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25 09:44: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是一本由饶胜文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精选点评:●今年读过的最为精彩的一本书,书名看起来像是通俗类的,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1000字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是一本由饶胜文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精选点评:

  ●今年读过的最为精彩的一本书,书名看起来像是通俗类的,但其实专业性比较强。这本书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角度(道统)出发,分析了蜀汉的兴亡。青徐时代的刘备广施仁义,成就了英雄之名,也积累了政治资本。此后他以兴复汉室为信念,致力于成就刘秀那样的伟业。而用不义的手段从刘璋的手里夺取益州、急于称王称帝,也多少消解了刘备在道义上的优势,同时也使孙权开始频繁的背弃盟约。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掌政权,开始了多次北伐,这是因为北伐关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和存亡。唯有在北伐讨贼的旌旗下,天下才仍是汉室的天下,汉室仍享有天命,巴蜀这个以汉为号的才具有合法性,才能存在。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再继续大规模的北伐,谯周之类的人也不认同蜀汉享有天命,最终当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蜀汉放弃了抵抗,这个政权走向了灭亡。

  ●以政治角度分析了蜀汉的历史进程。地利不如人和。川蜀形胜,但只有不偏安才能成为王业的基础。

  ●一部关于政治正确的书,被人所熟知的三国时代除了军事的较量以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或者是难以启齿的政治较量。读了让人很腻歪吧,政治正确这个东西,大家都不信,可又不能不坚持,明明明白这些都是假的,可其影响又不容小觑。

  ●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

  ●不好意思我真的沒讀下去....或許改日再來吧....

  ●隆中对固然出色,但缺乏对于政治战略的考量,刘备也无长远的政治眼光,夺取益州严重损害了其政权的合法性,称帝与进攻孙吴更是扇了自己一巴掌,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与其说是为了复兴汉室,不如说是为了保有蜀汉那剩下了的一丝丝合法性而已。此书考完研还得细读。

  ●逻辑很强大,车轱辘话太絮叨

  ●过瘾

  ●名分、大义从前看来不过是枭雄宵小们骗人的伎俩,没想到其中竟然包含着兴衰存亡的至道,受教了。

  ●蜀国不能中兴大汉,主要还是曹操不是项羽,对手太强,刘备不如刘邦,吴蜀还窝里斗,能灭魏就见鬼了。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一):关于假节问题

  

145页

本书第145页关于假节问题颇为荒谬

按汉魏之际的惯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

  此段一直引用到了宋书百官志(上)

  然而,宋书原文并非如此

晋世则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居之。宋氏人臣则无也。江夏王义恭假黄钺。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矣。

  所谓使持节,持节,假节出现分级实是在晋代,而三国时期并无特殊划分,三词表示一个意思。所谓三国两级其实是指假节和钺两级,后者必然高于前者。

  至于具体讨论可参看张小稳 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二):谶纬窥天命乎?

  这是一本三国相关的进阶读物。

  如果你想听那些精彩热闹的故事,这本书满足不了你,故事还是那些故事,却说的一点都不热闹。在对三国那些事熟悉了以后,看这本书,收获非常大!市面上很多很多三国相关的通俗读物,无外乎就是把那些事用五花八门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并没有什么作者自己的见解观点,更没有联系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进行的分析。这本书有,而且分析的很详尽。而且作为一本严谨讲历史的书,涉及到军事部署、战役,附有很详尽的地图,好评!

  这是一本很难啃的书。第一眼的感觉,这本书很厚,很大16K。不过好在是16K大本,这样的排版看起来极舒服,而且也方便自己手动加注释什么的。这本书里有很多大段直接引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古籍的文言,引用的文言里还夹杂着繁体,需要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这是一本很需要耐心的的书。有时候不认识的字词多到让人怀疑人生,翻字典翻到觉得自己是文盲……强迫症的我立下flag说不读一个白眼字,于是,翻字典翻到翻白眼……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三):同天下之利则得天下

  《大汉帝国在巴蜀》一书,作者主要以政治视角来看待刘备集团创立、发展及败亡。中国人不是不爱谈政治,而是喜欢把政治通俗化、戏剧化;缺乏正确学习政治的方法和观念。在学校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个人认为教师也不是十分明白正确的政治观念对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本书站在政治的视角,来解读东汉末年那段三分天下地历史。其中,刘备背袭益州,是他政治选择中最大的失误:得以立足之地,却失天下民心,对于益州也只是得其地而失其民;也限制本集团的政治前景与一方之余;而唯一一次在政治上成为天下共主的可能是曹丕称帝时;当时不已虚名称帝,而是与东吴不记背袭荆州之仇,东连孙吴,北接凉州,以天下之力合击窜汉的曹魏,天下归谁尚未可知。

