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7-13 10:57: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当代中国民生》是一本由李培林著作,社科文献出版的38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一):好书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的首要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事关我国社会健康和谐持续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摘抄

  《当代中国民生》是一本由李培林著作,社科文献出版的38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一):好书

  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的首要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事关我国社会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李培林的这本书,从社会巨变这一背景出发,探讨了社会变迁带来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并且通过调查展现了民生全景,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民生画卷,特别是针对改革开放后的70、80后主要特征和意识的研究颇具特色。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二):好书

  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的首要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事关我国社会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李培林的这本书,从社会巨变这一背景出发,探讨了社会变迁带来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并且通过调查展现了民生全景,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民生画卷,特别是针对改革开放后的70、80后主要特征和意识的研究颇具特色。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三):专业调查+专业精神+专业分析——评《当代中国民生》

  专业调查指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工具的专业性。专业精神是指认真完成每一项数据工作,专业分析则是在专业调查的基础上配合专业精神进行专业的分析,从而产生精准的论断。没有专业的调查,分析就失去了根基,没有专业精神,调查便没了意义和方向。三者的完整统一,才有这本直面社会矛盾和寻求解决徒径的有益尝试。

  书中有一段文字必须引出来作为上述文字的注脚:“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所2008年5~9月进行的‘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此次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5个县(县级市/区/旗)257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0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139份,调查误差小于2%,符合统计推断的科学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民生问题似乎不是问题,但事实上,这是需要不断努力完善的问题,因为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多位作者做出假设,未来收入分配趋势,库茨理论不能够说明这些问题,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也正表达了我们身在民生问题中的民的一部分思想。教育的资本与收益及阶层的承继分析,让人获益良多,曾经困扰我的一些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譬如1977~1991年出生后的人初职、现职阶层,将复杂的社会问题以数据的形式做了完整的诠释,尽管社会在发展,理论与实践在更新,新生代农民阶层在减少,但要看到的是农民的后代转换为白领阶层在各个时期都14~16%之间,没有改变。关于地域教育资源的分配成为深刻,注脚里有一段小字将这种重点中学的分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之前社会上曾有过类似问题的讨论,校方与地方的解释是地方行政在经济、土地等各方面给予学校非常多且重要的支持,那么本地生源肯定优先保障。事实上造成教育的不平等,本地录取分数线远低于外地生源,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结构的后期影响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作者是站在宏观的立场,微观的角度,故整体脉络清晰,论点以论据支撑为前提,颇有建树。国家“三农”政策、医疗改革与税收调节(如个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即旨在拉小各种差距,无论从国家稳定性和经济内需等因素,是要杜绝两极分化的,但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以来的失控成分不能说没有起反作用,从积极的方面看,最终的成效应该是会有的。

  作为民生更重要的问题住房,政策短期内已经出台了多种,这是历年来出拳最多最快的,银行加息不断创新高,各地保障性住房增加建设比例,仍是积极的运作。

  民者,不求闻达,但求居安食饱,正所谓仓禀足而知礼仪,今民难愚,国之大事也,应切实为民生践行之!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四):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难——评《当代中国民生》

  民生,简而言之指人民的生计与生活。古人在春秋时期就记载道,“民生不易,祸至无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诗人屈原也感慨“哀民生之多艰难”。古代思想史这一阶段所指的“民生”,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多泛指一般人民的生活态度,或指人的本性。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最早可追溯到孙中山。孙中山终其一生试图对民生这一社会最大现实课题提出理论说明与解决方案,他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历史观的高度进行理论的阐发,他认为民生是“社会的生存、过敏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而近些年来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尤其是民生问题突出、矛盾尖锐,政策的滞后与适当造成了部分人民的困苦,也造成了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势利,评论家说这是改革开放后信仰丧失、价值观崩溃、唯利是图的表现。所以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当下一个严重的、需要着力解决、有效解决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博士的新作《当代中国民生》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专业论著,他在全面剖析中国民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发展要以民生为先: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是民生之道。

  从《当代中国民生》一书中,我们能深刻了解到,解决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和改善全体国民社会生存环境的问题。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不是在普遍贫穷背景下出现的,而是在社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因而它综合了改革时期的多重矛盾,在整体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

  所谓密切相关性是指所有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其他问题,单纯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奏效。以就业问题为例,似乎是教育问题,许多学者也将它归结到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的滑坡上。实际上这并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它涉及社会分配、社会保障、农村发展、企业垄断等问题。从社会分配来说,工人与干部的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小城市与大城市存在巨大差距,人们自然千方百计地向高收入职业和地区流动,而这些职业和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就业自然困难。 从社会保障来说,事业单位比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高,城市有社会保障,农村没有社会保障,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工作,这也增加了就业难度。从农村发展来看,农村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比城市的要差,尽管国家鼓励大学生向边远地区、向农村流动,并设立了大学生“村官”,但真正流动到农村的大学生少之又少。从垄断企业来看,电信、石油、铁路等垄断企业收入高,一方面加大了社会分配不公,另一方面独占了庞大的市场,减少了社会投资和就业岗位,所以,就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教育问题,并以改革高考制度,促进素质教育的社会政策来应对,可是时至今日,教育问题依旧严峻。其原因也是由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无法有效地分流。学生如果考不上大学,当工人,工资低,没有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渠道,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个别地方虽然也给予了技工较高的工资,但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工人处于企业的最低层,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还随时可能失去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干军万马挤高考的“独木桥”。中学教育面对着这样迫切想要改变自身命运的孩子和家长,又遑论素质教育呢?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又与社会公平、社会保障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也必须铲除教育的不平等和就业歧视,所以,这些问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紧地扭在一起。

