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保加利亚比尼西亚帝国先一步灭亡拉丁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1-02 16:03: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个国家灭亡的?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代迁都君士坦丁堡,日后走向分裂,最后终于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如果保加利亚比尼西亚帝国先一步灭亡拉丁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会怎么样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个国家灭亡的?

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代迁都君士坦丁堡,日后走向分裂,最后终于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部帝国经历了日后1000年的兴衰演变,慢慢变弱。最后被十字军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进入拉丁帝国时期,当真正的拜占庭(东罗马的别称)王室再次掌权时,帝国已经成为小国了。这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了,公元1453年(好象是),土耳其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将城市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

所以说是被 土耳其 灭掉的。原因就是衰弱了

君土坦丁堡是被奥斯曼帝国灭亡的。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就是君土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1.公元6世纪后,四处征讨,导致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占领长达半个世纪

3.15世纪中期,被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

4.资源匮乏,手工业商业衰落,国库空虚。商业被威尼斯人垄断。

5.失去了安托利亚这个重要的马匹生产中心,严重打击了拜占庭骑兵的建设。

6.与天主教决裂,逐渐失去外援。

7.皇帝实权此时已经流失,地主控制了几乎整个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过程: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阿莱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并对帝国的省份进行掠夺。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君士坦丁堡是被哪个国家灭亡的?

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代迁都君士坦丁堡,日后走向分裂,最后终于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部帝国经历了日后1000年的兴衰演变,慢慢变弱。最后被十字军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进入拉丁帝国时期,当真正的拜占庭(东罗马的别称)王室再次掌权时,帝国已经成为小国了。这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了,公元1453年(好象是),土耳其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将城市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说是被土耳其灭掉的。原因就是衰弱了…

拉丁帝国的历史

1204年,西欧国家封建主在罗马教皇号召下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后,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按西欧形式建立的封建国家。其拉丁语正式名称是罗马尼亚或罗马尼亚帝国。由鲍德温一世出任首任君主“罗马尼亚皇帝”。因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故名。首都君士坦丁堡。疆域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巴尔干半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
119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伊萨克二世(1185~1195,1203~1204 在位)被其弟阿历克塞三世(安基卢的,1195~1203在位)推翻。其子逃往西欧,以资助十字军和同意东、西方教会合并为条件,要求援兵支持复位。
西欧封建主早已垂涎拜占庭的富庶,尤其是威尼斯为夺取拜占庭的商业利益,多方策动,促使第四次十字军改变原定进攻埃及的路线,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主要由法国与佛兰德封建主组成的十字军废黜了阿历克塞三世。伊萨克二世复位,与其子阿历克塞四世(安基卢的,1203~1204 在位)同为皇帝。并因竭力搜刮贡税,以偿付十字军的钱款,引发君士坦丁堡市民暴动,1204年2月8日市民杀死阿历克塞四世。数日后,伊萨克二世亦死。于是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大部地区后,根据十字军和威尼斯人的协议,威尼斯人占据了3/8的拜占庭土地,很快他们就在这块征服的领地上建立了拉丁帝国(也称罗马帝国),他们没有选举十字军统帅博尼法斯,而是选举了佛兰德斯伯爵鲍尔温九世为皇帝,称鲍尔温一世。
5月16日,教皇派来的新主教在君士坦丁堡为鲍尔温一世加冕为拉丁帝国皇帝。
鲍尔温即位后,面临的是原拜占庭领土四分五裂,危机四伏的状况。拉丁帝国占据君士坦丁堡、色雷斯和马其顿以及小亚上的小部分领地。
希腊被其他的十字军瓜分后建立了塞萨洛尼基王国、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等十字军国家。而原拜占庭的流亡贵族则分别在小亚的尼西亚建立了尼西亚帝国,在小亚的特拉比松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国,在爱奥尼亚海的东岸建立了伊庇鲁斯公国。
鲍尔温一世虽然在几个十字军国家中建立了宗主权,但拜占庭的流亡政府却成为了拉丁帝国的心腹大患。
1205年初,鲍尔温打算去征服在小亚的拜占庭流亡政府,然而到了2月,色雷斯的希腊人在保加利亚沙皇约翰的帮助下发动叛乱,鲍尔温的法兰克骑士们仓促抵抗,4月14日在亚德里亚堡之战中,十字军被击败,鲍尔温被俘后被刺瞎,不久死去。
危机之时,鲍尔温杰出的弟弟亨利继承了帝位,他连续击败了保加利亚沙皇和尼西亚皇帝提奥多一世对拉丁帝国的进攻,使帝国转危为安。然而1216年亨利被其希腊妻子所毒杀。亨利死后无子,皇位传给了亨利妹夫,法王路易七世的孙子康特涅伯爵彼得。 此后的几位皇帝相当无能,帝国每况愈下。
1224年伊庇鲁斯取得帖撒罗尼加,1225年尼西亚收复小亚细亚。到了1228年彼得的小儿子鲍尔温二世即位时,拉丁帝国的领地除了君士坦丁堡,几乎已经被周围邻居们蚕食殆尽了。而由于连年战争,帝国的财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帝国内的有钱的威尼斯移民们,根本不打算在经济上帮助王室。
1236年,鲍尔温二世开始遍访欧洲以求得经济援助,虽然从法国、教皇和佛兰德斯那里得到了一些经济援助,然而杯水车薪,很快帝国又入不敷出了,于是鲍尔温再出去讨钱,拉丁帝国成为了当时欧洲著名的“乞丐帝国”。最后鲍尔温不得不以他的儿子为人质,从当地的威尼斯移民那里借些钱。帝国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1261年,尼西亚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在热那亚人提供的舰队的支持下,偷袭了君士坦丁堡,打散了拉丁帝国军无斗志的威尼斯雇佣军,拜占庭终于在半个多世纪后重新解放了君士坦丁堡。鲍尔温二世背着欠威尼斯人的一屁股债逃回了法国,这个昙花一现的十字军帝国,在内忧外患中,就此迅速崩溃。

