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闲情之趣》解词,翻译,解答问题!快!今天之内!肖:像,相似就:完成宝:名词意动,以。。。。。。为宝。活译为“珍爱”。...

“乃指盘上戏酱瓯老校曰:‘要校卒为者’其人以醋樽进之曰:‘此亦校卒为者也。’席人大噱。”是什么意思

《浮生六记·闲情之趣》解词,翻译,解答问题!

快!今天之内!
肖:像,相似
就:完成
宝:名词意动,以。。。。。。为宝。活译为“珍爱”。

杨补凡为我们夫妻俩画了拿花的小象,神情确实十分相似。那天晚上月色很好,兰花的影子映在粉墙上,别有幽雅的韵味,星澜喝醉了画兴大发,说:“杨补凡能为你们画像,我能为花画像”我笑着说:“你画的花影能像墙上的影子一样吗?”星澜拿白纸铺在墙上,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兰影,用浓淡不一的墨画出来。白天拿出观赏,虽然不成一幅画,但花和花叶独有月下花影的妙趣。芸很珍爱它,各自有题诗。

因为画中除了有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承载着与友人玩乐的美好回忆。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像能力。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三 背诵全文。

背诵此文,须先读得正确并粗知内容大意。为此,教师必须作具体指导:(一)通过范读和领读使学生能读得节奏分明,并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口熟;(二)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使学生了解各层大意。

要坚持当堂成诵,可以先依次熟各段,最后练习背诵全文;也可以教读一段背诵一段。

教学建议

本文可用两节课教读。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点如下:

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二、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三、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教读本课,拟用70分钟。建议如下:

1.一定要做到当堂成诵。

本文共221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假定在课上读12遍(含教师范读和领读),仅需24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成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为实现这个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

(2)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教师应作示范背诵。

2.关于疏通文意

基本原则是启发学生主动求解,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一搞机械的文白对译,学生死记译文,主动求解的精神就会消失殆尽,从长远看,无益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这个原则也要灵活掌握,下面结合课文谈几个问题:

(1)注意问题:如“为之”的“为(wèi)”,“凹凸”的“凹(āo)”,皆有两读,可让学生查字典,选定正确的读音;“项为之强”的“强”要读jiāng,这就需要教师讲讲道理。

(2)解词用语力求浅湿易懂,如“私拟作”就是“心里(把它)比作”;“神游”就是“好像(在那里)游玩”,跟梦游有点相似。

可以用比较方式讲,如以“手之所触”跟“心之所向”作比较。

可以启发学生自讲,例如,问学生“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则下句“项为之强”即可让学生自解。凡据上下文义可以解出的词语,一律仿此处理。

(3)讲成语,着重使学生领会整体意思,不必细究,如“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之意,表明视力极佳。按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指视力而言。但用不着讲,到高中三年级学《孟子》时再讲不迟。

(4)讲虚词一般只要指出相当于现代语中某词即可,必要时再指出词性,绝不涉及句法,如“徐喷以烟”中的“以”相当于“用”,不要讲什么介宾短语后置之类的道理。语言是一种习惯,读得多,养成了习惯,一看就懂。不仅现在这么办,在整个初中阶段也要这么办。

3.关于内容点拨

本文着重写作者的幼年间视力极好,又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初一学生读后定能引起同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学生中相似的生活体验,把这堂课变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不要搞公式化的分析。

“物外之趣”是本文的画龙点睛语,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深解,讲讲大体意思即可;学完课文后,可以结合幼年作者的审美情趣,问问学生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趣。

4.导入和延伸

可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延伸的办法是引用古诗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有关资料

一、作者和作品

作者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二、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惟每年篱东菊绽,积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
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
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其插花朵,数宜单,不
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
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
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瓶口为妙,
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
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况取不乱;
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粳,
所谓“瓶口宜清”也。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
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几之高低?
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
以气势联络为上,若中高两低,后高前低,成排对列,
又犯俗所谓“锦灰堆”矣。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
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
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
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宜
偏斜取势不可居中,更宜枝疏叶清,不可拥挤。然后
加水,用碗沙少许掩铜片,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
妙。

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觅,
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势,
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技,以疏瘦古
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
方免背叶侧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
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
韵致矣。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
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菀之。即枫叶竹枝,
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
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
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
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至剪裁盆树,先取根露鸡爪者,左右剪成三节,
然后起枝。—枝一节,七枝到顶,或九枝到顶。枝忌
对节如肩臂,节忌臃肿如鹤膝;须盘旋出枝,不可光
留左右,以避赤胸露背之病;又不可前后直出.有名
双起三起者,一根而起两三树也。如根无爪形,便成
插树,故不取。然一树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余生
平仅见吾乡万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数树。又在扬州
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
投,余未见其可也。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
者,便成匠气矣。

