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的嗣皇帝称呼死了的皇帝为皇考。那像同治-光绪这样兄终弟继的,光绪应该称呼同治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6-26 01:58: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对清朝皇帝的称呼以什么为原则,清朝十二个皇帝,这十二个皇帝有不同的提法,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到底是...

子承父业的嗣皇帝称呼死了的皇帝为皇考。那像同治-光绪这样兄终弟继的,光绪应该称呼同治什么

对清朝皇帝的称呼以什么为原则

  清朝十二个皇帝,这十二个皇帝有不同的提法,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么样?

  清王朝的统治者虽然并非汉族,但却极为尊崇汉儒文化,并最终把中国的封建制度推向了极致。因此,清朝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更为讲究国法礼仪,官场上的举止、称为、言谈极有分寸。特别是对皇帝或皇太后,更要符合礼仪制度,稍不注意就会失仪,轻者要罚俸,重者还会丢官,甚至判刑。

  清朝12位皇帝,除末代皇帝宣统之外,每一位都有五种称谓,分别是他的名字、庙号、谥号、年号、去世后入葬前的称呼。那么,在不同的场合,12位皇帝究竟该怎样称呼?每一位皇帝所拥有的众多名称究竟又是如何命名的呢?

  先说“庙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是什么意思?《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就是说庙号起源于殷代,一直到清代。庙号的特点是皇帝死了之后才有,皇帝死之后他要进太庙,或者家庙,奉先殿。庙里头有一个神主,一个木牌位来祭祀他,这里头要给他一个称号,叫做庙号。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庙号“太祖”,
  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
  第三个皇帝顺治,庙号“世祖”,
  第四个皇帝康熙,庙号“圣祖”,
  第五个皇帝雍正,庙号“世宗”,
  第六个皇帝乾隆,庙号“高宗”,
  第七个皇帝嘉庆,庙号“仁宗”,
  第八个皇帝道光,庙号“宣宗”,
  第九个皇帝咸丰,庙号“文宗”,
  第十个皇帝同治,庙号“穆宗”,
  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庙号“德宗”,
  宣统,他就没有庙号。

  在清朝如果把皇帝的庙号说错了,那是要犯弥天大罪。譬如说努尔哈赤他庙号是太祖,如果说错了,那算最大的不敬。  

  二,谥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就是皇帝死了之后要给他一个评价,给他一个称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

  太祖努尔哈赤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
  第二,太宗皇太极谥号“文皇帝”,
  第三,顺治谥号“章皇帝”,
  第四,康熙谥号“仁皇帝”,
  第五,雍正谥号“宪皇帝”,
  第六,乾隆谥号“纯皇帝”,
  第七,嘉庆谥号“睿皇帝”,
  第八,道光谥号“成皇帝”,
  第九,咸丰谥号“显皇帝”,
  第十,同治谥号“毅皇帝”,
  第十一,光绪谥号“景皇帝”,
  十二,宣统没有谥号。

  这个谥号在当时称谓上是不能错的,必须严格规定,我说这都是简称,全称很长的。你譬如说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全称29个字,全称是这样的,是“太祖承天广运 神功圣德 肇纪立极 仁孝睿武 端毅钦安 弘文定业高皇帝” 二十九个字,这二十九个字在当时来说,写他的册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庙上祭祀的时候,书写一个字不能错,如果错了,官员或者受到惩罚或者革职,甚至于论斩。这二十九个字是清朝所有皇帝里头字数最多的,其他有的二十七个字等等。那这二十九个字不好记,努尔哈赤最关键是五个字,就是“太祖 高皇帝”,实际上属于他的就是三个字因为“皇帝”那两个字每人都有,单独属于努尔哈赤的“太祖 高”,就是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的特点。这个“高”字很重要,孝慈高皇后她有“高”,就说她是高皇帝的皇后,这是皇帝的谥号。

