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1 14:30: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20世纪的美国》是一本由资中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一):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也就20世纪后半程的事,作为一个建国仅23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1000字

  《20世纪的美国》是一本由资中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一):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

  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也就20世纪后半程的事,作为一个建国仅233年的国家,其速度不可谓不快,成绩不可谓不丰,作者详尽分析了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动力,当然也有特殊机遇。

  总的来说,美国强大并不因为其鼓吹的所谓民主制度,而是深深植根于民间的自由主义传统。虽然建国时间很短,但背后却有来自欧洲大陆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和宗教做后盾,又得以在一片新大陆上进行没有负担的试验。

  对内行民主,对外立霸权。这是美国化解国内矛盾赢得民心屡试不爽的方法。但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一种制度总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来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中心价值观,否则就会发生动乱。

  美国历史上危机不可谓不多,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由所谓的“民主”选举出的新政府来力挽狂澜。这也可能是专制政府无法在外表上和民主政府媲美所在,虽然现代社会,两种政府的政策实质都是权衡左右比较中庸,已不可能走向某种极权。

  书里的美国不是白岩松眼中的美国那么光鲜,也不是CCTV所呈现的只有枪击案之类的不幸,读完此书,会对美国这个国家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不因其强大而盲目追随,也不因其霸道而无谓谴责。

  按列宁的说法,20世纪是美国挽救了资本主义,21世纪,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仅存的硕果却要和资本主义的旗手联手拯救世界,这是个冷笑话么?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二):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凡用发展眼光看待中国的可以尝试一下,非诚勿扰!

  中国人对美国总是充满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艳羡美国物质文明的发达,向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却对美国的傲慢无礼和无端指责时常感到愤懑不已。在复杂的历史和情感纠结中,美国研究成为一种显学。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何以在20世纪崛起,又有什么问题困扰着21世纪美国的发展,读罢资中筠先生的《20世纪的美国》,受益匪浅,令人掩卷沉思。

  19世纪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资产阶级战胜了农奴主,统一了国内市场。而西进运动的领土扩张则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巨大的资源和市场基础。尽管如此,在19世纪最后20年的“镀金时代”里,美国仍然成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滋生的沃土,政府官僚腐败、贫富差距巨大等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让人很难与今天的美国联系起来。

  但美国是一个很善于改良资本主义的国家。20世纪的头20年,进步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从西奥多.罗斯福到伍德罗.威尔逊,都不断地修正社会达尔文主义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损害。经济大萧条的来临将贪婪、无情地剥削恶果彻底地暴露了出来,人们终于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根结在于制度的不公平。在凯恩斯主义的主导下,罗斯福新政大刀阔斧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福利体系,保证了美国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这一体系的建立一直延续到60年代约翰逊总统实施的“伟大社会”计划,平权法案、医疗健康制度的建立使改良资本主义到达了发展高潮。

  多年来,不断有人预言美国的衰落。21世纪刚刚过了7个年头,美国本土爆发了金融危机,似乎正在佐证这些预言的正确性。但是,尽管20世纪后半段到21世纪初,美国经历了诸多波折,例如60年代反越战的文化躁动,70年代的石油危机,9.11之后新保守派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美国仍是一个具有强大自我修复能力的“终结者”。2008年,奥巴马总统的当选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正在不断克服种族问题给21世纪美国发展造成的藩篱,以及回归美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信心和决心。

  站在21世纪的台阶上回望20世纪,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总结和记取,这一点对于希望21世纪成为中国世纪的我们,尤其重要。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三):美国对中国的启示

  读毕,我对美国的认识不只停留在盲目崇拜,而是深刻的了解了超级大国走到今天的历史原因。其中让我尤为触动的有几点。首先是教育。为什么美国能仅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就能使教育在世界独树一帜。这和当时美国人的信仰有极大的关系。那时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上风,主张自由竞争,适者生存,而人天生的优劣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然美国的教育同英国一些欧式教育不同,它更注重实用,特别是通才教育。这跟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刚开始还只是个反宗教人士和其他对本国环境不满或遭迫害的人的拓荒地,他们来此寻求自己的乌托邦。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在一个未知的世界生活,这就迫使他们要具备各种生存的技能。但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资本的不断积累,人们追求财富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人们开始倾向于社会实用需要的人才,对学术理论的研究也淡化了。教育开始变得功利化了,沦为培养各色市场所需要的专家的场所。我想中国的教育也需要好好反思,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育是最好改变这种社会风气的场所,如果教育也与市场经济的走向同化,那么我们渴求的信仰就无处可寻了。可笑的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学教育出现了很多“官员博导”,用学术换取学历,可悲!

