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04:长津湖(中)猎熊

发布时间: 2021-10-10 18:39: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一、不公平的战争长津湖,是彭德怀为第9兵团精心挑选的战场。由于长津湖天然的地形所限,在美军北上经过长津湖时,将不得不把部队拆散到...

抗美援朝04:长津湖(中)猎熊

一、不公平的战争

长津湖,是彭德怀为第9兵团精心挑选的战场。

由于长津湖天然的地形所限,在美军北上经过长津湖时,将不得不把部队拆散到柳潭里(前进基地)、下碣隅里(后方保障基地)和新兴里(侧翼保护)三个不同的地区,这将是志愿军对美军进行分割包围的最佳时机。

不管是主席还是彭德怀,都对陆战1师这个美军王牌的战斗力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预计,主席早在11月12日就已经提醒志愿军,要用5-6个师的兵力才能确保歼灭陆战1师的2个团:

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

而这一封电报同时也表明了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志愿军方面的情报认为,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大概为2个团左右。

宋时轮最后决定,由20、27军担任歼灭这2个团的任务。

一个军对一个团,看起来似乎非常夸张。然而,这就是当时的历史现实。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9兵团的敌人,可不是只有陆战1师而已。

9兵团在陆地上的对手,一直都是整个美第10军接近10万人,也就是陆战1师、美第3师、美第7师,此外,其实还有南首都师和南第3师两支韩国军队。

这些部队大部分最后没有参加长津湖战役,那是美军指挥有问题,9兵团可不能把敌人当做不存在。

而除了这些陆地上的对手之外,9兵团最可怕的敌人,其实一直是在天上。

除了日常给予美第10军支援的空军部队之外,由于陆战1师隶属于美国海军,一旦陆战1师陷入危机,海军可不会吝啬战斗力来救援自己的亲儿子。

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美军第七舰队7艘航空母舰上的所有舰载机(约500架)都将投入这场战斗。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我就补充一点:一般来说,海军航空兵比普通的空军要更加精锐一些,因为在航母上降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说完了空军,我们再回头看看9兵团和陆战1师的装备对比:

陆战1师作为标准美军师,拥有超过100门大口径重炮、超过100辆坦克,营连级单位标配大量重机枪、迫击炮、平射炮,每个班标配两支轻机枪,最差的武器也是不用拉栓的M1半自动步枪。

而9兵团装备就很好描述了,大口径重炮没有,坦克没有,每个军只有炮弹不多的小口径山炮、平射炮几十门,战士们肩上扛着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已经是最好的火力。而最普遍的单兵武器仍然是万国造,从生产地到子弹口径都是五花八门,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打一枪要拉一下栓,火力压制能力基本为0。

这样分析下来,相信大家都能够看清楚了:

陆战1师不仅在火力上拥有碾压性的优势,而且还有超过500架(这是什么恐怖概念)飞机的空中支援。

而9兵团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除了面对以上问题之外,还必须安排足够的兵力阻止第10军其他部队来支援。

在这样夸张的条件下,9兵团想要以一个军的兵力来全歼——注意是全歼——对方一个团,可以说丝毫没有夸大敌人的意思,而且,甚至只能说是刚刚好够用而已。

然而,现实情况却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志愿军的情报认为陆战1师只有2个团在长津湖附近,但事实上,陆战1师全体作战部队(3个步兵团)都已经抵达了长津湖地区;不仅如此,为了“安抚”前进缓慢的陆战1师,美军把第7师的第31团级战斗队派往了长津湖东岸的新兴里,这就让长津湖美军的兵力达到了4个团,比志愿军预计的整整多了一倍

志愿军的坏消息还远不止如此而已。在长津湖,志愿军遇见了一个自己之前从未遇见的敌人:地狱般的严寒。

11月,长津湖地区的温度突然急剧下降,到11月下旬长津湖战役开打前,平均气温来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零下27度左右。

9兵团作为志愿军的第二批部队,因东线战况危急而紧急入朝,各种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防寒准备严重不足,寒区服装来不及发放,第一批入朝9兵团士兵大都穿着华东地区的棉衣,仅仅是入朝第一天,就有700多名士兵被冻伤。

而在入朝之后,美军飞机对9兵团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全方面的狂轰乱炸,9兵团原本就不多的汽车在一个星期之内损失超过一半,粮食、弹药难以送上前线,而人烟稀少的战区又无法就地筹措粮食,各部队在吃完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之后无粮可继,出现了普遍的饿饭现象。

