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西陵之战

发布时间: 2021-11-05 15:08: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西陵之战到底是东吴最大的胜利还是导致了东吴的灭亡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

如何评价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到底是东吴最大的胜利还是导致了东吴的灭亡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次月,晋军无计可施,趁夜间逃遁。陆抗遂攻陷西陵城,将步阐等人夷灭三族,西陵之战以吴胜晋败而告终。
影响
孙皓攻克西陵后,自认为是得到了上天的佑助,志向益发显扬。此后,屡次对晋朝发动攻势,徒耗国力,加速了孙吴的灭亡。
怎么会呢,当然是一场胜利,进一步苟延残喘了孙皓的统治。不然东吴会更早灭亡。说实话孙皓时期与晋发生的交州争夺战以及西陵之战,都在军事意义上减缓了孙皓政权的垮台,拖延了晋对全国的统一时间。
西陵之战是东吴最大的胜利

夷陵之战的战役评论

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可以认为是重要转折,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当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就对群臣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而对于陆逊的出色指挥,晋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评语写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辨亡论》称赞陆逊说:“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对于夷陵之战,写诗歌三首称赞陆逊,一是:“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 二是:“陆逊运良筹,能分吴国忧。挥毫关将堕,焚铠蜀王羞。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至今巫峡地,草木尚添愁。” 三是:“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清代学者邓廷罗在《兵镜》中评价说:“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说:“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步阐的西陵之战

吴凤凰元年(晋泰始八年,272年),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凤凰元年秋八月,征西陵督步阐。阐不应,据城降晋。遣乐乡都督陆抗围取阐,阐众悉降。阐及同计数十人皆夷三族。 凤凰元年八月,吴帝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九月举城降晋,送侄步玑赴洛阳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
十月,吴镇军大将军陆抗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郡治秭归,今属湖北)以救援步阐。
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溪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吴军日夜筑围,异常辛苦,部属建议抢在晋援军之前攻下西陵,无需筑围。陆抗认为西陵防御坚固,粮草充足,且其防御设施均为当初己亲自设置,不可能很快攻克,若晋援军一到,内外受敌,无法抵御。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不克。时陆抗坐镇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欲亲赴西陵督战。吴诸将闻羊祜率5万晋军进至江陵,皆请陆抗至江陵督战。陆抗以为江陵城固兵强,无须担忧,即令被晋军攻下,也难以固守;倘若西陵为晋所占,则江南诸山群夷必随之叛吴,后患无穷。遂奔赴西陵。羊祜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陆抗命江陵督张咸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
十一月,晋杨肇军到西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至建平。陆抗分令张咸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孙遵于长江南岸机动,防备羊祜军南渡;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拦截晋徐胤水军顺流东下;自率大军凭据长围与杨肇对峙,以待战机。将军朱乔、都督俞赞叛逃。陆抗料朱、俞降晋,杨肇必知吴军虚实,连夜调整部署。次日,杨肇果集中攻击原吴兵防区弱处,陆抗即命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
十二月,杨肇夜逃,陆抗本欲率众追击,因虑步阐出城袭击,遂擂鼓,佯作追击。杨肇大惧,丢弃铠甲溃逃,陆抗派轻兵追之,晋军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陆抗转兵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此役,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 吴西陵督步阐举城来降。吴将陆抗攻之甚急,诏祜迎阐。祜率兵五万出江陵,遣荆州刺史杨肇攻抗,不克,阐竟为抗所擒。有司奏:“祜所统八万余人,贼众不过三万。祜顿兵江陵,使贼备得设。乃遣杨肇偏军入险,兵少粮悬,军人挫衄。背违诏命,无大臣节。可免官,以侯就第。”竟坐贬为平南将军。

西陵之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呢?

西陵之战是三国末期爆发在晋国和吴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吴国的西陵守将步阐向西晋献城投降,晋武帝派兵接应,吴将陆抗予以反击。最终吴军击退了晋军,收复了西陵。此战大振吴军士气,晋人不得不再次推迟了灭吴行动。然而西陵之战只是吴国最后的回光返照,八年后,吴国最终还是被晋国灭亡。

西陵之战的导火索是步阐的突然变节,这和吴国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

步家是东吴的权贵家族,肇始于黄巾起义时南下避难的步骘。步家在江东的根基不深,和陆氏、顾氏、张氏等大家族不可同日而语。但恰恰因这一点被孙权看重,孙权和步家联姻,娶了有名的大美女步练师,通过提携这个弱势家族来制衡陆氏等大族。东吴名相陆逊死后,步骘被提为丞相,步家由此显达,步氏在东吴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花无百日红,步氏在孙权死后开始走了下坡路。先是步氏被排挤出中央,后来在孙权诸子夺嫡的过程中站错了队,得罪了前太子孙和一脉。东吴经过一段剧烈震荡期后,孙和之子孙皓掌握了局势,登上了皇位。孙皓冷酷暴虐,清算乃父昔日的政敌,步氏自然也在打击范围之内。步氏此时的当家人是步阐,他可没有父亲步骘的威势,能够掌控的只有步氏经营二十余年的西陵城。