君士坦丁堡是被那个国家灭亡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最后毁灭

 

当时的东罗马面已经十分衰微,被奥斯曼帝国侵占越来越多的土地。1453年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周边地区,以及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部分。

 

其衰落的原因有:

1、在经济上受到威尼斯的挟制。失去了海关收入,帝国在商业方面的垄断地位也逐渐丧失。

 

2、几次十字军东征,西欧来的士兵肆虐城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突厥人兴起,蚕食鲸吞领土

 

——灭亡前夕的东罗马帝国疆域,拜占庭已经被包围了

被当时的土耳其灭的,根本原因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拜占庭帝国当时和土耳其一是有领土争端,二是双方信仰的宗教不同,拜占庭信的是基督教,土耳其信的是伊斯兰教,但土耳其国王攻下君士坦丁堡后并未屠城,而是放过了君士坦丁堡里的人,还推广基督教,自己也信了基督教,但是这个估计也是土耳其国王为了统治君士坦丁堡故意这么做的。
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代迁都君士坦丁堡,日后走向分裂,最后终于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东部帝国经历了日后1000年的兴衰演变,慢慢变弱。最后被十字军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进入拉丁帝国时期,当真正的拜占庭(东罗马的别称)王室再次掌权时,帝国已经成为小国了。这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了,公元1453年(好象是),土耳其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将城市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

所以说是被 土耳其 灭掉的。原因就是衰弱了……

请详细介绍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灭亡

如题rnrn谢谢解答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灭亡
详细过程都在这里
http://bbs.tiexue.net/post2_2567856_1.html

另有世系表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1185年—1396年)
1186年彼得四世与伊凡·阿森一世兄弟建立了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君主都称沙皇。

[编辑] 阿森王朝
1186年—1197年:泰奥多尔·彼得四世 Петър IV
1186年—1196年:伊凡·阿森一世 Иван Асен I
1196年:伊万科 Иванко 篡位者
1197年—1207年:卡洛扬 Калоян
1207年—1218年:博里尔 Борил
1218年—1241年:伊凡·阿森二世 Иван Асен II
1241年—1246年:克罗曼一世·阿森 Коломан I Асен
1246年—1256年:米哈伊尔·阿森 Михаил Асен
1256年:卡里曼二世 Калиман II
1256年—1257年:米措·阿森 Мицо Асен 米措-阿森王朝
1257年—1277年:康斯坦丁·阿森 Константин Асен 蒂赫-阿森王朝
1278年—1279年:伊瓦依洛 Ивайло 起义者和自立的沙皇
1279年—1280年:伊凡·阿森三世 Иван Асен III 米措-阿森王朝

