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姓+出生地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和姓+字,姓+号的称呼相比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 2021-08-20 16:02: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古人九大姓名基本称谓,字和号有什么区别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

古人姓+出生地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和姓+字,姓+号的称呼相比有何区别

古人九大姓名基本称谓,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司马迁为司马字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

称号

号又称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称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都称祖,如明朝开国皇帝称明太祖,其儿子朱棣称明成祖。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称籍贯

用一个人的籍贯来称呼。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人,故人称柳河东。

称郡望

“郡望”是“郡”和“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因为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世人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

把官民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将军,人称其为王右军;杜甫任职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故被称为柳屯田。

名、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名",是社会上一个人的特称。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素,后来,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点的发展,人名才变得越来越复杂。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周代贵族男子年二十行冠礼,即结发加冠,以示成年,也就是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这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了。

"号"是别人的称号,即人的别称。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以后,别号之风尤盛。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要行冠礼,字是这个时候取的,一般是长辈或老师给取的,字以表德.(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和亮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称呼别人都叫字,而不叫名的,这是礼节.
一般称呼自己叫名的,这个是礼貌.
字是成年时长辈取的,号是自己取的或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之类的

古人的称呼古人称呼中的字,号是怎么回事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中国古代,男子要在十六岁左右举行冠礼,表示长大成人,此时开始取字.一般有姓、名,字应该是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德与操相近,孟字一般表示家中的排行.人们在称呼对方时,使用对方的字,而不直接说姓名,表示尊重,如称刘备为玄德.自己做自我介绍时,可以使用名.号,有时是自己取,有时是朋友取.根据自己的喜好.也可以用号来称呼对方,同样表示尊敬。

古人的名、字、号的区别

姓是氏族(部落)的标志,这个无需赘言。

随着氏族繁衍,迁移,就会有分支家族散居各处,为了表示区别,各分支在保留氏族的姓之外,另外取了一个代表其分支家族的标志,就是氏。

其实这个姓和氏和罗马时期命名倒是一模一样的,比如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尤里乌斯代表氏族,恺撒代表家族。

中国的氏基本以国名、地名、职业、官位等来取,所以当时就有重复的,由此同氏不同姓的也有很多。

古代同姓是不能通婚的!

秦汉之后,姓和氏就混在一起不分了,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姓,有可能是从以前的氏来的,而我们祖上的姓可能早已不知道了。

名就是个人的标记。

字是为了成年后用于社会交往的,也就是说别人称呼他的时候通常都叫字的,而不叫名的,因为名是家中长辈或者自己自谦时用的。取字一般依照两个原则,表其德或表其名,意思就是希望养成的品德或者和名的意思相近。所以字也叫表字。

古代的人都有字,近现代也有一些人有字。比如李白的字是太白,有表其名的意思,刘备字玄德,表其德的意思。近现代的胡适,字适之,毛泽东,字润之等。

号相对就比较自由,是文人雅士给自己起的,如苏东坡的东坡,是因为被贬黄州时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而起,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因居住地边上有五颗柳树而得。因此号常常代表了他们的喜好、境遇和心情。号可以有多个,你看那些书画家,有许多章,大部分都是不同的号。

这么说吧,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闯荡江湖得光明磊落!所以有家族的姓,有长辈赐予的名!所谓的字,就是在行走江湖时,直呼其名太不礼貌,也有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还有就是人都是好面子的,万一没混好,臭的也就是个字号,也不会有辱家族。混的好了,能混个雅号,这就有面子了。所以很多古人,姓名字号,互相一介绍,你就报个名字,我能有4个称呼,我就有面子,说明混的好,混的好的人在一起也不会直称姓名,一般都是以字号相称,显得雅致也是觉得亲切。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1、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6、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7、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扩展资料

取名用字有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中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如刘邦字季。

周朝女子的字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许多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如孟姜。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史记》中称呼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其中“叔梁”是字,“纥”是名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取名

百度百科:称字

古人的名、字、号的区别: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 

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这些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拓展资料:

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然而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  可见,古人的名字中,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如并列,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所谓姓、名、字、号,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招牌,这类似于现代人除了“大名”外,有的人还有曾用名、别名、笔名。虽然都是一个人所独有的代号,但古人的姓、名、字、号均有其特殊含义。那么古人的姓、名、字、号有哪些特殊含义呢?

