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中的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

发布时间: 2021-08-04 03:58: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五四运动的坚实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袁...

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中的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五四运动的坚实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 1914年又发布《祭圣告令》,通告全国举行“祀孔典礼”。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1912年起,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出版《不忍杂志》和《孔教会杂志》等。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
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该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还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发表了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青春》等主要论文,揭露了君主专制的危害。《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这又影响到全
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所有这些文学改革,使全国报纸面貌为之一新。
1917年爆发了伟大的俄国十月社公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以后,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这一运动的深入发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作好了思想准备。
这次运动的主要缺点是其领导人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他们除了一般的政治口号外,没有提出实现民主政治的具体办法。同时他们形式主义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但这个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了封建主义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当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新青年》也逐渐变成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2、 积极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为人们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创造了条件,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3、 历史的局限性:

①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提倡明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指向封建正统之道---孔孟之道.
影响: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个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们指明一条真正的出路.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们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
1.政治方面:掀起学生爱国运动,唤醒国人的政治意识

新文化运的影响甚为深远,从政治上来看,新文化运动激发了五四政治运动。大学生受了新思潮感染,使学生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推翻军阀专制政治,反对丧权辱国条约,争取民主政治的要求。而由五四运动所激发的爱国意识,民主精神,政治活力,对中共的诞生和国民党在1924年的改组都发生了推动作用。

2.思想文化方面:传统儒家思想受冲击,共产主义传播

在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倡导民主与科学,主张打倒「孔家店」,进行「文学革命」等,都对知识青年摆脱旧思想文化的束缚,成功地位倒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秩序,并运用了无数新的、外来的观念,以重建新的文化秩序。

3.社会方面:平民地位提高和妇女运动

在社会方面,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变动,平民和妇女的地位日渐受重视。五四时期白话文学兴起,以及其后专门描述下层民众生活的普罗文学的发达,对平民社会政治意识的加强及其地位的提高,无疑是有作用的。此外,由於新文化运动曾对妇女问题指出过很多激烈的主张,例如反对家庭组织,反对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提倡妇女自由择偶、自由择业、自由接受教育及参政等。这些妇解主张和口号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而得到实现。当时不少妇女成立团体来争取参政权、教育权、财产继承权、择业与婚姻的自由等。此外又主张废除歧视妇女的社会习俗、如纳妾、公娼、缠足等。

4.文学方面:白话文成为主流,新文学大量涌现

在文学方面,自五四以后,白话文学逐渐成为新文学的主流,许多主要的刊物登载用白话文写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许多重要城市,也纷纷出现了白话报纸和杂志。另外,在白话文逐渐普及的过程中,一批新文学家涌现,从事诗、小说、戏曲、散文的创作,使中国新文学结出了丰富的果实。其中尤以散文和小说成就最大。小说中较大影响力的是鲁迅,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脍炙人口,被认为是讽剌小说的佳作。散文方面,者名的有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谢婉莹、郁达夫、徐志摩等。

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寻求现代化富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一场文化想上的启蒙运动。其广义的期限乃从1915年至1923年间,期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其高峰和标志。五四运动既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也有反帝国民主运动的特色。新文化运动的追求目标,要略而言,可以归纳为两项,即民主与科学。民主,并非专指一种政治制度,而是一种自我旳人生态度和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科学,也非指某种专门学问,而是一种认识事物、辨明真理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国知识界到了这个阶段,可说已把西方文化的长处学到了,也可说,已正把握到使中国富强的道理。故此,五四新文化运动实有划时代历史意义。

首先,五四时代的知识份子主张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检讨与变革,这是前所未见的。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只有在法制层面的改变,而思想人心和价值观念却丝亳未变,国家的现代化工作实未算完成。因他们力主文化整体的改变,才可以与民主的体制相适应,此为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认识。

其次,新文化运动中的某些知识分子,对个人权利和国家独立两观念接受之速,信仰之坚,也是前所未有的。当时这些人对个性解放,社会平等民族独立的要求和鼓吹都非常热烈和投入。

再者,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引进了空前大量的西方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新学说,为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新元素,要认识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及文化结构的重要内涵,必须溯源於此。

