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7-10 09:43: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是一本由乔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一):这不是书评,是乔阳在上架之前写来的一段感怀现在是2020年6月23日晚上十点零九分。我开始写《边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精选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是一本由乔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一):这不是书评,是乔阳在上架之前写来的一段感怀

  

现在是2020年6月23日晚上十点零九分。我开始写《边地记》。

此时,风吹动院子里的冬樱花树和梨树,哗哗作响。我另外还听到,在我左侧的空间——我的书房背北向南——东面的洱海上,风正在波浪上滚动,暗暗如隐雷的轰鸣,而右侧,不远处是苍山,山间应该也有风,但它们被消解在这座年轻山脉十九座山峰伸出的一道道刃脊中。

说这些有什么用,只是一个偶然的瞬间。留下这个瞬间的印象,只是恰好在这里开始了我个人一个新的活动。而这个开始,只是因为需要开始了。

上一本书——《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过几日就要上架,因它生出的种种世间事,不管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我都要留在身后了。

《边地记》,是早早就定好的一个名字,但最初并非是书,而是在微信上连续发言的一个小标题,当初因为偶然的兴趣,了解和感受到的滇西北区域的种种,以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在案,也非常随意地零星讲述在微信中,当时鲁钝并没有目标,只是由着兴趣被牵引。但是那些我读取的,感受到的,过往的人事,像一道道光,照亮了某一些点,这些点散布在幽深黑暗的时间里空间里,像星空一般,是那种并不太璀璨耀眼,因而并不引人注目的普通的夜晚。虽然只是若隐若现疏朗的一些星,四散的光线也能纵横交驳,穿透我,使我在今日可以为自己定位,知道自己身在何时何处。我因此满怀感激,并无法那么决然地告别。我不知道将写成怎样,也不打算有提纲,我知道的是,有太多我还不知道也许永远无法知道的某些东西,有太多我讲不清楚却为我所讲的过往可能因之而失色,但是,又怎样呢?

我将信任我自己,由着文字自己要去的方向。就像这个世间,从来如此,也似乎一直如此,只是偶然,只是游戏,只是我们相互制造的幻境。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二):目视一道风景,观者成为风景本身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让人惊异的地方或许是它的浑然天成。如同目视一道风景,观者成为了风景本身。

  乔阳具有罕见的文学天赋,这种天赋远远超越了我们在通常情况下称谓的作家。那不是一种从写作的经验中磨砺出来的技艺,而是在大自然与日常生活构筑的广阔世界上自发寻觅到心灵的密语。我们想起了李娟,从遥远的阿勒泰带来尘与风的气息,写作如同呼吸。

  智慧并不只是来自思考,思考也不该局限于文本。如同古人领悟到的,智慧可以藏在任何事物之中,只要我们有心去看、去听,敞开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感官。“有心”意味着用身体感觉、感知和感应,比之依托语言的思考,这是更为原始、自然,同时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强度上看,感知同样是思考。如果人类没有为了便利发明文字,那么很可能人类现在所拥有的思考方式类似于《降临》中的外星人。文字的发明,诞生了思维,导致了时间的产生,从而将人类束缚在自我的意识中。自此之后,任何神秘的超然体验,无论是宗教还是现代兴奋剂带来的,都指向了脱离思维、时间和自我的神秘经验。如果细察,这三者其实一体。

  将人抛入自然,与风景相遇,人被迫重新敞开感官,来获得从险象丛生的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机会。这是清洗眼与耳的际遇,是将被日常经验磨钝的感官重新鲜活起来。深处大自然,人类将重新发现,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地方,无非是自然极为渺小的一部分罢了。

  乔阳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建立在两种传统之上。一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自然的诗歌和散文,诗人在自然中忘记尘世的喧浮,与自然融为一体。一种是西方文学中的自然文学,作家带着个体意识步入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不仅是文学滋养的获取,同样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东方文明中“无我”的境界,与西方文明中“我思”境界的融合。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最终会有一条交汇线:对“我”的抛弃,将重新获得“我”;而思考的极致,则是不思考。《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介于两者之间,叙述者既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时时面对着“风景的发现”,同时她在徜徉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与自然融为一体。她描述植物、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的时候,好像在描写对象本身。

