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优待归顺匈奴(浑邪王)上武帝也做到了劳民伤财 看了汲黯传后发现的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8-24 01:57: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金日磾是匈奴人,为何会成为汉朝臣子的道德典范?金日磾为何受推崇?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金日mi磾di虽然是匈奴人,但是他的部落已...

为什么在优待归顺匈奴(浑邪王)上武帝也做到了劳民伤财 看了汲黯传后发现的一个问题。

金日磾是匈奴人,为何会成为汉朝臣子的道德典范?

金日磾为何受推崇?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金日mi磾di虽然是匈奴人,但是他的部落已经消亡,天下之大只有汉朝能给他一个家,金日磾十四岁降汉以后,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汉人来看待了,而且金日磾最大的优点就是忠诚,这一点甚至远超其他大臣,从而获得了从汉武帝到大臣百姓的一致承认。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先出奇兵夺得了匈奴休屠王部落的祭天金人,后再次攻破匈奴浑邪王,实力大损的浑邪王打算联合休屠王一起投降,没想到休屠王中途反悔被浑邪王所杀,并且率领两部4万余匈奴人投降。被杀的休屠王还有个14岁的儿子,这就是金日磾。

金日磾跟着浑邪王投降后,刚开始被安排养马,结果金日磾运气很快就来了。有一次汉武帝打算搞个阅兵,视察一下骑兵部队,就在队列中看到一个牵马的帅哥,身高八尺二寸(约1.89m),相貌堂堂,养的马油光闪亮,汉武帝就问这是谁,有人说这是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对他很感兴趣,就先任命他为御马监。之后,又很迅速的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而且金日磾的姓也是汉武帝御赐的,刘彻的理由就是大汉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就赐姓为金。

金日磾因为父亲是被浑邪王所杀,自己的部落也被浑邪王所吞并,和大汉没有什么直接仇怨。但是他也没有了部族,匈奴那边肯定是回不去了,于是金日磾一心一意当做汉臣一样忠心耿耿的辅佐汉武帝。

金日磾唯一的亲人母亲去世后,汉武帝专门找人画了金日磾母亲的画像供奉在甘泉宫里,金日磾非常感动,从此对汉武帝死心塌地。

金日磾不但自己受宠,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被汉武帝所喜欢,一度当做汉武帝的弄臣,还不听老爹的话。一次金日磾看到自己的长子竟然在调戏宫女,一怒之下就杀了自己的长子。汉武帝大怒,金日磾就跪下解释自己长子和宫女打打闹闹,传出去影响汉武帝的形象。汉武帝这才转怒为喜。

经过多次事情,汉武帝认为金日磾是个忠臣,多次赐给金日磾的宫女,他也从来不要,要了也不碰。汉武帝一度要把金日磾的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也是直接拒绝。

在巫蛊之祸中,金日磾更是非常警惕的帮着汉武帝躲过了马合罗的刺杀,有着救驾的大功劳。所以汉武帝死前,安排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个人为托孤大臣,金日磾是其中唯一一个匈奴人出身的托孤大臣。

班固在《汉书》里给了他非常高的评价:“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金日磾的后裔到了三国时期还在效忠于大汉,当时的京兆尹金祎就因为看不过去曹操打算造反,结果被曹操发现,金日磾这一支才算终结。

这个问题有意思,宋安之来回答!


金日磾之所以受推崇,主要原因在于他符合封建社会中忠君爱国的标准。而且他的出身很特殊,能做到这点,从古至今还真是寥寥无几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金日磾是西汉时期的人物,是当时匈奴休屠部的太子,后来父亲被杀,因此降汉,刚开始只是负责养马的。


后来有次汉武帝见到金日磾以后,感觉这个人非同一般,了解情况以后,知道他为休屠王之子以后,马上封其为御马监。从此金日磾开始平步青云,先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最后更是被封为秺侯。


金日磾为什么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呢?


宋安之认为当时正是西汉与匈奴发生连年战争之际,汉武帝有意以此立一个榜样。让其他有意降汉的匈奴贵族看看,我大汉对待俘虏还是很好的,放心来吧!