  当然,这个政治时机没有在及时抓住;六年后刘备走后,这个蜀汉政权才在诸葛亮的带领下以复兴汉室为政治旗号,重新在政治上有了立足之地。拥有足够的政治头脑,战略眼光,及战术能力者,在东吴和蜀汉之中,唯有周瑜一人而。战术能力高低一眼可知,战略素养,可通过利弊分析得知一二,而政治远视的眼光十分难能可贵,但却要在诺干年,甚至几百年之后才会得到答案。

  本书给自己最大的启示就是:政治是很重要的东西,就商业上而言所谓政治就是人心,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一件事无论多么困难只要万众一心都无论成败可以进行下去。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四):诸葛死,大汉亡

  诸葛亮的隆中对结尾时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里的“汉室”是指许都的皇帝刘协还是某个汉室宗亲诸葛亮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清楚。刘葛政治集团的政治目的和曹操是一致的,就是统一全国建号帝王。所以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眼光是有识的。孙权宣扬的“东南有天子气”只是安心做一方霸主,根本不配和曹刘胸怀天下的追求相比。刘备素有英雄之名,自公孙瓒至刘表皆对其礼敬有加,曹操迎天子后获得大将军的官职,他之前的镇东将军的官衔直接给了刘备,曹操对刘备的欣赏可见一斑。二人在“衣带诏”事件后反目,绝无修好的可能。故赤壁之战作者以为曹操征讨刘备为实,孙权并非攻击目标。我认为曹操东下还是想乘势迅速解决孙权割据,这和几年后曹操平定汉中不愿入蜀形成对比。赤壁之战是个意外事件,无论过程如何、水军的船到底是谁烧的,在那个冬天结束后曹操败北三分割据形成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周瑜的去世后东吴政策转变,不再把重心放在逐鹿中原上。鲁肃死后,孙刘同盟陷入互不信任状态,跨有荆益并不现实,刘备诸葛亮在其后的岁月里偏霸巴蜀,继续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努力。 本书大量引用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的观点,可以说是编年体的田余庆论文重讲,例如第三章的引用列表里除了史籍就是田著,又如第七章第三节《上汉帝表上的名单次序问题》与田余庆《蜀史四题》中《关于举刘备为汉中王上汉帝表》选题一致,作者在田先生的文章框架下写了很多,但就结论而言并没有新意。本书的优点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时期作者发挥军事地理的特长,写的比前面的内容好。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观点为还是肯定刘备为“英雄”,刘葛二人匡扶汉室的政治口号并非是招揽人心的手段更是二人的理想。 诸葛亮去世后,相印随他一同入葬,蜀汉的丞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诸葛亮。继他执政的蒋琬、费祎不再大举北伐,国策转为蚕食凉州。随着兴复汉室的理想日渐遥远,主政者也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蜀汉灭亡也成了时间问题。 本书前部分对于“名分”有咬文嚼字过度解读之嫌,后部分北伐军事地理上的考察很出色,不过书没配地图较为遗憾。本书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是了解三国史值得推荐的一本。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五):得与失,“大义”与“合法性”