  在大清王朝诸位皇帝长长的庙号与谥号的背后,浓缩着他们一生的文治武功,张显着他们君临天下的威严,同时也深深寄托了他们的继承者,以及皇族子孙们对先辈的怀念、追忆。这样的称谓已经不仅仅是成为本身,它似乎成为一部浓缩版的历史。然而,令我们困惑不解的是,在这12位皇帝复杂的庙号与谥号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那些诸如“康熙”“雍正”“乾隆”等的这些我们所熟悉的称呼,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三,年号。在过去没有公元纪年,那怎么来纪年呢?从殷代开始用干支纪年,譬如说甲午年,戊戌年,辛酉年,己巳年等等。干支纪年有一个缺陷,就是六十年一轮回,当代人可能只碰到一个甲午,顶多碰到两个甲午,120年。人类历史长河,中国历史长河有文字记载几千年,那若干个甲子怎么办?所以后来又想了个办法,就叫做帝王纪年,每个帝王他要有年号来纪年。

  那清朝皇帝年号纪年,太祖年号“天命”,太宗皇太极的年号“天聪”和“崇德”,底下就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就是我上次讲过的,“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就是十二个。但是有一条,就是皇太极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叫“崇德”,所以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三个年号。过去把一个年号叫一朝,这样清朝十二个皇帝就出现了十三朝,所以《清宫十三朝演义》就是说的十三朝,但是年号是十三,皇帝是十二个。清朝的年号,因为康熙它是年号,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是年号,可是我们现在就一说康熙就不是年号,就变成这个人了。严格说起来康熙是年号,玄烨是他的名字,那康熙这皇帝怎么办?严格说起来应该说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但是已经习惯了,约定俗成,一说康熙也可以代表年号,也可以代表这皇帝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了,也就只好这样了。

  再说大行皇帝。大家看电视剧经常提到大行皇帝,怎么回事?就是这个皇帝死了,入土之前,新的皇帝还没有举行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已经死了这个皇帝怎么称呼?他死了,有个称呼叫“大行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帝如果电视剧上出现大行皇帝,那在当时肯定是要杀头了,他正活着做皇帝,你说他死了,你当然要杀头了。所以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和大行皇帝,这些称谓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随便叫的,是有一定规矩的。

  据记载,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两个字,一个是“天”字,一个是“运”字。

  太祖承天广运,
  太宗应天兴国,

  世祖体天隆运,
  圣祖合天弘运,
  世宗敬天昌运,
  高宗法天隆运,
  仁宗受天兴运,
  宣宗效天符运,
  文宗协天翊运,
  穆宗继天开运,
  德宗同天崇运。

  都带一个“天”一个“运”,就是皇太极例外,有“天”缺一个“运”字,因为当时还不太规范。为什么?天很重要,清朝很重视天,努尔哈赤年号叫“天命”,重视天。《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共有)83875个字,其中“天”字出现312次,就说明重视天。他的运气从哪儿来?他们认为从天而来,奉天承运,所以每一个皇帝谥号里面都带某天某运,这是清朝谥号的一个特点。

  皇帝在一个封建国家从来都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他的名字同样也应是独一无二、尊贵无比。然而,在人口如此众多,疆域如此辽阔的大清王朝,怎样才能做到不会有人和皇帝起同样的名字呢?在当时,究竟又采取了怎样的办法来保护皇帝名字的尊贵呢?

  二,皇帝名讳。清朝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的时候,“努尔哈赤”分着写都不避讳,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这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都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但是有一条,《实录》、《玉牒》等官书出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这个名字的时候,上面盖一个黄签,上面贴一个黄签,把它盖住,就是表示避讳的意思,字并不改。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时期对于皇帝名字的避讳并不复杂,但随着清朝入关、定顶北京之后,对于皇帝名字的避讳就变得极为复杂和繁琐,并且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国法礼仪。那么,究竟为何本是简单之事却变得如此繁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清朝的宫廷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其中的繁琐,究竟又到了怎样的地步?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不可以这样写,你要考进士答卷,“玄”字这么写肯定名落孙山。怎么写呢?最后这笔讳缺,避讳不写,这一点不写,“玄”字这还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玄”字,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 “金”字,“氵”,“丝”字等等,凡是带“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讳,最后这一点,叫讳缺,缺这笔。如果不缺,那么您这进士肯定就考不中,这是“玄” 字。玄烨还有个“烨”字怎么办,康熙名字玄烨这个“烨”,左边一个“火”字,右面一个中华的“华”字,繁体字的,写“玄”字的时候最后这笔讳缺,缺了, “烨”字最后这一笔、这一竖不能写。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后,凡是写“玄”“烨”的时候,必须把“玄”字这点讳,把“烨”字最后这笔讳了,这叫皇帝名讳,这是康熙。

