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生死书》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8-14 10:56: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人间生死书》是一本由[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大卫·凯思乐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人间生死书》读后感(一):关于生死的震撼——《人间生死书》关于死亡,我总是有很多话想说。这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摘抄

  《人间生死书》是一本由[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大卫·凯思乐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一):关于生死的震撼——《人间生死书》

  关于死亡,我总是有很多话想说。这是我们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男孩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我意识到死亡这个事本身存在,就必须走那条亲人逝去的路,痛苦、绝望、无声的哭泣、满含热泪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时候,死亡对我个人的启示就出现了。但是究竟该如何面对,如何看待“死亡”本身成为我一直苦苦探索的命题。 二零一四年,我最亲最亲的舅舅在我生日那天去世,八旬的奶奶也于十一月份离世。这双重打击让彼时还在高三的我不知所措,最后流干了眼泪,白了黑发算是熬过来了。那时候仿佛自己看到了死亡,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可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如何走向死亡却毫无概念。唯独理解的是对家人的关爱、对父母的责任感加强了,开始害怕父母的伤病我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对周围人、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更多关注和关心。在这样的思考和生活变化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书,能够解答我所有的困惑,庆幸的是朋友推荐给我了《人间生死书》。这本书好像现在没有出版,我费了好大劲找到电子版,一睹为快,写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是由被誉为“死亡学大师”的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所写,他也是研究死亡学和临死经验的先驱。早在1969年,在《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他就提出了享誉医学界的“面对死亡的五阶段理论”。这次在他和大卫凯思乐的亲密合作下,这本书最终定稿谈论人生的课题。这些课题是真实、爱、关系、失去、力量、愧疚、时间、恐惧、愤怒、娱乐、耐心、屈服、宽恕、幸福。我在读的时候一开始是被这目录所深深吸引,这里面绝大多数的课题不正是亲人离去后内心所想要一直去探索的吗?但是受限于人生阅历与体验,对待生命与死亡的理解也远远不够,更无法将其分类一一详述,这本书正是将我对这些问题感受的直接梳理。而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直接拉近距离,仿佛就是一个比我更强大内心在与我对话,而我直接随着这些叙述走进作者所描述的一个又一个示例之中,同时还有那一个又一个剖析人生的理解。“生命是一种成就,死亡不过是成就终结”,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就泪流满面,我仿佛看到的是舅舅和奶奶活着时于我而言的那种成就,他们的逝去在我内心便也是这一成就的终结无法延续,只能在内心回想了。在“真实”这一节中,开篇就是“发现真实的自我,看见真实的他人”,这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感悟,我们这一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逃不过这几个字,真实的自我也是我视之为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样触及我内心的话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还有待其他读者阅读完分享出来。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文字能让我去说好这本书,我只能浅显的说出当下我的震撼,但这震撼也足以写很多很多了,我相信同读这本书的朋友也会有类似感受的。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二):正视生老病死,从人生必修课《人间生死书》开始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的失智、衰老、死亡。

如果你不幸拥有类似的经历,还记得当初的感受是什么吗?是否认?愤怒、沮丧还是接受?

如果你有幸还未经历这样的人生课程,那恭喜你还有慢慢适应的过程。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作为普通人,要如何面对自己或亲人的生死,也是个逃不开的话题。

龙应台曾在《目送》中有很形象的描述:“你们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毕竟有些路要一个人走,那么到底如何面对生老病死这门人生必修课?

拥有多年临终关怀工作经验的世界级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就在《人间生死书》中分享了她经历的临终故事,以及一些关于生老病死的思考。

一般来说,当人们得知坏消息(比方说亲人或者罹患重症)的时候,心理上会从否认、愤怒、矛盾、沮丧到接受这一系列过程,这是正常的,毕竟没有人会不畏惧生死。

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应该怎样正视人们的离开(死亡、分手之类),好在那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从内心接受它。

伊丽莎白女士建议,

我们首先要正视当先的现实,利用内心的力量,让它帮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方说,我们想要身体好转,那就尽力放平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想要有尊严地离开,就尽力接受保守治疗,好好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

其次,是要意识到,在面临生死的时候,令人恐惧的可能是即将面对崭新的陌生情景,而和熟悉的场景说再见这件事。不论同行的人有几个,总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与其为了陌生的未来焦虑,不如完整地体验当下,抓住现实,过好现在的分分秒秒。

再次,在近距离接触了死亡或者亲人的离开后,你会发现,伤痛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这是,你可以尝试克服过去的恐惧,接受一些挑战。你会发现,经过与生死近距离接触的洗礼,你可以尝试走得更远。

