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兵事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08 09:41: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西陲兵事》是一本由郎春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西陲兵事》读后感(一):遥远的地方可爱的人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又想起了初中课本上作家魏巍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近来正在热播的电

西陲兵事读后感100字

  《西陲兵事》是一本由郎春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陲兵事》读后感(一):遥远的地方可爱的人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又想起了初中课本上作家魏巍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近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精神,如何坚守誓言?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上天不公,给予我一次次的失败,可是我却忽视了命运给予我的好。就如那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的苦算得了什么?我们再苦也不用天天为我们的生死担忧,可是那些边防战士呢?他们为了守卫祖国的边防,天天与死神打交道,试问这些可以用金钱交换吗?我们失去的只是曾经的财富梦想,和不去珍惜的感情伴侣。我的命还在,我的躯体还是完好的,既如此,还有什么不可重来呢?

  《西陲兵事》读后感(二):西陲兵事难相忘,归来从笔还戍边

  记得少年时期,意气风发,总梦想着从军入伍,保卫国家。那时候尤其喜欢一句诗:我持寒芒驻边疆,染尽敌血势更狂。年少轻狂,一颗英雄梦早早燃起,然而时移世易,曾今的热血也在时间的打磨下成灰飘散。

  我常常自问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会丢失这样一发豪情,仿佛男儿的本色也随着这一梦想滞留在岁月的沟壑里,咫尺天涯。反省中也不难发现,现在的青年人又有多少人崇拜军旅文化,向往戍边兵营的?时易世变,物是人非。当下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的生活主题满是娱乐二字,崇拜的是奔放与奢侈,向往的是媒体和聚光灯。家国情怀不见,赤子之心难寻。在这样的氛围里,难得幸存的人寥寥无几,只能望洋兴叹。

  这种情况在文学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出版市场新书铺天盖地,每年了解到的良品佳作也是不胜枚举,可是想读到一篇家国情节、军旅题材的优秀作品却难上加难,汪曾祺的士大夫精神,老舍先生的家国情怀都只是怀念的对象罢了。

  这次读郎春先生的作品《西陲兵事》,真是让人再寻旧梦,重燃热血。一边震撼于其精彩又当然的情节,老练且风味十足的文字;一边又感动于其对于军旅岁月的热爱,对军人文化的执念,以及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环境下能够坚持书写被人们遗忘的戍边兵事的勇气。

西陲兵事评价人数不足郎春 / 2019 / 团结出版社

  从军十载,下笔千斤。影视演员如果没有经历过兵营打磨,是绝无可能展现出真实的军人形象;同理,这本书最精绝之处在于作者有过一段难忘的西陲戍边岁月,他笔下的每一处描写与刻画都能引人入境,不需要文铺锦绣,字吐珠玑,只需将脑子里的模子转化成熟悉的语言,便是当时光景。

  他笔下的兵性格缺憾,却纯质善良:虽然有一颗妒人之心,与同乡战友争先恐后,爱使绊子,然而在恶势力面前勇往直前,身中数刀救女孩于危难之中;不拘小节,铁骨柔情:那时的军营里,师首长愿意用身躯为士兵挡下炮火;营连士官以身作则,在艰险困难里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在错误与失误面前敢于担当,每个人的肩膀是那样宽厚,从不会被此种事务压得一蹶不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艰苦的条件里寻找快乐,在青春的年华里守护山河,他们性情刚烈却安于平凡,他们缺憾百出但不失为精神的贵族。

  这是一本故事,也是一番思考。每一段故事都会透出人间道理,有些如晴天一声霹雳一般顿然醒悟,面对战友的牺牲,人心流血,草木含泪,幡然感到“生是父母的恩赐,死是自己的选择。”有的在经历铢积寸累后思考体悟,方觉“人生没有假如,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内在的逻辑。”

  所恨芳林寥落甚,更期牡丹再繁荣。读完这本书,心里不由彷徨,不知在未来的日子里是否还能再见这样一个让我拾起热血梦想的文化再次繁荣,性情中的真气味,是否还会有这般入神者肯下功夫?