  其二是捐赠。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该是多么重要,这与权财无关,虽然其中也有个人私利存在,这里说的是精神私利,但毕竟它把人看的平等了,把自己看清了,认为别人的处境好坏与自己也是休戚相关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拥巨资而死者,死于耻辱”,如果认为他们的捐赠也是为自己来世考虑的话,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在捐赠方面,这不同与我国,随便一捐就了事了,他们对自己捐出去的钱有着很完善的科学规划,他们真正把钱用到了国民需要的地方,如教育,如医疗。我想中国人应该把古人“乐善好施”的精神重拾回来,在每个人汲汲于功利的时候,多留点时间好好思考该怎么合理来花,形成一种“捐赠文化”。信仰真的可以杀死人,可以升华人。

  该书涉及的内容很多,n种思想贯穿其间,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加以思考,尽管各有利弊,但这种主张言论自由的结果,就是美国一步步在困难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走向繁荣。

  如果今天中国的官员也能专心于国家治理的基本层面,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我想这告诉发展的经济势头能放缓些,让匆匆于路途的人们多一些发现美的时间,这才是“幸福中国”吧。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四):为什么美国如此强大

  从数千年前的秦始皇开始,皇权历来是1911年前中国政治的核心,在培养权力集中制的道路上,中国成为了全世界的典范,皇权意识之所以被如此系统完整地保存下来,除了皇权本身一定的合理性外,似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怎么着都是悲惨的,民权意识的淡漠,奴性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甚至丝毫不夸张地说,保留至今。

  在一个倡议国际民主的今天,奴性势必会成为民主一体化的绊脚石,而另一块绊脚石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众所周知,从“五月花”号登陆美洲大陆起至今也就三百多年,美国的历史也就这短短的三百年,因此诸如美国无文化底蕴的论调层出不穷,虽然不能说这些人无知,但作为一个大国国民有这样的论调着实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翻开美国的历史,可以发现,文化并不如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所有,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古典英伦文明成为美国文化的基殿,撇开英伦文明之外,对于美国整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发展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基督教信仰,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美国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公民信仰基督教,现在不难作出这样的一个论调,美国虽然没有属于真正起源于自身的文化种子,却在吸收英伦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美国特色的基督文化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整个国家文化价值取向的绝对标准,这样标准的建立为美国的上层社会培养了无数的精英,正是这些精英推动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前进,如此看来,美国无文化论是个百分之九十九正确的谬论。

  物质文明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体现了它的绝对优势,由此,中国人在评价美国时总是显得那么矛盾,正如抵制日货一般可笑,在十个渴望过美国式生活的中国人眼中,美国真***是个邪恶的国家。只是这些人从来没想过美国高度成熟的物质文明源自何方?