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
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
无灵壁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
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盘内,以炭代石,
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
举。如石葛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
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蓬子
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
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
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
亭可爱。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
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
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宇,又不
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
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
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
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
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
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
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通别院。实中有虚者,
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
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贫士屋少人多,当仿吾
乡太平船后梢之位置,再加转移。其间台级为床,前
后借凑,可作三塌,间以板而裱以纸,则前后上下皆
越绝,譬之如行长路,即不觉其窄矣。余夫妇乔寓扬
州时,曾仿此法,屋仅两椽,上下卧室、厨灶、客座
皆越绝而绰然有余。芸曾笑曰:“位置虽精,终非富
贵家气象也。”是诚然欤?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
“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
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阅,凿痕毕露,将奈何?”
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
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
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
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
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
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
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
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
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
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一夕,猫奴争食,
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余叹曰:“即此小经
营,尚干造物忌耶!”两人不禁泪落。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
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
其香幽韵而无烟。佛手忌醉鼻嗅,嗅则易烂;木瓜忌
出汗,汗出,用水洗之;惟香圆无忌。佛手、木瓜亦
有供法,不能笔宣。每有入将供妥者随手取嗅,随手
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
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
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
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
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
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
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余与芸寄届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
乡居院旷,夏日逼人,劳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
每屏—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
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
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
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
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
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友人鲁半舫名璋,字春山,善写松拍及梅菊,工
隶书,兼工铁笔。余寄居其家之萧爽楼一年有半。楼
共五椽,东向,余后其三.晦明风雨,可以远眺。庭
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
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
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
爱客,小酌必行令。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
经芸手,便有意外昧.同人知余贫,每出杖头钱,作
竟日叙。余又好洁,地无纤尘,且无拘束,不嫌放纵。
时有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
水;王星澜名岩,工花卉翎毛,爱萧爽楼幽雅,皆携
画具来。余则从之学画,写草篆,镌图章,加以润笔,
交芸备茶酒供客,终日品诗论画而已。更有夏淡安、
揖山两昆季,并缪山音、知白两昆季,及蒋韵香、陆
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酣诸君子,如
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
辰美景,不放轻越。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
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非所谓“当日浑闲事,而今
尽可怜”者乎!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
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厅。有四取:慷慨豪爽、
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长夏无事,考对为
会,每会八人,每人各携青蚨二百.先拈阄,得第一
者为主者,关防别座,第二者为誊录,亦就座,余作
举子,各于誊录处取纸一条,盖用印章。主考出五七
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不准交头私语,对
就后投入一匣,方许就座。各人交卷毕,誊录启匣,
并录一册,转呈主考,以杜徇私。十六对中取七言三
联,五言三联。六联中取第一者即为后任主考,第二
者为誊录,每人有两联不取者罚钱二十文,取一联者
免罚十文,过限者倍罚。一场,主考得香钱百文。一
日可十场,积钱千文,酒资大畅矣。惟芸议为官卷,
准坐而构思。

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是夜月
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星澜醉后兴发曰:
“补凡能为君写真,我能为花图影。”余笑曰:“花
影能如入影否?”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
墨浓淡图之。日间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
有月下之趣。芸宝之,各有题咏。

苏城有南园、北园三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
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昧。或议就近觅饮
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末
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
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
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
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
茶酒两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芸
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串罐柄,去其锅,悬于
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
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
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
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
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
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
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
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籍,各已陶然,
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但者即为
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曰:“今日之游乐乎?”众
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
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
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
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
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
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
食,食完再添。另做矮遍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
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
洁,色取瞄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
服饰省俭之一端也。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
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
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
何?”姜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
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
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
布条,连横竹裹缝之。偶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
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
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
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吗???

曹沫和曹刿不是同一个人。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曹沫,鲁国人氏,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后在齐鲁之会上,挟持齐桓公,逼迫其退还所占领的鲁国领土。

扩展资料

曹刿事迹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这时,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力。他的同乡人说:“那些局高官、享厚禄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局高官、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来跟齐国作战?”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虚报数量,祝史的祷告一定反映真实情况。”曹刿回答说:“这些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明不会降福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必定根据实情来判断。”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仗。如果要作战,请让我跟着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兵车,与齐军在长勺展开战斗,庄公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国人三次击鼓进军。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细看齐军的战车车轮留下的痕迹,然后登上车前横木远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缘故。曹刿回答说:“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可以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少了一些,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殆尽了。

他们的士气消耗殆尽了,而我们的士气刚刚振奋,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的情况难于捉摸,还恐怕有埋伏。我细看他们的车辙已经乱了,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沫