最后,新文化运动以介绍自由民主科学开始,而以鼓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结束。集体压倒了个人,权威取代了理性,新文化运动的结局竟与其原先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有些学者解释此乃因为中国专制传统的作用仍大,亦有学者指出是知识界为了救亡而牺牲了启蒙所致。姑勿论对此怎样的理解,都足以说明新文化运动只做到了揭示当时文化上和社会上的诸种病态,却未能提出解救这些病态和问题的良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也需要正视,避免对其作出过当的赞誉。

然而,这个运动确实对中国文化思想及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促使了学生运动和劳工运动的崛起、国共两党政治地位的奠定、其他政治团体的兴起;它推动了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的发展;它也促进了白话文学的发达,有助平民教育的推广及平民地位的提高;它加速了中国旧家族制度的崩溃,为中国的女权运动的勃兴扫除障碍。尤其重要的是,它动摇了儒家思想和传统伦理的权威地位,并带进近代西方各派的新思想、新学理、加速了中国此后学术与文化方面西化的趋势。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的时代。

当代人应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
[展开]

Hulda 2021-08-25 01:47:19举报 0 评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4)主要阵地:《新青年》
。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前期内容(3)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进步性:
(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最主要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 弘扬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⑸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⑹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拯救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2021·孝感)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科学。
(2021·孝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编辑于 2021-02-27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大连 补习艺术生文化课 尽在沈阳翰林教育
根据文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为您推荐
沈阳翰林教育—补习艺术生文化课效果高居辽沈前列,2021艺术文化课冲刺帮手全方位指导!您的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冲刺帮手!
沈阳市大东区翰林教育培训学校广告
艺考生补习,就来钧大学校!
根据文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为您推荐
艺考生补习「大连钧大高考补习学校」,来钧大,做学霸专业高考文化课补习学校。火热招生中
大连市甘井子区钧大文化艺术培...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与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但只有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才算找到振兴中国的新道路。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3、为五四运动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6、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自发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直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情绪化”的产物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登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他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帝制复辟。而与政治倒退相伴随的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诬蔑辛亥革命以来“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命令全国“尊崇孔圣”。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孔教会、孔道会、宗圣会等尊孔复古组织。这些组织与北洋军阀相唱和,攻击辛亥革命,谩骂民主共和,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袁世凯的所谓文庙祀孔、天坛祭天不过是恢复帝制的前奏:“武圣”张勋与“文圣”康有为更是联手导演了一出复辟的闹剧。既然反动的政治总有腐朽的文化为之张目,那么捍卫共和、反对倒退,就势必要痛击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对封建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思潮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抨击君主专制、纲常名教,提倡民权、自由、平等,这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进一步批判封建的纲常名教,指出如果不“扫荡三纲,荡涤五伦”,中国就不能“挹自由之空气,振独立之精神,拔奴隶之恶根,救民众之悲运”。他们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孟,提出“圣人革命”,否定了“圣人”和“圣学”的绝对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纲常名教、反对孔教,与辛亥革命党人对待纲常名教和孔子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是一脉相传的。由此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把五四运动说成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情绪的宣泄”、“非理性感情在起作用”,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他们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对新文化的提倡,是在经过对社会现实、思想文化状况的严肃思考后作出的抉择。这种抉择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对现实的客观回应。
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在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重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深入发掘其当代意义,具有重要价值。6月19—21日,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180余名学者齐聚上海,围绕“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平原分析了五四运动影响深远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五四”当事人的迅速自我经典化,以及百年来学者不断与其进行对话。“五四”得到当时和后来学者的广泛认可,刚刚落幕,学者就开始不断构建“五四”的神话。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运动早已过去,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却历久弥新,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他认为,为了激活传统,必须跟诸如“五四”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种必要的“思想操练”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多弼认为,今天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评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视角。要用新的眼光看传统,取精去芜。在罗多弼看来,新文化运动把文学当作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武器,新文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表示,在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重温人文主义的历史作用及当代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关注新文化运动 “反帝、反封建”方面,而忽略了其人文主义的方面。他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世界意义,尤其是一战时期对于人道主义的呼唤。新文化运动除了在现代中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外,同时也对世界人文主义的宏大叙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关于世界人文主义概念的建构,认为世界主义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当代形态的人文主义。

  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中的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9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跳车为什么会死 (或者跳车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纳粹主义里面时常会出现“kampf”斗争这个词 为什么会非常强调这个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