公元272年,孙皓召步阐入京任职。步阐不想放弃自家的根据地,干脆先下手为强,直接投了西晋。

西陵城是东吴的西大门,原本是蜀吴的边境,蜀国亡国后便同晋国接壤了。西陵城扼守长江咽喉,一旦落入晋军之手,蜀地的晋军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入长江中游地区,并勾连当地不服东吴管教的夷人,无险可守的荆州也将失守。东吴没了荆州,经营多年的长江防线就失去了意义,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因此,东吴不能失去西陵。

孙皓对步阐的应激反应明显准备不足,并没有提前调兵预防步阐叛变。因此在步阐变节后,吴国只能依靠荆州当地的驻军来平叛,兵力不足是吴军在西陵之战中的最大劣势。此时主持荆州军务的是陆逊之子陆抗,他闻讯后不及请示立即出兵包围了西陵。步阐婴城自守,并向晋军求援。

晋国方面虽然也对步阐的投诚没有准备,但这里长期驻有重兵,所以反应也够迅速。晋国派出三路晋军进行解围,荆州前线主力五万由羊祜率领,攻击荆州首府江陵,逼迫陆抗回援。偏师两万由杨肇领军直接赶赴西陵,另外令蜀地方向派万余水师顺流而下前来接应。

陆抗手里此时只有三万,却要应付包括步阐在内四个方向的敌人,形势危急万分。可也正是这般任人都想放弃的局面成就了陆抗,西陵之战成为陆抗的封神之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陆抗仍然将作战目标定为收复西陵。他在江陵仅留下少数守军,并下令掘开城北大坝,利用泥泞的道路和坚固的城墙防御晋军主力。对于上游的晋军水师,陆抗同样没有太在意,仅以沿途驻军牵制,他意图以快打慢,在水师到达之前结束战斗。陆抗率主力抵达西陵后,并没有立即发动强攻,而是决定双线作战,他命人抓紧时间修筑围城工事,打算以此内围西陵,外抗杨肇。陆抗此举大大有违军事常识,趁晋军还未抵达,尽快拿下西陵才是最合理的计划,可他另有主张。陆抗认为西陵城池坚固,而且外有援兵,步阐守城信心很足,须臾之间很难攻下。只有彻底打败援军,断了步阐的念想,吴军才有把握短时间拿下西陵。也不是没人不服,陆抗便命他攻城,结果不出预料地失败了,吴军只得凭借防御工事对晋军来个防守反击。

晋军的计划定的很好,执行起来也很到位,可惜缺乏变通。羊祜在江陵方面进展不顺,但他打算一战定荆州,一直没有分兵西陵,导致五万大军白白困在江陵城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蜀地的水师相距最远,得到军令也最迟,所以没有及时出现威胁吴军的侧翼。这场战役的主要战斗发生在西陵城下,陆抗和杨肇之间。

由于陆抗收缩了兵力,杨肇部很快抵达西陵城下,和步阐形成了对陆抗的内外夹击之势。除此之外杨肇还意外获得了一个情报优势:吴军前锋俞赞临阵投降,并将陆抗的兵力布放全盘托出。得亏陆抗临乱不慌,他预料到杨肇会根据俞赞的情报攻击吴军防御阵型中实力较弱的夷兵段,所以陆抗将精锐与夷兵进行了紧急换防。第二天杨肇果然攻击了原夷兵防守区域,结果被吴军打个正着。晋军大败而退,杨肇见识到了吴军的凶猛,觉得为步阐拼命不值当,决定连夜撤军。陆抗简单一招,完成了化化劣势为优势的典范操作。

杨肇撤军,陆抗却没被胜利冲破头脑,他始终没忘第一作战目标——收复西陵。他留主力监视西陵,仅派少数兵力进行追击,沿途虚张声势,恐吓晋军。杨肇果然上当,一路逃回晋国境内,再不管步阐。上游水师和羊祜闻败讯后也不得不撤军。

西陵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陆抗顺利攻陷西陵,诛杀了步氏全族。

西陵之战前,晋军拥有偌大优势,对西陵城水陆两路救援,还另有晋军主力行围魏救赵之计,作战计划堪称完美。吴军在陆抗的沉着指挥下,反其道而行之,避实击虚,巧妙完成了核心作战任务。西陵之战后,羊祜和杨肇都受到了处分,杨肇甚至被一撸到底,从刺史降成了庶人。陆抗则被加封都护,坐上了东吴军届的头把交椅。

然而,抛开这些个人境遇,晋强吴弱的战略态势并没有丝毫改变。西陵之战的胜利给东吴带来的振奋作用是瞬时的,战斗基本都发生在东吴境内,晋军除了小部分士兵外并没有什么损失。战争的起因是东吴内部的叛乱,这暴露的是吴人内部的不和,而且已经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度过短时间的兴奋后,吴人更加离心离德,晋军坚决的救援态度也鼓舞了更多的吴人主动投诚。晋灭吴仍是大势所趋。

