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仙路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6 09:45: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问仙路》是一本由减肥专家著作,鲜鲜文化出版的2019-1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问仙路》精选点评:●体系宏大,逻辑自洽,很棒的网络小说。●读第六遍了吧,分明就是中国版的《thematrix》#问镜#●修真

问仙路读后感100字

  《问仙路》是一本由减肥专家著作,鲜鲜文化出版的2019-1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问仙路》精选点评:

  ●体系宏大,逻辑自洽,很棒的网络小说。

  ●读第六遍了吧,分明就是中国版的《the matrix》#问镜#

  ●修真小说第一神作。

  ●仙侠小说执牛耳者,真界三部曲之一

  ●在“网络小说”中,已经难得了。

  ●前四分之一部分还是很不错的。后期成长太快,有些混乱。

  ●文笔与情节设计,都比凡人修仙传要好。

  ●没有幽冥好!感觉整体不够细腻

  ●文笔一如既往,潜意识开发的点也有些意思(虽然后边就完全没影了)..但几乎失去了幽冥仙途的所有优点,就看看半途写废的人物有多少个吧,叶途、梦微、甘诗真、宝观...大多数人物都只露脸两三次说两三句话,再出现时都只能作为某个无关紧要的角色,真当自己是RPG呢?所谓草灰蛇线,根本追不上男主的成长速度。整个后半本味同嚼蜡。非常像FM玩到几年之后,市场上全是虚拟球员的感觉。

  ●说明文字过多,节凑偏缓。压缩一下,应为神作。

  《问仙路》读后感(一):一部好看的网络小说

  第一次接触网络小说是在初中的时候,具体是怎么接触的已经忘记了,看的第一本网络小说是什么也不记得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看网络小说的介质还是书本。学校周边有很多租书铺,貌似是一个星期五毛钱,那里的书几乎就是这种网络文学。记得那时候老师经常查寝,专门就收缴这些违禁品,书本厚实想收好也十分麻烦。记得有一次突然宣布查寝,急急忙忙地将书本藏在被窝里头,也得亏及时,要不然放在租书铺10块钱押金就别想要回来了。

  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被缴书这种事情也时常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教室里头,被老师逮住,只能灰溜溜上缴。那段时间还假装镇定地继续在书店闲逛。现在想想那10块钱可以买多少本这类粗制滥造的书籍了,自己简直亏大了。很快MP3开始风靡校园,于是蠢笨的书籍开始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电子书走到了前台。我们的行为似乎也变得更加疯狂,不用再打着手电筒在昏暗的被窝中翻着有些油腻的书籍,不用再惊心胆战地在教室里头东瞄瞄西瞄瞄,只需一台小小的MP3便可以满足我们所有需求。有几次胆大到放在课本下面看小说,多么庆幸体积小的好处。

  为什么能迷上网络文学,且不说那时候心智还没长成熟,如今的我为何依然如此?是那恢弘的打斗场景、是那宏伟而全面的神话设定,动不动就牵扯到如来大帝那些大能,这些最热血的场面随着剧情不断深入,吸引着我不断探究,以致欲罢不能。还有便是奇幻,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法宝层出不穷,整个修炼体系能让作者从始至终逐渐完备,这仿佛就是看着自己的亲身儿子长大一般,你渴望看到他长大成人那一刻。

  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不断深入并且趋于饱和,充满颠覆性的情节设定越来越不可见,这也造就了人的审美疲劳。并且随着我的审美水平提升,那些空泛的文字、粗制滥造的情节、套路文......逐渐被我抛弃,吸引我看的网络小说越来越少。于是一本好的网络小说判断依据更多取决于一个好的情节上。毕竟现如今网络小说越来越长,流水账似的记叙手法很常见,人物脸谱化,辞藻看似华丽,词汇量却很匮乏,没有一个好的情节支撑,是很难让人坚持到最后的。

  《问镜》算是一部少有的能让我看得下去的小说。它模糊了主流小说千篇一律的升级体系,重点在于描绘一个宏大的真实世界。在这样一个有着巫、剑、道、佛、魔的世界中,人该如何自处,该如何面对与大道的关系,与天的关系?作者不惜文字地一遍遍讲述“神魂结构”“天人互博”等等抽象概念,简直就是在生生造出一个唯心哲学理论。而正是通过这些对自我的认知,也造就了余慈,正如其每每在生死一刻中大突破一样,或许人也只有在这一刻才贴近大道,这也是其为何选择生死法则的原因。

  通过种种感悟情绪,通过描绘详细的法则原理,我们知道这样的东西太过于玄幻,太过于超然,偏离了小说的原则,但原本网络小说就这个套路,特别是如此之长的小说,若没有这些,如何显得整本书更加饱满。

  每个人都欲望,正如佛想造就六道轮回,造化剑仙想让易变法则长存于世,罗刹鬼王想打破真界束缚......而这些欲望叠加在一起,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冲突与融合。想超拔于世谈何容易,身在体系,便要有打破体系的决心,又要有容纳体系的宽广。况且所谓的真实是什么?是合道的危机,是满是域外天魔的恶劣环境,那么又决定了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保护我们自身。这种矛盾或许就是身为人的矛盾,情绪的繁杂也就注定了有冲突,有妥协,唯有在这无比杂乱的思绪中认清自己,理清思路,才可能坚实地踏出每一步。

  《问仙路》读后感(二):地仙到底是什么,看了这章才明白楚原湘佩服辛乙什么了。

  地仙到底是什么,看了这章才明白楚原湘佩服辛乙什么了。

  http://dq.tieba.com/p/3508781209

  从这章可以看出,能跳出巫神的圈子,让自己的灵味和真正的真实相搏后得到的真实再反作用于真界的天人九法,然后对真界的天人九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让真界的天人九法带上自己的烙印,这种境界就是地仙。当然要成就地仙,还要抗过法则异变的反冲,也就是巫神对意图改变自己世界法则的人的对抗机制。

