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人认为岳飞的满江红到底是不是明朝人的托名伪作(不掺杂民族感情只看历史证据看完问题补充)

发布时间: 2021-05-01 12:05:3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有哪些证据?大概是因为这首词不同于与岳飞以往的风格。从诸多流传于世的岳飞诗词来看,...

你个人认为岳飞的满江红到底是不是明朝人的托名伪作(不掺杂民族感情只看历史证据看完问题补充)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有哪些证据?

大概是因为这首词不同于与岳飞以往的风格。

从诸多流传于世的岳飞诗词来看,其风格无一例外都是婉约派,明显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豪放派相左。

岳飞含冤而死后,他的儿子岳霖和孙子岳珂耗费长达三十年时间,毕生不遗余力收集岳飞遗作,并全数收录在《金佗稡编》、《岳王家集》中,但奇怪的是,其中并无《满江红·怒发冲冠》一篇。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最早文献出处是徐阶编著的《岳武穆遗文》,时间是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此之前,《满江红·怒发冲冠》只出现在杭州的岳飞庙石碑上,是明朝弘治(1488—1505)年间,由当时镇守浙江的太监麦秀命赵宽刻在上面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并非岳飞所作的直接证据则是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

贺兰山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明朝时北方鞑靼人常常侵扰作乱的地方。岳飞当时与金国对抗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两湖和河南一代,而他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则是位于今天的吉林省境内,属于东北地区,与远在大西北的贺兰山相隔千里。

岳飞毕生与贺兰山无交集,按理说他的诗词中确实不该出现贺兰山一词。

以上的证据也不是具有完全的说服力,不管怎么样,《满江红》里所传达的爱国精神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是否是岳飞所作的意义,它仍是岳飞精神的体现。

从的岳飞诗词来看,风格都是婉约派,明显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豪放派相左。
因为岳飞的词都是婉约派的,而满江红比较豪放。
和岳飞的文风不符,但是毋庸置疑,这就是岳飞的。
因为满江红这首词属于豪放派的手法,而岳飞的词一般都是婉约派,所以越来越多人觉得不是

满江红is岳飞写的吗?

《满江红》是词牌名。《满江红·写怀》一般被认为是岳飞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的作品,“写怀”是此词的题目(但也有学者认为:《满江红·写怀》是不是岳飞写的还有疑问, 不少专家表示其并非是岳飞所作)。

但并非所有的《满江红》都是岳飞做的。其他人按照《满江红》的格律(格式、字数、韵律)所做的词就可以贯以《满江红》的词牌。

现代人按照《满江红》格律做的词也可以贯以《满江红》的词牌名,这里举个很好的例子,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片尾曲《满江红·狂风沙》就是现代作家王凯娟所做。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注释】:
《满江红》词是否系岳飞所作?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第一个对此提出怀疑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此其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 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此其二。进一步考证:在明代,北方鞑靼族倒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

继他之后,60年代后期,有人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赞同余氏的怀疑外,又从词的内容上找出了一个证据,即“贺兰山阙”的地名所指问题。他认为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这是一。如果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明中叶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释岳飞的“乖背”,似也不通。此为二。

1980年,海内外又掀起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热潮。发表了另一个人的文章,再次对《满江红》的词作者提出了疑问。他首先指出《满江红》词中用了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其次,他认为《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后者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

对此持不同意见的等人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辩驳。邓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他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李针对孙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史实和词的内容对照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可知是在岳飞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30岁时,正掌朝廷方面大权(公元1133年),“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 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而岳飞20多岁从军、30多岁时从九江奉旨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与词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故在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因此,《满江红》是岳飞“表达其本人真实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还就《满江红》与《小重山》两词的格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两词作于不同的时间,格调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议作者。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作的?论争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不过,争论的双方都比较一致地肯定这首词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作用。
我尽量做一个简略而全面的回答吧。

【满江红 ·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渇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怒发冲冠,依靠在高楼的栏杆处,直到雨停。我抬起头,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吼,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多年的征战尘土做伴,长途的驰骋云月相随。可不要白白地,让时间流逝啊,空留下令人悲痛的悔恨。

靖康年间的耻辱啊,到现在还没有洗掉。臣子的愤恨啊,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我恨不能率领将士们长驱直入,冲破敌方的山口城门。满怀豪情吃掉敌人的肉,谈笑之间喝尽敌人的血。等到重新整顿好光复的国土,让四海之内各民族齐来朝拜宫殿上的君主吧。