最重要的是学会提醒自己,生活不光只有失去,也有新生。

伊丽莎白女士在《人间生死书》中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看待生死的,如何接受它的来临;更重要的是寻找自我意识的觉醒,毕竟大多数人只有在近距离接触过生死后,才有可能意识到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事物,从而帮助我们看透生命和生活的本质。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三):不昧生死

  

《人间生死书》,一本在读中的、页数不多却很有重量的书。

谈生死,总是人间正确的话题,因为但凡是生命,总有开始和终结。我曾对此轻描淡写,与好友说如果待会我出门就被车撞死了,也无所谓,这就是命。十年前的那段时间,我仿佛看透生死,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暗自喟叹自己的眼高手低、平平无奇。

很多年后,看到一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说有一只猫活了1000000次,轮回总在继续,前世的记忆也得以不断重叠,直到这一次,他遇见一只小白猫,坠入爱河,拥有所有人间值得,最后又痛失所爱,这一次,再没有轮回,他真正地死了。作为一本绘本,它是沉重的,我甚至怀疑自己当时是否看懂了。而其后,关于生死的思考总时不时浮现在脑海里:1.真爱是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有过才算真正活过;2.在乎一个人的时候,生死都是大事;3.懂得在乎的道理,需要那么一个人,或者1000000次轮回。

而《人间生死书》不是谈论生,也不是谈论死,正是谈论我们生而为人,在生死之间应该在乎的东西。

在第一章中,作者谈论真实。真实,就是我们真正的模样。我们总被各类外界的定义、论断、评价所裹挟,但不管是处于生命的起始抑或终点,名望的巅峰还是绝望的低谷,我们总拥有一个与环境无关的自我。你就是你,不关乎生老病死,所作所为。生命自在天成,无须刻意为之。这对于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简直醍醐灌顶,但寻找自我其实是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必须学习的经历。我必须告诉十年前的自己,你的喟叹不过是被暂时的低谷所迷惑,你的自我价值无需用一份工作来证明。

第二章,作者直指爱是生命中唯一真实而持久的经验。但我们的爱总是附加了很多条件,唯有孩提时候才真正懂得无条件地爱着别人,后来附加在爱上的条件让我们都慢慢长大,也慢慢失去爱的能力。我们总是渴望回报,因为害怕得不到便拒绝献出无条件的爱,最终造就的是自己的孤单。

或许,当初的自己就是因为这样才越发孤单的吧。明明是父母给予了全部的爱,却仍想着如果命运把我推向死亡,我也会无条件地接受;但如今,有了更多爱我的人,当然也是我爱的人,却变得谨慎起来,因为我的孤单已经远去,生命也变得更加丰满,爱,让我如同那只猫一样,越发珍惜此生此世。

当然,“不管我们如何期望,失去总是不可避免”,但我们会发现“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历痛苦。”

大学时曾看不懂《电锯惊魂3》的结局,为何约翰会要求杰夫能够原谅他。在杰夫的锯刀划过约翰的喉咙时,我们听到了那段录音,表明杰夫失败了,并且必须付出代价,原来如此。故事归故事,我却历经十年也未明白,为什么约翰会提到“原谅”?《人间生死书》中,同样提到了原谅。慢慢读着,我发现原谅并不是宽恕他人,而是放过自己,是与曾经的自己和解,无论什么原因,无论多么痛苦,真正的原谅,才能让自己真正重新开始。

很难,却值得。

所以得大道者,总是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懂得了在乎、真正地原谅,能够不昧生死。或许那是我们终将到不了的彼岸,但《生死书》能让我们管窥一二,比如时间究竟是什么,生命究竟是什么,以及自己究竟是什么?

继续。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四):一条关于生活的真实链

  刚开始不想看《人间生死书》,一看目录,真实、爱、关系、失去...初步印象又是一本疗愈鸡汤,无外乎又是一些正确我又做不到的废话,它在介绍里唯一打动我的是本书内容出自大卫和伊丽莎白对垂死之人的采访。垂死之人是没必要说谎的,事实证明,《人间生死书》和市面上泛滥的“励志”标签确实不太一样,不是说它不励志,它的励志实事求是,从真实自我出发,不渲染情绪,也没有无端夸大。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情绪可以基本分为两种,爱和恐惧。所有积极正向的情绪我们可以放到爱的集合里,比如快乐,给予,耐心..而负面一点的情绪归根于底都是恐惧的变种,愤怒,绝望,仇恨等等都可以放入这个集合。你可能不知道你对一个人特有的耐心其实是一种爱,也不知道你突然的愤怒其实来源你底层的恐惧,这些情绪表现都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要想自己过的舒心,就要认可这两种情绪都在你的身上存在,没有什么生物是绝对完美的。

  01浪漫幻想透露你的不完整

  前不久杭州杀妻案火了,网上开始流传一个段子:不结婚,你可以在奶茶店里,火锅店里,结婚之后,你可能在冰箱里,在化粪池里,下水道里,河里,海里..

