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精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7-12 09:44: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传习录》精读》是一本由吴震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传习录》精读》精选点评:●观其大略。学术类书籍,对阳明心学的深刻剖析,但无法指导自己实践。对心学有所实践后再重读,效果可能

《传习录》精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传习录》精读》是一本由吴震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精读》精选点评:

  ●观其大略。学术类书籍,对阳明心学的深刻剖析,但无法指导自己实践。对心学有所实践后再重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对薄的一本小册子,我喜欢对比着读,一次一个专题几本书一起读。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立功立德立言之圣人

  ●导师大人的书其实不适合普通人入门,而是专业研究的入门。阳明语录看似亲切直接,容易受用,但每个问题和概念的背后,都积淀着理学家几个世纪的漫长思索历程,非有爬罗剔抉,疏通知远之功而不能致其广大精微。

  ●对此书不太满意

  ●是对《传习录》的一个勾勒,功夫不够的先看这本。

  ●传习录都是大白话直接读就好了嘛

  ●读大半,初窥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之门径,余“致良知”、“万物一体”诸说未能如意,留待回校再品。先生欲以一己之力复先秦圣学道统,其功德言足以笑傲古今,无怪乎琉球之人将之奉为神明,各路豪杰诚心“一生俯首拜阳明”。

  ●读的仓促

  ●作者虽然说这是上课讲义,但其实是非常成熟地道的学术写作:1.在理学的脉络中交待了阳明学的哲学背景和问题意识来源;2.分析了阳明学中不同概念的意涵及其内在逻辑,心学并不等同于直觉,也应通过推演论证来把握;3.对所涉及的先秦文本有所疏解;4.考据与义理并重,重视文献和年谱;5.对阳明后学的争论,以及阳明学自身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试图在阳明自身的理路中予以回应。非常精彩,值得再读。

  ●在吴先生详略得当和清晰梳理中可见阳明先生的博大思想及其深刻影响力!

  《《传习录》精读》读后感(一):治学严谨,但未免枯燥,要耐得住性子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静心,需要些指导性意见。佛学太庞杂,就选了心学。

  老先生讲的很全面,例子也多,但是我看晕了

  直到心之体那章讲理学和心学落叶的争论,才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后面的都没看,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了,等有不明白的再翻翻吧

  《《传习录》精读》读后感(二):我居然读到了弗兰克尔

  152:突出主体自我的绝对性,乃是阳明良知学之精髓所在。

  ------------------------------

  弗兰克尔: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满街皆是圣人”。做不做圣人,要问你自己!

  《《传习录》精读》读后感(三):精通儒释道三家、文武双全的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三家,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他继承了儒家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他引导众人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他提出养心、戒躁、宽心、求简、意诚五大处世之道:欲修身,先养心;欲静心,先戒躁;欲去焦,先宽心;欲心旷,先求简;欲简泊,先意诚。

  他提出了“身之主宰便是心”,“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他毕生主张格物、致良知,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功,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他经常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推崇“无为之下的有为”,“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传习录》中他提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王阳明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他提出:“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 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 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以下是著名的《王阳明家训》:“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传习录》精读》读后感(四):教之静坐、息思虑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姑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守静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湏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㧞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䑕,一眼㸔着,一耳听着,纔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鐡,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传习录上》,《王文成全书》卷一)

  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多收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近来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洲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曰:“如此却如何言静?”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于中正仁义而主静?”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体也。戒慎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地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又问:“用功收心时,有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曰:“如何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离闻见而不流去,便是。”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如何?”曰:“伊川恐是讥他。” (《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尝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是日俱有省。(《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刘君亮要在山中静坐。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眞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壊我的方子。”是友愧谢。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在坐者皆悚然(《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一段工夫耳。” (《与辰中诸生》,《王文成全书》卷四)

  《《传习录》精读》读后感(五):传习录

  1、 对于“心”的定义,阳明认为1)心是感官知觉;2)心是道德知觉,是“主宰”,是性,是天理。心体是道德的、价值的存在。而且“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心也是至善的价值存在。在朱熹,心是一种意识活动,并非价值存在。在阳明,心则是道德本体,与天、性是同质同层的存在。阳明将“心”提升至形而上的层面,与“天理”处于同等地位。人心会受到后天的“私欲闭塞”,但先天来说良知未有片刻消失。这与佛教的“法不外求”相似。

  2、 在朱熹看来,事事物物都有“定理”,人们只需要通过“即物穷理”方法,才能把握天理。而在阳明看来,只要保持本心毫无私欲,恢复到“纯是天理”的本来状态,行事自然会合乎伦理准则。“格物”即是“格心”。阳明认为宋儒学问是支离分析之学,自己的学问是“合一”之学。阳明认为去除障弊不必在“知识才能”上去增加,而是在“减”上做功夫,“减的一份人欲,增的一份天理”,行为方法与佛教类似。

