,那种痛根本连想象都不能想到的。而关公却常面临这种场面,但他仍不以为然,他觉得这种根本无关痛痒,由此更可见关公惊人的『耐力』。在一次与曹仁所率的大军队决时,关公不幸中了一箭,侍被关平救回军营疗养时,发现中箭处伤势严重,原来是箭头有毒…才使伤势恶化。当时为关公疗伤的军医便是医圣华陀。他道这种情况看来,毒已扩散,必须刮骨疗伤。这种疗法可真吓人,必须用尖刀割开皮肉,直接用刀在骨上刮去箭毒;这种割肉刮骨之痛那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就连想都不敢想。但关公却处之泰然,一面喝酒,一面下棋…等到华佗要动刀时,便曰:『某便下手,君侯物惊。』关公答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说完,华佗便动手了。三国演义里写着:『华陀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这种情形还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甚至『全无痛苦之色』,这个关老爷实在是太猛、太神勇了,连华佗都曰:『吾为医一生,为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真的实在是太神了,这已达到神的境界了。刮骨之痛岂凡夫俗子亦能忍乎?虽然后来有人认为是华陀为关公上了麻醉,关公才不感痛楚,但是有谁听到自己骨头被刀刮出的悉悉声,和流不停的鲜血,还能如此泰然呢?若没有关公这般的勇气,恐怕没人能面对这样的酷刑吧!
世上没有所谓的永远不败,连关公也不例外。在麦城一役,他败了,这是他第一场最难的一仗,同时也是他一生当中最后的一场战役,因为他赔上了自己的命。在这一场仗役,他中了敌方的计,被逼的进退两难,走投无路,最后便败走麦城,被孙权杀了。一代英豪就这样与世长辞了。但他在临死前的永不向敌军低头,决不臣服他主的意念,是最令人敬佩的,因为他宁可马革裹尸,战死杀场,也绝不会对不起国家、主上,最重要的是不会背叛自己的良心。 关公的事迹虽然已历几千年,但是却存在每个人的心理,彷佛是一部神话;但他却不是神话,因为他活在各个同他重情重义的人心理,永不磨灭,永不结束,没有所谓的句号…。他的事迹会一直传下去的,而他的精神更会存在这世间,永远长存,永远永远的存在有情有意、有血有泪的人间。

求 一篇品评三国演义人物的论文

注意:是对小说《三国演义》里的任意一个人物品评,而不是历史上真实的的人物。2000字左右。不要照抄易中天《品三国》的观点!!!因为他品的是《三国志》!!!
谈谈对鲁肃的评价
摘要:鲁肃于建安五年投靠孙权伊始,就在与孙权的“密议”中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政治路
线,后在吊丧结刘、力主抗曹、借地资备、维系孙刘联盟等一系列事件中功勋卓著。但孙权未能给
予全面公正的评价,史学家陈寿也随声附和,致使鲁肃的形象受到不应有的损害。应扫除蒙在鲁
肃身上的历史灰尘,还其杰出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三国;鲁肃;功绩;评价
吕蒙死后,陆逊代吕蒙领兵。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
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
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
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
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
‘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
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1](卷54《吕蒙传》)。上引孙权所论,是其对鲁肃的盖
棺定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颇同意此说,并认为“孙权之论,优劣允当”。[1](卷54史臣评语)对鲁肃的上
述评价究竟是否允当?我们以为尚需探讨,以期能对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
鲁肃(公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自幼丧父,与
祖母及母亲居家。值东汉末年,天下纷乱,青年鲁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扌票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
甚得乡邑欢心。”[1](卷54《鲁肃传》)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为居巢(今安徽巢县)长,[1](卷54《周瑜
传》)率部下数百人来到东城拜访鲁肃,并求资粮。鲁肃当即指着家中尚存的两个各装三千斛米的之一
赠与之。这一慷慨举动令周瑜对其为人处事益发感到惊奇,遂相与定交,结为知己。从此,鲁肃便通过与
周瑜的亲密关系很快就登上了汉末政治斗争的舞台,表现出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建安五年孙策死,弟孙权统事。周瑜因赴策丧留吴,其时鲁肃亦至吴①,瑜对肃称孙权可辅,劝其留下
服事孙权以求攀龙附凤,鲁肃应允。周瑜又极力向孙权举荐鲁肃,称其“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不可令去也。”周瑜的劝留和举荐获得成功,鲁肃正式投靠孙权,被引为“宾客”[1](卷47《孙权传》),于是方
有一番“语及大略帝王之业”的“密议”。《三国志》卷54《鲁肃传》载: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
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
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
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笔者按:《资治通鉴》作“保守”二字为是。)江东,以观
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
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
非所及也。”