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的原因,只能说是金日磾步入仕途的原因,并非是日后可以封侯的原因。


主要金日磾这个人也很是忠心,像马何罗想要刺杀汉武帝,金日磾先是识破然后奋不顾身的将其擒获。


正因为如此,所以汉武帝刘彻驾崩的时候明确指定金日磾和霍光等人一起辅佐年幼的汉昭帝,以匈奴降人出身能走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金日磾摆得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所以一直是小心翼翼,从来不会持宠而娇。像他的大儿子不守规矩,他直接将其杀死。汉武帝为了以示亲近,要将他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也是不肯,可以说是十分的清醒,知道守规矩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有不该做什么。


正因为金日磾身为匈奴降人,不只是忠君爱国,更是摆得清自己的位置,更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榜样。因此很符合封建社会中忠君爱国的思想,自然是备受推崇了。


因此汉书中评价是这般评价金日磾:“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谢邀。金日磾作为匈奴人,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成为后世传颂的一代名臣,不仅与运气有关,也与他的忠诚笃敬、孝行节操有关。

▲汉武帝刘彻剧照

汉武帝称帝后,开始了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他曾先后发动三次大型战争,并收复河南地区及河西走廊的部分地区。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夺取河套地区,打败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杀敌4万余人,还缴获了匈奴珍宝——祭天金人,后被珍藏于陕西甘泉宫内。战后,休屠王和浑邪王惧怕单于的惩罚,因此主动向大汉投降并带领数十万人迁入中原,在此过程中,浑邪王杀死了企图逃跑的休屠王,休屠王之子无处依靠,只好跟随浑邪王一起降了大汉。

▲汉甘泉宫遗址

汉武帝刘彻龙颜大悦,便以缴获的“祭天金人”为名,给这些匈奴人赐姓金,浑邪王还被封为列侯,得到了许多土地,自此这些匈奴人开始在中原繁衍生息。年仅14岁的休屠王之子金日磾被分配到黄门署喂养御马。由于朝廷常年与匈奴作战,面对强悍的匈奴骑兵,汉武帝异常重视汉军战马的饲养,不仅命张骞通西域以引进大宛马,还时常前去御马监视察。有一次,武帝视察战马时,命令御马监中的养马人分别牵着其所饲养的战马从他面前走过,来看看谁最擅长养马。这些养马人第一次面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紧张,但有一个名叫金日磾的马仆牵着战马从武帝面前走过时,目不斜视、沉稳淡定,连他的战马也昂首挺胸。

▲金日磾蜡像

汉武帝一下子就对金日磾产生了强烈兴趣,让他把饲养的其他战马也都牵过来,结果发现他饲养的战马一个个都膘肥体壮、威猛异常。于是,汉武帝当即封其为马监,管理所有御马,金日磾担任马监后,汉军战马屡屡击败匈奴战马,惜才的汉武帝后来加封其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等职。金日磾一直深得武帝信任,却并未恃宠而骄,而是一直谨慎忠厚,因长子行为不谨慎,他怒杀长子,还于林光宫中阻挡刺客马何罗,救汉武帝一命。

▲汉武帝与昭帝刘弗陵塑像

金日磾自从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不用目光直视汉武帝。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也不敢亲近。汉武帝要把他的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也同样不肯。这样高洁的品行,令汉武帝和群臣对他愈发尊敬。汉武帝临死时,留下遗诏以护主之功封金日磾为秺侯,还特意命金日磾与霍光同为托孤大臣,辅佐昭帝刘弗陵。班固在《汉书》中盛赞曰:“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金日磾受皇帝器重主要是忠诚、守规、谨慎,这三点是作为匈奴人善终并主要因素。

一是忠心不二。

金日磾作为一个匈奴王子,他能得到汉朝两代皇帝的器重,主要他的忠心。金日磾的忠心任何汉朝大臣都比不了。他不仅把皇帝的事放在心上,甚至对皇帝忠诚,把皇帝安危放在心上。他观察马何罗有谋反迹象后,甚至日夜守侯在汉武帝宫殿旁边。最后马何罗谋反,如果没有金日磾在宫殿旁边守侯,马何罗就要得逞了。班固在班固《汉书》对金日磾有一句评价很到位:“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二是母亲教诲。

别小看匈奴人,自从金日磾随老妈阏氏投降汉朝后,阏氏始终教导儿子们一定要对汉朝忠心,而且要守规矩。这种教育方式,比当时汉朝高官家族都要强。因为阏氏知道,休屠王中途反悔被杀,她和儿子虽然到了汉朝,但与浑邪王的地位不一样,不仅要保命,还要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金日磾两个孩子自小就受到汉武帝的宠爱,把他们称为“弄儿”,也就是逗弄玩的孩子。但金日磾很忧虑,怕孩子小冒犯龙颜。只要孩子与汉武帝玩时,稍有不尊重的动作,金日磾都会训斥制止。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出入汉武帝宫中没人敢问。有一次金日磾的长子在宫里与宫女打闹,被金日磾碰到,当即杀了自己的儿子。

