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05-04 18:07: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是一本由鲁迅(著)李新宇(编)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的读后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是一本由鲁迅(著) / 李新宇(编)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一):常横眉以对,亦有温柔以待

  常横眉以对,亦有温柔以待

  ——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

  滁人也

  听人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本有着长长的名字的书实际上是鲁迅散文随笔精选集,我想,又是“匕首”、“投枪”,“斗士”、“导师”那一套,不看也罢。但序言里有关“精神贵族”的观点吸引了我。

  这本书的编者李新宇先生认为,鲁迅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胸怀博大,精神上是无比富有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那是对芸芸众生的关切,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对人世间各类人物的大悲悯。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并不包括鲁迅那些血泪腾腾或横眉怒目的文字,而多是一些“轻”而“柔”的文章。于是,我一篇篇文章拜读,读着读着,一个能对他人、对自己“温柔以待”的鲁迅形象跃然而出。

  这本集子里一共收录了鲁迅70篇散文随笔类文章。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秋夜》《风筝》《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等。这几篇在初高中课本上出现过,是老师要重点讲解的文章。这些文章里的“轻”与“柔”,应该不必我再赘述。

  我来谈谈其他篇目中比较典型的细节。

  鲁迅可以那跳蚤、蚊子、苍蝇作为调侃的对象:跳蚤不声不响咬人,直接爽快;蚊子则未叮人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使人觉得讨厌;苍蝇弄脏干净的东西后不至于反过来嘲笑这东西不洁,总算还有一点道德。如此语言,虽然不是完全的风花雪月,但也是在金刚怒目之余,有些诙谐轻松了。这是《夏三虫》一文中的精彩。

  鲁迅对“身体发肤”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说胡须》一文中,鲁迅写道,他从长安归来,因为胡须长了,就拿起镜子、剪刀开始剪胡子。他先是回顾了宋、元、明几个朝代男士胡子的样子,然后又联想到日本人的胡子样式,于是剪左端胡子的时候想到陕西人费心劳力之情形,剪右端胡子时又想起刚从日本回国时因胡子而被人误以为他是日本人,“先生,你的中国话说得真好。”说完后怎么辩解别人都不相信他是中国人,原因只是一个:他有日本人一般的胡子。鲁迅戏说,他的胡子最后剪成既不上翘,也难拖下,如一个隶书的一字,“从此太平无事的一直到现在,所麻烦者,必须时常剪剪而已。”呵呵,鲁迅先生所惹下的不少“祸事”,竟然胡子是其祸根。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一书,收录的都不是作者直面鲜血淋漓的残酷现场的“匕首”文字,而大多是略显轻柔的嬉笑文章。常常横眉怒目,亦有温柔以待。这就是鲁迅的另一个侧面。阅读这部集子,读者确实能够了解一个更加立体的大文豪形象。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二):鲁迅先生的文字,是扎进心口的刀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该文写于1936年8月23日,而两个月后,鲁迅先生就病逝了。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这本书,书名特意选用了鲁迅先生病逝前这篇文章的这句话,似乎已经说明了这本散文集想要传达的一种思想:那些需要唤醒的远方,那些需要拯救的苍生,都是自己肩上的责任,都与自己休戚相关。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鲁迅先生一部分不那么“狠烈”的文章,但即便如此,也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后剖析人性毫不留情的力量。