  大众总能在一些负面新闻中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对浪漫爱情的幻想渐渐瓦解,这也正好让我们思考:原来很多人都找不到生命中最特别的人,而你以为最特别的人也可能是毁了你的人。

  所以不要在一个人身上所求甚多:疗伤,幸福,爱情,安定,友谊,满足和陪伴。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帮助我们摆脱沮丧,为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快乐。但只要你抱有“要是我结婚了,一切都会变好的”这样的想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你一定是缺失的,你一定不幸福,所以渴求一个人带给你幸福。

  当然现在也能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婚主义者,比如《三十而立》里面的梁正贤,他虽说自己是不婚主义,但他显然侮辱了不婚主义这个词。不婚主义不是打着不结婚的旗号当海王到处聊骚,也不是恐惧被杀被虐待任凭自己画地为牢,不婚主义是对自己的深刻认知,在不伤人伤己的情况下追求个人的幸福,和结婚一样是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别人没有办法告诉你哪一种是更好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人生的完整与否,并不是固执地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仰仗生命中最特别之人,幸福的婚姻就是亲密而不依赖,人生的圆满皆来自人的内心。

  02真实表达不需要丑陋的遮羞布

  我曾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我很乐观的朋友发了一个网抑云文案,大概内容是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的人,就算我悲伤的要上吊了,大家还以为我在荡秋千。

  其实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幻想了这个上吊和荡秋千的场景,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该笑,明明挺悲桑的一个事情,可仔细想想却又很搞笑,或许人的真情流露总是带有一点可笑的成分在里面,不然为什么人总是在表达真情之后又觉得有一丝羞愧呢?

  我在大三去横店的时候,柳茜在学校里送我哭的撕心裂肺,梦梦说她不必哭成这样,大四毕业的时候我们又经历一场离别,那时她跟我说,想到自己之前送我去横店哭的都站不起来了,现在想来真是有点傻。

  当时我听了这话我觉得有些惊奇也有一点难过,因为在别人或她事后想来有点傻的举止,在我的内心里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对我这个当事人而言,我从来不觉得她哭的让人搞笑,相反因为她的流露,我感受到了她对我深刻的友情。

  但当时我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或许是我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但是今天我发现我可以积极地做出回应:那天在你回去之后我还在车上啜泣不止,眼泪沾湿了无数个闪烁的红灯,为什么我们要为我们的眼泪感到羞愧呢?虽然感情的深重并非以眼泪来衡量,但这些都是真实的。

  发现真实的自我,看见真实的他人,除了伊丽莎白说的全面认识自己,宽恕自己,不故作英雄地承担压在我们身上的自以为是的义务角色之外,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坦诚面对自我,这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却阻碍了我们去表现真正的自我。

  03三观不合和你有关、与爱无关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着生活的答案,渴望生命给予我们启迪。我们同恐惧同罪恶不停抗争,不断寻求真理、真爱和力量;同时,我们也试图去理解恐惧、失败和岁月,挣扎着追问自我,期望获得真正的幸福。有时候,我们会从爱人的脸上,从宗教中,从上帝那,或者从某些奇怪的藏匿之所,寻找这些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从金钱、地位、“完美”的工作或其他什么地方获取这些慰藉。其实,在死亡降临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苦苦追寻让人心碎的东西其实毫无意义。”

  或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抗争无意义的过程,那我们为什么要觉得我们的追求更有意义呢?为什么觉得对方应该按照和我们一样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呢?为什么我们从来不反思自己而总是指责别人做的不够好呢?那么,现在假想一下,在他临死的时候,我们还会要求对方:请你不要再穿那件我讨厌的粉色衬衫吗?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爱他,原来跟他穿什么没有一点关系。

  穿什么没有关系,那吃什么会有关系吗?如果没有,那他喜欢玩什么会有关系吗?那他喜欢玩的跟你不一样又有关系吗?那他爱打游戏呢?