汉武帝知道后很生气,认为金日磾做的太过了,怎么与一个孩子一般见识。金日磾把孩子无礼的作为说出来后,汉武帝不仅理解他也更厚待他。

三是低调谨慎。

金日磾在母亲的教导下,无论汉武帝多么喜欢他,他始终保持恭敬的态度,不骄不傲,从来没有因为汉武帝的宠爱而高调行事,就连儿子与宫女打闹,金日磾都要杀死。金日磾愿杀吗?他不杀不行,否则被人抓住把柄,他也很危险。金日磾在汉武帝身边从来不敢直视汉武帝,就连汉武帝赏赐的宫女他也不敢亲近。汉武帝想让金日磾女儿嫁到宫里,也被金日磾婉言谢绝。就连汉武帝对金日磾都认为金日磾行为怪异,但却忠厚。

金日磾成为托孤大臣后,也把霍光奉为领导。霍光比金日磾资历要浅,霍光谦让时,金日磾说:“我一个匈奴人怎么能担这么大官,要是当了,匈奴笑话汉朝。”既说的有理也让人服气。

金日磾死后,被埋葬在霍去病帝边。他的后代袭封爵位。到了王葬时,一部分后代受到王莽迫害跑到山东,改为丛姓。

东汉时,金日磾后裔继续为汉朝效力,到了汉末时有一事件就是金日磾后代所发起的。这件事就是建安二十三年的叛乱。当时东汉大臣金祎,是金日磾的后代,他联合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攻打许都王必,想救出汉献帝,重振汉朝。后来王必跑到曹休那里,曹休派人灭了金祎,并将其家族老小全部诛杀。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金日磾忠厚老实,谨小慎微,善于处事,手里又没有兵权,因此能够成为汉朝皇帝的忠臣,成为汉朝大臣的道德典范。

金日磾,字翁叔,凉州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人,生于公元前134年,是匈奴休屠王的长子。汉朝名将霍去病在汉武帝的派遣下,多次击败匈奴。后匈奴发生内乱,浑邪王杀掉休屠王,率部投降汉朝。金日磾无家可归,带着母亲和弟弟跟着投降了汉朝,当了一名养马的饲养员。

金日磾

有一年,汉武帝见金日磾体形魁伟、容貌威严,得知他是休屠王的长子后,封他为御马监。金日磾屡屡获得升迁,历任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金日磾很受汉武帝的器重。但他并不持宠而娇,而是表现出一幅忠厚老实、谨小慎微的形象。他跟随在汉武帝面前时,甚至不敢用正眼直视汉武帝。汉武帝要将宫女赏赐给他,他不愿意;汉武帝要把他的女儿封为嫔妃,他也婉拒。

汉武帝

金日磾将一切有可能影响他形象的事情扼杀在萌芽状态,甚至不惜大义灭亲。金日磾有两个儿子,很受汉武帝宠爱。汉武帝经常逗他们玩。这难免让两个儿子变得有些不守规矩。其中,长子在长大后,竟然在殿下调戏宫女。金日磾正好看见,立即杀掉自己的长子。

汉武帝很信任金日磾,在临死前让他与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一起辅佐年幼的汉昭帝。那时候,金日磾依然很低调。汉武帝在遗诏中表示,以讨灭马何罗的功劳,将金日磾封为“秺侯”。金日磾以汉昭帝年幼为由,坚决拒绝。

汉昭帝

公元前86年,金日磾患上重病,霍光在奏明汉昭帝后,才将金日磾封为侯。

金日磾虽然是匈奴人,但他是汉朝大臣的道德标杆。班固在《汉书》中说:“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这是对金日磾的盖棺论定。

西汉的东方朔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一年换一个媳妇?

