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为什么非要杀姚襄不可呢

发布时间: 2022-03-17 12:01: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历史高手进)关于东晋历史侨州、世家。1,关于东晋侨州的详细历史。rn2,东晋元帝之后的刺使部设置,晋书里面的志我看过了,希望有...

殷浩为什么非要杀姚襄不可呢

(历史高手进)关于东晋历史侨州、世家。

1,关于东晋侨州的详细历史。rn2,东晋元帝之后的刺使部设置,晋书里面的志我看过了,希望有东晋中后期的详细设置。rn3,关于世家以及州郡的势力范围,比如说桓家长期盘踞荆州江州,谢家致力豫州等等。rn以上就是我的问题,不胜感激!rn 补充:永嘉之后世族南迁的详细情况,比如世族矛盾等,如果知识渊博的同志可以说一下殷浩第一次北伐的情况,恒温是怎么让他北伐的.
  占个地。呵呵
  据《晋书》记载,永嘉乱后,齐鲁世族大部南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琅琊王氏、颜氏和诸葛氏、高平郗氏、泰山羊氏、鲁国孔氏、济阴卞氏以及琅琊刘氏和姑幕徐氏、东莞臧氏和刘氏、东海王氏等

  永和三年(347年),大司马桓温灭蜀后,其势日盛。会稽王司马昱忌之,慕扬州刺史殷浩盛名,故以为心腹,以抗桓温。护军将军王羲之为求内外和协,劝浩不宜与温构隙,浩不从,于是与温颇相疑贰。
  五年,朝廷欲乘石虎新死荡平关河,以浩任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统军进取中原。九年,浩趁前秦内乱之际,自寿春(今安徽寿县)率大军北伐前秦,以姚襄为前锋。浩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会征西将军谢尚兵败,浩退还寿阳,整军复进,襄怀恨浩谋图己,乃伏甲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纵兵击之,浩军大败,弃辎重,退保谯城(今安徽亳州),兵械军储皆为襄所获。
  桓温与殷浩有隙,及闻其败,上疏指责浩连年北伐败绩,粮械尽失,反以资敌,请罪之。帝遂废浩为庶人。

  殷浩(?~356),东晋大臣。字渊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好《老子》与《周易》,善谈玄理,颇负盛名,屡辞征召。曾为庾亮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后辞官隐居近十载。永和二年(346)因褚裒推荐,始受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次年,桓温灭成汉,威震朝廷。会稽王司马昱(简文帝)执政,以殷浩声名影响朝野,引为心腹,参预朝政,统率扬州之众以抗衡荆州的桓温。五年后赵石虎死,冉闵展开反羯斗争,北方混乱,晋朝乘机北伐。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于永和六年就任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并广开屯田,以为军储。他无军事经验,又为桓温掣肘,八年进军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处置失当,败于前秦。次年又大举进军,派羌族酋长姚襄为前锋,十月至山桑(今安徽蒙城北),姚襄反叛,伏击浩军,辎重尽弃,死伤万余,溃退谯城(今安徽亳州)。桓温上疏加罪,十年二月废为庶人,徙东阳信安县(今浙江衢州),十二年卒。
  殷浩北伐:在东晋的北伐中,殷浩这次以失败告终,因此也不受重视,仅仅看作是朝廷用人不当,殷浩处事不利而已。其实在殷浩北伐中有深刻的矛盾冲突,殷浩是与桓温、褚裒一起被辅政何充倚仗的名士。尽管庾翼称殷浩该束之高阁,天下太平时再用,但是殷浩在士族名士中有巨大影响力,在庾亮、何充那里都任过职,尤其被何充看重。简文帝辅政,褚裒推荐他,简文帝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他与桓温虽然竞争,但是势力远远比桓温少,桓温以北伐之名下武昌,实际是胁迫殷浩辞职,如果真北伐应该出襄阳,殷浩也准备辞职,王彪之劝阻了他,并请简文帝让桓温退兵。殷浩虽然不是简文帝亲信,但是为了牵制桓温,简文帝依然重用他。中原混乱之季,殷浩准备北伐,他与桓温少时就相互竞争,殷浩出征桓温采取消极态度,没有任何援助、配合的意思,王彪之劝说简文帝阻止北伐,史称:殷浩“请进屯洛阳,修复园陵,使襄为前驱,……又求解扬州,专镇洛阳,诏不许。”殷浩到达许昌后,遵旨不再前进,部将叛乱,谢尚兵败,殷浩回寿春。最初姚襄遵父命降晋,送母弟为质,晋朝封他为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公爵。姚襄吞并了殷浩的魏憬部,殷浩非常生气,把姚襄从谯北调,表为梁国内史。魏憬的兄弟经常到殷浩那里,引起姚襄猜忌,而姚襄的部下有要投奔殷浩的,也被姚襄杀了,因此殷浩准备除掉姚襄。姚襄派人拜见,殷浩说姚将军行动自由,因何怨望,又追问姚襄夺取官军马匹的罪过。随后双方就发生了冲突,殷浩的北伐就此演变成内战,姚襄在山桑打败了殷浩军,殷浩派遣攻打姚襄的部队,除了江逌取胜,大都遭到失败。桓温不仅不支援,却乘机落井下石,上书弹劾殷浩,把殷浩同姚襄的冲突责任全算到殷浩头上,姚襄也向朝廷控告殷浩,并为自己辩解。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中太后、简文帝为了安抚桓温和姚襄只好把殷浩免职。可以说殷浩北伐失败被免职完全是桓温不配合,借机陷害,铲除异己的结果。姚襄叛乱中殷浩未遭大败,不至于免职。事后桓温得意地说从小我们骑竹马,殷浩就捡拾我丢弃的,因此不如我。又说朝廷应该让他做文官,用错人了,借此抬高自己贬低殷浩。以后他又想推荐殷浩担任尚书令,那时桓温完全掌握了军权,也不用和殷浩争了,两人毕竟都是何充集团的,从小就交往,桓温还想借重他,殷浩同意了,但权衡再三,给桓温发了个空信封,大概意思是“我不用感谢”,桓温大怒,从此彻底断绝关系。后来桓温还杀了殷浩的儿子,殷浩的才能或许言过其实,可是也不是庸碌之辈,他的部下顾悦之同简文帝亲近,为殷浩诉冤,朝廷追复本官。殷浩与荀羡、王蒙、谢尚等友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