  《西陲兵事》读后感(三):人生再苦,别丢了你心中的爱

  人啊,当命运之神把幸福送给你时,切莫以为这完全是你的本事而忘乎所以;当命运抛给你无尽的灾难时,也切莫以为完全是你无能而丧失信心。”

  ——《卖酸奶的女人》

  《西陲兵事》,作者朗春,高级经济师,项目管理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班超传》,曾被列入陕西省“丝路之魂”重大文化专项。

  拿到书时,本以为会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故事集,翻了前面几页被高排长的“搞喜么”逗笑了。也许所处年代不同,对于军营生活只能以敬佩的心来对待,读时自然少不了严肃,多少有点拘谨。直到后面的几个故事,才让我放松下来,硝烟背后的柔情,让人动容。

  书中一共收录了13个故事,放在任何时候,每个故事的主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比如《小木匠》里自尊又自信的小木匠;《校工》里被误解的阿木都;《瑞土》中卖土的丁兆瑞。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篇《卖酸奶的女人》,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女人命运坎坷的一生。尽管命运多舛,仍能保持心中的爱。

  女人叫杨琼,未婚夫在战场牺牲了,命运仿佛在捉弄她,她怀孕了。

  未婚先孕放在现在也是件不光彩的事,更何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未婚夫的母亲为了声誉,给她五百块钱,让她打掉。她把钱砸在了对方脸上。

  她来到了新疆,认识了好心的禾娜瓦尔,并在禾娜瓦尔的提议下,决定把孩子送人。

  也许是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看不得这种母亲抛弃孩子的场面。读到杨琼决定要送出去孩子的那一刻,很让人揪心,我恨未婚夫母亲的无情,恨未婚夫的不负责任,也埋怨她不该将孩子送人。

  转而想到她所处的那个年代,一个柔弱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孩,被唾骂姑且可以忍受,生活怎么办?住哪儿,吃什么?于是,对于她把孩子送出去也释然了。

  “听到孩子在客人怀里“哇哇”直哭时,却抗不住感情的鞭挞,突然从阁楼上跳了下来,一把夺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任谁也不让碰一下。”

  看到她从楼上跳下来抱起娃不放的时候,我吐了口气,终究还是舍不得。

  母亲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即使遭受世人的唾骂也无所谓,她要自己照顾孩子。孩子承载着她所有的爱。

  杨琼在禾娜瓦尔的帮助下,到了县上教书,算是安顿下来了。可是好景不长,她的原籍被查出造假,有人说她是‘特务’。批斗,犹如冰雹一般,全往她身上砸,她一个人扛下所有,对原籍何处只字不提。

  多年后,儿子长大了,也当兵了,不幸再次降临。儿子在排除哑炮时牺牲了。送儿子遗体回来的是军区的刘顾问。

  这位刘顾问,正是杨琼未婚夫的父亲。

  原来当年杨琼不肯说出原籍在何处是有原因的。一旦说出原籍,就会被人查出真实身份,未婚夫的父母也会被拖累。爱人已经离去,尽管无法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但她仍替爱人保护着家人。

  作者在书中写道:“战争之无情,不但在本身的残酷,更在于战争的创伤,往往累及无辜。”

  书中的杨琼,未婚夫和儿子都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她的一生也因此而坎坷。尽管战争无情,可人是有情的,她用爱包容了这场战争带给她的创伤,用爱抚平了岁月留给她的烙印。

  格雷戈·莫顿森在《三杯茶》中写道:

  天空越黑暗,越是能看到星辰,只要你择善固执,善爱善爱。

  正如书中的杨琼,无论命运多坎坷,生活多苦,她的内心一直保持着一份爱。

  请记住,即使面对无尽灾难,也要心怀一份爱。

  即使生在阴沟,也要抬头仰望星空。

  生活再苦,也别丢了心中的爱。

  《西陲兵事》读后感(四):当李晓剑遇到孙少平:西陲兵事与平凡的世界

  

小说《西陲兵事》是作者郎春在1986年夏秋之际完成的中篇。当时并未发表,三十多年之后,读者才看到这篇佳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来自西北的新兵李晓剑、张大明、安子阴、羊小阳来到西部边陲,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小说再现了七八十年代边疆军营往事,记录了那个时代青年军人的成长轨迹和情感历程。

西陲兵事 郎春著

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自然地联想到同时代的另一部作品《平凡的世界》,两部小说中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个年代,他们的经历千差万别,但他们的精神底色都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孙少平和李晓剑都是那个时代的好后生。

平凡的世界9.1路遥 / 2019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少平的好朋友金波参军去了青海,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并没有太多关于军营的描写,只写到金波因为和一位藏族女子谈恋爱,被部队提前复原了。当时,在读路遥这部小说的时候,看着少平羡慕金波可以参军,总在想如果孙少平也能当兵该有多好。《西陲兵事》对同时代军营生活的描写,恰好为我的“夙愿”提供了想象的原型。