  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禛”,就是这个“胤”,赵匡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禛”两个字,还有“禛”字呢?“胤禛”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禛”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在雍正朝,雍正朝之前的刻的书写的字都不要改,因为往前改那就没完了,就是从雍正登上皇位那天开始,“胤”“禛”这两个字就要避讳了。那有人问了为什么雍正叫“胤禛”,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都是“允”呢?雍正时候做一个规定,这个“胤”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 “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这不就避讳了吗,这是雍正朝。

  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繁复的皇帝名讳,对文字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巨大障碍,也是的民间正常生活中的通信、记录变得非常麻烦。包括在这三朝之后的继任皇帝们,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从乾隆皇帝为他的儿子嘉庆帝命名开始,清朝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既可以避去皇帝的名讳,维持皇家的尊严,又可以消除文字使用的麻烦。那么,他们究竟采取了怎样的办法能够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呢?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 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颙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

  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 “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这样相近。这样,天下所有的“绵”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写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写,皇帝再要做文章、出书、考试碰到这个“旻”字的时候,这一点不写,这一点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个变通,变成一横一竖,它原来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心”字,到这个时候,“心”字改成了一横一撇,这样来敬避一下,这是第三个时期,嘉道时期。

  在嘉庆与道光皇帝之后,他们的继任者仍旧觉得这样的皇帝名讳在日常的使用中还是有着诸多的不便。于是,从咸丰帝开始,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并最终形成了定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绵、奕、载”嘛,“奕詝”。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詝,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 “詝”字。“詝”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詝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

  咸丰之后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载淳。我们讲了叫“永、绵、奕、载”。载淳,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只避讳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载淳的“淳”跟“亨”字读那个音,换一个写法,载淳的“淳”这么写,这么来表示避讳。

  再底下就是光绪,“永、绵、奕、载”嘛,光绪是“载”字辈,光绪的载湉,也有叫载湉的,“载”字不避讳,就避讳最后这个字,这个字怎么避讳呢?就是避讳最后一笔。“口”字不封口。这要是考举人,考进士,牵扯到这个字,如果多写了一笔,肯定这进士、举人都考不上,这是光绪。

  宣统,宣统叫溥仪,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字避讳。“仪”字,第二个字怎么避讳呢,叫讳缺末笔,最后这一撇不写。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讳分作这么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这三朝,名字不避讳只是在《玉牒》《实录》等重要场合,上面贴上一个黄签;第二个时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讳;第三个时期是嘉、道,改一个字,讳笔;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皇帝名字两个字,第一个字不避,第二个字缺最后一笔。

  将封建皇帝名讳发展到极致的清王朝,让当时的人们处处生活在小心谨慎当中。大臣怕用错名字,史官怕写错一笔,百姓怕用错字。即使如此,祸从口出、罪自笔来的文字狱仍旧是屡见不鲜。然而,历史往往都是两面的,曾经的不便与危险却成为今天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我们可以开启清朝296年众多隐蔽尘封的暗示,揭开历史迷雾。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榜,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这个书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会早于康熙。你譬如说有个叫《康熙顺天府志》,这本书就叫“顺天府志”,那这部书是什么时候的?时间不一样,有人说是明朝的,有人说是清朝的,清朝的,还有人说是光绪的,怎么来断定这个书的时代?原因很多了,其中一个就是凡是玄烨那个“玄”都避讳,所有带“玄”字偏旁全都避讳,全书一共避讳70处,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书不是明朝的书,是清朝的书。清朝的书,不是努尔哈赤时期,不是皇太极时期,也不是顺治时期,最早就是康熙时期,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也可能是光绪,因为从康熙之后,到宣统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须避,都必须避讳。那这书上还有啊,它收录材料最晚的时间是康熙二十四年,这样,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体上可以确定这一部《顺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间的书,是康熙朝的《顺天府志》,如果没有这个名讳,皇帝的名讳这个书的时间断代上就会有更多的困难,所以学者们利用皇帝的名讳来有助于学术研究。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 “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康熙朝就改成神武门,我们现在都知道,故宫的后门是神武门,是康熙时候改的。譬如说北京现在有个叫做广安门,明朝没有,明朝叫广宁门,道光皇帝名字叫旻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 改“广安门”,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所以了解皇帝的名讳,对研究历史、对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这些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名字不能混用。
由于明清皇帝在位不改元,所以人们习惯上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例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

