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主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1-13 10:53: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顽主》是一本由王朔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顽主》精选点评:●我一生下来就死了。●我想可是我不能说但是我还是要说●补旧●这么些年,你除了尿床改了还什么改了●结尾有

顽主读后感锦集

  《顽主》是一本由王朔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顽主》精选点评:

  ●我一生下来就死了。

  ●我想可是我不能说但是我还是要说

  ●补旧

  ●这么些年,你除了尿床改了还什么改了

  ●结尾有点晕。。//郭小四真是盗版王

  ●我个人最喜欢王朔顽主这一系列的,很浅薄吧

  ●有意思

  ●甲方乙方的前身

  ●好玩,文字很有味。

  ●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

  《顽主》读后感(一):当故事书看了

  先看的电影,葛优的表扬让人喜欢,之后有空就借了小说来看,看完也没什么感觉,如今是一年过去了,再让我回忆书中的情景,几乎是没一点印象了,只电影的几个镜头还会偶尔闪现。

  我不太清楚太容易忘掉的小说是不是本好小说,可能记住的小说也确实没几本。

  《顽主》读后感(二):顽主,不仅是八十年代的青年

  顽主、一点儿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这三本书应该是一个系列,于观、杨重、马青,三个典型的北京城成长起来的青年,先开了一个3T公司,然后是一个三好协会,中间估计是王朔开始极度的自我否定于是几个人转行去当了作家。看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底层青年为了谋得前程的努力与付出以及失望以及苦闷,其实不仅是那个时候,现在的已入而立的八零后们不也是这般么?社会留给青年的与其说是无穷的机会,毋宁说是看不到头的迷雾。

  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像他们那样活着,但那样活着真累。

  王朔对于作家这个行业真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讽刺,那个时代的作家们就靠能贫能侃能说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话混饭吃,现在的作家都不需要这些了,只要学会复制粘贴即可。里面有各种精彩绝伦的句子,真是好玩。虽然我很喜欢《动物凶猛》《看上去很美》,但说实话,最能体现王朔作为一个玩弄语言的文字大师功力的应该就是这几本书了吧,各种贫,从没想过的词成语都能够放到一起来用关键还那么的浑然天成不事雕琢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真是让我惊叹不已。可能就看他们几个瞎侃都值回票了。所以还是想去买一本回来,学一学骂人技术,不,捧人技术,书钱也值了。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觉得王朔是真有才气,虽然有一些无聊的情感题材的小说比如什么永失我爱无人喝彩也挺无聊,但这不影响我对他的喜欢。只不过希望不要太作妖,好好的率性的本真的活着,不要为了声名利而毁了自己。

  《顽主》读后感(三):说说流氓王朔的正经

  王朔是个流氓作家,他自己也从不忌讳,非但如此,他还笑吟吟的坦然接受,以玩世不恭的顽主姿态从容的应对着各路人马。有一些人就是怕他这种文化加流氓的人,他的商业作品越流氓越有人喜欢,赚得腰包鼓鼓让那帮兢兢业业整天作大师说教状的同行们眼红这倒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他对他们耍了流氓最后还落了个好名声,这就不行了,这世界不是这么回事啊,老爷子们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不当回事可以,但怎么由得你太岁头上动土?在小池塘里做个蛤蟆蹦蹦兴风作浪不拦你,但最后发言权怎么就沦落到了此类自恃“无知者无畏”的流氓手里?是不是越脏越响亮的道理?那些脏话在此念及我中华礼仪之邦就不赘述了。面对这种心怀不轨搞小动作的想“弑父篡权”的流氓,老爷子们一看,若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育教育他们心里就犯痒,人家看了也笑话,随后就义务姿态性的一尽,一副理解不了的苦恼状直接吹胡子瞪眼将态度顽劣的这伙儿怒斥为垮掉的一代作了个简单了结。