上引鲁肃的对策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汉室不可复兴;二是曹操不可卒除;三是应在确保江东的基础
上观衅而动,乘北方多务之际,先除黄祖,进伐刘表,夺取荆州,然后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这自然应视
作包括夺取地处长江上游的益州在内);四是在巩固了整个长江以南的割据后,再建号帝王,图取天下,完
成统一大业。
鲁肃的对策,自然是投合孙权的心思的。正因如此,所以在张昭非毁鲁肃,说“肃年少粗疏,未可用”的
情况下,“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然而鲁肃的对策又不仅是为了投合主
子,讨得欢心而已;他确有自己独到的政治见解,这突出地表现在对待汉室的态度上。鲁肃所持“汉室不可
复兴”的政治见解,不但高出孙权之上,而且和七年后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相比较,也实在有高出一筹的
地方。①从孙权在“密议”中所反映的思想看来,他当时因羽翼未丰,只是想保有江东,尽力一方,以辅汉
室,尚缺乏统一全国的进取精神。但鲁肃的一席话对他无疑是起了振奋精神的作用的。诸葛亮在《隆中
对》中明确讲过,如果象他设想的那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卷35《诸葛亮传》)这里,汉室可以复
兴的思想是十分明白的。如果说在建安十二年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帜以作号召,只是出于斗争策略的需
要并非本意的话;那末,在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自汉中北伐前夕的上疏(即有名的《出
师表》)中又何以仍然要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呢?这自然是不能单以策略考虑解释得通的。所以,我们
只能认为“兴复汉室”是诸葛亮一贯的思想,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所主张重建的仍是刘家的一统天
下,只不过是要将汉室皇帝的宝座让刘备这一支系来坐而已。
“汉室不可复兴”的思想早在建安五年鲁肃就提了出来。这一建立在正确估量当时客观斗争形势基础
上的政治见解,日后历史的发展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对于鲁肃的这种远见卓识,在孙权的评论中从未提
及②,我们自然不能同意其对鲁肃的评价是“允当”的。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死。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极有可能趁机南下夺取荆州。鲁肃于此时向孙权
提出战略性建议。《三国志》卷54《鲁肃传》载: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
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
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
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在此建议中,鲁肃明确指出荆州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分析刘表新亡后荆州形势发生变化的几种可能性
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但建议的核心思想乃是以吊丧为名,前去进行多方面的外交活动,“说备使抚表众,同
心一意,共治曹操”。为了赶在曹操的前头,鲁肃在征得孙权同意后立即前往荆州,行至夏口(今武汉市),
听说曹操已向荆州逼近,于是星夜兼程。等赶到南郡(今荆州市),得知刘琮已经降曹,刘备正在南逃。值
此形势紧急的关头,鲁肃仍然北上,迳至当阳长阪与刘备相会,陈说形势,晓以利害,“劝备与权并力”,刘备
自然很高兴地同意了。随后鲁肃与刘备等一道到了夏口。
由是观之,鲁肃于刘表一死,即敏锐地预见到荆州形势必然有变,故而适时地提出了极力争取荆州的
各种力量到自己方面来的建议。由于形势急转直下,鲁肃没有可能去作阻止刘琮投降的工作,但经过努
力,终于及时有效地争取了刘备,预定的主要目的总算达到了,因而在战略上壮大了自己,争得了主动。孙
刘联盟实际上的建立,为稍后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故应
视作鲁肃的一大历史功绩。然而多年以来,人们一般都把孙刘联盟的功绩归之于诸葛亮。这固然是因为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确曾提出过这一战略思想,且在时间上此鲁肃早出了一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
不能将鲁肃的这一重大历史功绩予以忽略。
也许有人要问,为何鲁肃不曾早于诸葛亮提出这一思想呢?大家知道,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任何思想、战略、方针、计划等的提出只有在社会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鲁肃之所以能在建安
五年与孙权的“密议”中提出他的一套政治见解,却不能同时提出联刘抗曹的主张,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当时的形势是:曹操正忙于和袁绍集团拚死争夺,北方未定,无暇南顾;刘备尚在北方各军阀集团间依违周
旋。因此,在孙权方面看来,当时既无联刘抗曹的必要,也无此种可能。官渡之战后,刘备于建安六年转而
投靠刘表,寄寓荆州,受到刘表的疑忌而不被重用,只能在暗中求得有限的发展,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
军事实体;曹操则正忙于统一北方,尚未对荆州造成实际威胁。所以鲁肃也不可能于此时提出联刘的主
张。及至曹操统一了北方,刘表一死,荆州的形势立即紧张起来,成了各派势力注意的焦点。曹操为积极
准备南下荆州,并企图进而扫平江东,正与刘琮暗中勾结。刘备本有可能趁机占据荆州,一则因为自己势
单力薄;二则因与刘表父子同宗共族,加之刘表新亡,害怕失云“信义”;三则对刘琮的投降和曹操大军的迅
速南下缺乏思想准备,故不仅未能占据荆州,反而被迫仓惶出逃。恰在此时,鲁肃向孙权提出上述建议并