古代皇帝不同的称呼与时代等多种因素有关。先秦君主多称谥号,如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重新恢复,所以汉代皇帝也多称谥号,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习惯被省略掉,简称为汉文帝、汉景帝。这种称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

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日渐繁复,文字加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称呼起来显得繁琐赘述,所以干脆采用庙号,称为唐太宗。其实庙号早在汉初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专有名称,“庙号”迟至晋代方见于典籍,唐代之后才频繁使用。从唐至宋元大都用庙号称呼帝王。

明清之后,皇帝的称号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采用年号来指代帝王。(清朝以后更是常常用年号称呼皇帝)年号也产生于汉代。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如汉宣帝就有七个年号。而到了明清,无论皇帝在位的时间长短,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号更是规范。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烨,宣统皇帝就是溥仪,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你的问题没说清。。。也许我太笨,没看懂。。。
以恭敬为主要原则。问题太模糊了,这要怎么回答啊。
清朝皇帝自身有名字,死后有庙号,庙号是清朝皇帝的官方称呼。在位期间有自己的年号,因为清朝皇帝在位期间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人为了方便又会以年号来代称那位皇帝。如,爱新觉罗玄烨,庙号圣祖仁皇帝,年号康熙,所以后人经常称之为康熙皇帝。

光绪.同治.慈禧的关系?

详细点。谢绝复制。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光绪帝是慈禧的侄子。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扩展资料:

一、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二、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是慈禧和咸丰帝的儿子。光绪皇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同治和慈禧是母子关系,光绪和同治是兄弟关系,慈禧是光绪的姨,光绪是慈禧的侄子。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废除八名顾命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悯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只有六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治

同治是慈禧的亲儿子,光绪是慈禧的侄子,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

1、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

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2、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3、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1831年-1861年)的皇后,为其生下一个儿子,而且是咸丰帝惟一的儿子。咸丰皇帝20岁登基,在位11年,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此时满打满算26岁。他们的儿子,也就是同治帝生于1856年,此时只有5岁。所以咸丰帝在临终前发布一道谕旨,在小皇帝长大成人亲政前,由肃顺等八位重臣“赞襄政务”,也就是辅佐小皇帝。

咸丰皇帝之所以发布这样一个谕旨,一是因为咸丰皇帝对恭亲王奕欣有防备和不满之心,二是因为咸丰皇帝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死后出现后宫干政的可能性,所以咸丰皇帝在自己死后下令将恭亲王奕欣和慈禧排除在宫廷的权利中心之外。

不过,咸丰帝的安排并没有执行下去,六皇叔恭亲王奕欣因为不在八大臣之内,所以心生不满,恭亲王奕欣联合两位太后发动政变,以顾命大臣专权的名义抓捕了“八人帮”,重构清廷权力结构。

恭亲王奕欣以议政王身份统管朝廷日常事务,两位太后一方面照料小皇帝,一方面在小皇帝成人亲政前,代替小皇帝垂帘听政,拥有重大决策同意或否定的权力。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1872年,同治皇帝17岁,两宫太后以亲政届期,颁布懿旨,鼓励同治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勉廷臣及中外臣工“公忠尽职,宏济艰难”。丙午,同治帝亲政,下诏“恪遵慈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然而遗憾的是,仅仅三年时间,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帝惟一的龙种同治帝竟然于1875年一命呜呼,英年早逝,年仅19岁。

咸丰帝与慈禧太后的独苗同治帝没有了,而且没有留下龙种。大清王朝还得继续,那么谁来接班就成为一个问题。慈禧太后的权力来源于咸丰帝,同治帝的权力来源于咸丰帝。那么,新的接班人还必须依照这个原则去寻找,看看哪一个孩子与咸丰帝血缘最近。