  “从骨子里我是个传统的人,可事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严肃对待”,这是他在《过把瘾就死》里说到的。作家总是借角色之口表达自己。他的小说里没有过多的分析主人公的激烈心理活动,也没有无端幽怨伤春悲秋明明寂寞而顾左右言他的小资们的情调,更没有那些衣冠楚楚君子风雅吟花叹月的装腔作势,而是把一大片一大片的篇幅留给了一堆哥们荒诞无稽的穷开心或是两情侣插科打诨争争吵吵的唠嗑上。真实的表达自己,太肉麻了,太腻味了,妈了巴子的让人恶心呕吐。语言文字游戏要玩就别那么幼稚,为赋新词强说愁尚且可以理解,但哭丧着脸整天忧心忡忡装忧郁装深沉就惹人嫌了不是,这太煞风景了!同是把文学论斤按两卖的走贩,应该童叟无欺,何必装的一本正经。还动用道德大棒挤兑人,过去这玩意尚可以将寡妇置于死地,而如今这病入膏肓的气候奈何得了谁啊。“我泪滴下来‘我爸要活着,知道我当了作家,非打死我’”。王朔在《一点正经没有》里如是说道,作家是社会知识分子的精锐,而如今在王朔看来竟成了一个卑劣的职业群体。纵被你们指着脊梁骨骂,骗子对流氓咱也不丢份呐。大家都是在“玩文学”编瞎话的嘛,都可以无照经营混成个人上人的嘛。窃以为此虽有悖常理但的确合乎逻辑。一次读杂志时得知了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渴望》《编辑室的故事》这些细腻的活原来是出于他的手笔后,我这个后生对他的认识不禁来了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再读他那些不正儿八经的作品时,才知道他也是个内心脆弱的种,他自己加封的“流氓”只是他的一块明晃晃的金钟罩而已,而这打了黑店印记的招牌总容易被人借题发挥,总容易叫人煽动,最后正义即名正言顺的把此等流寇钉在了神圣的十字架上。他们这一代人在文革中成长,青春少年时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被红流冲走,祖国花园里鲜艳的花朵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摇摇欲坠。身后是十年浩劫造成的文化断层,眼前又是一个光怪陆离不知今夕何年的时代,那些该传承的美其名为“传统价值” 的东西烂在卷轴里被置于高阁,他们处在尴尬的社会地位上,志大才疏,无权无势,倍受歧视,内心痛苦却又得强颜欢笑,吊儿郎当,装作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王朔属边缘的带有浓重世俗味的知识分子,他的书中有许多解构文学与政治的市民话语,什么什么的,怎么怎么的,都只是一些被他反转的笑料喜剧,进一步说是他对政治权利与精英文化的调侃与戏谑,是他在德先生与赛先生不知去踪的情况下与其悲壮的奔赴战场不如来一个牛头不对马脚的精明迂回战术。要的就是误读与乱套的效果,不必逞强的流血牺牲,却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容我再多两句废话)现在又轮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了,我们都是些有个人地盘的人,惹不起啊!井水不犯河水,守着各自的麦田赖着不走,充楞当个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一边顶住外面的压力说着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梦想,一边童言无忌的任天堂玩着花里胡哨的青春文字游戏,除了无厘头的对外边世界指指点点耍耍贫之外,剩下的就是无止境的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的瞎掰。没有什么历史责任,也就没有什么要负担的,连带自个儿也不知不觉的抛下了,得到了一个所谓真正的自我。五四青年节有光棍节来的意义的吗?谈理想谈人生能比得过跟MM谈个恋爱吗?话说回来,现在也不是要老师给脸发朵小红花认证根正苗红那么简单的社会了,发小红花,还不惜要呢,大染缸里五颜六色杂七杂八的复杂到让人头晕目眩的程度,什么鸟都有,见怪不怪了,大家乌鸦一般黑,谁撂的下脸插上鸡毛也能成凤凰,大家也不思考了,与其说懒得,不如说是怕被笑话。这不,上帝老爷子也停止发笑了,混混沌沌的大家一团和气,和谐大同了。年轻人缺钙缺骨感的依然在奶声奶气的梦呓着缤纷的世界,不过偶尔感情发泄来两个回归,做个多面手,跟叔叔阿姨们交流交流带有几分嘻哈热度的思想,表了个鲜明立场接着潇洒的一个华丽转身又各忙各的一亩三分地了。看来话有些多余了。说实在的,我也就是在磨磨嘴皮子,寻点乐子而已,其中大言不惭也是难免的,评论这东西,人在一旁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有时也觉倍儿别扭,但是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只在乎我得到了什么,如果有所顾忌,就不真性情了,不科学了。