[编辑] 捷尔捷尔王朝
1280年—1292年:格奥尔基一世·捷尔捷尔 Георги I Тертер

[编辑] 斯米列茨王朝
1292年—1298年:斯米列茨 Смилец
1298年—1300年:伊凡二世 Иван II "Смилец"

[编辑] 捷尔捷尔王朝
1290年—1300年:恰卡 Чака 蒙古王公,格奥尔基一世女婿
1300年—1321年:泰奥多尔·斯维托斯拉夫 Теодор Светослав
1321年—1322年:格奥尔基二世·捷尔捷尔 Георги II Тертер

[编辑] 希什曼王朝
1323年—1330年:米哈伊尔·希什曼 Михаил Шишман Асен
1330年—1331年:伊凡·斯捷凡 Иван Стефан
1331年—1371年:伊凡·亚历山大 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ър
1371年—1393年:伊凡·希什曼 Иван Шишман 统治图尔诺沃
1356年—1396年:伊凡·斯拉齐米尔 Иван Срацимир 统治维丁
1396年,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被奥匈帝国灭
当保加利亚沙皇乔治一世·特尔特尔即位的时候,保加利亚已经分裂成了四部分,分别为:贵族希什曼统治的维丁王国;斯米利茨兄弟统治的巴尔干山脉附近地区;埃尔提米尔统治的卡赞勒克;以及乔治一世的保加利亚。此时的巴尔干诸国都是小国林立,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成为霸主,统一整个巴尔干。但正当乔治一世要进攻拜占庭的时候,蒙古人再次从北方长驱直入,不得已保加利亚沙皇只得称臣在蒙古金帐汗国之下。此后,保加利亚沙皇也秉承乔治一世的政策,在蒙古人的鼻息下生存。经过了两个毫无才能的沙皇统治后,保加利亚再次复兴。1299年,金帐汗国发生内乱,很多原来从属于蒙古人的国家纷纷独立。趁着这个机会,保加利亚新沙皇塞奥多利·斯维托斯拉夫(Theodore Svetoslav,1300-1322)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他首先加强了政府机构,又收买了贵族对他的信任,从而统一了保加利亚。之后,他便开始了对拜占庭侵略的反击。此时的拜占庭正处在土耳其的进攻与加泰隆军团雇佣军的反叛下,忙得焦头烂额。就在这时,保加利亚沙皇经过多次战争,夺回了巴尔干山脉以南的诸多土地和黑海沿岸的几个港口。因此拜占庭只好与保加利亚签订和约,承认保加利亚对这些土地的实际控制权,此后进入了难得的15年和平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保加利亚迅速扩大经济贸易,并且制造了相当多的武器和日用品。此时的保加利亚已经看到了一丝复兴的希望,好像马上就要再次成为巴尔干第一强国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好景不长,1322年,沙皇塞奥多利去世。继任的沙皇仅在为一年,且没有后代,所以保加利亚再次陷于争夺帝位的混乱。但由于此时拜占庭国内也爆发着相同的争夺帝位的混乱无法自顾,所以保加利亚国内混乱很快就被沙皇米哈伊尔·希斯曼(Michael Sisman,1323-1330)所平息。这时,就反过来是保加利亚沙皇利用拜占庭内乱开战了。1327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拜占庭混战开始。这场混战中,三国多次变换敌人和盟友,但一直没有任何起色。但就在这场混战中,塞尔维亚却逐渐强大起来。看到塞尔维亚的强大,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又结成了联盟,一起反对塞尔维亚,并最终在1330年进行了一场决战。在1330年7月28日,维尔布茨德进行的这场决战中,保加利亚全军覆没,沙皇战死。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Stephen Uros I,1321-1331)扶植他妹妹的儿子伊凡·斯蒂芬(Ivan Stephen,1330-1331)成为保加利亚沙皇。此时的保加利亚一蹶不振,塞尔维亚反倒成了保加利亚沙皇的太上皇。