  那堪天定元不就是在干这个吗,所以楚原湘说佩服辛乙,因为堪天定元就是举真界之力让法则进行异变,异变到何种程度,如何对抗巫神体系的反冲都是大家一起扛,难度比自己成就地仙要好多了,这也是门阀之所以能拿出好十几位地仙的原因。概因这些地仙都是注水的。

  而神主的网则是建立在巫神版天人九法的基础上才能最有效率,因此一旦法则异变,对神主的冲击远大于对地仙的冲击。

  那鱼刺是地仙吗?原则来讲”后圣“是,鱼刺不是。因为鱼翅对法则体系的异化是通过自信之法创造出来的”后圣“实现的。可以理解为分身是地仙+神主,而本体不是。

  这章也完美解释了为啥万古云霄创出来的时候,天地大劫立成,因为这意味着道尊对巫神的真界的法则进行了一次异化。证明了道尊的存在。

  同时为啥天地大劫时期好成地仙也给出了解释,如果是正常时期,想改变巫神的法则,巫神体系会立即反击,强度也高,而大劫期间这个体系是活动的无法有效反应,只能等堪天定元之后这个体系被固化之后再行反击,但如果让固化后的法则对自己的冲击变小,这不就容易抗过去了吗?

  地仙的境界其实有3:

  1,把握真界的真实

  2,得到自己的真实

  3,将自己的真实反作用于真界,让真界的真实带上自己的烙印。

  辛乙现在是在第2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造出来的符器肉胎不稳的真正原因,因为他造出来的符器肉胎是他的真实,而必然和真界有冲突,但一旦通过堪天定元将他的真实对真界进行异化,就不存在这种冲突,他就立即可成就地仙。

  但辛乙的想法,不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心气也高,堪天定元必然有妥协,对体系的异化未必是他所有的”我“,他不想用这种妥协的方式,注水的方法来成就,我要成就地仙,就要让真正的”我“对真界产生异化,同时他又悲天悯人,顾大体,识大局,想找个最合适的时间,同时把这种异化对真界造成的影响最低。所以辛乙,看来会是个永远成就不了地仙的悲剧。

  可能表述的不明白,和你的意思是一样的,灵味和真实相合的意思,形成自己对真实的见解,并将这个见解去异化现存的真界法则。其实物理学家就是在干这个,物理学家提出的宇宙理论肯定不是真实,但一旦他的理论被世人承认,这就是对现有物理法则的异化。

  辛乙的问题,你说的很有道理,可能真是灵味和造化的冲突,其实造化生灵本应该是创界者的专有权限,地仙在自己的自辟天地中造物,造生灵,没关系,但是辛乙的想法应该是在真界造物造生灵。所以一旦践行他的主张一个把握不好,真界万物生存的根基大变,这就是大灾变啊。

  是不是注水,只是猜测,但的确是因为佛,道两家地仙级多的离谱,一边是法则再合适成地仙也完全看脸,另一方面是高达8成的折损率,说是多劫的积累是在说不过去,正常来看,一个门阀5到6个,还好理解,论剑,魔门差不多都是这个数,这两边最大的区别就是堪天定元的参与程度,论剑只仲裁,魔门只捣乱。

  终于有聊这个的啦,按照最近抛出的设定,鱼刺异化真界法则后,就应该是地仙,但实际他仍然是长生真人,只不过得了一扭曲法则的种子,有点矛盾。而八景的人是认为后圣降神于鱼刺,让鱼刺异化法则,以避免劫后定元的反噬,所以虽然是通过鱼刺异化了法则,但不是鱼刺本身的实力,所以成不了地仙。

  也就是说对外展现出来的关系的是鱼刺是信徒,后圣是神主,这种对外的关系就是通过自信之法造就的。

  另外紫薇地御和自信的确没关系,和罗刹那一战外界看来后圣显化紫薇地御和罗刹交战,同时降神于鱼刺,让鱼刺异化法则。这两件事是有前后关系的。显化显化紫薇地御,让罗刹受伤,罗刹发飙天厌地弃,鱼刺异化法则是为了对抗罗刹通过法则层面造成的天厌地弃。

  《问仙路》读后感(三):长生路上笑蹉跎

  长生路上笑蹉跎——转自纵横书友 娲皇恋

  http://dq.tieba.com/p/3794030017

  道尊,佛祖。是不是没有心魔?。。答案应该是是的,比如萧圣人最后唱给鱼刺听的那句道情,希夷里,那一轮皎月,无缺无盈。

  视之不见名曰 夷,听之不闻名曰 希,搏之不得名曰 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

  -度娘

  结合前面那个一气寥寥混踏冥,基本就是在告诉鱼刺现在是要去合那个无人(一切外界干扰)无我的玄妙境界了吧。只有在那个境界里,鱼刺才能勘破原始魔主摆在所有有志超脱的生灵面前最后的迷障,对自己最后的疑问?不是他人如何做,外界如何变,而是自己想做什么,万魔池里的是鱼刺一生积累的在理解广大世界来了解自身的过程中,外界之因产生的果,这些果,我觉得就是心魔,灵昧了解太虚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疑问产生的偏差,他们是自身的迷茫的影子,是灵昧在强大外界因素影响下失去对自我把握,对最重要的那个我开始求长生,求真我,求不假外物,我自存在的这理想的初心。

  除我(灵昧)之外一切皆虚妄,何谓虚?除了灵昧以外的另外八法的存在对于灵昧来说毫无直接关系,除了太虚先天而生是客观的宇宙一切,另外的七法皆是因为灵昧的存在而存在,我思故我在,天地变化因为我的观察而被判明。。。

  天法自生,动静是物态之理,没有人的观察不存在差别。

  太虚是万法源流,代表的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基础。他就是无限的知识。学不尽的真理,是无限也是零。

  造化,是物质具体构成的细节之法,各种物体各不相同,造化就是物理,但是同样的,物理是人总结,人看出来的。

  生死是灵昧存在的区间。道德是灵昧之间协调的妥协和规矩。阴阳是天人物象之间的转换规律,真幻是人观察万物主观判断,超拔,后面会解释,姑且方一边。

  我的总结可能是错的,但是意义在于,他们都因为灵昧的存在而有了意义,这个意义是人赋予的,那么他们是为人的某个目的服务的工具。可以是认知,人通过给他们分类定义有了对于世界的判断,完成某些目的,人通过其他八法获得了神通。突破了自己作为太虚造物的某些物象上的极限,比如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之理,人会死,但是发愿长生的修士至少通过对天人九法的运作延长了寿命。但这真是长生的意义么?

