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吾往矣—张居正

发布时间: 2021-07-26 17:26: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古往今来的名相很多,有谋深如海的李斯、功冠群臣的萧何、奇谋善变的陈平、道破天下事的房玄龄、千古诤臣魏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等等,但...

虽千万人,吾往矣—张居正

古往今来的名相很多,有谋深如海的李斯、功冠群臣的萧何、奇谋善变的陈平、道破天下事的房玄龄、千古诤臣魏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等等,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并想通过学习张居正来学习智慧、能力、勇气、格局等等 。“愿以身心奉尘剎,不以自身求利益”、“知我罪我,在所不计”,这是张居正承诺与担当,甚至在后来夺情事件中,不顾天下人的“讨伐”,哪怕是被自己的学生、门人、同乡指责恋权、毁坏纲常礼法也决心夺情留任继续改革大业,不觉地明白了什么叫“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国家利益之上的担当,这是一种不畏天下流言的勇气,这也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的气节。张居正是一个精明实干的改革家,一个救世宰相,当别人都在研究诗词歌赋、锤炼文章辞藻时,他已醉心于国家时政、典章制度,着手研究国家时政流弊的出路与解决办法,年仅二十五岁的他便已经提出了著名的《论时政疏》,这也是日后改革的蓝本,这是典型的经世致用。尹老师经常说中国的学问都是能用得出来的,学了智慧就要能用,学习智慧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时代问题。自己在高中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关注过很多不平事情,想过很多的社会问题,众说纷纭的答案没法让我接受,似是而非更是让我不知如何去取舍,这些看似偶然的碰撞,让我更加想去学习张居正,学习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能力。

张居正,嘉靖四年(西元1525年)出生,字叔大,江陵人,世人多尊称为张江陵或江陵先生。张居正原名张白圭,据说其祖父张镇在其出生时梦见自家院中有白乌龟从水缸中浮现,故取名张白圭。张居正少年时号称“神童”,两岁能识字,五岁能诗,十岁能文,在江陵一带享有很大的名气。嘉靖十五年,参加生员考试,荆州知府李士翱觉得“白圭”两个字不妥当,替他更名为张居正,并嘱咐诸多自爱、自重的话,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公羊春秋》中便有君子大居正之意,也许这次的更名无意中寓意了张居正日后的人生走向,为改革而生,为“居正”事业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与辛酸。

张居正十三岁时到武昌参加乡试,若是试中,便是举人了,以张居正当时的才气与名气有很大的中举希望,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觉得十三岁的孩子中举非常容易滋生骄傲自满,反而打消了上进的志愿,便主张给予磨练,不予以录取。这次的失败对张居正影响很大,但是张居正一辈子都很感激顾璘的。正是顾璘的磨砺使得明朝历史上少了一个文人,多了一个精明实干的改革家。三年后,十六岁的张居正如愿以偿得中举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举人了,要知道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在儿子考上进士时考了一辈子连个举人也没考上。同年张居正祖父张镇被发小辽王怀怨醉杀于辽王府中。顾璘对张居正赏识、称赞有加,许以“国器”,并期以立志成为伊尹、颜渊,而不是一个文人墨客。接下来的几年,张居正多侧重于国家典章制度,政论时事,却忽略了当时考试重点文章的写法,而在接下来的会试中名落松山,对于这一点在《张太岳集》已有相关记载叙述。直至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才考上二甲进士,才正式进入官场。最初张居正当了翰林院的庶吉士,相当于行政实习生,在这期间张居正更加侧重了国家典章制度的学习与研究。当张居正施行万历新政寻找说法时便可以用祖宗成法明太祖朱元璋《大明会典》的话来进行改革理念的宣导,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破除思想,可见张居正对于国家典章制度有多么的熟悉。无论再怎么改革,也是祖宗成法的诠释、拓展、补充与延伸,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智慧。庶吉士三年期满后,张居正任翰林院编修,同年年仅25岁的张居正上书了历史著名的《论时政疏》,这是张居正日后施行万历新政的蓝本,只是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做了很多细致规划与增补。当时朝局刚经历严嵩代替夏言的政变,进入了严嵩与徐阶争权的时代,谁都没有真正注意到张居正,张居正无声地在明朝政治舞台发出了历史第一枪。

明朝的翰林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相当于国家高层干部的培养基地,而且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凡内阁成员必须要有在翰林院的工作履历。万历年间张居正提拔高拱的学生张四维入阁却是破除了这个先例。内阁首辅更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次辅是二把手,也就是说,首辅是校长,次辅是常务副校长。有这层关系就有了新入官场的张居正与严嵩、徐阶就有了很多的接触与联系。在严嵩与徐阶的争权中,张居正也算是特殊人物,在其中“左右逢源”,《明史·张居正传》里说: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之。徐阶对张居正的重用是无可厚非,《明史》说徐阶看中沉毅渊重的性格,深相期许,之后便是一直提拔张居正,而后更是安排张居正为裕王即下一任隆庆皇帝的老师,在隆庆元年与高拱先后入内阁。但是严嵩对张居正也算是器重的,从徐阶对张居正的安排,严嵩都没有从中过多的阻拦,而且从《张太岳集》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张居正对严嵩父子的歌功颂德,甚至在严嵩倒台后饿死家乡,无人埋葬,张居正委托当地官员江西分宜知县代为安葬,之后还特地去信表示感谢。这里面不仅有张居正厚道念旧的一面,也有严嵩与张居正的交情匪浅一面。