1331年,保加利亚发生暴动,伊凡·斯蒂芬被驱逐,米哈伊尔·希思曼的侄子伊凡·亚历山大(Ivan Alexander,1331-1371)成为新沙皇。同年,塞尔维亚内部也发生了暴乱,贵族推翻了斯蒂芬·乌罗斯三世,改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的儿子斯蒂芬·杜珊(Stephen Dusan,1331-1355)为塞尔维亚国王。伊凡·亚历山大在即位之初就看到了自己的真正敌人其实是奥斯曼帝国,而不是拜占庭。因此就千方百计拉拢巴尔干半岛诸国一致对外,并且与斯蒂芬·杜珊结亲,使两国实现了和平。虽然有了这个难得的和平,但此时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已经是日暮西山,没有能力再次崛起了。甚至从伊凡·亚历山大的日常行为中可以发现,他虽然有心去抵抗奥斯曼人,但其实已经明确知道保加利亚的灭亡是屈指可数的了。他完全照搬了拜占庭的一切,连宫廷制度都是拜占庭的,他还自封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沙皇”,自认为保加利亚的霸权再次出现,特尔诺沃是临驾在君士坦丁堡之上的。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纵观世界各国,每个行将灭亡的国家的君主都会有这种病态的思维,也许是在现实之中无法实现,就只能去寻求虚幻的东西了,这真是可怜又可悲。

伊凡·亚历山大死后,统一的保加利亚再次分裂为三个国家。一个是贵族多不罗加的东北保加利亚,另外两个是他分给自己两个儿子的图尔诺沃王国和维丁王国。本来就已经衰微的保加利亚此时更加衰微。同年,奥斯曼人在马里卡河科诺门战役中大获全胜,马其顿的君主们再也无法挡住奥斯曼人的进攻,巴尔干战线全部崩溃。奥斯曼人快速西进,一路是如破竹,占领了卡马拉、德拉马、赛里斯(Serez)和塞萨洛尼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被彻底分开,两国联盟被摧毁,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成为了奥斯曼的附属国。在之后的战斗中,奥斯曼帝国受到了很多抵抗,无法前进,所以暂时休战。1385年,战事再起。奥斯曼人利用特务里应外合占领了索非亚。为了对付奥斯曼人塞尔维亚同盟成立,但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联军仍旧被奥斯曼人全被歼灭。1388年,三万奥斯曼大军进入保加利亚,攻下了保加利亚的东部土地,但由于保加利亚人的顽强抵抗,瓦尔纳和都城特尔诺沃没有被攻陷。1389年6月15日,科索沃战役打响,奥斯曼人以占有绝对劣势的6万人打败了由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10多万联军,但奥斯曼苏丹穆拉德(Murad I,1362-1389)也在这场战役中被杀。他的儿子巴耶济德(Bajezid I,1389-1402)年轻气盛,于1393年围攻保加利亚都城特尔诺沃,保加利亚人经过了三个月的抵抗,终因为弹尽粮绝,在1393年7月17日被攻破。特尔诺沃的失陷,代表着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此时只有维丁王国还存在,伊凡·斯特拉西米尔(Ivan Stracimir,1360-1396)迎接匈牙利的军队与奥斯曼人进行了最后一场战斗,即尼科堡战役(此处可参见我的文章《尼科堡十字军》),但最终的实力仍旧属于奥斯曼人。至此,最后一个保加利亚国家被灭亡,保加利亚进入了长达500年的奥斯曼土耳其统制时期。
保加利亚王国大约在7世纪末建立在多瑙河流域古麦西亚地方。这里的最早居民是印欧人种的色雷斯人。公元初期大部分色雷斯人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6世纪时斯拉夫人的一支从东欧平原南迁至多瑙河流域,在麦西亚地方形成“七部落联盟”。保加尔人原为中亚突厥部落的一支,约370年与匈奴人一同来到伏尔加河西部草原。保加尔人的一支约在460年进抵亚速海北部和东部。这支保加尔人时常与黑海西岸的斯拉夫人联合共同进攻拜占廷的北方领土。6世纪60年代,他们受到亚洲来的阿瓦尔人的袭击,不得不寻求拜占廷的援助。从此保加尔人和阿瓦尔人始见于东欧史籍。