  我一直想什么样的图形能比较好的具现化天人九法,灵昧本身就是特殊的,对于生灵来说,只有自身的灵性,即思辨的来源动力是真实的,其他来自太虚演化的法则其实都是虚的,灵昧既然有昧字,自然代表生灵本身相对于太虚演化的这广大世界,本身是愚蠢的,人,因思考而明,而灵,但是因为不知本来面目,而忙于处理太虚法演化的花花世界而昧,因为相对于是无限的世界,每一个灵昧的所知都是有限的。所以大能所谓的超脱,其实就是如何求诸于内,不假外物(天法,天人法)来达到真正的灵明的过程,和尚曰,啊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道家的真是道可道,我后学末进,真的是词穷了,也就只有借萧圣人那段道情来用,先天先地,一气寥寥踏混明。来表达一二,就这个感觉,求的是一个境界,灵昧的变化和独立。

  那么如何做呢?答案在天人法上,首先是理解超拔,即原始魔主代表的领域,超拔的反面就是沉沦,是有理由的。

  人或者说每一个灵昧,有心超然于天地,不甘心浑浑噩噩,就只有借着外界了解自身,这过程中就好像攀爬着一道梯子,梯子就是超拔,他是奇妙的天人产物,想象九法是9个星球,中灵昧居中,以超拔为梯去访问其他的法,借此了解天地,这过程中,人挣脱了天地给灵昧寄身的躯壳持续性的先天大限,(驻形关),人作为生灵来自*和后天社会性带来的七情六欲(七情关),灵昧中昧的成分在在减少,灵的成分越来越大(思考的成分),但是毕竟这是借着外界来了解自身的过程,外界无论如何都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梯子,即超拔本身对于灵昧来说只是工具,工具是无情之物,他是过程而不是目的,这过程中这张梯子给灵昧带来了源自太虚的其他九法的信息,灵昧处理信息,知识即是力量,知道的越多,在九法当中能操控的力量就越大,但这都是外物,明辨其中的意义,最终的目的是借此理解自身,而不是耽于这些外物带来的华丽效果,计算机(镜灵这样的)可以处理无限多的信息,但是无法做出只有灵昧才能做的事情,即根据自己的终极需要(超脱,或者说完全明辨自身)做出反应和反思,灵昧是终极变量的源头。天魔大概就是不存在那个最终极的需要,而只是顺着超拔这张梯子去了解其他灵昧在印证自身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来获得虚假的安慰,所以才是天魔所谓的他化自在吧。虚假的,非自我的超脱满足感。从来没有真我这个概念,如何去做了解自我这件事?灵昧缺陷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没有被我绕晕,基本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超拔带来了看世界,明自身的机会,但是灵昧在这个阶段不脱昧字,容易被太虚法演化的花花世界迷失了终极的目的,这就是超拔带来的沉沦,接着在天人九法中不断的扩大影响力,太虚法的演化的一切对于生灵来说本质上是虚假的,而生灵在这个过程中却必须要以此作为凭依借着这过程来印证自身,其目的是思考自我,去求那个真我,所谓去假存真是为修真,太虚演化的万物真实,和灵昧真我之间就会有偏差,孰真孰假?产生对自我的疑问和不确定,接受手上的真实(种种法力神通,世俗利益)还是继续去求了解那个飘渺的真自我,这就是心魔的根本源泉,接受了九法演化下手上的世界真实,就是停止了思考,停止了明辨,那一刻起,你就沉沦了。

  超脱是什么?和尚有一点好,那就是如果你不被他的法理绕进去他说的很透彻,真我的状态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用问镜体系来说,就是佛祖道尊的境界,把灵昧当中因为不理解太虚演化的世界而带来的本身的愚昧去掉,只存真灵,不用去爬超拔的那张梯子,不用再去借着其他8法来了解自身,自然跟原始魔主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了,完成了长生之志的初心,理解了世界,理解了自己,自然获得了大 自在,自在,不借太虚演化的物质世界而自存,这一刻起,天,人平等。。。(和尚的语言真好用)无法无天,自然没有了天人之隔,我就在这里,不需要证明,世界和我已经没有了界限。不是失去自我思考融化于太虚的合道,这只是一线之隔的差别。从我开始理解了世界,然后回到自我,还是我去理解世界,然后被世界同化在了那无限的知识里。因为知识是外物,而我的思考才是真的。

  最后就是长生的意义了,综上所述,鱼刺说长生是一切意义的结合,这话真没错,长生就是灵昧自证自身的过程的一环,他是修士发愿超脱的起点和源头。这个起点是不纯粹的,他包含了修士的七情六欲,和远大理想。因此他才全面,心魔也是这条自证自我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是自我的迷障,最后的障碍,通过理解他,灵昧反思了自己最初去理解万物的理由,不在于我们在无限的道理中获得了多少,而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借此触及真我,有没有继续追求思考。走下去,坚定的走下去,不在攀爬天梯的过程中迷失,这样的长生才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行尸走肉。诚所谓,长生路上笑蹉跎。