咸丰帝最有力量的弟弟无疑是恭亲王奕欣,恭亲王的儿子载澄年龄与同治帝相当,最为合适。

但是考虑到载澄已经成人,已经有了价值观,甚至已经养成了某些恶习,不太好掌控,再加上载澄是同治帝的玩伴,同治帝走上这条不归路,载澄即便没有直接责任也有间接责任。这样一来,恭亲王家的载澄,就这样很简单地排除了。

恭亲王之外,咸丰帝还有一个七弟奕譞。醇亲王奕譞在十几年前“抓捕八人帮”时贡献很大,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也不错,他的太太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醇亲王奕譞与慈禧太后的妹妹此时有一个儿子曰载湉。载湉生于1871年,此时仅5岁。如果就血缘关系而论,载湉是咸丰帝的亲侄子,是儿子之外最近的后辈;假如从慈禧太后方面说,载湉是太后的亲外甥,也是除了儿子之外最亲近的晚辈。

双重亲近使载湉成为最合适的人选,还有一层因素是载湉的年龄只有四五岁,还有可塑的潜质,而且更好控制。

就这样,载湉成为同治帝的接班人。

1875年2月25日,年幼的载湉正式被接到宫中,接替刚刚过世的同治帝,年号光绪,是为清朝第11位皇帝。 年轻的小皇帝接受了清朝历代皇帝,甚至可能是中国帝制时代历代皇帝中最好的教育,他的知识素养是清朝皇帝中最棒的。

1886年,十年苦读使小皇帝思想境界、知识积累有了很大提升,一个优秀的君主形象渐露端倪。这一年,年过半百(51岁)的慈禧太后已经执掌政权20多年了,有点厌倦了,而小皇帝也能够处理政务了,所以慈禧太后正式提出撤帘,让小皇帝亲政。

慈禧太后的建议并没有在这次会议上得到完美执行,当她宣布撤帘决定后,小皇帝当即长跪恳辞,醇亲王、礼亲王等也觉得太后的决定太突然太匆忙,太后从此不再理政,恐怕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小皇帝毕竟还是太年轻。

醇亲王、礼亲王建议,慈禧太后确实20多年如一日太累了,确实应该休息了,但此次最好不要一次性辞掉所有的事情,为大清国,也为小皇帝考虑,应该扶上马送一程,让小皇帝在实践中继续提高,逐渐接管政务,或许更合适些。

慈禧太后在各方建议下收回成命,答应在光绪帝亲政后继续训政若干年。这个决定就各方本意来说不必恶意解读,但这个决定确实为中国政治的后续发展留下了巨大变数,使帝制时代皇权中心的惟一性发生问题,所谓帝党与后党就此发生。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绪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百度百科——慈禧

同治是咸丰和慈禧的儿子光绪的父亲是咸丰的弟弟母亲是慈禧的妹妹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又是表兄弟慈禧是光绪的伯母又是姨妈光绪是慈禧的侄儿又是外甥
慈禧是同治的母亲同治是光绪的亲戚(可能是叔叔,同治没子嗣)慈禧和光绪是亲戚

为什么慈禧在自己儿子同治死后选光绪当皇上?

慈禧之所以会选择光绪来当大清王朝的君主,主要是因为当时他认为光绪是一个容易掌控,容易被她统治的一个君主,所以此举会在同治死后选择光绪来当大清皇位的继承者。更深层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光绪在小的时候并没有展现出任何惊人的胆识和魄力,所以慈禧认为光绪是容易被控制和掌控的,所以选择了光绪来做君主,慈禧选择接班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看他是否能为自己所用,就是看继承者继承之后是否会尊重她,是否会允许自己行使准政治权力,因此,光绪作为一个年纪不大且又无超常魄力的皇子,自然就被他选中。

第二点,光绪的母亲也就是光绪的生身之母早就已经去世了,而这样的话,光绪只能将慈禧作为唯一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这样一来,慈禧和光绪的感情会相较于其他有母亲的皇子更为深厚,这样也更方便慈禧行使政治权利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在众多的皇子之中慈禧选择了光绪作为继承者和接班人。