7世纪前半期,保加尔人在库尔特(即库布拉特, 605—665年在位)的统治下,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保加尔汗国。拜占廷人称之为“大保加利亚”,地处于库班河以北地区。库尔特死后,保加尔汗国分裂。大部分保加尔部落西迁潘诺尼亚,甚至到达意大利。阿斯巴鲁赫(约644—约700年)率领的一支保加尔人部落,渡过多瑙河,定居在拜占廷的多布罗加一带。在反对拜占廷的共同斗争中,保加尔人与当地斯拉夫人建立联盟。679年联盟军队在阿斯巴鲁赫统率下打败拜占廷,占领多瑙河和巴尔干山脉之间的领土,与北方已有的领土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比萨拉比亚连成一片。681年,交战双方缔结和约,拜占廷承认保加利亚为独立国家,首都在普利斯卡。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这是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联合建立的国家。两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保加尔人由游牧转向定居,接受斯拉夫人文化和生活习惯,共同采用斯拉夫语。国家名称仍沿用“保加利亚”,但实际上已成为斯拉夫化的国家。

封建制度的确立 8世纪时,保加利亚正处于封建化的过程中,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在对拜占廷的关系上时战时和,互有得失。792年,保加利亚人在卡尔达姆大公领导下打败了拜占廷军队;利用拜占廷帝国因圣像破坏运动两派斗争混乱之机,为保加利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奠定基础。克鲁姆大公统治时期(808—814年),国势强盛,领土大为扩展。克鲁姆本人可能出身于潘诺尼亚保加尔人,英勇善战,威震四方,曾打败过阿瓦尔人。

保加利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愈益加强,封建关系也随着发展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克鲁姆的政策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大公竭力贬抑保加尔贵族,抬高斯拉夫贵族的社会地位。大公的权力在新兴贵族的支持下得到不断加强。809年,克鲁姆夺取了拜占廷北方重镇萨尔迪卡(即后来的索非亚)。保拜两国之间又爆发了四年大战(809—813年)。拜占廷军队在809、811年两次攻掠保加利亚首都普利斯卡。811年克鲁姆在山区大败拜占廷军队,皇帝尼基福鲁斯战死。812年,保军乘胜夺取黑海西岸要塞麦森布里亚,并不断向南方推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顺势劫掠了色雷斯和阿得里亚堡。保加利亚在巴尔干崛起,其版图不仅囊括了今保加利亚大部,而且也包括今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一部分。

克鲁姆之子奥莫尔塔格在位时期(814—831年),保加利亚向南扩张的势头遭到遏制,拜占廷终于打败保加利亚人,夺回麦森布里亚和阿得里亚堡,迫使保加利亚人退出拜占廷北部地区。817年,双方缔结三十年和约,并在色雷斯边境修筑土垒城墙,以防止保军的进攻。保加利亚开始在普利斯卡西南方修建新都大普列斯拉夫(821年)。双方缔和以后,保加利亚的扩张转向克罗地亚、潘诺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地。9世纪中叶,鲍里斯大公(852—888年)宣布以希腊正教为国教(865年)。部分大贵族反对大公的宗教政策,掀起叛乱,但遭到大公的镇压。885年,继西里尔、美多德之后,正教当局派希腊传教士到保加利亚传教,并用斯拉夫语作礼拜。

9世纪是保加利亚封建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王公贵族和教会都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者,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处于依附和半依附状态。在封建关系形成过程中,直接牵动封建贵族和农民之间、新旧贵族之间的利害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披上宗教外衣。反对鲍里斯的贵族叛乱打的是恢复异教的旗号;反对弗拉基米尔(鲍里斯之子)的贵族集团,依然如法炮制,以恢复异教信仰作号召,再次掀起叛乱。鲍里斯从隐退的修院中复出,迅即平息了贵族叛乱。9世纪保加利亚的激烈斗争是封建化过程中阶级矛盾和新旧势力矛盾的集中表现。一次次叛乱被镇压使保加利亚的封建关系得到不断发展。到10世纪初大公西蒙一世时期(893—927年),封建制度基本确立,国势臻于鼎盛。

10世纪的强盛 西蒙也是鲍里斯之子。自幼就在君士坦丁堡受希腊文化教育,喜爱古典学术,奖掖古籍翻译。首都大普列斯拉夫和西蒙皇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影响。文化上与希腊兼容并蓄,政治上与希腊兵戎相见,这就是西蒙政策的特点。西蒙在位期间,为争夺贸易权和王位继承曾与拜占廷进行过多次战争。西蒙继位不久,于894年便与拜占廷爆发战争,希腊人战败。拜占廷皇帝立奥六世与普鲁特河流域的马扎尔人勾结,唆使他们从北方进攻比萨拉比亚,使保加利亚腹背受敌。但西蒙先后战胜马扎尔人和希腊人,于897年迫使拜占廷媾和,皇帝被迫纳贡。

