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18 08:32: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读书随感》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8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读书随感》精选点评:●翻译太烂。最后一篇写得相当有意思。●世界太大,读得太少,看得更少。●日文转中文的台版翻译,

《读书随感》读后感精选

  《读书随感》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8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随感》精选点评:

  ●翻译太烂。最后一篇写得相当有意思。

  ●世界太大,读得太少,看得更少。

  ●日文转中文的台版翻译,略坑爹…不过还是很好看的~ 尤爱童年与少年两篇随笔

  ●“教养”

  ●“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果只因某书非常著名,不认识它是一种羞耻,而勉强自己去读,实在是大错特错,所有的人都应该从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阅读,认知 ,并且愉悦自己。” “在我们证明杰作的真正价值之前,我们先要靠杰作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 过了20年 发现自己是呆瓜

  ●看黑塞的文字,心里总有一种愉悦感。

  ●从日译本再转译成中文有缺憾

  ●如镜湖,似飞瀑。

  ●哎呀呀,读不懂啊

  ●《我的自传》最好看

  《读书随感》读后感(一):对话《读书随感》

  读书随感(黑塞作品08)

  赫尔曼·黑塞

  12个笔记

  ◆ 读书随感

  gt;> 今天,我认为是世界文学精髓的作品,在我的父亲与祖父看来,也许不值一顾。同样,他年,我的孩子们,也许更不满意,认为我的看法太偏颇。这是难以避免的必然命运,可是,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比父亲辈聪明。以客观与公正为目标,不断努力,是极其美丽的,但不可忘记,这往往只是难以实现的理想

  ◆ 书的魔力

  gt;> 总之,书籍的辽阔世界中是有其危险性的,这点教育家非常清楚。这种危险,比起没有书籍那辽阔世界的生活,危险孰大,我一直到今天还找不出时间去考虑它。

  ◆ 我的自传

  gt;> 言之,诗人是一种存在,而不是可以借学习而成为的。

  gt;> 老朋友告诉我,我们心中都养着蛇。

  gt;> 这氛围中,我为什么能够不受害,超然地活下去,自己也觉得奇怪。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gt;> 从魔术观点解释人生,比较令我觉得亲切。

  gt;> 世界史与博物志,就可发现其中含有令人着迷的

  即使黑塞的“魔笛”与莫扎特的魔笛“一模一样”,它们本质上也是不一样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万物流转,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黑塞的魔笛与莫扎特的魔笛当然不可能相同,黑塞被语言的局限性绑架了,在语言概念中,他看尽了世界,而在事实上他连当时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都看不透。一个终生与语言相伴的人很难不被语言绑架,这就是永恒沦陷。一个人的智慧越高,沦陷得就越深。

  gt;> 这时我才知道,我在歌剧中所追求的东西,莫扎特的《魔笛》已巧妙地表现了。

  gt;> 这时我才知道,我在歌剧中所追求的东西,莫扎特的《魔笛》已巧妙地表现了。

  gt;> 由于回到艺术,我不仅忘记自己是囚犯、被告,忘记在牢房之外无法终我一生的事情——有时也忘记自己在施展魔术。

  好想哭啊!

  gt;> 于是我变小了,进入画中,坐上小火车,并且随着小火车爬进那暗黑的小隧道。

  gt;> 于是我变小了,进入画中,坐上小火车,并且随着小火车爬进那暗黑的小隧道。

  《读书随感》读后感(二):读书人黑塞

  前阵子刚看完黑塞的《悉达多》,又粗略看了下《温泉疗养客》,加上这本书。小说,散文,书评,还是和诗人,黑塞是一个充满禅意,而又探讨哲学的多面手。

  网上搜了下黑塞的照片,消瘦,到了晚年简直就是皮包骨,但目光平静,坚定。看着就忽然想起圣雄甘地,两个人气质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也许是黑塞侵淫于印度和东方文化多年,连气质都不再像一个德国的老头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黑塞的文风却是十足的德国气,沉郁,严谨而充满哲思,德国盛产哲学家,尼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一个个都皱着眉的探讨着人生。黑塞喜欢的作家里除了这些德国本土的哲学家,就是中国的老牌思想家“孔”“老”“庄”,所以黑塞的小说里也是充满了思辨,这导致他的书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有时候读起来很累,至少我是这样。