  感知让物与我融为一体,不可分离。是我在写物,还是物在写我?同时,当乔阳以目观的自然现象为素材思索的时候,那个隐藏的、由经验塑造而成的主体之“我”又冒出来。写作者好像以一个大写的“人”——作为与自然对立的人类的抽象代表——感知、思考和说话,从而在“人”与自然对立中产生互动,并最终走向交融。这难道不是一种“后人类”,人并未占据地球的中心,人与动物、植物、微粒等世间一切物质没有差别。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三):一首写给大自然的情诗

  

这本书是我今年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最棒的中文写作文本。

大家向来都知道,大理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这里的龙虎,并不是说他们在社会上取得了多高的地位,或者赚到了多少钱;而是他们的才华与勇气,对内心的追索、对自我的探究,对心灵丰盈的要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读这本书之前,对我来说,乔阳还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已经认识她了。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那种认识。大理不大,总有一天我会遇见她的。就像她与雪山的遇见,就像她与植物们的奇缘。

久未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了。要感谢涂涂和宁宁为我带来他们的这本新书。单看书名,我们无法对书中的内容有所窥视。实际上,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高山植物版”的《游隼》。英国作家约翰·亚历克·贝克曾经用很长的时间追逐一对游隼的身影。从春天到秋天,从天空到地面,他以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用各种精确的细节,为我们展示了游隼的休憩、捕食、飞翔、盘旋。准确的说,《游隼》并不是一本关于“观察鸟”的书,而是一本“成为鸟”的书。

同样的诗意,也出现在《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这种诗意,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在雪山之间二十年的沉浸,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内心天然的宽厚与慈悲。万物有灵且美,当她耐心地与植物对话的时候,当她开心地遇见老相识——一棵树的时候,当她在雨季来临之际,观察植物们重获新生的时候,那种热情与爱,是无法掩饰的。热情与爱,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了。因爱而起,因热情而执着。与其说这本书是在“观察高山植物”,不如说“与高山植物恋爱”。

这本书篇幅不大,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从幼时说起,讲季节变化,讲江边原野上外婆的小院;第二部分讲作者与友人在云岭山脉进行的植物巡行;第三部分讲“山中十日”的见闻;第四部分讲时间的秩序,时间的流动与规则。关于植物,关于人与自然的牵连、时空的流转、生命的体悟,则始终贯穿其中。

难能可贵的是,我觉得作者似乎并无意于教给我们什么。她只是呈现与传达,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你。读这本书,就像是围坐在火塘旁,听一个温柔的大姐姐讲她在山中的见闻。一边说,她还一边搅动着锅里的酥油茶。土黄色的田园犬,乖巧地趴在她的脚下。她会告诉你自然之壮阔,不会告诉你人类之渺小;她会说自己发现了特别的叶绿绒蒿,顺便用那种欣喜感染你。她会讲时空流转,生命流动,时间秩序,你会频频点头。

人定胜天,是一个伪命题。把人与自然放到对立的两侧,更是愚蠢的。实际上,真正置身自然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明确地感受到人对自然,是单方面的依存。当你怀着欣赏和感恩的心态,步入自然的时候,你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美”。我曾有过类似的体验。那年秋天,跟朋友去日本东北部寻访枫叶。小火车开到一座桥上,远山层林尽染,红的热烈,黄的鲜明,绿的深沉——那种美,是相机根本无法捕捉的。那一刻,出现在脑海中的只有四个字:美不胜收。而作者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她眼中的天地自然。这种无与伦比,包括了时间的准确,空间的广博,生命的顽强以及流动的神奇。

