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在东吴第一次取三郡时被甘宁擒杀了,那么还会有湘水之盟吗

发布时间: 2022-01-29 15:00: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的联姻,他还会败走麦城吗?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的联姻,他还会败走麦城。东吴想要和关羽联姻想要引起关于麻痹大意的心...

如果关羽在东吴第一次取三郡时被甘宁擒杀了,那么还会有湘水之盟吗

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的联姻,他还会败走麦城吗?

如果关羽同意了东吴的联姻,他还会败走麦城。东吴想要和关羽联姻想要引起关于麻痹大意的心理状态,当时东吴已经制定了武力夺取荆州政权的计划,他对于荆州地区垂涎三尺,晚上做梦的时候都想要得到荆州地区的掌控权。东吴内部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一个是主和派以鲁肃为首,一个是主战派以周瑜为首,周瑜的接班人是吕蒙,鲁肃去世之后,东吴内部主战派占了上风。

不管关羽是否答应孙权的联姻要,求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这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国家利益的问题所在,这场婚姻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没有任何感情而言这场婚姻。也无法延续关羽和东吴之间的关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彼此的矛盾,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在。东吴最终目的就是夺取荆州政权,关羽主动发动襄樊之战,给予了东吴发起反攻的最好机会,曹操和孙权都不愿意看到刘备崛起,刘备和关羽也没有能力打破暂时处于相对平衡的局面。

关羽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看到了战机的出现,却没有站在战略高度,全面仔细的思考整个问题,缺乏一定的大局观。关羽的骄傲自满断送了自己的一世英明,断送了刘备开创的大好局面。一切事情都在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如期发展,却没有想到出现了关于这样一个不稳定因素,刘备丢掉了荆州,就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格。

孙刘联盟建立的基础是他们拥有共同而且最强大的敌人曹操。现在关羽如果拿到襄樊地区的掌控权,那么整个三国局势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备正在走向自己的崛起之路,这绝对不是孙权和曹操想要看到的局面。

我认为是不会的,如果关于同意的话,这无疑会让两国的关系更加友好,这样以来,关羽和孙权也会成为亲家,这样以来,他自然不会再出兵讨伐关羽。
会。东吴对荆州势在必得,不管和关羽是否联姻,他们都会对荆州下手,因此关羽还是会败走麦城。
我觉得不会了,因为如果他同意东吴联姻的话那么就能得到孙权的帮助,也就不会发生后面那样的事情了

三国时期,如果关羽没有失掉荆州,蜀国能灭掉其他二国吗?蜀国为什么最终会被魏国灭掉

请详细点回答,O(∩_∩)O谢谢了。

关羽不失荆州也暂时灭不了其他2国,先说魏国,它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在有曹操,曹丕这等比较阴险但又知人善任的君主在,又有一大批武将军师在朝,灭之岂不是笑话?在说吴国,凭长江天险独占江东之地,兵精粮足,百姓富足,在加上孙权又是一代明主,帐下武将文臣云集,灭之极为不易。所以当时如果攻打其中任何一国弄不好自己反被灭了(关羽就是一例,刘备蜀汉也差点被灭)。所以只有在刘备长期占据荆州,益州情况下天下大势有所变动时,才能有统一全国实现中兴大汉的希望。具体情况如下:首先有地理优势 占据益州汉中,进可取长安取关中,退可守益州,占据荆州,进可取洛阳挺进中原地区,所以2个地区的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但是光有这些地利是不够的,还要有人和,就是当其中有一个国家内部发生变化时,比如魏国新主被杀,或是司马家族做乱,各地起兵讨伐司马,或是与吴国大战,无暇他顾,在或者是君主残暴上下离心时此时出兵必可大胜,所以诸葛亮在与刘备做隆中对时就说过,主公占据益州,荆州之地,天下一有变动,主公出汉中取长安,在派一员上将出荆州取洛阳,天下大势可定。所以即使荆州不失也要看刘备有没有机会了,如果给你遇到了像诸葛亮说的那样的机会那么历史真的就要改写了。但是事与愿违,偏偏刘备失了荆州失了关羽更失去了与吴国的良好同盟关系,导致远征吴国打败而回,元气大伤,在看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是非不分,只知道享乐,而此时魏国,曹丕,曹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比较英明的人,比刘禅强一万倍,后期蜀国又很缺人才,这和刘禅的治国有关系,国君都只知道享乐还谈什么求贤若渴呢,所以刘禅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只有做等被灭,所以蜀国的灭亡是必然的。魏国此时却应了诸葛亮的话,占据险要之地,天下一有变动便可取天下,而所谓的变化就是指蜀国这个昏主当政了。后来吴国在暴君孙皓执政时被灭也是这个道理。希望楼主能够满意这个答案。
  蜀国会灭亡吗?这个得从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陈寿的《三国志》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它就透露出了一点,三国鼎立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历史现状,最终的结局必是统一以收场。
  既然,说到统一,这就必须考虑了。魏、蜀、吴这三个政权谁将最终成为胜者。历史告诉我们,最终确实是三国鼎立之局面结束,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王朝,统一了全国。