严嵩是老师,徐阶也是老师,都器重他,但到底张居正还是有国家大义、民族大义的,到底真正的老师还是徐阶。张居正更是清楚两位老师的为人,徐阶廉洁正直,一身正气,更是令张居正折服。而严嵩自私自利,为权利不折手段,甚至不顾国家利益,迫害夏言,陷害忠良、排除异己,严嵩的种种行迹,张居正也是明白的。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后,张居正与徐阶、高拱一起参与平反工作,拨乱反正,说明张居正对这些都是清楚的。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进犯大同,入蓟州,取道通州,对北京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北京城空虚,守军只有五六万人,嘉靖帝下诏勤王也急忙赶来的也只有五六万人,而且粮草短缺,士兵饿死也是常事。俺答攻到北京城近郊,要求“入贡”。嘉靖帝交付严嵩与徐阶商议,最终采取徐阶决策主张打,先用缓兵计,先申明议和,但以“求贡书”用汉文写不利于日后讨论为由,要求退回重写,再由大同守将转达。一来二往,俺答没有了激情,再者各地援军也来了,俺答退兵了。嘉靖帝要求兵部作战,但严嵩害怕吃败仗难以掩饰危及自身。私底下其党人丁汝夑遵循严嵩意思,等俺答掠夺饱后,自行退出。皇帝大怒,要杀戮大臣,振作纲纪,严嵩弃车保帅,最终丁汝夑弃市被杀。张居正在这次的政治风波中,真正认识到了国家兵备的废弛、边防军事的重要性,也认清了两位老师的为人,认识了严嵩的误国卖友、软弱无力。徐阶的挺身而出让张居正认识了徐阶的正直、担当与处事高明的智慧。也许正是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自己与老师徐阶是站在同一政治立场的,同时也对严嵩断念了。但是现实还是现实,首辅严嵩依然是嘉靖皇帝心腹大臣,无人可撼动。一切还得隐忍,一切还得继续。壮志难酬的张居正正缩回自己的政治触角,等待着机会,当然这也是一种艰难的磨练。

嘉靖三十二年,是年张居正二十九岁,同科进士同学杨继盛弹劾严嵩,被捕入狱。也许现实太过于压抑,第二年,三十岁的张居正留下一份隐晦地指责、埋怨老师徐阶的信,告病假回家了。休假三年,张居正也不是不管天下事,这不是退隐,我们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知道在休假之中,张居正仍然关心国家时政,只是一切毫无办法,他还在等待,他有些消极了。而且在三年休假之中,张居正更加认清了时政的流弊,明白了平民百姓的苦与怨。同样在和辽王虚以委蛇中,也收集了很多有利的罪证,为往后的复仇添上重要的一笔。张居正最终还是放心不下国家命运,当然也有人说是放心不下政治权利的诱惑,但终于在“欲报君恩,岂恤人言”的决心中,在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返回北京城,只是政治格局依旧,严嵩依然备受嘉靖帝的赏识,依然权倾天下。只是严嵩年迈,力不从心,多了一个“小宰相”严世藩。

嘉靖三十九年,张居正在翰林院编修任上,升职进了一品,任国子监司业。此时高拱是国子监祭酒,与张居正共事,两人结下的友谊也是在这个时候吧。高拱比张居正大十三岁,嘉靖二十年与王崇古是同科进士。高拱与张居正两人惺惺相惜,相互期许相业,为报效君恩。嘉靖四十年,嘉靖帝住所永寿宫失火,严嵩劝说回到宫内居住,但也许是年老,严嵩忽略了嘉靖帝的情绪,嘉靖帝因为早年所爱妃子曹端妃被皇后冤杀,不愿触景伤情回宫内居住。而徐阶看到了这一点,提议用重修万寿宫,获得嘉靖帝好感,让徐阶儿子为工部主事督工重修。历史往往有些巧合,夏言被杀,也是严嵩抓住了嘉靖帝的心思与情绪。第二年,严嵩之子严世藩被御史邹应龙弹劾入狱,随后严嵩也被扳倒了,徐阶开始掌权。张居正的政治抱负开始在政治的舞台上有了些希望,嘉靖四十三年,四十岁的张居正升为裕王讲官,徐阶开始为张居正日后的政治生涯做了最好的铺垫。嘉靖四十五年,徐阶引进郭朴、高拱入内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明朝的政局还没稳定。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六十岁的嘉靖帝逝世,三十岁的隆庆帝即位为明穆宗。嘉靖帝去世,徐阶想用遗诏来对嘉靖帝一朝的流弊进行清算,多与张居正谋划,而忽略了已经是内阁成员的高拱与郭朴,在不知不觉中徐阶与高拱对立了,埋下相互弹劾的种子,也许也是由于这种不同程度的重视度,也使得张居正与高拱之间开始出现裂痕。然而这一切谁都不知道,在清算流弊,与平反冤案、拨乱反正中,为徐阶与张居正赢得了名声,更主要的是张居正开始对明朝的政治充满希望,开始期待着施展自己的抱负。

隆庆元年,张居正也入内阁了,但比高拱晚了一年,明朝的内阁是按资历排的,所以徐阶、高拱去后,也还轮不到张居正为首辅,就算是次辅也还算不上。只等到高拱再次启复为首辅,把其他内阁成员都被高拱排挤出内阁,再等到高拱被驱逐,张居正才继任首辅之位开始他的改革事业。虽说入内阁较晚,但到底是属于核心领导班子成员了。是年张居正四十三岁。