  《问仙路》读后感(四):《问镜》于舟——长生路上笑蹉跎

  《问镜》于舟——长生路上笑蹉跎

  http://www.lko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3517

  于舟老道,离尘宗外门止心观观主,修道三百年,困于还丹境界,最终未能轰破驻形关而延寿,界河源一战后,溘然而逝。

  于舟与《问镜》主角余慈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是公认的书中重要角色之一。但就我的理解,于舟对主角的影响之大,全书再无第二人可比。可以说,《问镜》一书,除了主角余慈,灵魂角色就是于舟。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问镜》的主线。到目前为止书有三卷,这三卷可以概括成:

  第一卷,离尘宗——讲述余慈加入离尘宗前后的故事;

  第二卷,北地乱世——讲述余慈叛出离尘宗后、涉足北地的故事;

  第三卷,复苏搏长生——讲余慈被封北地,神意分身行走天下的故事。

  余慈是怎么获准加入离尘宗的?于舟的全力引荐和帮扶。回到两人相遇的第一幕,止心观,如果不是于舟本人温和大气愿意提携余慈,余慈哪里有机会加入离尘宗?

  到后来在离尘宗内,也是于舟不遗余力的动用以往的关系来为余慈铺路。奠定余慈虚空神通第一步的《玄元根本气法》,正是在于舟的全力推荐之下,余慈才能轻易获得。而后让余慈得以进阶还丹、步虚甚至长生的符法,学自隐居离尘宗的朱老先生,这也是于舟的引荐功劳。也正是因为于舟的推荐,余慈才能以外门弟子的身份加入剑园探险的队伍,也才能在界河源获得与玄黄杀剑的交情、进入曲无劫视线、获得飞仙剑经、太初无形剑、得到影鬼这样重要的朋友等等等等。

  余慈又为什么叛出宗门、身负燃髓咒孤身闯荡北地?不光是因为何清要杀他,更因为他胸中一股不平气,为谁不平?还是为于舟。可以说前两卷余慈在离尘宗的一入一出,全都是因为于舟老道,而缘于于舟老道得来的种种情谊、仇恨、功法、领悟,基本上也奠定了第三卷余慈孤身拼搏的根基。

  这样看来,其实余慈从书一开始到目前的大半经历,都是由于舟而起,余慈身负的种种法宝、功法也多由于舟而来。所以我才说于舟实在是《问镜》除余慈之外最重要的灵魂人物。那么我就来试着用“大梦,阴阳,止心,逝水”这些和于舟牵扯最深的因果来解析一下于舟这个人物。

  大梦

  如果减肥神愿意多写一本外传,于舟的前半生会是一个好选择。于舟前半生的经历可能不如《问镜》主角余慈这样波澜壮阔、始终以虫豸之身游走在龙象之侧,但也必然是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从朋友看,与他同辈的有根性第一、以步虚之能创出《玄元根本气法》的解良,有锐意无双、剑意堪称离尘宗第一的谢严,还有其他几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这几位几乎都有进阶长生真人境界的潜力和能力。最近的章节也说明了于舟当年交游之广阔,连佩剑也是洗玉盟地界的炼器宗师级人物所造。能与这些人成为挚友,于舟当年的资质能力肯定是丝毫不弱的,更不用说,以上这些离尘宗人士多次点出于舟当年隐隐算是这群人的领袖。

  从剑术看,于舟屡次用剑,都让本身极具剑术天赋又接触过几种顶级剑法的余慈在心里赞叹不已,这本身就说明了于舟的剑术造诣基本已经不弱于步虚大成的谢严,于舟的天赋应该还更胜一筹。

  从道基看,界河源一战最后,于舟以还丹的境界,以一人一剑之力,游走在无量虚空神主、大梵妖王等多位真界顶级人物之间,最终力扛重压,救下余慈。这种超出正常还丹修士无数倍的战力可不是什么天魔解体大法-之类的伤身法术可以简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于舟本身无比浑厚的积累。

  并且,从许多人物对话中,能获得更多的旁证,来说明于舟前半生的波澜壮阔。比如这段(第一卷第八十三章):

  解良唇线下抿,这已算是他今日最明显的表情了:“实证部走的是以力证道的路子,恨不能将一切量化,但最终迎劫破关之时,还是要回到炼心上来。就如师兄你,这些年来,为助你攻破‘驻形关’,宗门不但允许你遍鉴各秘传丹诀,连‘飞羽藏形登天法’都破例传给你了,只盼你再有精进,可直至此刻,你仍困于自限之樊笼,每日里自怨自艾,这难道也是资源的问题?”

  从解良的这段话能看出,即便于舟已经垂垂老矣,困于还丹境界许多年,离尘宗仍然愿意将宗门资源向他倾斜,甚至不合门规的将更高层次的步虚法都可以传给他,这只说明了一件事——于舟本人值得这样做。这样的信任、这样的破例,除了说明于舟当年有多么辉煌以外,我真想不出别的什么理由了。至于说同门之谊,在大道通天、只争一线的真界,这样的做法也真的讲不通。只可惜,种种辉煌,光芒万丈,对于舟而言,都是前尘旧梦,正如一场大梦。

  阴阳

  许多读者梳理不清楚第一卷里于舟、何清、方回的关系,我这里引用一下yogliu童鞋的精彩描述:原帖地址:http://www.lkong.net/thread-585310-1-1.html

