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03 13:18: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是一本由[荷]埃迪·德文德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一):和平来之不易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基本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战争史。从这段历史当中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100字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是一本由[荷]埃迪·德文德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一):和平来之不易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基本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战争史。从这段历史当中,无数的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都曾经历过战争,而每次战争都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在人类发展史中,战争一直是人类活着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战争带来的后果甚至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意义。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战争的认识已经不断提高,但是却仍然不能战胜人类对战争的认识。而我认为,战争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摧残。现在的人类已经认识到战争的坏处,已经渐渐的制止战争的发生。大家都呼吁要和平,我们要制止战争,和平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

为了和平,我们要坚决杜绝战争,减少不必要的战争。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势还是相当危险的,主要的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民在生产力上都严重欠缺,甚至贫穷。而战争是一切革命运动的源头,一切革命活动的根本。人们把战争比作金融危机,这是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和平的过去是世界上人民大团结的结果,是一切人民奋斗的目标,是人民共同的心愿。现在的和平不是一场人民共同的奋斗,而是人民之间的不平等的、为了利益而发生的冲突。有的国家为了一己之私杀害无辜的人民;有的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卖国求荣;有的国家为了一己之利欺负弱小的同胞;有的国家为了钱财而为非作歹;有的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战争。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也有很多的优点。我们的国家是有道德的国家,不会像一些国家一样乱杀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讲究法律的国家,不会像一些国家一样对某些人乱发脾气。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会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不会像一些国家一样打仗,人民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人民。

以前的我不懂得幸福是什么,只知道这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地球。现在的我懂得了幸福是什么,是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不再被别的国家欺负,不再被别的国家瞧不起。让我们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记住那些付出的人们。让我们记住那些为我们幸福生活付出的人们。让我们记住我们的祖国。让我们记住这片土地。让我们记住这片土地。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二):这一切本不该发生

第一次知道奥斯维辛,是源于那句“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当时不明所以,直到了解了奥斯维辛这个名词或者说地名背后的含义。才知道所谓的文明背后的鲜血与眼泪。

关于二战、关于希特勒以及集中营的书和影视作品有很多,像是《辛德勒的名单》,以及最近在看的《柏林的女人》,还有关于其他战争的作品,最大的感受也许就是,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必要的。

而且所有的战争,最后的损失都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可是那些血淋淋的数字背后,是多少鲜活的生命被葬送。

之前看过的关于奥斯维辛的作品,大多数是后人的整理或者加上一些艺术加工,看到这本的介绍已经觉得震撼,因为是幸存者的回忆。尤其是简短的几行字介绍作者的经历:“返回荷兰后,奇迹般地与失联的妻子重逢。两人勇敢地重启生活,埃迪创办了自己的心理分析诊所,专门为遭受过重大战争床上的人服务。然而,由于战争的创伤过于严重,在离开奥斯维辛12年后,埃迪和弗里德尔遗憾分手。”

短短的几行字,浓缩的却是两个人写不尽的辛酸,而最后也介绍到埃迪也因此被犹太人排挤,包括他离婚后娶了非犹太裔的妻子,这些都被视作背叛,然而一个人经历过那样身心被摧残的地狱之后,想要重生谈何容易?即使是想要正视自己,又谈何容易?

应该说这本书的逼出是十分平淡克制的,所以再一次金培坐着,因为我是完全无法想象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下怎么能生存下来,怎么能够逼迫自己记得这一切,然后在以后终于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反刍这些记忆,还要让自己不崩溃。我在前面看的时候都还好,后面才觉得有些东西像是深入骨髓一样,让你控制不住的发冷和流泪。

尤其是看到最后,作者进入奥斯维辛之前的经历以及照片,那时候还是个天真无忧无虑的少年,可是一场意外打碎了一切,所以读过他灾难的人生再看曾经的美好,有一种格外的沉重与破碎。

所以这次的阅读真的很沉重,没有办法去谈享受,但是有些经历原本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提醒你,提醒所有人:这一切本不该发生,也可以不必发生。而且,能够读到这本书已经是万幸,因为作者本身活下来就已经是侥幸,能够有勇气和能力书写下这一切,就更是万幸。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三):《最后一战:奥斯维辛》 读后感