  在东汉末年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势中,最令人心向往之或扼腕惋惜的势力莫过于蜀汉。后世提起蜀汉,想到的大都是仁君贤臣的君臣和睦,叹息的大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志未酬,感叹的大都是“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的最后一搏…… 整个蜀汉,从建立到灭亡,都充斥着一股明知希望渺茫依旧前仆后继,即使身陷绝境仍要兴微继绝的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用他们的行为刻画那个时代最明亮的色彩,并连同那个时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靓丽风景。 但后人谈起蜀汉悲剧性的结尾,大多是以军事角度感叹昭烈帝颠簸半生,天命之年才得一安身立命之地,而后诸葛亮又以一州之地硬撼曹魏九州。因此汉室复兴的火种,注定要被敌强我弱的局势浇灭;“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蓝图,注定不过是螳臂当车的悲剧。 然而在《大汉帝国在巴蜀》中,作者饶胜文先生却指出,把蜀汉的悲剧归因于军事的成败太过浅显——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治上的不足。 饶先生所说的政治,是从尧舜禅让和汤武革命中衍生出的“政权合法性”与“征伐正当性”,或者说是一种“大义”名分。只有占据大义名分,政权才能获取民意,才能“得道多助”,成就帝业。一如刘邦通过为义帝发丧,短时间内把项羽从天下并尊的霸主变成天下共击的共敌,从而成就高祖之业。 而在《大汉帝国在巴蜀》中,饶先生便以此为角度,结合史书记载,论证了蜀汉几个重要节点的政治得失。 蜀汉的历史很大一部分就是刘备的历史,饶先生引用常璩在《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中的划分,把刘备一生的奋斗划分为“伯豫君徐,假翼荆楚,翻飞梁益”三个阶段,然后以此为脉络对几个重大事件作出梳理。 刘备在青徐时期的所作所为奠定其最初的政治资本,他担任平原相时,先后对孔融、陶谦施加军事援助,从而成就“仁义”“英雄”之名,并获得徐州名士的青睐。之后刘备又因一系列的军事失败,先后依附曹操、袁绍,最后南下投奔刘表,开始“假翼荆楚”。 荆州时期是刘备霸业的开端。从建安六年投奔刘表,到建安十六年率军入蜀,十年荆州时期对刘备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莫过于《隆中对》和因赤壁之战而促成的孙刘联盟。 《隆中对》的作用是为刘备提供可行的战略规划,即“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权,待天下有变,兴复汉室”。但饶先生对《隆中对》的评价是:一份近乎完美的战略规划,但缺乏政治定位。 说它是一份近乎完美的战略规划,是因为《隆中对》的核心是将长江以南连成一片,以对抗长江以北。而一年后孙权主动伸出的橄榄枝,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远见。说它缺乏政治定位,是因为《隆中对》没有回答“复兴谁的汉室,孙刘联盟如何定性”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则会影响到以何种方式跨有荆益,以何种手段对待孙吴。 刘备若是想占据大义,那么他就应该立足东汉的政治框架,打出复兴汉献帝的汉室的旗号。但诸葛亮的规划却跳出东汉的政治框架,他游说孙权时,对孙曹刘的关系定位是“并争天下”,描述的战争结果是“鼎足之形”。 于是复兴的汉室就变成刘备的汉室,孙刘联盟也由政治联盟变成利益捆绑,结盟也就变成为逐鹿天下而采取的阶段性策略,“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也就缺少达到平衡的手段。因此当军事上实现“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后,这个目标又因为政治的不足而被打碎。 更重要的是,当周瑜为孙刘联盟提出“为汉家除残去秽”这一政治口号以整合江东后,刘备就彻底失去政治先机,毕竟这一口号由“汉室帝胄”的他喊出才更有号召力。而这一切的起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给予的规划缺乏清晰的政治定位。 如果说刘备集团在荆州的表现展现的只是政治的不足,那么从建安十六年受邀入蜀,开始“翻飞梁益”,到章武三年白帝托孤,刘备集团证明的则是政治水平的低下。 整个益州时期,对刘备集团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抵有四件事情:入主益州、进汉中王、自立称帝、出兵伐吴。而这四件事无一不体现出刘备集团政治考虑的缺乏。 饶先生在《大汉帝国在巴蜀》中直接指出,刘备夺取益州的方式,不仅没有获得益州吏民的支持,还失去孙权的信任。毕竟刘备受刘璋之邀,入蜀对抗汉中张鲁之前,曾向孙权表示刘璋与自己同为汉朝宗室,不应伐而取之,借此拒绝孙权攻占益州的计划。 但入蜀之后,刘备受尽优待,却没有向张鲁用兵,反而屯兵葭萌关,然后借向刘璋索要兵马粮草未被满足之由,兵指成都。因此刘备取益州,是“失大义于天下”,即是对益州吏民的欺骗,也是对孙权的欺骗。于是才有孙权的“猾虏乃敢挟诈”,才有第二年的湘水为界。而孙刘反目的种子,也在此时埋下。 真正将孙刘联盟推向分道扬镳的,是刘备进汉中王。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后,刘备联名一百二十人上表汉献帝,进汉中王,行大司马事。 