  比如在《我的节烈观》一文中,鲁迅对 “节烈”之观察剖析可说是十分透彻的。“节”便是贞节,丈夫生前、死后都要守贞节,不可出轨,不能改嫁;否则要受社会的遗责。“烈”者,或在丈夫生前因遭人强暴而自杀,或在丈夫死后殉身随丈夫而去。古时认为 “节”乃女子必执行之义务,不守“节”者则为所有人责骂,或被拉出来做批斗,被写入书中遗臭万年,乃至当场就要被捉起来浸猪笼。而“烈”则是“节”之更上一层,“烈女”有“资格”被写入村志、县志等的末尾。然事实却是鲁迅所说:“可是从来无人翻阅……竟与社会漠不相关。”由此鲁迅发出感慨:“便是被这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着”。因此最后他评价“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再比如《论照相之类》这篇,论述了清末至民初,绍兴和北京照相行业的情景,并详细地介绍了人们从恐惧照相到接触照相的过程。开篇就揭示了晚晴的封建统治与闭关锁国造成的迷信行为,“咸丰年间,或一省里,还有因为能照相而家产被乡下人捣毁的事情。”社会上的变态审美和扭曲人性,鲁迅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深刻批判:“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异性大抵相爱。太监只能使别人放心,决没有人爱他,因为他是无性了,——假使我用了这‘无’字还不算什么语病。然而也就可见虽然最难放心,但是最可贵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为从两性看来,都近于异性,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所以这就永远挂在照相馆的玻璃窗里,挂在国民的心中。外国没有这样的完全的艺术家,所以只好任凭那些捏锤凿,调采色,弄墨水的人们跋扈。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鲁迅的“论照相之类”,所论照相只是文章的铺垫,文章的结尾才是要表达的意思,鲁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残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封建思想以及扭曲的心理。

  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斗士。他的一生都在用自己手中的笔战斗,将千千万万在旧社会的泥潭中执迷不悟的民众解救出来。鲁迅先生善于用文字做刀,戳破他看到的社会不好的东西。他无处不在的怀疑精神,不止指向衰颓的旧世界,指向愚昧的群众,更指向反抗者自身的毒化,指向自己。这本散文集的编者,在序言中称鲁迅先生为“精神贵族”,因为他有着对芸芸众生的关切,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对人世间各类人物的大悲悯。如果要我用一个词给鲁迅画像,我一定会用“横眉怒目”,但他的刚直冰冷,恰恰是因为有一颗火热温暖,悲天悯人的内心。他的怒目,是因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他文字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的刻薄,是因为,要剜去封建思想里的毒瘤,就必须下狠刀。疼痛,才能令沉睡的国民清醒。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三):匕首解剖自己,投枪指向同侪

  鲁迅散文随笔精选集。名字听起来特别文艺,很不鲁迅。鲁迅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形象,就像阿累在《一面》中描写的那样: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本书的编者在序言中解释说: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多是一些『轻』而『柔』的文章,而不包括鲁迅那些血泪蒸腾或横眉怒目的文字。

  这主要指的是收录自《朝花夕拾》的那些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样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熟悉这些文章是因为上中学时在语文课上学过。

  说起中学的语文课,鲁迅绝对是令人头疼的一个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字有些拗口,当然这并非他独有,民国时期的白话文作家皆如此,这是语言发展造成的隔膜。另一方面鲁迅可谓独占鳌头,就是老师总要求分析解读他字里行间的深意,而且总是有一个标准答案在。这让身为学生的我们大为苦恼,因为经常很难猜对答案,于是就很是怀疑:鲁迅写这些文字时,真的想到了那许多的深意吗?

  如今年纪长了,再读鲁迅,发现确实读出了更多文字背后的深意。虽然未必符合当年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但是自认为更能理解一些先生的思想了,意识到他是在将自己赤诚的生命化作文字呈现给读者。正如他在文章中的自述: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我有时液相就此驱除旁人,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即使是枭蛇鬼怪,也是我的朋友,这才真是我的朋友。倘使并这个也没有,则就是我一个也行。 (《写在<坟>后面》)

  书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就是想表现先生的这种赤诚和博大吧。

  正因如此,他在写作时存着两种心理,一种是迟疑:

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罢。但也偶尔想,其实倒还是毫无顾忌地说话,对得起这样的青年。但至今也还没有决心这样做。 (《写在<坟>后面》)

  另一种则是对毒害青年的思想的痛恨和愤怒。正如编者所说:

轻与重,刚与柔,都是相对的。如果作者本身重,他笔下的文字即使选最轻的,也可能还是沉甸甸;如果作者本身是刚性的,即使选他最轻柔的文字,也可能还会含有金刚砂。

  鲁迅先生把自己的文字称作『匕首和投枪』。他用匕首解剖自己,把投枪指向他的同侪——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他看来,位高者也许残忍贪婪,位低者也许蒙昧无知,中国传统文化也许泥沙俱下,因此正需要介乎中间的知识分子担负起遏制残忍,驱除蒙昧,在传统文化中去粗取精的重任。

  鲁迅先生勇敢地担起了这个重任,但是更多的知识分子呢,他们要么成为位高者的『帮忙』或『帮闲』(《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要么忙着给传统糟粕借尸还魂(《学界的三魂》)。结果就是,中国历史的时代无非两样: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灯下漫笔》)

  这正是他把痛恨和愤怒的投枪投向知识分子的原因。而希望,终归还是要寄托在青年身上:

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灯下漫笔》)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四):于无声处: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

  在民国那批文人学者群体里面,有一个人总会给予三十几岁如我这样的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是熟悉,回头悉数,会发现对他文字的阅读量竟然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其他作家,而每一篇文章付出的认真和下的心血,挖掘之深度,又是前所未有,以至于时至今日我都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孔乙己也许真的死了”里面“也许”与“真的”之间诡异搭配和更加奇特的用法解释,“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那种隐含神秘主义色彩的婉转与孤寂;说陌生,大概也不会再有另一位作家可以不轻易受到世俗观念,娱乐八卦所左右,最终几乎所有的印象只存在于教科书、课堂、老师以及试卷的正确答案之中,当然他的那个学生,和身高除外。

  正是这种印象中“片面的丰满”,让大多数时候的读者感知中的鲁迅更像是书面,宣传,口号,人生信条中的某个符号,愤怒、呐喊、战斗、无比正确、棱角分明、不食烟火。若果真如“文如其人”所言,他的身上被覆盖裹挟了太多意识形态鲜明的旗帜和勋章,反而漫漶了本身该有的模样,以至于后来的我们只有在各种标签的映衬下,方可望见先生影影绰绰的些许身形。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这本鲁迅先生散文集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最让我惊讶的地方是,书标题中这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竟然真的来自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被各种微博,短讯,朋友圈所杜撰的各种鲁迅名人名言充斥的今天,真的也容易被当做高仿,更何况是这样一句如此不“鲁迅”的文艺短语。

  1936年8月23日,重病中的鲁迅在他的《且介亭杂文末集》里《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道:“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温柔,感人,伤感,孤寂,包含了对芸芸众生的全部期盼和祝愿。仅仅两月后,先生带着对这个世界深深地眷恋和对妻子儿子无尽挂怀离开人世。一生都以笔为剑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铸剑为犁,曾经的孤愤幽怨,此时此刻倒有了近乎透明的宁静。此处心安,即是吾家。

  于是,当我们尝试着用各个文体角度去观察鲁迅先生时,倒生了许多生疏与隔阂,千人千面,不一而足。

  杂文里的鲁迅,长篇布局严密,短篇一针见血,擅长分析,逻辑缜密,精于辩论,观点鲜明,往往能一招制敌,直指人心,形式丰富多样,手法不拘一格,下笔澎湃若雷霆手段,心怀胸襟念天下苍生,用一颗颤抖热血的心,和一支坚定有力的笔,支撑起苦难岁月里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诗歌里的鲁迅,可以是“花开花落两由之”的哀怨,可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愤慨,可以是“蜗庐剩逸民”的老辣,可以是“无处觅菰蒲”的悲凉,无怪乎郭沫若会说无心作诗的鲁迅,偶有所长必臻绝唱,,或犀角烛怪,或肝胆照人。诗以言志,鲁迅志在天下,立于高处,无奈当时当地,高处不胜寒。