曹刿就是曹沫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曹刿是鲁国指挥若定的大将,等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后,发动攻击,一举拿下长勺之战。此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而曹刿,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第一位刺客曹沫。长勺之战三年后,齐鲁会盟,军事家曹刿成了“劫持犯”,用匕首胁迫齐桓公,尽返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根据历代学者的考证,曹刿的名字在不同的典籍中还被写作曹沫、曹岁羽,三字同音通假,是同一个人。古代也有人质疑,但并非怀疑他们是两个人,而是疑心劫持事件不可靠,觉得上层人物不该在国际外交场合这么无礼。
  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 我在《读〈剑桥战争史〉》和《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两篇小文(见《读书》)二○○二年八至十期,二○○三年一期)中都提到一位古人,即《左传》庄公十年讲齐鲁长勺之战时提到的鲁庄公的谋臣曹刿,而且是把他和司马迁笔下的第一刺客,即他在《刺客列传》中讲鲁庄公十三年柯之盟,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直视为一人。这是杂文中的插叙,本不必说明。想不到,此言一出,竟令某些读者大惑不解。曹刿者,因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和他的“卑贱者最聪明”说大出其名,但大家对他与汉代刺客“曹沫”的关系却不甚了然。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分明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一个是恐怖分子亡命徒,两人怎么会是一人。他们怀疑,我是一时糊涂,记忆有误,犯了实在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即学界称为“硬伤”,很多人都乐此不疲的错误)。我承认,自己的记忆力已大不如前,犯糊涂的事也时有发生,但说到此事,却并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前人成说,早有定论,我并没有任何发明。比如,随手翻一下吧:

  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谷梁传》“曹刿”、《公羊传》“曹子”说:“沫音亡葛反。《左传》、《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用曹刿谋败齐,而无劫桓公之事。十三年盟于柯,《公羊》始论曹子。《谷梁》此年惟云‘曹刿之盟,信齐侯也’,又记不具行事之时。”

  二、清梁玉绳《人表考》卷三解释《汉书·古今人表》“鲁曹刿”,而列举异名说:“曹刿始见《左》庄十、《谷梁》十三、(《鲁语上》、《管子·大匡》。刿又作翱(注:《吕览·贵信》),又作沫(注:《战国齐、燕策》、《史齐、鲁世家》、《刺客传》),又作昧(注:《史鲁仲连传》索隐),亦曰曹子(《公羊》庄十三、《齐策》)。”

  三、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解释《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即《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刿音桂。《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沫、刿音近。关于曹沫事,古代传说不一,详十三年‘盟于柯’《传》、《注》。”(中华书局一九九○年,第一册,182页)

  四、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曹刿”、《吕氏春秋·贵信》“曹翔”说:“张照曰:‘按沫、刿声近而字异,犹申包胥之为芬冒勃苏耳。’必音沫为减,反涉牵混,三传不一其说,传疑可也。苏子《古史》据《左传》问战事,谓沫盖知义者,安肯身为刺客,则直以沫为刿未免武断。《吕氏春秋·贵信篇》曰:‘柯之会,庄公与曹翱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管仲、鲍叔进,曹霭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桓公许之,封于汶南,乃盟而归。’按此则以沫为刿之证,而字又小异。《韩非子》:‘曹刿匹夫之士,一怒而劫桓公万乘之主、反鲁侵地。’亦以为曹刿。梁玉绳曰:‘曹子之名,《左》、《谷》及《人表》、《管子·大匡》皆作刿,《吕览·贵信》作翔,《齐策》、《燕策》与《史》俱作沫,盖声近而字异耳。《索隐》于《鲁仲连传》作昧,疑讹。”(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影印本,上册,1550页)[案:梁说见该氏所著《史记志疑》]

  五、今人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解释《吕氏春秋·贵信》“曹翔”即《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案期、刿、沫三字同音通假。”(学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三册,1308页)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必讨论,但因为最近发现了上博楚简《曹沫之陈》(尚未公布),我是竹简整理者,现在回想过去的讨论,我觉得,曹刿为什么就是曹沫,这件事倒还值得补说几句。

  案古书所见人名,同人异名,情况很多(如上引梁玉绳书就列有他的四种异名),本不足怪。一种可能是,它们是一名一字,名字互训或反训,但写法不同。一种可能是,它们是传写不同,或者同音假借,或者形近讹误。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情况。过去,学者为什么认定曹刿就是曹沫。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叫这两个名字的人都是鲁庄公的重要谋臣,它们的写法虽不太一样,但都是曹氏,名字的读音也十分相近,不太可能是两个人;第二《左传》讲柯之盟,虽未提到曹沫,但战国古籍,如《管子·大匡》、《吕氏春秋·贵信》,分明已说登坛劫持者,其中就有“曹刿”或“曹翔”。“曹刿”和“曹翱”显然是通假字,并且他们是参加同一事件,无疑就是《史记》提到的“曹沫”。只不过,二书不像《刺客列传》,只是突出曹刿一人,它们还提到另一位劫持者,即鲁庄公本人,《荀子·王制》也说“桓公劫于鲁庄”。

