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有新意一定会受年轻人欢迎

发布时间: 2021-04-18 18:50: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今年的两会在首都浓厚的雾霾中结束了,这也让生态文明的话题继续成为代表委员们未来关注的重要领域。当然,来自各个领域和界别的代表委员...

传统文化有新意一定会受年轻人欢迎

今年的两会在首都浓厚的雾霾中结束了,这也让生态文明的话题继续成为代表委员们未来关注的重要领域。当然,来自各个领域和界别的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领域也是很多的,比如文化领域每年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所在。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始终是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和使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就建言献策: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须和当代人的生活同步,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灵。

这个建议和提案可以说是十分到位的,切中了传统文化的命题所在。因为近些年来,确切的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哈韩哈日等各种外来的文化思潮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自西方的文化也给国人提供了全新的视野,比如好莱坞的电影文化等等。可以说,价值观上的多元、文化上的多元都向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年轻人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一度跌到了谷底。当然,最近几年,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又都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这力量包括对人心的修行,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包括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等等。当社会经过了浮躁之后,大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髓还是很好的。于是,国学热也成为一股潮流。很多年轻的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购买的书籍中除了国外的绘本之外,也不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读物。这自然是一个好现象。

但同时,我们国家还有故宫博物院、书院、文物古迹等大量的传统文化载体,这些载体其实还远远没有起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作用。即便是故宫博物院,在当下更多的是游客们到北京来走马观花地看一看而已。因此,上一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积极推动故宫博物院走网红路线,推出了一批文创产品,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同时,《上新了故宫》作为综艺节目一经推出,好评如潮,笔者家里八岁的儿子每集不落,而且自己还去搜索关于故宫的各种知识,痴迷程度很是严重。当《上新了故宫》看完之后,在春节前,笔者又在儿子的带动下观看了另一档综艺节目《登场了!敦煌》,制作的也是非常好,从中学到了很多古代的知识,同时“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也通过节目呈现出来,这也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能量所在。

其实,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兵马俑、敦煌石窟、西安碑林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载体绝不应该躺在那里仅仅是供感兴趣的人来看一看而已。在视听媒介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外在的包装以更加新颖的形势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好玩的形式来吸引年轻观众。比如最近,古典舞《唐宫夜宴》和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火出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它们不仅自己成了“网红”,还带热了一波“博物馆热” “典籍热”,以独有的方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丝毫不比《跑男》《极限挑战》的收视率差。

正像有的全国政协委员表示,“博物院要真正放下包袱,和年轻人进行真诚的交流和对话,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有趣的创新。”我想只要能在一定的层次上创新到了,就能做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传统文化也一定会在新时代大方异彩,这正是文化自信需要的。

本文标题: 传统文化有新意一定会受年轻人欢迎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68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宇宙量子计算机信息能量场统一论阐释明阳之学三才往事(五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