  现在,我们来说蜀国。如果蜀国没有失掉荆州,那么以刘备为首的蜀国当时能灭掉曹魏和孙吴吗???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按照当时的格局,蜀国在得到川蜀之地后,实力大增。应该是三家中最有实力的了。相信很多看过三国演义小说或者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当时孙吴政权对外策略永远是“曹强则联刘,刘强则联曹。”所以,这一根深蒂固的孙吴外交策略,是反映出当时三家都不想看到谁灭掉谁的。因为,只有三国鼎立,相互制约,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权。如果,曹被吴灭了,那么,天下之地,基本归蜀国拥有,那么孙吴政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只要刘家若敢攻曹(如诸葛亮六出祁山,但当时刘、曹实力相当,谁都无法取胜),并且曹家抵抗不住到灭国的危险时,曹、孙必联,孙家趁机攻取刘备后方也。若刘攻孙(关羽死后,刘备为报仇,攻打东吴),那么,孙曹必联,当时他们两家确实是联合了,所以最终导致了刘备败于陆逊手下,并直接导致他的死亡。很多人可能会说,刘备被打败,主要是陆逊功劳,非也,若不是孙曹联合,孙必败。确实从这里,我们就能推断出,当时即使蜀国不失掉荆州,亦不能灭掉曹、孙2家也。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假设荆州不失,那么,你说刘蜀政权该如何出兵呢?是先攻打东吴还是打远坐许昌的曹氏政权呢?这个,按照当时刘备及诸葛亮的志向及追求----“除奸贼,中兴汉室”的思想,必定是攻打曹魏政权。况且,东吴当时和刘蜀相当交好。孙权他妹妹是刘备老婆,荆州还是东吴借给刘备的,吴国大都督子敬和诸葛亮交好。这种种因素表明,若东吴吕蒙没有对关羽痛下杀手,即使荆州丢了,那么当时的蜀国也绝不会对吴国开战。
  不对吴国开战,就打曹魏了。打曹魏无非两个方案,从川蜀出兵祁山,攻取长安,在图洛阳(这个方案诸葛亮无数次实践过,事实证明他不能成功)或者东西两线同时出兵,以川蜀为主线,荆州为副线,同时出兵。荆州北上,取襄阳、攻滁州等地,东西两线同时夹攻许昌。
  可是,这个计划太过于激进及主观。倘若这个方案是只有曹、刘两家,孙吴政权没有存在,那么这个方案是可行的。退一万步进。吴国不趁刘蜀政权两线夹击曹魏时(但这是不可能的)攻打刘备后方,收复荆襄九郡,在图西川。那么这2线同时出击,也为兵家之大忌也。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荆州距成都几千里。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二地往返星夜不停坐快马,起码都要6、7天左右。军事上来说。东西两下同时出击,必须互通有无,最好同时调度,协调一致,才能同步推进。如果,荆州兵直线出击,孤军深入。而成都方面还未打到长安====那么,荆州北上兵必败。
  而且,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补给—粮草===。即使,当时蜀国政权略强于魏国,但实力相差不大。川蜀之以南领土自古以来,称蛮荒之地。若蜀国不能迅速推进,打败曹魏,只能和曹魏打持久战的话,那么它的粮草==后勤补给是跟不上曹魏的。更何况蜀国是攻的一方,魏国是守的一方。攻取方,就得向前推进,太过深入敌地,那么粮饷就会出现危机,这就不得不令蜀国往后退。其实,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的推翻曹魏政权,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而不是什么马谡失街亭===的单方面的原因。
  在者,若攻打曹魏。蜀国大军师诸葛亮必跟从主力部队出祁山,攻取长安。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带领荆州军北上,共同夹击呢?这个问题值得商讨。要马谡吗,不行。失街亭已经证明了。糜竺、赵云、黄忠、王平====都不行。那么,按照当时刘备的主意,肯定是关羽了,更何况当时镇守荆州的就是关羽,怎么说也不能撤了他吧!这个人选,即使诸葛亮不同意,那么按照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就为报仇,贸然出兵东吴引火烧身就是例子),不同意也没有办法。那关羽肯定就是荆州兵统帅了额,这时候,成都方面肯定会派一个足智多谋的文官来辅助关羽,这个人,我也没想出到底是谁。假使“雏凤”庞统没死或者徐庶没被曹操设计拿去,这两人中任何一个来辅助都可以。但关羽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这人太过自大,不喜欢听人意见,最终导致他丧命于吕蒙刀下,甚至连自己义子关平==爱将都搭上了,可悲啊。这样脾气的统帅统领荆州兵北上,你们说能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赵云统兵还不错。