  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经过反复查证,已经搞清的事情。

  现在,我想说的是,上博楚简《曹沫之陈》中的“曹沫”,他的名字,写法和传世文献又不一样,是作“散蔑”。我们不能认为是又出了个什么人。我们看简文,这个人也是鲁庄公的谋臣,不但劝谏庄公勤俭,还和他讨论军事,他能是谁呢?我看没有商量,他只能是曹刿或曹沫。因为简文“敌”有异体,但都是从告得声,此字应该就是曹国之曹(封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与鲁相近)的通假字,或原本相当郜国之郜(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后以音近,传写为“曹”;“蔑”也有异体,但都从蔑得声,此字也很明显是相当于曹刿的“刿”字或曹沫的“沫”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刺客列传》索隐对曹沫之“沫”的读音,所注反切是“亡葛切”,从道理讲,它是上古音的明母月部字,即相当于“沫”字,而不是“沬”字。这两个字,字形、读音都有区别,“沫”是明母月部字,两横是作上长下短;“沬”是明母物部字,两横是作上短下长。虽然在古书中,“沫”、“未”两字经常混用(参看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一九八九年,610—611页),但还是有一定区别。曹沫的名到底是“沫”还是“沬”,前人有不同看法,如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一认为,《索隐》作“亡葛切”不对。但我认为,其标准写法还是以作“沫”更好(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作“沫”)。在上古音中,“曹”是从母幽部字(从曹得声的“遭”是精母幽部字),“告”是见母觉部字(从告得声的“造”是从母幽部字),读音相近,可以通假;“刿”是见母月部字,“沬”是明母月部字,“蔑”是明母月部字,读音相近,也可以通假。读者要想知道有关的通假实例,可以查看上引高亨《古字通假会典》的618—619页、656、726—728、760页。特别是其中的618页,正是把“刿”与“沬”列为通假字(原书“沬”当作“沫”)。简文“蔑”与“岁”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岁”,繁体作“成”)。所以,从各方面看,《左传》的“曹刿”、《史记》的“曹沫”、上博简的“散蔑”,他们肯定是同一人。

  当然,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前人对《左传》“曹刿”和《史记》“曹沫”是否为一人,这件事也不是没有争论。但一般说,大家的疑点,主要是此人是否真的当过刺客,而不是说“曹刿”和“曹沫”是两个人。比如。大家可以读一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194页的讨论。前人讨论这一问题,谁都承认,曹刿(或曹沫)曾为刺客是战国秦汉流行的说法(不但见于梁玉绳引用的上述各书,汉画像石也有曹刿劫桓公的图像,说明当时很流行),惟各书所记,某些细节,似仍有疑问。如长勺之战,《左传》既言齐败鲁胜,为什么《史记·齐世家》反言柯之盟,齐尽返“曹沫三败所亡之地”;《春秋》经传既述齐灭遂于柯之盟前,为什么《齐世家》反言“桓公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学者复疑《管子·大匡》、《吕氏春秋·贵信》所言“鲁请比关内侯”,《公羊传》所言“请汶阳之田”,皆为不可能之事,甚至说春秋不应有刺客,当时不用匕首。所以,前人有指这类描述都是战国人编撰的故事。这类问题,涉及古书研究的方法,涉及辨伪学的重新思考,当然可以讨论,而且也应当讨论。战国时期的传说,肯定有添油加醋的文学夸大(这类问题在诸子和事语类的古书中极为常见),但哪些是真有所本,哪些是羌无故实,应当细致甄别,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切忌使用默证(这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一贯态度,我也这么看)。比如,上面讲的基本史实,长勺之战在公元前六八四年,齐灭遂和柯之盟在公元前六八一年(灭遂在夏天,盟柯在冬天)。《齐世家》记齐败鲁,上距长勺之战已三年,鲁胜长勺,并不能证明柯之盟前,鲁未三败(当时齐强鲁弱,鲁一胜三败,不足为奇);鲁献遂,可能也是对齐灭遂的承认(属于合法性问题)。至于春秋时不应有刺客,或当时还没有匕首(见上引《史记会注考证》,1551页),这些也是揣测和估计,不能当证据。研究宋代辨伪学,我有一个看法,就是这里面有儒家道统的干扰,比如宋人疑《孙子》晚出,诋其书下流,即多源于他们对世道人心的估计。前人不敢相信《刺客列传》,主要也是这类考虑。这就是,凭他们估计,春秋时代,世道人心虽不好,但尚未堕落到战国水平,鲁庄公和曹刿都是体面人物,不该在国际外交场合,行此野蛮无礼之事。况且,即便真干,也只能雇佣杀手,何必亲自为之。其实不然。我不但相信,春秋时代可能有刺客,而且从考古发现看,当时肯定有匕首(中国的兵器,短剑实早于长剑,西周、春秋皆有之)。证据是什么?很简单。司马迁讲四大刺客,其中两人都是春秋时人,一是曹沫,一是专诸。如果大家对曹沫有怀疑,专诸刺王僚,怎么否认?他可是明见于《左传》的著名刺客(昭公二十和二十七年,写法略异,是作“鲼设诸”,《汉书·古今人表》把曹刿列入第三等,把专诸列为第七等,似以后者身份比较低贱,但曹刿的出身也并不高贵),绝非太史公的杜撰。更何况,还有一条很过硬的证据是,《孙子·九地》说“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巾,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诸”是专诸,“刿”是曹刿,也分明是以这两大刺客并说,用他们的榜样,鼓励士兵拼命(等于林彪说的“枪声一响,老子今天就死在这个战场上了”)。现在,治军事史者,或以为只有“堂堂之师”、“正正之旗”,才叫军事,殊不知我国兵法,自古就有另外一路。比如,《吴子·励士》说:“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夫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这和《孙子兵法》的说法就是完全相似。我们看吴起之死,犹“示子吾用兵”,令围攻他的楚国大臣坐三族之罪,他是实践了自己的理解。自古师旅,皆道孙、吴,这不是兵法是什么?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说,军事家怎么可以当刺客了。其实,什么样的暴力都是暴力,美国这个国际警察说流氓国家不许有大规模杀伤武器,那只是合法性的解释权在谁手里。其实,在使用暴力这一点上,历史上的流氓、黑帮和警察,他们的角色经常是互换,比如黄金荣,他就既当过小流氓,也干过巡捕房,而且还是总统的老师,上海和全国的闻人和贤达。看看美国的黑帮片(如著名的纽约黑帮和芝加哥黑帮)吧,这对理解当代的政治和军事很有帮助(美国的国防部长就很欣赏这些老前辈)。现在,没有哪个词比“恐怖主义”更为流行,也没有哪个词比“恐怖主义”更为混乱,光是定义就有一二百种,剑拔弩张,各说各的道理,立场不同,根本无法对话,这里不必多谈。但军事家也可以当刺客,还是不必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拿道德来说事。

