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全|中国已发掘帝陵盘点

发布时间: 2021-05-23 18:41: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提到“帝陵发掘”,人们往往会想到50年代明定陵考古。很多人声称,在定陵之后,我国就没有发掘过帝陵,让帝陵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感。在一...

全网最全|中国已发掘帝陵盘点

提到“帝陵发掘”,人们往往会想到50年代明定陵考古。很多人声称,在定陵之后,我国就没有发掘过帝陵,让帝陵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感。在一些人眼里,帝陵似乎是充斥着宝藏的宫殿,令人难以企及。而实际上,帝陵属于一种高等级墓葬。在几十年的考古工作中,时常会有帝陵因为各种原因被发掘。它们为大众对“帝陵”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定陵考古并没有给帝陵考古画上句号,恰恰相反,我国的帝陵考古正是以定陵为起点翻开了新的一页。

本文收录通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墓。发掘时间以正式发掘为准。墓主未称帝和争议过大者未收录此列。

五胡十六国:

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建世陵

建造年份:417

发掘年份:2004

概况:小土山墓这处魏晋墓葬距地表20米深,有前后两个墓室,还有一个较大的侧室和3个耳室。墓室纵长22米,墓室总面积95平方米。墓室外的墓门用10厘米厚的花岗岩打制而成,高1.7米,宽1.4米。最为罕见的是,这处墓葬墓道长近70米,墓道上口宽约9米,底宽4.6米,墓道两壁呈3层台阶状。在酒泉地区发掘发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中规模最大。

现状:对外开放

东晋:

富贵M1(恭帝冲平陵或安帝休平陵)

建造年份:421

发掘年份:1964

现状:已回填

南京⼤学北园晋墓(晋元帝建平陵)

建造年份:323

发掘年份:1972

概况:墓的方向为南偏西9度, 是一座双室的砖墓。全墓南北总长8.4米, 东西总长9.9米, 由墓门、甬道、主室、侧室雨道、侧室等部分构成。其中墓门宽1.5米; 雨道长3.04米, 宽1.5米; 主室南北长4.4米,东西宽4米; 侧室甬道1.5米, 宽1.1米; 侧室长3.5米, 宽1.46米; 墓墙的宽度为45厘米至75厘米不等。我们发掘时, 甬道和侧室的券顶已坍, 但还可以看出起券的痕迹; 主室四壁的残存高度为1 米上下, 据现存迹象推测,主室可能是弯窿顶。

现状:已回填

南京汽轮机⼚晋墓(穆帝永平陵)

建造年份:361

发掘年份:1981

概况:此系一平面呈凸字形的券顶砖室墓。方向225”, 总长9.05、总宽8米。共分甫道、墓室、封土墙三部分。墓室,平面近方形。室内长4.98、宽4.24、复原高4.03米。四壁残高不一, 前壁3.60 米, 左、右壁3.27、后壁1.75 至2.26米。四壁皆用大砖四顺一丁砌筑, 唯左、右壁砌至2米处加用小砖和楔形砖起券。

现状:已回填

南朝:

南朝齐景帝修安陵

建造年份:479

发掘年份:1965

概况:墓全长15米、宽6.2米、高约4.5米,全部用花纹砖砌成,砌法均采用一丁三顺方法。墓的结构分为封门墙、甬道、墓室及附属结构四个部分。出土砖刻壁画有竹林七贤、仪仗、狮子、出行图、文臣武士、飞天、羽人戏虎、羽人戏龙,以及大型石俑等一批文物。

现状:已回填

南朝齐明帝兴安陵

建造年份:498

发掘年份:1968

现状:已回填

南朝齐和帝恭安陵

建造年份:502

发掘年份:1968

现状:已回填

南朝陈宣帝显宁陵

建造年份:582

发掘年份:1960

现状:已回填

南朝陈文帝永宁陵

建造年份:566

发掘年份:1972

概况:南京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大墓是一座重要的大型南朝墓。墓葬结构与本文所述梁普通二年墓略同,而规模甚大。其中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特别是一对大型青瓷莲花尊,通高达 85 厘米,而且釉色青润、文饰富丽,是南朝 中晚期瓷器的典型代表性作品.可惜墓中没有出土纪年材料本文所报道的普通二年墓即可为确定灵山大墓的绝对年代提供重要的佐证。详见《 南京灵山大墓发掘简报》 ( 待发).(然而这个报告至今都没有发表)

现状:已回填

北朝:

