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笔记272:读《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随笔

发布时间: 2021-07-02 08:27: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读《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随笔1、读之前本书为伊沛霞、姚平、张聪主编,是多位学者以墓志研究为中心的文集,本书由二十二篇墓...

读思笔记272:读《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随笔

读《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随笔

1、读之前

本书为伊沛霞、姚平、张聪主编,是多位学者以墓志研究为中心的文集,本书由二十二篇墓志铭的研究文章组成,其作者多为西方汉学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出版,繁体印刷。

墓志铭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对于历史记载的人物,墓志铭的志主更多,能够令我们看到相对较为平凡的人的一生,相对于一般的传记,墓志铭更多的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和赞誉,其文体有一定的对方,在一定程度上夸大甚至增加其优点并较少提到其缺点,这一方面是后人对逝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令墓志能够起到教化作用的必然要求,因而逝者总是被塑造成道德上的完人,也是生人的楷模。之于现代仍旧如此,我记得胡因梦在她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一书中提到:“父亲三十多年没有开口质询被他粉饰成谠论留徽,母亲三十多年的麻将生涯被他改写成相夫教子”,这实在是很符合中国人的特征了,除非是大奸大恶之辈,否者在死者的葬礼上总要激情洋溢地表扬一番,纵使他的一生平淡无奇甚至没有什么功勋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甚至对工作也很懈怠。这一书写原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墓志铭的史料价值,但是仍旧能够令我们看到一些鲜活的例子,对于解读历史提供了更多的方面与可能,如对正史极少记载的女性的记录,贞洁烈女、金枝玉叶之外的女性更是缺席了史书,而普及范围更广的的墓志铭却偶尔能够战胜为我们展现较为真实的女性生活。另外,相对于惜字如金且容量较小的的正史,墓志铭记录了更为广阔范围内的人员的生活,对于了解很多家庭的谱系、社会生活、年龄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前我曾经关注过随着墓志铭所见的人物的年龄问题,虽然没有多少研究,但是也觉得其中能够提供很多细小的东西,在未来可能有用。最近几个月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碑刻先后在西安的墓葬中被发现,意义重大。

2、读之时

本书分为二十二篇研究墓志铭的文章。第一章为《东汉时期的三篇短文》。第二章为《一位汉族将军为北魏朝当诸军事》,第三章为《两度守寡的鲜卑王女》,第四章为《自撰墓志铭》;第五章为《妻子追怀丈夫》;第六章为《出嫁亡女,早殇之孙》;第七章为《经历会昌法难的女道士》,第八章为《契丹辽国天子的使臣》,第九章为《广泛应用的墓志铭》,第十章为《朋友与同党》;十一章为《缅怀父亲》;十二章为《一位处士》;十三章为《婚姻关系中的妻子与长辈》;十四章为《蒙古统治下的小吏升迁》;十五章为《一位奋起保卫帝国的蒙古人》;十六章为《儒商》;十七章为《从明朝将军到地方军阀》;十八章为《弟弟追怀姐姐》;十九章为《一位身为汉族旗人的治水专家》;二十章为《执意殉夫之妇》;二十一章为《一个妻子的自我牺牲》;二十二章为《妻子的深情致敬》。

看西方人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总觉得他们对历史的细节把握不好,如《以为汉族将军为北魏朝当诸军事》一文中说“因为就在司马炎死亡之后,他的儿子们之间爆发了内战”,这场内战当为八王之乱,但其主人公却不都是司马炎的儿子们。这一问题在日本讲谈社编写的《中国的历史》丛书之中更加明显,不知为何。

《自撰墓志铭》一文中作者讲述了两个自撰墓志铭的情况,他认为这冲击了人们认为自传更为真实的思想,但并未做分析具体阐述。阅读此两篇墓志铭,其体例与一般的略有不同,更像是一篇文章,其中多将自身塑造为一个高风亮节且有声望之士,而实际的情况已经不为人们所知。

《妻子追怀丈夫》一篇作者以《曹因墓志》、《何简墓志》为例介绍了现存最早的由女性撰写的墓志,这两篇墓志都是妻子为丈夫所写,它们为现代读者传递了唐代女性的声音,并使我们得以一窥唐代女性的婚姻观、社会性别角色观、社会等级观念以及她们对生死的思考。其中《曹因墓志》中表现出其妻周氏的豁达洒脱精神较为少见,似乎有庄子鼓盆而歌的精神,令人觉得真切无比。

