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历代为什么能够产生大量的进士和状元

发布时间: 2022-02-18 16:00: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古代福建进士有多少人福建福州: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可能包括特奏名进士),明清进士933名,出...

福州历代为什么能够产生大量的进士和状元

古代福建进士有多少人

福建福州: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可能包括特奏名进士),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该科状元郑性之(侯官人),榜眼孙德舆(福清人),探花黄桂(侯官人)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公元1166—1172年),福州属县永福(今永泰县)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800多吧

为何福建能够出,二十多名状元和二十多名宰相呢?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无数儒客文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进士、举人、秀才的录取率都非常低,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特别是状元,许多地方几百年都难以产生一个状元,颗粒无收,令人嗟叹。

在福建省,有一个地级市,人杰地灵,科名鼎盛,号称“人文甲于八闽”。从唐朝至今,这个地方一共产生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以及22名位极人臣的宰相。

这个地方叫莆田。


莆田城市夜景

莆田位于福建省的东部,毗邻大海。莆田的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约291万人。在古代,莆田曾经被称为“兴安”“兴化”等。1913年,兴化府被撤销后,兴化府下属的莆田县,逐渐成为了这个地方的名称,是为莆田市。

莆田的文教事业非常发达。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末年,莆田一共产生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至于举人、秀才,更是数不胜数。在《儒林外史》里,范进考到头发花白,好不容易才考上一个举人,高兴得犯了失心疯,一家大小都为此改变了命运。在莆田,像范进这样的举人,一抓一大把。


范进中举

状元站在科举考试的最顶端,分为文科状元和武科状元。根据统计,古代一共产生了有名有姓的文状元599名、武状元284名,合计883名。莆田一个地方就产生了21名文武状元,在福建省位居第一,在整个中国也实属凤毛麟角。

难能可贵的是,莆田的21名文武状元有名有姓、有据可查。

文科状元一共9名,他们分别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徐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的黄公度、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的郑侨、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的吴叔告、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陈文龙、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的林济孙、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的林亨、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的林环、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的柯潜。

武科状元一共12名,他们分别是南宋时期的蔡必胜、薛奕、陈从龙、叶岂页,明朝时期的林定元、廖标、陈安定,清朝时期的吴泰来、林洪、黄振邦、康荔芳、周玉辉。


莆田状元匾额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莆田还产生了一名文科状元,叫徐寅。徐寅于梁朝开平元年(907年)参加殿试时,高中第一名,成为状元。当时,梁太祖朱温认为他的文章《人生几何赋》中有一句“一皇五帝不死何归”,似有不妥,让他修改。徐寅回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一句话噎得梁太祖朱温勃然大怒,削去了他的功名,赶回老家。由于徐寅的状元功名被削去,我们没有将他的名字加入莆田状元榜单。

莆田是一个对外移民的地方,历朝历代以来有大量莆田人移民到外地居住。这些移民中,也产生了不少的状元,共计14名。

拥有如此庞大的进士、状元队伍,莆田人自然很容易产生高官。据统计,莆田一共产生了22名宰相。


莆田宰相陈文龙

他们分别是唐朝时的郑露、翁郜,五代十国时的翁承赞、萧项、潘承佑,北宋时的陈洪进、留居道、陈靖、黄中庸、蔡京、蔡卞、蔡攸,南宋时的叶颙、陈俊卿、龚茂良、郑侨、陈卓、黄镛、陈文龙,明朝时的周如磐、黄鸣俊、朱继祚。

这些宰相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陈洪进、蔡京、陈文龙等人。

陈洪进在宋太祖赵匡胤宋统一天下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结束割据,归顺北宋,让北宋顺利统一了福建。陈洪进以72岁高龄病逝于开封后,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罢朝二日,以示哀悼。

蔡京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曾经先后4次官拜宰相,任期长达17年,在古代实属罕见。不过,蔡京经过大富大贵后,晚年不保,被贬斥于岭南,途中饿死于湖南长沙。


蔡京

陈文龙是状元出身,在福州官拜宰相,参与抵抗元军。他多次拒绝元军诱降,坚持抵抗到底。后来,陈文龙被俘,在押送到杭州途中绝食,并在谒拜岳飞庙后气绝而亡。

不仅如此,莆田人在对外移民时,也产生了黄洽、黄祖舜、黄景昉、黄士俊、黄道周、黄机、黄锡衮、黄廷桂、翁尚简、翁方纲、方献夫这11名宰相。

厉害吧?

莆田为何能够产生如此多的状元和宰相?

这是因为,莆田这个地方,境内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峰和丘陵,只有中部和东部有极少数平原能够为传统农业生产提供耕地。因此,在古代,莆田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为了生存,大部分莆田年轻人只能出海打渔,或者进行海外贸易,过着“靠海吃海”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只能勒紧裤腰带,走上科举考试的道路。


莆田乡村

古代,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许多农耕家庭根本供不起孩子读书。宋朝以来,朝廷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这给毗邻海边的莆田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大批荔枝干果、银器、晒盐、蔗糖、福建印本书籍等商品,通过莆田运送到海外,又从海外运送占城稻、香料、木棉、象牙珍珠、番花异草等商品回到莆田。许多莆田家庭受益于繁荣的海外贸易,赚得盆满钵满,有钱供孩子读书。

就在两宋300年间,莆田一共产生了9名文武状元和14名宰相,这与莆田强大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

科举考试:为什么文状元比武状元多???

文状元 600多位 为什么武状元才100多位?
古代王朝重文轻武,武状元并被人看好。
当举子被点为状元时最次也是翰林,然后逐步升迁。而武状元若无重大战役的表现只能靠时间来升迁。那时学武不如学文
因为古人都认为读书能出人头地。学武普遍不认同。
儒家中国科举制时,全社会自上而下地重文轻武所致
古代对文状元比较重视,科举考试主要指的也是文试,各种制度和规则也非常成熟,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并且在新皇帝登基等喜庆的年份里还加试等,民间对此也颇为重视。

至于武举,历朝对此都不甚重视,首先是重文轻武的观念,其次武举考出来的考生在待遇、发展前途等等方面都远远不如文试考生,他们往往只能进入军队充当中下级军官,升任高级军官的机会很少,所以民间和官方都不是很重视武举,不仅制度和规则不那么成熟,而且录取名额、考试频率也都比不上文试。
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君主都重文轻武
与官制的制定有关 、与选官制度有关
武状元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才开始
本文标题: 福州历代为什么能够产生大量的进士和状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73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扬州属于江南还是江北有一种说法是河南在古代气候特别好,有什么依据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