注:“三十”是虚数,不是指年龄或征战的具体年数。因音律关系,宋词中常以“功名”代指“勋业”。“八千”也是虚数(唐宋时人习惯说“八千”。如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我译文不同于惯常之处: 1、“抬望眼”,指抬起头,而非纵目远望。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只是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说一件事,不是对比,不是说岳飞视功名如粪土,也不是说功劳和事业被掩埋。 3、“长车”不是“战车”或“一种战车”,“长”指路程。 4、“朝天阙”,不是说岳飞朝拜皇上,而是各番邦齐来朝拜。

【解读】
若要准确理解这首词,需要弄清 :(一)岳飞当时的心情和境况,(二)贺兰山是以位于今河北南缘磁县的长10公里宽1-2公里的贺兰山代指磁州,还是以西北的长220公里宽20-40公里的贺兰山代指金国或广大的北方地区?

(一)1986年在渐江江山县(今江山市)收集得《须江郎峰祝氏族谱》一部,其中有岳飞在绍兴三年(1133)赠祝允哲的《满江红》及祝允哲的和作:

岳飞《与祝允哲述怀》(调寄《满江红》):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允哲《和岳元帅述怀》(原调):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由此可见:一、祝允哲对岳飞的心愿很了解,故能写出“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闯入贺兰山窟”。五国城在今黑龙江依兰,徽钦二宗被囚于此直至卒葬。这也多少能说明岳飞不会满足于收复北宋失地,他还要攻下敌国,方能雪耻安邦。二、岳飞先写了原词,祝允哲再写词相和,后来岳飞改动了原词并吸收了祝允哲和词中的“功名”、“云”、“月”、“贺兰山”和“朝天阙”。

对比岳飞原词及改动后的词(不考虑修辞性的改动),可以看出其情绪变化十分明显。岳飞写原词时,统率征伐大军,意气风发,收复河山的愿望十分迫切。后来的词可能是在绍兴十年改写的,从中能看出他对于被金牌招回的愤慨(关于其写作年份至少有九种说法,其中无绍兴八年之说,但我认为也小有可能,若是,则出于对准备和谈之愤慨):“凭栏处、潇潇雨歇”、“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显露了凄怆惆怅和无可奈何,“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的豪情改成了对过去的回忆,将“励臣节”改为“空悲切”显然是出于对宏愿难偿的担忧。

(二) 西北的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几千年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族、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居留、放牧,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即“贺兰山阙”)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描写贺兰山的诗篇。唐代卢如弼写有“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就连田园诗人王维也写有“贺兰山下阵如云”,甚至未到过此地的贾岛也慕名写下了“贺兰山顶草,时动卷旗风”的诗句。可见贺兰山作为古战场,是多么的驰名了。

到了北宋时,贺兰山东麓银川平原一带的党项族脱离北宋的统治,建立西夏国,并屡次兴兵攻打北宋。此时收回失地成为宋朝将领们最大的愿望,“踏破贺兰山缺”代表了一种倾向。而岳飞不仅要收复金国占领的原属北宋的土地,而且要光复他心目中的华夏河山(包括汉唐极盛时势力所极的东北、塞外、西北等地),彻底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所以岳飞词中的“贺兰山”是西北的贺兰山,它同“驾……车”(唐宋时已没有车战)和“匈奴”以及岳飞后来所言的 “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是辽代的军事重镇,代指敌人的老巢)一样,都是代指或泛指。

不管是岳飞原词中的“踏破金城门阙”、还是祝允哲的和词都可印证岳飞所写的不是磁州。既使考虑到磁州是南北交通线上易屯兵之军事重地,若词中“贺兰山”指此地或指济济无名的磁县贺兰山,仍是远远地与整个下阕磅礴的气势不相匹配。就算岳飞真的认为能否打下磁州是战胜金国、光复国土的全局之关键,何不直接写“踏破磁州门阙”,而要写恐怕谁也不会联想到磁州的贺兰山呢?再说用磁州城外的山口代替磁州又有何必要呢?