  小说里的鲁迅,有《阿Q正传》的戏谑,有《故乡》的沉郁,有《孔乙己》的封建迂腐,有《狂人日记》的癫狂多疑,有《伤逝》中对于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密切关系的思考,而到了《故事新编》中,作者将古今杂糅,时空错位,依托于历史人物事件,通过荒诞夸张幽默的手法,以今比古,借古讽今。

  于此三者,或者是天地,或者是众生,或者是古今,或者是家国,鲁迅一直都站着,战斗着,呐喊着。大概只有散文里的鲁迅,才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短暂的从激扬文字中,热血战场上众人眼中的鲁迅形象里剥离而出,得以一个鲜活的人物周树人的形象所存在。

  诚如本书编者李新宇先生在序言中所说那样,“收在这个集子中的,多是一些轻而柔的文章,而不包括鲁迅那些血泪蒸腾或横眉怒目的文字。”

  轻,柔,在那个需要高亢,呐喊的日子里,周树人找了一方净土,收藏自己的软弱和回忆,然后整理衣袖,振作精神,投入下一次的战斗。

  其实随着年长,反而会在这些不怎么激烈的文字中看到鲁迅想要表达的力量。

  《我之节烈观》中,鲁迅从女性天生被赋予“节烈”之责任出发,抨击古已有之的偏见歧视,淡薄生命,残害妇女。文中最后写到:“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这种几乎跨越一个时代才拥有的敏锐的目光与智慧,让这本本应该被半文半白文风所阻隔的文章,即使放到今时今日依旧闪耀着跨越一个时代的光芒,以及宛如一柄匕首深深扎入所有的卑微和阴暗的心脏。

  《灯下漫谈》中,鲁迅从沉浸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出发,看到了在黑暗反动腐朽不堪下国民的畏惧麻木和自我满足,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中深入骨髓的奴性,独立思考之缺乏、平等精神之丧失、权力顶礼之膜拜,于是大声疾呼国民的自我觉醒,用他炙热的笔杆总结出“求做奴隶而不得”和“自己被人吃,也想吃别人”的国民奴性文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少见的收敛锋芒,把自己带回到少年时期的种种记忆中,整篇文章言辞真切,充满童趣,让读者引发记忆的共鸣,同时又隐含着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思考,正是这样一个“种满了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的园子才让少年人有了“无限的趣味”和今后美好的回忆。

  作者总是在自己的散文中更加追求内心自我的真情抒发和内心思考。因为有别于杂文就事论事针砭时弊的犀利,反而多了几分返璞归真,所做的回忆更加真切,所做的批判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如同《五猖会》中孩童时期自己激动又担心父亲检查的焦虑刻画的栩栩如生,如同《秋夜》中作者并没有单纯的借景抒情,而是把夜空的黑暗融于到现实的黑暗中,表达自己孤身上路的反抗和斗争,如同《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中对于那些所谓“为艺术而艺术”供人消遣的文学加以批判,如同《论睁了眼看》中对于那些欺世盗名,毒害群众的冒牌爱国文艺揭露与警醒,指出那些满嘴铁和血的赞颂,“满足地以为中国就要中兴。可怜他在‘爱国’的大帽子底下又闭上了眼睛了——或者本来就闭着”

  记得鲁迅在他的《且介亭杂文附集》的《死》一文中立过一个遗嘱,说死后“赶快收敛,埋掉,拉倒。”早年看到此时,总觉先生生性豁达,洒脱非常,人世漂泊,早已看淡生死。十年后再看全文,方知以前还是看浅了他,此句之后追加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读来不禁莞尔,只有这样的“一个都不宽恕”的鲁迅才当得起那位“有字皆从人着想,无时不与战为缘”的文坛斗士。天下汹汹,尔自来去,何人阻我,可愿一战。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先生会说:“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半夏小集》)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读后感(五):笔黑之外 有天可谈——《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