到了隆庆元年,内阁成员里有:徐阶、李春芳、郭朴、高拱、陈以勤、张居正。张居正在里面排行老末,但是根据《明史》记载张居正还是比较有威权的,一般官员敬重、甚至畏惧张居正多于其他内阁成员。这时的内阁成员里面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实干家,而李春芳、郭朴、陈以勤三人则是忠厚老实的长者大臣。所以这时主要的政治格局还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而定。本来主上宽厚,而且内阁成员里除了实干家,就是忠厚长者,明朝的政局应该会蒸蒸日上,国家也正待中兴。但是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三虎,张居正在二虎争斗之间夹杂与徘徊。然而徐阶与高拱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来了,早些在嘉靖皇帝病重的时候,高拱从直庐(相当于皇帝秘书处)偷偷回去,准备搬家。恰恰徐阶的同乡胡应嘉知道了,便对高拱提出了弹劾,而高拱却始终认为是徐阶指使的。矛盾慢慢积累中,风暴也在慢慢酝酿中。隆庆元年,礼部尚书杨博主持京察。所谓的“京察”其实是有吏部会同都察院和各堂掌印官共同考察五品京官以下官员。这是一次严厉的政治考核,罢黜了很多官员,如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言官)等诸多官员都有人在。然而偏偏与吏部尚书杨博有关系的山西官员,却一个都没事,因此引起了公愤。大家开始弹劾杨博,而这个六科给事中胡应嘉又是最积极的弹劾第一人。本来事情是没错的,但是由于吏部办理京察的时候,六科给事中也是参与其中的,事前没有异议,事后弹劾,这次大家都觉得胡应嘉不厚道,出尔反尔。隆庆帝对胡应嘉也有意见,认为不够厚道。内阁成员中高拱与高拱的老乡郭朴都觉得胡应嘉应该革职,所以胡应嘉被罢官便是既定的事实了。走了一个言官,便会有很多言官站出来,事态继续扩大。由高拱的反击,引起徐阶派里给事中们的强烈反应,从此徐阶、高拱两派相互弹劾。最终高拱都走了,最后不耐其烦的徐阶也走了。这次的内阁争斗,张居正两边不犯,没有得罪朋友,也没有得罪老师。说是张居正没有智慧与能力调节纷争也罢,缺少担当也好,但至少张居正离权重主中心又更近了一步。这时内阁中除了张居正,就剩下这些厚道有余的忠厚阁老了。隆庆二年,内阁中已无老师徐阶,也无朋友高拱,四十四岁的张居正再次提出《陈六事疏》: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隆庆帝只是一个宽厚皇帝,爱女人、爱游玩,所以皇帝认为好,但是他是不会去做的。所以“振纪纲、重诏令”明朝的皇权是做不到了,于是张居正掌权后,相权做到了,这也有些像“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一切都是偷偷在做。虽然皇帝对《陈六事疏》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给当时社会开出了一剂药方,在同僚中已有波动与动向,只是掌权不在张居正手里,一切还是在等待中。

徐阶走了是真的走了,但高拱没有,通过内监关系与学生隆庆皇帝的关系,高拱复职了。这时内阁首辅是李春芳,但李首辅终究是老实人,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终于在隆庆五年致仕了,而且在高拱的努力下陈以勤也致仕了,前一年入阁的赵贞吉、殷士儋也致仕了。内阁中只剩下高拱与张居正了,这样高拱自然而然是首辅,张居正是次辅。再怎么说,张居正依然是受益者。之后再入阁的人,资历都没有他们两个人老,内阁地位便是不可撼动。

其实高拱与张居正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两人都曾是隆庆帝的府邸讲官,两人曾共事过,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只是两人的所处政治环境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所以得到的机会也不一样。最主要的是两人都是实干家,为明朝做了很多的实事,只是明朝缺的不仅是实干家,还需要实干的改革家。明朝的社会流弊,已经不仅是小问题了,小修小补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刀阔斧的整治,所以历史选择了张居正。两人的实际矛盾还是由于徐阶致仕后才真正激化的,虽然说高拱和张居正都是徐阶引领入内阁的,但徐阶和高拱之间结怨实在太深了,哪怕是徐阶致仕后,高拱还是想着报复。徐阶自己一身正气,为官也还算清廉,但偏偏徐阶有三个儿子,给他惹了一堆麻烦。也许是政治风潮等诸多问题,徐阶对三个儿子疏于管教,三个儿子是纨绔子弟,偏偏海瑞海青天来了,内阁中又有高拱携怨,然后徐家田产充公了,徐阶两个儿子被问罪流放了,徐阶写信给张居正,徐阶也只有相信他的学生了。高拱认为张居正收了徐家的贿,给徐家打圆场,高拱看不过去,在内阁中当众羞辱张居正,张居正指着天否定这件事情。虽然最终确认是误会,但是高拱和张居正之间已出现了一道不可弥补的裂痕。张居正还是厚道的,想尽办法去保全老师,却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仕途考虑一二,他还需要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明朝的政治格局在历史上有些奇怪,因为皇帝大多不作为,而且信任内监,所以批朱,盖章这等“小事”也就由内监负责了。这也造成了明朝政治格局混乱,内阁争斗不断,甚至内监权势滔天残害忠良。这也就除了有内阁、六科、六部,这是明朝的外廷,还有内廷即是司礼监太监,其中掌印太监是一把手,秉笔太监是二把手。秉笔太监是冯保,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早已已经厌倦了,一直想着一把手的位置。但是高拱上位后仗着与学生隆庆帝关系好,总是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掌印太监的位置一直轮不到冯保。矛盾是存在了,然而机会也来了。隆庆六年五月末,隆庆帝病逝,朝政一切都在托付在内阁手里,高拱、张居正等内阁成员是托孤大臣。看着复杂的国政,看着还有十岁的皇太子,高拱不免感叹:国乱主少。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冯保的机会来了,国乱主少是对的,老臣也是强势的,说出去的话被冯保转接传到皇太子(即日后的万历皇帝)和李皇后耳朵里,意思差不多却有些变味:十岁的孩子,怎么当皇帝啊?这一切在孤儿寡母的心里放大,恐惧与不安来了。这一话的影响都在冯保的掌握之中。内廷太监掌握了朱批和玉玺,所以“中旨”也都出自内廷。神宗万历皇帝一即位,中旨来了,冯保为掌印太监,又管了东厂,特务机构在冯保手里了。高拱慌了,本来就讨厌“中旨”认为皇帝的旨意应该出自内阁,开始反攻了,高拱是顾命大臣,手下有的是言官,言官可以掌握舆论可以提出弹劾冯保。但是冯保后面是李太后,也是十岁的万历小皇帝,惊慌的孤儿寡母需要的是“定心丸”。高拱被驱逐了,立即返乡回籍,不得片刻逗留。没有马车,据说是坐着牛车走了,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凉、惨淡。高拱也是真不错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