  你喜欢看电影,他喜欢打游戏,你喜欢早起,他喜欢睡懒觉,其实这些都不叫三观不合,这叫做再正常不过了。那什么才能被称作三观不合?就是你喜欢看电影,你觉得他打游戏很low,你喜欢早起,就觉得他睡懒觉神经病。这些通过比较得来的你觉得“你最正确”的意志才导致你们三观不合。

  所以三观不合和你有关,和爱无关。

  生活从来不是严肃的,不需要我们把神经崩的这么紧,大可做一些现在主流所认为的“浪费生命浪费时间”的事,当然我没有鼓励你去做,你如果不喜欢娱乐,为什么要去听我的话去改变呢?你不需要试着在你保守的生活里穿一条搞笑的内裤,系一条色彩斑斓的领带去看非常搞怪的电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最珍贵的,你要先认同你自己。

  对我而言,这本书就像在讲一条真实链。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表达,真实的关系。

  看透了真实,或许也就看透了人间生死。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五):“而时已知其乐,而不知其后思此之悲也”——读《人间生死书》

  

一、死亡,人生最大的“失去”

1904年2月,29岁的诗人勒内·玛丽亚·里尔克开始写作小说《马尔特手记》(又译《布里格手记》)。在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中,体现了年轻诗人对于死亡的观察和思考。他写道,“我们每个人的死都一直裹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是一粒水果里面包裹着它的果核一样。儿童的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死,老人们则有一个大的死。”

诗人里尔克

里尔克描写了医院里被大量算计的死、祖父专横而骇人的死、母亲的死和祖母老布莱伯爵夫人傲慢的死以及父亲的死。其中,里尔克的祖父老侍从官布里格,显然不能接受自己将死的现实:他的身体膨胀得越来越大,不停地要求把他从一个房间挪到另一个房间,一天还没结束,整幢房子里就已经没有一间屋子是他未曾躺过的了;他喜怒无常、脾气暴躁,令所有人手足无措……里尔克感叹:“那是怎样的一种死啊!它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它的声音是那样巨大,连庄园里最偏远的角落都能听得到。”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事实,在它面前的挣扎显得既可怜、又可笑。

死亡,或可视为人生最大的“失去”。事实上,自脱离母体温暖的子宫后,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失去。学会理解失去,或许能让我们在面临死亡时更加释然。《人间生死书》的作者写道,“如果你感觉自己正在蒙受巨大的失去,唯一的原因是因为生活对你恩赐太多。”既然我们赤条条的来,又何必为了赤条条的去而不甘呢?

二、他人之死,一份独特的遗产

美国桂冠诗人、普利策奖得主马克·斯特兰德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诗人马克·斯特兰德

在悼亡诗《镜中人》中,马克·斯特兰德写出了自己在遗体告别现场的种种感受与想象。通过对逝者遗容的描摹、对过往的追忆、对逝者离去的想像、对死生一体的感悟,一咏三叹,令人共鸣。

诗人写道,“我看着你,/看到表层之下的/自己。/一种黑暗而隐秘的天气/在每一个事物上安歇。/天更冷了,/梦想凋零。”身体感到的寒意,心灵受到的创伤,皆是亲人逝去带来的幻灭感。全诗以这样的句子收尾,“你站着/如一个阴影/在无痛的玻璃中——/脆弱,遥远,衰老,/超过任何时刻。/事情将一直如此。/我站在这儿,害怕/你将消失,害怕你将停留。”诗人既不舍,又对随死亡而来的气息感到恐惧。

他人之死,是一份独特的遗产。它理应成为唤醒我们对自我更清醒的认识的契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的接受这份遗产。《人间生死书》的作者认为,“缓解和释怀这份失落感的最主要阻碍,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对对方的感情。”

三、在失去中疗伤

“失去会让我们空虚、无助、僵化、瘫痪、卑微、愤怒、悲伤和恐惧;我们会失眠或总是陷入昏睡之中;我们会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我们还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或者在二者之间徘徊。”《人间生死书》认为,这些情绪或行为都是心理疗伤的一部分。我们完全不必因此而自责。同时,在失去中疗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疗伤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它有点像是过山车——你奋力地向完整攀登,却突然又陷入了绝望之中;而表面看起来在倒退的时刻,不经意间你又向前移动了;有时甚至从一开始你就在倒退。这就是疗伤过程,这就是让自己完整起来的过程。”

《人间生死书》书影

张岱明亡之后追忆往昔,感叹“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于是,他将才气和回忆诉诸文字,为自己疗伤。方苞感叹,“而时已知其乐,而不知其后思此之悲也。”此亦老子“福祸相依”之谓也。

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过好当下,“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完整地经历当下,这个短暂的瞬间包含所有的可能性,幸福的可能性,爱情的可能性,永远不要浪费这些微小的可能性,同时抱着对未来的无比憧憬,把预感抛在一边,我们才能活在神圣的当下。” 《人间生死书》所关注的主题和探讨,值得一读。

(END)

——2020年7月

本文标题: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52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锦集《暗访十年,无数次死里逃生(第二季)》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