  回到这本书上,第一篇《如何阅读世界文学》是读了几万本书的读书人黑塞为我们列的一个精品书单,这书单主观性很强,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黑塞读书的好恶,选的几本东方的书和木心的简直不谋而合,看来还是经典常读的好。另外,关于买书的一些论断和我的一些想法暗合,比如“不喜欢的经典书不必勉强读”“藏书需善本,不必求全集”“广泛涉猎,适当专读”。由于选的书库多数是西方书系,还有很多比较生僻的德文书,就不多说了。

  后面专论的几个书评,由于原著都还没读过,只好跳过,留待以后再读。

  最喜欢的是接下来的两篇,《我的童年记忆》和《学生时代的记忆》。和之前的深沉的思辨完全不同,大段都是很灵动的描述,童年卡夫尔小镇的林间散步,暴躁却让童年小黑塞喜欢的拉丁文老师许密特,冰冷的工业城市杜宾根度过的叛逆的少年时代,帮着校长掸书桌上的尘带来的荣耀之感,就连父亲的责打都写得充满温情,金色的童年和叛逆的少年,好像闪着光,让人想起前阵子看的两部法国电影《父亲的荣耀》和《母亲的城堡》。

  憩息于山峰上,

  树梢沉静无风。

  鸟儿栖于林中不再歌唱,

  等着吧,不久

  你也将安息。

  《读书随感》读后感(三):黑塞:人生的别样意义

  很少看“如何读?怎样读?”这类文章,因为我的偏狭,总觉得选书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者是一种存在,无法刻意借学习而成为。只有去读,读与思考,方能慢慢体悟出自己的救赎之道,并且没有捷径可走。但我无意中翻开了黑塞的《读书随感》,像是偶遇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用虔敬诚恳地态度跟你谈着他读过的书,他如何挑选书,他思想反叛的少年时代,也可以看到陀氏和尼采对他深刻的影响。阅读对于黑塞的意义或隐或显都在这本书里,这是一条了解黑塞的“捷径”,还有什么比诗人向自己内心的布道更加真实可感。

  黑塞幼年时曾跟随父母去海外布道,9岁搬回到德国南部小镇卡尔夫,在这里度过他获得丰富阅读体验的童年时期,在祖父的书房里读着18世纪的德国文学,家门前的大片草原成为他的迷之海。少年时期,黑塞因为爱好文学与自己特有的文学才华而被老师怀疑,这显得荒唐又不可思议。学校存在的目的不是培育人,而是规训人,“教师被训练出来大概只为了阻碍杰出自由人之成长及其伟大辉煌之业绩罢了”。是读书让黑塞的自我觉醒,并且他很早就拥有了自我意识,每天窝在祖父书房里拿出一本一本大部头,摊开趴在地上,忘我地徜徉。他在13岁时曾因为思想反叛遭到过监禁的重罚,并因此告别了神学院,曾有四年的时间处在逃亡与放逐的状态中。“人家都承认我有好天分,甚至认为我有一些真诚的意志。加上,我一直都是一个肯读书的人——虽然我一直对怠惰的美德表示敬意。但是,在怠惰这一点上,我毕竟无法成为名人。”多么朴素,又多么可爱。

  他因为爱书去做书店店员,读着读着发现新书所给予他的空虚与无意义必须靠着回归古旧经典的怀抱,才能获得精神生活持续而有力地震荡。于是他从新书店又转向旧书店。他自认缺乏振奋,因此选择回归自我,并与周围的世界冲突。在舒适圈里久待,读书就是那剂强心针,“我应该再度回到学校;必须再度遗忘自我的满足,忘记安于社会现实。”当所有人都疯狂地陶醉在不幸中时,黑塞却无法随着大时代而兴奋,因为他看到潜藏在战争中的悲凉的痛苦,只能用写作来绝望地抵抗。读书不是要使我们显得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它延展了人类情感谱系的广度,帮我们把神经磨得纤细敏感,也让人类之间获得了一种高度的精神共通。

