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1-02-20 10:58: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知觉的世界》是一本由[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一):简单梳理一共七讲,百来页。第一讲的出发点和胡塞尔类似,还是针对现代科学提出疑难,通

知觉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知觉的世界》是一本由[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一):简单梳理

  一共七讲,百来页。第一讲的出发点和胡塞尔类似,还是针对现代科学提出疑难,通过指出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引出知觉世界。 第二讲,具体通过艺术(尤其是绘画)来讲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关于空间的思想转变,这部分其实和《非理性的人》中“现代艺术的证言”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自己领会。 第三讲第四讲,继续延伸从空间谈到整个知觉世界的探索。第五讲,反驳了近代笛卡尔开启的或者说反驳了整个哲学史上的物质精神区分的二元论,从外部对人进行重新评估。第六讲,具体谈艺术方面的现代性,和《非理性的人》中例证非常类似。 第七讲,讲现代艺术哲学态度的转变以及古典世界和现代世界的区别,以及追问这种区别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古今之争的意味),最后梅氏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书篇幅不长,值得一看。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二):知觉,登堂入室

  对知覺在人类文明中重新審視。

  科学的挫折,理性的局限。

  知觉与理性的不可分割,人与物的不可分割。

  人的动物性,我们如何从动物身上认识人类?

  「理性——自我」,「知覺——他者」并行的認識論。

  藝術的組織動力來自知覺而非理性,藝術家自能在知覺看似的片面中勾出真相的輪廓。

  今時對理性侷限的承認和知覺的回歸是種巨大的勇氣而絕非倒退。

  第五章全书核心。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三):《知觉的世界》

  此书是梅洛-庞蒂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这种类型的文本。在本书于2002年出版之前,梅洛-庞蒂发表的文字要么是正式的哲学论著如《知觉现象学》;要么是论文集如《意义与无意义》、《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符号》等。就此而言,本书意义非凡。此书承前启后,提领着梅洛-庞蒂前期及后期哲思的关节点。读通本书,可略得梅氏哲思之大旨与经络;作为电台广播稿合集,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要么只对梅洛-庞蒂的哲学感兴趣,要么对现象学总体感兴趣的人来说,尤为推荐。 此书本为广播稿,所以语言简明,例释精炼,短小易读(法文版全书共78页)。与《知觉现象学》这等五六百页的大部头相比,本书更适合入门。

  此书迄今已有多种译本,如: 2004年 英文译本 The world of perception 2004年 葡萄牙语译本Conversas. 1948 2006年 德文译本 Causerien 1948 2019日文译本《知觉の哲学》知覚の哲学: ラジオ講演1948年 (ちくま学芸文庫)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四):简述:《知觉的世界》

  1、科学仅仅是对物理事件的近似表达,而不是世界自身。科学与知觉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科学没有权力去否定、将知觉斥作虚妄。

  2、知觉的绘画并不是被一个投射到无限远的固定视点所束缚的。知觉向着线性的时间敞开,最自然的观察并不是全局的,也必然是不准确的,而正是这种不准确性,将绘画过程中生成的时间凝结于画作当中。

  3、理性具有某种自反性,即理性承认了其本身的不可抵达,因此人类视角亦是不完善的。因此以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审视动物的行为特性,事实上即剥夺了动物作为他者的合法性地位。

  4、人并不是一个由一众思想者聚合而成的共同体,每个人都被与他人的某种关系所束缚,人只能通过他者存在。在绝对的他者目光之下,人认识了自己,并且认出了自己。

  5、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对客观之物的描摹,意义并不是形而上的或者是外在于艺术自身的。它不是完全地指向那个“所指”。艺术是肉身性的,正是其肉身的在场,意义才得以显现。因此,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之中。如此看来,艺术本身就是一个“自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

  6、现代思想表现出了未完成性与暧昧性。“在现代人这里,不仅仅各种作品是未完成的,甚至就连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本身也像是一件没有完结的作品,是一件我们不知终究会不会有结局的作品。”也就是说,所谓“复辟”理性是虚妄的,对理性不在场的承认,也是后现代人对现实最激烈最坦白的表达。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五):世界如你所见

  一切艺术研究都该从知觉出发。

  文学研究离不开读者;绘画研究离不开观者;

  音乐研究离不开听者;电影研究离不开观众……

  说到底,艺术要成立,一定要有受众。

  于是,以艺术品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便不再能成立。

  以电影为例,电影本体论研究空有名头。

  不是说电影作为客体,无法被研究;