如果孙少平来到《西陲兵事》,他会是谁呢?他不会是羊小阳,少平立事更早。他不会是安子阴,虽然安子阴做过两年民办老师,孙少平高中毕业后也在农村教过书,但显然孙少平更正派。他也不会是张大明,大明做过生产队长,这个经历更像是孙少安。那么,孙少平会是李晓剑吗?李晓剑有文艺才华,这个特长少平身上没有,倒是金波笛子吹得好,做了文工团的文艺兵,和李晓剑有几分相似。是的,孙少平和《西陲兵事》的所有人物都不一样,他还会是孙少平,但是他一定能和李晓剑、张大明等人成为好朋友,也是一个可以成为将军的好士兵。但命运就是这样,《平凡的世界》里有幸走进军营的不是孙少平,他去了黄原的大桥头,做起了揽工汉,后来几经辗转成为一名煤矿工人。

从另一个角度说,《西陲兵事》中的年轻士兵,也都来自于“平凡的世界”。他们的家乡在那里,他们的家人在那里,他们的父辈也和孙玉厚老汉一样,盼着自己的娃能过上好日子,来到军营带着全家的希望,参军是他们跳出农门的一个选择。

两部小说的作者,都是陕西籍,写的又都是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和那个年代满怀希望的后生。这是我把这两部小说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当然,两位作者的写作风格各有千秋,自是不同。路遥的笔触沉重,对于苦难的描写震撼人心。郎春老师的笔触则轻快明丽,似春风拂岸。从两部小说的开始,就能看出这样的差异。《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平在高中的午饭开始,白面馍、玉米面膜、高粱面馍的差异,让人读来感觉沉甸甸的。《西陲兵事》以从闷罐车往下尿尿开始,描写一群新兵的军旅生涯——“兄弟几人,抬炮出城,单眼流水,收兵回营”——让人忍俊不禁。羊小阳的少不更事,张大明的义气,高排长的严格和温情跃然纸上。笔触轻快的作者写下心境豁达的主人公,面对人事的纷扰、环境的严酷、战友的生死离别、感情的波折不遂,主人公拿得起、放得下,我想,这也是军营给作者的影响吧。

无论是《平凡的世界》,还是《西陲兵事》,所写的人物距今已三十年有余,但他们的故事,仍然让我感动。每一代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环境,甚至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也是天壤有别,但每一个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人性都是相似的,都活过、爱过、奋斗过!记录下每一个个体的命运,就是文学的价值!

我在阅读的时候,仿佛李晓剑、孙少平就在眼前,仿佛我认识他们,仿佛他们彼此相识。

  《西陲兵事》读后感(五):《西陲兵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提起新疆,很多人会想到清甜的葡萄、可口的哈密瓜、风干的牛肉、婀娜多姿的妙龄女郎……提起新疆,也有人会想到清澈的天山天池、绚丽的民族花帽、名贵的和田玉以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巴扎(集市)"。

这里,风景优美、矿产丰富、物资富饶,边境贸易十分发达,从古至今都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不仅如此,新疆的地理位置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地处中国最西端的边陲边境地带,是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的腹地中心,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西陲兵事》这本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七八十年代在西陲边境驻地边防官兵们的故事。

因为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是作者郎春先生的战友,从师长到大头兵,都是他最熟悉的人。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并不全然讴歌,而是十分贴近生活,用句时髦的话说是"很贴地气"。他们有的为国捐躯,有的成了将军,有的背着"处分"退伍转业,经历各不相同,却更彰显平凡与伟大。

小说对边防驻地生活和战斗的场景的描写也几乎贴近原貌:喀喇昆仑的皑皑雪山、叶尔芜河的潺潺流水;高原荒漠的执勤和演练、高原雪山的爬冰卧雪……

一幅幅一幕幕,优美中伴着残酷,宛如电影一样展现在读者眼前。

边防官兵路遇泥石流徒步爬山

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在生命禁区坚守,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用信念撑起了一片天,他们是和平年代最伟大的人。读完了这本书,便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涤。

01初识部队,是严厉,也是自律

小说的主人公李晓剑是一位来自山西的农民兵,为人踏实耿直,聪明好学。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来到西陲服役。在这里,他从懵懂无知的新兵成长为副连职干部。他对部队最初的认识,来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位导师:高排长和丁班长。

高排长是他应征入伍时,接他们回部队的老兵,是一位有着过硬军人素养的部队领导,也是李晓剑接触到的第一位正式军人。这是他第一次从高排长身上看到军人的严厉。

闷罐车外貌

在开往驻地的闷罐车上,因为排便十分不易,高排长不允许战士打开车门从车上直接一泻千里,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军人的行为,也十分影响军人的形象。