  在这里不得不说,美国真的是个蒙上帝祝福的国家,再次翻看美国历史,19世纪爆发的南北战争,除了让苦读历史的中国小孩记住了林肯外,更为重要的是代表新兴发展力量的资产阶级战胜了顽固落后的农奴主,在一个国家政治并不成熟的基础上基本统一了国内的经济市场,到了19世纪初期,从小说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淘金热可以看出西进运动对于整个美国发展的意义,除了领土扩张外更为整个美国近两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和市场基础,在自由贸易高度发展的19世纪最后20年在整个美国政治力量中,社会达尔文主义占据了绝对优势,由此造成了惨烈后果便是政府官僚腐败、贫富差距巨大等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继而形成一个又一个垄断集团,但20世纪改变美国第一个政治人物适时地出现了,托拉斯爆破手西奥多·罗斯福基本粉碎了阻止国家继续发展的垄断阻碍,并基于此建立了一系列保障社会公平发展的法案,为整个美国在上世纪初乃至中段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引领作用。“乐极生悲”这样的词汇用在美国身上同样毫不为过,经过泰迪的改良后,胡佛政府遇上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此时20世纪改变美国的第二个政治人物出现了,罗斯福新政为动荡的经济社会注入了一针名叫凯恩斯主义的强心针,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的手法除了稳定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动荡社会外,更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福利制度,为20世纪后期美国社会吸纳精英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直至后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珍珠港受袭外,美国国土丝毫没有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中受损,并吸纳了整个世界百分之七十的黄金,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在二战后基本由美国这个黄金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所控制,在二战后重建的十年间(1950-1960)美国为欧洲以及以日本为首的亚太地区注入了大量重建资金的同时,基本控制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由此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又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国出现了(第一个被公认为大国的是英国,俗称日不落帝国),到上世纪60年代后,美国相继发动的越南、阿富汗、伊拉克战争除了在战争中赚取了无数的军事费用的同时,社会再次相继出现动荡(60年代反越战的文化躁动,70年代尼克松时期的石油危机,最具代表或许就是种族歧视在上世纪近五十年内表现得尤为明显),只是在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里根的强硬改革下这些社会的不利面相继被国民所淡化,直至今日,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出现,美国社会正在尝试消除宗族歧视带来的社会副作用,至于宗族歧视的消灭,谁都无法预言这个神话的出现时间。

  谈美国,总有说不完的话,只是美国为什么如此强大,现在看来除了幸运的国家命运外,美国人本身的文化、政治意识不得不令人佩服并且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五):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我们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既不是我的学生。”读完《20世纪的美国》一书,首先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当你去接触一个你不了解或者你自认为很了解的事物时,但另一方面这个事物和你生长坏境和所受教育、思想又大相径庭时,一定要注意你认识和看待这个事物的态度,你应该抛弃之前对这个事物的偏见,无论厌恶或喜爱,在认识这个事物时,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正是资老先生以“冷眼”取名的意思,他在书中写到冷眼就是“冷静地、理性地观察外部客观世界,摆脱恩怨情结和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以及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把20世纪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作冷静的观察和剖析。”抱定“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态度,书中因而并未专门讨论中国问题。

  我认同资老先生“冷”的认识方法或态度,读完本书改变和增加了之前对于美国历史的一些认识,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冷”的认识态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在文章后面的论述中还是在今后的学习之中,冷的态度都是受用无穷的。像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阐述的那样,她所要做的就是一些很笨重的活,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些事实展现出来,让你对事物的看法不受偏见的蒙蔽。

  《20世纪的美国》全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20世纪美国何以兴。该书一反常态,并未过多的阐述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即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而选取了精神、思想、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比较内在抽象的软件层面来论述20世纪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就是美国持续渐进的改革。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美国并未发生政权更替、思想上也未经历和传统决裂,较之任何一个主要国家都稳定,20世纪结束后成为全方位的超级大国。而这种渐进式的改良过程中存在两条思想的抗争制衡,一条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自由竞争,适者生存;另一条是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改良,倡导天赋人权,社会公正。在这两种思想的背后,实际上是不同力量的斗争与制衡。这些力量和思想的不断斗争、制衡使得美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为超级大国。

  19世纪美国已经遗留了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城市问题和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激化的矛盾,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一场运动,而正是这场进步主义运动开启了美国渐进改革的模式,对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进步主义宽泛的说,就是19世纪最后二十年到20世纪初二十年间,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完成了一次基本上和平转型。”