拜占廷皇帝立奥六世于912年逝世,因皇位继承问题发生内讧。立奥生前指定其子君士坦丁为同朝共治皇帝(911年),但在立奥死后其弟亚历山大继承帝位,翌年也去世。时年7岁的君士坦丁得嗣大统,称君士坦丁七世,由大主教尼古拉斯摄政。保加利亚大公西蒙,自称罗马人皇帝,于913年进军君士坦丁堡,企图夺取皇位。摄政王尼古拉斯为了安抚西蒙,决定少帝将娶西蒙之女为后。联姻的许诺换取西蒙退兵。宫廷中许多人认为这个许诺无异于出卖国家,因而酿成宫廷政变。母后佐娅夺取了摄政大权,使西蒙的计划遭到挫败。914年,西蒙再次进攻拜占廷,侵入马其顿、帖撒利和阿尔巴尼亚。917年,当西蒙即将在安奇亚卢斯打败拜占廷时,受希腊人策动的佩彻涅格人侵入瓦拉几亚,使这个战争持续多年不分胜负。919年,拜占廷海军司令罗曼努斯·莱卡佩努斯把女儿嫁给少帝君士坦丁;翌年他本人又称帝,与君士坦丁同朝共治。后来罗曼努斯又把摄政太后送进修院,使君士坦丁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919年之后,西蒙利用拜占廷宫廷内争,加紧进攻。他在919—924年的5年间曾4次进抵赫勒斯滂和君士坦丁堡,都因缺乏海军未能夺取首都。924年西蒙再次逼近君士坦丁堡,会见了共治皇帝罗曼努斯,双方决定缔结和约。925年,西蒙自称“罗马人和保加利亚人皇帝”。拜占廷虽提出抗议,但罗马教皇予以承认。随后西蒙又在首都普列斯拉夫设立总主教,取代君士坦丁堡的宗教地位。

波高美尔派的传播 保加利亚是基督教异端波高美尔派(又译鲍格米勒派)的策源地。古斯拉夫语Bogomili,意为“爱上帝者”。这一派于10世纪前半期开始出现于保加利亚,11世纪初传到塞尔维亚和拜占廷。信徒主要是农民。它受流行于拜占廷的保罗派的影响,主张二元论的学说,认为上帝生了两个儿子,即耶稣基督和撒旦。基督是善的代表,撒旦则是恶的化身,善与恶经常斗争,善势力终将消灭恶势力。压迫和暴力是恶的产物,认为有形的物质世界是魔鬼撒旦创造的,因而他们反对教会的特权和剥削,主张没收教会财产分给群众,废除教阶制度。因此该派在教义上否认道成肉身之说,反对关于上帝通过物质施恩于人的基督教教义。他们也反对洗礼、圣餐礼以及正教教会的全部组织体系。在社会伦理方面也是坚持二元论的观点。凡是使人接触物质的活动,尤其是婚姻和酒肉,他们都一概反对。