亲自出马付诸实行,终于取得联刘的成功。这不能不说是适合时宜的政治举措。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虽然提出了“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为援而不
可图也”的思想,又设想在取得荆、益之后,仍要坚持“外结好孙权”的政策。这诚然表现了诸葛亮的明达事
理和深谋远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诸葛亮在提出上述思想主张后并未付诸行动;甚至在曹军大
举南下,刘备兵败长阪时,也未能在联吴上主动迈出一步。而主动迈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的,恰恰
正是主谋者和积极实践者的鲁肃。鲁肃提出这一思想虽较诸葛亮晚了一年,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先走了一
步。而这一步以于三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实际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试想,如果孙吴方面
不采取这一主动行动,而持观望态度的话;那末,在曹操各个击破的政策下,刘备集团能否逃脱覆灭的命
运?孙权集团能否继续保有江东?都是难以逆料的。
我们在上面这样提出问题和论述问题,绝没有一丝一毫要贬低诸葛亮的意思,而只不过是试图客观地
说明鲁肃的历史功绩是不应忽视的①。孙权明明是鲁肃联刘思想和实际行动的赞同者,但在评价鲁肃的
功绩时却未能明确指出②,也不能认为是“允当”的。

赤壁战前,曹操挥师南下,降刘琮、败刘备、取江陵,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大有鲸吞刘备、席卷江东之势。
刘备在曹操轻骑追击下,放弃南逃计划,渡过汉水,与刘琦合兵一处,先退至夏口,后又接受鲁肃意见,退驻
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州市北)。孙权则拥军驻于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观注形势的发展。由于曹操
已“破荆州,威震四海”[1](卷35《诸葛亮传》),并将顺江东下,刘备、诸葛亮深感形势危急,再也不能不采取
外交行动了。于是刘备听从诸葛亮的意见,派亮随同鲁肃前往柴桑拜会孙权,谋求援救。诸葛亮在与孙权
的会谈中,一方面用激将法煽起孙权的抗曹热情;一方面又仔细地分析形势,陈述必能破曹的理由,鼓舞胜
利的信心,促使孙权克服了某些犹豫不定的思想,坚定了抗曹的决心。诸葛亮此次出使,对于孙刘联合抗
曹阵线的正式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孙刘联盟抗曹并非是没有阻力的,阻力主要
来自孙权集团内的主降派。在孙权主持的军事会议上,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对于曹操所发出的战争恫吓
“莫不响震失色”[2]。他们慑于曹操声威,错误地分析形势,过高地估计了曹操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自己
的力量,认为曹操已取得江陵,己方再无天险可凭,加之众寡实在不敌,与其抗曹战败,不如及早请降。一
时间,投降派的主张甚嚣尘上,劝孙权迎降的人数占了压倒多数。值此关键时刻,鲁肃挺身而出,对孙权指
陈利害,力排众议,极言主战,并建议孙权急速将出使鄱阳的周瑜追回,委以统军重任,迎击曹操。鲁肃这
一决策的提出和周瑜的坚决主战,终于克服了内部的重大阻力,使孙权最后下定了抗战的决心,同时也选
定了合适的统军主帅,从而保证了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赤壁之战中,鲁肃作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程普,筹画方略,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对于战争的胜利也
是功不可没的。
赤壁之战刚一结束,鲁肃最先从前线回来,孙权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三国志》卷54《鲁肃
传》载: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门台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
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
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这段趣话,一方面表现出孙权对鲁肃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所建树的功绩十分敬重,同时也表现出他本人在胜
利后的喜悦心情,对那班主降派自是无形的贬斥;另方面则充分反映了鲁肃统一全国的理想和抱负,这自
然是他早在建安五年“密议”中提出的那种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
对于鲁肃在赤壁之战的作用,从前引孙权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是作为鲁肃的优点和长处之一而加以肯
定的。陈寿也评说:“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
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1](卷54史臣评语)诚然,周瑜是个极力主战者,并作为统军主
帅在赤壁之战中建立了殊功,堪称奇才。但将其与鲁肃等量齐观,似仍有不妥,因为没有分清主次,未能突
出鲁肃作为主战派的首领和决策者[3]的应有地位。在这个问题上,陈寿的评论尚不及孙权来得恰当。为
《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于卷54《周瑜传》中注引《江表传》后写道:“臣松之以为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
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暗同,故能共成大勋。本传直云,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