  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医疗等,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层次,比如社会分配问题,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能否维持生存是生存问题,而生存的质量却是发展问题。如就业问题,能否就业是生存问题,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层次上就业是发展问题;再如社会保障问题,拥有社会保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社会保障的完善能够明显促进个人发展。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它涉及的是生存的基本权力和发展的公平性问题。中国正处在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层次的渐进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个层次,所以在具体问题上的层次渐进性是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一个特点。   

  纵观《当代中国民生》一书,我门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时期,民生问题也是基本生存问题。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而新的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民生问题开始凸显,而能否解决好大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农民工问题等诸多环节,将是我国未来民生状况好坏的根本。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五):关于民生的讨论

  《当代中国民生》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调查报告”系列中的一本,这份报告主要是依据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来完成的。它涉及到了中国民生问题的各个方面,诸如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养老、保障、教育、农民工、80后等等,可以说比较系统和完备。

  这份报告所得出来的一些结论和人们的总体印象大体是不差的,只是它是用数字说话。比如,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在拉大,但是拉大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两极分化”之类的问题却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随着这份调查报告的出炉,详实的数字告诉了我们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一些人的手里,而这些人又消费饱和;另一方面就是亟需消费的一些人却无费可消。而至于是不是“两极分化”,其实对我们的社会没有现实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坊间讨论得比较多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越来越高,而我们可以支配的钱却会越来越少呢?为什么我们的收入总是有“被提高”“被增长”的感觉呢?调查报告用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告诉了我们:“在整个国民收入当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比如1992~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69%下降到53%,与此同时,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上升到24%。”换句话说,国民收入确实上升了,但是上升的大部分都归企业和政府所有,即使是分配到居民手里的钱,因为收入差距的拉大,也有一部分流入到一些巨商富贾的手里,所以老百姓感觉到可支配的钱没有增长还是有道理的。国民收入增多了,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有钱,于是中国的“公家消费”就更多,私人消费却无法多起来。

  这份报告里还有一点可能和大家普遍得到的印象不太一样,就是农民的满意度相对比较高。很多不熟悉农村的朋友都还停留在当年“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印象上,其实这几年农村发展得很快,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至少我家乡的农民是这样的。在我和我的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可以发现,我这个在国有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基本上却是收入最少的一个,那些农民同学的年收入是我的三四倍左右。而且,新农合医疗对农民的贡献很大。去年(2019年)我在长春住院的时候,大家彼此聊天先问是有医保还是有农合,几乎看不到完全自费的了。这一点就和2005的时候大不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民的生活比城里人更好了。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在这本“民生报告”里也有很详细的说明。尤其是教育方面,报告里也用了数据说明了目前中国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尤其突出,一方面,教育资源大量涌入城里——最典型的是教师资源,优秀老师都愿意进城;另一方面,就是城里对农村学生设置了太多的门槛。报告里说城里人会动用各种关系让子女进好学校,而这一点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就更难。所以,原本应该是对社会公平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本身却有失公平,这就会让阶级阶层更加固化下来。

  其实,城乡之间的很多问题都和“户口”有关,这种户口体制在当下的中国是不是还有意义,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取消了城乡户口差别又会怎么样?有人说会导致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也有人说会导致土地没有人耕种。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问题。农民不是流水,开闸就会涌入到城里,他们首先会考虑进城会不会有出路,如果有、就证明他们有在城市里养活自己的能力;反之如果没有,他们也不会贸然进城;至于土地问题,我觉得一方面,耕地的流失不是农民不种,而是被征用作建筑或工业用地;另一方面,现在的土地其实真不需要太多的农民,我老家有个亲戚,兄弟四人各种各地的时候,四人皆贫;后来三个去打工,把土地转租给另一个,这样打工的有了工作收入和租地收入,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家种地的那一个因为手里有了大量的土地,他的投入产出比就不一样,也大幅度提高了收入。所以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农业,最终会走上美国那样的道路。

  现在民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从国务院到学者到民间,大家都在讨论民生,这本身对民生建设是一个好事情。而《当代中国民生》这样的报告的出台,则对这种讨论提供了依据。推荐关注民生的人看看这本书。

  2019年1月5日

本文标题: 当代中国民生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9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效人士四小时熟睡法读后感锦集《一样的海》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