  刺客不等于坏蛋,军事家也不等于好蛋。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曹刿就是曹沫,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此人是否当过刺客,我只能说,这是古人的成说,而且从《孙子兵法》看,还很有根据。它不仅见于战国秦汉的古书,也被《史记》采用。司马迁讲曹沫,特意记载的就是他劫齐桓公的壮举,不但《刺客列传》讲,还载之《年表》与《齐世家》、《鲁世家》,反于论战之事不置一词,可见这种说法在汉代影响非常大。学者怀疑,可以,但如果不是别有所见,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古人,至少是留有余地。

  我希望和古人沟通,也希望和读者沟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二○○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原载《读书》2004年第9期
曹沫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一说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
生平
当时鲁庄公喜爱力士,曹沫便因勇猛有力在鲁国任职。后曹沫担任将军,与齐国交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怕齐国,便割让遂邑求和。但仍以曹沫为将,而齐桓公便决定与鲁庄公在柯设坛结盟。

当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坛上进行仪式,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挟持桓公,齐桓公左右无人敢动,管仲问曹沫:「君何求?」曹沫说:「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於是答应还回侵略鲁国得到之地。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并面向北面,回到就群臣之中,面色不变,辞令如常。

齐桓公非常愤怒,想反口不还。管仲劝说:「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齐桓公割还侵鲁所得之地,曹沫三战所失去之地,又回到鲁庄公手中。

评价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索隐述赞:「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曹刿
中文名称: 曹刿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相关事件: 长勺之战

相关人物: 管仲 齐桓公

生平简介

曹刿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陛下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我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陛下去作战的。”庄公又说:“我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都亲自考察,不因自己所爱而滥赏,不因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按实情作出处理。”曹刿高兴地说:“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

庄公进一步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机处置,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遂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参见长勺之战)。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嘹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是的,曹沫一般指曹刿。

简介: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

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

冬季,十月,河间王刘德来京朝见,进献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回答了有关三雍宫(胡三省注: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谓对三雍宫者,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的典章制度及皇帝拟定的三十多个问题。他的回答,都是依据并阐明了儒学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字简捷,观点明确。武帝下令让掌管宫廷音乐的太乐官经常练习河间王所献的雅乐,作为年节典礼中的项目,但平常很少演奏。

春季,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中尉常丽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死讯,并说:“河间王立身端正,行为谨饬,温良仁义,恭敬俭朴,敬上爱下,聪明智慧,洞察隐微,恩惠及于鳏夫寡妇。”大行令奏报武帝:“《谥法》说:‘聪明睿智称之为献。’议定河间王刘德的谥号为献王。”

班固赞曰:过去鲁哀公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深宫中出生,在妇人抚育下长大,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未体验过什么是恐惧。”这话说得多么真实啊。这样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绝境,也不可能啊!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为毒酒,把没有仁德而身居富贵之位称之为不幸(胡三省注:师古曰:左氏传:管敬仲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汉朝建国,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丧失道德。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习俗的影响,何况鲁哀公之类的人呢!“学识渊博,出类拔萃”,河间献王刘德可说近似这样的人。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十•汉武帝五年》:
“冬,十月,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天子下太乐官常存肄河间王所献雅声,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也。

春,正月,河间王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聪明睿知曰献’。谥曰献王。”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 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十•汉武帝五年》:“冬,十月,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冬季,十月,河间王刘德来京朝见,进献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

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

回答了有关三雍宫(胡三省注: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谓对三雍宫者,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的典章制度及皇帝拟定的三十多个问题。

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他的回答,都是依据并阐明了儒学思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字简捷,观点明确。

天子下太乐官常存肄河间王所献雅声,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也。    

武帝下令让掌管宫廷音乐的太乐官经常练习河间王所献的雅乐,作为年节典礼中的项目,但平常很少演奏。   

春,正月,河间王薨,中尉常丽以闻,曰:“

春季,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中尉常丽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死讯,并说:“