瑜摆拨众人之议,独言抗拒之计,了不云肃先有谋,殆为攘肃之善也。”其为鲁肃之抱不平,驳陈寿叙史之失
当,甚是得体。

赤壁战后,荆州所辖八郡分别为曹操、刘备和孙权所据有:曹操拥有江北的南阳、章陵二郡;刘备占有
江南的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郡;孙权则据有江北的南郡和江夏二郡。这三大集团都力图巩固已有的
地盘,并谋求向外扩展,于是荆州便呈现出微妙的形势。曹操方面对于赤壁战败,南郡丢失,到口的肥肉被
人夺去是绝不甘心的,随时都想卷土重来。从刘备方面讲,被隔在江南,向外发展受到阻碍。要想依据《隆
中对》所确定的政治路线行事,为夺取荆州、进占益州、实现其政治抱负,当务之急便是要取得居于战略要
地的江陵,以作为前进的跳板。但因占据南郡(治江陵)的孙权集团是自己的盟友,为了抗曹,仍需结好,不
便以武力强夺(即使是诉诸武力,也未见得能够取胜)。故于建安十五年由刘备亲自出马前往京口(今江苏
镇江市)会见孙权,请求将南郡拨归自己节制。这便是尽人皆知的“刘备借荆州”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在
“借地”问题上,孙权集团内部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是反对借地,其代表人物是时为偏将军、领
南郡太守的周瑜。他对于要把经过浴血苦战从曹操手中夺得的南郡轻易地交给刘备在思想上想不通,感
情上无法接受。从狭隘的集团利益出发他甚至建议孙权“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
目”,并将刘备的虎将关羽、张飞二人分隔开来,“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1](卷54《周瑜传》)可见周瑜等人
不但坚决反对借给刘备土地,而且还想要将刘备集团予以吞并。持另一种意见主张借地的只有鲁肃一人,
他是从抗拒曹操这个大局着眼的。史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经过权
衡利弊得失之后,孙权最终采纳了鲁肃的意见,刘备借得了南郡。①
鲁肃何以主张借地?孙权又何以接受鲁肃的意见而不采纳周瑜的计策?其间的道理史载甚明。《三
国志》卷54《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曰:
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
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同书卷《周瑜传》载孙权不用周瑜之计是因为:“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据上引二条可知,被视作“英雄”或“枭雄”的刘备,是不大可能一下子就能制服的;而借地给刘备,让其
势力有一定的发展,对于孙权集团说来虽有所失,但在当时形势下是最为明智的办法,可以从中收到不少
实际的好处。其一,可以巩固孙刘联盟,便于保持自己有利的战略地位;其二,可以缩短战线,避免将自己
有限的兵力分散,也有利于摆脱处于曹刘两大集团之间的腹背受敌的处境;其三,使刘备与曹操接境,给曹
操树立了一个劲敌,可以牵制曹操的兵力,减轻对自己的军事压力;其四,不致因孙刘不和、相互攻战而令
曹操坐收渔人之利。总之,是抓住了“共拒曹公”以图生存和发展这个主要矛盾,因而是唯一正确的策略。
鲁肃主张借地,是与他在赤壁战胜后能客观地分析形势分不开的,也是他“曹操不可卒除”思想的体
现。所谓“曹操不可卒除”,即曹操终归要除而又不可能很快除掉,而且单纯自身的力量是不成的,故而要
与刘备结盟并保持盟好。正是在这种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思想指导下,于是才有主动联刘、力主抗曹和借
地资备等一系列决策的提出和实施。这些举措反映了鲁肃思想的一贯性,体现他为了达到长远的战略目
标而采取的灵活策略和巧妙的斗争艺术。鲁肃以其敏税的政治眼光,综观全局,深谋远虑,不因贪图眼前
的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根本利益,在借地问题上同样是值得称道的。事实上,借地的客观效果是明显
的。《三国志》卷54《鲁肃传》载: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寥寥数语,活现出曹操当时的心境,可见所引起的反响之强烈。由于借地,孙刘联盟抗曹的体制得以巩固,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这样认识问题恐怕是不算过当的。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死,鲁肃代瑜领兵。鲁肃自主持孙吴军务开始直至建安二十二年病逝为止,始终
坚持与刘备集团结好的政策②。在此期间,孙刘两家在荆州的归属上有过争议,也动过干戈,致使联盟产
生了裂痕,但联盟关系总算是维持着。这固然是因为孙刘双方都觉得大敌曹操尚存,确有维系联盟的必
要;但与鲁肃的某些处置也不无关系③。及至吕蒙代肃领兵,因袭取江陵,擒杀关羽,导致孙刘联盟公开破
裂,那就是后话了。
总之,在鲁肃生前,孙刘联盟抗曹体制的巩固和维持是与借地密切相关的。前述在借地问题上,孙权
舍周瑜等人的意见于不取,而接受鲁肃的意见,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他甚至还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
备作夫人,缔结政治婚姻,显然是出于巩固孙刘联盟的同一目的。但是在鲁肃死后,孙权却一反过去之所
为,视鲁肃劝他借地资备“是其一短”,这就显得极不公道了。孙权于鲁肃的生前和死后,在借地一事上表
现出的不同态度,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为免节生枝蔓,在此不拟讨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孙权基于形势
的某种变化,将以往适合时宜的举措加以否定,因而以功为过,以是为非,并影响到对鲁肃的公正评价,这
种识人论事的态度显然是不足取的。作为史学家的陈寿不能为鲁肃辩诬,反与孙权苟同,亦不足取。
此外,孙权在肯定吕蒙“图取关羽,胜于子敬”的同时,又指责鲁肃所说的“羽不足忌”是“内不能办,外
为大言耳”。对此,我们也认为是评价不当的。依鲁肃的智慧才德两论,应该说是出于吕蒙之上的,何以他
不去图取关羽呢?原因就在于他要维系住脆弱的孙刘联盟,以便借助关羽所拥有的力量来牵制和抗拒曹