极度的寒冷加上缺粮,让9兵团的战士体力大大下降,在入朝的第一周已经出现大量的冻伤减员,即使是没有冻伤的战士,体能也已经降到了相当低的水平。

严寒对于9兵团的影响还不止于此,9兵团仅有的主要火力迫击炮和重机枪几乎全部在严寒中失去作用。

据资料记载,9兵团70%的迫击炮因炮管损坏、炮弹失效而无法发射,水冷式重机枪里因为冷却水冻住完全无法开火,而非水冷式的机枪也因为撞针冻坏而失去作用。

相比之下,美军虽然遭遇了同样的严寒,但是情况却远比9兵团要好得多。

为了应对严寒,陆战1师为每个士兵下发了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每个连队装备了棉帐篷、火炉等取暖设备,每班、每辆车除配备小汽油炉。此外,阵地上还有专门供热的电炉。

而在装备方面,美军同样注意到了装备受冻的问题,于是规定隔一段时间武器射击一次,汽车、坦克发动一次。通过这种财大气粗的方式有效避免了装备的损坏。

在粮食方面,两军的差距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开战前的11月23日正是美国的感恩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美军为每一个前线的官兵准备了丰富的感恩节大餐——这其中包括了刚烤好不久的火鸡。

如果说美军因为严寒只能发挥出70-80%的战斗力,那么9兵团的战士恐怕连平时一半的战斗力也无法发挥出来。

从最开始,这就是一次不公平的战争。

二、开战

面对着极端不利的严寒条件,9兵团却完成了一次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

从11月初9兵团入朝,一直到11月27日9兵团开始全面进攻,整整20天时间里,美军完全没有察觉到9兵团15万人的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隐蔽机动,9兵团的战士们昼伏夜出,只在晚上7点之后行军,一个晚上走完30公里的山路,第二天早上5点30停下宿营。

军级严明的9兵团严格遵守了行军纪律,没有一个志愿军士兵被时时刻刻在天上来回侦查的美军飞机发现。

然而,严寒和隐蔽机动最终拖慢了9兵团的行军速度,11月21日,宋时轮向彭德怀申请:因为部队还没抵达预订攻击位置,请求将东线的总攻时间推迟到11月27日。

考虑到东西线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彭德怀同意了宋时轮的请求。

于是,宋时轮明确了9兵团的总体作战计划:

1、20军负责穿插,包围下碣隅里,并切断下碣隅里、柳潭里、古土里之间的联系;2、27军担任主攻,进攻并消灭新兴里、柳潭里的敌人;3、81师、89师(各少一个团)分别负责掩护长津湖战场的左右翼;4、26军为战略预备队;5、所有部队于27日发起总攻。

巧合的是,就在9兵团为27日的总攻进行准备同时,陆战1师也定下了几乎相同的计划。

11月25日,西线的志愿军对美第8集团军发起全面进攻,第8集团军全面败退,麦克阿瑟为了挽回败局,下令让东线的陆战1师立刻全力进攻,威胁西线志愿军的侧后方。

于是,陆战1师最终的作战计划是:11月27日,从柳潭里向武坪里方向发起进攻。

如同命中注定一般,两支王牌,定下了在同一天“对攻”的计划。

11月27日上午,陆战1师从柳潭里开出,刚刚离开柳潭里就遇上了89师267团的阻击,尽管战斗并不激烈,但是陆战1师却立刻停下了前进的脚步,随后的一天时间里,装备精良的陆战1师都在与89师之间的零星战斗中消耗时间,下午三点刚过,陆战1师就非常干脆地停下了脚步,开始原地挖战壕准备过夜了。

整整一天时间,陆战1师仅仅前进了不到2公里的距离。其攻击表现和攻击欲望确实惨淡到令人发指。

既然你们不行,那就换我们来吧。

三、柳潭里(27日-29日)

11月27日晚上10点,9兵团对陆战1师发动全面进攻,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

美军面对9兵团的进攻大吃一惊,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迟早要撞上中国军队,但是万万没有竟然想到有整整10万志愿军已在他们身边埋伏多时。

在措手不及之下,散落在长津湖各地美军光是防守自己所在的阵地就已经用尽全力,完全无暇顾及其他地区,20军各师顺利穿插成功,将美军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和下碣隅里三个地区中。

然而,负责主攻的27军却发现,美军确实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善战的部队之一,美军虽然面对的是完全在自己预料之外的大规模夜间突袭,却丝毫没有慌乱。