  琅琊王氏,素称天下第一世族,名第高贵,非等闲世族可比。司马睿就是在琅琊王氏及其他北方几个强大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了东晋。东晋统治集团内部最大的矛盾,就是帝室和几个世族以及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虽然北方士族在政治上优于南方士族,但南方士族在经济上要强于北方士族,南北士族之间势力基本平衡。皇帝是旗号,南北士族无不尊帝。最初的东晋政局因此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假如晋元帝不干涉强大士族的权利,唯安享尊荣而已,那么,这种安定的局面会持续很多年。否则,士族必然反弹。河南大学生网#n-A"n Ax.l J

  NF @,DH Q果然,晋元帝为了削弱王家的势力,便有意起用北方低门第的士族刘隗、刁协,又起用南方士族戴渊作将军,显然,这一方面侵犯了王氏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有打破南北士族之间势力均衡的趋势,自然遭到了以琅琊王氏等几个强大的北方士族的激烈反对,322年,危机终于爆发。王敦叛乱了。

  本文来自: 河南大学生门户网站(www.henandaxuesheng.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henandaxuesheng.com/html/12/n-27512.html

殷浩的人物生平

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逝世,后赵随即就因诸子夺位而大乱,东晋朝廷决定乘后赵大乱而收复中原和关中地区,统一全国。永和六年(350年),殷浩被任命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殷浩接受朝廷之命,以收复中原为己任。 另一方面,桓温也上表北伐,但没有回音。桓温知道朝廷是想用殷浩抗衡自己,因而十分忿恨,但同时桓温也熟知殷浩为人,故不为此感到害怕。后桓温因屡次请求北伐不果,于是在永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日(352年1月13日)上表后自行率领约五万兵众东下武昌。此举令朝廷十分恐惧,殷浩也因此而打算离职以避桓温,但被王彪之劝阻。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上表北伐,进攻许昌、洛阳。殷浩出发前,坠落马下,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吉利。不久命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和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并开长江以西一千多顷水田作为军粮储备。 但殷浩到许昌时,因谢尚不能安抚新归降的张遇,张遇于是在许昌据城叛变,并派兵进据洛阳和进攻晋军所据的仓垣,亦令殷浩军受阻。谢尚和新降的姚襄于是一同进攻张遇,但谢尚大败,退回淮南。殷浩知道谢尚兵败后亦退还并驻扎寿阳,殷浩暗中利诱苻健的大臣梁安、雷弱儿等,使他们刺杀苻健,许诺事成后将关右之地赐给他们。当初,降将魏脱死后,其弟魏憬代领官职。姚襄杀害魏憬,兼并他的部众。殷浩十分反感,派龙骧将军刘启镇守谯郡,将姚襄迁到梁州。不久,魏氏子弟往来于寿阳,姚襄愈加猜疑惧怕。又过不久,姚襄有些部下想归顺殷浩,被姚襄所诛杀,殷浩于是谋划除掉姚襄。适逢苻健杀害大臣,苻健之侄苻眉从洛阳西逃,殷浩以为梁安等人刺杀苻健成功,请求进驻洛阳,修复陵园。