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推动,奠定了后面发展的基础,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影响了军事发展。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战争,吴国进攻西陵 。
是晋国和吴国发生了一次战争,最重的影响就是出现了混乱的情况,所以就没有了和平的局面,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就出现了灭亡。
晋国和吴国发生了矛盾才引发的战争。这场战争吴国胜利了,收复西陵,让吴国的士气大涨,让晋国灭掉吴国的行动推迟了。
是晋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两个国家有了利益的冲突,而且他们都想要打倒对方。造成了很多的动荡,影响了国家的稳定,产生了很多的政治斗争。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

“西陵之战”是西晋与东吴围绕着哪个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

相信大家都知道“夷陵之战”,发生在刘备和陆逊之间,是发生于荆州战略要地夷陵的一次战役。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军队势如破竹,结果在夷陵被陆逊挡住而失败。而在五十年以后,夷陵(已更名为西陵)再度陷入危机,落入敌手,而陆逊的儿子陆抗成功击败来势汹汹的晋军,攻陷西陵,取得“西陵之战”的胜利。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次“西陵之战”。



西陵的重要意义

西陵就是大名鼎鼎的夷陵,在孙权时期改名为西陵,在东吴时期属于宜都郡。我们都知道益州与荆州相邻,按照熟悉的说法,从巴东郡沿长江穿过巫山山脉就来到了南郡。而西陵这个地方就卡在了西陵峡的出口,这对荆州防御益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西陵西边是连绵的山脉。把西陵还有下面的夷道站住,那么来自益州的敌军就会被堵在山脉之中,没有办法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对后勤保障也会造成巨大的负担。类似的情况好比蜀汉的汉中。汉中到关中是连绵的秦岭,蜀汉军队只要把汉中北部的防御经营好,曹魏从关中的军队就会被堵在山岭中,然后后勤被拖垮。后来钟会能够让十万大军进入汉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姜维削弱了汉中北部的军队。西陵也是这个道理。陆逊把夷陵和夷道守住,刘备的大军就无法展开,只能憋屈地组成连营,然后被陆逊利用水军的机动性分割、包围、击溃。



而一旦敌人攻破了西陵,那么敌军就会来到一片平坦的地区,无论是作战还是行军都会变得很舒服。而且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从益州进攻荆州,占有长江顺流直下的速度上的优势。也就是说,敌人的水军到西陵的速度比东吴对西陵的支援的速度更快。所以西陵必须要有完善的防备,不能奢求其他地区的援军。如果说小编人微言轻,无法突显西陵对东吴的重要性,那么可以看看当事人对西陵的看法。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上疏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陆抗)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



“西陵之战”的过程

“西陵之战”的开始可以从晋泰始八年、吴凤凰元年(即公元272年)八月算起,到同年的十二月,历时四个月,小编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西陵督步阐恐惧降晋



晋泰始八年、吴凤凰元年八月,东吴朝廷征召当时的西陵督步阐。这个时候东吴的国君是孙皓,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动辄使用刑罚,导致东吴很多大臣对孙皓离心离德,心怀恐惧。步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征召,胆感觉肯定没有好事,于是他在恐惧之下投降了西晋。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西陵这个军事要地脱离了东吴的控制,并且向西晋靠拢。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阐累世在西陵,卒被徵命,自以失职,又惧有谗祸,於是据城降晋。”

东吴的平叛与西晋的支援

得知西陵发生叛变的消息,负责这一片军事防备的陆抗立马做出反应。陆抗带领左奕、吾彦、蔡贡等人赶赴西陵。因为西陵城的守备完善,城池坚固,加上西晋肯定会派军队支援,所以陆抗没有直接攻打西陵,而是先在赤溪到故市(在今宜昌市)修筑防御工事,来应对西晋有可能赶到的援军。对西陵则是围而不攻,这样消极的态度引起了东吴将领的不满。为了平复他们的怨气,陆抗试着进攻过一次西陵,果然没有成功。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另一方面西晋也派出大军支援西陵城里的步阐。主将为西晋名将羊祜,兵力有五万人;另外还有一支偏军,由荆州刺史杨肇带领,兵力有三万人。其中羊祜进攻西陵以东的江陵,意图迫使陆抗回军支援;杨肇则进攻西陵的东吴军队。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陆抗认为江陵以北的土地比较平坦,有利于敌军行进或者集结,因此命令江陵督张咸建筑堤坝截水,浸润土地。羊祜想利用堤坝拦截的水来用船运粮,于是声称要进攻堤坝,打通步兵攻城的阻碍。结果陆抗主动毁坏堤坝,令羊祜的计划落空。而陆抗也没有回头支援江陵,仅仅提示张咸固守城池,并且令公安督孙遵在南岸防备,以免羊祜绕过江陵,从公安登陆。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西陵之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16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国做过哪些恶一战爆发前,谁是欧洲第二陆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