在柳潭里,陆战1师的两个主力团非常沉着,面对志愿军在开战前的火力侦查,陆战1师士兵冷静地使用手榴弹进行反击,完全没有暴露自己机枪火力点的位置。这让本来就严重缺少压制火力的志愿军无法在冲锋前敲掉对方的火力点,只能顶着美军异常恐怖的压制火力强冲,导致在冲锋时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而在战况逐渐胶着之时,陆战1师仍然表现出了王牌应有的战斗作风,大部分单位都在阵地上坚守到最后一人,有一位美军士兵为了掩护战友用膝盖压住了即将爆炸的手榴弹。

当然,陆战1师并非全部都是勇士——7团3营营长,官二代哈里斯中校就是软蛋的典型代表,眼看着志愿军打到了离他1英里的地方,立刻就吓得带着部下撤离了阵地,躲到了其他单位的背后。

在战斗爆发后,严寒给志愿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阻碍,体力严重下降的志愿军战士冲锋速度远不如平时,而一旦负伤,就会因为饥饿和寒冷立刻失去作战能力。

更糟糕的是,因为迫击炮和重机枪几乎全部损坏,志愿军战士能够依靠的主要火力,仅仅只有轻机枪、冲锋枪和手榴弹——这简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用着如此简陋的兵器,面对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敌人,27军79师仍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硬生生扫平了柳潭里多处美军阵地,连续拿下了几个重要高地。

然而,79师所能做到的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柳潭里的美军实在是太多了。

原先,志愿军认为柳潭里的美军部队只有1个团,直到进攻之后才发现,柳潭里的美军是陆战1师的主力5团和7团。

如果说此时79师的4个团(配属89师267团)能够直接击溃拥有恐怖火力的美军2个团,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占领了几处重要高地后,79师在天亮前转回了防守态势。此后的两天(28-29日),志愿军和美军在这几个高地反复争夺,白天美军仗着空中优势猛攻,晚上志愿军又把阵地抢了回来。两军谁也奈何不了谁,战况陷入了胶着。

四、下碣隅里(28日-29日)

在9兵团计划中,负责进攻下碣隅里的是20军的58师。尽管58师一接到命令局冒着风雪日夜兼程赶路,却一度因为山路断绝不得不绕远路行军,直到28日凌晨3时才赶到下碣隅里附近,考虑到此时部队过于疲劳,且其他地区战斗已经打响多时,进攻已经失去突然性,58师决定28日晚再发起进攻。

从长津湖战区的地图一望而知,下碣隅里是进出长津湖地区的交通要道,如果能够切断这个要道,那么就能够直接切断长津湖美军相互增援的唯一出口。

尽管志愿军当时还不知道,实际上,史密斯坚持要修建的临时机场就在下碣隅里,而史密斯本人也于28日白天飞抵下碣隅里,并在此地设置了陆战1师的师部。

然而,对于志愿军来说不幸的消息是,下碣隅里的部队同样远远多于预期:28日,美军在下碣隅里有来自于58个不同单位共约4000名士兵,最关键的是,作为美军长津湖地区的补给站,下碣隅里储备着几乎可以称之为用不完的弹药和物资。

28日晚,58师从下碣隅里东、南两个方向发起猛攻。

尽管美军在白天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58师的凶猛进攻还是让陆战1师难以招架。

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173团首先撕开了眼前的美军防守阵地,一度突破到美军的临时机场。

不幸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志愿军团以下单位缺乏有效通讯手段的弊端彻底暴露:因为173团突入防线的各部无法相互联络,也无法及时向上请示,导致已经成功杀入阵地内部的志愿军无法获知下一步作战目标,只能选择与眼前的敌人开始近距离厮杀。

而美军的作战意志相当顽强,负责修建临时机场的工兵一手开着推土机,一手拿着枪继续战斗。

很快,美军调集援军发起反冲锋,经过惨烈的拼杀,缺乏火力支援的志愿军伤亡过大,无奈地退出了美军南面阵地。

而在东山方向,志愿军172团凶猛的突击很快将敌人清扫干净,完全占领了东山阵地。

眼看172团就可以从东山方向继续向美军阵地内突破时,美军用出了一个恐怖的战术:无限火力。

美军在下碣隅里的12门105mm大炮,整个晚上一刻不停地朝东山方向开火,硬生生用火力制造了一个无人区,完全封锁了东山往美军阵地内继续突进的所有路线。

仅仅这一天晚上,下碣隅里的美军打了接近2000发炮弹,如果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我给大家另一个数据作为对比:志愿军全军,在整个第二次战役中总共只打了500多发炮弹(而且绝大多数是西线志愿军打的)。

