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废除是先进了还是倒退了

发布时间: 2021-08-03 04:57: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科举制为什么最后被废除?我觉得科举制是这样被废除的在中国古代,从殷周开始,官学逐渐被废除,学术逐渐下移。孔子时代,有一股免费讲课...

科举的废除是先进了还是倒退了

科举制为什么最后被废除?

我觉得科举制是这样被废除的

在中国古代,从殷周开始,官学逐渐被废除,学术逐渐下移。孔子时代,有一股免费讲课之风,一直传到清末。虽然中国的专制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有一个长期的免费讲课传统。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是相对自由的,政府没有过度干预。

但是政府是怎么做的呢?管理人才的选拔。任何一个政府体系都不可能仅仅由皇帝及其亲信来管理。因此,早期皇帝通过考察制度选拔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察隅制度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魏晋,历时数千年。在这个体系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然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王朝形成后,许多地方形成了大量的家族势力。他们在背后操纵舆论,操纵群众力量“养”。茶居制度开始被扭曲变形,最终导致了“上层没有穷人家,下层没有贵族家庭”的局面。

“上层没有穷人家,下层没有贵族”。整个选拔机制失去了公正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下层阶级受到了伤害,国家权力也受到了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找不到可以利用的人才,这个政权将失去威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机制。

在南北朝向隋唐的转型过程中,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初,并没有完善的规定。这种状况直到宋代才有所改善。其标志性事件是岳麓书院等大型书院的出现。

在学院里,学生可以和名师一起学习经典,备考。这些名师能够提供很好的指导,传授深刻的思想,而体贴的文章往往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科举考试不断规范化,到明清时期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最终形成了八部制。

科举改革的坎坷之路

这次科举考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它最终培育了一种工业生产形式。科举文章写得很好,但都是平淡的呻吟,没有内容,也没有很正式的东西。在传统的农业文明状态下,科举制度的弊端或许并不明显,但在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刺激后,科举制度将进行改革。

在当时的情况下,科举制度只能改革,不能推翻。像日本那样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来扰乱人民。然而,清政府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体系之上的,所以它无法筹集这么多的资金,人民也无法承受更多的税收压力。最后,他们不得不屈居第二,改革科举制度。尽管如此,学校的建设仍然引起全国各地的反抗和暴乱。

科举制度虽有改革,但也有其局限性。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江南船厂和福州船务管理局需要一大批技术熟练、知识渊博的工人。但是,科举出来的人对他们很熟悉,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有人说,把科举考试的内容改成物理、化学、数学可以吗?然而,这就像是让小学生参加高考。当时社会上的学生还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基础教育,科举考试根本无法检验复杂的理化知识。

因为在科举考试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作弊情况,再加上不是谁都能参加科举,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所以废除。
主要是不合时宜。因为科举发展到后期已经丧失了选拔人才的功能,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科举制也成昨日黄花。

光绪31年停止科举考试是进步还是倒退

光绪31年停止科举考试是进步还是倒退
科举制是把双刃剑,主要看执政者怎么用!科举制是我国可以媲美四大发明的发明,它的客观性,标准化正是现代考试的模版,对于选拔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个人认为科举制不必废除,改革内容就好。
但其本质上一直影响到现在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和选官制度(公务员考试),而且外国也纷纷效法科举,可见还是有其深远的进步意义的,只不过是古人没有扬弃的看问题。^_^ 肯定是后退,就算高考再有弊端,把高考取消了,由官员亲戚上大学,你说这能算进步吗?
但其本质上一直影响到现在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和选官制度(公务员考试),而且外国也纷纷效法科举,可见还是有其深远的进步意义的,只不过是古人没有扬弃的看问题。^_^
进步,当时的科举是为了选拔听从命令的官员,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即敲门砖。
肯定是后退,就算高考再有弊端,把高考取消了,由官员亲戚上大学,你说这能算进步吗?

科举制的发展和废除。

  发展与演变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唐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4],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进士、明经等及第后,一般要守选数年,方可通过吏部铨选授官[5]。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主要有秀才,明经和进士科。进士科考诗赋、时务策,以文章辞彩为标准。明经科则考士子对儒家经典的认识。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不过进士科一般较困难,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语。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宋
  宋代进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因此当时还产生“富贵不过三代”的俗语。

  宋代改良科举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一定可以再是考官的门生。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及公正,宋朝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路费。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二朝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元、明、清

  元朝的科举取士一共经历四个阶段:戊戌选试、延祐复科、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

  元太宗九年(1237年)农历八月,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下诏书[8],对儒士开科取士。诸路考试,均于1238年(戊戌年)举行,史称“戊戌选试”。录取东平杨奂等4,030人,皆为一时名士。[9]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此后准备再辟举场精选入仕。这说明戊戌选试确实是科举取士的步骤之一。但后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10]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后,元朝君臣围绕科举兴废问题曾展开反复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之议,这是灭宋后关于科举的一次重要讨论。其“事虽未及行,而选举之制已立”。[11]但是终世祖之世,科举制度始终没有实行。元成宗、元武宗时,也一再议“科举事”,但仍无结果。