永和九年(353年)冬天,殷浩率领七万大军大举北伐,命姚襄为前驱,冠军将军刘洽镇守鹿台,建武将军刘遁镇守仓垣,又请求解除他扬州刺史的职务,专镇洛阳,朝廷不许。殷浩到许昌后,正遇张遇反叛,谢尚又遭大败,只好退回寿阳。之后再度进军,驻扎在山桑,恰逢姚襄反叛,殷浩胆怯,丢下辎重,退守谯郡,器械军粮尽为姚襄所夺,士卒死伤、叛变者不计其数。殷浩派刘启、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襄,都被姚襄所杀。 永和十年(354年),朝廷因桓温上表列举殷浩的罪行,逼不得已,于是将殷浩废为平民,并将他流放到东阳郡信安县。殷浩年少时与桓温齐名,而两人却暗中争强斗胜。桓温曾经问殷浩:“你我相比,如何?”殷浩回道:“我与你交往非只一日,如果让我在你我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做我自己。”桓温以豪杰自许,经常轻视殷浩,殷浩丝毫不惧怕桓温。到殷浩废为平民后,桓温对别人说:“年幼时,我与殷浩共骑竹马,我抛弃离开,殷浩就上前拣取,因此殷浩不及我。”桓温又对郗超说:“殷浩品格高洁,能言会道,假使让他担任尚书令和仆射,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楷模,朝廷用才不当,以致有今日。”
殷浩虽然被罢黜流放,但没有说过半句无怨言,神情坦然,一切听天由命,依旧不废谈道咏诗,即使自家亲人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被流放的悲伤。只是整天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个大字而已。殷浩的外甥韩伯,素来受到殷浩的赏识和喜欢,他随殷浩同到流放之地,一年后回京,殷浩送到水边,吟咏曹颜远的诗道:“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吟罢竟然抽泣哽咽,潸然泪下。后来桓温打算让殷浩担任尚书令,派人送信给殷浩,殷浩欣然答应。摊开纸张准备写回信,但殷浩太重视这封信,为避免其中有错误而摊开纸张又闭合,再开再合,如此往复几十次,最终给桓温回了一封空白信函,使得桓温大失所望,从此两人绝交。永和十二年(356年),殷浩去世。 殷浩精通医术,到中年就全都抛开不研究了。有一个常使唤的仆人,忽然给他磕头,磕到头破血流。殷浩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有件人命事,不过终究不该说。”追问了很久,这才说道:“小人的母亲年纪将近百岁,从生病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如果承蒙大人诊一次脉,就有办法活下去。事成以后,就算被杀也心甘情愿。”殷浩受到他真诚的孝心的感动,就叫他把母亲抬来,给他母亲诊脉开药方。才服了一付药,病就好了。从此殷浩把医书全都烧了。

狂妄至极的年羹尧为什么最后结局却非常凄惨?

公元353年即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一个传统的春游踏青节日。此时,当朝的会稽内史兼右军将军王羲之邀请朝中名流孙绰、谢安等人,在绍兴兰亭集会,意在饮酒赋诗,赏春作乐。

像这样的聚会,在当时的社会,以及在当时的这些人中,也算是比较常见。可偏偏这一次,酒后的王羲之写出了神作《兰亭序》,于是,让这场聚会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这篇书法作品,书法成就大过文字成就,更是大过了整部诗集的所有诗篇。后世称为第一行书。

要说这兰享集会,本来是一场诗歌集会,可怎么和政治斗争调停扯上了关系呢?