“驾长车”的“长”字表明岳飞决心率军长征,其目标是磁州还是更多更远的地方,是不难断定的。

【真伪】

除了另一首未被岳珂收录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难断真伪外,至今流传的岳飞诗文和墨迹也确有伪作:所谓《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即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文臣张浚北伐,而有劳武将岳飞相送之史实;岳飞称张浚,也只能称张相、张相公或张都督之类,不可能称紫岩先生。岳飞书《前后出师表》,另有“还我河山”题字,其字迹都不是岳珂说祖父所习用的苏东坡体。另从时间上考证,岳飞书所谓《前后出师表》时,也根本不在南阳;而《前后出师表》中居然不避宋钦宗赵桓的“桓”字御讳。

人们可以对《满江红》词提出一些疑点(争论大致都是针对晚至明代才出现《满江红》词,进行是真是伪的探讨),但如要断然判定为伪作,只怕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这在邓广铭先生的文章中已作论证。 而此词出自岳飞之手,至少有三个有力证据:

第一个证据在解读时已论述过。只是朱瑞熙撰文称“宋代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祝允哲这个人”。然而《浙江通志》卷124的条目清楚地记载,祝允哲不仅是实有其人,而且是元符三年(1100年)的进士,官当到“荆湖制参”,与《祝氏家谱》的“大制参”完全符合。岳飞绍兴四年兼“荆南鄂岳州制置使”,写此词的前后祝允哲是他的下属(祝的和词十分自谦,很切合其身份)。另外,须江是江山的古名,郎峰祝氏乃唐宋豪族,所载资料均与县志、府志相符,故《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准确性无可置疑。祝允哲曾随随徽宗御驾亲征,岳飞被捕后,祝曾上疏高宗以全家七十余口生命乞保岳飞。

第二,《宋稗类钞》卷十二载有《满江红》词,只是因乾隆下令禁绝“胡虏”等歧视北方少数民族的词汇,而代之以“仇恨”。《宋稗类钞》是清朝潘永因搜集宋朝笔记而成,这一点《四库全书》的编者毫不怀疑。以书中其他条目对照,也可以证明与现存宋人笔记相合。

第三,被编入《全元戏曲》卷11的《岳飞破虏东窗记》,其第二出岳飞唱道:“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此段文字明显是采自《满江红》词,而加以改编的。