  笔黑之外 有天可谈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

  □曹 辉

  说起文字江湖里指点江山的大侠,古往今来,数一数呢,也可谓多如过江之鲫了,但彼时的他,在精神上的醍醐灌顶成为促进国人强健思想之钙的灵丹妙药。他就是一开口就带着绍兴调的鲁迅,原名周树人,这个堪称中国近代文坛执牛耳者的文学狂狷之士,以犀利的文字利剑,力斩狂劈,震慑文坛,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士”,是一个耿耿硬骨的老文青,是以笔为利器的侠之大者,是用崚嶒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近代中国文坛的吹哨人。

  这样一个爱国者,这样一个追求完美看什么都带着挑剔眼光的男子,以笔为枪,用他并不伟岸的身躯筑起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架构。但,在这本书里出现的身影却从硬如铁到柔如丝,这样的改观,这样的摇身一变,历史就顺水推舟推出一个虽有热血但更有生活质感的男人的另一面。他用文字给自己的性格贴上第二层标签——行走在文学和生活之间的不那么犀利的鲁迅。这两个他合二为一,方为鲁迅的真实写照,缺了哪一方面,都不圆满。

  人与人交往,常爱说日久见人心,文字亦然。第一眼的好看也罢,眼缘也罢,都禁不起岁月天长日久的推敲与考量。表相之于视觉的直观反应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的美才是最有说服力和让人折服的魅力,一如《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这本书,是鲁迅透过百余年光阴的回眸温情一瞥,把面部多年的严肃表情换成平淡,对他已然不易,用理性的笔触,细化人物过程中以小见大,寓目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

  借“文如其人”四个字穿越到民国的时空,置身于鲁迅的生活氛围中。历史通过留痕的方式,以文字为载体公平还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这就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一书诞生的始末,是对鲁迅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是将一个“文学战士”还原为有七情六欲的俗子,是将鲁迅从文坛圣斗士的身份请下来的变身服。相对来说,如果《呐喊》《彷徨》之类是鲁迅的第一张脸,这本书就是鲁迅的第二张脸,是他从社会舞台上卸妆后灵魂深处的真实折射与再现,是思想与生活接轨的黏合剂,是读者解读鲁迅的渊源。

  这是一本有足够看点的书。文字的亲和力,不是指点江山的激扬慷慨,而是些生活的琐碎恬淡铺满字里行间。语言不饰雕琢,在鲁迅的笔下,语言只是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工具。这是鲁迅为文的宗旨和初心,他要的不是锦绣文章,他要的是对国人有益的“道”,是唤醒和催发。当然,鲁迅的旧体诗写得不是一般的好,水平相当高,这和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扎实功底有关,可是他本人却提倡新文化,应验了既受益却讨厌的现实规律。明明能靠行医吃饭,偏要靠口诛笔伐。公允说来,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没有古文架底,他的白话文也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可是,鲁迅还是不吝表达他对白话文的推崇与应用,他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新文化运动向前迈进,这是鲁迅做为文人文风的一种断舍离。

  本书中的文章,读者会感觉到笔风都不是很凌厉,没有鲁迅以往文章的激昂控诉声讨,既不金刚怒目,也不菩萨低眉,而是种发自内心的随意的抒写。略显轻柔的文章,无形中将鲁迅周身的刚硬线条冲淡不少。一个文笔道行高的人文章的张力也大,即便小人物小事件,在他笔下同样能写得声情并茂,令人动容并有所思。鲁迅有这份能耐,这个当年被捧上神坛的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大咖,享受着笔下人物的同时,也冷眼看着属于自己的神像模板,他将自己的辛辣收藏起来,不再是一个杀得天错地暗的“战神”,从容地将慈悲释放出来,这就是鲁迅想要的结果。通过本书的很多文章的阅读,让我们能了解到鲁迅圣坛之下属于凡夫的生活侧面,这个不苟言笑面对现实的人,估计写完每一篇文章后,都会在内心里对自己笑一笑,这是他于自己文学成果的享受,是一条注定寂寞但丰盈的文学之路。耐不得冷板凳怎么出锦绣文?有人说,鲁迅能引发地震,深以为然。鲁迅的文字带着火药味的居多,相反,如本书这般饱含世俗烟火味的闯入读者视野,映射的是鲁迅的另一面,。