首先看下集会的成就

魏晋时期有很多士家大族,他们崇尚清谈,名士风流,纵论玄学,高谈佛道。而当时,每年的季春上巳日(一般为三月初三)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这个传统民俗称为修禊。

《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 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

东晋穆帝时期,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邀请了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41人里,有当时的著名文人,也有军政高官,在此集会上要求各人做诗,没有诗的,要罚酒。

就这样,最后写成了37首诗,其中

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凝之,王肃之,王彬之,王徽之,袁峤之均写有2首诗。

还有郗昙,王丰之,华茂,瘐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

其他人,因为诗不成,各罚酒三杯。

最后将写成的37首诗,编为一本诗集,称为《兰亭集》,最后,大家公推王羲之为此诗集写一个序,于是就有了一个比诗集中的诗更出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处于微醉状态,但他的书法功底深厚,用他最擅长的中锋行楷,洋洋洒洒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一挥而就。众人看王羲之行书时无不秉声敏气,看得心旷神驰,如痴如醉,更有的人看得心惊肉跳,暗自惭愧。

墨迹还未干透,朋友们就一致赞美王羲之,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妙精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他只觉得这是朋友们惯例的夸赞。

后来王羲之醒来后,仔细看自己醉中的这篇《兰亭集序》,竟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

随后,他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兰亭序一书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看一下集会到场的人物


兰亭集会的参加合计42人,包括了当时东晋的主要士大夫家族,还有20 几位军政要员。王家,谢家,郗家,庾家,孙家,桓家等人悉数到场。

王家到场的人是最多的,:王羲之、王玄子,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带着自己的六个儿子到场,王献之时年还不到10岁),还有其他王家的相关人物王彬之(权臣殷浩僚佐)、王元之、王蕴之、王丰之。

谢家:谢安(后来的淝水之战主将)、谢万、谢绎、谢瑰、谢藤;

庾家:庾蕴,庾友;

桓家: 桓伟(当时的权臣恒温之子)

郗家:郗昙(王羲之的小舅子,有的史书记载,兰亭集序的原书就在他的墓中)

孙家:孙绰、孙统、孙嗣

徐丰之、袁峤之、华茂、虞说、魏滂、曹茂之、曹华、卞迪、卓旄、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任凝、吕系、吕本、曹礼。

参会的42人中,22人具有军事背景,更有3人在前线身居要职。

集会的政治原因

时间回到公元339年,此时当朝太傅、丞相王导病逝,琅琊王氏的荣耀一下子落到了年仅18岁的王羲之身上。此时的王羲之已经被太尉郗鉴选定为东床快婿,俨然东晋朝廷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而比他早一步崛起的是桓温。桓温的父亲桓彝在平定王敦之乱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时桓温尽管只有27岁,但已经官居琅琊内史,身兼辅国将军,还娶了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儿南康公主,是当朝皇帝司马岳的大舅哥,名副其实的皇亲贵胄。

与王羲之相比,桓温更喜欢政治。公元344年司马岳去世后司马聃继位,仅一年之后,桓温就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实际上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

而一直以来不满东晋世家大族大过的朝廷皇权代表司马家族,这时为了对抗传统的旧贵族王谢家族,同时为了遏制恒家势力,开始培养一股新势力,于是找到了殷浩。

殷浩,字渊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殷浩接受了会稽王司马昱征召,拜建武将军、扬州刺史。以便抗衡大司马桓温。

殷浩的崛起,加剧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和恒家,以及旧贵族王家,谢家,郗家,庾家等产生了利益的冲突。尤其是和恒温的矛盾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于是,此时,做为旧贵族领袖的王羲之开始琢磨进行政治势力抗争调停会,一方面要向新崛起的殷浩以及恒家证明,我王谢家族势力仍在,你们不要太过张扬。另一方面,建议双方停止内部斗争,一致对外,毕竟北方的少数民族才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就这样,以调节政治矛盾为目的,以诗书会友为契机的兰亭集会,在当年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王羲之的主导下,召集到了当时的老牌贵族王家,谢家,郗家,庾家的诸多代表,也请来了恒温之子恒伟,还有既是王家代表殷浩僚佐的王彬之。从结果上看,应该也是成功的举行了。因为此后,东晋朝廷基本上比较平静。

到了年底,永和九年冬天,在王羲之的调和下,暂时没有了内部矛盾的东晋,派殷浩率领七万大军大举北伐。意图发力统一北方。恢复西晋初期的荣耀。

王羲之没想到的事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殷浩这次北伐,以大败而告终。

殷浩到许昌后,正遇张遇反叛,谢尚又遭大败,只好退回寿阳。之后再度进军,驻扎在山桑,恰逢姚襄(殷浩出发时的前锋)反叛,殷浩胆怯,丢下辎重,退守谯郡,器械军粮尽为姚襄所夺,士卒死伤、叛变者不计其数。殷浩派刘启、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襄,都被姚襄所杀。就这样,北伐事业,在内部的叛乱中,直接失败了。

殷浩的失败,让恒温抓住了把柄,上书指责,并最终殷浩扳倒。至此,恒氏家族在东晋占据上风。并顺利压过了王谢。

最终,几十年后,恒温之子恒玄,更是直接篡晋,建议了恒楚。恒楚维持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却进一步把东晋的内乱推向了极致,也将东晋推进了历史。因为东晋灭掉了叛乱的恒楚后,不到20年,东晋是彻底灭亡了!