  而是说电影脱离了观看便不再有意义。

  电影,永远是某位观者的电影。

  他从自我的知觉出发展开对电影的研究。

  而他的研究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人类的知觉在某种程度上是共通的。

  绝不是说电影(艺术品)的背后存在了客观的真理。

  理性在此失效了,因为艺术诉诸感官。

  我们用感官体验艺术。

  因此,只有在知觉感知的基础上,艺术研究才能成立。

  思维也许能够解释艺术的机制,但它绝对不可能理解情动。

  世界并非如你所见,是因为感官被日常经验遮蔽。

  当你的感官从遮蔽中敞开,进入澄明状态,世界便如你所见。

  不存在一个完整、同一,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形象。

  世界无非是我们每个人从自我知觉出发作出的阐释。

  每个人拥有他的诠释权,世界如你所见。

  这是一个暧昧的、未完成的世界,等待你来揭示。

  如同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在观者身上完成。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六):扫雷

  1(页2行1)这个Emile Henriot不是什么法兰西学院院士。

  2(页5脚注2)这里不附上原文根本看不出区别。我只找到葡文版,似乎这里不一样的是“仅仅”和“我就能”两处。

  3(页17行9)据文意,这里的“不能互换”应为“不能改变的”。

  4(页19行7)据葡文版,“视角主义”即perspectiva ,应为“透视法”。

  5(页20行1)“从画家出发奔向这个点”即vão do pintor ao horizonte,应为“从画家出发奔向地平线”。

  6(页20行13)“观点”一般译作“视点”。

  7(页23行8)“幻象”应为“视觉幻象”。

  8(页23行12)据文意,“低估了这个星体的大小”应为“高估了这个星体的大小”。

  9(页30行2)据文意,“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的情感意谓连接起来”应为“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连接起来”。

  10(页42行1)据上文第19页:“观视”应为“目光”。

  11(页42行9)据葡文版,“价值”即interesse,应为“兴趣” 。

  12(页48行4)据文意,“生物以及我们自身尝试赋予它以形式”应为“生物包括我们自身尝试赋予它以形式”。

  13(页51行5)“一个在世的存在者”即uma existencia jogada,应为“被抛的存在者” 。

  14(页59行12)据上文,“灵魂和身体之分”应为“精神和身体之分”。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七):胡塞尔你来学学梅洛-庞蒂的讲话

  梅洛-庞蒂认为科学旨在提供关于世界的简化模型,尽管它一直在发展进步,也无法揭示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所以靠知觉去感知世界的趋势开始抬头,这大概就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去“直观”事物,亲自发现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第二讲他探讨了科学认知的空间和知觉认知的空间的不同。古典科学认为,换一个空间不会对原空间中的物体造成影响,而现在人们开始认为“一个居于空间中的主体和他所亲熟的环境或曰场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段义孚大概也是受到梅洛-庞蒂的影响提出人本主义地理学,探讨人和所处环境的紧密的不可剥离出来分开讨论的关系。

  第三讲开始探讨空间之中的填充物。先考察组成物的性质与物作为整体的关系。按照古典科学的思路,人们认为物是构成其为物的各种特征的总和,是A=1+2+3+…这样的关系,1、2、3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唯一的关系就是都为构成这个物服务。但通过知觉人们认为,1、2、3单独来看都能揭示出物的存在,每一个性质贯穿于其他所有的性质之中。比如说从一个人爱吃甜食的这一特点可以反映出他的整体。再把物的性质与物的整体之间的关系扩展到物与人的关系,物不是冷冰冰的被人感知的对象,他其实反映着人的情感意志,他与人是水乳交融难舍难分的。

  第四讲探讨了动物性,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这些普通的成年人摒弃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常完整的狭隘又狂妄的观念。我们认为动物、小孩、疯子等人的思想不完整,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低人一等,却忽略了他们只是有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角接纳不同,以宽容之心理解别人。

  第五讲探讨从外部看人,即从他人眼中看到自己,要明白他人的认同和批判对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一点,人类就能为一个共同的命运而努力。

  第六讲探讨了艺术,艺术常常作为先锋媒介唤醒我们的知觉。艺术品,不论是绘画、音乐、电信等,它们不是对外部世界的任何形式的反映,它只是其自身,是一个自为自足的世界。这一章的探讨其实又回到了第三章的探讨,如果把艺术品看做物的整体,把内容和形式看做艺术品的性质,那么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任何小细节都对构成作品的整体氛围起着作用。因此要重视这样细微之处,它们也许就成为日后回忆起该作品氛围的牵引物。我很喜欢他用的“律动”这个词,我们对看过的书的大部分的回忆都模糊不清,往往只剩一种感觉,这便是在时间的冲刷之下知觉所赋予我们的礼物。