第三点,光绪从小以孝顺闻名,慈禧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会在诸多皇子中选择以光绪作为继承者来继承清王朝的皇位,因为这样一来,光绪对自己的尊敬就正好可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力,不会致使权柄下移,最终落到一个孤守后宫的下场。所以出游这方面的考虑,慈禧就选择了光绪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和继承者。

总的来说,此举选择光绪为继承者,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来考虑,为了维护自己家族和自己的政治权力不受到皇权的阻碍,为了能够始终将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因为慈禧想垂帘听政,继续保持自己的权力,后来的傅仪也是如此。所以在自己的儿子死后,他选择了光绪当皇上,自己在幕后垂帘听政
光绪的妈是慈禧的妹妹,同样的宣统是慈禧妹妹的孙子。
因为光绪是她妹妹的孩子,年龄小很听话容易摆布,所以慈禧选择了光绪当皇上。
没有选择。同治死后,慈禧找不到其他继承人了,只能让光绪继位,延续清朝皇家香火。

清朝同治帝死后,继承皇位的除了光绪,还有哪些候选人,背后都是哪些力量在支持?

清朝同治帝死后,继承皇位的除了光绪,还有哪些候选人,背后都是哪些力量在支持?好像恭亲王一帮人都支持道光长子的长孙。
同治帝本来是咸丰帝的独子(其实有个弟弟,生下来几天就夭折了),他死了,咸丰这一支就断了,皇位继承人自然只能从道光帝的后人中选拔。
道光生有九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早死,没有亲生儿子,老四就是咸丰,老五被过继给道光的弟弟绵恺,理论上说是有继承的可能,但是只要有其他的人选,一般不会考虑的。老六就是恭亲王,老七就是醇亲王,老八钟郡王、老九孚郡王都没有孩子。也就是说同治的继承人只可能是恭亲王、醇亲王这两支的后人中优先选拔了。
这两支中,恭亲王已经得了世袭罔替,又主政军机,再得摄政之尊,恐怕无人能制。
醇亲王之子与同治既为堂兄弟,又为表兄弟,血缘最亲,醇亲王人又平庸,继位后容易保持平衡。
当然,恭亲王、醇亲王身为皇子,本身也是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他们以叔继侄,将来同治的法统会比较尴尬,事实上也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另外,据一些野史记载,同治之死,与其冶游有关,而导其冶游的亲贵,正是恭亲王之子,如果此说属实,恭亲王一支继位的可能性自然就被封杀了。
惇郡王的儿子载濂、载漪虽然可以备选,但载湉既入选,他们自然也就无望了。不过后来慈禧在戊戌政变后,的确考虑过用载漪的儿子过继给同治,以代替光绪,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所谓恭亲王一帮人都支持道光长子的长孙。应该是指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道光皇帝长子奕伟之孙溥伦、道光皇帝五子的惇亲王之子载漪之子大阿哥溥俊与小恭王溥伟)
不存在道光长孙的可能性。因为道光皇帝的长子早死,没有亲生儿子,他的继子还是成亲王永瑆的后代,自然没有继承的可能。
同治帝本来是咸丰帝的独子(其实有个弟弟,生下来几天就夭折了),他死了,咸丰这一支就断了,皇位继承人自然只能从道光帝的后人中选拔。
道光生有九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早死,没有亲生儿子,老四就是咸丰,老五被过继给道光的弟弟绵恺,理论上说是有继承的可能,但是只要有其他的人选,一般不会考虑的。老六就是恭亲王,老七就是醇亲王,老八钟郡王、老九孚郡王都没有孩子。也就是说同治的继承人只可能是恭亲王、醇亲王这两支的后人中优先选拔了。
这两支中,恭亲王已经得了世袭罔替,又主政军机,再得摄政之尊,恐怕无人能制。
醇亲王之子与同治既为堂兄弟,又为表兄弟,血缘最亲,醇亲王人又平庸,继位后容易保持平衡。
当然,恭亲王、醇亲王身为皇子,本身也是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他们以叔继侄,将来同治的法统会比较尴尬,事实上也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另外,据一些野史记载,同治之死,与其冶游有关,而导其冶游的亲贵,正是恭亲王之子,如果此说属实,恭亲王一支继位的可能性自然就被封杀了。
惇郡王的儿子载濂、载漪虽然可以备选,但载湉既入选,他们自然也就无望了。不过后来慈禧在戊戌政变后,的确考虑过用载漪的儿子过继给同治,以代替光绪,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
清穆宗同治帝堂弟和表弟。其父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生母婉贞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为文宗(咸丰帝)独子,又早死无后,慈禧太后便以和自己血缘最近的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名义上继承咸丰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以维持咸丰帝的皇统和父死子继的法则。
清德宗光绪帝(1871-1908),全名爱新觉罗·载湉。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子女,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载湉即位时虚岁才4岁,入宫时还在熟睡之中。