因为:一,雍正年间平定西北叛乱,大功告成的年羹尧回京述职是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得罪了很多在京官员。
二,得罪以允祥为首的皇帝亲信集团,彻底惹怒了众人,同时目中无人,连雍正皇帝有时候都下不了台,这种性格碰到铁腕皇帝雍正注定是惹来条身之祸,只是时间问题。
三,年羹尧月里在古代皇权至上的年代是很严重的,但是重复机身眼里不揉沙子的雍正皇帝,怎么能够不在心里有所想法?搬掉自己只是早晚的事。
上述三件事足以表明年羹尧最后的结局十分凄惨。
因为年羹尧功劳太大,贪赃枉法,惹怒了雍正。

第一个原因就是狂妄膨胀,不把皇帝跟大臣放在眼里,第二个原因就是结党并阻碍新政的实施。

年羹尧太过于张扬,功高盖主不知收敛,作为人臣却不对皇帝不敬,因此结局悲惨也是自取灭亡的结果!

晋朝时是谁占领了东北三省?

由鲜卑占领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 [7]  。魏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 [8]  [9]  ,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8]  。

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一年(280年灭吴统一结束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总共96年的大乱到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了长达298年的五胡十六国及以后的南北朝纷争)。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 [10]  ,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316年,西晋被匈奴建立的政权所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11]  。时任丞相的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朝中勋臣的一致拥戴,于公元317年三月在建业称帝,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 [12]  [12]  ,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汉地世族及平民陆续南迁,形成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 [13]  。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

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之战奠定胜局 [14]  。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灭亡,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孝武帝兄弟朋党相争及桓温之子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爆发了孙恩卢循起义。谯纵在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1-2]  。

晋朝司马氏起源

晋景帝 司马师(16张)

参见:高平陵事变、司马氏专权

司马家族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就是显赫的世家大族, [15]  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 [7]  。

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

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 [7]  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

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 [16]  。此期间发生三次严重的内乱和割据战争,史称淮南三叛,皆被平定,司马氏逐步掌握了执政权。

晋朝统一天下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统一中国,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 [17-18]  ,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 [19]  。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而投降,蜀汉灭亡 [18]  [20]  ,史称魏灭蜀之战。之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司马昭胜利后称晋王,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立后于266年建立晋朝,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1]  。

晋和东吴在长江上游的备战形势 [22]

晋武帝施行了一系列进步政策增强国力,发展生产。此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民心不附 [23]  。

270年河西鲜卑领主秃发树机能叛 [24]  ,次年匈奴刘猛也随之出关。

272年司马炎又派何桢招降李恪平定刘猛叛乱。

274年陆抗去世,275年司马炎释放奴婢替代士兵屯田,树机能归降,拓跋部沙漠汗出使晋朝,马循平定鲜卑 [8]  。为了防御吴国,司马炎派羊祜镇守襄阳与吴将陆抗对峙 [25]  ,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

276年羊祜提议伐吴,遭群臣反对而作罢。

277年树机能复叛,司马骏帅文鸯等败树机能,降鲜卑二十万 [24]  。沙漠汗被鲜卑旧贵族杀害,卫瓘平定拓跋部内乱。

278年羊祜病故,临终推荐杜预镇守荆州。此时司马炎派马隆前往凉州平叛,秃发部众杀树机能降。

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伐吴的时候了,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 [26]  。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 [26]  ,上游王浚、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胄军多路并进。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见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三国时期结束 [21]  。

晋朝世族兴起

晋武帝司马炎

晋朝建立后,曹魏时期压抑的世族在司马懿及陈群羽翼下抬头 [7]  ,当时出名的世族有琅玡王祥、荥阳郑冲、陈国何曾、临淮陈骞、颍川荀顗、荀勋、河东卫瓘、河东斐秀、太原王浑、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太原郭奕、清河崔琰、范阳卢钦等。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 [27]  。

