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04 21:44: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中国人的德行》是一本由〔美〕阿瑟·史密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28.80,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人的德行》精选点评:●倒不是是一百多前的书,而已经不具备当代中国人特性,问题也不在作者居高临下对中国人的评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锦集

  《中国人的德行》是一本由〔美〕阿瑟·史密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80,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德行》精选点评:

  ●倒不是是一百多前的书,而已经不具备当代中国人特性,问题也不在作者居高临下对中国人的评判,而是通篇都是表面现象的堆砌呈现,而想看到的背后深层文化背景所致的原因却一点不涉及,口水书,泛泛而谈~

  ●读这本书时我的感受就如现今旅居海外的感受一样。我的世界里存在三个中国,古书里的中国,外国人嘴里的中国,我接触过的中国。 我总是捍卫书里的中国,驳斥外国人嘴里的中国,又时常在我接触过的中国里发现我的捍卫和驳斥矛盾而无意义。 一百年的的德与行在如今依旧存在,裙带关系、德与行的矛盾和对金钱名利的追逐没有改变。 但是我只能给这书三星,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接受不了书里对中国人的研究讨论只基于仆人和动物,也接受不了基于基督教信仰而发展出的优等社会言论。 三百年河西,华夏尚未痊愈。

  ●此书后半段基本就是作者的牢骚,两星给前三分之一吧,后半部分简直浪费时间

  ●简言之,当时中国与外国的差异一来是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别,二来是穷人与富人的差别

  ●我大清还没完

  ●语言通俗,夹叙夹议,许多见解直中肯綮,实是国民性比较研究之嚆矢。书中援引之例初看之下不免怪疑,合书思溯,现今犹有相若事,器物之变,举洋务之功可成,而精神之变,非百年不能竟也。无精神之变,则犹是洋务后尘,此书可作殷鉴。

  ●读着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因为作者说的问题是真实的,甚至很多现在仍然存在。对于旧中国的人们来说,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愚昧和虚伪。

  ●《中国人的气质》重复相似处太多

  ●顺而不从

  ●真实贴切,偶有小幽默~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一):浪费了时间意义不大

  本书大部分的观点适合于清朝民国,或者说解放前,现在看来有点乏味,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封面说鲁迅力推,嗯,那个时候是正常的,没看的不建议看,看来自己是站在辜鸿铭的那一面了,不建议看,是很多观点、案例基本在这个时代已经看不到了,或者说还是进步了,意义不大了,还有就是中国人什么样,嗯已经很清楚了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二):多出十二篇

  外篇第1篇谈同导就讲到了,南北方的互相歧视问题。特别谈到了丑陋的山西人,追求财富。他认为应该通过整体的改革,增加省份之间的统一性和内在凝聚性。

  第2篇裙带关系,又说我们有先天的凝聚力,这就是大一统。如果要实现曾国藩说的觉醒过来的话,就一定要消除裙带关系的消极力量。

  第3篇就喜欢吃,说在一个经典问题,人是为了生存而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存这个问题?中国人无疑会选择前者。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三):一本百年多著作仍然适用的书

  胡适先生曾经在一个演讲中说过,中国有五千年的酷刑,八百年的八股,三百年的小脚。以“本地人”的视角看本地人,什么都看不出来,只因为从小生活在这个国家,耳濡目染,很多东西都是习以为常,而作者是以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明看待这个国家,自然可以把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戳破,破其表看其质。 总之,这本书以自己经验和身边为视角,总结出来的,我本以为自己可以边吐槽边看,但越看越难以吐槽,是因自己身边正是办葬礼,才觉得有些事情一直没有变过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四):读后感

  “中国的宴会常常令人觉得恐怖,因为宴会一开始,主人就会热情地为你夹菜,把你的碗装得满满的。至于你是否喜欢吃,能不能吃得了,他们才不关心呢,他们只当你喜欢。即便你一点儿也不想吃,主人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照顾不周,反而会认为是你不对。”——第一次映入眼帘的小片段

  无意中看到了书里去别人家做客的相关描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遭遇,产生了共鸣,然后抱着一丝兴趣慢慢地把整本书看完了。

  书中内容于我看来,主要是因贫穷饥饿而引起的各种不文明与落后现象。作者写的基本都是负面现象,偶尔的片段看似在赞美惊叹xx事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德,但我总觉得这是在揶揄人。

  挺多描写在十多年前的农村还是很常见的,令人感慨万千,有过在农村长期生活经历的人应该更能有此感受。曾经读过的几位乡土作家也写有类似文章,不过是以一种充满温情与怀念的口吻书写,更具有理解与同情的心罢了。我在〈微信读书〉上浏览相关评论时也是遇到有人感慨且回忆起了儿时的一些见闻与经历。

  不过,随着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义务教育的兴起、生活与薪资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书中作者的所见所闻因此也逐渐消失了一大部分;但其所剩下的不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就是仅仅由于生活安稳富足而暂时隐匿起来,这些可能是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吧?我不知道。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五):“认识你自己!”

  “ 鲁迅逝世之前十几天,曾写下这样的语句: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虽然鲁迅对本书中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他承认本书对中国人反思自身的本性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

  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谈中国的文化,分析中国人的性格。这本书是难得的让中国人自省的教科书。虽然作者处处透露着他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基督徒的傲气,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其母国文化和社会大环境的熏陶,毕竟作者是一个外国传教士。

  作者写了很多中国人好的地方,也提到很多中国人不好的地方,而这些深植于我骨血之中的特质,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我认为读者也不必感到生气,既然我们不按别人的期望而活,别人也无需按我们的期望而写。人的一生就是渐渐与外界环境剥离的过程,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活出独立的自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多数时候,相比于自己,我们都是更愿意去了解别人,但忘记了这句话的首要条件就是“知己”。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苏格拉底那句著名的“认识你自己”。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持续提升中,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中国再一次进入世界的视野中心,但我们切不可骄傲自满,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进步。“天朝自大”的想法应被抛弃,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才是最好的结果。

本文标题: 《中国人的德行》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0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读后感精选《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