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贝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6-24 10:55: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拾贝集》是一本由周有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拾贝集》精选点评:●以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文化问题,包罗美国,中国,苏联,特别是讲苏联讲的很好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如果能好好看看

拾贝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拾贝集》是一本由周有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拾贝集》精选点评:

  ●以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文化问题,包罗美国,中国,苏联,特别是讲苏联讲的很好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如果能好好看看苏联的历史,对中国的大跃进五年计划文革都有很好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年纪的人,能有这么广的知识面不易啊。 推荐 第一集 125 130 第二集 214 222 第三集 无

  ●100多岁的大爷,思维这么清晰,视野如此的宽阔...

  ●百岁老人的小文章,大历史,敬仰。

  ●百岁老者著书于世,不易也。起先看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吊起我的胃口,没想到越往后看越有意思,看苏联历史那段看high了,老先生大概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下自己的心情吧,哈哈,心未老啊。希望老来也能有先生这样“清流拾贝,浊浪淘沙“的闲情,对世事”朝闻道,夕死可也“,哈哈,这应该就是老先生长寿的秘诀吧。

  ●苏联史。右派史。

  ●实在是太喜欢这位老先生了。

  ●后悔买了

  ●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10元。

  ●都是大道理

  《拾贝集》读后感(一):小导读

  周有光先生的随笔集,这一本《拾贝集》是《朝闻道集》之后的作品。另有其他文集,几本书有重复之处。

  维基百科所写:

  【2008年,出版《周有光百岁口述》。2019年,出版《朝闻道集》,出版后不久被禁止继续刊印。】

  其实朝闻道集是可以买到的。

  《孔子教拼音》主要围绕汉语而写,比起通俗的《朝闻道集》几本,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拾贝集》读后感(二):大清洗

  老家伙成精了, 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清楚, 谁说当代没有知识分子,没有思想界? 周老还算是个知识分子吧. 要么就是我错了, 周老只是没有被肃清的残余分子.

  前半部分算是比较温和的民主主张, 后半部分算是比较隐晦的民主主张. 关于苏联的大清洗, 以前了解不多, 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二, 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斯大林比他妈老毛黑多了嘛.

  《拾贝集》读后感(三):一百年的思考

  百岁老人还能写文章,思路清晰,言语简练,实属不易。很多人到了100多岁的年纪已经是类植物人了。百岁老人也不明白的问题,就是名符其实的世纪难题,而百岁老人思考得出的见解,必然闪烁着真知灼见。

  这世纪难题就是:江南在哪儿?有地理的江南,气象的江南,语言学的江南,历史学的江南......同一个江南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了不同的疆域。而江南字面的意思起码是长江以南,可是在杜牧的诗中,长江以北的扬州也是江南。文人对江南的定义更是凭感觉。那么江南到底在哪一片儿呢?也许就是那流放者的温柔乡,或者是那精神的世外桃源。

  真知灼见就是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认为多极化不如一体化,多极是多个霸权,是系统的不兼容,导致战争;一体化是系统的兼容,在同一个体系下,在普世价值下,协同合作,各自发展。同时,一体化不是单极化,单极化是单一霸权。不过,一体化和单极化实在易于混淆。单极化肯定能实现一体化,而一体化要避免单极化则困难了。这就好像,民主其实会扼杀自由,而民主和自由同时实现,则需要不断的付出代价。

  《拾贝集》读后感(四):周有光《拾贝集》

  周有光《拾贝集》

  看过周有光的《语文闲谈》知道他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性情中人,以为他的年龄也就六七十岁,但是没想到现在周先生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巴金离开我们以后,好像五四就远离了我们,成为了历史。但是仍然有顽强的生命穿越了历史。巴金晚年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顶多就是题几个字,但是周有光不仅穿越了历史,而且在百岁以后还接连出版了好几本书,不能不让人钦佩。以前了解周有光,只知道他是一个语言学家,在中国的语文学界是泰斗级人物,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制定者之一。没想到周先生在解放前竟然是研究经济学的。不过因为该行也躲过了文革的劫难,他的经济学同行全部都倒在文革中了。还有一个没想到的是他的妻子张允和竟然和沈从文先生的妻子张兆和是姐妹。顺手查了一下,原来她们有姊妹四个,人称“合肥四姐妹”也是一段有趣的传奇。

