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化成表音文字

发布时间: 2021-11-27 06:00: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浅谈中国汉字为什么没变成表音文字是因为我们民族把“书同文”看作比“书同音”更为重要。如果滑到表音文字的潮流里,早就像罗马帝国的拉...

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化成表音文字

浅谈中国汉字为什么没变成表音文字

是因为我们民族把“书同文”看作比“书同音”更为重要。如果滑到表音文字的潮流里,早就像罗马帝国的拉丁文那样,分裂成现今欧洲各国的各种文字了。中文就会有闽文、粤文、客家文、……等方言文字。所以汉字长期停留在表意文字阶段并不是坏事。原来使用汉字的越南、朝鲜,改为表音文字之后,与中国日本相比较,也看不出有什么优越之处。谦虚一点说,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汉字特点及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全民的书面交际工具,这是共性。但是,各种文字又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文字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看文字符号所代表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二是看文字符号本身的性质。为什么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看呢?因为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研究一种文字自然要联系文字所代表的语言系统中的单位和文字本身使用怎样的符号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揭示一种文字的特点,也才能比较真切地看出不同文字的特点。

从这两个方面去看汉字,汉字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字呢?

1.从汉字记录的语言结合系统中的单位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根据一种语言的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来看,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什么单位呢?汉字主要记录汉语里的语素。例如“学习”这个词,写下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代表了汉语里两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由于汉字记录语素,代表语素,汉字也就有了所谓“字义”,显然,这字义是语素义。汉字代表语素是汉字区别于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表音文字所记录的不是语素,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例如记录英语的拉丁字母,除有形有音外,它不表义,它只代表音素,作为记录英语的文字符号,它仅仅是表示一定语音的字母。

汉字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如“葡”“萄”“枇”“杷”等。这些音只有pú táo pí pā等语音,而不独立表义。但汉字所记的这类音节,并不同于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因为音节文字中的文字符号是专门用来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如日文的假名“夕”是记录音节的,而汉语中的这类音节仅仅是某个多音节语素中的具体音节,它们只有处在“葡萄”“枇杷”等多音节语素中,才具有代表音节的作用,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字形上往往还有标义的成分,如“葡萄”二字所从的“艹”,“枇杷”二字所从的“木”,标志着“葡萄”“枇杷”的种概念范畴,这种情况是音节文字不可能有的。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2.从汉字所用的文字符号本身的性质看,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组成的文字系统。

文字所使用的符号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只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中的形旁属于意符,因为它们跟它们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有直接联系。汉字里的音符指形声字中的声旁。虽然汉字和表音文字都使用音符,但汉字的音符同表音文字的音符有很大区别。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借现成汉字充当的,属借音符性质。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象形字大多变得不象形了。如古代汉字的“ ”“ ”演变成了今天楷书的“日”“月”,在字形上已经看不出与太阳、月亮的联系了,因此可以说已变成了记号。但是这些“记号字”在形声字中常作形旁或声旁,还起着表意或表音的作用,可见还不是单纯的记号,而是具有双重的性质:对古代的象形字来说,今天已演变成了记号,从形声字的偏旁看,这些字符号一直到今天仍保持着意符或音符的性质。

由于现代汉字以形声字为主,而形声字是意符和音符的结合,虽然音符是借汉字来充当的,但它毕竟是汉字的表音成分,记号在形声字中还起着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因此,从汉字使用的字符来看,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组成的一种文字系统。

3.汉字是语素文字和汉字是由意符、音符组成的文字系统,这两个方面是相关联的。语素文字要表示语素的意义,所以会选择意符和借音符性质的音符。把汉字两个方面的性质联系起来看,可以说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表示的语素文字。

汉字从象形字发展到形声字占优势,从甲骨文演变为今日的楷书,始终没有改变成别的文字系统。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长期存在下来的一种文字系统。汉字为什么能长期存在下来?这个问题颇引起人们的思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同语言的关系是依附语言、记录语言。如果一种文字能适应它所代表的语言的特点,能在发展中不断地、充分地改进自己,使自己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它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否则,它就会丧失生命力,为别的文字系统所取代。