  公务员小两口,丈夫比较有能力,舍了面子把媳妇也弄进单位了,还提了个科级。单位领导看上了小媳妇,跟她说,跟我,70年保你提处。两口子离了。丈夫心灰意冷,就在科级上混了,又查出来癌症,彻底没啥混头。后来单位又来个小年轻,拜了丈夫当老师。媳妇后来真提了个副处,也没啥前途了就瞎玩。觉得领导x能力不行,私下里玩了玩小孩。丈夫跟前媳妇说,你别害了孩子,要不,我这儿还有些寿险。等我死了,归你。媳妇说行。丈夫死了之后,媳妇反悔了,想弄那孩子;领导老了没用了,只担心曝光,也帮着媳妇往死弄。同时小孩也觉得恶心,又对不起师傅,也想弄媳妇。俩人火拼,小孩赢了,杀了媳妇跑路。

  看起来是玩笑,但也确实说清楚了于舟与何清的恩恩怨怨,归根结底,于舟的痛苦在于男女之事,爱人的背叛才是于舟沉沦的源头,可怜于舟惊才艳艳,却受困于当年痛事,到死都不得解脱。

  不少读者弄不清这段关系的原因,主要还是减肥神一贯乐于把线索埋深一层的写作手法,一路铺垫、种种迹象,最终才点出关键,却又不愿意直白的在对话里讲出,习惯性的再遮一层纱,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捡取信息,拼拼凑凑才能看清。

  其实何清甫一出场,谢严和解良就毫不遮掩的表示了对她的反感(第一卷一百五十二章):

  于舟一笑停下,正想说话,谢严第二句便紧跟着过来:“何清是怎么回事?”话中明显不太高兴。

  ……谢严却冷嘿一声:“瞧瞧?怎么瞧着是给人添堵的?”

  ……余慈当然有好奇心,他的目光在几位仙长脸上转了几圈儿,正估摸情况,解良抬眼,与他视线对上:“谢师兄所传甚是精要,然而你不能刻意着力,要辨明剑意虹化、雾化的差别”

  解良也来?

  谢严刚直凛烈,当面给何清难看还情有可原,但连解良也是这样的态度,余慈连带着读者当然都会怀疑,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后面紧接着又有于舟弟子宝光对何清的古怪态度(第一卷第一百五十四章):

  ……倒是宝光,虽然有时候大大咧咧,但在面对长辈的时候,还是非常懂礼貌的。可看他称呼何清,不是“她”,便是“那人”,殊不客气,岂不可怪?

  想了想,他问道:“何清仙长和于观主他们,是不是有些嫌隙?”

  小道士根本就藏不住心思,闻言脸色一变,张嘴想说什么,但到最后竟然绷住了他那张有名的大嘴巴,只是咳了一声,道:“这个我不太清楚……对了,我要回观去侍候师父,先回去了,余师兄你忙!”说罢也不管余慈怎么个想法,转身便走。

  同不少读者一样,我当时第一次看到这里时也觉得古怪,但看过第一卷的中部和后部,也仅仅在脑子里大概有个“何清和于舟一伙人关系恶劣”的印象,其余倒没有多想。直到第一卷末尾几章,于舟与何清的恩怨才忽然暴露在余慈和读者面前,这种强烈的冲击性想必正是减肥神想要创造的。

  何清此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本身资质不够,竟能舍下爱人于舟,去和方回双修以求进步,回头来对于舟也是毫无愧疚,只当于舟是自己道心枷锁。她明知于舟看重余慈,便用大梦阴阳法来助余慈修行,其实便类似与双修,以此来进一步刺激于舟。最终于舟妥协,答应以性命来帮她最后精进长生真人。何清的种种行为,其实正如同她的宠物山孤一样,鱼龙道虫,天性便是汲取一切来强化自身,除却自己性命再所不惜。

  于舟当年遭此重创,用jj的话来讲便是“念头不能通达,修为再难有存进”,身边的好友一个个步虚长生,自己则困于阴阳之间,寿元将近,茕茕孑立。

  男女事,生死事,都是阴阳事。

  止心

  于舟身受离尘宗传艺大恩,明白祖师方回的作为意义所在,但也不愿意在离尘宗内眼看着方回与爱人何清以大梦阴阳法双修,所以放逐自己去离尘宗外门止心观当观主,眼不见心不烦,寄情山水,同时心下肯定也希望自己能放下心结,打破驻形关。

  我不知道减肥神当时写到这“止心观”的名字时是什么想法,但看完第一卷再回头看,就能感觉到“止心观”这三个字其实正是于舟老道心丧若死的真实写照。

  但他真的止心了吗?其实没有。在解良与他争辩证道理念时,于舟努力的证实自己实证部的合理性;在余慈全力想办法为他延寿时,于舟感到欣慰,也有过一丝振作的意味。最关键的,在何清的事上,每次师兄弟们对何清表示不屑或不满,他总是轻声和气的劝解或者拉开话题。这就说明,虽然身在止心观,但于舟不仅求道之心不止,连对何清的复杂感情也不曾止息过。

  于舟何时才真正的止心?其实就在何清对余慈用过大梦阴阳法-之后。曾经相爱的两个人最是互相了解不过,更何况从《问镜》多处都看得出,于舟当年是多么的豪迈和真性情,至性之人必然至情,所以何清完全明白于舟的弱点所在和伤痛之深,所以她才能在最准确的位置上插下最后一刀,彻底让于舟心死,心止。

  这样再看,就能看出在剑园前后,于舟老道的许多言行其实已经是在为走自己的最后一段路作铺垫。他更加殚精竭虑的为余慈牵桥铺路,动用全部关系为余慈创造机缘,最终在界河源,燃烧自己保护余慈,艰难得来的延寿丹药也被于舟用在了余慈身上。

  于舟道心止于何清与方回的双修,求生心止于何清祸害余慈,正如《问镜》的简介中四句偈语的最后一句“我有一心,长生路上笑蹉跎”,长生心已经蹉跎,于舟便也只能永远留在止心观了。