  3、 “南山观花”公案,阳明认为作为客观存在事物(花)与作为主体的行为(看花)互相发生作用,花的存在才有意义。离开了主体存在(心),客观宇宙存在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不意味着心外就不存在天地万物。强调心体与天地万物的相不离的关系。但是,阳明并未回答仁义道德之理与万事万物的理由有何区别。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理”是紧扣道德问题出发的,对于物理科学并不关心。

  4、 《大学》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概念,阳明解释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阳明将历来认为的“知”的一般意义的知识扭转到道德领域的“良知”,由此良知是意识活动的主宰。“物”离不开“意”(意识)的指向,从根本消解了物可以脱离知意之外而独立存在。良知(知)作为承上启下之用,承上者“心”,启下者“意识”,强调“意”是良知的意识,而非一般的知觉意识或经验意识。实际上否定了格物功夫在《大学》中的地位。功夫的关键不在于“物”而在于“意”。格物问题就变成了“去其心不正”的主观内在问题。

  5、 如果只是内观恢复本心良知做为心学主体,阳明和陆九渊没什么差别。但阳明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这一命题有些类似禅宗的“劈柴挑担皆是佛法”。朱熹认为“知先行后”,但阳明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其人行了孝悌才是知孝悌,若只是会念书则是伪孝悌。此处阳明所说的“知行”主要是伦理学上的概念,“知”是德行上的知,“行”是道德实践;也唯有从良知角度出发,才能证明知行合一。倘若是从客观知识角度看,知行是无法合一的,只能是知先行后。可见阳明认为行为实践更为重要;

  6、 “良知”的提出是阳明心学重要的观点。孟子将良知定义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先验内在存在。阳明认为一旦“意念”发动起来,良知随即启动来监控觉察意念是否善。朱熹认为“七情”(人欲)是“恶”的罪魁祸首。但阳明认为人的情感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是不能执着,若“有所着”则可能沦入恶的深渊,良知的存在可觉而去其弊。阳明认为外化的规范须内化的良知加以审视之后才能成立,这就极大提升了良知的自主性地位。但是如何防止每个人滥用良知成为随意行为的借口,却是后阳明时代的重大困惑。

  7、 阳明强调“良知”存在不能脱离“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致良知的功夫不嫩执着于本体上,而要落在当下的“发用”上。

  8、 阳明将良知抬升到本体存在的地位,类似于佛教的“无”或道家的“道”,良知是宇宙本体,是亘古不变的天地精神存在。对于人来说,可以通过致良知的功夫,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提升人的道德人格,最终通向与天地往来精神的合一。所以“心之良知即圣”。将孔孟以来的最高人格—圣人内化成内心的良知。由于人人都有良知,也就是说“人人心中有仲尼”。这和佛教所说“人人皆可成佛”类似。阳明心学强调物我无间的思想有些类似道家的天地境界。但总体其内在精神还是合乎儒家的道德境界。

  9、 “万物一体”论,基于人人有良知,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将宇宙和人类看作一个共同体,犹如大家庭般存在。所以人们应该尊老爱幼,这就将道家的“天人合一”和儒家的“大同”思想发展到一个心境地。阳明以心性本体之良知为立论基础,是重“内圣”的表现,而将个人良知扩充至“万物一体之仁”的实现,就是“外王”的事业。也就是说重建社会秩序,建立大同社会是其终极关怀。“明明德”的内圣功夫应于“亲民”的社会政治实践结合,犹如知行合一的关系一样,方能“止于至善”,方能实现“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社会上人人实践良知功夫,便可实现万物一体,天下大治。至于见闻知识之学则为末端。

  10、 对于儒家传统的爱有差等与“万物一体”的不同,阳明认为良知是绝对普遍真理,而不同对象上呈现为不同程度的差异,是自然的条理。将“亲亲”比作抽芽,“仁民”比作生叶,有先后顺序而已。

  11、 阳明心学的社会化后果:

  1) 良知个人化,良知是“自家准则”,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实践来决定道德标准,容易落入自由行事的陷阱,成为作恶的借口。

  2) 同时,阳明心学将儒学推向社会大众,将“讲学”活动推向社会,作为唤醒人心恢复秩序的重要手段。

  3) 阳明的良知教落在日常生活之中,成就内圣离不开具体的“治家”活动,日常生活化儒家,“百姓日用即道”,加快了良知学者庶民社会的渗透。这和禅宗在中国迅速推广有类似。

  4) 阳明心学并未脱离中国儒家传统,只是借鉴了许多佛老的方法。

本文标题: 《传习录》精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8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读后感1000字《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