岳珂没有搜集到此词,可能是因为遗漏。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更有可能的是,南宋时对格律音韵的考究苛刻登峰造极,而武将岳飞的这首词在格律上有一些破绽(如“壮怀”与“壮志”微嫌重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句与对句意义相同,是为“合掌”),精通词学的岳珂又岂敢把爷爷这首满篇行伍气息的有毛病(“了”与“从头收拾”是口语)的作品选进精粹之编的《金陀粹编》呢?
[编辑本段]【词牌:满江红】
【题考】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编辑本段]【词作:满江红】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品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作品鉴赏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遥望中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南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01.09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满江红】
当代·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赵希蓬·满江红】
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柳永·满江红】
北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张先·满江红】
宋·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文征明·满江红】
明朝·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辛弃疾·满江红】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张可久·满江红】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练。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李正才·满江红】
绵绵诗意,多少文人陶醉。秦太虚,银汉迢迢,婉转凄悲。星海河汉知深浅,牛郎织女遥相叹。感喜鹊搭桥连情线,共缠绵。
几千载,情人离。生相许,死遗恨。海枯兮石烂,闺中长叹。司马文君吟《求凰》,易安居士《声声慢》。欲将使情人共愁欢,爱人间。
[编辑本段]【京剧:满江红】
岳飞朱仙镇大捷,指日渡河,金兀术大惧。遣使通秦桧,故以放还钦宗(赵桓)为言,胁迫高宗(赵构)。秦桧乘势耸以危言,赵构果下诏撤回韩、刘大军,并发金牌召岳飞退兵。岳飞部将及父老无不愤惋,岳飞匹马还朝力争;赵构不听,解飞兵权。秦桧唆使王俊诬告岳飞谋反,密逮岳云、张宪逼供,又奉旨逮岳飞交大理守周三畏及万俟卨勘审。岳飞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挂冠而去。秦桧构陷不成,朝野汹汹,又奉赵构密赐“黄柑碧盒”示意,遂于岁末杀害岳飞父子三人。牛皋怒据太行山,与岳雷共集义兵,誓不再为宋君出力。金兵二次南侵,赵构慌惧,复胡铨,释越夫人,下万俟卨等于狱,使周三畏颁诏至太行请岳家军,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劝以继岳遗志,抗金为重,牛皋始发兵,一举破金。
1961年范钧宏、吕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编写,并吸收桂剧、滇剧《牛皋扯旨》情节,中国京剧院一、四团均演出,各有特色。
[编辑本段]【歌曲:满江红】
《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
歌手:刘可
作词:王凯娟
朗诵:张志忠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惘/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尽吹散 尽吹散
滂沱雨 无底涧
涉激流 登彼岸
风雨拨云间
消得雾患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现代歌曲·满江红】
满江红
词:岳飞
岳飞书法满江红拓片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胡曲·满江红】
《满江红》选自《龙都--古韵临安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不朽词作《满江红》,几百年来总是不断的被传诵,也会透过不同的乐器为之诠释,本乐曲系根据琴歌改编,苍劲、悲壮的曲调有别于歌曲的表达方式。曲调淳厚有力,节奏稳健,抒发了激愤、昂扬和壮烈的情绪。
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敌寇入侵的战斗岁月中,写出了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满江红》一词: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音乐方面来说,《满江红》是宋词音乐的一支曲牌。岳飞所写的这首歌词,可经结合这支曲牌来歌唱。宋代《满江红》的曲调是些什么音符,现今并未知晓。在清初编辑的古代歌曲集《九宫大成》一书里,虽见有好几支《满江红》曲牌,但其情调都比较柔和纤细,拿来配岳飞的这首激昂慷慨的歌词,显然是很不协调的。后至1920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编的《音乐杂志》第一号、九、十两期合刊上,又见到另外一首《满江红》曲调,所配的歌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金陵怀古》。关于这首《满江红》曲调的来源,至今并未得到确切的证明,一般称为“古曲”。其音乐曲调甚为悲壮雄伟。至1925年,又由杨荫浏先生将岳飞的《满江红》歌词对上述的这首“古曲”予以配唱,词曲也十分贴切契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自此,人们便常唱这首岳飞作词的《满江红》。
由于岳飞的《满江红》词早已深入人心,加上所配的曲调又是这样流畅激情。是以此曲一经问世,便广泛传唱,影响十分深远。后来,这首《满江红》还被改编成器乐曲,合唱歌曲等.
『满江红』(2首)
岳飞写的满江红共有两首
一首便是我们熟知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写作背景:该首词创作于绍兴六年(1136),岳飞北伐因粮草不济,无奈撤退,壮志未酬之际。
原作: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另一首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创作时间与背景:这首词创作时间较第一首早,创作于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之时。
原文: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编辑本段]【植物:满江红】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
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分布区域】
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编辑本段]【中药:满江红】
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
来源: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1]
【词牌:满江红】
【题考】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编辑本段]【词作:满江红】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品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作品鉴赏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遥望中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南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01.09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满江红】
当代·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赵希蓬·满江红】
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柳永·满江红】
北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张先·满江红】
宋·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文征明·满江红】
明朝·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辛弃疾·满江红】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张可久·满江红】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练。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李正才·满江红】
绵绵诗意,多少文人陶醉。秦太虚,银汉迢迢,婉转凄悲。星海河汉知深浅,牛郎织女遥相叹。感喜鹊搭桥连情线,共缠绵。
几千载,情人离。生相许,死遗恨。海枯兮石烂,闺中长叹。司马文君吟《求凰》,易安居士《声声慢》。欲将使情人共愁欢,爱人间。
[编辑本段]【京剧:满江红】
岳飞朱仙镇大捷,指日渡河,金兀术大惧。遣使通秦桧,故以放还钦宗(赵桓)为言,胁迫高宗(赵构)。秦桧乘势耸以危言,赵构果下诏撤回韩、刘大军,并发金牌召岳飞退兵。岳飞部将及父老无不愤惋,岳飞匹马还朝力争;赵构不听,解飞兵权。秦桧唆使王俊诬告岳飞谋反,密逮岳云、张宪逼供,又奉旨逮岳飞交大理守周三畏及万俟卨勘审。岳飞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挂冠而去。秦桧构陷不成,朝野汹汹,又奉赵构密赐“黄柑碧盒”示意,遂于岁末杀害岳飞父子三人。牛皋怒据太行山,与岳雷共集义兵,誓不再为宋君出力。金兵二次南侵,赵构慌惧,复胡铨,释越夫人,下万俟卨等于狱,使周三畏颁诏至太行请岳家军,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劝以继岳遗志,抗金为重,牛皋始发兵,一举破金。
1961年范钧宏、吕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编写,并吸收桂剧、滇剧《牛皋扯旨》情节,中国京剧院一、四团均演出,各有特色。
[编辑本段]【歌曲:满江红】
《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
歌手:刘可
作词:王凯娟
朗诵:张志忠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惘/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尽吹散 尽吹散
滂沱雨 无底涧
涉激流 登彼岸
风雨拨云间
消得雾患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现代歌曲·满江红】
满江红
词:岳飞
岳飞书法满江红拓片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胡曲·满江红】
《满江红》选自《龙都--古韵临安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不朽词作《满江红》,几百年来总是不断的被传诵,也会透过不同的乐器为之诠释,本乐曲系根据琴歌改编,苍劲、悲壮的曲调有别于歌曲的表达方式。曲调淳厚有力,节奏稳健,抒发了激愤、昂扬和壮烈的情绪。
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敌寇入侵的战斗岁月中,写出了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满江红》一词: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音乐方面来说,《满江红》是宋词音乐的一支曲牌。岳飞所写的这首歌词,可经结合这支曲牌来歌唱。宋代《满江红》的曲调是些什么音符,现今并未知晓。在清初编辑的古代歌曲集《九宫大成》一书里,虽见有好几支《满江红》曲牌,但其情调都比较柔和纤细,拿来配岳飞的这首激昂慷慨的歌词,显然是很不协调的。后至1920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编的《音乐杂志》第一号、九、十两期合刊上,又见到另外一首《满江红》曲调,所配的歌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金陵怀古》。关于这首《满江红》曲调的来源,至今并未得到确切的证明,一般称为“古曲”。其音乐曲调甚为悲壮雄伟。至1925年,又由杨荫浏先生将岳飞的《满江红》歌词对上述的这首“古曲”予以配唱,词曲也十分贴切契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自此,人们便常唱这首岳飞作词的《满江红》。
由于岳飞的《满江红》词早已深入人心,加上所配的曲调又是这样流畅激情。是以此曲一经问世,便广泛传唱,影响十分深远。后来,这首《满江红》还被改编成器乐曲,合唱歌曲等.
『满江红』(2首)
岳飞写的满江红共有两首
一首便是我们熟知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写作背景:该首词创作于绍兴六年(1136),岳飞北伐因粮草不济,无奈撤退,壮志未酬之际。
原作: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另一首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创作时间与背景:这首词创作时间较第一首早,创作于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之时。
原文: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编辑本段]【植物:满江红】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
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分布区域】
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编辑本段]【中药:满江红】
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
来源: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1]