  

高中时上过关于“奥斯维辛”的课文,记忆尤深是那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在战后描写,讲述奥斯维辛遗留下来的一切,从客观角度描写,战争已经结束,记忆已经被遗忘。

而本书,是唯一一本,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创作的完成的作品,作者埃迪·德文德,是以第三人称“汉斯”的角度讲述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发生的亲身经历。在奥斯维辛将近两年,16个月,每天就像按上发条的机器人一样,从破晓开始,睁开眼,就开始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苛刻的工作,微薄的食物,如三餐一样正常的挨打......

人们会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一起面对各种,囚犯之间的友谊,夫妻之间的情谊。

汉斯的一切都围绕着妻子弗里德尔,会在无穷无尽的漫漫黑夜想念,思考他们的未来,“战争一旦打完,我们就返家园”。

然而事实是,“我”与世界之间,隔着电网。

一切美好,都再远离着,唯一的愿望,只是活下去,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在努力生活。

“在集中营里,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几个小时是幸福的。灯熄了1,电断了,电网被切断了。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从疲惫不堪的身躯里释放出来。夜晚,囚犯进入一座王国,那里没有党卫队,没有楼长,也没有囚监。那里只有一个统治者:伟大的愿望;那里只有一项法律:自由。”

“生活是一个循环,由两个小时段组成:晨钟到晚钟。以及晚钟到晨钟。沉重一响,感官苏醒过来,和灵魂交织在一起:天堂时刻结束了。”

埃迪·德文德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奥斯维辛前,奥斯维辛时,奥斯维辛后。

值得思考的是,奥斯维辛后。人们以为战争结束,一切就结束。但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战后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每一个平静的时刻,都是战时痛苦的回想,哪怕勇敢1努力1重拾生活,1957年在离开奥斯维辛的12年后,埃迪和弗里德尔还是分开了。

埃迪创办基金会,研究战后创伤。然而,在埃迪面对死亡时,他的思绪回到了奥斯维辛,饱受痛苦折磨。

有着“幸存者内疚感"的不止弗里德尔,还有千千万万的受害者,内心饱受挣扎。然而创伤不会在直接经历者这里终结,还会里幸存者的给“下一代”。

幸存者的痛苦,我们永远无法感同深受。

”和平“,无论在那个年代,什么时刻,永远是最深处的呼唤。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四):悲惨的历史不会被忘记,那些都是值得记住的真相

  看这本书让我浑身难受,作者埃迪对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经历描写让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首先进入奥斯维辛里面的所有人会被进行分类,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各一类,他们虽然有活下去的资格,但都要经历非人的折磨;而年老体弱、残疾、儿童未成年人、年老妇女这一类就连活下去的资格都没有,他们被扔上大卡车拖走,然后在浴室被毒气毒死。在战争面前,人类就是人类的敌人。   文中的主角就是作者第三人称“汉斯”和他的妻子“弗里德尔”,他们是1943年被驱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站在大门口,第一次看到集中营的真面目,据汉斯的描述就像是“地狱之门”,集中营周围架满了高压电网,这简直和监狱没有分别。一进入营地他们夫妻俩就被迫分开,等着进行分配。第一关汉斯险些自己送命,最后机智的用他医生的身份得以短暂的保命机会。在奥斯维辛所有想要活下来的人都非常艰难,特别是像汉斯和弗里德尔这样的犹太人,稍有身份的人都可以对他们吼叫咒骂甚至拳脚相向。而他们年轻男人们要做各种劳力活,因为在集中营仿佛没了任何机械化,工作都是靠这些关押在此的人都成千上万双手完成的。好像回到奴隶社会一样,他们不停的劳动也没法获得充足的食物,一边忍受打骂一边坚持活下去,被剥夺了人权和自由艰难的活着。