于是,16岁的新兵"羊娃子",因为喝了太多水而实在忍不住尿在了棉裤里。战友们担心小羊被冻坏,强行将他脱光,把他下半身卷在了棉被里。那时候,新兵们在心理上还很闲散,认识不到军纪。

在新兵们的眼里,人比纪律重要。但在高排长的眼里,军纪大于一切。

高排长大怒:"尿裤子事儿小,影响军队形象事儿大!"说完就让小羊将被子叠成豆腐块。

同村的战友们看不惯乱发"军威"的做法,便要以"群殴"的方式找高排长挑战。高排长不但不惧,反而用头撞砖头的绝招逼退了"造反"的新兵,还用强硬的态度将自己的棉裤脱下给小羊穿上。

寒风刺骨,光着腿的他,却像铁打的一样,没有流露出半分惧怕寒冷的样子。他的这一举动给新兵蛋子们上了"第一课",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军人的严明纪律和血气方刚。

人跟人不一样,狼跟狼一个样。不难想象,在狼性的部队里,新兵们很快便被训练为一支强壮的队伍。

如果说高排长教给了新兵们严厉,那丁班长便教会了他们自律。丁班长是李晓剑军营生活领路人,带他训练,教他做人,更是他"军营饺子"的导师。

整齐的饺子

那是李晓剑入伍后第一次在部队过年,除夕夜丁班长从彪悍的军人无缝变身为厨艺娴熟的大妈,教会了他们包整齐划一的饺子。

他将包饺子的程分解成合口、捏边、成型三个步骤,喊着一、二、三的口令,让我们一步一来。丁班长的要求是合规范,整齐划一,大家每做一个动作,他都像检查齐步走时抬腿的高度一般认真察看。

因为丁班长的严格要求,士兵们包的饺子近看横成列,竖成行,斜着也是一条条线大小相当,胖瘦匀称。

"远看仿佛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士兵组成的方阵,英姿勃发昂首挺立在戈壁的早晨。一夜的风吹雪扫,一夜的寂寥冷冻,反而让它们变得更加坚硬。"

从作者的笔端,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军营最初体验,他正是通过这小小的饺子,来刻画军人的自律与风骨。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要说这个世界上拥有着最严苛的自律的人,便是部队这一群体了。他们有着最严厉的纪律,也拥有最强者的能力。我想,这群人他们不光拥有主宰自己的能力,更拥有保护世界的能量。

02过命战友,有竞争,亦有情深

在部队,也是很现实的。农村兵的出路,要么提干,要么当技术兵,到时候能转业工作吃商品粮。但是自从穿上军装,就没有一个不想入党,不想提干留在部队的。但是,在卧虎藏龙的战友中,能提干的凤毛麟角。

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有着看不见的竞争。

战友安子阴和李晓剑是高中同学,也是邻村的老乡。按道理来说,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更为亲密,可他俩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安子阴总是分地表现,夸张地讨巧。他帮领导刷鞋、洗袜子,主动去扫食堂、掏厕所……在部队,所有人都想争好个名声,留下好印象。

他又攻于心计,不择手段。为了竞争入党的名额,他甚至向组织写过"匿名信"、打过小报告、告过黑状。

他不看天,也不看地,不看满世界升官发财的,只盯着自己的同学、同乡,生怕别人比他进步快,比他多得到点什么。 你要与他有竞争关系,他就死抱着"弄死对手活一半"的理念,处处使绊子,下阴手。 你要与他没有竞争关系,他就一副酸溜溜的口吻,见面不是挖苦就是让人莫名其妙,让人感觉你八辈子之前就欠着他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安子阴,他的格局也许不那么大,心理也并不那么阳光。他爱对竞争对手使绊子,下阴手;爱挖苦人、爱表现自己。但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却恨不起来。因为,看到他,就像看到了潜藏在另一个角落里的自己,看到了普通人的人性。

尽管安子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却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他在回部队的路上遇到流氓,依然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以身堵刀救了一个女孩;在漕渡训练中,当排长的他不惧刺骨河水,带着战友向前冲刺。

他从未辱没过军人的形象,直到为国捐躯。安子阴训练中遇险,被冰河上游冲下来的木头棉絮等杂物卷了进去。李晓剑见到战友遇险,不顾一切地去救他,差点儿连自己都卷了进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冲走。

但是那个不那么阳光的人已经死了,死在演习场,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用无私无畏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一个兵,我对他的一切不满,都随着那场洪水流走了。在我的心底,他的形象,永远定格在纵身入水的那条优美弧线上。

在安子阴死后,李子健脱下军帽给子阴磕了三个头,并郑重地说道:安子阴,你是安边的安,子夜的子,阴谐的阴,一只在黑暗的夜里为祖国巡边的大鸟!