  人有朋会记其名,文章亦然。本书的文章,为我所喜者众,像“我之节烈观”、“国粹”、“自大”、“经验”、“维新与守旧”、“希望”、“颓败线的颤动”、“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阿长的《山海经》”、“无常”、“父亲的病”、“范爱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文坛三户”等,不但生动,还很走心。胜在不在语句上讨巧,用朴实的情感撩人,这是鲁迅文章的深邃,是不自觉而为之的思想再现。本书的大部分文章,从写作笔法上来看,应是鲁迅早期或中期的创作杂谈随笔,文风尚不狠辣,但轻柔也是和鲁迅的年纪与在社会上的威望联系在一起的。身份和地位对一个人下笔,也有相当的影响。越写越辛辣,越写越恣意,越写越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和鲁迅在社会上的地位水涨船高有关。就像剑客,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剑术是对自己的检验,文章的写作水平何尝不是如此?

  倘你认为鲁迅的文章语言是活泼泼的,那你就错了。活泼中带着火星,夹枪带棒,啪地苦口良药出手让国人服下,讨人嫌是再所难免了的,这是鲁迅性格的缺陷,同时也是他性格中的优点。借用序言中的一句话来说鲁迅,就是“无论是否喜欢他,人们都无法否认:鲁迅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他是中国社会的精神灯塔,他直言不讳的性格给自己树敌无数,他活着时希望自己的文字速朽,与别的文人想成名迥异,命运则笑得颇有深意,不要?由不得你!偏给!盛誉与佳作等身,鲁迅的文章只能不朽,这是他高才的表现。一个世纪的时光河流把红尘变了模样,鲁迅的文字鲜活生动如初,从未过时。他的五四腔变成他的为文物色,永远烙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其形象代言的标的;他以天下为己任,对中国古典文化不感冒,却又忠实地履行着孟子善养浩然正气的大义。这些零碎小文,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温度,鲁迅眼里身边的人,不管亲疏远近,只要有过交集,都跑到他的笔下,都成为文字的精灵,对鲁迅的安排俯首帖耳。

  本书构架灵散,但形散神不散。虽有种天马行空的率性,但又不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大环境,便如在一个箱体里震荡但终不逾矩的那种掌控,亦是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本书创作内容是鲁迅写的,但是编撰却是后人重新予以组合成书,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对九泉之下的鲁迅的一种尊重、了解和告慰。鲁迅一生都想做一个救国者,“救”的形式并非一帆风顺,这个留着胡须的很有范儿的文坛战士,一直在探索的模式和执念中,走近文学,最终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少年时期的鲁迅,本想学医拯救国民,到了青年时期鲁迅发现从医不是救国的上策,肉体和精神的角逐中,鲁迅很快调整人生方式,弃医从文是鲁迅思想的一次拐点与升华。心有所思,人有所为,行动是思想的现实表现,手写我心则是每一个文人的职业病,鲁迅也概莫能外。