  年轻女性在奥斯维辛里更是苦难,她们被无休止的用于做各种“实验”,对她们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其中以犹太女人为最,“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造成她们的不育症,以此达到纳粹者的犹太人种族灭绝计划,这简直惨无人道,而弗里德尔就是其中的受害者。在奥斯维辛解放之后,弗里德尔与埃迪奇迹般地重逢之后,他们勇敢地重新一起生活,埃迪变卖了战后所剩的家族财产在阿姆斯特丹边境建了一座房子。过了12年之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因为他们有太多共同的苦难,最终还是压垮了他们的关系。   作者虽然活下来了,但他饱受着每个幸存者都会面对的罪恶感的折磨。他进修了心理学家课程,创办了自己的诊所,以奥斯维辛为他的工作重心,专门治疗遭受过重大战争创伤的人们。并写下了这部极具历史价值的书籍来还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真相。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五):女人被绝育,弱者送往毒气浴室,日焚6000人。奥斯维辛的土地已归于平静,百万亡灵却无法安息

  

文字一直无法过审。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捋清一个问题:为何要屠S犹太人?

1,宗教原因。

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他们只信奉“上帝是唯一的神”,而信奉“多神”的罗马人成为统治者以后,自然排斥犹太人,在爆发了多次矛盾之后,犹太人被赶了出去,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流亡之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两者都奉犹太教的经典《旧约》为各自圣经的一部分,因此一致认同“上帝是唯一的真神”等概念。但三者在教义上存在很大的冲突,通俗的讲就是:犹太教不承认耶稣的“上帝化身身份”,就好比你有自己的偶像,别人却要否认这个人。这既挑战了欧洲教廷的权威,也冲撞了所有信奉基督及伊斯兰的教徒。

2,经济原因。

犹太人移民欧洲几百年(前面讲到了犹太人为何被驱逐),因为流离失所,他们没有土地,经商成了主要生存的方式,而在经商的过程中,“高利贷”是犹太人激化自身与农民阶层矛盾的主要问题之一。有资料记载,一战时期,德国战失败不是战争打输了,是因为部队在国外打仗而犹太人在家里搞政变,推翻了德皇。然后建立了“魏玛政权”,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德国的经济几乎全在犹太人手里。当德国人民默默的偿还战争赔偿的时候,犹太人没有任何损失。他们享受一切,这加深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仇恨。

以上均来自对网络各种资料的整合。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六):在风暴中心的写作

  

关于奥斯维辛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印象十分深刻的新闻报道:2019年4月,93岁的前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簿记员格鲁宁在德国北部城市吕讷堡受审,他被控对30万在押犹太人犯下“谋杀同谋罪”,并有可能面临15年监禁,但他并不认罪。虽然这一新闻中的审判象征意义较多,但控方和证人都希望通过此次审判来证明,时间的流逝并不能掩盖当年的罪行。同时,尽管格鲁宁坚称他只是整个屠杀方案中的一个“小齿轮”,在屠杀中扮演任何角色,都同样有罪。在这一次的审判中,德国法律并没有改变,司法系统的态度应加以调整,60名共同原告的律师瓦尔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过去70年中,罪犯以‘我只是服从命令而已。’的借口逃脱,而幸存者则痛苦地度过了这些年。”目前对格鲁宁的审判,可以让这些幸存者为他们的亲属重拾尊严,让他们感到,终于被德国司法系统尊重了。

通过上面这一则新闻,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历史的教训是我们行动的准绳, 引导我们走到今天,走向未来。这则新闻中,和今天要讨论的这一本《最后一站:奥斯维辛》,重点都关注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位于距离波兰首都华沙300公里的奥斯维辛市,它由大大小小四十多个集中营组成,二战中,约有四、五百万的犹太人、吉普赛人、苏军战俘以及各国的进步分子惨死在这里,它创造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毒死了六千人。《最后一站:奥斯维辛》,是唯一一部在战时集中营内完成的“死亡工厂日记”,记录了全人类都不该忘记的集体记忆,作者埃迪·德文德以第三人称“汉斯”的角度讲述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骇人听闻的亲身经历,真实揭露集中营内令人发指的残酷细节,悉心捕捉闪耀其中的人性光辉。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力图以奥斯维辛里一个完整的故事为切入点,对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行进行最透彻的诠释。不同于反犹主义,奥斯维辛有确定的开始日期,即1940年6月14日第一批波兰囚犯到达,也不同于种族屠杀,奥斯维辛有确定的结束日期,即1945年1月27日集中营获得解放。在这两个日期之间,奥斯维辛那段复杂的历史从许多方面反映出纳粹种族和民族政策的复杂性。奥斯维辛并不是专门用于杀害犹太人的灭绝营,奥斯维辛营地的结构和设施一直在变,而这些变化常常与德国人在各个战场上的战况密切相关。在阅读时,这本书的阅读感远不同于其他的书籍,全书269页并不是厚厚的大部头,但读完却仿佛置身奥斯维辛,痛苦的岁月似乎时间过得极慢,经历整个故事时间似乎度过了一个世纪。这是唯一一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创作完成的作品,正是这种“在风暴中心的写作”的即时性,使这个故事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经过任何润饰,也没有受到任何政治干预,以其公正、客观的纪录,为后世学者研究集中营大屠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奥斯维辛,通过其毁灭性的动态发展,成为纳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有形体现。