波高美尔派提出了消灭一切压迫的口号。因此保加利亚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多半集结在波高美尔派的旗帜下。波高美尔派运动就是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人民反封建压迫的运动。波高美尔派号召人民积极和压迫者斗争,摧毁压迫和剥削制度,恢复早期基督教公社的普遍平等。很明显,这些主张完全符合农民的要求,因而传播迅速,形成声势浩大的人民运动。10世纪的一个教士说:“他们教导自己的门徒拒绝服从政权,谴责富人,痛恨皇帝,咒骂长老,责备领主,认为替皇帝卖力的人是卑鄙的;他们教各种奴隶不要替自己的领主做工”。波高美尔派运动使保加利亚的统治集团惶恐不安,诬指波高美尔派为异端邪说,施以拷打,处以火刑,并勾结拜占廷进行联合镇压。但是波高美尔派运动并未被消灭。许多人逃亡国外,把他们的教义和主张传播出去。传到西欧成为阿尔比派异端的先驱。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地方封建主的势力大为加强。在西蒙的儿子彼得统治期间(927—969年),内忧外患与之俱来。贵族之间发生内讧,造成分裂割据;以波高美尔派异端形式出现的农民反封建斗争在国内迅速传播;马扎尔人和佩彻涅格人的入侵直接威胁国家的生存。彼得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并娶拜占廷共治皇帝罗曼努斯的孙女为后,在一定时期内与拜占廷保持和平关系,以对付内部的分裂和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967年,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侵入保加利亚,是应拜占廷皇帝之请从腹背打击保加利亚的。保皇彼得策动佩彻涅格人于968年进攻罗斯首都基辅,迫使斯维亚托斯拉夫立即从保加利亚撤军。在罗斯大公战败佩彻涅格人之后,于969年第二次入侵保加利亚,夺其首都普列斯拉夫,俘获保皇鲍里斯二世(969—972年)及其全家。罗斯人企图长期占领保加利亚。希腊人为之震惊,拜占廷皇帝尼基福鲁斯迅速与保加利亚人媾和,转而与罗斯人作战。拜占廷军队在阿卡迪奥波利斯打败罗斯人(970年)。971年,皇帝约翰·齐米西斯率军队海陆并进,攻打罗斯人。他们从斯维亚托斯拉夫手中夺取普列斯拉夫,并把它摧毁,随后又在德里斯托夫把他包围;斯维亚托斯拉夫兵败负伤,被迫接受以放弃保加利亚为条件,缔结和约。罗斯人撤退后,多瑙河流域的土地尽为拜占廷所有。保皇鲍里斯二世被迫退位,总主教也同时被废。保加利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实际上已经灭亡。

保加利亚西部未被拜占廷占领的地区仍然作为保加利亚国家而存在。西部一总督之子萨缪尔自立为王(976—1014年)。以奥赫里德为中心逐渐将其领土扩展至索非亚,并重建总主教管区。保加利亚的势力到10世纪末又扩张到帖撒利、都拉斯,东端和西端都到达海滨。拜占廷皇帝巴西尔二世(963—1025年)于996—1014年对保加利亚发动了几次大规模进攻。1014年,双方会战于巴拉西斯塔,保军大败,1.4万官兵被俘。巴西尔下令尽行挖出战俘的双目,每百人中只准一人留一目,令其引导失明官兵重返保加利亚。巴西尔因此获得“保加利亚人刽子手”的称号。1018年,保加利亚全境被拜占廷占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彻底灭亡。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兴起和衰亡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灭亡后,其国土在拜占廷的统治下将近170年。拜占廷统治集团残酷剥削和压迫保加利亚人,强制推行同化政策。保加利亚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连续不断。波高美尔派在这个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185年,保加利亚东北部的第诺伐人民,在贵族出身的伊凡·阿森和彼得·阿森兄弟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反抗拜占廷统治的起义。他们打败了拜占廷驻军。1187年,拜占廷政府被迫承认保加利亚的独立,此即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或后保加利亚王国),首都先在普列斯拉夫,后迁第诺伐。

13世纪,保加利亚的封建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有所增加,总数约达70个。它同拜占廷、意大利、波兰、罗斯等国的贸易也有发展。国王伊凡·阿森二世时期(1218—1241年),国势最为强盛,版图最广。它首先打败了拉丁帝国,占领马其顿、色雷斯和阿尔巴尼亚北部,东西方直达于海。阿森二世死后,国势渐衰。1242年又遭到蒙古军的侵袭。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1277—1280年爆发了伊瓦依洛起义。起义军捣毁贵族庄园,占领地主土地,声威显赫。镇压起义的官军被击败,国王被击杀。起义军拥戴伊瓦依洛为王。1278年占领首都第诺伐。部分贵族乘机钻进起义队伍,使伊瓦依洛与前王王后结婚。起义队伍在分化,矛盾在加剧。1279年2月,拜占廷攻占第诺伐。1280年,起义军失败,伊瓦依洛逃到那海(亦作诺盖)汗处,旋被蒙古人杀害。农民起义失败,封建内讧不止。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属国。14世纪中叶以后,保加利亚分裂为多布罗加、维丁和第诺伐几个小国,1396年前后全被奥斯曼帝国所吞并,第二保加利亚王国遂亡。它存在约210年(1187—1396年)。
参考资料:奇酷社区
佩服。佩服。学识渊博
本文标题: 如果保加利亚比尼西亚帝国先一步灭亡拉丁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会怎么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51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喝酒的N种死法(上)在美洲被发现之前,欧洲人对大西洋对岸的猜测与幻想是怎样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