  最后一讲探讨了现代性的两个特征,即未完成性和暧昧性。人们不再持有能穷尽知识、完全了解世界和人类自己的昂扬自信的态度,而是持有深深的怀疑。当然,梅洛-庞蒂也指出自己对古典时代的看法或许有误,这种怀疑与其说是时代的特征不如说是人的特征,它是超越时代的,只不过在现代社会以更鲜明的姿态呈现出来。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八):如果你是抖音控,推荐你读这本书

  手上这本《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小书是稻子老师推荐的,利用今天中午饭后,以及睡前的30分钟通读了一遍的。 1948年9-11月,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这本书就是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成。

  阅读过程中,记录了对我来说有启发的部分: 1、尝试练习通过知觉的眼睛来看空间、物以及居住于这个世界的生物们——所谓通过知觉的眼睛就是指万确那些因司空见惯而觉得“自然而然”的东西,就是指如它们显示给朴素经验的那般来看待它们。 其实也就是打破”我以为“的思维定式,返璞归真,回到事物、物体最朴素的样子。 2、我们并不孤单,这世界中并非只有人。这世界同样也呈现给动物、小孩、原始人以及疯人。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居于此世界,它们也与此世界共同存在。 万物互联,我们并不是唯一的存在,只是我们太习惯把自己当回事儿,从而并不把”动物、小孩、原始人以及疯人“放在眼里,因此长期以来,古典思想对他们的认识都是肤浅的,直到现代艺术和思想重新开始重视和检视才有所改观,并能真诚地体贴那些生存在边缘性地位中地种种隐晦和困难。 3、人与物的关系: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借用心理分析师的说法就是:物都是情节(complexe),即”控“,我们说xxx控。塞尚也支持这个观点,他曾说绘画所力图传达的正是物的“光环”。 他还说,我们与物的关联并非一种遥远的关联。每一个物都向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诉说着什么,每一个物都穿着人的品格(顺从、温柔、恶意、抗拒),并且,物反过来也活在我们之中,作为我们所爱或所恨的生活行为的标记。 4、人并不是一个精神和一个身体;而是一个合同于身体的精神,并且,此精神之所以能够通达诸物之真理,只因为这身体就好像是黏附于诸物之中的。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就是说,人是精神和身体的混合。 总之,阅读这本小书并重新像孩子一样去感知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耐心,更需要摒弃刻板偏见。正如开篇的【德译本导言】所言,相信这本书会有真心的读者,会有未被过度的刺激和感官的泛滥所销蚀的读者。 我们虽然活在这个世界,却总是会不知不觉忘掉这世界,如何把错失知觉的世界找回来? 梅洛-庞蒂给了我们方向,需要很多的时间、努力和训练。 生命在于感知,在于体验,走愿意为此花时间。知觉的世界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九):备忘|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

  全书七讲,篇幅短小,内容相对轻松。一些观点并未展开,但作为对梅洛庞蒂的入门了解(关键是他本人写的哦!!!),值得一读。

  在第一讲中,他首先指出了知觉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在当下语境中的对立。他没有论证二者孰优孰略,也没有指责理性主义的广布,最多只是借科学的不足,试图为知觉的世界正名:科学的世界无法达到绝对客观,它对物理事件的近似表达呼唤我们去重新认识知觉。

  随后从第二讲开始,他带领我们正式进入知觉的世界。二、三、四、五这四讲都是对知觉世界中不同因素的阐释,遵循的脉络线索是按照惯常的分类依次讲解这个世界的形式(空间)和内容(感性之物、动物性、从外部看人),却同时表明古典科学二分法的僵化界限应当被打破,世界实际上是在我们与世界的接触中呈现的,由此,形式和内容会发生混合,时间的性质也会突显。这也就是说,上述的脉络只是我为了理解讲座的线索而进行的简化归类,而在梅洛庞蒂那里,内容和形式、物和物的位置的相辅相成始终贯穿在讲座里——“人并不是一个精神和(et)一个身体;而是一个合同于(avec)身体的精神,并且,此精神之所以能够通达诸物之真理,只因这身体就好像是黏附于诸物之中的。”