  鲁迅是个什么人,想必每个中国人都有所了解,对他的倔强当然不陌生。“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这类话,成为鲁迅文章的发力之源,他想以一己文力扭转中国当时的环境,毕竟不太现实。他在“我之节烈观”中写到: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他说: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也是实情。他看得透想得开,思想前卫不守旧,这是他为文的功力的折射。尤其对女子贞洁与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质疑,表达出鲁迅替女子社会地位代言的正义感,他的心真是不够操的。他反感“业儒”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他说“做了无主名的牺牲,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这种冷幽默冷笑话,实际上一点都不好笑,令人根本笑不出来。他在“自大”一文中说,合群的爱国的自大,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实为真知灼见。在“土人”一文中,鲁迅写道,“自大与好古,也是土人的一种特性。”他面无表情地反语说着“东学西渐”,却对西学推崇有加。这个鲁迅呵,这个有头脑的文人,实在也是懂得说话的艺术的,也深谙如何将拒绝变为同意,这便是鲁迅的深度思考。至于“维新与守旧”一文中说,“外国本领要学,也要保存中国某些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都可称得上是金玉之言。“二重思想”里则说,外人之评我者,谓中国人有一种先天的保守性,同样在这一篇里又说,“因为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种,是终竟寻不出位置的。”最著名的金句,应该算得上是“生命的路”中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立论”一文中,鲁迅侃侃而谈,设置情景很有画面感,“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老师教他答:“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你瞧!多么……阿唷!哈哈!”讽意十足,真话与立论,人生的讨喜与讨厌,绝对是一门学问。“腊叶”中,鲁迅写,“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因这一句,蓦然石化的心动了,何止鲁迅,儿时的我们,不也有过此举吗?至于读到“新秋杂识”三,更是深刻感觉到鲁迅的好玩儿,此文鲁迅主动从文学的圣坛上走下来,一路东瞅瞅西看看,然后从容地写下“听蟋蟀在野菊花下鸣叫,学得好像是美景,诗兴勃发,就做了两句新诗——野菊的生殖器下面,蟋蟀在吊膀子。”读到这里,简直笑得不行了,这一刻的鲁迅,像不像顽劣调皮的小男孩?最喜其“忽然想到”中说,“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这般鲜明个性,让无论什么魔鬼,乖乖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的能耐,这不就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体现吗,这般性子我好喜欢,不喜以德报怨的假道儒。

  容我将“文坛三户”一文单拎出来,因其文是这本书中最有分量的压轴之作,写得没得说,鲁大侠说文坛不外暴发户、破落户、暴发破落户三种,亏他怎么总结出来的,真是这么回事呢。一针见血,真话直说,不留情面,读笑了的同时,想着,鲁大侠其人,嘴真黑,笔更黑,笔不容情哩。

  语言救国的犀利,到谁的嘴上变成了焦唇敝舌?语言到底多大程度上能唤醒中国人,让鲁迅意识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好的态度根本取得不了好的效果。这也是值得历朝历代古今中外的人深思的事儿。事实上,再好的语言,也唤不醒装睡的人。可是,从鲁迅的文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信息。他呵,根本不靠文字的花拳绣腿吃饭,靠的是文字内容上的分量给自己在彼时的中国文坛谋个一席之地。本书中他的很多语言都再现出其内心的质地纹理 ,像一个卸下盔甲的放松的男子,连表情都不那么生硬了,这样的鲁迅,是不是更让人喜欢接近?而这时的他,心里应该满是希望之盾,是对日如流水的心平气和的接纳。有意思的是,鲁迅的文字写的虽硬如骨,却不碍其美,而且耐品。鲁迅的作品,文字的质感上来说,不以外观语言华丽为所求,而是追求一种对现实的揭示,对时人的警醒。语文风格有鲁迅自己的特色,张力较强,还透着种慧黠和灵动。不呆板的鲁迅,思维活跃着呢,他从来不是学究型的文人,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新文化动动的旗手,振臂一呼,便有人响应,当然,也有人反感。他还是个嫉恶如仇的真君子,他有自己坚持的操守底限,他有仁心,亦有烦恼,他是人不是神,他伫立在高高的文坛上向下俯视众生,看久了看腻歪了,就走下来深入民间,他的心并不像他的文章那样潇洒恣肆,他替那些理想价值跌落的人不值,他有太多的遗憾和不甘,他不知道除了笔,还有什么介质可以完成笔尖和心灵交融的倾诉。