  光绪帝的父亲奕譞,乃道光帝七子,咸丰帝弟醇亲王。光绪帝的母亲又是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载湉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慈禧太后是从容易控制光绪帝,从而控制大清政权的角度选中载湉嗣位的。慈禧当时已经执政13年,确立了威信,她提出立载湉嗣位后没有人反对,于是载湉成为了清朝第11任皇帝。

同治,光绪,宣统3个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亲戚关系

同治与光绪是堂兄弟,光绪是宣统的伯父,同治是宣统的堂伯父。

一、同治皇帝是清文宗咸丰与慈禧的儿子,是清朝第十任君主,年号为同治,庙号为清穆宗。

二、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孙子,是醇贤亲王奕环之子,母亲是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清德宗光绪帝,全名爱新觉罗·载湉。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子女,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

三、宣统皇帝是末代皇帝溥仪,是光绪皇帝的侄子,是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帝无后,慈禧太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溥仪因此获得帝位。

扩展资料: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参考链接:慈禧-百度百科

清代同治与光绪是同一辈的人,宣统比二人晚一个辈分。

一、清朝同治皇帝是清文宗咸丰与慈禧的儿子,是清朝第十任君主,年号为同治,庙号为清穆宗。

二、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孙子,是醇贤亲王奕环之子,母亲是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清德宗光绪帝,全名爱新觉罗·载湉。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子女,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光绪帝的父亲奕譞,乃道光帝七子,咸丰帝弟醇亲王。光绪帝的母亲又是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载湉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慈禧太后是从容易控制光绪帝,从而控制大清政权的角度选中载湉嗣位的。

光绪在位期间:发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

三、宣统皇帝,是溥仪,是光绪皇帝的侄子,是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帝无后,慈禧太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溥仪因此获得帝位。具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同治(载淳)和光绪(载湉)是堂兄弟关系,而宣统是光绪的侄子!由于同治无子女,所以光绪(醇亲王之子)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继位大统的皇帝。同样由于光绪也没有儿女,所以由醇亲王(老亲王的儿子)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
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兼表兄弟,光绪和宣统是伯父和侄子,同治和宣统是堂伯和侄子。光绪跟宣统要亲一点。光绪和同治挺特别的,父亲是兄弟(咸丰和奕譞)母亲是姐妹(慈禧和慈禧妹妹)
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关系,宣统的辈分是他们的侄儿。

帝名:爱新觉罗载淳
辈份:第十代
在位:1861——1874(13年)
生卒:1856——1874(18岁)
皇考:文宗(咸丰)长子
生母:叶赫那拉氏
年号:祺祥(1861)同治(1862——1874)
帝名:爱新觉罗载湉
辈份:第十代
在位:1875——1908(34年)
生卒:1871——1908(37岁)
皇考:宣宗(道光)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子
生母:叶赫那拉氏
光绪(1875——1908)
帝名:爱新觉罗溥仪
辈份:第十一代
在位:1908——1912(4年)
生卒:1906——1967(61岁)
皇考:宣宗(道光)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子醇贤亲王载沣子
生母:苏完瓜尔氏
年号:宣统(1909——1912)
本文标题: 子承父业的嗣皇帝称呼死了的皇帝为皇考。那像同治-光绪这样兄终弟继的,光绪应该称呼同治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53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什么有助于睡眠的饮品或食物如果你拥有让全人类都遗忘一段历史的能力,你会怎么选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