高拱走了,张居正是最大的政治受益者。张居正对高拱确实一直是当朋友看待,高拱致使后冯保想借着王大臣事件来加害高拱,最后王大臣被张居正用酒漆毒哑而致使计划胎死腹中。内阁之中,只有张居正资历最老,是当之无愧的首辅。李太后还让张居正做了万历皇帝的老师,朝局托付在张居正手里,张居正有机会施行自己政治抱负了。然而正因为张居正是最大的政治赢家,所以高拱认为张居正与冯保谋划导致了他的失败,事实上不仅高拱,世人多都持这个观点。严嵩与夏言争权,夏言太刚了,甚至不愿意曲意逢迎皇帝,与内廷太监关系太差,看不起内监,所以善写青词的严嵩得到了皇帝的极大的信任。徐阶与严嵩争权,严嵩毫无原则地附和皇帝,而且为巩固自己的权力,误国卖友,没少干损人利己的事情。最后擅写青词而又正直,一身正气,有些刚柔并济的徐阶赢了。高拱与徐阶的争权,两人手底下有大批的言官,相互攻讦谩骂,不胜其烦,高拱与徐阶都走了。接下来是高拱的再次失位,外廷内阁与内廷司礼监争斗,高拱没有得到新老板的认可,并得到猜忌,高拱彻底走了。张居正在这四次内阁风潮中,都安然度过,他是最后的胜利者。张居正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内廷、外廷格局,因为他做不到。这种局面都是从成祖朱棣手里留下的,而且在一代代不怎么样的皇帝手下,慢慢演变而成的。他总结了前几任首辅的失败,万历新政期间,内廷与外廷之间相处融洽,而且一直得到大老板和二老板的认可,甚至在其新政中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的言官都在内阁的节制下,给事中们不再只会风听言事还需要考核六部。这是张居正的政治财富,这是张居正的处事智慧,然而万历新政最后还是毁在了自己学生万历皇帝手里,这是另外一种悲剧。

在明朝政治格局中外廷朝政纷争不断,其中内阁成员不断更换,首辅与次辅相互攻击,内廷也在不断地争斗与倾轧,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不断轮流换。但是不管是内廷还是外廷,其权利最终还是来自于皇帝手里的皇权。皇权不振,群臣倾轧争权夺势。汉武帝刘彻皇权集中,一生用过13个宰相,被武帝杀害的就有6人之多。武帝年间不存在明朝的朝政问题,只是后期武帝年迈,群臣开始争夺皇权,甚至昭宣之后皇权式微,也朝政也开始纷争不断。也许张居正要做事情就必须权力集中,既然皇帝代表的皇权不行,那就用相权牵制皇权,甚至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不过相权牵制相权后果也是可以预料的,同样张居正自己也是知道的,万历六年夺情事件后,张居正上书请求回湖北荆州葬父,万历皇帝连下三道诏书催促张居正回京,当地官员便在荆州城外给张居正新建了一座“三诏亭”以示荣耀。当时张居正也就说自己下场会悲惨,谁也不会在乎自己生前的荣耀。相权与皇权争斗历来都是悲惨收尾,但在政治体系下想要做事情,特别是像张居正一样需要改革更是必须集权,不是皇权就是相权,明知后果还依然去做,这是一种愚痴,更是一种担当。

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的政治格局中有四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李太后(即万历皇帝生母)、万历皇帝、张居正、冯保。张居正要施行万历新政就必须处理好这三个人的关系,从权力角度上讲,李太后是大老板,万历是二老板,冯保因为接近权利中心掌握了玉玺所以是三老板。张居正和李太后的关系有些复杂,历史上争辩较多,野史还认为两人之间存有些绯闻,万历皇帝的反攻清算也与此有关,但历史已经不可考据了,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从这些野史上看,这有可能是反对者的污蔑,但有可能也是张居正自己生活作风不够检点。从后来张居正当国后三个儿子都为进士来看,张居正确实是不懂得避嫌。总的来说,李太后是万历新政的最大支持者,而且是无条件支持者。冯保的权力来自于皇权,李太后又是监护人,所以冯保的权力主要还是来自于万历皇帝的皇权,这一步讲冯保和张居正的关系也不可能会差,而且两人还是政治同盟,至少《明史》是这么认为的。张居正汲取前几任首辅得失经验,特别是从夏言和高拱的失败经验中,张居正明白了内廷太监的重要性,主动和冯保交好。张居正和冯保私人关系好,这一点从他的一些书信可以看出。张居正的当国期间,外廷和内廷的关系比较和谐,总体上没有太大的矛盾。到底冯保不是一个正人君子,自私自利,但是只要不影响新政,张居正都可以妥协,而且还会支持,不时还替冯保写一个传啊赋什么的,以拉好关系。值得一说的是在张居正的授意下,管家游七和冯保的干儿子结为异性兄弟,以便张、冯两人互通消息。