这本书还有一点极其打动我,就是语言的精确与优美。《无问西东》中,曾有一个“静坐听雨”的场景。教室简陋,大雨滂沱;雨打铁皮屋顶,声声入耳。老师的声音被雨声压住。无奈之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如果说“静坐听雨”用听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了西南联大当时之苦。那么这本书的91页,则用极为准确的描述,为我们呈现了细雨淅沥时徜徉于林间的鲜活之美。雨滴落下,在高层的树冠上鎏上薄银色;雨滴汇集,滑落到灌木和蕨类植物;再然后,雨滴滑落到菌子上,最后被苔藓和大地吸收。由上而下,由高而低,一滴雨水的生命之旅,也有着不同的生命遭遇。这一段,动静结合,颜色鲜丽,生动之极。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写的并不是只是雪山,更有生长于雪山之间的植物、人类以及其他生命。书的内容与自然有关,我却看到了超越自然、脱离了任何载体的、纯粹的爱与热情。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四):当我不配热爱自然

  

我对自然的热爱停在了想象里。

比如。我会坐在人工湖边看一只白鹡鸰在浅水里洗澡,看一只乌鸫快速划破天空落到湖边的树上。我会感叹做一只鸟多好啊,有自由的翅膀。

但下一秒,我就会暗自庆幸我不是一只鸟。我无法想象在大雨瓢泼的夜晚蹲坐在树枝上忍耐潮湿的羽毛。我没办法在暗夜里一动不动以躲避流浪猫的狩猎。我也没法忍耐寄生虫的瘙痒,没法在生病的时候还假装自己很健康。

我如果做鸟,一定是一只不及格的鸟,因为流露出生病迹象而被同伴驱逐、被天敌捕获。

我对自然的依恋,是叶公好龙的依恋。一只鸟,绝不是像我这样热爱天空。

我明确地知道,此生我不可能成为约翰穆尔,或是像Christopher McCandless一样在荒野里风干鹿肉。我更不可能像谢丽尔•斯特雷德那样在太平洋屋脊《走出荒野》还幸存。我的小胳膊小腿背不动野营装备,我的生存知识只够我区别7-11和全家,我对植物一无所知,对气象毫无了解,我恨不得在室内都要开GPS地图才不会迷路。

我不想忍耐自然的考验,也就不配获得自然的馈赠。

这很公平。

《老爸老妈浪漫史》里有一个情节,就是用来笑话像我这样的人——马修和泰德开车回明尼苏达,困在了大暴雪中,俩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演了一晚上的苦情戏,连遗言都想好了,结果太阳出来发现自己就停在别人家门口,周围还有人遛狗。

对于像我这样叶公好龙的人,自然,不只是心向往之的自由和美好,还是恐慌和威胁。我对自然的热爱是隔着窗玻璃的热爱,是背靠城市生活的安稳的偶尔为之。自然会放大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对非人工世界的恐惧和无知。我就像在笼子里长大的鸟,放到天空里只觉得害怕,完全顾不上体验自由,只想抱头鼠窜回我的笼子里。

于是字里行间就成了我能安全地体验自然的地方。自然文学就是我的人工湖,提供第一手的真实的感受,在一个人工控制的安全的环境之中。

我让乔阳代替我行走在雪山之间,她会代替我忍耐肌肉的酸痛、潮湿的不适、氧气的稀薄,代替我去做苦工——捡柴、灰头土脸地生火……我只需要捡现成的,透过她的眼睛辨认草甸上神奇的植物,劫持她的思绪享受自然的馈赠。

自然文学,可能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最平实朴素、却也最富有感染力的版本。让像我这样不配享受自然的人得以借尸还魂,享受自然的馈赠——自然本身的美好,自然对智慧的加持,自然给人的滋养。