于是,美军硬是用钢铁炸出了的防线守住了自己的核心阵地,撑到了29日的白天。

29日清晨,美军飞机全体出动开始狂轰乱炸,58师转入防御。

两军争夺的重点,毫无疑问是58师刚刚拿下的东山阵地。

只要东山阵地这个高点还在志愿军手里,美军整个下碣隅里阵地都是一览无余,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美军选择的进攻重点,是东山侧翼1071.1高地的小高岭阵地。

负责守卫小高岭阵地的是58师172团3连3排,率领他们的是3连连长,杨根思。

杨根思是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就在出国作战前不久,杨根思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出色表现荣获“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主席和朱总司令。

同时接受表彰的20军另一位战斗英雄周文江,和杨根思住在同一房间。周文江回忆到,那是他和杨根思两人都是第一次进城,也是第一次住进旅馆。

周文江说:“我们从来都没有住过这么好的地方。”

在接受表彰之后,两人跟着20军来到了朝鲜,续写他们的传奇。

在接受防守任务时,杨根思对营长说:“只要有我杨根思在,小高岭就是我们的。”

杨根思说到做到。

为了拿下小高岭,美军用出了一切可以用的办法,飞机一刻不停地在扫射轰炸,炮火把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

炸完了阵地上的每一寸土地后,美军步兵冲了上来。

然后,被杨根思率领战士们打了下去。

美军又开始了下一轮轰炸扫射。

步兵又冲了上来,又被打了下去。

第三次,

第四次。。。

眼看着黄昏就要来临,美军的第八次冲击被打了下去。

杨根思的战斗机智而又勇敢,他在这个阵地上用尽了自己毕生的战斗技巧,带领3排的战士娴熟地躲避扫射和轰炸,指挥手上仅有的兵力对进攻的美军进行埋伏、侧击,整整一天,美军拿这个仅仅30多人防守的阵地毫无办法。

然而,在一天的恶战之后,杨根思的3排已经弹尽粮绝,3排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子弹、手榴弹完全用尽,就连小高岭阵地上的树木都全部烧成了焦炭。

杨根思给仅存的两名受伤战士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无论如何,要把打完了子弹的重机枪带回营部。

在两名战士离开之后,美军第9次冲了上来。

杨根思拿起了阵地上最后一个炸药包。

没有人知道,杨根思最后冲向美军时,阵地上的美军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只知道,那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彻底摧毁了美军进攻小高岭的信心。

从那一刻起,美军再也没有尝试进攻小高岭阵地。直到陆战1师撤离,小高岭阵地一直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杨根思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五、新兴里(11月27日-11月28日)

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的美军虽然遭受了巨大打击,但最终还是用各种办法维持住了自己的阵地,保持了一线生机。

然而,在新兴里,美军真正的噩梦出现了。

在总攻发起的第一天(27日)晚上,80师就彻底撕碎了美军新兴里阵地的防线,完全突进阵地之中。

然而,9兵团前期错误的情报再次造成了恶果:由于9兵团认为新兴里地区仅有美军1个营的兵力,导致80师在成功突破阵地之后错以为这个阵地的敌人已经被完全击溃,并直接开始打扫战场。

然而,此时驻扎在新兴里地区的美军实际上是由31团团部、31团3营、32团1营和第57炮营组成的第31团级战斗队(和31团有区别,不过为了方便下面还是叫31团),兵力比志愿军战前预估的整整多了三倍。

而在27日晚上的突袭中,新兴里阵地上的美军大部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在慌乱之中躲进了阵地旁的山沟里。28日白天,获得空军援助的美军向志愿军发起反攻,志愿军在猝不及防下,被迫又从阵地中撤了出去。

不过,第一天的进攻还是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战果,80师不仅占领了新兴里周围的各个高地,还赶跑了31团的首任指挥官——美第7师副师长胡德准将。

这位仁兄本来是来31团帮助协调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之间物资分配的,但是他官阶最大,理论上31团只要打起来肯定是他来指挥。不过这哥们反应很快,一看阵地被攻击了立刻跳上坦克,留下一句“我去找援兵”就一溜烟跑回了下碣隅里,从此一去不回头。

胡德走后,31团的第二任指挥官就是大家熟悉的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不过,其实他也没指挥多久。

28日晚上,80师再次对新兴里地区的美军发起进攻,这一次,新兴里阵地的美军用上了一个罕见的装备——M19自行40毫米高射炮,美军将高射炮放平,对冲锋的志愿军造成了巨大杀伤,最终勉强守住了新兴里阵地。

