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杀李敢,为什么要杀了他呢,而且还是在甘泉宫狩猎上 他不怕皇帝怪罪吗

发布时间: 2021-08-12 10:57: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霍去病射杀了李敢,为什么他没有获罪呢?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三位儿子,是李陵的叔父,漠北大战中,父子齐出阵,李广属卫青部队,李敢则...

霍去病杀李敢,为什么要杀了他呢,而且还是在甘泉宫狩猎上 他不怕皇帝怪罪吗

霍去病射杀了李敢,为什么他没有获罪呢?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三位儿子,是李陵的叔父,漠北大战中,父子齐出阵,李广属卫青部队,李敢则跟随霍去病部队,此役,李敢奋力冲杀,夺得左贤王鼓旗,杀敌很多立下大功,回朝后,汉武帝封李敢为关内侯,并担任郎中令。

而他的父亲李广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前119年,汉朝已控制河西地区,但东北部的单于及左右贤王势力仍在,不时挑衅汉朝,袭击右北平和定襄郡,为了重击匈奴根除后患,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自带五万骑兵和几万步兵,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寻找伊稚斜单于决战,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李广分在卫青这一组。

本来武帝因李广年老不打算让他出战,李广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要求出征,武帝只得答应让他为前将军,但暗中交代卫青尽量不要让他接战,一来年老二来怕他运势有问题“数奇”而影响战局。出塞后,卫青把李广调为右路军命令从东边出击,李广请求为前部愿力战单于,卫青不允,之后,便发生迷路事件,大军大获全胜而李广“失途”未能及时和大军合围。漠北战况须向朝廷书面报告,官员便向李广询问迷路的事,李广认为是耻辱,不愿接受后辈质询,于是自杀。

漠北大战后第二年,李敢打听到父亲的真正死因,觉得卫青擅自调动是造成悲剧主因,心存怨恨,在路上堵住卫青质问,问到情绪激昂时,暴跳如雷打伤卫青,左右的人急忙拦住隔开,卫青命令手下不要与李敢计较,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纸终包不住火,李敢打伤舅舅卫青的事被霍去病得知,一听也是愤怒不已,便想代卫青报仇。一次,武帝在甘泉宫举行狩猎大会,各武将自然踊跃参加,在打猎过程中,霍去病抓住机会,从旁边暗放冷箭把李敢射死。

接报后武帝大为震惊,霍去病也面君直叙缘由,思忖良久,武帝命令对外宣称李敢是打猎时被鹿撞死。对于庇之举,《汉书》说是霍去病风头正劲,受皇帝宠幸的原因。霍去病是汉朝军队的后起之秀,军中战神,又是外戚,是武帝赏识一手提拔起来,彪炳战绩和封狼居胥的行为让好大喜功的武帝“与有荣焉”,此时的武帝,别说让霍去病抵命,就算贬他的官都不愿意去做,何况当时为血亲报仇的观念大行其道,为亲人杀人有时被认为是孝悌之举,这也是武帝遮掩的客观环境。

还有另一种可能,汉朝对匈奴反击战赖卫青开好局起好步,多次连续带兵打败匈奴,卫青威望如日中天,功高几乎达到无法赏赐的地步,从人主制衡用人来说,卫青开始有危险性了。武帝便抛出霍去病,万幸也是军事天才,如此,卫霍并驾齐驱,互相制肘,将领独大的危险大大降低,比如漠北之战,初时以为单于在东边,武帝便命霍去病东出,卫青西出。待探子再报说单于其实在西边,便命卫霍再调换,霍去病西出,一扶持一打压非常明显。所以,只有留下霍去病,均势才不会打破。

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李敢因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

李敢是陇西成纪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第三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随霍去病征讨匈奴。

因夺左贤王鼓旗,且斩首多,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前118年,因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

扩展资料:

元狩四年,李敢以校尉身份跟随霍去病征讨匈奴,因夺左贤王鼓旗,且斩首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元狩五年,李敢得知卫青对其父李广之死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便打伤卫青。卫青没有伸张此事,但他的外甥霍去病得知后,却在甘泉宫狩猎上暗箭将李敢射杀。由于汉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敢