古人的姓名和今天人们的姓名,含义完全相同。所谓“姓”,就是一群人所共用的名,而名,则是个体所独有的。古人往往在他人的姓名前冠以职务、地名、祖先等“前缀”,进而演化为姓,如“鲁、韩、宋”等,“东郭、西门、池、柳”之流则是以景物、方位为群,“师、史、祝”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则是明显以官位为姓,所谓“公孙、王孙”之流,多半其祖上是王、公。

名,这是个人的符号,成因、来源要较“姓”更广泛。在早期,较为蒙昧的时代,人们可能以时间、纪实,甚至人的生理特征为名。如“时间名”,孔甲、盘庚、干支等,“生理特征名”如黑肱等,“纪实名”,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夏商等朝,人们起名字时还未意识到将所谓期望、抱负之流融入后人的名字之中,总体来说,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胜”在朴素。

字,是对“名”的解释、补充,所谓“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这个东西就略微有技术含量,在古代,穷人起个名,一个“狗蛋”之流完事,人们长期地挣扎于温饱线上,什么抱负都是空想,所以,字几乎是士大夫、文人、书生的特权。

一般来说,“字”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也称“表字”,如《离骚》里面屈原的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所谓“正则”,即“平”,而“灵均”即“原”,即名为“平”而字为“原”。以“字”为“名”之补充,宋代的晃补之可谓经典案例,他字“无咎”,补之而无咎,志气高、野心大。

所谓“号”,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乍看之下,高大上,在古代,只有混得还不赖的中上层,才会有号,底层人士,没有这种雅兴,就算真有号,那也很难被史书记下来。所谓“号”,就是个别称,也叫做别号。别号中以“居士”、“山人”最为常见。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在尊称、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上流社会在交际应酬中爱以别号相称以表示尊重,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有时还要因此受到惩罚。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为什么当代称古人有时不呼“姓名”而叫“姓+字”?

这个问题不是关于姓、名、字各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说这种现象为何会出现。不欢迎从别处摘抄一大段无用的东西。(有用的当然欢迎^_^)rn这种现象先秦出现的较多,比如商汤原本名不叫“汤”(叫什么我忘了……),字汤,后世通称商汤。屈平,字原,后世通称屈原(叫屈平的话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根本反应不过来)。项籍,字羽,后世却通称项羽。rn秦以后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最为著名的就是蒋氏名中正,字介石,后世通称蒋介石。一般来说,称呼人字都是尊称,可提到蒋公的时候,过去一些文艺作品里还咬牙切齿地称“……被反动派蒋‘介石’杀害……”之类的。岂不是很说不过去?
一个是后人为前人取的名字,如商汤
后来称字是以示尊重,古人不直接称呼名字,只有长辈称呼晚辈时才称名字.
称名是一般称呼,称字则是敬称。
为了尊敬啊,在古代是这样。已经习惯了,现在人无“字”了,自然就可以了。
字是对一个人的期望与祝福,有了字就意味着已是个男子汉了,应受到平等的尊重,而叫名字的,不是自己的双亲,便是一种侮辱了。古人还是很有距离感的
是敬称

为什么古人有多个称呼?古代的姓氏和名字,和如今有何区别?

姓和氏,在在今天看来都是一样的含义,但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先秦时代,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举个例子,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同等氏。


因为在先秦时代,社会上还保留着大量的原始母权社会的残余,所以大量的古姓都是加女旁,例如姬,姜,姚,嬴,姒等


原始母系社会


姓,原本指的是母亲这一系的血缘关系;氏,指的是父亲这一系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先秦时期的同姓不婚,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所谓同姓不婚就是指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毕竟你爹不一定是你亲爹,但是你妈一定是你亲妈。所以同姓不婚的原则,可以有效避免近亲结婚的现象出现。


这样说可能有点复杂,举个例子来说吧。秦始皇的母姓是嬴姓,父氏是赵氏,名是政。按照今天的规则他应该叫赵政。



那么氏是怎么从姓中分离出来的呢?