李晓剑已然早已原谅战友曾经的伤害,此时的他更多的是被战友无私的奉献所折服,他早已已被军人身上的牺牲所感染。他一定知道自己对安子阴的某种感情,这也许就是最深情的战友之情。

人有七情六欲,其中亲情、友情、爱情贯穿于人们一生,是人世间不能割舍的情。而对于军人来说,最难忘的、最刻骨铭心的感情却是战友情,它既是友情,又可谓生死情、患难情!

03军人旅程,有委屈,也有机遇

每一个农村兵都想提干,包括李晓剑。所以,他也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在第一次的入党名额中,理应有他的名字。但是指导员与班长却以考验为名,将其名字拿下。

在军营里,他也委屈、也失落过,但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在一次对抗演练中,他为了不给敌军留下任何物资,将放电影的机器设备埋在了三棵树下。可等他反攻回来时,却发现"三棵树"已经被炸得不翼而飞了。

丢失设备,犹如丢了枪。为了弥补这个过失,这位文艺兵想遍了所有的办法,终于用滚铁桶寻找设备里的磁铁的方法,找到了设备。

幸福来得太突然,连队对其进行了嘉奖。可他的幸福,到了上上级那里,却换来了批评。因为作为士兵没有想出第二套、乃至第三套"应急预案"。不过还好,在历经希望到失望之后,他又迎来更大的突然,他差点儿被幸福砸晕:他急中生智的点子,获得了领导的青睐,被提升为副连职参谋。

他终于实现了提干的梦想,离留在部队的愿望也近了许多。

人生这一段旅程,我们不断上车、下车,所有的终点都是起点。人生的旅途,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委屈却也有机遇。只要我们坚持自己,不断拼搏,不改初心,总是收获圆满。

04保家卫国,有奉献,也有牺牲

驻防部队总是要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不仅要保卫人民的安全,还要在去测量边防准确的测绘数据。李晓剑所属的"昆仑之鹰",曾在昆仑山脉艰苦地进行测量数据。很多时候,他们不仅需要测量祖国河山的准确的数据,还要应付极端环境的挑战。

当他们完成班公湖的测量后,一路向西来到"冰山之父"的慕土塔格峰下时,汽车便不能再前开了。李晓剑和战友们不得不带着测绘装备徒步穿越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之间的峡谷。

这三山高峰海拔都在七千五百米以上,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上。到了五千米的冰层上,说下雪就下雪,动辄就是暴风雪,气温断崖式从零下几度下降到零下三十度。

"昆仑之鹰"一路爬冰卧雪、肩扛手提,这其中的艰辛,只有高原上的风和雪知道。在排除万难登上峰顶获得准确高度之后,他们依然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下山途中,气温回升,冰消雪融,下山的路上很快便出现山洪。

橡皮舟都在营地的车上,我们只好扛着仪器和资料涉水通过。冰冷的水里不时有冰块、冰棱,小的如刀尖利,戳到哪里哪里疼,大的如斗沉重,碰上谁就会砸倒谁,不小心就要命。走

了一程,我发觉水越来越深,甚至没过腹部,越急,旋涡也越来越多,刚要提醒丁副连长注意,这位老兄在前面站住了:"堰塞湖!"

堰塞湖里全是大大小小的冰块,他们乘着像房子一样大小的冰块前行,却因为中途冰块的碎裂而痛失两位战友。好不容易走出洪水区域,李晓剑和战友们又遇到了地震,碎石不断坠落,砸伤了电报员,砸死了测绘组长。

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舍命往前奔,九死一生才回到营地,连组长的尸体也没法带回来。

李晓剑和他的战友在一起,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也许,这就叫保卫祖国的军人吧!在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和平年代,他们地震救援、抗洪抢险,哪里危险就去到哪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当你安享和平盛世时,别忘了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郎春先生的这部《边陲兵事》极其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边防驻军的生活,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奉献和牺牲。

在这样的繁荣盛世里,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你说呢?

本文来自@如小意 原创,如有转载,请提前联系!

本文标题: 西陲兵事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6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大形势读后感锦集再给我点时间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