一、原因:
李敢是李广之子,李广自杀,李敢迁怒于霍去病的舅舅卫青,所以就打了卫青,此事被霍去病得知,霍去病一怒之下就在狩猎时射杀了李敢。
二、详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和赵食其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李广和赵食其因为中途迷路耽误了和卫青主力会合的时期,导致了卫青不得不只用5000骑兵抵挡匈奴单于主力万骑。
尽管卫青兵力弱少,却最终打了胜仗,打败了匈奴单于。单于本人见势不妙抛下大军出逃,未能擒获。如果此时李广二人能及时赶到,也许会立下卓越功勋,官至封侯。
可是,李广因为迷路未能参战,按照汉朝的军阀,将领“失期”当斩,但可用钱赎罪,而李广到幕府后对下属说“不愿复对刀笔之吏”,愤愧自杀。
元狩五年,征战归来的李敢得知父亲李广的死讯,受封赏后代李广任郎中令一职,他认为是卫青陷害其父李广,于是在不久后击伤卫青。卫青素来仁善退让,隐瞒下来没有声张。
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下李敢打伤自己舅舅,过了不久李敢与霍去病随汉武帝至甘泉宫狩猎。霍去病趁打猎之时,射死了李敢。因为霍去病正得宠,汉武帝声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而霍去病也并未受到汉武帝的惩罚。
三、人物简介:
1、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2、李敢(?—前118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第三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
前118年,因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
在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中,李敢确实是被霍去病杀死的。
具体的原因是:李敢是李广的小儿子,因为李广在一次战役中战死,所以李敢怪罪大司马卫青,怀疑是卫青故意害死李广的,所以到卫青的府上闹事儿,把卫青给刺伤了。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听说此事以后非常的生气,所以就再一次汉武帝组织的打猎活动中把李敢给杀了。 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的生气,但是他又对霍去病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只是把他贬到边关供职,在路上感染疾病猝死。汉武帝得知消息痛心不已……
这只是我自己看完《汉武大帝》之后自己的理解。
一:李敢伤卫青事件及其背景

《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为父仇所以不顾性命的去找卫青拼命,这符合一个刚从沙场上下来的军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质朴的个性。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让的个性。
二:漠北大战后武帝为何尊霍抑卫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的梦魇。但经过漠南、河西、漠北3场战役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漠北大战后,霍部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看看漠北大战时他身边的将领就可知其为人,公孙敖是他的救命恩人,公孙贺是他的大姐夫,曹襄是他的继子,李广是皇帝派给他的……

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从来不会说不。他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家族利益,是卫氏家族最理想的保护神。

反观霍去病,他用人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得力手下几乎全是匈奴降将,选的将士都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一切只着眼于战场,没有一个沾亲带故的亲友,没有一丝人情可讲,甚至连一向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

这种方式保障了他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但是他却失去了以卫氏为首的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们的支持。

霍去病的崛起,得利的全是外人,卫氏家族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以说,霍去病虽然出自卫氏的分支,但他并不代表着卫氏的利益。

武帝为什么要暗中尊霍抑卫?就是因为霍去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地位再高也是皇帝赐予的,他没有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跟着霍去病而获得荣华富贵的都是底层之人,大多数还是匈奴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所以霍去病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可能,不构成政治威胁。

然而卫青不同,卫青虽然一直谨小慎微,但是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势力十分庞大,武帝必须想办法扼制他,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

当霍去病作为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的敌人。

如果说漠北大战后,卫青面临的是众叛,霍去病面对的则是亲离。卫氏家族的得利者是绝对不愿意看到霍去病取代卫青地位的,他们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

三:李敢之死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听说此事以后非常的生气,所以就再一次汉武帝组织的打猎活动中把李敢给杀了