  周有光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满清,北洋,民国,共和国,论年龄应该是我的太爷爷的那一辈。自古以来,百岁老人可以下地干活,但是几乎就没有听说过能够动笔写作的了。毕竟头脑已经不那么灵活了,思维也不那么敏捷了。不过看看周先生的书,却不能不让你肃然起敬。

  其实书很杂,有周先生的文章,有周先生的口述,也有不少是周先生的摘抄。其实我最留心的还是周先生摘录的这部分,一个百岁老人,今年一百零六岁了,进入还那么关心世界局势。其中摘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和苏联的解体有关,虽然都是从各种报刊上看到的内容,但是却有很多并不为我们所熟知。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苏联的几次政变,二战时期的内幕。原来车臣在二战的时候是站到希特勒一边的,苏联有比中国还多的伪军。但是这些伪军其实是斯大林血腥统治的反抗者,结果当希特勒攻入苏联以后,很多部队都阵前倒戈。历史其实非常复杂,越进入细节,就越难以用道德来评价。历史并不像教科书中的样子,有时候事情的因果都变得让人不可思议。

  《拾贝集》读后感(五):豁达的人生才能长久

  自从得知一百多岁的周有光老人还能保持思维敏捷、著书立说后,我就佩服不已,加上十分好奇:怎样的人能在如此高龄下不糊涂不迟钝,竟然还能笔耕不辍呢?于是买了一本《拾贝集》来读。

  《拾贝集》中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文风朴实,内容包罗万象:从端午节的时代意义到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从经济学的沉浮到苏联历史札记,无不透着老先生深沉的人文思索和真切的人文关怀。

  书中的《诗歌之页》记录了汪精卫的狱中诗,何等慷慨激昂,可最终还是“欣然当汉奸、从容作楚囚”。《蒋经国骂父信》中那个坚定的共产党员,那个痛斥反动腐朽父亲的儿子,最后不也做了父亲的接班人客死台湾吗?所谓“活久见”,多少当年的风云人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却落得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下场。也许正是看到了太多反转的历史人物,才明白人生的无常、人性的善变,才让作者有洞穿世事的智慧、豁达开朗的性格吧。

  另一章“以史为鉴”揭示了苏联历史上黑暗的斯大林时期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大死亡、大清洗和古拉格死1000万,农业集体化和大饥荒死5000万人。读着触目惊心的数字和文字,想象那个政治垄断、经济垄断、思想垄断的时代,对国家栋梁和知识精英的摧毁,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制造各种惨案,发人深思。记录历史同时也是警醒后人,让没有经历过、没有体验的我们,不至于淡忘历史,让生命和鲜血写就的教训,一代代传下去,这可能是作者的初衷,也是他最真实的反思和关怀。

  不过,总的来说,书中的文章都透着老人豁达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哪怕谈到社会的阴暗面,哪怕谈到不赞成的事物,老人也没有口诛笔伐,而是善意地提醒和积极地建议。

  这恐怕和老人的人生经历有关。年少时考入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却无钱留学,只能就业。碰到抗日战争颠沛流离,生病后被医生断言“只能活到三十几岁”,条件艰苦导致痛失爱女。解放后本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且小有成就,却不料突然被安排转行到外地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老人作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员,成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而且躲过了文革中对经济学家的迫害,虽最后仍被下放五七干校,不失乐观本色,笑对困难。及至平方退休后在斗室中做研究和著述,过着恬静平淡的生活。

  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经历了清末到解放后的五个时代,看遍风云变幻,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才能让文笔从容淡定。也许,这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吧——豁达的人生才能长久!

本文标题: 拾贝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9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后感1000字真正旺夫的女人,都有这几样东西,你有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