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12 14:32: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天文学简史》是一本由迈克尔·霍斯金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天文学简史》精选点评:●简史,果然只适合概述历史。作为入门来读的话……要搜索的东西可远远多于要读的。●普通●写的也

天文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天文学简史》是一本由迈克尔·霍斯金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文学简史》精选点评:

  ●简史,果然只适合概述历史。作为入门来读的话……要搜索的东西可远远多于要读的。

  ●普通

  ●写的也太枯燥了

  ●牛津通识本理科系的都有这个问题,简得已经有点毫无意义了。

  ●果然是天文“学”简史,然而我想看的是天文简史,宇宙起源,至于这门学科怎么从占星算历法一路发展而来并没有太大兴趣啊。书里关于interstellar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没兴趣。目前看的几本牛津通识读本都与预想不符(即都觉得不好看……),望题生义果然不可取。

  ●还凑合吧,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概述得不能再概述,不知其然不解其味,到了天体物理学就直接打出GG,我以为我会喜欢天文学,抱歉,本书并没有做到。各种故作高深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与小白一般的叙述,幸亏不是花钱买的。

  ●读了七分之一,实在无法继续,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著过于飘渺,一无所获,不敢相信竟是牛津通识读本。

  ●枯燥的历史陈述,而且只介绍到18世纪

  ●每一个字都看懂,连起来就完全看不懂也是醉了…

  ●大略的过了一遍天文学简史,还是很怀念学生时代,可以很自由的学习天文学的时代。

  《天文学简史》读后感(一):喜忧参半

  喜的是可以作为一本天文学史概览的书,2-3个小时就能读完;而且还附有英文原文。忧的是过于简略了,趣味性不够,也无法展看,可读性较差,枯燥一些。仅供参考吧。当然,古代、近代天文学的骨架基本都有了。

  《天文学简史》读后感(二):本书请江晓原作序是一大失策

  江晓原对此书的贬低,对于6.5的豆瓣打分“功不可没”,书写得本来就不生动吸引人,再先入为主让江晓原这么一通损,读者越发觉得此书不怎么样了。

  江晓原一如既往地按照他的学术观念来套用,所谓“过滤”,指责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尝容易?

  作为一本通识类的小册子,难道非要让作者讲一大堆“科学外史”的故事,才算入眼?

  对于一本天文学简史,过滤后的“成就清单”是一种写法,“失败、勾心斗角”是一种写法,何必厚此薄彼,先给读者灌输一番江氏观念。

  此书的最大缺陷,是叙述比较枯燥乏味。

  《天文学简史》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牛津通识读本:天文学简史,

  ①法弗拉利翁《大众 天文学》

  ②通常会 “过滤”许务历史 事件、人物和观念人们索的程、人们在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失败。科学家之间的铋心角只留下“成就清单

  ③历史水远是言人人殊的

  第一章.史前的天空

  管2音古战天文学y

  第3章:古代天文学

  现代天文学开端公元前第三个和第二个位年的史前迷雾

  ②起始于埃及、巴比伦

  ①金字塔按南北向排列成行托勒密

  开盖勒定律三)

  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有国、面积调和三中世纪的天文学四天文学的转变

  五牛顿时代的天文学六探索恒星宇宙

  历告诉我们,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理群体完成的。近今为止彻底摧毁一破败的文明,一直就是群体最明确的修

  《天文学简史》读后感(四):翻译欠佳

  结尾是有腰斩的感觉,但内容倒未必有那么糟糕。其它方面,翻译算是比较影响“读感”的一个因素。

  在此简单列举前两章的一些问题。所用版本:2019年5月第1版,2019年4月第4次印刷。

  第1页:在文字发明之前就生活于欧洲和中东的人的“宇宙观”中,我们能够发现天空所起的某些作用吗?

  重点微妙地跑偏。“文字发明之前”成了“人”的修饰;而重点却是,正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才要另外去研究天空在他们宇宙观中所起的作用。

  第4页:他知道他挑出的那些远山会符合其观念

  也是微妙地跑偏。应该是:他知道那些远山符合其观念,才把它们挑出来。

  同页:他那时的农夫把这一序列用于他们的历法中,而这就定然将前几个世纪里汇集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浓缩纳入其中。

  可能造成因果关系误解,以为是用于历法之后,然后把知识和经验纳入。而原文的意思是:用于历法的这个行为,一定是知识和经验浓缩的一个结果。

  第6页:也就是当这颗恒星在经历几周的隐匿后再度出现于破晓的天空时,他们就找到了历法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给人的感觉是这个方案是恒星出现于天空的瞬间得到的。这个句子翻译腔太重。

  同样的还有下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发生,人们就宣布本年有一个额外的或“插入的”月。

  第9页:两者都仅仅是对真实情况的人为模拟而已,但他们完成了这项工作。

  错译。原文:Both were no more than artificial approximations to reality, but they did the job.