如果说霍去病杀李敢是蓄谋已久的,实在说不通,因为他采取的办法真是太笨了,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给他带来种种潜在的恶果。世上有千百种比这更好的办法,聪明绝顶的霍去病为什么想来想去偏偏挑中了这种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

如果不是酝酿已久的谋杀,那这个事件便是一个突发事件。卫青受伤后对外封锁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宫狩猎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猎之时才刚刚得知李敢伤卫青这件事的。依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个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的呢?为什么要选在狩猎场?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将此事透露给霍去病,那此人一定与卫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不会知道卫青曾经被李敢击伤。

选择在狩猎场,一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二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杀人,就像他在战场上杀人一样。

此人透露这件事的目的很明显了,借刀杀人!

霍去病如果在冲动之下亲自动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着动手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武帝,设计者的目标也达到了,李敢必死无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杀李敢,为什么不立即进行而要隐忍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呢?

这个问题只要联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难解释。李蔡死于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李敢具体死于几月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猎时死的,这时应该不是冬季。那时的历法一开年便是冬季,李敢之死应该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测,李敢之死很可能紧挨着李蔡之死,因为要对付李家,当然是先对付身为丞相的李蔡,杀李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时。

李敢李蔡叔侄在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李家几乎没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会有人向卫家寻仇了。

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处死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势必他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连武帝也会对他产生一些不满,这不正是卫氏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石二鸟,卫氏大获全胜。
我觉得太没气度了!!!!还将军,我看是酱精!人家父亲是这帮遭遇,心情可以理解,给他一点惩罚不就可以了?非得弄死人家!这种神经病的性格怎么会让有这种才能???!!!太不公平了!这种人往往好骚!难怪二十出头就完了!骚死的!有雌日雌,没雌日已,完了!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朝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文中,才华横溢的王勃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冯唐易老:形容年龄大了,难以得志。李广难封,是指李广劳苦功高却终生不爵,命运乖舛。李广(-前119年),西汉名将。文帝时就开始从军北击匈奴,景帝时参加多次征伐匈奴的战斗,武帝时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人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多年不敢犯边。

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都死于李广之前,最小的儿子就是李敢。漠北之战中,李敢是霍去病的校尉,两军对垒时,他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掳夺了匈奴左贤王的旗帜,因军功被赐爵关内侯。 而时任前将军的李广率军进击时却迷失了道路,未能及时参战,愤愧之余,拔剑自杀了。李敢感觉父亲死得蹊跷,他怀疑是身为大将军的卫青故意刁难自己的父亲才导致他自杀的。显然,这种认识是偏激的。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他决定复仇。后来,他逮住机会,以下犯上刺伤了卫青。

卫青是顾全大局的人,他个人对李广之死也有惋惜之情,更能理解李敢的爱父之心。而且他忠厚仁慈,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风格,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甚至还刻意隐瞒了这件事以稳定军心。“将军的额头能跑马,宰相的肚里能撑船”!卫大将军胸怀之宽广可见一斑了。不过,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事还是让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当时,霍去病风华正茂、年轻气盛。以他的治军风格是绝对不允许部下以下犯上的。况且对象是自己的亲舅舅,他决定为舅舅报复。不久,汉武帝至甘泉宫狩猎,霍去病和李敢都伴同在身边。于一时冲动之下,霍去病用射杀野兽的弓箭,射死了李敢。

当时,由于霍去病战功赫赫,汉武帝也没有处罚他。为掩盖事实,对外声称李敢是被野兽撞死的。于是,一生没有封侯的飞将军李广,在自己死后不久,留在世上唯一的儿子也随自己而去了。李广父子的悲剧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和赵食其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时因中途迷路耽误了和卫青主力会合的时期,使得匈奴单于逃走。

因为李敢打伤了他舅舅。李敢因为李广的死,迁怒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因此射杀了李敢。
因为李敢有投敌叛国的倾向,在他讨伐匈奴的时候,他向匈奴透露军情,所以霍去病将他杀了
因为李敢刺杀了自己的舅舅,并且李敢还是自己的部下,太不给自己面子了,所以他要杀李敢。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的真相是什么,他为何那样做?