朝政方面,晋朝在历史上首先建立了门下省,三省制度完善,并且在277年创 建了国子学。由于诸臣在“平吴”与“立嗣”等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党派形成。以侍中任恺为首张华、庾纯、温颙、向秀、和峤等一派,与尚书令贾充为首杨珧、王恂、华廙等为一派相对立,在立嗣上诸臣争执更剧。当时太子司马衷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较仁孝慧敏。司马骏、卫瓘、和峤等主张废衷立攸,但遭杨皇后和贾充、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晋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司马攸回其封国,齐王忧病而死。 [27]  [28] 

军事方面,西晋立国后,武帝分封诸王,于277年遣诸王就国,其中一些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司马亮督豫州、楚王司马玮督荆州。统一后,为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武帝裁撤州郡兵,解除天下武备。分封诸王与去州郡兵是避免权臣专政及地方,显示天下太平。《晋书》山涛传:大郡武吏百人,小郡有武吏五十人,职官志:大国守土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整个中原没有常备军防御 [29]  。尽管诸侯王名义上可以建立千人的部队,镇守本国,但是晋朝实际没有出现诸侯割据,《晋书》地理志:王不之国,官于京师 [30]  [31]  。诸王都留居京城,直到琅玡王南渡整个江南没有诸侯王镇守。 [28] 

晋朝贾后乱政

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 [10]  ,司马炎的岳父杨骏托孤辅政 [26]  ,出汝南王镇守许昌。野心勃勃的皇后贾南风干政。当时杨骏执政,与贾后对立,杨骏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使宗室诸王与某些大臣不满。

291年贾后藉由楚王司马玮(司马炎之子)除去杨骏及其势力 [32]  ,任命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之子)与卫瓘掌政 [32]  [33]  。不久贾后利用楚王司马玮与汝南王司马亮不合去除汝南王及卫瓘,再以伪诏杀司马玮,任命张华、裴頠及贾模等人掌政 [32]  [33]  。

至此贾后夺权成功。所幸张华等人同心协力,尽忠职守,政局得以稳固。此时关中羌氐叛,294年匈奴郝散叛,不久平定。296年其弟郝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叛变。299年齐万年之乱平定。江统和郭钦都曾建议将胡族强制迁离,他所著《徙戎论》提出更完整的主张,晋室施行了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代替过去的强制迁徙,但是没有对有野心的分裂贵族采取迁徙和防范措施。 [27]  [28] 

由于太子司马遹非贾后亲生 [34]  ,贾后意图废除。300年太子被贾后污蔑谋反,被废。赵王司马伦采纳孙秀计,挑拨贾后杀掉太子。而后赵王伦联合齐王司马冏以替太子报仇为由发兵去除贾后及其党羽,赵王伦专政。 [35]  [28] 

晋朝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惠帝退位为太上皇。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伦。五月去除赵王伦及其党羽,惠帝复位,齐王冏专政。302年成都王颖及河间王颙派军讨伐齐王冏,长沙王司马乂联合宫廷将领于京城洛阳响应。齐王司马冏及其党羽被除,长沙王司马乂掌政,被外戚羊玄之遥控。 [27]  [28] 

303年成都王颖联合河间王颙率军攻击洛阳,讨伐羊玄之等人,但被长沙王乂屡屡击败。304年初洛阳城缺粮,宫廷将领逼东海王司马越奏免长沙王司马乂,开城投降。长沙王乂被河间王颙将领张方杀害,成都王颖迫惠帝立其为皇太弟,河间王颙为太宰,东海王越为尚书令。成都王颖胜利后,班师返邺,政治中心北移 [35]  。而后宫廷将领陈轸集结各方兵力,挟惠帝讨伐成都王颖。最后失败,晋惠帝被俘,东海王越逃至其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河间王颙将领张方占领洛阳 [27]  。 [28] 

但不久司马越的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鲜卑、乌桓等势力击败成都王颖。张方挟晋惠帝逃至洛阳,拥有关中及洛阳的河间王颙与东海王和解,最后成都王颖被废,河间王颙改立司马炽为皇太弟 [35]  。

305年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306年东海王越攻入长安。司马颙和司马颖败走,司马模占领长安。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还洛阳,随后成都王被害,晋惠帝被司马越毒死,其弟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摄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27]  [28] 

晋朝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前夕

天灾人祸,少数民族又受到当时士族统治者极端压迫,内迁诸民族乘机举兵纷纷寻求独立谋生,造成五胡乱华 [36]  [37]  ,永嘉乱后士族百姓纷纷南渡自保。其中“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十六国,分别是: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大夏、北燕。后世由此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38]  [28]  实际上先后还有冉魏、翟魏、西燕、桓楚、谯蜀、前后仇池等政权。