有人质疑《满江红·写怀》不是岳飞写出的,为何?

大家都知道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写下了一道脍炙人口的词《满江红》。这首词描写的是中原被金人的铁骑肆意的践踏,而作者对于抗金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不收复失地,誓不罢休的心声。但是有些人却质疑这首词不是他写的,因为这首词出现在明朝,历史上对于这首词和岳家的家集中从来没有任何的记载;同时词中所提交的地方跟现实不符合等因素,被一些史学家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所做。

一、《满江红》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这首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中期,当时是根据赵宽所写的岳坟词碑所收集的。但是赵宽并未说明这首词出自的出处,而且经明朝学者的考证,赵宽在词碑中所写的另一首岳飞的词是伪作。同时这首词在宋朝和元朝都无人提及,突然出现在明朝时期,比较可疑;岳飞的孙子岳珂酷爱收藏,他和他的父亲四处收集岳飞的遗稿,并出版了《岳王家集》,在这本书中从来没有这首词。因此可以说明此词并不是岳飞所写。

二、《满江红》中贺兰山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符

近代文学家夏承焘老先生对于这首词也表达了怀疑,因为当时的贺兰山是明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侵犯的地方,跟岳飞当时伐金的地方相隔数千里,如果真是岳飞所写,那么方向不应该如此相悖;贺兰山在史书上一直没有出现,直到北宋时期被记载,当时唐朝和宋朝对于贺兰山都是实指并不是泛称,所以以泛称来解释岳飞的违背说不通;当时是明朝第一个在贺兰山打了胜仗,所以词中“踏破贺兰阙”这句话不符合当时的背景。

夏承焘老先生认为这首词的作者应该是明朝时期的王越和一起同朝的同事们所著。因为当时这个词是刻于杭州的岳庙里面的,而这个时期正好是明朝打败了鞑靼的五六年事的事情,当时的王越能文能武,曾率兵征战沙场,也曾作诗词数百篇,正因为有了夺取贺兰山的经历,所以才可以做出这样的著名诗词。因此质疑者认为《满江红》不是岳飞所写,而是写于明朝时期。但是无论是哪个朝代所著,是不是岳飞所写,它已经不单单是一首诗,而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

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主要认为岳飞是一名武将,他的文采不应该这样好,觉得应该出自文人之笔。
因为这首词根本就没有在史书中记载,而且也不符合时代背景。
因为这是经过韩世忠的名声传出来的,实际上这是岳飞的作品,但是当时岳飞已死,于是韩世忠以自己的名义流传开来。

岳飞的“满江红”是不是他写的?