  展开来看的话,“空间”一讲的重点在于揭示其异质性,基于空间同我们的联系的紧密与否,不同的空间/方向之于我们的重要程度也有所不同。同时,通过本讲,物不仅更加深刻地渗透进了原本与之界限分明的“空间”,“空间”作为物的呈现方式也顺理成章地渗透进后几讲的阐释中。“感性之物”一讲最开始较为狭义地从与人相对的、填充了空间的“物”着手,在统觉的认识能力外另辟蹊径。比起理智的综合行为,梅洛庞蒂更满意于现代心理学“情感意谓”(une signification affective)的解释(类似于“通感”?),“这情感意谓会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的情感意谓连结起来”,“物的统一性并非处于其所有的性质之背后,而是相反,物的统一性为它所有的性质所确立,每一个性质都是全部的这个物。”也正是由于“情感意谓”,“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超现实主义的l’objet trouve便源自这个逻辑。第四讲和第五讲终于过渡到广义上的“人”。但他不是古典思想家所认为的“完成了的人”(un homme accompli),而是如第四讲涉及到的福柯式的“边缘人”,或如第五讲所述,我们是每时每刻都需要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确立自身的人。“反思”不再是理性分析式的观念提纯,而是打破封闭的边界,彻底以陌生的目光(也许是甲虫的)来检视自身以至人类。

  第六讲“艺术和知觉的世界”主要以艺术作为开启知觉世界的方式,带我们重新感受何谓“对物本身的观看”。绘画、电影、音乐、文学,都可能“以一种感性之物的方式存在,是以一种处于运动中的事物的方式存在,我们当在其时间性的发展中知觉此物之律动,而且此物在我们的记忆中所留下的并非一个由种种观念所构成的整体,而是这些观念的一个徽章(embleme)或画押字(monogramme)。”

  第七讲,梅洛庞蒂把一直潜藏在讲座中的这组对立焦点拎出,作为最后的总结:“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与古典世界的“单一”和“确定”相比,“现代思想表现出了未完成性和暧昧性这一双重特点”。但他仍然不以优劣来评判二者的高下分别,而是饶有趣味地指出:“现代”意识或许不是现代才有的真理,而是对一切时代都适用的真理,只不过因为我们正在经历所谓的“现代世界”,所以这真理才表现得更为醒目。

  时间对记忆的掩埋使我们无从知晓,当下的先锋是否已在过去萌芽或仅是过去的重演。

  《知觉的世界》读后感(十):也许,任何社会新闻都不可能引发深刻的思想

  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

  也许,任何社会新闻都不可能引发深刻的思想。我回想起在法西斯意大利,热那亚车站,我看到一个人从路堤的上面掉进轨道。人们蜂拥上前。人们想抢救受伤者,但“铁道卫士”冷酷无情地阻止人群。受伤者的血可能扰乱治安,应该马上把它擦掉,在热那亚八月的一个晚上,人们又恢复了平静。所有的眩昏都是类似的。当看到个陌生人死去时,这些人可能学会知道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所以,人们不让他们受到刚刚还有生命的一个人的影响。社会新闻的吸引力,就是观看的欲望,观看,就是从睑部表情中猜测和我们的世界相同的一个世界。

  但是,观看,也是认识到我们心中的乐趣和悲痛在一个局外旁观者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可怜的表情。人们能观看一切,在观看一切之后能继续活下去。观看就是保持距离和不参与其中,但亲临现场,并把其他人变成可见物体的这种奇特方式。观看的人以为自己是不可见的:在他看来他的活动处在能满足其意向的周围人群中,他不给其他人不在现场的证明,他把其他人归结为某些词语某些行为。爱看热闹的人是虐待狂。热衷于观看、但自我检点的司汤达清楚地知道愤怒有时是值得怀疑的“在我从波尔多到巴约讷、波城、纳博讷、蒙彼利埃的路上,我何曾没有听说过收入颇丰的法官的轶事!当我饱经风霜和上了年岁时,这些如此悲伤的事情将收入《我的时代的故事》。但是,上帝啊,这是何等的丑恶!世界始终如此肮脏,如此卑鄙,如此厚颜无耻和虚伪吗?我比其他人更坏吗?我嫉妒吗?我怎么会有用棍棒猛打这个法官的冲动念头……?”