但刘备进封王爵时,孙权尚未封为侯爵;而刘备进汉中王,也没有尝试获得孙权的支持。刘备此行透露出的信号,无非是单方面置孙权于从属地位,或者完全撇开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因此在联名的一百二十人中,没有孙权的名字。 而孙吴此时又因为吕蒙上位,基本战略由进取天下变为割据江东。也就无怪于在刘备称王的那一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而后吕蒙白衣渡江。“跨有荆益”的军事设想刚刚实现,便被低下的政治水平葬送。 刘备集团遭遇最大军事危机而失去荆州的次年,又遭遇最大的政治危机——汉献帝将帝位禅让于曹丕。“禅让”意味着名正言顺,是汉家天子亲口宣布天命已转移到曹氏。因此刘备打出的旗号,无论是“兴复汉室”还是“除残去秽”,都已站不住脚,甚至连刘备集团本身,都失去政治合法性。 而刘备集团的应对是强行“或传闻汉帝见害”,由此把献帝禅让定性为曹丕篡汉,而刘备作为汉室帝胄将“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完成汉室的再次复兴。由此刘备称帝的合法性被赋予,而巴蜀就变成大汉最后的火种。 而饶先生对刘备称帝的非议是,刘备把称帝的优先度置于讨贼之上。刘备唯有锐意讨贼,才能宣明曹氏为篡;宣明曹氏为篡,才能宣明天命并未转移,天下仍是汉室的天下。刘备作为汉室的继承者,称帝才具有合法性。 但刘备在曹丕称帝后,既不曾北伐,也不曾声讨,显然是把称帝置于比讨贼更优先的位置,这削弱了他政权的正当性基础。甚至刘备称帝后的第一次“龚行天罚”,伐的也不是曹魏,而是东吴,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大汉帝国在巴蜀》中,饶先生指出,刘备伐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败局。因为如果按照蜀汉的政治定位,刘备的出兵对象应该是篡汉的曹魏。 或许是刘备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天命在蜀汉,因此才选择孙吴作为出兵的对象。但出兵伐吴依旧可以占据政治的“大义”,即指责孙吴向曹魏称臣,成为曹魏的爪牙,如此伐吴与“讨贼”就成为同一个问题。 但刘备没有,他的伐吴之战根本就没有政治定位,只是简单的“复仇之战”。甚至不如孙权派诸葛瑾求和时那句“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看得透彻。 当道义的优势不复存在,军事的失败就成为必然。但夷陵之战的失败却引发蜀汉帝业的合法性危机。倘若天命在汉,为何刘备称帝后首次“龚行天罚”便遭遇大败?如果刘备死去,他又怎样像刘秀一样完成汉室复兴? 因此夷陵之战的失败,直接导致蜀汉内部数郡反叛,名士私下都在谈论“天命在魏”。白帝托孤,刘备甩给诸葛亮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除外忧内患的烂摊子之外,刘备托付给诸葛亮的,后来诸葛亮又托付给姜维的,还有兴复汉室的信念。而为了这个信念,诸葛亮在稳定益州局势后,毅然挥师北伐。 诸葛亮北伐展现出其高超的政治水平,他首先对北伐做出明确的政治定位:北伐是“恭行天罚”,是“指讨凶逆”,是“除患宁乱”,是伐罪。因此通过北伐,蜀汉就能占据政治的“大义”。毕竟被曹魏篡夺的天下是汉室的天下,而刘备集团正代表汉室。 而从另一个方面,诸葛亮也意识到蜀汉不得不北伐。因为蜀汉政权确立的基础是“兴复汉室”,蜀汉代表的是汉室正统。而汉贼不能两立,王业不能偏安,所以北伐就支撑起蜀汉政权的合法性,也为蜀汉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因此蜀汉即是大义所趋,也是大势所趋。 因此建兴六年,趁曹魏对北方的统治尚未彻底稳固,百姓对汉室的记忆尚未彻底消散,诸葛亮出兵陇西,然后死于汉中,葬于汉中,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贡献给北伐事业。 虽然兴复汉室的使命没有完成,但诸葛亮以他的政治智慧和执着努力,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政治主题,;他勉力北伐的身影,最终投映成对政治道统和文化命脉坚贞守护的形象。 而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亲小人、远贤臣,甚至放纵陈祇、黄皓对姜维的迫害;而蜀汉内部,以杜琼、谯周为首的“天命在魏”的舆论开始占据主导,成都君臣心中也再无汉室社稷。 景耀六年,邓艾不过率万余人偷袭阴平,兵锋根本未及成都,刘禅便在谯周的一力劝说下,将降表迎送到雒城。 这就是饶先生在《大汉帝国在巴蜀》中的叙述角度,与传统观点讨论军事得失相对,他的论述更多的聚焦于政治得失,即“大义”与“合法性”。而且通过饶先生的叙述,我们的确也可以看到刘备在荆州和益州如何扩大军事实力,却失去政治资本,最终又如何食下苦果的过程。 但因本人历史知识过于匮乏,因此对饶先生的观点只做总结,不评对错。毕竟《大汉帝国在巴蜀》最重要的贡献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政权的得与失。

本文标题: 《大汉帝国在巴蜀(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4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犬猿》经典观后感有感《古董衣情缘(珍藏版)》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