但是,31团前线指挥部所在的内洞峙阵地被志愿军突破,麦克莱恩只得带着残部往新兴里阵地撤退。

就在撤往新兴里阵地的路上,麦克莱恩看见对岸有大批部队也在向新兴里方向移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被志愿军吓懵了,麦克莱恩坚持认为他看到的这支部队一定是预计要来增援他们的31团2营。

于是,麦克莱恩命令美军不许向对岸开火,并且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操作——他横穿了冰封的长津湖,向着对岸跑了过去,准备亲自“迎接”自己的部队。

长津湖两岸的部队都看傻了,不仅是河岸这边的美军被自己的上校给震惊了,对岸的志愿军更是一脸懵逼:什么情况,这美国鬼子是准备一个人单挑我们全部吗?

实际上,麦克莱恩看到的是正在进攻新兴里的志愿军部队。当麦克莱恩进入射程之后,志愿军几声枪响,31团的第二任指挥官结束了他短暂的指挥生涯。

于是,在战斗开始的第3天,31团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任指挥官: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

11月29日,31团所有的幸存部队被志愿军压缩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一片狭窄区域之中,“北极熊”已经被关进了铁笼。

六、新兴里(11月29日-12月1日)

经过2天的战斗,9兵团彻底搞清楚了眼前敌人的实际规模:陆战1师全部,第31团级战斗队,再加上配属的其他联合国部队,合计达到2万余人。

原先一口气全歼长津湖全部敌军的目标显然不再合适,于是,9兵团紧急调整了作战计划,将作战目标改为“集中兵力,逐一歼灭被围之敌”:

1、94师281团接替81师掩护全兵团左翼,94师主力赶往柳潭里;2、集中80、81师主力,以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消灭新兴里敌军;3、消灭新兴里敌军后,再逐次消灭柳潭里、下碣隅里的敌军;4、战略预备队26军立刻赶往前线加入战斗。

11月29日,为了等待援军到来和进行攻击准备,新兴里的志愿军没有发动全面进攻。

就在这天,美军正在“想尽”办法来拯救危在旦夕的31团。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毕竟能够帮上31团的部队只有陆战1师,但是陆战1师自己都已经被分割包围了,能拿出多少力量去救援31团成了大问题。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关键点:31团是陆军,而陆战1师是海军,史密斯对于冒着自己覆灭的风险去救援陆军的事情恐怕是没有多少动力。

为此,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想出的“妙招”是:11月29日,第10军下令,将31团划归给陆战1师统一指挥。

在这种时候,这条命令的意思非常明显——史密斯老兄,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史密斯接到命令之后倒是毫不含糊,立刻向31团发出指示:想尽一切办法向下碣隅里前进。至于援军,那没有。

这个时候,31团已经有好几百名伤员,如果要在无人接应的情况下自行进攻,其结局可想而知。

于是,31团只能在狭小的阵地里坐以待毙。

11月30日晚上,80师、81师的进攻部队集合完毕,志愿军以4个团的兵力对新兴里美军发起了最后总攻。

对31团的总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轻松,因为志愿军缺乏大口径火炮,无法对密集聚集的美军进行有效杀伤,如此一来,处于狭小范围内的美军火力更加密集,反而对志愿军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而长津湖地区的温度还在继续下降,晚上的最低气温已经低于零下30度,缺乏防寒装备的9兵团冻伤人数每天都在增加,连续战斗了3天的27军处境更是极度困难,有部分单位冻伤、冻亡和伤亡减员已经高达三分之二,238团被迫缩编为6个步兵连(每连仅约50人),239团缩编为3个步兵连、1个迫击炮连和1个重机枪连。

这是27军对美军的最后一击,也是双方勇气和毅力的最终决战。

进攻的信号弹腾空而起,27军的战士们呐喊着冲了上去。

在这场意志力和信念的比拼之中,志愿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经过一个晚上的浴血奋战,31团最后的防线被志愿军硬生生撕开,整个美军阵地陷入了混乱之中。

12月1日中午,陷入绝境的31团决定突围,美军飞机用炸弹和燃烧弹硬生生炸出了一条通道,31团的残部一路向南狂奔,部分美军士兵脱离了大部队向长津湖冰封的湖面上逃跑,有的因为冰面破裂而淹死在长津湖里。