  逝水

  于舟佩剑逝水,材质上佳,剑气凛然,是洗玉盟地界的炼器宗师当年所造。看到第一卷的最后便能明白,这剑名其实已经预示了于舟的结局。

  于舟之死,于余慈而言是一记重创,这样全心全意为他着想的人全书中只有这一个,亦师亦父,是至亲家人一样的感觉。所以在余慈弄清楚于舟因何而生死志之后,这样视长生为目标的人也愿意拼掉一切去杀死何清。

  于舟死前不经意的点明了他与何清的关系,比如最后和余慈走长生路这一段(第一卷第三百八十五章):

  于舟抚须摇头,似是怀念,又像是在感慨:“陪着人走了几回,都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不过路上风景却是记忆甚深,相当独特。”

  能让于舟陪着走长生路的,自然是何清,也只有何清这样资质不行的人才会奢望走完长生路来实现自己的长生梦。尽善尽美自然没有,何清的背叛也只让于舟沉溺在当年两人“路上的风景”中,不能自拔。

  于舟死得格外轰轰烈烈,减肥神修改、引用李清照的《渔家傲》更是神来之笔(同上):

  忽听老道轻声吟唱,是接续的前面的词句:“我报路长嗟日暮……”

  这可不应景哪。

  老道的唱辞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依旧接缀而下,已是英姿勃发的青春面孔上,笑容却是深邃难明: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仙谩有真人渡。”

  余慈胸口忽然闷得厉害,他张口欲言,于舟的手却先一下步按在他的肩膀上,目光投注,手指上的力气好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舟吹取三山去!”

  歌声悠悠,继以长笑,余慈眼前突起剑光,于舟老道化为一道长虹,直往摘星楼上而去。

  虹化?这大概是于舟老道最合适的死法了,身化长虹,清歌而去。

  不过这里其实有一个极大的问题:于舟必然知道余慈是怎样的一个人,外柔内刚,颇有“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刚直,而且他与何清的关系甚至他的死因,也必然瞒不过有心查询的余慈,那么,于舟为什么会当着余慈的面死得如此轰轰烈烈,岂不是特意让余慈为他去报仇?

  这是我想到的问题所在,我自以为也找到了答案,这里便阐述一下,一家之言,不同意的请拍,但请勿照脸拍。

  上面说了那么多,于舟俨然被我说成了一个出类拔萃、至情至性的好男人,对徒弟不遗余力、全心全意的好师父,只是在感情上似乎有些软弱,简直是一个圣人。但实际上呢,按着减肥神这本书甚至上一本《幽冥仙途》中一贯的人物性格设定,道心不定、意志不坚者是绝对不可能被重视被赏识被佩服的,再者我在第一段大梦的分析里,也提到了于舟当年纵剑天下的光辉往事,试问这样一个剑客,怎么可能如此软弱?更何况,圣人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肾人。

  所以,于舟是故意死得这样壮烈。

  他不是圣人,他为情所误,所爱非人,他比谁都清楚。他不是圣人,所以除了伤心,其实他也会愤怒,尤其是对何清。

  他死在余慈面前,就是让余慈知道他和何清的关系,知道他因何而死。他没有指望余慈能杀死何清或者方回,他只是要在余慈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希望有一天这颗种子能够长成一棵不至于仇恨、但至少对何清与方回毫无好感的大树。剩下的,比如这种子对余慈而言是好是坏等等,于舟都顾不上了,他不是圣人,更不是完人,他的愤怒需要人铭记。

  当然,余慈能奋起一击,毁尽何清道基,变相的杀死何清,绝不在于舟的考量之内,但他其实也不在乎了,只是他心未止,气未消,正如笔直插在摘星台上的逝水剑。

  第一段说于舟辉煌过去,第二段说于舟沉沦现在,第三段说于舟止心,这一段说于舟心未止,其实只是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于舟这个人物,还是说过的,一家之言,请随意拍,除了脸。

  最后附上减肥神改了三个字的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处,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仙谩有真人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仙路》读后感(五):《问镜》曲无劫——人心鬼域皆斩破

  《问镜》曲无劫——人心鬼域皆斩破

  http://www.lkon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4126

  本帖最后由 moradin 于 2019-05-09 18:20 编辑

  曲无劫,五劫前论剑轩之主,剑仙第一,被当时天下剑修公推为“无劫剑祖”,一力促成八千剑修西征佛国,失败后退居天裂谷之侧,建剑园,隐归墟,欲引友归来而剑破三千虚空,最终夺舍无量虚空神主,形神俱灭。

  曲无劫是《问镜》书中人气最高的人物之一,属于典型的悲壮型角色,虽然书里出场次数很少,但其人其事都促成或者牵扯进《问镜》中最关键的几条主线:

  第一,八千剑修征佛国——这是《问镜》里最大的背景故事之一,基本上奠定了五劫以来真界的发展和格局,其间又参杂着各路强人的手段和事后反应,各种层出不穷的阴谋算计、余波影响,至今还是真界变动的主流。几乎可以说,《问镜》的故事其实就是在续写这段剑修西征。

  就主角余慈而言,前期颇具老爷爷形象的影鬼是曲无劫的影子所化,中期主打的十方慈光佛缘誓也是因八千剑修征佛国而生,近期越来越金手指的承启天+云楼树也是从曲无劫处得到巨大帮助之后才能日益强大。

  第二,夺舍无量虚空神主——对比起近两万年前的剑修西征,这是曲无劫在《问镜》主体故事的“前不久”做出的第二次大手笔。这次夺舍不光是曲无劫个人的行为,其中直接牵扯进来的有罗刹鬼王、东华魔君陆沉,被直接祸害的是无量虚空神主,间接倒霉的是大梵妖王,隐约参了一脚的是太玄魔母,再加上曲无劫本身,这几个名字几乎涵盖了《问镜》一书大部分的地仙、神主级顶层人物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佛、道、魔三大流派的至高神之一,元始魔主,竟然直接表明态度,涉入此事。剑修征佛这样的重大事件背后,如果说没有佛祖和道尊的手脚,我是打死也不信的,但是至少这两位至高神没有直接介入。而这次夺舍,元始魔主几乎是明着参与,足见这次事件一定具有着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的深切涵义,后来主角余慈的所见所闻、遭遇获益等等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我上一篇评论说余慈的师父于舟是《问镜》除主角以外的灵魂人物,这一篇就聊一聊曲无劫这个构架了《问镜》故事主线的人物。同上篇一样,这一篇也试着用曲无劫一生最关键的三个阶段“无劫、无佛、无量”来评述。