  元朝前期有相当一段时间不举办科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元朝开国之初,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第二,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第三,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这种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以越来越大的力量排挤和对抗实行科举制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最后导致科举制的流弊日趋甚笃。[12]

  1311年,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13]皇庆改元(1312年)仁宗将其儒师王约特拜集贤大学士,并将王约“兴科举”的建议“著为令甲”(《元史》列传第六十五王约)。 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元仁宗下诏以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科举考试者的指定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14]

  这一变化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今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因为后来的明清两朝的科举取士基本沿袭元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充实和完善。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全国举行乡试,延祐二年(1315年)二月,在大都举行会试,1315年三月,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录取进士56人,史称“延祐复科”。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和唐宋科举不同的是,元代科举只考德行明经一科,[15]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中书省对于乡试、会试(“会试”之名亦始见于金朝)、殿试的举行时间,每次考试的录取人数、考试内容、考官来源、各行省的乡试录取名额分配、考试过程中的考场纪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16]

  乡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二十日举行,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进行名额分配,从赴试者中选合格者300人于次年二月到大都参加会试。会试,于次年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取中选者100人。一个月后,在三月初七日,100名会试中选者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每次录取进士数十人。乡试、会试中选的名额都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进行分配。[17]

  值得注意的是,征东行省(高丽)也有乡试科场,并在300名乡试中选者中有3人的名额。这也是元朝时期朝鲜半岛是进行有效管辖的有力证据。

  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专权的右丞相伯颜使得惠宗下诏停止科举取士,因为伯颜专权到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原本定于至元二年(1336年)和至元五年(1339年)在大都举行的两次科举取士都被迫停止,史称“至元废科”。

  1340年二月,伯颜去职,脱脱被惠宗任命为知枢密院事;1340年十月,惠宗任命脱脱为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十二月,惠宗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正元年(1341年)八月,全国范围内恢复乡试,至正二年(1342年),会试和殿试相继在大都举行,史称“至正复科”。

  此后科举取士三年一次,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最后一次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1368年八月元朝退回草原后,不再有科举取士。

  元朝自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元惠宗(顺帝)1368年八月退回北方草原,不再科举取士,每三年举办一次,除了1336年和1339年曾停办两届外,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积分及格生员参加廷试录取正副榜284人,总计为1,423 人。[18]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清科举各级考试名称
  明朝的科举在元代萎缩的基础上改良并得到发展,制度已完善,规模也增加,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但考核的内容却开始僵化。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24,536人。

  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清开国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特别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满人、蒙古人参加科举虽然有较易考中的捷径,但最后殿试头三名习惯只授予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进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蒙古族只有一位阿鲁忒·崇绮在同治乙丑(1865年)考中状元。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因为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故此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童试

  童试亦称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19][20]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21]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台官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22]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相当于一种资格的获得,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时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23]

  乡试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24]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24]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金榜名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25][26],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27]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4人能够三元及第,在唐朝有二人张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黄观[28]和商辂两人,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明清的惯例,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进士要经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进修。其余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间中亦有派为知县、知府等职。进士榜下即用为知县,被称为“老虎班”;指其行事往往雷厉风行。

  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天杏榜取录的五十二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大怒,亲自查问后,把三名主考处死,在夏天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这种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如甘肃、贵州、云南等)每界科举会试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会士、进士,进入政界的中高层,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与政治安定。[29]

  科举制的废除

  鸦片战争后,科举的内容一下子就完全显现了与现代世界脱节的窘况,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发生在京考会试的举人集体请愿的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但在戊戌政变后再次被恢复。1901年,清政府先废除考试用八股文。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清政府虽然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但并未停止透过考试来从民间选拔人材;而科考千年来深入民心,民间对以考试入士为官之途,仍然有相当的需求。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同时制订了“留学生考试章程”,吸引归国的海外留学生透过考试进入政府。190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被称为“洋科举”的留学生考试举办过六次,总共取录了1388人。根据规定,在海外高等学校入学三年者可以应考。考试分为两场,首场在学部举行,称“部试”;次场在保和殿举行,称为“廷试”。考试内容包括外文,以及留学生留学时所习科目。考取者按成绩及其学习专业,分别授予各科“进士”、“举人”等传统科举的身份,成绩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编修。当时的各式名衔包括有“格致科进士”、“工科进士”、“商科举人”以至“牙科进士”等等。

  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有重提科举制讨论。对此,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予以激烈的反驳,其中以《孔乙己》一文为代表,讲的是一名名叫孔乙己的读书人在封建科举制的迫害下受难直至灭亡的悲惨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这篇文章被选入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文。
隋朝开始,唐朝兴盛.清朝废除。