东方朔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的践行者,民间传说他是太白金星化身,又是岁星下凡,又说他曾三次偷盗王母娘娘的蟠桃,其人博学多才诙谐滑稽,被后世命相学盲人流派奉为祖师爷,道家认为东方朔是庄子转世,称之为“南华秋水昭度真君东方朔”。

汉武帝刚继位广开言路,征召各郡国的贤良方正,东方朔得知后,洋洋洒洒写了长文上京,文字内容写满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二个青壮男子才能抬得动,上京后被安排和侏儒优人同住,很久没有被召见,优人则能接近武帝,东方朔便通过欺骗侏儒,得以受到皇帝接见献上他的文章,武帝花了两个月才看完,便把他留在身边作近臣。

东方朔文学出众又精通易学,武帝有一次同众臣玩射覆,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何物。当时武帝把壁虎倒扣在盂中,众人猜不出来,东方朔便走上前,起卦后用蓍草排出卦象,并念出卜词说,像龙却无角,像蛇又有足,用足肢爬行,特别能爬墙,此是壁虎或者蜥蜴。武帝揭开盂一看,众人皆叹服。

武帝对匈奴用兵后,心常有忧虑,一次建章宫出现了一只长得像麋鹿的动物,众人不知它的名字,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说叫驺牙,这种动物出现,说明远方有人前来归顺。过了一年多,前121年,匈奴单于要诱杀浑邪王,浑邪王带领十多万人投降汉朝,武帝命霍去病迎接并在阵前平定休屠王之乱。

东方朔自诩他的志向是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可是武帝一直都把他当作寻开心的弄臣看待,东方朔感慨说,我这是大隐隐于朝啊!更加不拘小节,曾喝醉酒在大殿小解被免官,后又起用。

东方朔也有忠直的一面,武帝要建上林苑狩猎时,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劝武帝深省,武帝后期沉迷浮海求蓬莱,寻仙问道,东方朔也多有谏阻,临终前苦劝武帝纳忠言远小人,搞得武帝老大不习惯,以为他换了个人。后人称东方朔有大智慧,毕竟在武帝时能受到宠信又能得到善终的不多。

东方朔是一个非常善于隐忍和观察时局的人,拥有非常大的智慧。
他之所以一年换一个媳妇就是为了自保。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东方朔在当时帮助汉武帝出谋划策一时间成为最善良的星星,但是他清楚太过耀眼必然引来杀身大祸。于是他选择一年换一个媳妇,以此来树立自己贪财好色的人设,这让汉武帝以及满朝文武都认为东方朔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的见识,不足为患。
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有《非有先生论》等名篇流传于世;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想连累别人,所以换老婆这么勤。
东方朔是一位隐士 。汉武帝当皇帝后,为了扩大大汉疆土,急需人才,所以下令招揽人才。东方朔就是在此时自荐入仕 。有一种解释是说东方朔是故意装出一副好色的样子以求自保。 他用爱美女的表象,来掩盖自己不追求名利的事实 。

汲黯传的原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景帝死后,太子继位,任命他做谒者之官。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

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

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皇上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

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皇上闻讯,召汲黯朝任中大夫。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诤,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

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很称赞他。皇上得知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他为政力求无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条文。

扩展资料:

《汲黯传》署款为赵孟頫,不过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俞和仿赵之作。而本人临过赵孟頫的《汲黯传》也临过俞和的《临乐毅论》,通过实践对比,感觉《汲黯传》不像是俞和所书。

俞和虽然是学赵孟頫最成功的一位,也是仿赵孟頫书最多水平最高的一位,其精工扎实、功力深厚,但赵的虚和婉丽,俞和却没有能学到。

观此《汲黯传》同他自临的《乐毅沦》、《临定武兰亭序》款书小楷一样,也是只见方峻刚利,而没有赵的虚婉遒媚。而此帖最后3行落款虚和端庄更是俞和达不到的。

另外此帖第11、12页,也就是第6幅图的两页不慎遗失,为明代小楷大家文征明所补写,文征明尽量仿原帖风格,但前后对比,还是能写出风格上的较大差异,但同样精彩。这是赵孟頫与文征明两位小楷大家跨越数百年的合璧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汲黯传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居无何,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弊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时至二千石者十人。濮阳段宏始事盖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然卫人仕者皆严惮汲黯,出其下。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本文标题: 为什么在优待归顺匈奴(浑邪王)上武帝也做到了劳民伤财 看了汲黯传后发现的一个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40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会像以前的历朝历代在几百年或者更久以后会变成其它朝代吗 就比如像唐宋元明清这样演变这个红酒架是如何让酒瓶悬空不倒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