  《顽主》读后感(四):摘录

  我想教我女儿爱国,从小就给她一『你可生对地方了』这么一感性认识。『中国工艺美术馆』开业,我带她去参观,转遍了,走哪儿哪儿都是玉,走哪儿哪儿都是象牙,遍地珍珠玛瑙,到处金山银山,随便拿眼一扫,触目皆是巨大的宝贝疙瘩。我女儿高兴地跳着脚喊:『我爸爸带我去看大宝贝喽!我爸爸带我去看大宝贝喽!』

  喊得我心里这臊得慌

  从他开始,捉对儿厮杀,大家战个鼻青脸肿。我倒也不是说人身攻击是他先搞的,得了,我也别绕了,我就是这意思,算不算攻击他可以自辩,冲人身而去他是明的。我的意思是我赞成他这样,这事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章作风,空谈理论如同打太极拳老百姓不知道你冲谁,以为你自个儿在那儿锻炼身体,点了名就清楚了,噢,原来是这位和这位掐

  『反智』、『反文化』反的都是中国式的装孙子,『粗鄙』正对中国式的假正经,平常,有时也许我会忘了自己姓什么,屁股扭来扭去,但传统文化一出来,立刻就有一个自觉的警惕:这孩子乔装打扮之后又来了,一定要站到它的对面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我在你这个年龄就社会地位而言还不如你呢,我没考上大学(考了一次,愣没通知我分儿这帮缺德的)』

  我有个半熟脸的朋友的父亲是『WG』前的著名话剧演员,后来还当过剧院副院长一类的文艺官儿,入过政协什么的,没害过人,没乱搞过男女关系,家庭和睦,教子有方,算得上德高望重,为一方俗人称颂。退休后老头就在家里终日闲坐,也不画竹子也不打麻将。

  ......老头人好,在剧院周围那几座楼也是有名的,除了他儿子接长不短往他那儿发人,街坊四邻大妈大婶也是川流不息,倒不都是送货上门,多数大妈有爱人,上岁数的人也不像年轻人心里那么不干净,说一男一女往一块儿凑就是想身体的事儿,人家那是真诚的人与人的关系,『像春天一般温暖』,同志式的。

  ......隔了仨月,老头对我说:『多烦哪!我这一辈子就想一个人待会儿,谁也不让』

  女的直觉大部分是往男的身上用,直觉他是个好人,直觉他与我有缘,直觉他外边有人儿了

  (梁左)听说都是朋友,就欢天喜地答应,但还要反复来回摆架子:你们都想我,好好,那我就受累去一趟......后来大家成了习惯,请他吃饭先说这么一套:大家想您,没您不热闹,您就受累跑一趟。

  村里很大,按不同民族安营扎寨,一些衣着华丽的年轻人假装在里面过节。我不大看得出这些寨子的区别,要不是每个寨子门口有牌子,说都是一个民族也说得过去。走在路上,看到一组少女慌慌张张跑过去,跑到池边一块空地忙不迭起舞,再看一行戴贵宾胸牌的西装男人鱼贯走来,少女们于是欢乐地拉住他们共舞

  我接了一个北京的电话,突然有点不高兴,不明白自己不远千里跑来坐在这儿为什么,图新鲜?大象和台湾歌手都不新鲜;图高兴?我一点都不高兴。那就剩让接待方高兴了,人家好心好意请你来,拿宝给你看,你始终兴致勃勃,让看什么看什么,这就宾主尽欢了。