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河间王立身端正,行为谨饬,温良仁义,恭敬俭朴,敬上爱下,聪明智慧,洞察隐微,恩惠及于鳏夫寡妇。”

大行令奏:“《谥法》‘聪明睿知曰献’。谥曰献王。” 

大行令奏报武帝:“《谥法》说:‘聪明睿智称之为献。’议定河间王刘德的谥号为献王。”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

班固赞曰:过去鲁哀公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在深宫中出生,在妇人抚育下长大,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未体验过什么是恐惧。”

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无德而 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    这话说得多么真实啊。这样的人做君主,即便他不想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绝境,也不可能啊!所以古人把安享太平看成为毒酒,把没有仁德而身居富贵之位称之为不幸(胡三省注:师古曰:左氏传:管敬仲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汉朝建国,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丧失道德。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即使是常人都要深受习俗的影响,何况鲁哀公之类的人呢!“学识渊博,出类拔萃”,河间献王刘德可说近似这样的人。)

汉书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原文】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余、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宪王舜。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知曰献’,宜谥曰献王。”子共王不害嗣,四年薨。子刚王堪嗣,十二年薨。子顷王授嗣,十七年薨。子孝王庆嗣,四十三年薨。子元嗣。

元取故广陵厉王、厉王太子及中山怀王故姬廉等以为姬。甘露中,冀州刺史敞奏元,事下廷尉,逮召廉等。元迫胁凡七人,令自杀。有司奏请诛元,有诏削二县,万一千户。后元怒少史留贵,留贵逾垣出,欲告元,元使人杀留贵母。有司奏元残贼不改,不可君国子民。废勿王,处汉中房陵。居数年,坐与妻若共乘朱轮车,怒若,又答击,令自髠。汉中太守请洽,病死。立十七年。国除。

绝五岁,成帝建始元年,复立元弟上郡库令良,是为河间惠王。良修献王之行,母太后薨,服葬如礼。哀帝下诏褒扬曰:“河间玉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其益封万户。”二十七年薨。子尚嗣,王莽时绝。

【译文】

汉孝景帝有14个儿子。王皇后生孝武皇帝(刘彻)。栗姬生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程姬生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刘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河间献王刘德在孝景前二年被封王,研习学问喜欢古代的事物,凡事追求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从百姓那里得到善本书,一定为他们好好抄写一份给他们,(然后他自己)留下那份真本,又拿出给黄金和丝绸赐给他们来招徕他们。于是全国各地有道德学问的人不远千里(来献书),有人有先祖的旧书,大多双手捧着来恭敬地献给献王,所以(献王)得到的书很多,与汉朝廷相等。这时,淮南王刘安也喜欢书,(但是他)所招徕的人大多是浮夸巧辩的人。献王所得到的书都是古文书写的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这一类的,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及其解释之作,是孔子的弟子这一类的人所著。他的学问标举六经,(专门)设立了《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习礼乐,广受儒术教化,对儒学之士的礼敬很周全。太行山以东的很多儒士大多追随他与他交游。

汉武帝时,献王来京城朝觐,进献雅乐,在三雍宫回答策问三十多件事。他回答谈说其儒术,说得很到位很深刻,言辞简约旨意明晰。

被封王二十六年去世。中尉常丽将此事报告朝廷,皇帝下诏说:“献王立身端正行为谨严,温厚仁爱恭敬节俭,醇厚敬顺爱护下属,智慧明达洞明时势,对鳏寡之人特别照顾。”大行令上奏:“《谥法》上说‘聪明睿智称为献’,应当谥曰献王。”(他的儿子)共王刘不害继承了他的爵位,四年后共王去世。(共王的)儿子刚王刘堪继承了爵位,十二年后刚王去世。(刚王的)儿子顷王刘授继承了爵位,十七年后顷王去世。(顷王的)儿子孝王刘庆继承了爵位,四十三年后孝王去世。(孝王的)儿子刘元继承了爵位。

刘元娶了原广陵厉王、厉王太子及中山怀王旧姬廉等做夫人。甘露年间,冀州刺史张敞上奏(揭发)刘元(谋反),此事(被武帝下令)交给廷尉(处理),(廷尉)逮捕召问廉等仁。刘元一共威胁七个人,令(他们)自杀。主管官吏上奏请求诛杀刘元,(最后朝廷)诏令削除(他)两个县的封地,一万一千户的封户。后来刘元怨恨少吏留贵,留贵翻墙逃跑,想告发刘元,刘元派人杀了留贵的母亲。主管官吏上奏说刘元残忍暴虐的本性不改,不能很好地管理封国爱护封国的百姓。(于是皇帝)废掉了他改封他为勿王,安置到汉中房陵。过了几年,犯了与妻子若一起乘坐朱轮车的罪,怨恨若,(加上)又答问不敬,(皇上)令(他)自行割掉须眉。(后来)汉中太守请求(皇上)广布大恩(免去刘元的罪),(正好)病死了。被封王一共17年。(他死后)封国就被废除了。