  几股不同的力量推动了这次20世纪初的改革,包括劳工运动,平民主义运动、公众舆论的监督和批判,基督福音教派及其他教会改革派和学者、政党、政治家等。这场进步运动遏制了垄断财团,建立起劳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同时还促进了州市腐败问题的解决,种族问题也得到一定的缓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在20世纪初期汇合,形成了美国20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改良运动,它奠定了整个20世纪的基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资老强调了进步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国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后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爆发的情况下,美国也没有发生政权更替或者思想断裂等情况,进步运动对于20世纪美国历史的其他改革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在探讨美国20世纪得以发展的过程中还分析了一些其他因素,包括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政策,60年代的反抗运动、公益基金会、移民和教育因素等。

  笔者认为20世纪美国得以兴起最重要的影响还是来源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在其他各种因素中或多或少都能够看到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子。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进步主义运动汇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改良主义的不同思想,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思维对之后美国发展产生影响。笔者尝试在本文中简单的梳理一下进步主义运动对不同时期美国发展产生的影响,即20世纪美国发展的不同时期自由主义框架下两大思想的碰撞。

  (一)“政治斗争”中的思想斗争

  19世纪末到30世纪初美国遭遇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贫富悬殊,劳资问题等矛盾尖锐不可调和。达尔文社会主义主张自由放任,适者生存,如果是极端的自由主义,那么经济危机中失业的工人,破产的企业注定只能是垂死挣扎;另一方面,改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救助广大劳动者。恰逢经济危机,政府中的不同的决策思想本身就体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之间的碰撞。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也是两种思想的妥协。新政缓和了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第一次大规模的建立起美国的福利制度,失业工人得到救助,劳资之间谈判也被合法化,工人有了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保护。新政看似是一场改良主义的胜利,但是根本上还是没有脱离自由主义框架。“他明确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类型的集体主义划清界限,把自己的学说定位在维护民主制度上,只是提出既能保持经济自由,又能保持经济繁荣的方案。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各种措施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消费,增加资本家的利润,从而增加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最终有助于巩固和稳定现有的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制度。罗斯福自称,他的最终目的是要‘给私人企业加油’。”

  林登约翰逊提出的“伟大社会”构想提出了许多消灭贫穷和不平等的主张,推动了黑人民权问题、国家医疗问题的解决,福利制度不断健全。但随之而来福利制度问题成为一直困扰美国两党的问题,福利制度一旦建立,就很难再削减其额度,这也是两党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当然笔者这里所称的政治斗争显然不是阶级之争,而是指两党在总统大选中的政策观点之争,更宽泛的来说是每一项改革背后立法之争,在总统大选和每一项改革立法争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种思想的斗争。这与我们经常认识的资本主义有着重要区别,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沃土,但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倡导平等,天赋人权的改良主义为社会平等做出的努力。美国建国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其代议制民主历史是最古老的,这一点常常被人们遗忘,如此悠久的代议制民主中,一直都不缺少进步主义思想的制衡与抗争。

  (二)自由与平等在外交中的延伸

  20世纪60年代以反越战为核心,美国经历了一次社会文化危机。这次反战运动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些以反越战和反帝国主义为宗旨的组织。例如柏克莱加州大学学生联合校外力量成立了“湾区越南日委员会”,“发起静坐示威活动,一些名流如乔姆斯基、马库斯、古德曼等都在会上发表演讲,把这一运动推向理论高度。全国各大学生纷纷响应,越是名牌的大学如哥伦比亚、哈佛、耶鲁、康奈尔等越活跃,当然社会影响也就越大。其活动特点是学术思想辩论和群众运动并行,在反种族歧视和反越战两个问题和社会其他阶层相结合,造成极大声势。根据文献估计,到最高潮时直接参加者达15万,而经常支持者有数百万之众。” 反越的火焰越烧越旺,后来出现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关心亚州学者委员会等影响之大的组织,“我们最初走到一起来的是为反对美国对越南的野蛮侵略,并反对本专业对这一政策采取沉默为帮凶的态度。”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组织并不是简简单单反对越战,另一方面他们反对学术界在亚洲问题上的沉默。麦卡锡主义之后美国人在共党的问题上畏首畏尾,深怕被扣上“亲共”的帽子,但是此次反抗运动终于走出了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一些学者们对亚洲问题上的沉默表示担忧和耻辱,而美国人也开始改变了对亚洲的态度,敢于用“帝国主义”的词语来评价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也开始做出客观正面的分析。