其中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关系很值得深究,而且影响也最为深远。十岁的万历皇帝登位,国家政治权力掌握在生母李太后手里,只是明朝没有垂帘听政的制度,这一切还得靠辅政大臣辅佐治理国家。而且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也一直把万历皇帝当做改革接班人来培养,万历皇帝把张居正当做真正的老师来对待,从小喜爱而敬畏“张先生”“张老师”,对张居正侍奉有加、嘘寒问暖,生病了还亲自给张先生熬汤喂药,看似两人的关系最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然而这最不会出问题的关系里却实在地葬送了万历新政,也葬送大明王朝的未来,亲手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也许万历皇帝理解张居正为国家躬身的心,也理解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但张居正却忽略了万历皇帝从十岁到二十岁的这阶段,这里有一颗年轻而叛逆的心,而且这是一个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年少丧父的万历皇帝,不仅拥有一个严格的母亲,还有了这个情同父子却又相当严格而有些严苛的张先生,万历皇帝读书时读错字被张居正大声呵斥,这些都造成了万历皇帝的叛逆与扭曲,也是日后反攻清算的种子。冯保是万历皇帝从小的玩伴,称作 “大伴”,冯保后来的掌权也是来自于万历皇帝,但最后的反攻清算恰恰也是从冯保开始的。冯保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懂得清退取舍,一味地为了自私自利的太监。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之间也是值得深究的,历史上每一个相对高明的皇帝后面都有一个更加高明的母亲,如康熙皇帝与孝庄太后等。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民女入宫,对万历皇帝管教比较严格,从万历八年的“罪己诏”事情中,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李太后对万历皇帝一直是爱护有加,同时也是不放心,同样是万历八年,十八岁的万历皇帝亲政时间到了,张居正上书讫休,李太后不允,说要等到万历皇帝三十岁再做考虑。十八岁的皇帝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这是一颗“叛逆”的心,他需要自己掌握政局,从此万历皇帝和政治铁三角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甚至从强迫下“罪己诏”开始,李太后、张居正、冯保政治铁三角与万历皇帝站在了对面,这是万历八年的事情了,事情已经慢慢地脱离掌控了。李太后是一个好母亲,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好母亲,和孝庄太后的气魄与远见相比差的太远了。从李太后的发迹来看,李太后书读的少,自然境界与格局远不如孝庄太后。

后人认为张居正是古今宰相之杰,主要原因是认可张居正的历史功绩,根据施行万历新政前后对比,明朝当时的各大政治领域确实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张居正施行“考成法”考核明朝官员,根据政绩绩效来决定明朝的升迁任免,不再是随意升迁了,使得明朝的行政风气大变。同样是改革变法,王安石是说“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所以王安石失败了,反对呼声太大,变革太快,民众接受不了。而张居正推行改革是从朱元璋颁布的《大明会典》出发寻找说法,阐述“考成法”的必要性和祖宗成法依据,张居正看似是一位十分讲究遵从祖制的政治家,所以顺顺利利施行了“考成法”。考成法是把六部要做的事情实事登记在册,需要做什么,计划做什么,具体内容数据、时间等等登记在册,并分成三份,一份在六部手里,一份在六科(监察系统)手里,一份在内阁。这样六科给事中们不再只会风听言事弹劾争论,还有需要考核六部。在“考成法”的推动下,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向六科(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负责,六科向内阁负责。内阁可以根据三份相同的考成簿来分别考核六部、六科的工作情况。考核期限是半年一次小考,一年一次大考,通过考核张居正任免了大量的官员,同时裁撤了大量的冗员,可惜在反攻清算后这些官员都重新启用了。这样整个朝政都在内阁的掌握之下,而内阁又以首辅为主,所以施行了考成法,张居正算是真正掌握了整个朝局,为下一步施行其他的改革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保证了政策的贯彻施行。催缴往年所欠的税收保证国家收入,也是在“考成法”的施行下得到施行的,然而正是因为“考成法”使得官员不敢拖延,不过明朝万历新政也落下“精明有余,浑厚不足”的印象。

张居正在军事改革上,任用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铸成了明朝的两条万里长城,保证了改革进行的稳定大坏境。同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保证了北边国家与明朝的正常贸易往来,保障了边疆和平共处。万历新政在土地改革方面,施行土地重新丈量,把大地主的手里的田地重新拿出来,化解了当时的土地集中问题,也扩大了征税的征收面。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离不开土地问题,大抵都是土地过于集中权贵阶级手里,民众无法存活,开始走上“反路”,从这个角度上讲,张居正确实延长了明朝的灭亡。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明朝的税收是和土地有关的,土地越多所需要交的税就越多,自然而然土地回到了民众的手里。把所有的赋税整合在一起,以钱银来抵押。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一条鞭法”,于万历九年才得以全国实行。“一条鞭法”的实行大大地减轻了民众负担,这才是真正地为人民大众考虑。如果从孔子许管仲“仁”的角度来看,张居正也算是“仁”,这是仁行。真正地照顾了人民大众的利益。

张居正曾经说“愿以身心奉尘剎,不以自身求利益”,从他为国家在“政治改革、军事改革、税法改革、土地改革”等诸多方面来看,张居正确实做到了为国家谋利益,在施行这些改革举措时得罪了太多人,施行“考成法”时裁剪了诸多官员、在施行土地丈量时更是从各王公贵族等大地主阶级手里分出了大量的土地,得罪了太多的官员,这些人都成为日后的反对党,在张居正逝世后,万历反攻清算中,这些人都是出了大力的。甚至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也都在内,也许真是张居正惩戒了他们,后来反攻清算时李太后没出面说话,大概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张居正也说“知我罪我,在所不计”,我想这是真的。因为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能真正无私的人往往还是不多的,更别说要这些王公贵族去牺牲自己的利益,这难度更是大。如果只是考虑自己的权力,完全可以想严嵩一样,皇帝想干什么附和去帮忙就行了,没必要去犯众怒。自古以来,君子、忠臣很多,但是小人和奸臣也不少,而且大都很有才,对于四书五经都是很是精通的,道理也都是头头是道。想想,君子、忠臣和小人、奸臣的差异在哪里呢?我想就在于君子、忠臣心里有气节,也有可以为平民大众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的大局观。小人和奸臣对于道理都懂,他们大多也都是读四书五经考进士而进入官场的,但私心重,对于问题的思考,更多是从逻辑出发,而不是从价值观出发考虑问题。往往从价值观出发考虑问题时,都是对自己不利的,都是划不来的,这里面的差异便体现出格局与境界的不同。