(封国封号被废)五年后,成帝建始元年,又封刘元的弟弟上郡库令刘良,这就是河间惠王。刘良学习献王的德行,(他的)母亲太后去世,严格按照葬礼安葬。哀帝下诏褒扬他说:“河间王刘良,为太后服丧三年,是宗室的表率,增加给他万户封户。”二十七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尚继承了爵位,王莽时封号被废。

【注释】

1、共:读作“gōng”。

2、易:《谥法》:“好更故旧曰‘易’。”

3、于:言其行为远德,故谥“于”。于,远也。

4、贾夫人:即贾姬。

5、王夫人:王皇后之妹。

6、河间献王德:刘德,字道君。

7、修学:治学;研习学业。晋葛洪《抱朴子·勗学》:“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宋张师正《括异志·乐大卿》:“光禄卿乐公滋,性沉厚,少年修学时,尝就祖母寝榻前灯下看书。”

8、好古:喜爱古代的事物。《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宋曾巩《与孙司封书》:“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二》:“自大与好古,也是士人的一个特性。”

9、实事求是:本谓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后多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综理者,皆未尝少越于旧法之外,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清叶名沣《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二君于学,皆能实事求是,可为考史之法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九:“我觉得,总经理过分谦虚了。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10、善书:好书;善本书。

(1)好书;善本书。《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2)巧于文章。《汉书·贡禹传》:“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

(3)指擅长书法。《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充从兄咸亦善书。”《南齐书·王僧虔传》:“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宋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4)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我就把这本书奉送,请先生设法代他传扬出去,比着世上那印送善书的功德还大呢。”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一切宝卷说书小唱……没有一本不是变相的所谓‘善书’,宣传那些最恶劣最卑鄙可耻的中国 礼教和果报观念。”姚雪垠《长夜》二八:“那些留着长发的‘善人们’常常用悲哀的声音对群众唱读‘善书’,警告人们。”

11、真:正。这里指正本。

12、金帛:黄金和丝绸。泛指钱物。《列子·说符》:“元君 大惊,立赐金帛。”《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而单于骄踞益横,内暴滋深”唐 李贤 注:“ 世祖 二年,令中郎将 韩统 报命赂遗金帛,以通旧好。” 清 陆嵩 《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贼如再来集我民,结以金帛喻以诚。”

13、繇是:由是。于是;从此。繇,通“由”。

14、道术:道德学问;文章道德。这里指有道德学问。

(1)道路。《庄子·大宗师》:“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正误·道术》:“途之大者谓之道,小者谓之术……庄周以江湖对道术而言,则直指为道路无疑矣。”

(2)指学术,学说。《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陵夷至于暴秦,焚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宋王珪《除皇伯祖承亮检校工部尚书制》:“曾无车服珍宝之玩,固有诗书道术之明。”梁启超《新民说》十一:“中国惟战国时代,九流杂兴,道术最广。”

(3)治国之术。《吕氏春秋·任数》:“桓公得管子,事犹大易,又况于得道术乎!”汉张衡《四愁诗》序:“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宋司马光《稷下赋》:“然而诸侯未服,四邻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

(4)道德学问;文章道德。《墨子·非命下》:“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韩诗外传》卷二:“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慧潜深则一之以易谅,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逐去邪人,不使见邪行者,皆选天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5)道教的法术;方术。《后汉书·张楷传》:“(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晋葛洪《神仙传·魏伯阳》:“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宋孔平仲《孔氏谈苑·麴生》:“叶法善有道术,居玄真观。”明冯梦龙《邯郸梦·酒馆求度》:“据著道术呪符,便鸡犬也都堪度。”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盖仲仙亦尝述附云之名于可觐,并称其有道术。附云谓仲仙尝得真人宝印,故能如是。”

15、奏:进;进献。

16、率多:大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杨绾为礼部侍郎,奏举人不先德行,率多浮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虔(郑虔)所焚稿,既无别本,复更纂录,率多遗忘。”清施闰章《重刻<何大复诗集>序》:“风雅递变,义归正始,率多清明广大,一唱三叹之遗音焉。”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以成事验之,通人率多无行。”

17、浮辩:浮夸巧辩。《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颜师古注:“言无实用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聚淮南者,则大抵浮辩方术之士也。”

18、古文:指秦小篆以前的文字。

19、先秦:言秦之先。即秦代以前。

20、经传: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

(1)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史记·太史公自序》:“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汉书·刘歆传》:“时丞相史伊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后汉书·延笃传》:“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

(2)指有权威性的著作。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游历名目,不见于经传,今始有之。”

21、说记:解释经的著作。《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22、七十子:指孔子弟子。

23、论:编著;编纂。

24、六艺:指六经。

25、被服:感化;蒙受。

(1)指被褥衣履等服用之物。《史记·孝武本纪》:“ 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宋苏轼《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虽室宇华好,被服粲然,而家无宿舂之储者,盖十室而九。”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断片》八:“于是组织了一个疥疮医疗组,先把病人被服,枕头,洗净消毒。”