  总之,荆州即使不失,蜀国都不能灭掉其他2国。这里面原因太多太多。我只是分析了一小部分原因罢了。

  蜀国,最终会灭亡吗?这是第2个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大致说下原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首先,蜀国国君刘禅无能,宦官专权==政治上的腐败说明蜀国的灭亡是早晚的事情。没有蜀国的诸葛亮永远是不能成功的,即使有诸葛亮在,他也只能确保蜀国不能这么早被灭掉罢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和执政者有必然的关系。而且,蜀国呆立于川蜀这蛮荒之地,疲于一方,上无中原肥沃之良土,下无华夏子民之贤得。与占据中原的曹魏相比,他就像一个割据小国,为囊中餐,早晚必入口的羔羊罢了。所以,蜀国为啥先于吴国而亡。一个原因是诸葛亮已作古,无人能支撑大局,姜维尚能支撑,可是不能被刘禅用,废人一个了。最重要的原因是蜀国国势衰微,境内动荡不堪。已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政权抗衡也。(当时吴国统治者依然是孙权,所以魏国不敢动东吴)这加快了魏国出兵蜀国的步伐,并最终消灭蜀国。

  以上纯属本人观点,无对错之分。不足处。请谅解。。。
当然了,从蜀地出发要行军2000余里补给跟不上,最重要的是不能夹击魏国,给有荆州能补充兵源30万,粮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那也不能,你可以看三国时期的地图,魏蜀吴中曹魏最大,而其那是北方是政治经济中心,东南沿海才刚刚开发,而西蜀只是偏安一偶,从征南蛮可知再往南就是没有开发过的地方。有荆州的时候也就和东吴有一拼,荆州丢了连东吴都打不过,后来就是西蜀的人才断代了 ,就剩个姜维就没有人了,而且好有了个NB的后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不用将军啊,没人给他效命了,刘备占的是人和啊,刘死了,诸葛亮只好886。

如果关羽在守荆州时候听从诸葛亮的战略方针,荆州还会失守吗?