  说着说着,就说到鲁迅的文章风格上来。文风与人是相辅相成的,这也体现了鲁迅的个性。对一个怀揣着爱国热忱,又对当时的国人存在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之心的热血儒生,不惜一再用文章来耳提面命国人,因为他意识到,只有思想上的救赎,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更好的未来,思想坍塌了,再好的身体也形同虚设,不过是一坨肉而已,是行尸走肉。他用冷笑话和冷幽默为自己的文字打底垫色,他用嘻笑怒骂来一抒壮志难酬的块垒,他的笔能生花,也能射出毁灭性极强的炮弹。

  这样的鲁迅,是多元的鲁迅。提及鲁迅,肯定少不了他对白话文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九零后零零后的娃们,对鲁迅的了解,有点儿隔山隔海雾里看花的感觉,其实真正的鲁迅的思想,从未远离过我们,静心读鲁迅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体悟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表达,那是他情感大河的外延,是他凌驾于自身之上的一种精神永恒,他不是贵族,他也不屑用贵族的身份装扮自己,他只是焦虑于中国的发展,担心中国的未来,想用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引领国人走向富国强民的道路,他的心思一点都不复杂,可是他的理想的实现,显然是路漫漫其修远的过程。他跟自己急,跟朋友急,跟社会急,跟国家急,但是,这急脾气对他的心愿于事无补,在历史洪流中,所有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合成。这本书中的文章,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读来莞尔可不成,要读后有触动,有改变。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理性的光辉的指引,少走弯路不是我们心底最期待的愿望吗?

  盖棺定论,鲁迅是当代中国的文学先锋,是医治思想顽疾的“国医”,是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偏执性格者,是唤醒中国这头沉睡多年睡狮的驯兽师。他不介意别人怎么看他,他行得正站得正,他有文学的实力和爱国的赤诚,他不喜说光溜话人云亦云,他是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更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对自己的人品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他是个时刻保持清醒的文人,亦是个心怀家国大义的大丈夫,他的寸寸柔情和钢铁性格并不冲突,相反彰显了他自身的和谐与真实,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是一个在家国天下与个人小情之间游走自如的文坛侠客。他的话语从来都像罡风,呼呼地吹,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爱的火焰,还有他对当时社会的希望与失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多操心的人,才会被这些个外界的声响触动?鲁迅的白话文运动实践者身份,很成功,但是他反古的思想,为我所不喜。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全盘否定自家的好传统好文化,这一点为我所不认可。所有的古代文化,不会都是糟粕,也不会都是精华,自然应该辩证地看,鲁迅对此是一棒子打死的念头,所见于此,着实略显偏激。这个近代中国文坛排行榜上首屈一指的牛人,在这本书中,收起炝人的火药味,写温情恬淡的文字,这对他自身来说,也是一种灵魂的安抚和治疗过程。可惜鲁迅没有彻底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没时间来思考这些枝蔓,他到底是不能潜心静下来的性子,他好辩论,易激进,他有时懂得好话要好好说不失为人的艺术,但是做来偶尔还不到位。

  在《野草·题辞》中,鲁迅写道,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要是生在古代,鲁迅肯定是个辩论家,对世事极易口中吐枪喷剑,哦,得说口诛笔伐才是,是名符其实的“战神”,一想到他为某事而憷眉奋笔的模样,便有种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文人,哪一个都避不开用文字过过嘴瘾,痛快痛快嘴皮子,也能一定程度上痛快痛快心的恶习,这可能是鲁迅的幸福,也是行于世的文人的通病。不用治,也治不好。

  曹辉 QQ305259112

本文标题: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散文随笔精选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9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紫禁城的黄昏读后感精选果然啊,现实比​小说电视剧更狗血​。
    Top