  无 劫

  曲无劫,五劫之前,论剑轩之主。其本名不是这个,但因其在当时,被天下剑修公推为“无劫剑祖”,赞他修为已至世间止境,一应天地劫数都难伤其身,故而以“无劫”为名,原来的名字反倒是为人所遗忘。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名字,便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这个人物的绝世风采。光在这一点上,减肥神几乎可以媲美写出“任我行”这名字的至高神金庸。

  如果说任我行还会有堪称劲敌的方证大师或者自愧不如的东方不败,那除了绝不会亲自出手的佛道魔三大至高神,曲无劫便真的是“无劫”了。本身是与地仙、神主一个层次的剑仙,又是天下剑仙第一,虽然说夺舍无量虚空神主是在其重伤难愈的情况下,但曲无劫战力之强也可见一斑了。

  全书中至今没有过曲无劫直接出手的描写,大多是一些追忆的片断或者事后战场的描画,但不妨从与他层次相近的两个人物上着手,来推测曲无劫的战力:

  五劫之前,八千剑修西征败北,数百人东归,其后有诸天古佛、菩萨、罗汉等证得果位的大神通佛徒并百亿佛兵,追杀不绝。绝代剑仙原道,持玄黄杀剑,独力断后,佛挡杀佛,辟易八方,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西方世界的追兵挡下。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一十章

  仅从独力断后这一件事上,八千剑修,十九剑仙中的原道就让读者了解到绝世剑仙的战力是怎样的。再从通篇看,《问镜》中的剑修如同蛤蟆神的《仙葫》系列中的“一剑破万法”,或者引用原书中文字“一剑在手,斩雷辟劫,证道长生”。所以说,剑修本身就以战力称雄,同类的佛道、丹道、符箓固然也能证道,但在争斗杀伐上,都不得不输给剑修。

  原道尚且如此,更何况剑仙第一的曲无劫?

  大笑之声渐转缥缈,随后又是一声叹息:纵然它已经是最顶尖的那一群,可某个层面,它仍没掺合的资格,这记警告性质的耳光,打得好生响亮!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六十四章

  这个“它”是谁?是地仙一级的大梵妖王。身为地仙级别的它在感慨什么?在感慨在它的级别,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而扇它一耳光的人是谁?是曲无劫。这足以说明,即便在最顶级的一层人里,曲无劫也是最耀眼的那一颗。

  “当然不是,你站的这里,原本应该是归墟的‘大罗殿’,里面放置无劫大人亲手制出的修行界的缩影模型,可以展现出此界全貌,只是现在,什么都没了。”——摘自第一卷第三百一十八章

  后文不断由余慈的经历告诉读者虚空神通有多么高端多么难得,而在曲无劫手里,整个修行界的缩影说造就造,更不用说他一手建起归墟、剑破三千虚空的大能了。

  无劫剑仙,实至名归

  无 佛

  八千剑修西征佛国一段故事,即便是说起来,也令人心潮澎湃,几乎可以想象到那种剑光铺天,灿若星河的壮阔。虽然西征功败垂成,但这段背景却引发了下面五劫以来的各种惊天动地的变化,作为目前还只是小蚂蚁的余慈,也是一直在被这段旧事带起的波澜中挣扎。笔力太弱,还是引用原文吧:

  “……那是个剑修横行的时代,八千剑修,自东海起,溯沧江而上,过云中山,穿断界山,跨天裂谷,西征无边佛国,要让整个修行界都臣服在那遮天蔽日的剑芒之下……好大气魄!

  ……远征无边佛国,以八千剑修对上亿万佛兵,血战百日,把那琉璃净土都化为阿鼻地狱,最后若不是佛门赌上气运,以十三位古佛同归寂灭为代价,打破“六道轮回”,衍化三千世界,借将一十七位剑仙打入永沦之地……他们能赢?”

  ——摘自第一卷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是何等的气势吞天,何等的波澜壮阔!作为一力促成西征的带头大哥、作为八千剑修的领头人,曲无劫在当时的战场上又该是何等的恣意挥洒、剑气光寒!

  而这场旨在教“天下无佛”的西征因何而起?书中有一处明线,一处暗线,不过明线已表,暗线仍然是大伏笔,静待主角余慈去发掘。

  刑天便拿出指点的架势:“修道之人,最贵者惟‘道’而已,其次方是性命。当年八千剑修西征,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外乎‘道不同不相为谋’七字而已。”

  “剑修之道,一切悉具自足,生死在我,不假天意。西方那些和尚,妄立六道轮回,操纵生死轮转,欲出先入,以此求解超脱。以剑修之傲岸,如何肯让那些和尚把持他们生前身后之事?所以,就算无量虚空神主不使坏,这大道之争,也早晚都要爆发……嘿,修行之事,不外如是。”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九十章

  简而言之,不管修法、修符、修剑、修佛、修魔,最最关键的都是要坚持自己的“道”,再次引用jj的理论,就是“必须坚信自己才是纪元之子,否则念头不通达,必死无疑”。按照减肥神两本书的理论也是一样,修道修道,修的就是自己坚持的道,如果信了别人的道,那基本上也就绝了前进的路。