不会 不会 先说关羽失荆州的错处 <1>在对吴政策上,骄横无礼,又疏于防范。 诸葛亮在离开荆州,把荆州军政大任交付关羽时,曾定下了八字战略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是他在隆中时早就为刘备集团定下的一条重要战略。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确可行的,正是因为联吴,借助孙权集团的力量,才能在赤壁打败曹操军团,让刘备有了立足之地,也正是因为要联吴,所以在荆州归属问题上诸葛亮才一直采取低调周旋的策略,努力不使双方因荆州问题引起冲突。可是关羽在荆州时却并未予以贯彻落实,而是背道而驰,采取强硬的政策。曹操遣使联络孙权攻取荆州,此时东吴集团面临两种选择:联曹侵刘和联刘抗曹。孙权权衡了两者的利弊,把联刘抗曹作为首选,派遣诸葛瑾为使说关羽与孙权联姻,说明孙权也清楚看到联曹的不利。关羽不可能不知道孙权遣使联姻的来龙去脉,不因此时采取措施巩固孙刘联盟,却用侮辱性语言打发使者,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是外交上的重大失策,严重破坏了孙刘联盟,违背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在执政方针上来说其实是一种背叛。不能说两家联姻,孙权就放弃夺取荆州的念头,但两家联姻在某种程度上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关羽以如此敌对的态度对待孙权君臣,他本应该预见到孙权方面会如何对待自己,防人之心更不可无。但狂傲的本性,使他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吕蒙的“倍修恩厚”,(《三国志。吕蒙传》)使他忘乎所以,擅自发动襄樊战役;陆逊的“谦下自託”,(《三国志陆逊传》),使他完全丧失了警惕性,抽空了后方的兵力,上当受骗,给了孙权方面以可乘之机。 <2>刚愎自用,不能团结人。 关羽的傲慢,连诸葛亮都惧他三分,他还能与谁合得来呢,谁又能与他合得来呢!糜芳为南郡太守,士仁为将军驻公安,“统属关羽,与羽有隙,叛迎孙权。”潘浚为荆州治中,建按十六年刘备入川后,“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睦。“(《三国志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士仁降吴后的情况史无记载,糜芳降吴后,据《三国志》的《吴主孙权传》和《贺齐传》记载,黄武二年六月,糜芳曾在后将军贺齐督率下,同刘邵、鲜于丹一起活捉叛将、魏蕲春太守晋宗,可知他并非无能之辈。《关羽传》记载,关羽出军后,芳、仁没有做好后勤供应,“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好像他们的矛盾是在襄樊战争中形成的,而且是由于芳、仁的失职造成的,实则不然。况且,关羽在前线说的话,怎么就偏偏让不在一地的芳、仁都听到了呢!根据记载,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还是“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三国志糜竺传附糜芳〉),二人“素皆嫌羽轻己”(〈关羽传〉)形成的。是关羽的骄狂傲慢,目中无人,影响了与部将的关系。最终导致吕蒙未费吹灰之力,便先后进占了关羽苦心经营的两处军事要塞——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和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切断了关羽的后路。 <3>刚而自矜 狂妄自负 《三国志》说关羽“刚而自矜”,从《三国演义》中也可略见一斑。王甫在关羽攻克襄阳之时,曾为关羽分析荆州形势,劝关羽派遣赵累代潘濬守荆州,关羽并不采纳。直至关羽被困麦城,想从小路入川,王甫说小路必有埋伏,劝关羽走大路入川,关羽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势下,关羽依然听不进人言,仍然独断独行。麦城中,关羽也曾说“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将复何如?”然而当王甫劝关羽走大路时,关羽还是听不进去。姑不论走大路能不能免祸,关羽的刚而自矜,于此足见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关羽,如此刚愎,能不坏事么!能当得起大任么? <4>贻误战机 贸然出兵 在218年末,曹操控制的荆州北部发生了一起兵变,首领是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守将侯音,他明确表示要寻求关羽的支援,实际上就等于归顺了关羽。