我一个人了。我心里神经病一样地高兴,忍住不说,反正也没有人可说。但压不住眉飞色舞。 人类抛弃我的时间不会太长,而我的能力只够我抛弃人类短短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意思就是三五十天,我胆敢真放逐自己直至永远吗?不敢不敢。观察漏雨的地方,修理木瓦顶,打扫屋子,归置各种物品一松明、火柴、蜡烛要单独放好,铺床,重新生火,去小溪打两桶水;烧水的同时,去原来的牛棚,抱一些干柴回来,检査屋外砍好的木柴,选一些粗壮的一一它们已经湿透,架一部分在火塘边缘,我需要随时准备好两天的干柴。

乔阳写她在山间的生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读起来感觉像是跟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聊天:那个“我”更加勇敢,离开城市的安稳,去了雪山里生活。那个“我”超越了自己的懒惰、怯懦和无知,并且多占了一点生活的机缘巧合。

如果我是那个“我”,《在雪山与雪山之间》所描绘的会不会是我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慢慢走路的好处在于:这项人类站立起来之后就没有特别进化的技能,帮助我以走路的速度去感受和连接世界。慢速的流动带来世界变化的更多细节,这些细节不会被分割,不会骤然出现又忽然消失,它们秉承着精准秘密的规则。身体在不被驱赶、不被快速运送的时候,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它感觉到自身,感觉到气血河流一般的流动,感觉到每一个关节、肌肉,每一个细胞的参与,每一个快或慢的呼吸。它也在宇宙根本规则中流动起来,并积极参与周遭。 我的身体被用作参与这个美妙世界的工具,它此刻正微微发汗、轻轻喘息、。我让它坐在几乎不被感知的微风中,凝视天边流云。深入其中,淡淡疏离。

这种心向往之死死地抓住了我。城市在暴雨中入眠的晚上,我跟着乔阳行走在雪山与雪山之间,乐不思蜀。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五):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始终记得第一次见到乔阳的样子。那是去年九月,乐府的出版人涂涂带我去她在大理古城附近一个村落租下来的院子,院子里杂花生树,儿子牵风在他自己的房间里低头看书,乔阳的样子爽利,体态和神态有少女轻盈且干净的气质,丈夫许路精瘦有骨,福建人,正在客厅里为我们煮水泡茶。许路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不过,他的故事,要等到下一本书了。

  读完乔阳的书稿之后,我明白了这少女的神态其来有自,少女的体态则得益她多年的锻炼。乔阳水性很好,长跑也很好。她提及一位中医夸赞她有非常健康的脚踝骨,她听闻之后,特意穿了一段时间的人字拖,把非常健康的脚踝骨露出来。她提及这个细节,我俩都大笑不止,她是这样一个性情的人,厨艺也好,那天她做的辣子鸡让我们吃得心满意足。

  乔阳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二十多岁的时候,她去了云南,在梅里雪山的飞来寺和白马雪山的雾浓顶村生活了近二十年。这二十年里,她和村里的藏民生活在一起,听他们讲故事或者说笑话,观察他们,也被他们观察,直到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个。她和那里的自然生活在一起,感受它们,也被它们感受,直到成为它们中间的一个。对于有主动选择权的人而言,你就是你的选择。那是什么让乔阳成为她现在的样子?

  20年的时间不短,一个人从青年到中年,是什么使她一直在此生活?如她在开篇所写:自然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主要的力量。她在静默其中,行走,观察,思考。

  她在开篇写少年时在家乡的河边,一次次在洪水的漩涡中安静地被带到水下浑浊的深处,再由它带近水面,沿着切线方向奋力游出,把握危险边缘的精妙平衡带来的刺激。写暑假时躺在草席上把《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摊开在地上,看到那么多的山脉、河流和蓝色的大海,血液为之流动加快,以致她必须小跑到桥上,从桥面跳入幽暗的水中,来冷静自己的这种无端的狂热。她的桀骜不驯与对知识的好奇,一直伴随着她的青年时代,进入中年。