《出嫁亡女,早殇之孙》一章为唐代名臣权德舆为女儿和孙子所写的墓志铭,表现了对两者不同的期许和道德准则,其刻画的孙子形象也是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较为成熟的儿童形象。

《经历会昌法难的女道士》一文是经历了会昌法难的女道士支志坚的墓志,小名新娘子,法号志坚,本信佛,为住家尼(没有度牒在家修行的比丘尼),在会昌法难中改信道教,作者认为其目的可能在于保护家人和自己。在提要中作者说这篇墓志是死者哥哥撰写的,但是墓志第一句墓志撰写者支谟自称为“季弟”,另外,其家族为已经汉化的小月氏人。

《契丹辽国天子的使臣》介绍了韩知古之曾孙韩橁的墓志并探讨了其反映的族属认同问题。

《广泛应用的墓志铭》一章介绍了三件潞州地区的墓志铭,表现了北宋初期到晚期这第一区墓志铭风格的转变,从固定模板到具有典型宋代特征,早期的模板介绍家庭关系和后人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晚期则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墓志铭的使用范围相比于前代有了很大的扩展。

《缅怀父亲》一章是晁补之请黄庭坚为其父亲所作的墓志铭。作者认为请名人写墓志的四个原因,第一,服丧期间因为感情受创和体力不支而不能进行写作;第二,亲人写墓志铭难免言过其实,因较为熟悉且没有亲缘关系的朋友书写就显得较为客观;第三,作者声望越高其作品流传后世的几率就越大;第四,墓志中多有提及后人及其成就,而作为志主后人则不便于书写,以避免自夸之嫌疑。

《婚姻关系中的妻子与长辈》》一篇通过姚勉为岳父和妻子所作墓志铭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宋代学者与其家庭的情感和私人生活,富有个性,读之不似一般的墓主,更像是讲述自身生活的散文,这提高了其文字的可信度。

《从明朝将军到地方军阀》》一篇以墓志记载讲述了毛文龙的一生,认为他是因为袁崇焕的嫉妒而被害死的,言语之间对其满含同情。

《弟弟追怀姐姐》一章为钱澄之为其去世的姐姐钱还所写墓志铭《方氏姊墓志铭》,不同于为母亲和妻子写墓志铭拥有很大的道德使命,要把他们塑造成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后世典范的标准形象,作为弟弟的钱澄之在为亡姊书写墓志铭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道德需求,因而能够写出一个真实而平凡的女性,在平凡中也展现了可贵的姐弟之情,同时也揭示出母家在一个已婚女子生活中的的重要意义以及一位母亲对自己已经出嫁的独生女的溺爱,还有一些生活琐事简直与现代的家庭关系无异。

《一个妻子的自我牺牲》一文记录了方东树为妻子孙氏作的生志,即在妻子去世之前写的墓志铭,赞美其在重病与残疾的情况下操之家务的行为和为家庭和自己做出牺牲的美德。

3、读之后

本书大约16万字,32开纸张两百多页,半天到一天可读完。这些篇文章是以一种讲故事的口吻来介绍墓志的,实际上没有多少研究的成分,文末都有一些延伸阅读的材料,读完之后总觉得这不是一章内容,而是一个讨论的开始或者说是一篇大文章的导言部分。读之如饮清汤,总觉浓度不够。

尽管墓志铭记录的历史范围很少涉及底层民众,但是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文献记载的范围,如果说正史记录的是王侯将相的政治经历,那么墓志铭则更多的是精英家庭的社会活动,他们沟通上下,同时这一群体也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因而能够极大的丰富我们的认知,其具体研究之丰富、设计范围之广泛自不待言。本书选取的人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个性,根据时间线索选择了不同时代的墓志铭,让我们看到不同时代墓志铭的特点,同时关注到了女性、幼儿、亲属、遗民、族群认同等问题,能够令我们看到更多有血有弱的历史形象,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墓志考释的意义。

作为一本西方汉学家写的科普读物,是比较有意思的,满分十分可以打七八分,但是阅读其字里行间的意思总觉得其潜在受众是西方人,如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这或许是作者的写作思维造成的。

孙晨

2021年4月13日星期二

于梅岭新村

本文标题: 读思笔记272:读《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随笔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64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1986年,一扫地大叔被曝光,曾击落美国5架战机!毛主席8次接见他如果当年刘邦、项羽和项梁一起围攻定陶,会不会一起被章邯灭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