75年前,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卡尔斯霍斯特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宣告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这场持续了6年的世界混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战争,造成9000多万人伤亡,其中直接或间接因战牺牲的达7000多万。这是一场惨烈的胜利!也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正义胜利!之后为后代,为世界带来了持续的和平发展!今天,生活在和平世界中的我们(当然我必须承认,在这个地球上还有部分地区战争仍未平息,矛盾冲突仍时有发生),仍需要《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这样一部作品,尽管书中包含很多令人心情沉重的内容,但,一方面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而更珍爱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能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战争的真实历史仍一知半解,可能会因为如今泛娱乐化的氛围而影响了对历史的认知。

愿世界和平!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七):《最后一站:奥斯维辛》:那片山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坦白讲,阅读《最后一站:奥斯维辛》的过程并不愉快。一直以来,奥斯维辛被看作是黑暗、邪恶的代名词。奥斯维辛集中营自海因里希·希姆莱1940年4月27日下令建造到1945年1月停止使用,短短几年时间里,约有110万人在这一集中营被杀害。

迄今为止,无数的影视文学作品为我们呈现了发生在奥斯维辛的那一段残酷历史,纳粹分子的血腥暴虐似乎已经知之甚多。

然而,当埃迪·德文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完成的这部《最后一站:奥斯维辛》出现在面前时,我依旧被埃迪·德文德文字描述下的集中营生活深深触动。

1943年9月14日,埃迪·德文德和妻子弗里德尔被驱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直到奥斯维辛解放,在长达一年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埃迪·德文德与众多被关在集中营中的囚犯一样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折磨下。

在集中营里,唯一能做的事情似乎就是顺从。任何一个稍稍有点权力的人,哪怕是同为囚犯的“战友”都有可能对你伸出利爪。

在集中营里,被扇巴掌是最不起眼的“惩罚”。

集中营里已经没有错与对的标准,错与对都掌握在有“话语权”的人手中。

集中营里,衣不蔽体已成奢念,“尊严”更是无从谈起。

在集中营里,生活是一个循环,由两个时段组成:晨钟到晚钟,以及晚钟到里钟。

晚钟响起,短暂的幸福时刻来临,囚犯们可以得到暂时的休养,无论第二天将面临怎样的工作,至少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天堂。

“人们穿着囚服看起来就像小丑一样……这些衣服不过是把蓝白色的布条拼在一块罢了。”

蓝白色的囚服让我想起了电影《美丽人生》。

影片中,犹太人圭多和儿子被关进了集中营。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圭多将集中营描述成游戏空间,并对儿子乔舒亚说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

圭多在每天晨钟响起时离开“宿舍”,他将乔舒亚藏在房间的上层床铺上。告诉乔舒亚游戏规则之一就是不能轻易现身,无论任何人来都不能让对方知道乔舒亚藏在这里。

晚钟响起圭多回到“宿舍”,即使身上伤痕累累,也大笑着表扬乔舒亚又赢得了一分。圭多告诉儿子乔舒亚,他们已经在游戏中遥遥领先,再坚持几天就可以赢到坦克了。乔舒亚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始终认真快乐地对待正在进行着的“游戏”。