操,并非在关羽面前无能为力。明乎此,就可以理解鲁肃在给孙权信中所言“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
忌”的本意了。因此,我们认为鲁肃之不图取关羽,是可以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来解释的。
综上所述,鲁肃自建安五年正式投靠孙权开始其政治生涯,直至建安二十二年病逝为止,近二十年间,
在“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始终为辅佐孙权保有江东,以图削除曹操,进而统一
全国的宗旨而尽心竭力,在汉末三国的政治斗争舞台上充当了重要角色,参与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历史话
剧。早在与孙权的“密议”中,他就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政治路线,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加进了联刘
的内容、吊丧结刘、力主抗曹、借地资备、维系盟好等都是这一路线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有了这条路线,
再加上他的身体力行,孙刘联盟才得以形成并能够维系,三国鼎立局面始能出现并得以延续。诚然,所有
这些决非是鲁肃一人之力,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间作为政治家和战略家的鲁肃所起的作
用是不容抹煞的。尽管由于某些原因,在鲁肃的评价上显得不够公允;更由于后来一些文艺作品的艺术渲
染,又致使鲁肃的形象受到不应有的损害。然而我们相信,一旦除去蒙在鲁肃身上的历史灰尘①,一个具
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形象,就会以其真实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 刘勉之·论赤壁之战中鲁肃[N].人民日报,1958-01-16;1958-01-17·
最佳答案-网友投票选出 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审美特色
【内容提要】
在《三国演义》众多文臣武将和如云强手中,庞统可谓独具特色的一位。庞统在作品中存在时间不长,所占篇幅不多,生卒短暂。然而却以其曲折的生平、独特的个性、奇绝的才智、辉煌的人生而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意趣。庞统是个难得的奇才、刚正的狂士、豁达的诤臣。
(一)难得的奇才
庞统形象的审美意趣,首先源于其性格中奇的特征。奇者:一曰罕见,二曰杰出、超凡。本文称庞统为奇才,二者兼而有之。庞统的奇才大智享誉荆襄,盛传江东。孙权早闻大名,周瑜多用其计;刘备久闻芳名,孔明深服其智;鲁肃称其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然而却遭遇坎坷。或埋没于襄阳,或屈沉于江东;或遭孙权冷落,或受刘备屈待;甚而公瑾屡用其谋,竟未授其职;为东吴建奇功,却不被吴主所认可。庞统之屈可谓奇也。正是庞统之奇才被屈待构成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趣。
1.名士交口赞奇才
称庞统为奇才,首先在于庞统颇得当时天下名士贤才的赞赏,盛名布于海内。刘备为躲避蔡氏兄妹所谋杀身之祸,马跃檀溪,逃难至南漳水镜先生庄上,水镜指点道:“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见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3年12月第3版308页)小说作者在此通过著名隐士司马德操之口将庞统作为天下奇才推荐给刘备。庞统不仅享誉襄,而且名播江东。据小说介绍,庞统因避难寓居江东期间,周瑜通过鲁肃多次请教庞统,并多用其谋。鲁肃因深知庞统之大智奇才,在刚继任督都之职时,就向孙权举荐了庞统。肃称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关于孙吴;往日公谨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同上488页)可见,庞统之奇才大略深得当时天下名士赞赏推崇。孙权以貌相人,以偏爱取才而冷落庞统。鲁肃深感惋惜,称赞关安慰庞统道:“公抱匡济之才,何往而不利?”(同上489页)当肃得知统欲投刘备时,支持并嘱咐道:“无使孙、刘互伐,同力破曹。”统答曰:“此某平生之素志。”(同上)
可见统之见解高远,枢机超凡。倘孙、刘长期联盟,同力破曹,便会无往而不胜。可惜孙刘两方众多文臣武将持此见解者仅鲁肃、庞统、孔明等寥寥数人。甚至连被称为世之枭雄的刘备也能认识到孙刘联明的极端重要性。否则,岂有夷陵之败?乃至孙刘两大集团最终被魏方所灭?象庞统这样才智过人,机谋深远之士也被孙权所冷待,只能证明孙权也是一个目不识珠之辈。三国之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之争。在小说中作者对庞统之才极为赏识推崇,对其才智被埋没,被屈待深感惋惜。
鲁肃在写给刘备的荐书中推崇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展其骥足。”并特别提醒道:“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同上490页)孔明在东吴吊丧期间,曾面晤庞统,并写有荐书给刘备,推荐庞统。当孔明从东吴回,问及庞统时,刘备称统“近治耒阳县,好酒废事。”孔明闻言笑道:“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并指出:“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同上)刘备方根据张飞、孙乾考察的情况和鲁肃、孔明的举荐,纠正屈待大才的过失,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选方略。小说在描写庞统曹冷遇被屈待的情节时,充满赞赏而惋惜的审美情调。这情调是作者对人才被屈待的深深遗憾,对健全人才环境的热切呼唤。它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感染着读者的情绪,启示后世善待贤才。
2.巧授连环展骥才
在名士的口碑中,庞统是学识渊博而未展骥足的奇才。在实践中,庞统谋略枢机如何呢?在现实中,庞统不愧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贤士。小说作者以极为赞赏的笔调表现了庞统在实践中所显示的奇智神谋,给读者以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审美享受。