当时外族有匈奴、羯、鲜卑、氐、羌、卢水胡、乌桓、巴氐及高句丽。八王之乱期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少数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陆续叛变,氐族李雄在益州逐渐势大,于304年称王,两年后称帝,国号成,与罗尚在巴郡对峙。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和司马腾围攻,遣匈奴领袖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刘渊乘机宣布独立。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割据山西西南部。由于晋朝在中原解除武备,无力平定叛乱,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动摇了统治基础。晋室在八王之乱后面临一场覆亡危机。 [38]  [28] 

刘渊为了要扩充版图,遣子刘聪攻打洛阳,多次被击败。石勒及王弥掠夺关东各州,石勒吞并王弥,脱离刘渊转战南下 [39]  。310年刘渊去世,刘聪杀新帝刘和自立为帝。同年,石勒经宛城、襄阳,掠夺江汉一带,隔年北返。当时关东又有蝗灾,洛阳缺粮,鲜卑拓跋部猗卢等欲派兵防御洛阳,司马越以无粮推辞,并率朝中重臣及诸将东讨石勒,怀帝困于洛阳。

311年晋怀帝与司马越的矛盾爆发 [40]  ,密诏苟晞伐之,随后司马越病逝,王衍率军归葬封国。当他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时,遭石勒袭击,晋军精锐受屠尽亡,重臣降后被杀。此时洛阳空虚,被刘聪、王弥兵攻破,杀害官员百姓三万馀人,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祸” [40]  。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立帝位,刘聪派刘曜持续攻打。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 [38]  。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28] 

西晋亡后,在北方尚有多个忠于晋朝的地区,即并州北部刘琨、幽州段匹磾、冀州的邵续、青州的曹嶷、徐龛;东北还有慕容廆、段眷;北方还有代王;西北凉州还有张氏集团。然而,并州刘琨先被石勒击溃,投靠幽州段匹磾。段匹磾则奉东晋王敦密令将刘琨处死,之后段匹磾也被石勒击败。刘聪死后,部将分裂 [41]  ,叛逃的多达二十万户,晋军也一度攻打到离其都城不远的绛县,靳准杀刘粲,建立晋藩天王制度,向晋朝臣属,不久遇害。石勒占领了河东,刘曜也抛弃汉旗号 [42]  ,两人都自立为赵国。刘曜载记:在凉州张寔去世之后,其弟张茂向前赵的刘曜称臣(张轨传记载张茂未降并打败了刘曜)。与晋朝对立的三个割据势力,在当时占领了晋朝五分之一的国土。 [36]  [28] 

晋朝衣冠南渡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谥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43]  。但晋廷稳定后大量引用侨姓世族(原北方世族),压抑江东世族。然而,由于侨姓世族持续侵犯江南经济并打压南方世族入仕朝廷,使得侨吴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冲突仍在。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未能统一中国。

晋朝世族扰政

晋元帝司马睿原属于东海王越一党,镇下邳。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晋元帝渡江后倚重王氏,信任王导、王敦,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吴姓世族以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并为江东二豪,吴郡朱、张、顾、陆四氏居次。303年、305年及310年间江南发生三次叛乱 [44]  ,皆由义兴周氏的周玘和顾荣、贺循、纪瞻、甘卓等平定,使江南得以稳定,史称三定江南。

307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镇到建康。南迁后王导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政策稳定政权,他藉由当地名士顾荣、贺偱、纪瞻为引,进而获得吴姓世族的拥护。而后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使得江南诸州次第归附,晋怀帝蒙难司马睿被天下推举为盟主,不久被晋愍帝任命为丞相,在江东建立统治。 [43]  [45] 

东晋统治阶级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祖约之乱及桓温专政。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因为内部矛盾而始终未能重建巩固的全国统一政权。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 [43]  。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 [46]  以稳定局势。东晋的庄园经济的程度比西晋更重。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 [47]  下,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使得后来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45] 

因为北方外患威胁仍在,东晋朝廷赖世族及方镇的支持以稳定局势,这使得不少士族掌握强大的武装形成割据。王敦素来桀傲,有意控制朝廷,晋元帝为了抑制王氏权势,以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并防御王敦,削弱其兵权。 [13]  王敦利用祖逖去世、京城防御不足,于322年发兵,攻陷建康。刁协等人被杀,史称王敦之乱。晋元帝忧愤而死,太子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当时王敦欲专权,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但于324年病危。晋明帝下令讨伐,平乱成功,由于王导未附逆,所以王氏仍受晋室重用。 [43]  [45] 