北齐文宣帝高洋陵

建造年份:559

发掘年份:1987

现状:就地保护,部分搬迁

北魏节闵帝陵

建造年份:532

发掘年份:2021

概况:这是一座斜坡墓道单室砖室 壁画墓,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墓葬总长约58.9米,其中墓道长39.7米,宽2.9米;墓室长19.2米,宽12米,深8.1米。发掘情况表明,该墓历史上经历过官方的破坏性盗掘,连一些墓砖都被取走。出土遗物较少且均已残损,有陶器、青瓷器、铜器以及石质建筑构件等,此外还有武士俑、镇墓兽、牛车等残块。墓中出土了一枚拜占庭帝国时期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其铸造时间为公元491-518年,表明墓葬年代不早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前。通过对墓室形制、出土瓷器等进行比对,考古人员初步推断这座墓葬为北魏孝昌年间至北魏末年。

现状:就地保护

北周武帝孝陵

建造年份:578

发掘年份:1994

现状:已回填

北魏宣武帝景陵

建造年份:514

发掘年份:1991

概况:景陵封土呈圆形,直径110米,现高24米。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全长56米。元怿墓复原于景陵东南侧,该墓甬道东西两壁有彩绘守门武士壁画;元义墓复原于景陵西南侧,墓室顶部绘有300余颗星辰,银河纵横南北,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珍贵资料。

现状:搬迁至洛阳古墓博物馆对外开放

隋朝:

隋炀帝陵

建造年份:618

发掘年份:2021

现状:就地保护

唐朝:

唐僖宗靖陵

建造年份:888

发掘年份:1994

概况:陵墓南向,由斜坡阶梯羡道、拱顶甬道和横拱顶土洞墓室组成,全长44米,墓室底部距今地表为19米。甬道长4米,东、西两壁各开2龛,中部有宋初堆砌的石块封门。墓室的东、西、南壁对称开8龛,地面以石碑、石块、砖砌成东西长4.4米、南北宽3.1米的棺床。墓道两壁残存有侍臣、门吏、仪仗等壁画,墓室壁面小龛和甬道小龛中绘有十二生肖图案壁画。这样的做法在唐墓中是不多见的,但五代墓中就有很多。

现状:已回填

五代十国:

前蜀王建永陵

建造年份:918

发掘年份:1942

概况:王建墓陵台呈圆形,夯筑,高约15米,直径约80余米,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每隔2.5或1.5米有砖基1道,共3道,似为陵垣遗迹。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之间。建包砖夯土墩1对。陵前有无列石,史籍不详。

现状:对外开放

后蜀孟知祥和陵

建造年份:934

发掘年份:1971

现状:就地保护

概况:墓型特殊,分墓道及宝城两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墓道长12.5米,由青砖砌作步梯。墓门为牌楼式石构建筑,刻青龙白虎等浮雕;内侧两壁,画男女宫人彩绘像。墓室为圆锥形穹窿顶,中为主室,两旁有耳室各一,结构相同,与主室相通。主室高8.16米、直径6.5米。耳室高6米、直径3.4米。主室中置须弥座青石棺台,台长5.1米、宽2.7米、高2.1米,前后各有圆雕裸体卷发力士5人。

南唐钦陵

建造年份:943

发掘年份:1950

现状:对外开放

南唐顺陵

建造年份:961

发掘年份:1950

概况:全长 21.90米,宽10.12米,高5.42米。布局与结构和钦陵雷同而较为简朴。全部是砖结构,没有天象和河川图象,也没有石刻浮雕等装饰。

现状:对外开放

吴越国康陵

建造年份:934

发掘年份:1980

南汉德陵

建造年份:604

发掘年份:2004

现状:对外开放

南汉康陵

建造年份:605

发掘年份:2004

现状:对外开放

宋辽金元:

辽庆东陵

建造年份:1031

发掘年份:1991

现状:已回填

西夏崇宗显陵

建造年份:1139

发掘年份:1972

概况:墓室为多室土洞式,由墓道、甬道、中室、东侧室、西侧室组成。墓道全长49米,墓道甬道两壁有武士像壁画。墓室内出土有甲片、铜泡饰、铜铃、瓷片、铁钉、珍珠。发掘前此墓多次被盗,出土遗物不多。

现状:已回填

金太祖睿陵

建造年份:1123

发掘年份:2001

现状:就地保护

南夏太祖明玉珍睿陵

建造年份:1366

发掘年份:1982

现状:建睿陵陈列馆对外开放

明朝:

明定陵

建造年份:1590

发掘年份:1956

现状:对外开放

清朝:

清裕陵

建造年份:1799

发掘年份:1975

现状:对外开放

清崇陵

建造年份:1908

发掘年份:1978

现状:对外开放

本文标题: 全网最全|中国已发掘帝陵盘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18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6个祭祀坑出土500余件文物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高度赞扬李东水,称其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