在万历新政中夺情事件算一个比较重大而影响比较深远的事件,经过夺情事件张居正自身性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张文明生前因为张居正是内阁首辅、皇帝老师,位极人臣,而且性格有些像祖上放荡不羁,在江陵一带收录贿赂较多,官员想送礼升官买官的,在张居正那行不通,都会在张文明这里想法子。张居正被学生刘台弹劾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罪证。万历六年父亲张文明去世,按明朝的礼法,张居正应该回家守制27个月。除非皇帝特旨留任,这叫夺情。也许张居正刚开始是想回去的,多次上书万历皇帝乞求回去守制,万历皇帝不肯而主张夺情,李太后主张张居正夺情留任,冯保也是主张夺情留任。朝廷上有两派人,一派主张夺情留任继续改革,另外一派主张回家守制。有意思的是反对夺情留任的人里面不仅有守旧党邹元标等人,而且还有张居正越级提拔的张瀚、有张居正的学生吴中行、有张居正的同乡艾穆等。张居正最终遵循万历皇帝和李太后的意思,夺情留任,反对夺情留任的最积极的几个官员也被万历皇帝廷杖。廷杖对明朝士大夫来说这是一场噩梦,大庭广众之下被脱了裤子打屁股,这是一种耻辱而且经常有人当场被活活打死,但在反夺情事件中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荣耀,他们觉得这维护祖宗纲常法治。张居正答应遵旨夺情留任后,提出了五大要求:不受俸薪、不参加祭祀吉礼、准穿青衣角带、奏章准加“守制”两个字、第二年乞假葬父。万历皇帝与李太后统统都答应了。万历七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之后,张居正上书回乡葬父。万历皇帝与李太后送别了张老师,并叮嘱张四维、吕调阳等人内阁事务还是应以张居正为重,所以这一年从京城来往江陵传送公文的车骑络绎不绝,成为当时一大奇观。还成为奇观的是张居正的轿子,地方官员给张居正敬献了一只足足需要32个人抬的大轿,大轿子里应有尽有是一个移动的小型别宫。戚继光更是从军队中选了五百名神箭手,前后保驾护航。而且路过一地,官员全部都需要远出跪接,王侯也是拱手示意还礼。这排场比帝王出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张居正历来都是严于律己,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但经历了夺情事件后,这一切对张居正来说都无所谓了,只要一心为国家利益,其他都不重要了。

张居正经历夺情事件之后性格大变,每每思量这些事情自己也是感触颇多。《老子》里讲:“贵大患若身”,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大患如若珍惜我们的身体一样。世上的事情,好的不一定好,但坏的不一定坏。以心历事,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自己成长的阶梯,磨炼自己、磨炼自己的心性,最终百炼成钢。想想如果张居正有自己的生命导师,有自己的慧命师父,关键时候能点拨一下,拉一下,也许万历新政结局也不会这样,也许明朝还能走得远一些。如果张居正多一些内在功夫,或者功夫再细致一些,结局也许也会不一样了。只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就是假设,假设就是否定,没有多大的意义。从张居正夺情这件事情来看,他是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掌控不了自己的团队。整个团队没有统一的理念更没有统一而协调的价值观,对于万历新政也没有一致的认识,至少对于张居正是否夺情留任这件事情上,与张居正的认识还是有些出入。学生、门人中也多有因为政见不统一而弹劾张居正的。虽然当时从内阁到六科,到六部,再到地方大员,军事将领,几乎大多数都是张居正提拔的人,但没有一个可以真正放心能用的人。

张居正在经过夺情事件后,工作作风变得急切,甚至与万历皇帝的关系也变得每况愈下了。万历八年,万历皇帝十八岁已经成婚了,张居正上书归政讫休,被万历皇帝与李太后驳回。万历皇帝当皇帝八年,还没学会治理国家,还没敢接手国家,我想也是张居正的过失,只是不知道是故意还是疏忽。不过最不同意张居正乞归的还是李太后,李太后说让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到三十岁再做考虑。这一年,万历不用也不会管理朝廷实事,也不用上课读书了,被几个太监玩伴带着到外面喝花酒,醉了把小太监给打了,回到宫内后,冯保告诉了李太后与张居正,李太后给万历皇帝看《汉书·霍光传》,声称要废掉万历皇帝,想立自己另外一个亲儿子潞王朱翊镠。万历皇帝苦苦哀求,最后由张居正代为执笔下“罪己诏”传至内外廷。自此,冯保除掉了内廷异己,万历皇帝输了。但是万历皇帝从此站在了政治铁三角的对面,而且有了和张老师博弈的想法,例如要给岳父王伟封永年伯,增加过年过节开销等等。这一切都在慢慢地累积,只等待张居正去世爆发。