岳飞所谓的《满江红》一词,是明代人伪作,写作年代不早于明代中叶,此事史学界早有定论。该词从未出现于宋元人的任何著述中,即使是岳飞子孙收录的家集里,也没有收录,连相关记载也没有,一直到了明代才突然出现在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也是伪作。词中“踏破贺兰山阙”就是一个破绽。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贺兰山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而金国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岳飞不可能以在西夏境内的“贺兰山”来比喻攻打金国黄龙府的志愿,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实际上是,明代北方鞑靼族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有学者推测“踏破贺兰山阙”是王越或者王越手下文人所作歌颂胜利的诗词。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 是不是岳飞写的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
近代和现代的学者却提出质疑:

1.他们认为如果是岳飞写的,为什么岳飞去世后,宋代和元代的书中都没有《满江红》这首词?直到400多年后的编的《岳武穆遗文》中才出现。

2.岳飞的子孙编的《岳王家集》中也没有收录这首词。因此,《满江红》可能是明代人假托岳飞的名字写的。况且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3.一些学者对词中‘踏破贺兰山缺’,一句进行研究,认为贺兰山在 今甘肃河套之西,南宋时是西夏国土,并不属于金国;而岳飞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如果这首词是 岳飞写的,怎能会把地点都错了呢?
张秀平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第一个对此提出怀疑的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此其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 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此其二。作者进一步考证:在明代,北方鞑靼族倒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

继余嘉锡之后,60年代后期,夏承焘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赞同余氏的怀疑外,又从词的内容上找出了一个证据,即“贺兰山阙”的地名所指问题。他认为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这是一。如果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明中叶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释岳飞的“乖背”,似也不通。此为二。

1980年,海内外又掀起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热潮。如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孙述宇的文章,再次对《满江红》的词作者提出了疑问。他首先指出《满江红》词中用了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其次,他认为《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后者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

对此持不同意见的邓广铭、王起、李安等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辩驳。邓广铭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他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李安则针对孙述宇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史实和词的内容对照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可知是在岳飞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30岁时,正掌朝廷方面大权(公元1133年),“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 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而岳飞20多岁从军、30多岁时从九江奉旨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与词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故在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因此,《满江红》是岳飞“表达其本人真实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还就《满江红》与《小重山》两词的格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两词作于不同的时间,格调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议作者。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作的?论争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不过,争论的双方都比较一致地肯定这首词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作用。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存争议。
但世人多愿意认为是岳飞所作。

个人认为不是岳飞本人的作品。因为,词中英雄气过重,太过于符合岳飞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了。这个形象是大家眼中的岳飞,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岳飞。
壮怀激烈,血气沸腾,恢复之志,南宋无数词作中无过这首;无数人中无过岳武穆。如此吻合……
就那句话,完美得近乎虚幻~
所以我认为不是岳飞之作,乃后人借名伪作!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第一个对此提出怀疑的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此其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 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此其二。作者进一步考证:在明代,北方鞑靼族倒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

继余嘉锡之后,60年代后期,夏承焘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赞同余氏的怀疑外,又从词的内容上找出了一个证据,即“贺兰山阙”的地名所指问题。他认为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这是一。如果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明中叶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释岳飞的“乖背”,似也不通。此为二。

1980年,海内外又掀起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热潮。如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孙述宇的文章,再次对《满江红》的词作者提出了疑问。他首先指出《满江红》词中用了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其次,他认为《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后者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

对此持不同意见的邓广铭、王起、李安等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辩驳。邓广铭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他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李安则针对孙述宇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史实和词的内容对照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可知是在岳飞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30岁时,正掌朝廷方面大权(公元1133年),“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 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而岳飞20多岁从军、30多岁时从九江奉旨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与词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故在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因此,《满江红》是岳飞“表达其本人真实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还就《满江红》与《小重山》两词的格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两词作于不同的时间,格调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议作者。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作的?论争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不过,争论的双方都比较一致地肯定这首词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作用。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9079263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42416.html?md=3
本文标题: 你个人认为岳飞的满江红到底是不是明朝人的托名伪作(不掺杂民族感情只看历史证据看完问题补充)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894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家对斯大林这个人有什么评价我一个汉族测出这个,靠谱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