最终,南逃的美军被负责阻击的242团死死挡住,随着31团战斗队最后一任指挥官费斯中校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死,31团彻底崩溃,几千名美军在四散奔逃中伤亡殆尽。

在新兴里战役中,志愿军共歼敌3191人,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1辆、火炮137门、枪2345支。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

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9兵团克服了严寒、饥饿的严重不利条件,以劣势装备全歼了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实现了在一战之中成建制歼灭团级单位的辉煌战绩。

另外,志愿军还有一个巨大的缴获。

就在27军打扫战场时,一位炊事班长想要蒸些馒头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到处找人问有没有可以蒸馒头的布,一位班长应声“有!”,从身后掏出来一块花里胡哨的布:“这个厚实,我拿来当包袱皮的。”

营长一看不对,赶紧把布抢了过来。定睛一看:

这面差点蒸了馒头的北极熊团团旗,至今仍挂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成为9兵团光荣战绩的最好纪念。

老旦点评

1、美军作战时的编制和我军不太一样,经常以营甚至连为单位进行活动,在需要的时候就把战斗地点附近的几个单位凑一凑组出一个队伍,像这次新兴里的第31团级战斗队就是由团级指挥部(31团团部)率领两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和一个坦克连组成的典型团级战斗队(Regimental Combat Team,简称RCT)。

2、所以,经常有人说9兵团歼灭的并不是“北极熊团”31团,我想说的是这关我们屁事,美军用这个方式打仗那是美军的事情,要是一个团老是凑不齐,那岂不是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团被歼灭,那美军可真是赢麻了。在我看来,只要是31团团部带着部队被全部歼灭,那就是31团被全歼了,不服气的建议自己去博物馆去拜一拜团旗去。

3、另外,美军的伤亡数字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在新兴里一战后,美第10军一开始给出的伤亡数字是:阵亡70人,失踪2500人——就是这么不要脸,就连最后率部突围的费斯中校也被标成了“失踪”,一直到了整整60年之后在长津湖找到了他的尸骨才改为“阵亡”。难怪有人说“杀死一个美国大兵很容易,但是让他阵亡却非常难”。想死在美军的官方记录里那可太难了。

4、这主要是因为美军阵亡的抚恤标准很高,因此资本家就想出了一系列损招减少阵亡数字。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民众对阵亡数字非常不满,不停地找美军闹,结果就是美军阵亡数字居然在战后一直不停上涨。所以,以后谁要是觉得美军的统计数据靠谱,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怼到他脸上去,在我看来,美军的统计数据完全就是一个账本,每个字都透出了资本的味道。

5、有人可能要问,就算是算成失踪也才2500人啊,还有600人哪去了?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朝鲜战事初期美军人手不足,因此招募了不少韩国人加入美军正式编制,按照美军的标准进行训练和装备。第31团级战斗队里有600被编入美军的韩国人,这部分人在打仗的时候算美军的人,死了之后美军就不把他们当人了。

6、一般美军中越精锐的部队,韩国人的占比就越低,第31团级战斗队的韩国人比例为不到20%,是美国陆军中最低的那档,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支部队确实是美军中的精锐。

7、在长津湖前期的战斗中,我军的错误情报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基本抵消了隐蔽行军带来的优势,但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朝鲜人民军已经溃散得不成样子,朝鲜政府也基本失去作用,志愿军本身初来乍到,而且每时每刻都需要考虑防空问题,能够得到美军的一小部分情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没法再对情报准确度提更高的要求。

8、战役刚刚开始,就能看出史密斯的战前动作简直跟开了天眼一样,如果不是下碣隅里正好放着几千发炮弹,28日当天史密斯本人的师指挥部恐怕就要被占领东山的58师给冲掉。而这几千发炮弹正是因为史密斯坚持要求“获得充足补给之后再进攻”的结果。

9、虽然我不想过分夸大将领的作用,但是一个好的将领确实是军队的核心所在。史密斯这样的军官不管到哪里都会是军队的中流砥柱:不贪功,尽忠职守,永远按照课本上的指示行动,这种将领你别指望他有什么奇谋,也别想着让他打出什么大胜,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轻敌和犯错,你想要彻底歼灭他的部队根本是难于登天。如果当时的陆战1师是阿尔蒙德指挥(阿尔蒙德和史密斯都是少将),那陆战1师就妥妥地全体埋在长津湖了。

(未完待续,记得点个赞哦)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旦聊历史”

本文标题: 抗美援朝04:长津湖(中)猎熊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90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开国皇帝的开国功臣真的是万里挑一吗华夏天达待遇怎么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