在圭多的精心保护之下,儿子乔舒亚离开奥斯维辛时脸上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

埃迪·德文德能够和妻子弗里德尔一起进入集中营是不幸中的幸运,尤其是埃迪·德文德与妻子能够有机会时常碰面,互诉衷肠。

埃迪(汉斯)曾恳请萨缪教授帮忙照顾妻子弗里德尔,以免她落入他人之手成为实验对象。幸运的是,萨缪医生答应了埃迪的请求,弗里德尔没有成为被残忍实验的众多女性中的一员。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萨缪教授竟然是人称“死亡天使”奥斯维辛集中营“医师”约瑟夫·门格勒。

约瑟夫·门格勒为何会答应囚犯埃迪·德文德的请求至今成谜。

亲人的牵挂与陪伴无疑是黑暗集中营生活中唯一的光亮。有了这份光的照耀,埃迪·德文德每一天都心怀着期许入睡,并在满心盼望中醒来。弗里德尔是埃迪·德文德熬过奥斯维辛的精神支柱。

战后,埃迪·德文德与弗里德尔曾经失散。1945年7月24日,当埃迪·德文德回到荷兰时,终于与弗里德尔重新生活在了一起。可惜的是,因为共同的痛苦、创伤带来的疼痛,12年后,这两个从奥斯维辛走出来的曾经爱侣还是分手了。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后记中写道:埃迪·德文德与弗里德尔离婚,并且娶了一位非犹太裔的妻子被部分犹太群体视为背叛。

我却不这么认为,能够相到扶携着走过那段布满伤痕的时光,对埃迪·德文德的和弗里德尔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即使无法陪伴对方走下去,他们依旧会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珍贵的印记,因为他们曾经在电网隔离下的世界里一起努力抗争过、鼓励过、珍视过。

-END-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八):女人被绝育,弱者送往毒气浴室,日焚6000人,奥斯维辛的土地已归于平静,百万游魂该如何安息?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捋清一个问题:为何要屠杀犹太人?

1,宗教原因。

犹太教是犹太人的宗教,他们只信奉“上帝是唯一的神”,而信奉“多神”的罗马人成为统治者以后,自然排斥犹太人,在爆发了多次矛盾之后,犹太人被赶了出去,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流亡之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两者都奉犹太教的经典《旧约》为各自圣经的一部分,因此一致认同“上帝是唯一的真神”等概念。 但三者在教义上存在很大的冲突,通俗的讲就是:犹太教不承认耶稣的“上帝化身身份”,就好比你有自己的偶像,别人却要否认这个人。这既挑战了欧洲教廷的权威,也冲撞了所有信奉基督及伊斯兰的教徒。

2,经济原因。

犹太人移民欧洲几百年(前面讲到了犹太人为何被驱逐),因为流离失所,他们没有土地,经商成了主要生存的方式,而在经商的过程中,“高利贷”是犹太人激化自身与农民阶层矛盾的主要问题之一。有资料记载,一战时期,德国战失败不是战争打输了,是因为部队在国外打仗而犹太人在家里搞政变,推翻了德皇。然后建立了“魏玛政权”,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德国的经济几乎全在犹太人手里。当德国人民默默的偿还战争赔偿的时候,犹太人没有任何损失。他们享受一切,这加深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仇恨。

以上均来自对网络各种资料的整合。

劳动换取自由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我几乎读了两月。

朴实的文字,全是惨绝人寰的真实经历。内心很排斥,似乎只要自己不去阅读,就可以忽视那些杀戮。

可如果我们选择遗忘,会不会再次犯错?

犹太人是如何进入奥斯维辛?