鲁肃将庞统推荐给孙权时说:“往日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此非虚言。在庞统寓居东吴期间,虽未正式拜授任何职衔,但在事实上已充任着东吴谋士之职。《三国演义》第47回“庞统巧授连环记”就描写了庞统受周瑜之邀,以过人的智慧机敏向曹操巧授连环记,使操自锁战船的精彩场面。其间,庞统的谋略枢机得到出神入化的表现,达到令人惊叹的境地。
面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压境之势,周瑜使鲁肃问策于庞统,统先献“火攻”之策,后献“连环”之计。周瑜犹伯乐得千里马,深服庞统之论,使肃请庞统出山为其施行连环记。曹操被称为世之奸雄,对其施计谈何容易!非智谋超常、胆识过人者莫敢当此大任。周瑜知人善任,对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果不出周瑜所料,庞士元以杰出的才学、超凡的智慧、随机应变的高招圆满完成了巧施妙计的任务。统先装成怀才不遇、对周瑜极为不满、而遁迹于西山草庵的隐者,赢得了生性愚拙、出使东吴的蒋干信任,得以被引入曹营。得见曹操后,就根据操之心理、性格特点,用骄兵之计和献媚之词,又获得了操的信赖。从而乘机查清了曹军布阵情况。同时,极尽夸赞奉迎之能事,使踌躅满志的曹操得意忘形,完全失去了戒备,进而获得了与操同桌共饮,畅谈兵机的殊遇。此时,庞统便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与操“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为敬服,殷勤相待”。当统获得操深深敬服之后,便开始佯装醉意,又以关切的语气、投石探路船问道:“敢问军中有良医否?”当操答:“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统便指出水军呕吐的原因:“大江之中,潮涨潮落,凡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而此问题正是操所忧虑之事。如何不求良策?于是庞统乘机便授其计,使操“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铺上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它风浪上下,复何惧哉?”(同上)操入魔也似中计,反下席而谢。真乃智者奇者庞统也!正如小说中诗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同上)庞统能智胜生性多疑、诡计多端的曹操,可见其智绝才奇和出神入化的应变能力。小说中庞统奇智胜奸雄的情节场面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漾溢着袭人的妙趣。读之,令人兴味盎然,精神愉悦。
3.明察善断理事才
若说在赤壁之战中,庞统智献火攻之策,巧授连环之记显示出庞统高超的决策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话,那么“耒阳县庞统理事”则表现了庞统非凡的理事才能。庞统满怀匡世之志、济民之才欲意安邦济世却遭冷遇,最后只得抱屈来到山僻小县任县令。终日以酒取乐,不理政事。刘备得知便派张飞、孙乾前往巡察。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见之,责其尽废县事。统不加申辨,“随即唤公吏,将百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析,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日所积之事,尽断毕了。”(同上490页)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同上)在此作者以叹赏的笔调表现了庞统明察善断的洞察决断之才、干炼果决的理事之才和快捷神速的办事效率。目睹此情此景张飞惊叹道:“先生大才,庞统不仅是位面对险境强敌能随机应变、智胜强手的奇才,而且是一位明察善断的理事奇才。目睹庞统敏捷干炼的理事情节,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4.经天纬地匡济才
庞统的满腹经伦和雄才大略,犹如蓄足能量的熔岩,直至为刘备取川时,才得以愤发。刘备取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庞统的运筹决策。在议取西川的过程中,庞统的学识机谋得淋漓尽致的表现。
刘璋纳张松之策,拟引刘备入川,以拒张鲁入侵。璋遣法正为使面晤刘备后,刘备仍犹豫不决,独坐沉吟。刘备所犹豫沉吟者何?其实先取西川为基业,而后图谋大业之方略,早在孔明“隆中决策”中已定。刘备自起事以来,东奔西走,走征北战,无立足之地。暂时驻足的荆州,在名义上还属借用东吴之地。刘备如何不时刻想取西川?他曾对孔明、张松、法正等表示:非欲不想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而代之,而是顾忌“同宗相攻,恐人唾骂,失信义于天下。”此即刘备困惑犹豫的根本原因。庞统以敏锐的观察、理智的思考抓住张松议献西蜀的契机,运筹谋划,制定出取西川的谋略方针。尤其是针对刘备以“仁义取天下”指导思想的偏执之处,提出了“宜从权变”的英明思想。从而为困惑中的刘备指点迷津、拨开云雾和大展宏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清除了开拓西川基业的思想障碍。
庞统为刘备消除思想顾虑,先从树立取川信心开始。他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了西川优势、荆州劣势。在“天时”方面,他根据张松所讲:“刘璋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张鲁在此,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的西川形势,督促刘备迅速取川。否则,将失去这一天赐良机。在“地利”方面,把益州与荆州的利弊进行了对比。他推崇张松的见解,指出:“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地成业”的地理位置;又指出益州的地利优势:“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在“人和”方面也分析了取川的有利条件:“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可谓千载良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听 2009/01/07