《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为父仇所以不顾性命的去找卫青拼命,这符合一个刚从沙场上下来的军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质朴的个性。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让的个性。

二:漠北大战后武帝为何尊霍抑卫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的梦魇。但经过漠南、河西、漠北3场战役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漠北大战后,霍部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看看漠北大战时他身边的将领就可知其为人,公孙敖是他的救命恩人,公孙贺是他的大姐夫,曹襄是他的继子,李广是皇帝派给他的……



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从来不会说不。他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家族利益,是卫氏家族最理想的保护神。

反观霍去病,他用人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得力手下几乎全是匈奴降将,选的将士都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一切只着眼于战场,没有一个沾亲带故的亲友,没有一丝人情可讲,甚至连一向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

这种方式保障了他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但是他却失去了以卫氏为首的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们的支持。

霍去病的崛起,得利的全是外人,卫氏家族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以说,霍去病虽然出自卫氏的分支,但他并不代表着卫氏的利益。

武帝为什么要暗中尊霍抑卫?就是因为霍去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地位再高也是皇帝赐予的,他没有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跟着霍去病而获得荣华富贵的都是底层之人,大多数还是匈奴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所以霍去病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可能,不构成政治威胁。

然而卫青不同,卫青虽然一直谨小慎微,但是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势力十分庞大,武帝必须想办法扼制他,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

当霍去病作为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的敌人。

如果说漠北大战后,卫青面临的是众叛,霍去病面对的则是亲离。卫氏家族的得利者是绝对不愿意看到霍去病取代卫青地位的,他们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

三:李敢之死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听说此事以后非常的生气,所以就再一次汉武帝组织的打猎活动中把李敢给杀了

如果说霍去病杀李敢是蓄谋已久的,实在说不通,因为他采取的办法真是太笨了,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给他带来种种潜在的恶果。世上有千百种比这更好的办法,聪明绝顶的霍去病为什么想来想去偏偏挑中了这种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

如果不是酝酿已久的谋杀,那这个事件便是一个突发事件。卫青受伤后对外封锁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宫狩猎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猎之时才刚刚得知李敢伤卫青这件事的。依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个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的呢?为什么要选在狩猎场?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将此事透露给霍去病,那此人一定与卫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不会知道卫青曾经被李敢击伤。



选择在狩猎场,一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二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杀人,就像他在战场上杀人一样。

此人透露这件事的目的很明显了,借刀杀人!

霍去病如果在冲动之下亲自动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着动手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武帝,设计者的目标也达到了,李敢必死无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杀李敢,为什么不立即进行而要隐忍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呢?

这个问题只要联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难解释。李蔡死于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李敢具体死于几月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猎时死的,这时应该不是冬季。那时的历法一开年便是冬季,李敢之死应该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测,李敢之死很可能紧挨着李蔡之死,因为要对付李家,当然是先对付身为丞相的李蔡,杀李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时。

李敢李蔡叔侄在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李家几乎没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会有人向卫家寻仇了。

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处死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势必他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连武帝也会对他产生一些不满,这不正是卫氏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石二鸟,卫氏大获全胜

霍去病敢杀是因为霍去病的家族势力大,而且本身就是李敢防错在先,虽然罪不至死,但是霍去病可不理这些,防错就杀。
霍去病杀李敢,是因为李敢打伤卫青,霍去病为了给卫青出头,就将李敢杀害,当时的霍去病是大汉的功臣,他认为皇帝并不会加罪与他,因此敢这么做!
真相就是霍去病在狩猎途中突然发难将李敢射杀的,当时他和李敢都应汉武帝之邀参与狩猎;因为事前李敢因李广之死持剑伤了卫青,作为卫青侄子的霍去病所以要那样做。
本文标题: 霍去病杀李敢,为什么要杀了他呢,而且还是在甘泉宫狩猎上 他不怕皇帝怪罪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29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那么多人以为汉服婚礼很贵如何评价杨永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