<1>,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先是被驱除官职要位,进而上报收入,强迫购买国债,禁止上学,一步步沦陷。进而欧洲各国的犹太人,通过火车被送往了奥斯维辛。如文中作者所说,几天几夜的火车,没有食物,没有水喝。谁都不知道自己回去往哪里,会经历什么。

在广场等着别分类的犹太人

<2>,分类筛选。到达奥斯维辛以后,男女老少分开排列,身体健康的被拉去从事刚强度的劳作,妇女隔离开来进行“绝育实验”,老弱病残可能在到达的当天就被送去装满赌气喷头的澡堂,活生生的被毒死。文中作者因为懂得医术,侥幸被选上医院工作。他和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在这一天分开。

<3>,欺骗。“劳动换取自由”,是所有尚存劳动力健康人的救命稻草,他们不知道分开后的家人经历了什么,只能日复一日的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认真劳作,虐待,殴打,生病,缺少食物是生活的常态,存活的

被送往毒气室的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人依旧期许这漫长的辛苦之后与亲人重逢。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亲人,自分开之日,就是永别。

<4>,杀戮,绝育。在奥斯维辛,除了高强度的工作累死,生病无法劳作被毒死,还存在同伴之间为了食物互相杀戮,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几片面包。被隔离开来的女人,都要经历被“绝育”。一些16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子,被放置在超短波电场上,肚子和屁股上放一块板子,活生生的烧坏卵巢,一些女人下体被注入毒液,以此来达到绝育的目的。被绝育之后的女孩,还会被送去奥斯维辛另一个营地劳作,这些女孩,几乎有去无回。

骨瘦如柴的犹太人

<5>,幸存者。德国战败后,奥斯维辛百万的犹太人,仅剩不到7000人。如何去定义他们的劫后余生?他们真的“幸运”吗?身体垮了,亲人没了,财产被没收,真正成了“一无所有”,更悲凉的是,经历苦难的犹太人,却变本加厉的被社会排斥。文中的作者,与妻子失散又重逢,在所有人看来,这似乎是幸福的结局,可几年奥斯维辛的生活,已将两人破坏的残缺不堪。他们最终无法直面彼此,重逢12年以后,他们选择了分开。

依旧认同柴静《看见》中的那句话:只有同样经历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懂你。

就如同奥斯维辛的受难者,我们无法体会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绝望,也无法感同身受幸存者承受的心理创伤。

幸存者依旧孤独,亡灵还在游荡。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九):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很多人都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世界的人类都遭遇了肆意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山火、蝗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随时准备着把人类推向危险的境地。

然而,在75年前,世界上还有一座更加令人发指的人间地狱,死亡每天都在上演,直到今天人们依旧谈之色变,这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01.“死亡工厂”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在波兰设立的上千座“劳动营”和“灭绝营”里最大的一座。

根据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从1939年建立开始,到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时为止,奥斯维辛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有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尤其是奥斯维辛的二号营房比克瑙,被称作“最著名的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据资料记载,大约有96万犹太人、7.5万波兰人和1.9万吉普赛人在这里遇害。当时,每天运送到这里的囚犯人数太多,纳粹甚至修了一条直通毒气室的铁轨,以提高运送速度。

纳粹们还从监狱囚徒中抽调身体健壮的男性组成特遣队,让他们每天负责向冒着滚滚浓烟的焚尸炉运送囚犯,或者从毒气室把尸体运回来,甚至拔下尸体的假牙,剃光女囚的头发,操控分尸机器。这种自相残杀的惨境无时无刻不刺激着纳粹兴奋的神经,从而制造出更加惨无人道的屠杀。

尤其在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以及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奥斯维辛,是个上百万尸骸堆积的“人间地狱”,也是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02.文学作品中的人间地狱

这些年,描述纳粹暴行的文学艺术作品从来没有缺席过。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的是克拉夫特大屠杀。惊慌失措的犹太平民躲过了白天的大屠杀,却在寂静的深夜被德国士兵从床板下、箱子里甚至钢琴中被搜捕出来。皮靴声、翻箱倒柜声、枪声乱成一片,而就在这样的嘈杂声中,一个纳粹军官“忙里偷闲”地弹其了钢琴,两个士兵一边条不紊地杀人,一边悠闲地谈论:“这是巴赫?”“不,这是莫扎特。”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死生朗读》中,讲述了集中营看守员汉娜,每天让女性犯人为她朗读伟大的经典作品,然后,又毫无恻隐之心地将这些朗读者一个个送进了“灭绝营”。

两部作品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这些杀人成性的纳粹,是怎样在保持精神洁癖的同时麻木不仁地杀人的?