汉字正是一种能适应汉语特点的文字系统。汉字与汉语相适应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汉字适应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特点。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因此,语素、字、音节往往是一致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同时也表示一定的意义,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很方便。这是汉字生命力强的一个根本原因。

2.汉字适应汉语同音语素多的特点。汉语为单音节语素为主,同音现象很多,产生了在书面上区别同音语素的需要。汉字用不同形体的方块字记录同音语素,使它们在书面上有了区别,便利了交际。如“工、公、弓、攻”念起来一样,写下来形体各异。这对区别语素义很有利,特别是对于以目治为主的文言文更方便。

3.汉字适应非形态语言的特点。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里,如英语说“一本书”是a book,说“两本书”就是two books了,英语用〔s〕这个辅音音素表示复数。汉语没有这类形态变化,无论说“一本书”或“两本书”,“书”没有不同的形态。因此,从这一点看,用汉字记录汉语,决不会感到不便。

4.汉字适应汉语方言复杂的特点。汉语方言复杂,同一个语素,用方音来念,可以迥然不同。如“书”,北京念shū,四川念sū,湖北念xū,可是用汉字写下来,“书”这个形体各地都能理解。为什么?这就是汉字具有所谓“超方言”的性质。汉字在书面上可以突破方言分歧的局限,适应了汉语方言复杂的特点。特别是隶书、楷书产生以后,两千年以来,汉字形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有了如此统一而稳定的汉字,才使不同方言区的人可以看懂彼此写的书面语,这就是汉字具有的“超方言”的魔力。

所有的文字开始都是象形文字,为什么有的变成了表音文字,有的变成了表意文字

所有的文字开始都是象形文字,有的变成了表音文字,有的变成了表意文字。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
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地处交通要道,战乱频仍,不利于原生文明的延续。还有,那个地区的贸易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是产生拼音文字的重要催化因素。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地中海东岸北部,出现了很多腓尼基人的奴隶制城邦。这个地区,处于现在所说的亚欧非的交界,海路陆路都很便利,商业一度非常发达,不同民族交往频繁。贸易使对记录数据的文字需求格外迫切;而且以往的象形文字不仅远远不够用,于是腓尼基人逐渐摸索,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创造出了22个字母的腓尼基字母文字。
古代的中国则不同,西南部的高原峻岭,西北部的茫茫大漠,东部临海,挡住了强势民族的入侵,是原生文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农耕文化,没有更多异族的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快速发展,使语言和文字的延续和发展,也没有迫切改变的需求,而得以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推进。
由此看来,古代原生文明的象形文字,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这里面既有偶然又有必然,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变成表音文字,而是表义文字

这个命题有点大,建议咨询一下汉语言研究专家,能回答你的也都是网上搜索的。

世界上很多文字消失了,为什么中国汉字能传承

文明的创造离不开文字,文明的传承更离不开文字。

口口相传的故事终究会在某一个时间消逝,自然那些曾经的辉煌过去也会一同随风而去,真正能够让一个文化永远定格的便是文字。

历史上创造出文字的民族不止中国一个,但是历经沧桑而不曾衰败的恐怕只有中国的汉字了。

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中国就已经告别了结绳记事的年代。有了文字之后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团结。

每个地方虽然都有着不同的方言,有的听起来甚至就像是外语一般难懂,但是只要我们拿出笔,写在纸面上,大家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我们所讲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文字的创造为我们这个国家提供了统一的基础。