万历十年因病去世,临终之前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也依然是恩赏有加,从皇宫到张居正府邸的路上探病的太监往来络绎不绝。张居正享年58岁,谥号文忠。张居正去世后不久,冯保被太监张诚告发被抄家,抄出大量的钱银。万历皇帝是一个爱财的皇帝,新政后期为此多次和张居正博弈为增大开销,张居正去世后更是想尽办法增加税收从民众中夺取财富。之后张居正也被抄家,京城没有抄到钱银,有人说藏在江陵老家,于是张诚赶往江陵抄家,当地知府提前得知,将张家老家围住,等张诚和御史邱橓从京城赶来,张家被活活饿死十几口人。最终抄出钱银总共十万两之多,并没有万历皇帝想像中的数目,差点要将张居正棺材挖出来查看。之后万历皇帝对新政进行反攻清算,之前政治举措废黜,如因“考成法”考核而废黜的官员也都官复原职了。张居正的改革举措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水利等从危局中扳转过来了,然而万历皇帝的种种行为又给明朝的覆灭亲自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从张居正的一生看,有太多太多需要去学习的。张居正有过人的智慧与能力,年仅二十五六岁便能洞悉国家时政流弊,并有自己解决方案。张居正是活学活用的实干型改革家,他是一个救时宰相,拯救明朝于危局之中,施行万历新政虽然大多新政举措被废止,但终究给明朝带来些希望,缓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假设万历皇帝只是张居正个人进行反攻清算,并没有对万历新政进行清算,相信明朝还能再走一个两百多年。这是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也是对万历新政的认可,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张居正是一个十分精明能干的人,但据传还著有《权谋书》一书,也许待人处世权谋之术用得太厉害,终万历新政时期,朝局给人总体印象还是“精明有余,浑厚不足”,这一点张居正的亲家王之诰给过张居正提醒,但没什么影响。万历新政确实对国家、民族还是老百姓有莫大的好处,这是张居正的功绩,我想着就是“仁”吧。但张居正到底是管理者,而不是一个领导者,个人魅力不够,没有折服下属甚至门人学生。当然张居正也是一个能忍的人,《明史》说张居正渊毅深重,辽王朱宪杰因其母亲毛妃时常将张居正与辽王对比,而心生怨恨,醉杀张居正祖父张镇于辽王府,张居正明了实情,而隐忍并与其交往,收集其飞往跋扈之罪证,在入内阁后即隆庆二年寻机予以复仇。最终,万历皇帝反攻清算时,毛妃出来助攻,谋害宗番也是一个罪名了。张居正入阁18年,执掌朝政10年,他培养人才方面做得不好,很值得我们去反思。记得老师说,高明的领导者第一件大事就是培养接班人,张居正对万历皇帝、下属、门生的培养有些乏力,在施行万历新政时确实是一大助力,但终究没有一个合格的改革接班人。反攻清算中甚至还有张居正破格提拔入阁的高拱学生张四维的身影,李太后在张居正死后也管不住万历皇帝,甚至在废黜冯保和反攻清算张居正时也没有说一句话,也许是已经说不上话了。

想要做事情就必须承担荣和辱,有人理解就必然有人不理解,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与认知,一大群人总有层次梯度,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真正有大智慧,高远见的人往往还是少数,我们不能祈求全天下人都能理解,这些往往化成一句话,问心无愧就好。《论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明肯定会存在有人赞赏和不赞赏,那也就自然有荣和辱的存在了。《论语》讲说:乡愿,德之贼也。老好人,肯定做不了事,要做事就必须承担荣和辱,不可能只有荣没有辱。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人不能理想化。要做事就必须做好被人误解,甚至不认可的准备。只是作为政治家,如果去引导和纠正这种认知,这种舆论,这是一种政治智慧。这种做事情接受荣和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勇气。一旦确立了自己立场,就需要用自己极大的热忱来拥护自己的立场,哪怕全天下误会,也必须坚定自己的路线,只是自己得承担得起这种“后果”。如果有师父,这一关也许会过得更有把握些,至少张居正是没有承受住。当然,我们一般所说的“祸福相依”或许也是在这里头吧。在不畏天下流言之前,要有大智慧、非凡的能力和高明的师父,才能担得起“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然终究是固执与愚痴的完美借口。

历史上的风风雨雨的人物,如张居正和王安石、徐阶、高拱、霍光、曹操等等,除了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勇气外,还需要坚持最重要的一点“无私。”毓太老师说:一个私字,误尽天下苍生。张居正说:“愿以身心奉尘剎,不以自身求利益”、“知我罪我,在所不计”,尽管从现实证据来看张居正未必做到了无私,但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同样是“循名核实”,诸葛亮公正执法,为国忠心,大公无私,这一点世人皆知,所以阻力较小,甚至他的政敌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都大哭,认为没有人可以为他平反,却又无怨无悔。我想历史上的多次 “循名核实”成功与失败在于,有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与自己是否是公正无私。《公羊春秋》里赞扬:义形于色,我想君子忠臣,自己不仅要无私有忠,自己要正,还得要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压得过小人与奸佞。

历史终究会记住张居正,在反夺情事件中,邹元标因为劝阻张居正夺情留任,而被万历皇帝廷杖,打得残废。所谓“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臣”明朝到了崇祯皇帝年间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也恰恰是邹元标最先为张居正喊冤的,要知道反夺情时也是他反的最凶,骂的最恨。后来邹元标成了东林党领袖开始反思并万历新政,回过头来看万历新政和张居正,以此寻求国家的出路。

张居正有老师徐阶,不幸的是没有师父。在政治上,徐阶可以提拔张居正,并教会他如何在权利风波中隐忍与生存,但到底还是不能给张居正在智慧上加以提升,在生命上加以突破与超越。张居正就是张居正,他有他的格局,他做不了王莽、曹操,也做不了霍光,更做不了管仲、伊尹。他就是那个渊毅深重,精明能干的张居正,虽然他有很多很多没有做到的地方,但对于历史认可张居正,我们学习张居正一点都不缺少什么。《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要是应该要做的事情,虽有得失荣辱,同样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骨气、气节,所以历史上有文天祥、岳飞、苏武等铮铮铁骨。对于张居正来说,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民族,也同样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我想这是最值得去学习和感触最深的地方。

附张居正年谱

嘉靖四年(1525)1岁

张居正出生。

嘉靖五年年(1526)