325年晋明帝去世,太子衍继立,是为晋成帝。由王导及外戚庾亮辅政 [48]  。当时军事重镇分由陶侃镇守荆襄地区及由苏峻及祖约等镇守淮南地区。陶侃怀疑因为庾亮的干预,使得未能辅政而感到不满。庾亮为了提防陶侃,任温峤镇守武昌 [48]  。由于苏峻及祖约对庾亮巩固中央的政策感到不满,于327年反叛。次年苏祖联军攻陷京师,胁持晋成帝,庾亮逃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市),史称苏峻之乱。此时陶侃观望,经温峤力劝之下决定讨伐苏峻。苏峻迎战阵亡,329年陶温联军收复京师,平乱成功。事后庾亮请罪,外调镇芜湖,朝廷由王导执政。334年陶侃去世,庾亮代之,仍遥控朝廷,与王导交恶。339年后王导与庾亮先后去世,由庾翼执政,掌握荆州军权。 [43]  [45] 

晋朝北征五胡

在东晋成立后,南迁的晋人莫不希望发动北伐,收复在北方沦陷的家园。但由于世族已安居江南,南方丰富的资产使得重返北方的意愿不高。但是东晋建立后,依然进行了多次的北伐 [28]  [49]  。

东晋初期,朝廷采取以攻为守态度抵御北方 [50]  。317年祖逖意图北伐,晋元帝给予充分支持,不仅从库存数千匹布帛中取出三千匹支援,晋元帝命祖逖相机收复中原。他招募流民建立军队北上,晋元帝还先后派自己的次子和司马飏出兵配合祖逖 [12]  ,并与当地坞堡合作,最后成功收复黄河以南领土,与石勒隔河相持。

但由于东晋发生内乱,朝廷于321年派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各军守寿阳,镇西将军祖逖不愿隶属其下,修武牢沿黄河防御,又得知朝廷内部王敦和刘隗矛盾重重,忧愤而死。王敦因为祖逖去世而不必顾虑遂叛变 [13]  。祖逖军由其弟祖约率之,最后也随苏峻叛变。由于晋朝内部矛盾,失地得而复失。晋成帝时则由庾亮、庾翼兄弟主持北伐,他们以荆州为中心,意图发动北伐。但是因被抵制,所以没有实现统一。庾氏兄弟相继去世后,朝廷先后由褚裒、殷浩、谢尚、桓温、司马勋等多次北伐 [43]  [45]  。

346年晋穆帝时,桓温、周抚、司马无忌、毛穆之、袁乔等讨伐成汉,次年讨灭。349年石虎死,晋廷派褚裒北伐,失败。桓温多次破坏北伐,在褚裒北伐失败后引军东下武昌与殷浩争权。晋廷不许,改以殷浩、司马勋、谢尚负责北伐。352年殷浩联合羌将姚襄北伐前秦,被苻健击败。次年殷浩再度北伐,为姚襄所袭,殷浩被桓温弹劾罢免。

354年桓温伐前秦,但由于苻健采坚壁清野战术 [51]  ,桓温又态度消极不进,最后晋军缺粮而撤退 [13]  。356年,桓温讨伐河南姚襄,击溃之并攻占洛阳,修谒皇陵。358年桓温不顾朝廷要求其驻守经营洛阳,仅留毛穆之三千人守洛阳,自行南撤。等到晋哀帝及晋废帝(即司马奕)相继为帝之后,桓温已经控制兵权。

当时北方呈现前秦、前燕代凉割据的局势,洛阳为前燕占领。桓温为了准备专权,于369年讨伐前燕 [13]  。当时燕军大败,晋军进驻枋头(今河南浚县附近)与燕将慕容垂对峙。最后晋军缺粮而退,慕容垂率军追杀,晋军大败。

371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隔年简文帝去世,晋孝武帝继位,373年桓温要求“九锡”,大臣谢安、王坦之拖延该事,不久桓温病死 [43]  ,东晋暂时中止了北伐。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扶余国的起源地(位于今吉林、辽宁北部)、黑龙江中部,大体以扶余王城(长春市)为中心,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辽宁省昌图县、黑龙江省桦南县,皆其国土。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两千多里(今约900公里的范围)。
当时的东北地区是自立为王,没有什么特定的国家。
没有人完全控制哪里
那里有高句丽,有鲜卑,有前后燕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
本文标题: 殷浩为什么非要杀姚襄不可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87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史学家们会不会一同合谋,编造出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呢有那些优质的健康知识科普平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