荷兰作家埃迪·德文德在回忆录《最后一战:奥斯维辛》中给出了答案:我们所属的这个物种,生来就是残忍的。

埃迪是和妻子弗里德尔一起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由于他是医生,所以被挑选出来,做一些相对不那么繁重的工作,处境比无数遇难者好得多,因此他目睹了整个集中营里每座楼里的残酷真相。

比如他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地形了如指掌。这个集中营是由30多个营地组成的:奥斯维辛一号营区是他自己所在的营,比克瑙是灭绝营,莫诺维茨加上布纳的工厂,还有很多煤矿和农业的劳动队,这些加在一起,共有25万多名工人。司令部和行政管理部负责行政管理,管理所有的工人和材料。

然而,奥斯维辛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欺凌场所。它的工厂和矿场是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重要部分,劳动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便宜。他们不需要工资,也基本不吃什么东西。如果要是被累垮了,就直接沦为毒气室的受害者。

医生们如果发现集中营里的囚犯营养不良,需要额外食物,就会列出名单,在名单交上去的第二天,这些营养不良的可怜人也会被拉去毒气室。

除了重体力劳动外,犹太人还被纳粹用来做异想天开的实验:在尼希叙特的营,党卫队上级小队队长把三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个屋里关了好多天。他把他们的衣服全脱光,并且仔细地观察他们都做了什么。他把第一个男人喂得饱饱的,让第二个正常吃饭,第三个什么都不吃。他想看看食物对性能力的影响。

还有一个党卫队队员,找出来三个男人,给了他们一包粉末,冲在咖啡里。过了一会儿他们睡着了。两个人再也没醒过来,第三个人36个小时之后醒来了。而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只是因为他晚上睡不着觉,在药柜里面找到了一些药,但是又不太敢吃,所以干脆找几个囚犯做个“科学实验”。

1943年的秋天,党卫队决定在一天之内将18000名犹太人全部收拾干净。他们挖了一个巨大的方形散兵坑。在方形坑的一边,人们把衣服脱掉,然后走到角落,在那里被枪杀。机关枪的声音和受害者的哭声乱成一片,可是一边却有由50名囚犯组成的乐团在演奏音乐,这声音直接淹没了戕害的声音。

这部作品写尽了人性的残忍。作者用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长达16个月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漫长时间里,他和其他囚犯是怎样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微薄的食物、少之又少的休息时间、随时都会降临的死亡,忍辱偷生,苟延残喘的。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创作完成的作品,正是这种在暴风中心写作的纪实性,使这个故事显得与众不同,它客观公正地记录下当时的残酷情境,为后世学者研究集中营大屠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03.在万劫不复的历史中幸存

浩劫的幸存者往往能从一个记忆转向另一个记忆。

1945年7月24日,埃迪返回荷兰,奇迹般地与妻子弗里德尔重逢,两人勇敢地重启生活。然而由于战争的创伤过于严重,在离开奥斯维辛12年后,两人最终遗憾地分手了。

用另一个集中营的幸存者,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的话说:“集中营没有幸存者。我们都是集中营永久的囚徒。一个人要想活着离开集中营就必须穿过地狱。”

如此看来,埃迪也是永久的囚徒。无论他与“奥斯维辛”相隔多远,它永远是他生命中的包袱,也是所有幸存者的包袱。

1945年3月,苏联红军占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抓住了还来不及逃走的德寇,解救了还有被德寇杀掉的少数幸存者。苏联红军对幸存者们说:“现在,你们想对这法西斯做什么都可以。”然而,没有一个人扑上去,为自己和其他受害者报仇,他们甚至没有去碰德国人一个手指头。

这是在丑陋不堪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依然存留的一丝人性的光辉。

如今,当我们通过一部部文学作品,徒劳地想象着当年那些生活在炼狱中的犹太人,是如何被驱赶着走向绝望与死亡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一名旁观者。

人类是生存在一个星球上的共同体,在这个地球的一些角落,在各种各样的借口下,对无辜者的杀戮仍在继续。也许我们要做的,是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在必要的时刻,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努力。

本文标题: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8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国皇家学会》读后感摘抄《名媛望族》影评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