  句中的“they”指的是两种方案,它们虽然是人为模拟的,但实际效果不错(能达成目的)。

  第10页: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物体会按直线运动……

  这一段讲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而在他的《物理学》第八章第4节中这么写道:任何运动中的事物应该都是在被一个推动者推动着运动。(张竹明译文)

  而此处原文用的是“left to itself”,放任其自由(发展),只是指不施加强迫改变其遵照本性的运动,和没有外力不可等而视之。译者是用现代观念来译古代观念了。

  第11页:[柏拉图]曾视行星为对他的信念(……)的一种可能的反驳。但是,这是否也可能表明,行星的运动实际上像恒星的运动一样具有规律……

  “这”指的是什么?译文似乎带来不必要的迷惑。而后一句其实是对前面疑问(或者说,作者故意抖的一个包袱)的接应。前文说,柏拉图认为世界按秩序变化,但行星的运动看不出规律来,这恐怕是对柏拉图观念的否定。然后作者给出一线转机:但是,行星的运动实际上会不会其实还是有规律的呢?

  同页:第三个和(就较小行星而言)第四个球……

  括号的位置不太好,让人不明白到底修饰什么。原意是小型行星需要第四个球。

  第12页:而在真实世界里,较小行星的亮度以及与我们的距离变化都很大。

  原文“距离变化”是亮度变化的推论。

  同页:亚里士多德经受着非常不同的限制。

  错译。原文:Aristotle was exercised about a quite different limitation:...

  前文说的是行星运动的数学模型的限制(局限),而这里开始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考虑(焦虑)的是另一个局限。

  第14页:希腊几何天文学的不具变通性以及所得到的理论和观测之间的差异几乎是立即获得了修正。

  错译。原文:Yet its inflexibility and the resulting gap between theory and observation gained significance almost immediately,...

  我不知道译者为什么会把“significance”译成“修正”,这一改动整个句子的意思都变了。文意是希腊人本来对理论和观测之间的差距不求甚解,但现在它的重要性却立即凸显出来。

  第15-16页:人们也许会说,天文学在正确的轨道上,不只是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且是在一条最有希望的轨道上,因为重复地修正所涉及的各种量(参数)会引起鼓舞人心的进展,但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完全的成功……

  不觉得最后一节很别扭吗:天文学在正确的、最有希望的轨道上——因为鼓舞人心的进展背后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完全的成功???其实这里的“但却”已经是下一句话了,不应该归到“因为”里面。

  第16页:随后托勒密将其[喜帕恰斯仅存的著作]纳入《天文学大成》时已变得陈旧过时,……

  这里的“陈旧过时”存疑,原文为“obsolete”。如果喜帕恰斯的著作已经过时,那托勒密为何要将其纳入新作之中?实际上后文也说了,托勒密将喜帕恰斯的模型几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下来。

  我觉得这里更像是普通单行本因为精装合集的出版而失去了收藏价值的感觉。

  第18页:托勒密是一个渴望知道所有时期行星位置的星相学家……

  有点怪怪的感觉。原文:Ptolemy was an astrologer anxious to know the positions of the planets at all times...

  托勒密希望随时知道行星的位置。“所有时期”,给人在感觉上的范围未免太大了点。

  第21页:例如,月球的最大高度(……)和最贴近的行星水星的最小高度相等。

  译者又出了用现代观念译古代观念的问题。在托勒密的体系里,月球也是行星,这里“最贴近的行星水星”原文为“the next planet, Mercury”。“最贴近”地球的行星是月球,水星是“下一个”。

  同页:但是只有在14个世纪之后,印刷术的发明才使得……

  原文:but only after 14 centuries,...

  显然,“只有”是原文“only”的直译,但非常别扭。这里“only”的含义是“not until”。

本文标题: 天文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9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想像的共同體经典读后感有感《爱谁是谁》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