  佛门讲究“天心”,要建立一套“规则”来替“天”行“道”(这里请注意理解,不是梁山好汉那个意思);剑修信奉“自我”,面对天意规则从来是“一剑在手,佛魔皆斩”。一个要控制,一个要自由,这已经是大道之争,必须争个你死我活才能罢休。

  明线就在字面,暗线其实也提到了,那就是无量虚空神主,后文也有进一步的叙述:

  原来,你已经完蛋了?五劫之前,你暗中撺掇剑仙西征,一举颠覆剑修时代,而五劫之后,报应不爽,竟被人来了个鸠占鹊巢……如此,曲无劫和罗刹鬼王的合谋也就有了最完美的解释。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六十四章

  无量虚空神主在剑修西征的事件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问镜》目前还没有说清楚,但可以看出来他最终落得被夺舍的下场也必然与此密切相关。

  另外,罗刹鬼王也必然在剑修西征这件事上下了一步重要的棋,否则她也不会牵连得这么深,五劫之后还会联手曲无劫收拾大梵妖王。

  更不用说亲自和无量虚空神主战了个两败俱伤的东华魔君陆沉,这样层次的存在,这样惨烈的战斗,必然有着其不得不战的原因,据我推测,也肯定和剑修西征一事相关。

  界河源一战,作为太玄魔母的代表,羽清玄也是重要一环,前文又屡次提到太玄魔母和罗刹鬼王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那么可以明显看出太玄魔母在当年的剑修西征中,也肯定或多或少参与过。

  我前文也提到过,如此重大的剑佛之争,不可能缺了三大至高神中的佛祖、道尊的身影,但从后来曲无劫成功夺舍无量虚空神主也看得出,元始魔主所掌的魔门,也一定涉入过。

  但这些暗线都还不甚明了,读者只能苦等减肥神缥缈不定的更新了。

  真界四大门阀,八景宫、初有庵、论剑轩、元始魔宗,排名不分先后,都是绝强的势力,与之相比,什么洗玉盟、罗刹教都相形见绌,离尘宗更是如芥子一般。论剑轩要让天下无佛,这种大动作,四大门阀都肯定牵扯甚深。曲无劫的大手笔真的是在改天换地。

  无 量

  前面说曲无劫几乎没有亲自动手或者出场过,其实也不准确,他和余慈在心内虚空的交流算是一处,他的留影更是直接出场过:

  虚空中现出的,是一个颇华美的座椅,下面有一圈薄光承托,当然,座椅上有人,那位似乎有些疲倦,又或是惫懒,他单手支颐,手肘架在座椅扶手上,用这种很放松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六十一章

  这几乎是真正的无劫剑仙在世间最后一次出现了,虽然只是留影,但其留下的布局也能将大梵妖王这种层次的敌人搞得狼狈不堪。但无论如何,这也已经是曲无劫最后的身影,因为当时的曲无劫,已经成功夺舍无量虚空神主,属于无劫剑仙的灵魄业已近乎消散,只有余慈的承启天里还有他的一步棋,除此之外,天上地下,再也没有那个一剑在手,不假外求的无劫剑仙了。

  八千剑修征佛,只余五百残兵败将回归,曲无劫痛吗?悔吗?没人知道,但对于朋友,曲无劫是有愧疚的。

  玄黄吟哦道:“斩破虚空,直抵永沦之地;引友归来,重开剑道之天!”

  “这是指……”余慈其实是明白了,只是想再确认一遍。

  “当年在初有庵前,十三古佛同归寂灭,打破六道轮回,衍化三千世界,将一十七位剑仙打入永沦之地,从此在无尽虚空深处流浪,受魔劫所苦。然而,以诸位大人的神通,未必就是死了,无劫大人便想用无上神通,以剑园为依托,斩破三千世界,打通一条通往永沦之地的甬道,接引诸位大人回来。”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零九章

  剑斩三千世界,一个不慎就会令虚空崩溃,让亿万里方圆沦为死地,即便打通了永沦之地和真界的屏障,也很可能会让永沦之地的死气入侵人间,更是大祸。

  这些后果,曲无劫明白,可是不在乎。这样的禁术如果被外人知道,肯定是天下人共讨之,曲无劫也不在乎。他一心所想,只是“引友归来”,至于是否能重开剑道之天,他肯定也是不在乎了,否则他也不会明知灵智将散,也毅然选择夺舍无量虚空神主。

  最终,夺舍成功了,世间再无曲无劫,只剩一个心怀一点执念的无量虚空神主,这算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一声叹息。正如大劫法宗师羽清玄所说——

  一代雄主,无双剑仙,得失之间,冷暖自知

  或者直白一些引用曲无劫的随身剑器刑天法剑的话——

  “他以前有剑破三千世界的能耐,却没有虚空定位的能力;如今虚空定位不是问题,却又没了当年纯化飞仙的剑气,嘿!”

  刑天所笑的正是一个如此无奈的曲无劫。界河源打开永沦之地的计划失败后,余慈见到的留影,其实也是这样无奈的曲无劫。

  或许是眼前依然恍惚的缘故吧,余慈总觉着,此时那位巅峰之存在,似乎有些茫然,视线不像最初感受的那么坚定不移,变得飘忽,从在场的每个人脸上飘过。

  ——摘自第一卷第三百六十七章

  虽然在余慈的云楼树里留下了引导十七位剑仙回归的道标和其他一系列的计划,但当年的无双剑仙还是不复存在了。

  无劫无劫,当真无劫吗?剩下的,大概只是无量的痛苦吧。

  “当年飞仙斩劫,不假外求的无劫剑仙在哪儿?”

  “跟着到永沦之地去了。”

  回答淡淡的,分明是假话,却有着让人无可置疑的真诚。

  总结陈词:写《问镜》外传中短篇,可写于舟;写《问镜》同人大长篇,则必写曲无劫。

本文标题: 问仙路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96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卡普新生儿安抚法》读后感锦集“去爱一个重视你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