  *

  因此,根据社会新闻揭露的事物的种类,社会新闻有一种好的用途和一种坏的用途,甚至可能有两种社会新闻。需要掩盖的东西首先是血,身体,内衣,屋内的隐私,成鳞片状剥落的绘画后面的画布,有形物体后面的内容,偶然性和死亡。在街上(通过玻璃窗看到)的意外事件,在人行道上的一只手套,靠近眼睛的一把剃刀,欲望的麻木和瘫痪——布努埃尔的《安达卢西亚的狗》描写了所有这些人类祖先的遭遇,每当人们脱离世界,每当人们成为局外人,人们都能获得同样的关于梦的清楚意识,同样的令人惊愕的激动:一个打电话的人(我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这种可笑的聪明神态,这些荒谬的细微变化是吸引人的场面——但我们毕竟只知道我们一贯的态度:只想观看,不求理解。

  应该单独考察或超越司汤达的真实的小事情。这些事情不仅仅揭示了一种生活的内幕,尘埃,污垢,残渣——而且也揭示了个人的不容怀疑之处,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变得单纯,当一个人不想置身于不幸或幸福时,他在极端情况下的本质。在土伦,天下着雨,司汤达在百般无聊之中,以两个场面作为消遣:“一个不怕死的逃兵捉住一匹马,重新装上手枪的火药,骑上马从篱笆后面的路奔过来,杀死一个敌人,打伤另一个敌人,逃离而去。”司汤达继续说:“看到如此壮观的一个场面,我怎么敢说,我在登上轮船的那一天我过得有意义和不觉得无聊……一位水手向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献殷勤,那女子无疑属于有闲阶级,因船舱里的闷热,她带着一个女伴来到甲板上,我以此作为消遣。水手用一块面纱遮盖那女子,以保护她和她的孩子,但是,一阵风吹来,掀开了面纱,水手逗弄漂亮的女乘客,取下面纱,装作重新盖好面纱的样子。在这个持续了一个小时的过程中,有许多悦目的、自然的和优美的东西。受到冷落的女伴开始注意到我,对我说:‘这位先生在冒险。’我不得不和她说话;这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但是,欣赏美丽使我更愉快。”

  *

  真实的小事情不必是传奇的和优美的。它可能是淹没和消失在社会过程中的一种生活:破坏分子科蒂斯被一个士兵打了一枪,腹部中弹,向雇佣他的内务部长敲诈勒索——只是因为他知道人们能在医院用药物毒死他,因为他和卢文一样,是一个老兵,因为他习惯于贫困,以为人们不会为一个贫穷者的沉默付出巨大的代价。今天,不断地与不幸作斗争是相同的,与规律,准则,必然性进行令人筋疲力尽的抗争是相同的,结果是疲惫的和发疯的妇女不得不住进医院:在一间房间里艰难地生活,五点钟起,叫孩子们起床,以便能腾出地方做早饭,把孩子们带到门房间,一直呆到上课的时候,坐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和地铁到巴黎上班,晚上八点从巴黎回来,购物和做晚饭,第二天又重新开始,在几年之后,筋疲力尽——这就是报刊不厌其烦地能向年轻读者提供的新发现。真实的小事情不是生活的零星片断,而是符号,象征,呼唤。

  小说只能依据真实的小事情。小说利用它们,如同它们那样进行表达,即使小说离不开编造,它所编造的东西仍然是虚构的“小事情”:玛蒂尔德的一撮头发被于连扔出窗外,乞丐拘留所所长要囚犯安静下来,因为囚犯的唱歌声干扰他吃午饭。不过,小说里的东西有时多于,有时少于真实的小事情。小说编排和评论当前的动作或言语。作者顺从人物,使我们进入人物的内心独白。小说有背景。相反,社会新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为社会新闻是种生活进入可能不知道该生活的生活。社会新闻直接讲述事物,小说仅仅通过人物的感受讲述事物。司汤达没有说出奥克塔夫的秘密,他写信给梅里美说:“在人们会用黑色和白色绘画之前,需要经历漫长的年代。”所以,奥克塔夫的恶成了不可能事物的恶——比他的真正的恶更不可救药,更平和。之所以小说更真实,是因为小说有一种完整性,是因为人们能用一些很真实的细节编造谎言。之所以社会新闻更真实,是因为社会新闻使人感到不快,是因为社会新闻不是美。只有在发现人们常说的“真实的诗歌”的伟人身上,两者才合二为一。

  (1954年12月)

本文标题: 知觉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6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漫游》影评精选《点解阿Sir系阿Sir》经典影评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