氏,主要是用来区分贵族的家族和家支的,和用来“明贵贱”的。比如,我们都是一个姜姓出来的,我当了名叫“司马”的高官,你只是普通的小贵族 ,我会在我的名前加上司马二字。因为先秦时期,贵族的爵位是世袭的,所以久而久之,我这个家族就叫司马氏了。这样就和同为姜姓的其他族人区分开了。


再有就是先秦时期,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的。所以贵族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姓氏,和老百姓加以区分。


氏的来源很多,有的来自于官职,比如像上文说的司马,有的来自于分封的地方,比如周武王将伏羲的后代封于宿国,所以其后人就以宿为自己的氏。有的是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氏,比如著名的东门,南宫,百里这些。



伏羲画像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各国国君的儿子们,他们一般被称为公子某,孙子叫公孙某,所以他们的后代有的会以公孙为氏,有的会以自己的祖先的字为氏,比如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君的孙子,被称为公孙嘉,字孔父,所以他的后代便以孔为氏。


再有就是一种平民的姓氏,不过很少见,也不正式,更像是一种外号。比如著名庖丁解牛故事的主人公,丁是名,庖是氏,但更是他的职业。这也不算是正规的氏。


同一个家族,甚至同一个人,有可能有不同的氏,有的氏来自于官职,有的来自于封地,这是很复杂的知识,所以在当时,这也是贵族专门要学习的知识。



说完姓和氏的来历,再说说称呼的问题,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先秦时期,贵族中男子和女子的称呼是不一样的。


称呼贵族男子的方式习惯,一般是氏+名的称呼方式,比如孔丘。对男人来说,姓是不能用来称呼男子的,只是区别择偶用的。


贵族女子的称呼是氏+姓,女人强调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结婚。出嫁前为了加以区分,则会在姓上加上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比如,孟姜,这表示是姜家的大女儿。


出嫁后,有的会在姓上加上娘家的国名,例如齐姜,这表示她来自齐国姜姓。


因为女子的称呼特别容易重复,为了避免搞混,所以后人会在她们的姓前,加上其丈夫的国名或者谥号。例如鲁共姬,就是鲁国的姬姓的女子,嫁给了宋共公。



除了姓和氏之外,古人的名和字也是分开的,也和现在不一样。


先秦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起名,男子二十岁举办成人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一般来说,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不过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上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体的后面加上“父”或者“甫”表示性别,这样才是男子字的全称,例如;伯禽父,仲尼甫等。


春秋时期男子取字最普通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在古代“子”是男子的尊称。例如,子我,子贡,子夏等。



不过到了战国末期,贵族社会瓦解,礼乐崩坏,关于姓和氏的这些复杂的讲究逐渐消亡了。到了西汉时期,已经消失的的非常彻底了。姓和氏逐渐没有了区别,老百姓也开始有了正儿八经的的姓了。


虽然姓和氏的区别没有了,但是名和字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持续到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才消失,不过在称呼上稍微有了区别。


在先秦时代,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孟明视,明是字,视才是名。而在汉代以后,是名在前,字在后。例如,唐林子高,林是名,子高是字。


而且先秦时代,取字一般是单个字居多,而后世一般是双字。


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顺道说一嘴,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


“名”通常只能由长辈、上级或是非常亲密的同辈才能称呼,“字”则是平辈互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亲切。


晚辈对长辈只能称对方的字,名是不能提的,否则就是大不敬。所以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


所以看到很多古装剧里面,两个好朋友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我就觉得很搞笑,这样不是交朋友是结仇,也说明编剧的无知。


到了后来,除了名和字以外,文人们又有了别号,别号就和名没啥联系了,纯粹就是自我的一种表达。例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可以称呼他为苏轼,也可以称呼他为苏子瞻,也可以称他为苏东坡。



到了后来,有人觉得称字称号不够尊敬,于是称呼官爵,称地望,例如李鸿章,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因为官职他又被下属称为李中堂,因为他是合肥人,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李合肥。


也不知道为啥,关于名字的这些传统,到了现代基本上都消失无踪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古代人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特别注重礼仪这一方面,长辈和同辈之间的叫法都是不相同的,在如今话基本没啥区别。
古人的多个称呼是因为有一些是敬语,有一些是谦词,用在的场合不一样。古人的姓氏和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前面是姓,后面是名字。
因为古代人姓氏文化的原因,才有多个称呼和现在的区别,就是古代成年男子才有名字,未成年男子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
本文标题: 古人姓+出生地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和姓+字,姓+号的称呼相比有何区别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37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没前途?整个考古界表示不服二战德军有随军牧师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