(2)感化;蒙受。汉陆贾《新语·无为》:“民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渐渍于道德,被服于中和之所致也。”《汉书·礼乐志》:“是以海内徧知上德,被服其风,光煇日新,化上迁善,而不知所以然。”颜师古注:“言蒙其风化,若被而服之。”《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臣被服光荣,恩情未报,而以罪衅,自招谴怒,分当即戮,为众社戒。”明张居正《宜都县重修儒学记》:“延及齐民,亦无不被服于德教者,此其转移化道之机,盖有不言而风行者矣。”

(3)负恃;信奉。《楚辞·离骚》:“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汉王充《论衡·案书》:“《新语》,陆贾所造,盖董仲舒相被服焉,皆言君臣政治得失,言可采行,事美足观。”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独潜究性道,被服洛闽,力践精思,与世殊轨,亦豪杰之士矣。”

(4)穿着。《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三:“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宋史·王全斌传》:“京城大雪,太祖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忽谓左右曰:‘我被服若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冲犯霜雪,何以堪处。’即解裘帽,遣中黄门驰赐全斌。”

26、造次:仓猝;匆忙。

(1)仓猝;匆忙。《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于造次,不敢尽言。”元朱庭玉《梁州第七·妓门庭》套曲:“有几多说不尽人不会的偏僻,风流,是非,造次不容易。”孙中山《上李鸿章书》:“窃维今日之急务,固无逾于此四大端,然而条目工夫不能造次,举措施布各有缓急。”

(2)指善辩。《汉书·王莽传上》:“虽有贲、育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颜师古注:“鬼谷先生,苏秦之师,善谈说。”《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北史·房谟传》:“少淳厚,虽无造次能,而沉深内敏。”

(3)须臾;片刻。《后汉书·寇恂传》:“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秖更生乱。”《魏书·礼志四》:“治身不得以造次忘,治国庸可而须臾忽也。”宋陆游《示子孙》诗:“学须造次常于是,道岂须臾或可离。”景耀月《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4)轻率;随便。《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驱乌合之众,隶造次之主,貌疎情乖,有若胡越。”唐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沙汀《困兽记》十八:“老教师还连说带笑,附带向她描述了一番那次临时会议的详细经过,主要是田畴的鲁莽造次。”

(5)指轻率随便之事。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这公事非同造次,望相公台鉴寻思。”

27、三雍宫:辟雍、明堂、灵台。

28、道术:指儒术。

29、指:通“旨”。

30、曰:李慈铭云,“曰”字上当有“制”字。制,令,一般特指诏令。

31、端:直。

32、治:理。指周到谨严。

33、甘露:汉宣帝年号(前53-前50)。

34、敞:张敞。

35、迫胁:逼迫、威胁。

(1)逼迫、威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安国,疎远故胡,亲近新降……右部降者,谋共迫脇安国,起兵背叛。”宋岳飞《奏乞进驻淮甸札子》:“近忽传淮西军马溃叛,郦琼等迫胁军民而去。然事出仓卒,实非士众本心。”萧军《羊·职业一》:“新的呛嗽迫胁着我,不得不暂时蹲下身子。”

(2)局促;困厄。《庄子·山木》:“引援而飞,迫胁而栖。”郭庆藩集释引李颐曰:“不敢独栖,迫胁在众鸟中,才足容身而宿,辟害之至也。”《荀子·臣道》:“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清侯方域《徐作霖张渭传》:“作霖慷慨意气丈夫也,乌能郁郁溷迫胁乎!”

(3)迫窄;狭陋。汉刘向《新序·善谋下》:“夫横行则中绝,从行则迫胁。”《文选·张衡<西京赋>》:“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李善注:“以九筵为迫胁,故增广之。”吕延济注:“迫胁,迫窄也。”

(4)附着。

36、少史:即小吏。

37、残贼:残忍暴虐。

(1)残害。《诗经·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郑玄笺:“言在位者贪残为民之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往者秦为无道,残贼天下。”明刘基《钧天乐》:“骨肉自残贼,帝心至仁能不忧?”

(2)残忍暴虐。汉袁康《越绝书·吴人内传》:“纣为天下,残贼奢侈,不顾邦政。”《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严复《<原强>续篇》:“残贼之政,虽成必害。”

(3)指凶残暴虐的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暖燠熟多》:“桀,天下之残贼也;汤,天下之盛德也。”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宋苏舜钦《论五事》:“昔圣人恶残贼之害良民也,故明设严刑,大张宪网。”

(4)毁坏。清周亮工《书影》卷十:“一二市猾,勾党开采,青山白石,悉遭残贼。”

38、房陵:县名。今湖北房县。

39、髠:同“髡”。本指剃去毛发。后成为古代剃发之刑(或剃眉须)。

40、库令:官名。主管收藏兵器之武库。

41、服葬:安葬;举行葬礼。

果逶,来戒
本文标题: “乃指盘上戏酱瓯老校曰:‘要校卒为者’其人以醋樽进之曰:‘此亦校卒为者也。’席人大噱。”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80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月从何处来为什么有大佬说中国有东罗马法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