但是,关羽方面并无丝毫反应。要知道,在侯音兵变之际,刘备已经率军进入汉中。如果关羽这时能够及时北上,充分利用兵变在荆州北部所造成的混乱局面,或可轻松肃清襄樊守军,接着就能进逼中原,施压于曹操的政治核心地带,形成与刘备的呼应之势,曹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之中。十几年前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便可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成功在即。如此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摆在眼前,而关羽却没有珍惜,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并怀疑关羽的判断决策能力。 要想成就匡复汉室的大业,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与孙权结盟,二是占据荆益二州;这样一来,就可寻机发动对曹氏的两线作战,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但在刘备进入汉中打开了进入秦川的通道却没展开西线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时,反倒是留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秋季攻势,兵锋直指曹操南部战线上的重镇襄阳和樊城。 就算是曹操在汉中新败,但以荆州一己之兵还是不足以伐魏的.不然诸葛亮何必进川啊.直接北上不更快?何况身后还有他刚激怒的孙吴在虎视眈眈啊. 分析了关羽的种种弱点,这些弱点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他不具备担当方面大帅的条件。关羽的缺陷和都督荆州期间的失误,特别是他在最后失守荆州方面的失策,责任当然应该由关羽自己来负;但是,让关羽镇守荆州的是刘备,关羽在荆州的种种失误,都来源于一个大失误,那就是,刘备用人不当。清初著名史学家王夫之也认为,刘备让关羽驻守荆州是“非将将之道也。”(《读通鉴论》卷九《献帝》)有人认为,关羽对刘备最忠诚,用关羽镇守荆州最合适。殊不知,忠诚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仅靠忠诚,不足以担当方面大帅的重任,而荆州都督是一个大区统帅的位置。有人一方面说,关羽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战略眼光,不是大帅,只是个大侠;另方面又说,关羽是都督荆州的最佳人选,这岂非自相矛盾?又说,当时没有其他人可用,(见《品三国败走麦城》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从占益州到失荆州这一时期,是刘备集团的人才最为兴旺的时候。依笔者所见,赵云就是个合适人选。他有勇有谋,有政治头脑,有战略眼光,道德品质高尚,同样忠于刘备,是在政治、军事、思想、品德诸方面都很优秀的的一位杰出军事人才,具有担当大帅的素质,只可惜没有放在大帅的位置。让赵云镇守荆州,把关羽留在刘备身边使用,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此安排,要比把关羽放在荆州恰当。再者,对刘备来说,荆、益同样重要。益州四塞天险,易守难攻;荆州一马平川,两面邻敌,守卫之难度远大于益州,为何只用一员上将镇守?王夫之就认为,“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以守江陵”。(《读通鉴论》卷九《献帝》)这样安排,可能更为有利。朱子彦教授也同意王夫之的观点,他认为:“如让诸葛亮统率张飞、赵云等大将驻守荆州,不但荆州绝对丢失不了,而且以后北伐曹魏,这支军队当起重要作用是无疑的。”(《走下圣坛的诸葛亮》(4)) 大家要注意的是,只要孙吴联盟还在.曹操是不可能进攻荆州的,因为南有汉中刘备,东有东吴孙权.曹操新败哪有能力进攻啊. 而且荆州是不用守很久的,只要不激怒孙吴,与之周旋拖延时间,当时刘备汉中大捷,士气正盛稍加整顿便可与孙吴谈判联合出击北伐,曹操就要三线开战,历史就会顺着诸葛亮的预期来走了.所以说蜀灭吴亡皆因关羽守荆州而起啊!

求采纳
本文标题: 如果关羽在东吴第一次取三郡时被甘宁擒杀了,那么还会有湘水之盟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63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miniso国潮考古甲骨文破译,求考古学大佬解答成为植物人会延长寿命和增加抗病能力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