  闹了半天,我出来玩,目的是让人家高兴,这么一想我拧巴了

  『古老师您也别动气。到底怎么啦?有什么话儿慢慢说,方言他怎么讽刺您了?』

  『怎么讽刺了?万人大会上说我玩文学,什么『现代文学宝库中的大师之作哪一篇不是玩文学?』这话是不是你说的?』

  『说你了吗?』

  『还非得点名是怎么着?现代文学宝库中的大师除了我没别人,你没说我说谁呢?别跟我来这套,大爷心里明镜似的,哪天不开几次座谈会?开了一辈子了,别提座谈会,一提座谈会就跟我有关系』

  『要说全世界各民族让我挑,我还就挑中华民族,混饭吃再也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地方了。凭什么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也有很多优越之处。说实话,能让我们瞧得起的民族还不多呢。不就才过上两百年好日子么?有什么呀?我们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

  『哎哟,这故宫真雄伟真壮丽,天黑得什么都看不清瞅着还那么激动人心。你说咱古代劳动人们怎么就那么勤劳智慧?想起来我就骄傲我就自豪,怎么我就成了中国人了?』

  『第六个问题,』大胖子问,『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哪些文学作品对你的创作影响最大?』

  『你的作品我们最喜欢!』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你的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没看过也喜欢!没看过影响也最大!』我们再次异口同声说

  『我发觉你特深沉。』刘美萍手托脸着迷地盯着杨重,连酸奶都忘了喝,『你是不是平时特爱思考?』

  『是是。』杨重眼神儿空洞地说,『我平时特爱思考,特深沉』

  『你用弗洛伊德来过渡。』于观对电话里的杨重说。

  『那弗什么德我最拿手。』马青说。

  『哎呦喂,这是我们经理,于观,这是我同事,马青。他们俩在谈人生方面都是我老师。』杨重说。

  『是么?可我很少跟三个人同时谈人生。』杨美萍说。

  『没事儿。』马青侧身挡住于观和杨重,『你呀主要重点和我谈就行了,没谈透的地方他们俩再补充』

  『你就踏踏实实坐这儿跟我聊吧,我想跟你说的心里话还多着呢』

  『哎,同志,今晚有什么精彩的没有?』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不过可以透露一点,今晚的节目相当粗俗。』

  『哎呦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于观让马青准备给作家发奖用的奖杯)

  『就这个?』于观举起一个大肚坛子难以置信地端详,猛地蹲在地上,愤怒地说,『这是腌咸菜的坛子。』

  『你别火呀,于观。』马青笑嘻嘻地说,『这坛子沉着呐。您不给钱就想弄坛子,弄来这咸菜坛子就不错了,什么坛子不是坛子』

  『我最有名的作品是发在《小说群》上的《东太后传奇》和发在《作家林》上的《我要说我不想说但还是要说》』

  (某饭局)

  『我是不是先说几句?』宝康端着酒杯粘起来,环顾问。

  『有什么可说的?』马青夹着大片牛肉往嘴里塞,『甭玩那虚的,咱就各吃各的。』

  『老赵,说真的,』马青笑着问(赵尧舜),『你这辈子肥水流没流过外人田?』

  『没有,不敢,我这种身份的人你们不了解,看上去有名有地位令人羡慕,其实很受束缚,自己就把自己束缚住了,不像你们年轻人可以无所顾忌。我们年轻的到时候和你们现在不一样,那时的人都很拘谨,谈恋爱都要向党组织汇报。我那个老婆……不说啦,这些说起来都没意思,我们这代人个人生活都是悲剧』