  她要么独自一人,要么和植物学家、自然摄影师、或者藏族小伙伴一起在雪山之间游荡,看到不同的植物。比如她在2019年8月,那是植物猎人金墩.沃德发现绿绒蒿的百年之后,乔阳跟随他的脚步,沿着他的线路,在同样的湖边看到了美丽绿绒蒿!可惜我还没有见到过绿绒蒿,虽然乔阳发给了我她拍的非常好的照片,但我仍然相信,亲眼所见和借助照相机看到的绿绒蒿有根本不同。她写一株花的时间、一座山脉的时间、头顶上浩瀚星空形成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意境里,人自工业革命以来被钟表所规训的时间多么苍白。她写人们因为雪山间生长的一些草药在市场上的价值不菲,于是过量采集,导致某种植物的数量锐减,比如贝母。当地的藏族青年练习越野摩托,随意碾轧流石滩上和草地上的植物,乔阳差点要和这群青年打起来。

  她对现代人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看得那么高而不以为然。她这样写:“人类的著作在自然这部大书的面前显得有些可怜,我为这里的历史、苦难与欢欣而叹息,但也深知这不过是过眼云烟,深沉美好的事物从来不曾失落。意想不到的生命的力量会在最衰弱的时候出现,就像如今当悲伤成为世界的情绪时,即使人所不知,大地也会促动生命力量的再度蓬勃。因为这是宇宙的大规律,一切相互关联和制约,趋向谐和与完善,它会促使灵魂清醒。”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一直有归隐的传统,大自然也一直和隐士的生命相连。乔阳提及王维的辋川,陶渊明的南野,谢灵运的山居,都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而为,极少人直奔山林而去。她提及《楚辞》中最初出现招隐诗并恐吓隐逸者大自然的危险,王羲之嫌弃“古之辞世者或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必须仆从相随“获逸”之后,才得以仰观宇宙之大。而普通人的隐逸,恐怕必须像晋朝隐士郭文一样,尝试在物质困窘中得到精神满足。写她在大理的一些朋友中有人在做“隐奢”生意,有人真想回到土地,可是又不免在土地集约化生产的进程中,在真正的牧场和农村消失中仓惶逃离。古人和今人面临的诸多困境,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乔阳认为不必被什么诱惑,也不必设立成规和限制。否则无论是在庄园或者牛棚,都不是精神的开始。

  死亡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她在山中独自生活的两个星期里,和遇到的牧民聊天,听他们讲故事,牧民们提到死亡时的安之若素。“每个人都是一样一样的,有一天被喊回去了。我们的说法,人要回去的时候,要到他以前经常去的地方再去走一趟。” 这段话让我想起杨绛在《收脚印》里写到人死了,魂灵要把生前的脚印都收回去。藏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全然不似文明社会里的现代人,对死亡有如此的恐惧和排斥。

  乔阳钟爱的大溪地水手郭鲁鲁依,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引航技术,让水流和海鸟、风和水指引他。如同俄国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的游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里的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一切的经验都在和自然的结伴而行里。当然,这并非否认现代科学技术,只是需要选择哪些是必要的。

  她写那棵和她相识了十八年,生长在白马雪山上的大果红杉。她和这棵树一起站立,看到东面的雪山主峰,日出日落、月光星辰。她用当地食材组成的诱人菜单。一个美食者,必定是一个细致的观察者和组织者。书里对时间、对自然和自然中的生物、对人和人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人的自处等等,处处性情之笔,或舒缓朗阔或激情奔腾。记得在读这部书稿时,读到深有触动处,我会给乔阳发微信,一定要和她说说。而她以一贯的骄傲和爽利说:怎么样?相见恨晚吧?

  在这本书里,自然贯穿始终,时间、人、动物、植物、话语、和思考,在其中不断出现,隐去,再出现,再隐去。

  因读一部书稿,识得一个人,继而成为相忘于江湖的素友,这是编辑的一大乐事。而读一本好书,正如唐诺所言,一个人的智慧、经验、和感悟都在一本书里了,能得到这么丰富的宝藏,真是划算得很!

  文:刘看看

本文标题: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7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亲爱的你,如光之初读后感精选《男孩的学习力》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