《三国演义》是一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纷纭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演义巨著,一部古代的“全景军事文学”。关于它的总体美学风格,一些学者以“阳刚”二字加以概括,这是正确的。不过,对这种阳刚之美的具体表现和美学渊源的研究...www.wsdxs.cn
多看几遍自然就可以写了

评价三国演义

我知道"三国演义"他是一个文学作品,也是一本小说.我喜欢郭嘉与曹操也不否认.但我之前说的那些真正的意思也不是想说刘备无能,这与我没有直接关系.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三国里面的曹操会一直受到大家的恶意言论,难道他真的十恶不赦吗?我之所以评论三国演义说它垃圾就像知道罗惯中他为什么可以扭曲事实,偏偏不是这样的,但让他说的真有其事!那么真正的曹操你们会知道吗?你们说我不懂历史,说我片面难道你们就没考虑到吗?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就这么不值钱?我为什么说品三国好,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我感觉他说曹操很真按照三国志里说的难道他也加了点个人色彩吗?至于郭嘉与诸葛的对比!有说郭嘉比诸葛强,还有相反,我认为郭嘉他不是一个在乎功名利禄的人,我为什么强调他是想帮他拉点人气而已.但是诸葛,我就不明白 他除了三国的神化以外还会有什么杰出的才能吗?难道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吗?rn三国演义虽是小说,但它给后人带来许多不真实的事情蒙骗..如果我能出书,我很想写一本真正的书名叫<霸者曹操与卖草鞋刘备>我相信不管在哪里都不会遭到好评的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既然你已经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 那你也应该知道为什么人们对曹操有偏见,易中天先生说: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不象三国志,你不要对他的真实性有很高的要求,应该用欣赏文学的眼光看待他。
至于你要写书介绍真正的曹操,其实鲁迅先生也正面评价过曹操: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
你可以下载本 易中天品三国 来好好看看,这个里边介绍的还是比较客观的
将三国演义当历史的人还真不在少数,但这不是罗贯中的错,因为他本人是文学家,而且他也明确的写明那是“演义”,是小说,而不是史书,但就有些人拿他当历史,这怎么能怪罗贯中呢,只能说那些人缺乏文学常识,分不清小说与史书的区别。所以楼主说“罗惯中他为什么可以扭曲事实”“三国演义虽是小说,但它给后人带来许多不真实的事情蒙骗”是不正确的!罗贯中只是写了一部小说,并没有写史书,所以根本谈不上“扭曲事实”,也不能说“蒙骗”!
评价三国演义应该从文学的角度而并不是真实性上,评价三国志就应该从史实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方面上。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放在一起比较真实性与将它们放在一块比较文学水准是一样的可笑,就像有人认为真的有玉皇大帝一样。楼主为什么说三国演义垃圾?难道是因为里面有许多虚构的事情?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所有的小说都是垃圾,因为小说中的大部分事情或者全部事情都是虚构的。所以楼主这样评价三国演义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研究西游记中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一样,楼主要知道,三国演义与西游记同是小说,都是中国的四大名著,难道楼主认为西游记也是垃圾?
仅从历史记载上看,曹操只怕过一人,那就是关羽。“诸葛亮是政治家 不是军事家”这个我赞成。
楼主的语言好奇怪啊,有些句子反复看我也看不懂如“我之所以评论三国演义说它垃圾就像知道罗惯中他为什么可以扭曲事实,偏偏不是这样的,但让他说的真有其事!”实在看不懂,还有“你们说我不懂历史,说我片面难道你们就没考虑到吗?”这句反问好奇怪呀!姑且认为是楼主不小心打错了吧!
看样子楼主应该是很鄙视非史实的东西,而非常喜欢史书之类的,那么楼主就去评价三国志吧!但吾观楼主之言,非文士也,恐不明三国志之语,不知楼主可识古文否?文识尚几何?(学历)
《三国演义》人物之虚实一讲到《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大家一定会想到刘备、诸葛亮、曹操及臭名迢远的刘禅。在《三》中,作者把刘备写成仁义、宽厚、忠义,凡事“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的理想君主;诸葛亮写成贤能之人,智慧的化身,堪称“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曹操写成奸诈、阴险、自私的人,堪称“一代奸雄”;刘禅写成一位昏庸无能,白白断送刘备江山的第一罪人。但事实上,这些人物是否真的如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一样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从总体线索看,罗贯中是根据“尊刘贬曹”这思路去写《三》的,是尊从当时大多数人民希望有一贤能君王能统治天下,把这些思想寄要托于《三国演义》上。那么,历史上的刘备、诸葛亮、曹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中所载刘备是比较粗豪的,车胄、蔡阳都是刘备杀的,督邮是刘备鞭打的,而鞭打的理由仅仅是求见不许,显然罗贯中是为了把刘备塑造成一名仁义君主的形象,而把事实给扭曲了。还有的就是刘备的“哭”,罗贯中就为给刘备塑造形象,无时无刻不写刘备的哭:“请诸葛亮,哭得衣襟尽湿”、“护庶民,刘备又是大恸”、“尊爱将,边哭边摔子”、“脱虎口,哭拜新娘子”、“白帝托孤,更是泪流满面”。作为当时群雄相争的主要人物之一的刘备,竟如此多哭,这只能说是软弱无能,和人民理想的仁义君主扯不上半点关系,反而把刘备的“诡计”给写了出来,给完美的刘备抹上黑。最具体的是刘备投江欲自尽和摔子,在那种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刘备不想办法反而装腔作势地要投河自杀。他知道将士们不会让他跳下去,自然有人把他抱住。可刘备这一哭,加上一个假动作,可把人心给完全收买了。再说摔子一事,人家赵云拚死救回阿斗太子,你刘备却把他摔在地上,这显然是太过份,但他这一摔一哭却又发挥它收买人和的作用,拢络民心,又折服了一批贤臣良将,心甘情为他争天下。就是因为刘备如此多哭,民间上就流传一句话:“刘备,刘备哭出一片天下来”。作者一再写刘备的哭,本来用意是要写刘备的仁慈,而实际起到相反的效果。