李成梁出生

嘉靖七年(1528)4岁

戚继光出生。

嘉靖十五年(1536)12岁

张居正考上秀才。

嘉靖十六年(1537)13岁

朱载垕出生(隆庆皇帝)。

嘉靖十九年(1540)16岁

张居正考上举人;其祖父张镇死于辽王府。

嘉靖二十年(1541)17岁

高拱进士(30岁),王崇古同科进士。

嘉靖二十六年(1547)23岁

张居正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李春芳、杨继盛等同科进士。嘉靖皇帝废除孔子文宣王的尊号,只称先师,撤除塑像,只设木主

嘉靖二十七年(1548)24岁

严嵩诡计杀夏言,自任首辅。

嘉靖二十八年(1549)25岁

张居正为翰林院编修,上书《论时政疏》;

嘉靖二十九年(1550)26岁

俺答入侵,大掠北京近郊,徐阶挺身退敌;张居正与严嵩决裂。

嘉靖三十二年(1553)29岁

杨继盛死劾严嵩;张居正为会试同考官。

嘉靖三十三年(1554)30岁

张居正病假回乡。

嘉靖三十六年(1557)33岁

张居正回京。

嘉靖三十八年(1559)35岁

张居正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

嘉靖四十年(1561)37岁

西苑大火,徐阶对严嵩取得优势;裕王朱载垕(即隆庆皇帝)确立地位。

嘉靖四十一年(1562)38岁

邹应龙弹劾严嵩,严嵩致仕;徐阶为首辅。

嘉靖四十二年(1563)39岁

裕王朱载垕之子朱翊钧出生(即万历皇帝)。

嘉靖四十三年(1564)40岁

张居正进官右春坊右谕德,为裕王邸日讲官;严世蕃下狱。

嘉靖四十四年(1565)41岁

徐阶用计杀严世蕃;李春芳入阁。

嘉靖四十五年(1566)42岁

张居正进翰林院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高拱入阁,郭朴入阁;海瑞上书骂嘉靖;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骢死;裕王朱载垕继位,即明穆宗隆庆皇帝;徐阶与张居正拟定遗诏清算嘉靖朝流弊。

隆庆元年(1567)43岁

张居正入内阁;四月晋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陈以勤入阁;杨博、高拱、徐阶、郭朴卷入第一次阁潮;五月高拱去职,九月郭朴去职;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

隆庆二年(1568)44岁

正月张居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七月徐阶致仕,八月张居正上陈六事疏;戚继光为总理蓟州、昌平、保定练兵(41岁),十二月废辽王朱宪(44岁)。

隆庆三年(1569)45岁

赵贞吉入阁,高拱入内阁,兼掌吏部事,海瑞为应天巡抚。

隆庆四年(1570)46岁

陈以勤致仕;高拱借海瑞打击徐阶,赵贞吉与高拱斗失败,致仕;殷士儋入阁;王崇古任宣大总督,方逢时任大同巡抚;俺答之孙巴汉纳吉为三娘子投降明朝,张居正与高拱携手,借此事笼络俺答,擒杀汉奸赵全。

隆庆五年(1571)47岁

张居正为会试主考,吕调阳为副;高拱与张居正、王崇古等议定俺答封贡开市事,俺答为顺义王;李春芳致仕,高拱为首辅,张居正为次辅;殷士儋与高拱争,致仕。

隆庆六年(1572)48岁

五月隆庆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病故;六月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万历皇帝;冯保、张居正逐走高拱,张居正为首辅;高仪病故;吕调阳入阁;穆宗皇后陈氏尊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李氏尊称慈圣皇太后。

万历元年(1573)49岁

王大臣事件,高拱险被株连;张居正上疏请随时考成;宣布追加历年欠赋。

万历二年(1574)50岁

张居正请用久任之法,进职官书屏;令吏部慎选提学官,无效。

万历三年(1575)51岁

张居正上《请饬学政疏》整顿学校;裁减南京官员;张四维入阁;开始整顿驿递;张居正门生傅应祯因上疏攻击张居正策略;李成梁辽东大捷,张居正门生巡按御 史刘台越级上报遭到申斥。

万历四年(1576)52岁

刘台上疏弹劾张居正;漕运总督吴桂芳疏浚黄河入海口;张居正加左柱国;开始推行“一条鞭”法,从湖广开始。

万历五年(1577)53岁

兵部尚书谭纶死,王崇古接任;张居正之子张嗣修中榜眼;万历皇帝订婚王氏;张居正父张文明死,张居正请丁忧,万历皇帝令夺情,引发朝廷争斗。张居正门生吴中行、赵用贤等上疏指责,遭杖责免职;命吴桂芳兼理河运、漕运;计划田亩清丈。

万历六年(1578)54岁

开始清丈田亩。万历皇帝大婚,张居正为纳吉副使;辽东总兵李成梁劈山大捷;马自强、申时行入阁;辽东陶成喾杀降邀功,诡称 “长定堡大捷”;张居正归江陵,葬父,见高拱;次辅吕调阳辞职;马自强病故;高拱死,张居正为请赐葬;藏僧锁南坚错致书张居正;李成梁东昌堡大捷。

万历七年(1579)55岁

毁天下书院;李成梁封侯爵;潘季驯完成河工。

万历八年(1580)56岁

张居正请求归政,被李太后驳回;张居正子张懋修中状元,张敬修中进士;潘季驯升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万历皇帝发生“醉酒割发”事件。

万历九年(1581)57岁

田亩清丈工作基本结束;张居正在全国范围推行“一条鞭”法,裁汰冗官160余人;张居正病倒,晋太傅。

万历十年(1582)58岁

张居正病重,晋太师,逝世,谥文忠;万历皇帝掌权,发配冯保。

万历十一年(1583)

万历皇帝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再诏夺文忠公谥;徐阶死。

万历十二年(1584)

万历皇帝抄张居正家,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自杀。

本文标题: 虽千万人,吾往矣—张居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06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末辽东名将,有他在无后金,他死无辽东!如何正确评价哥伦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