  黑塞在他的人生里不断地被宣称为叛逆者,他的老师,他的祖国。“以前的模范生黑塞变成了不良学生,他受处罚,被退学,到哪里都品行不端,不仅自苦,也使双亲时时担心——因为他在周边世界(或者似平凡的世界)与自己的心声之间找不到和解的可能性。”于是这个黑塞又回到孤独悲惨的处境中,挣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地狱里。反思、自省,他也曾想与世人和睦相处,但是越读越发现这不仅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还必须使自己像世界的外在和平表象一样模糊不清。

  这是本可以常读常新的书,因为黑塞每一天都在向过去的自己告别。觉得无法忍受,但仍然活下去,“始终爱这痛苦、幻灭与损失的异样生活”,而我震荡、惊诧,他写的是他自己,还是我们的今天。他说在这通往荒野的步道上走着,若将此事告诉他人,终究是徒劳。而我却看到他在月色皎皎的梦里变作悉达多,在密林河边摆渡着探寻真理的虔信者;看到他在落雪的荒原上独行,也许会碰到鬼魅,但他不害怕,因为他无法与鬼魅同去。他用幼者的稚趣之美引取着喜悦,对抗着贫瘠的现实,赋予人类生活一种高尚动人的意义。

  《读书随感》读后感(四):爱的阅读:发现能抓住我们心灵的作者时,读完他的所有作品

  我真切看见了那些织进作者生命肌 理的书页怎样像永恒的投影, 有力地掠过他生命变幻的 天空。 不,怎么会是掠过?是停留,是占有, 是彻头彻尾的征服。 没有亲密而刻骨的交集, 生命何以会从书中或者书何以会从生命中获得真正的意义和力量?--王强《读书毁了我》 按照神话作家坎贝尔的方法,今年摆脱了排行榜和AI推送,转而按照作家来读书--读好的作家的豆瓣高分图书。“读对书,读 对的人写的书。你的心就会被带到某个层次,你可以因此一直拥有一种美好、温和、慢慢燃烧的喜悦。 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当你发现一个真正能抓住你心的作者时,就把他所 有的作品都读完。不要说“我想知道某某某写的东西”,也不要被畅销书排行榜所困扰。只去读这一位作者想要告诉你的。然后去读这位作者读过的东西。这时世界便以某种一致的观点豁然开朗。”

  用这样的方法,读了坎贝尔、帕慕克、阿摩司奥兹,还有黑塞。像收集邮票一样,收集一名作家的高分书,然后每天阅读这位作家的文字,慢慢熟悉他的写作风格。以前看到豆瓣推荐的好书,只会注意到书的名字,现在则只关注这本好书背后的作者,还有这个作者写的其它好书。虽然这样会错过许多畅销书,但也把同样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好的作家。

  黑塞是多产的作家,善于描写各种故事,连学霸的故事也可以写得扣人心弦。昨天读黑塞的《在轮下》。黑塞是天主教徒,对教堂、修道院都有着深刻的描写。这一次讲述的是学霸汉斯以地区第二名考入神学院,在学校住校期间认识一位爱写诗、叛逆的同学,青春期的少年无法忍受神学院的枯燥。曾经的学霸迅速成绩下降,最后被退学。就像黑撒在《流川枫与苍井空》里唱的:“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发生,在这城市之间。”无数曾经的优等生,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里,面对更大的世界、更强的对手,如果没有导师和好学的小伙伴,成绩就会迅速下降。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尊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伤精神的最大罪恶之一。--黑塞《读书随感》

  黑塞在这本《读书随感》里,也讲了自己读书的心法--“读者阅读世界文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先认识自己,进而认识对自己有特别作用的作品。无需依循任何模式或纲要,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果只因为某书非常著名,而勉强自己去读,实在是大错特错,所有人都应该从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阅读、认知、并且愉悦自己。”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家,再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和这位作家对话,“以了悟人类所思、所求之广阔和丰盈,对整个人类的生命和振动产生多彩的共鸣,这就是一切生活的意义”。

  读喜爱的作者的好书,就是爱的阅读。

  《读书随感》读后感(五):“阅读世界文学先要认识自己”

  看完黑塞对读书的看法、对书籍的态度,真是令人愉悦,在自己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那就是先认识自己,进而认识对自己有特殊作用的作品,以及读书这件事虽然有被轻视的趋势,但却不能因此放弃这条最可能接近自己、看到整个人类的广阔丰盈多彩的途径。