  『那就再喝瓶酸奶。』于观把自己买来的那瓶酸奶推给刘美萍,『你一难受就要去吃东西吗?』

  『你怎么知道?』刘美萍咬着吸管看于观,『要不去干嘛?总不能去死』

  『于经理他没有,他挺好,谁也没盯他,倒是常听夸他,说他净办人事』

  『他有没有别的本事?譬如治理国家、弹棉花、腌制猪头等等。』

  『没有,一概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他是不是很有追求?』

  『追求得一塌糊涂。』

  『他认得多少字?』

  『加上错别字有那么三五千吧。』

  『那就当作家吧。』安佳平静地望着我,『既然他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不犹豫了,下决心了,干!蒙谁不是蒙?』

  『我还没吃药呢。』

  『……有这个讲究吗?』

  『当然,写作还是要用脑的,没药催着脑袋不是越写越小就是越写越大,总而言之是要变形的。』

  『咱家有我吃的阿司匹林胃得乐,扣子吃的速效伤风胶囊红霉素还有你小时候用剩的大脑炎预防牛痘疫苗,你是吃啊还是打啊?』

  扣子坐在小推车里闹了起来。手指着自己吃了一半的稀粥咿咿呀呀叫着,手扶着车栏使劲往起站,一次又一次跌坐回去,弄出很大声响。

  『不许闹!』我呵斥她,『无知的样子,除了吃就知道吃,哪儿有点书香门第小姐的感觉。』

  『不是,我发觉你们怎么一个个都那么深沉,糟了雹子似的。』吴胖子放下望远镜笑着对我说。

  『今儿除了我还有深沉的?』

  『现在全市的闲散人员都转进文艺界了,有嗓子的当歌星,腿脚利索的当舞星,会编瞎话的当作家』

  『我是怕耽误你。耽误我也就耽误了,你还年轻,还有希望,吃碗干净饭不行嘛?』

  『我不怕耽误,我就是奔耽误来的』

  『就是。』丁小鲁愣愣地看着稿子,『也就题目还像那么回事,剩下的没一句人话。』

  『什么题目?』马青凑过去翻稿子,念小说名字:『《特深沉》,名字起得果然好,文章不作是可惜了。』

  『实在不行只能这么发表了。』丁小鲁若有所思地说,『标题:《特深沉》;作者:丁小鲁;括弧:此处删去一百二十万字;结尾:某年某月写于秋风秋雨斋。』

  『实在不行只能这样了。』于、马二人赞同道,『要不名字可惜了』

  『我这不是才听到信儿么。昨天我上街打酱油捎带着买两张当场开奖的彩票,听存车的老太太嚷嚷:『全市的流氓都转业当作家喽!』我酱油瓶子一扔撒腿就跑,转了大半个北京城,好容易才找着于观』

  『3T公司的老班子是过硬』

  『太好了,认识你真高兴。』女士拉起刘会元的手就握,『刚看了你《海马》季刊上的小说,写得真好。』

  刘会元猛地惊醒,痴笑着站起来:『你写的也好,我也刚看了你《河马》月刊上的小说。』

  『我是谁呀?』

  『谁知道你是谁呀?』刘会元一甩手,『嚯,手劲儿够大的。』

  『随便聊聊随便聊聊,都甭刨根儿问底儿。』杨重出来打圆场。

  『今儿来的都是什么人呀?』我看着周围神头鬼脸的一帮帮男女,问杨重。

  『我也不知道。』杨重说,『反正就传话下去,让全市的人渣子今儿晚上到这儿聚齐』

  『照一张照一张。』女记者热情地说,『读者都想知道你们这几个长什么样——见到你们之前我也特想知道。』

  『也就是一个鼻子两眼儿没多长什么』

  我钻进人群,找到刘美萍:『美萍,咱除了色水自来水还有别的什么喝的么?』

  『墙根儿那儿还有人家做菜剩的半瓶料酒。』

  『料酒就算了。』我看着墙上挂的菜刀、漏勺什么的,问刘美萍,『这是人家就这样儿还是你们布置的?』

  『按原始艺术风格布置的。』

  『噢,怪不得有所触动』

  『扣子,听爸的,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儿使坏』

本文标题: 顽主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8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宪精义》的读后感大全《宅男公式学》经典观后感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