  进步主义运动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国内的制度和政策,当时并未涉及到外交政策。但在这次反战运动中,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已经延伸到了外交政策上。战后的新的一代成为反战运动的主体,他们在反战运动中倡导的自由和平等深刻了反应了美国改良主义中对世界种族平等的追求。

  (三)基金会——渐进改良的前沿

  书中写到,提到美国就不得不提美国公益基金会,它们是由私人捐赠的,是进步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无法估量。书中主要介绍了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三大基金会。基金会在推动社会改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推动了教育、文化、科学的发展2)促进社会改良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美国反战运动思想兴盛提供了物质保障3)密切关注美国所面临的国内外重大问题,组织了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为政府出谋划策4)推动了种族问题的解决,利用教育增加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另外,美国基金会一开始就是面向世界的,它在推动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金会兴起背后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源于WASP文化传统,这些资本家们都遵守着美国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例如洛克菲勒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尽其所能索取,尽其所有给予”,WASP文化中伦理让这一群人有捐赠的信仰;捐赠者的信条反映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些影子,同时也显示出进步主义的对平等的主张,这与处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进步主义交汇时期也是密不可分的,这部分资本家们受到了来自进步主义带来的平等思想的熏陶。书中对基金会评价颇高,“基金会对内是美国制度的支柱之一,对外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沉默的伙伴’。如果说社会批判运动和舆论的揭丑是对美国制度的疾病和检查和诊断,那么掌握雄厚财力的基金会活动就是医治社会病的一种手段,是抹平尖锐的矛盾,推动健康的发展,因此基本上站在渐进改良的最前沿。在国际上,当然维护美国利益,不过始终忠于和平和人道的途径,以文化教育为主业。” 基金会这种对于平等的追求也一直延续下来,当前美国的一些富豪们都捐巨资建立起基金会,这种捐赠文化,促成财富的良性循环,意义不可估量。

  (四)种族问题下的平等追求

  种族问题是美国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WASP文化下,无论是黑人还是其他种族都有受到歧视的情况。黑人问题是最为严重的,美国唯一的一次内战就是围绕黑奴解放打的。就种族问题的争论中也是最能直接体现出平等思想的。

  种族不平等从建国伊始就伴随着美国,经过几百年不断的抗争,黑人获得了选举权,平等的教育权,平等就业权,甚至今天“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这追求种族平等的过程中黑人群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无数的白人也为种族的平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思想上说,反对种族歧视的原则根植于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和天赋人权之中,也符合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从一开始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主力中就有白人。这不仅是出于同情心,而是出自他们本身的信仰和理想。自以为信仰自由主义的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在号称自由之邦的美国存在这种公然的种族不平等是一种耻辱。”

  另一方面,美国种族构成除了黑人白人之外,还有来自其他地区族裔的人群。美国先天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只不过最早移民到美国是持WASP文化的白人。之后,美国又迎来了一批批其他族裔的移民。移民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移民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无论是犹太人,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等等都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这部分人移民到美国之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美国化的问题,也就是向先来的欧洲白人同化。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后来的移民不免就会受到不同程度不公的待遇。同样的为了不同种族争取平等权利的人不仅仅只是这个种族本身,信仰自由主义的白人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当然这和教育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教育带来了学术思想自由,另一方面教育也使得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延续下来,让不同时期的美国人不仅仅只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20世纪初进步主义运动中体现的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对平等、天赋人权的渴望一直都深刻的影响20世纪的美国。整个世纪的不同时期都延续了进步主义核心的追求,而正是改良主义中体现出来的平等、公正的精神,推动着美国种族歧视,贫富差距悬殊,对外扩张等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20世纪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当然不可否认美国国内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客观的评价这些问题,看到里面体现出的两种思想的对抗和制衡,冷眼看待这段历史,学会和保持这样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

本文标题: 20世纪的美国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3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凤舞大清Ⅰ读后感精选《殘金缺玉》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