  他对陀氏《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见解深刻准确,读完这一章立刻买了《白痴》。

  在《查拉图特斯拉的重临》里,黑塞谈命运、苦恼、孤独。认识自己、善知苦恼、享受孤独,然后再谈作为和对国家、民族、历史的作用。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再一次在黑塞这里获得了肯定。

  黑塞的敏感、细腻是天生的,在文学、音乐、大自然中度过的童年是让人羡慕的,更不用说关爱和知性的父母对他的指引了。

  回忆过往时,既有青春的烦恼,也有在敬仰的老师带领下成长的喜悦,总的来说那段时间黑塞并不好过,做了很多尝试但都失败了。在之后的人生里,黑塞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写作、放弃写作投入绘画和中国哲学、创作歌剧、再次投入绘画,来处理和社会的冲突,在绘画里,他进入了他想去的世界。

  一些书摘: 真正的教养并非是为某些目的而努力以赴的教养,它与一切以完美为目标的奋斗一样,本身即具有意义。为增强体力、灵敏与美所下的工夫,并不见得可以使我们富裕、成名或强壮。但它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情趣与自信,让我们觉得更快乐、更幸福,并赐予我们心灵的平和与健康,因此,单单它本身即已有所得。 研究世界文学可以让我们慢慢地亲近许多民族的诗人与思想家,他们在著作中遗留下极其丰富的宝藏——思想、经验、象征、空想与理想。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任何人都无法走到终点。 尽量求多读多识,而更重要的是自由地,依个人意志选择我们空闲时能沉溺其中的杰作,以了悟人类所思、所求之广阔与丰盈;对整个人类的生命与振动产生多彩的共鸣,这就是一切生活的意义。 读者阅读世界文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先认识自己,进而认识对自己有特别作用的作品。无需依循任何模式或纲要,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果只因某书非常著名,不认识它是一种羞耻,而勉强自己去读,实在是大错特错,所有的人都应该从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阅读、认知,并且愉悦自己。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尊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伤精神的最大罪恶之一。 今日社会似乎颇有轻视书籍的倾向。年轻人往往认为舍朝气蓬勃的生活而沉湎书本,是可笑而且没有价值的事,这类的年轻人为数甚多。他们认为人生太短暂,太可贵,因此不能耗费在书本上。他们往往一星期六次泡在咖啡馆的音乐或舞会中,浪费了许多光阴。现实世界的大学、工作场所、交易所与娱乐场所,也许极为灵动而富有生气,可是,终日停留在这些地方,难道比每日为古圣先贤、文士诗人留下一两小时,更接近真实的人生吗?的确,过分耽读有害无益。书本有时也会与生活做不纯的竞争,但我仍然劝告人们应献身于书籍。 读我们美丽的世界文库,不要存着当学者的念头,更不要想做世界的审判者。只是通过一道最容易进入的门,踏进精神的广场。 在我们证明杰作的真正价值之前,我们先要靠杰作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 人类非得自自然的赐予,而是从自己的精神中所创造出来的许多世界里,书籍的世界是最大的一个。 书籍中这无限的世界,对于所有真正的读书家,显示了各不相同的姿态。他们都向这世界中,去觅求自己,去体验自己。 无数的道路,经由原始林通到无数的目标去。而任何一个目标都不是尽头,在所有的目标后面,展开着新的原野。 用细腻的、纤微的,怀着丰富的关联去读,愈读,愈使我们对一切的思想和文学,会在更多的一次性、个性、狭小的制约中见到,而一切的美、魅力是基于这些个性与一次性才能知道的——而且同时,各种民族的几十万种声音,都向着同一的目标而努力,用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的神,梦见同一的愿望,有同一的烦恼,于是更明白地见到似的。从数千年间无数的语言或书本所织成的织物中,有着惊人的崇高,超现实的幻象,当受到光亮的瞬间,凝视着读者。 透过多数的语言走向精神统一,透过多样的现象逼近理念的永恒,献身于许多的时代、语言、艺术与文学,时时怀有将自己固有的东西化为外国的事物,贡献更多的爱与思虑之冲动。

本文标题: 《读书随感》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0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精品咖啡学(上)读后感100字《宗教简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