科举的废除是先进了还是倒退了

先进了...
我一直坚信,实际上废除科举制不是废除制度,而是废读四书五经的人,废传统的人才选拔体制,废官场日益强大的汉族文官的选拔制度。要不今天高中语文为什么还有论语诗经?
如果继续使用科举制度,哥们你换一套考题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加一个数学,加一个物理,加一个化学,学到无机化学就行。各种小补课班开一下,三五年不就都出来了吗?
诸位别小看科举,也别觉得科举就是八股,八股就是禁锢。八股文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公文领域很实用的。你随便看看某某日报的社论,先说现象,再说观点,评论问题,解决方法,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最后确定,然后总结。你要把八股文广义拓展的话,这些都是八股文。所有的中国议论文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只是形式,不是内容。公文考试不能写日日思君不见君吧,是好看,是有味道,但是不是公文。
清末的八股文考试题目有两个让我记忆尤为深刻。1,墨西哥排华,杀华人,请你以大清外交总理衙门的身份写外交公函交涉。2,日本学英国,强国了。埃及学英国,亡国了,为什么?
这两个题目没水平?一百年后我看也没几个人能写得好。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什么落伍的,我不反对,但是政治家,从来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社会发展那是民族复兴的议题,不是政治家考虑的。那么废除科举的现实考量是什么?八国联军来了,南方几个总督没一个听话的,甚至有成立民国大清文官版的迹象,再纵容文官集团坐大,满洲贵族就完蛋了,文官集团的造血机器是什么,科举!慈禧是真有点伤心了,张之洞,那可是她点的进士,已经研究建立民国当总统了。她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是她肯定知道张之洞没派兵勤她老太后。李鸿章和两江的总督都不说话,老太后觉得规矩必须改改了。
改完科举,变成什么体制了?对了,贵族议政。这才是她以及她的集团需要的。
所以要是问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成立那么多领导小组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一样,我觉得这事不好说。

废除科举制是否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上场。请立即停止科举考试。9月2日,光绪皇帝颁布圣旨,自1906年起取消乡试,各省停止一切年度考试。

与此同时,责成教育部长编写和选择各种教材,各省省长齐心协力协调各级教材,命令地方政府、部门、州县立即在各乡镇建设蒙古语小学(类似小学)。


事实上,废除科举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原来的科举选官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选官已经不能满足当时清政府的需要。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张之洞,光绪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都已经看得很清楚,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合清政府选官了,朝鲜很多大臣和地方督抚都能理解这样的措施。


从根本上说,废除科举制度是理所当然的。废除科举制度是清政府通过改革科举制度来延缓清朝灭亡的一种尝试。


废除科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清政府希望延缓清朝灭亡,但在培养人才方面,可能会加速清朝灭亡。但短短六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足以影响清政府灭亡的加速,却有延缓清政府灭亡的因素。(清代科举考试简要流程图)



010年至1010年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敞开大门,许多先进技术和新学校逐渐出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领域影响很大,大量新学校应运而生。


清末新式学堂的组织力量主要有三种。


第一,传教士兴办的新式学堂.


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获得了许多特权,传教士兴办学校成为一种趋势,主要是为教会培养自己的人才,最终目的是用基督教征服中国。


传教士创办的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宗教知识、科学知识、四书五经、英语等。他们结合中国传统传播基督教。(据在中国农村传教的西方传教士说,他们也开办新学校)



第二,清政府举办的新式学堂.


目睹船的繁荣后,清政府官员也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知识。1962年,当史静文同博物馆在北京成立时,清政府开始建立新的学校。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设立了20多所类似国子监的新式学堂,主要目的是培养清政府的外语人才、军事人才和技术人才,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史静文同博物馆旧址照片)




第三,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一些改革派的地方长官和改革派也成立了新的学校,都是为自己的政治团体培养后备人才,希望在未来的政治上显示自己的野心。


清朝后期教育制度的演变发展。

1、广雅学院.

1888年6月,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后发展为广州广雅中学。


2.湖北学院(湖北大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1890年4月,在武昌营口港创办了鄂湘书院,一年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鄂湘大学堂。


3.自强学校(武汉大学前身)


1893年11月,张之洞在武昌三佛阁创办,后改为方言派,后发展为武汉大学。


4、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前身)


1896年12月,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它是民国国立交通大学的前身,后成为Xi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的前身。(南阳学院校址图)




5、天津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


1895年10月,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有名的新学校,各地的督学几乎都在自己辖区内开办新学校。


也就是说,1905年9月2日废除科举制度时,清政府已经在这些新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却越来越过时,一些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与新学校培养的人才背道而驰,所以废除是必然的。(1903年,史静大学师生合影)




晚清著名的新式学堂。

在废除1300年的科举制度之前,清政府和各级督抚新建的学校数量非常多,中学和大学的类型也很多。相反,启蒙的小学很少。废除中缺少的是各级教材的协调和各地启蒙小学的加速建立。

科举制度的废除只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教育的整体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从量变到质变。


废除科举制度是否加速清政府的灭亡?

废除科举制只是标志着这一项选拔人才的制度的终结,毕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而清朝的灭亡主要是革命派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是的,废除科举制之后清朝的阶层基本上不流通了,下层人士想要出人头地更加困难,激化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所以加速灭亡
是的,清朝的人才出现断层,对清政府来说是一大损失,败亡是必然的。
是的。科举选士制度选出一大批平民官僚,客观方面为封建王朝提供了更多支持力量。清朝废除科举,百姓对王朝不再报有任何期待。
本文标题: 科举的废除是先进了还是倒退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8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快手历史记录可以查看多少天许多人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因「妇人之仁」而失去天下,为什么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