如果没有文字,那就永远没有办法做到令行禁止,更不要谈统一法度这样高难度的事情了。

秦朝统一之后书同文更是直接让我们使用汉字时的便利性大大增加,文化从此可以传递,也可以由此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当然现在的中国人使用的是经过简化的方块字,使用起来更加的便利,也更加容易学习。汉字的文化圈在整个东亚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很多的东亚小国其文字都是从汉字而来。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与现在大行其道的英文不同。当然历史上的象形文字自然也不止汉字一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同样也是象形的,但是能够识得这种文字的人已经很少了,到了现在已经寥寥无几。但是这种文字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这种文字就已经影响两河流域。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他们同时也吸收了其楔形文字。然而因为波斯人的生活模式主要是商业,所以对于楔形文字这种不太方便书写的文字,他们后来使用了希腊文字。于是,字母时代开始在西方传播,直到今天仍然是其主流。楔形文字从出现到逐渐消失整整有三千年的时间,可这种文字竟然最终落到没无人使用的地步,到了今天更是没有什么人能够解读,实在是令人唏嘘。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与现在大行其道的英文不同。当然历史上的象形文字自然也不止汉字一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同样也是象形的,但是能够识得这种文字的人已经很少了,到了现在已经寥寥无几。但是这种文字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这种文字就已经影响两河流域。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他们同时也吸收了其楔形文字。然而因为波斯人的生活模式主要是商业,所以对于楔形文字这种不太方便书写的文字,他们后来使用了希腊文字。于是,字母时代开始在西方传播,直到今天仍然是其主流。楔形文字从出现到逐渐消失整整有三千年的时间,可这种文字竟然最终落到没无人使用的地步,到了今天更是没有什么人能够解读,实在是令人唏嘘。

埃及同样也有一种楔形文字,与中国相同,埃及的文明同样也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文明之一。但是与中国不同,埃及的文字始终掌握在贵族阶层的手中,法老们将这种文字视为圣书,使用的范围也非常的狭窄。所以埃及文字一般都是在石碑上面雕刻出来的,但是从始至终,这种文字都没有推广到平民阶层,平民们想要学习这种文字也必须先要变成僧侣。对于这样严苛的学习条件来说,实在是不利于文字的传播。

所以,当埃及覆灭以后,埃及的文字也就变得落寞了。其实相对来说,埃及的文字也并不是始终都一成不变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是有变化的。曾经的僧侣体也有了更加易于书写和记录的草书体。但是这种书写的的方式简化了太多,慢慢的人们对于原来的圣书体倒不认识了。文字的传承有了断层,自然也就必然面临堕落。

最后一种文字便是玛雅文字了。这种美洲大陆上独特的文明曾经一度非常发达,但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便消失了。他们的文字融合了象形以及声音的特点,但是其中图画的特性还是保留了不少,因此解读起来倒还能找到一些眉目。然而,毕竟玛雅文字已经覆灭了,所以同样也没有能够传播下去。

那么,中国的汉字为什么能传承几千年而不衰呢?

首先,中国几千年一来一直有着国与民族的延续性,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现在几乎都不存在了,现在的埃及人和古埃及人完全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民族都消亡了,文字怎么可能会继续完整的延续下去?

再者就是,中国的文字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后,早已经形成了结构严谨表述精密的风格。这是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字所不具备的,当然,也有其他的国家民族借鉴了他们的文字特点后继续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文字,但是,还是始终无法跟中国“汉字”相提并论的。

1,中国的国家和民族有延续性.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现在几乎都不存在了,现在的埃及人和古代的埃及人完全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民族都消亡了,语言文字怎么可能延续下去?
2,中国的文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结构严谨表述精密的风格,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字只是一种初创阶段的文字,适用性不强,而且也没有时间继续发展下去.当然,也有其他的国家民族借鉴了他们的文字特点后继续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文字.比如埃及文字被腓尼基人借鉴创造了字母,腓尼基字母又演化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发展为罗马字母,现在大多数文字都使用罗马字母进行书写,但和最初的埃及文字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3,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中的巴比伦和印度都使用的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的特点是无论读音如何变化但字形变化不大,而表音文字就需要根据读音变化而变化.而语言的读音在历史上的变化是很大的
本文标题: 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化成表音文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31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古代有土地兼并,现代有资本兼并吗夫差是昏君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