罗贯中写刘备,除了写他的仁义,宽厚,还有的就是能识人才,这以三顾茅庐具体表现出来,刘备第一眼见到孔明,见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已经对孔明很有好感,觉得他有才能,可以说刘备识人才,以貌取人。这一点在遇到庞统时看出,“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曰足下远来不易?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玄德曰:“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来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由此可见,刘备只因庞统的貌丑,便不重用,他可知贤才求主,必求良主而事,绝不会把他的才能胡乱拿出来显示的(据民间传说,诸葛亮之兄诸葛瑾也曾经求见刘备,他也因瑾貌丑而不重用,致使瑾投东吴)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三》中刻画得最完美的人物,那我会说:“《三》中刻画得最完美的人物非孔明莫属”,这位蜀国的第一功臣,为蜀国的基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死方休,其精神在三国时代无人能比,他的智慧更无人能及,不出隆中能知天下事,运筹惟握于战场,他的决定永远是对的,但没想到,在街亭之战中,他做了一生人唯一的错误---错用马谡。虽然作者没把这件事删去,以提高孔明在人民心中的完美形象,但这更使孔明的真实性提高,至少他不是“神”。那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是不是完全符合史实呢?其实有一处就写得不太好,有虚构成份。那就是说魏延后脑生有反骨那段,诸葛亮对魏延的功劳不单没奖赏,还要叫刀斧手把他捆起要斩他,当刘备问他原因时他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诸葛亮的这番话完全是强词夺理,当时要是不杀韩玄,黄忠就要死,根本谈不上什么忠不忠;如果说献长沙是不义,,你派兵去给攻打它,更是不义。所以诸葛亮不过强加魏延一个罪名,其根本原因是脑后生有反骨,如果说魏延生有反骨就要反,那马谡又生有什么骨竟敢违抗军令状,你诸葛亮又为什么看不出?况且,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有会见造反的骨,说起来也太荒唐,令人难以置信。这都是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而添加的一些游戏之笔。但总体来说诸葛亮形象的真实与远非刘备形象可比。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这奸诈的,残暴的、阴险的、狡猾的,性格每与备相反的奸雄。他,就是曹操。罗贯中对曹操这一形象是奸邪诈伪阴险凶残种种恶德的代表,如“一讲曹操,曹操就到”表现出他的阴险,防不胜防。到近几十年,才有人对他形象作出平反,郭沫若认为曹操是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有志于除残秽定乱扶衰、统一北部中国的英雄。这是第一次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有了改变。

《三》中的曹操,有很多杀贤人,不听贤臣进谏的描写,如杀华陀,逼死荀彧,借罪杀杨修,拒谏等等;其实,一位如此残暴的君主,怎能统治中国北方呢?所以,曹操应是有眼光,有见地,善于识人用人,同时又带一点奸诈,多疑而已。郭嘉、张辽,荀或、张郃等都是当时的英雄好汉,良禽择木而栖。曹操不是有其优点,他们那会肯为他卖命。大家之所以憎恶曹操,其主要是因为罗贯中写他杀吕伯奢,其实,曹操并没有杀吕伯奢,据正史《魏书》所述:曹操投靠伯奢后,伯奢的家人来打劫曹操,出于自卫,曹操把他们杀了。这就说明,曹操的反面形象是罗贯中所塑造出来的。

最后,我要说说的就是刘禅,这位被喻为昏君代言人的刘禅,被古今多少人的唾骂,就连诗人也用诗来讽刺他,在《登楼》一诗曾写到“可怜后主祠庙,日暮聊为梁莆吟”说李豫当政像当年的刘禅。其实,刘禅如果真是一名绝对昏君,那在诸葛亮死后,他还做了二十九年皇帝,又作何解解呢?再说,诸葛亮、姜维的北伐都是经过刘禅批准的,说明他并非偏安巴蜀、希求苟安的昏庸之主。所以,我认为刘禅的确只能算一个守成不足的“庸主”,至于作者为何写刘禅写得那么昏,应该是想突出诸葛亮的重要性吧
怎么说呢。 。
我说下我的观点。关于《三国演义》大家都清楚明白都知道是中间很多虚构情节。和真的历史有很大差异。我首先觉得小罗写这本书。当时的社会绝对是尊崇仁义之说。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情况下。小罗熟读历史也当然知道刘备不管他是个卑鄙的小人也好。但是他的人民的形象就是一个仁义的人。而且曹操确实是个宁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虚构的情节。所以小罗很明确的选择了刘备。美化刘备。所以刘备下的武将自然而然就成了小罗笔下就更加如有神助...反而曹操就成了一块垫脚石。。
小说毕竟是小说。楼主太执着了。喜欢三国的人都很清楚。,《三国演义》更本就是一部文学作品。 竟此而已。
本文标题: 三国能否评价为内战 如何看待坚持「蜀本位」思想与保持中立客观的历史史观之间的冲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03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闯关东》,朱开山其实最中意哪个儿子有没有历史书上没有写或者一笔带过,但是对整个历史影响又比较大的人物事件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